首页 > 文章中心 > 投资调查报告

投资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投资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投资调查报告

投资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政府支农投资主要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建设性资金投入。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各级政府和部门也加大了对基层“三农”的扶助力度,我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扶助,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年,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和部门下拨我县用于涉农生产生活方面的资金总量达25000万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含国债投资和水利建设基金)约30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水利、农业、林业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约3000万元,重点是以农田水利为主的中低产田改造;三是以工代赈资金和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约7000万元,重点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农业发展资金(包括退耕还林、国家公益林及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约4000万元。

除此之外,近年来,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还安排了其它专项投资,用于支持我县“三农”发展,主要包括农村公路、农村电网改造、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约8000万元。

各级政府和部门对我县“三农”的投入,对促进我县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仅*年、*年两年,上级政府和部门下拨我县的移民扶贫资金就达3670万元,使11000余贫困人口告别了生存条件恶劣的深山区和库区,搬迁移民到了生存条件较好的移民新村进行安置,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被广大群众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但通过调查发现,我县在支农投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部门过多,统筹协调难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直接分配和管理支农投资的有发改委、财政、科技、扶贫、农业、林业、水利、国土、交通、水保、电力、教育、卫生、民政等10多个部门,管理部门较多,造成管理层次和环节多,存在部门各自为战,通气不够,责任不清等现象,有些相关项目之间配合不够,影响工作效率和投资效益。

2、上级计划下达方式不一,项目管理办法多样

目前的支农投资基本上都是以“条条”为主管理,主管部门在安排有些支农投资时多从部门角度考虑,加之缺少沟通,不仅在项目的建设内容上缺乏配合,在计划下达和管理要求上也不一致。在投资计划下达上,既有由财政直接下达到乡镇的,也有由财政先下达到行业部门,再由行业部门下达到乡镇的,还有由财政局与有关部门联合下达到乡镇的。在投资管理方式上,不同部门都有各自的管理办法和要求,甚至同一类项目,不同部门也有不同的管理办法和要求。在资金拨付上,不同来源的资金拨付渠道也不一致,由财政部门直接拨款的,有些地方反映资金到位缓慢;由行业部门按条条拨款上,有些资金在部门内部运转,容易造成资金沉淀,监管难度大。

3、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农业项目具有点多面广、单项投资规模小等特点。一些部门在安排支农投资时撒“胡椒面”,人为造成项目数量多、资金使用分散,有一部分资金甚至被用作管理人员的经费支出,政府为农民办事的钱成了部门养人的钱,投资效益大打折扣。据调查,*年上级下拨我县支农资金约20余项100多个项目。这些项目中,投资10万元以下的项目占48,投资10—50万元的项目占29,投资50万以上的项目占17,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占6,有的项目仅安排了几千元。

4、项目交叉重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目前不同渠道的政府支农投资,在使用方向、项目布局、建设内容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和重复,加上地方财政困难,配套能力低,使不少项目在不同渠道重复申报,受各部门不同管理办法和要求的影响,许多项目在实施和管理上造成混乱。许多项目虽多头申报,仍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治标不治本”,造成半拉子工程,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二、整合我县政府支农投资的基本思路

为更好地发挥我县政府支农投资的效益,切实解决支农投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整合政府支农投资势在必行。特提出如下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整合政府支农投资,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以努力构筑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为目标,以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为契机,规范政府投资管理,明确事权划分,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逐步建立起分工明确、权责一致、协调高效,科学、公平、透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支农投资管理体制。

2、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统筹安排。要围绕国家确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阶段性发展目标,对支农投资涉及的重要领域,按照项目类型和建设内容,制订和完善发展建设规划,严格按规划确定项目,按项目安排资金,发挥规划对支农投资安排的指导作用,加强对不同渠道支农投资安排的统筹协调。

——明确分工,责权一致。要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在支农投资方面的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和管理办法,减少事权交叉,把管项目与管资金区分开来,形成部门间分工明确、责权统

一、相互协作与制衡的机制。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合的重点是建设内容和投向上交叉重复明显、地方反映强烈的各项支农投资,特别是用于田间地块的各类农田建设改造投资、生态建设投资和农村小型基础设施投资。

——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整合政府支农投资涉及部门职责分工和多方面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与投资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密切相关。既要看到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其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在具体操作上,当前首先从最能达成共识、最易取得成效的方面入手,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

推进,为完善政府支农投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造条件。

3、整合目标

整合政府支农投资要远近结合,逐步进行,统筹兼顾。应在维护现有各类支农投资投向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按照“统筹规划、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加强配合,规范管理、运转高效”的思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通气和各类支农投资的统筹协调、相互衔接、集中安排,着力解决投入分散与重复建设问题,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政府支农投资宏观调控能力和效率。

三、整合我县政府支农投资的具体意见

1、成立涉农投资领导小组,建立组织协调机制

为更好地整合支农投资,科学合理地安排项目,建议成立“修水县涉农投资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县委分管领导、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涉农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涉农项目的编报、项目的安排、资金的使用进行统一审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县发改委,具体负责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

2、制订和完善综合性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和统筹作用

建议修水县各涉农部门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各自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包括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县涉农投资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的发展规划,制订和完善县级综合性发展建设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逐步做到今后所有渠道的支农投资和项目的编报、实施,都按照规划进行统筹安排,避免项目申报和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偏离性和照顾性。

3、规范项目管理程序,严格项目管理办法

统一规范涉农项目的管理程序和办法,凡上级下拨的支农投资一律由县财政管理,县财政按工程项目进度拨付项目资金。项目一经批准下达,就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实施,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建设内容,确需调整项目的必须由项目建设单位向涉农投资领导小组申报审定。

4、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项目监管

县涉农项目领导小组要负责项目的协调、沟通;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的规划和管理,加强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的预算安排、项目的资金拨付和监督,保障资金的安全运行;审计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所有涉农项目资金都要建立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控制项目支出,严禁开支与项目建设无关的费用,不得随意突破项目资金预算,以免影响工程的如期顺利实施。

投资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政府支农投资主要是指国家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建设性资金投入。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各级政府和部门也加大了对基层“三农”的扶助力度,我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扶助,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2—2004年,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和部门下拨我县用于涉农生产生活方面的资金总量达25000万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含国债投资和水利建设基金)约30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水利、农业、林业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约3000万元,重点是以农田水利为主的中低产田改造;三是以工代赈资金和专项财政扶贫资金约7000万元,重点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农业发展资金(包括退耕还林、国家公益林及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约4000万元。

除此之外,近年来,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还安排了其它专项投资,用于支持我县“三农”发展,主要包括农村公路、农村电网改造、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约8000万元。

各级政府和部门对我县“三农”的投入,对促进我县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仅2003年、2004年两年,上级政府和部门下拨我县的移民扶贫资金就达3670万元,使11000余贫困人口告别了生存条件恶劣的深山区和库区,搬迁移民到了生存条件较好的移民新村进行安置,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被广大群众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但通过调查发现,我县在支农投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管理部门过多,统筹协调难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直接分配和管理支农投资的有发改委、财政、科技、扶贫、农业、林业、水利、国土、交通、水保、电力、教育、卫生、民政等10多个部门,管理部门较多,造成管理层次和环节多,存在部门各自为战,通气不够,责任不清等现象,有些相关项目之间配合不够,影响工作效率和投资效益。

2、上级计划下达方式不一,项目管理办法多样

目前的支农投资基本上都是以“条条”为主管理,主管部门在安排有些支农投资时多从部门角度考虑,加之缺少沟通,不仅在项目的建设内容上缺乏配合,在计划下达和管理要求上也不一致。在投资计划下达上,既有由财政直接下达到乡镇的,也有由财政先下达到行业部门,再由行业部门下达到乡镇的,还有由财政局与有关部门联合下达到乡镇的。在投资管理方式上,不同部门都有各自的管理办法和要求,甚至同一类项目,不同部门也有不同的管理办法和要求。在资金拨付上,不同来源的资金拨付渠道也不一致,由财政部门直接拨款的,有些地方反映资金到位缓慢;由行业部门按条条拨款上,有些资金在部门内部运转,容易造成资金沉淀,监管难度大。

3、资金使用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农业项目具有点多面广、单项投资规模小等特点。一些部门在安排支农投资时撒“胡椒面”,人为造成项目数量多、资金使用分散,有一部分资金甚至被用作管理人员的经费支出,政府为农民办事的钱成了部门养人的钱,投资效益大打折扣。据调查,2004年上级下拨我县支农资金约20余项100多个项目。这些项目中,投资10万元以下的项目占48%,投资10—50万元的项目占29%,投资50万以上的项目占17%,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占6%,有的项目仅安排了几千元。

4、项目交叉重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目前不同渠道的政府支农投资,在使用方向、项目布局、建设内容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和重复,加上地方财政困难,配套能力低,使不少项目在不同渠道重复申报,受各部门不同管理办法和要求的影响,许多项目在实施和管理上造成混乱。许多项目虽多头申报,仍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治标不治本”,造成半拉子工程,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二、整合我县政府支农投资的基本思路

为更好地发挥我县政府支农投资的效益,切实解决支农投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整合政府支农投资势在必行。特提出如下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整合政府支农投资,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以努力构筑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为目标,以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为契机,规范政府投资管理,明确事权划分,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逐步建立起分工明确、权责一致、协调高效,科学、公平、透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支农投资管理体制。

2、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统筹安排。要围绕国家确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阶段性发展目标,对支农投资涉及的重要领域,按照项目类型和建设内容,制订和完善发展建设规划,严格按规划确定项目,按项目安排资金,发挥规划对支农投资安排的指导作用,加强对不同渠道支农投资安排的统筹协调。

——明确分工,责权一致。要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在支农投资方面的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和管理办法,减少事权交叉,把管项目与管资金区分开来,形成部门间分工明确、责权统一、相互协作与制衡的机制。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合的重点是建设内容和投向上交叉重复明显、地方反映强烈的各项支农投资,特别是用于田间地块的各类农田建设改造投资、生态建设投资和农村小型基础设施投资。

——先易后难、稳步推进。整合政府支农投资涉及部门职责分工和多方面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与投资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密切相关。既要看到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又要充分认识其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在具体操作上,当前首先从最能达成共识、最易取得成效的方面入手,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进,为完善政府支农投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造条件。

3、整合目标

整合政府支农投资要远近结合,逐步进行,统筹兼顾。应在维护现有各类支农投资投向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按照“统筹规划、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加强配合,规范管理、运转高效”的思路,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通气和各类支农投资的统筹协调、相互衔接、集中安排,着力解决投入分散与重复建设问题,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政府支农投资宏观调控能力和效率。

三、整合我县政府支农投资的具体意见

1、成立涉农投资领导小组,建立组织协调机制

为更好地整合支农投资,科学合理地安排项目,建议成立“修水县涉农投资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县委分管领导、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涉农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涉农项目的编报、项目的安排、资金的使用进行统一审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县发改委,具体负责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

2、制订和完善综合性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和统筹作用

建议修水县各涉农部门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各自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包括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县涉农投资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的发展规划,制订和完善县级综合性发展建设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逐步做到今后所有渠道的支农投资和项目的编报、实施,都按照规划进行统筹安排,避免项目申报和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偏离性和照顾性。

3、规范项目管理程序,严格项目管理办法

统一规范涉农项目的管理程序和办法,凡上级下拨的支农投资一律由县财政管理,县财政按工程项目进度拨付项目资金。项目一经批准下达,就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实施,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建设内容,确需调整项目的必须由项目建设单位向涉农投资领导小组申报审定。

4、明确部门职责,加强项目监管

县涉农项目领导小组要负责项目的协调、沟通;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的规划和管理,加强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的预算安排、项目的资金拨付和监督,保障资金的安全运行;审计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所有涉农项目资金都要建立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控制项目支出,严禁开支与项目建设无关的费用,不得随意突破项目资金预算,以免影响工程的如期顺利实施。版权所有

投资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辽宁省 外商投资 软环境

为准确了解当前形势下广大外商投资者对辽宁省投资软环境的评价,进一步改善辽宁省外商投资软环境,促进辽宁经济稳健发展,采取问卷方式,对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此次调查,特别针对辽宁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配套服务环境、人文环境几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辽宁省目前外商投资软环境的现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软环境的几点建议。

一、对辽宁省外商投资软环境的总体评价

从被问卷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回答看,对辽宁省外商投资软环境的总体评价是:77%的企业认为总体很好或比较好,21%的企业认为总体一般,2%的企业认为总体不太好。

对辽宁省政务环境的总体评价是:66%的企业认为服务意识强或较强,31%的企业认为服务意识一般,3%的企业认为服务意识较差。

对辽宁省法制环境的总体评价是:74%的企业认为法制环境好或比较好,24%的企业认为法制环境一般,2%的企业认为法制环境不好。

对辽宁省市场环境的总体评价是:67%的企业认为市场环境较好,31%的企业认为市场环境一般,2%的企业认为市场环境不好。

对辽宁省配套服务环境的总体评价是:56%的企业认为配套服务环境比较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40%的企业认为基本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4%的企业认为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

对辽宁省人文环境的总体评价是:77%的企业认为人文环境较好,21%的企业认为人文环境一般,2%的企业认为人文环境不好。

可以看到,外商投资企业对辽宁省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配套服务环境、人文环境的满意度在九成以上,他们的评价基本符合辽宁省投资软环境的实际情况。近年来辽宁省注重外商投资软环境的改善,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全省的软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大力加强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行为,治理对外商投资企业乱收费,公开办事制度,精简审批环节和程序;二是积极主动服务企业,建立涉外部门服务体系,建立与外商对话例会制度,开展“软环境年”,加大协调外商投诉的力度。外商反映的问题,也由过去的“吃拿卡要”、“四乱”逐步转变为对政府部门要加强服务意识,认真为企业办实事方面上来,这是全省软环境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外商投资企业提出的问题长期存在,这正是今后我们工作不断完善的方向。

二、改善辽宁省外商投资软环境的几点建议

投资的“软”环境比“硬”环境更为重要,规范的软环境会增强外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安全感,改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软环境将为辽宁省吸纳外资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投资环境的系统性的认识。投资环境是影响投资活动的一切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已经证明,当今吸引外来投资的竞争实际上已经是当地投资软环境的竞争。为此,必须转变那种认为只要提出各种优惠条件,就能更多地吸引外资的观念,把工作重点转到有针对性地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转到怎样加强为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方向上来。

2、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把政府建设成为管理的政府、服务的政府、便民的政府,为企业、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好的机遇、最大的发展,最终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有利于扩大开放的市场环境。政府部门应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效率,切实建立服务型政府,把为外商投资企业服务落在实处,改变目前“门好进、脸好看,但不主动为企业办事”的状况。

3、树立责任政府理念,使政府不仅行使权利,更应当承担责任,做到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政府部门应承担起加强社会中介机构及律师、会计师等各位维持诚信人员的监督管理,在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用服务等方面承担起重要责任,完善信用辽宁建设。在打造“诚信工程”过程中,政府不仅要做诚实守信的模范,还要发挥作用,推动信用体系的建立,履行信用建设监管的职能,建立规章制度,加大执法力度,扬善惩恶,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投资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一 

 一、调查时间:20xx年x月x日上午

二、调查地点:中原路

三、调查对象:路两边的商店

四、调查方法:实地观察

五、调查人:xx

六、调查报告:

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错别字,乱用错别字的现象真的是五花八门。比如:某热水器专卖店门头上写着随心所浴服装店门前写着衣衣不舍往前走,我又发现了一个小餐馆叫开心食刻理发店门头上写着今日说发药店里的广告更让人哭笑不得,明明是刻不容缓,被他们说成了咳不容缓。

我觉得:虽然浴和欲、衣和依、时和食、法和发、刻和咳是同音,但意思完全不同,用错了说不定就会闹出一个大笑话,让人笑掉大牙,可是一些商家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谋取私利,还是在写的时候故意滥用,这样给我们小孩子带来很多误解和麻烦。

调查后,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某些商家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误导大家,因为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希望大家加强对错别字危害性的认识,正确使用汉字,为我们中国的文化锦上添花。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二 

一、调查目的:原先,我就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错别字,正好借此机会,来调查错别字发生的规律。

二、调查时间:20xx年x月25、26日

三、调查对象:街边、作业中等。

四、调查方法:实地走访、翻阅作业等。

五、调查内容:

(一)情况分析

1、的地得分不清

这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我的《克雷洛夫寓言》中写道:那根骨头不偏不倚的卡在了狼的喉咙里。你瞧,书上都会打印错,那么,我们就更不用说了。一些同学也经常将这三个字混淆。

2、形近字

如,我作业本上写的,币变成了巾,啄木鸟的啄少了一点,而追逐的逐却奇迹般地多了一点

3、谐音字

这很多见哦,我拿我小时候的作文本上例子来说吧。倾盆大雨写成了清盆大与,老师在旁标注道真是个错别字大王啊。看完后,我不禁哈哈大笑。

4、形近又音近

如辩、辫、辨。辩是争辩的意思,所以是言字在中间;辫是辫子的意思,所以中间是绞丝旁;辨是分辨的意思,所以里面既不是言字旁,也不是绞丝旁,而是一点一撇。

5、既形近,又音近,还意近

如漂和飘,就是既形近,又音近,还意近的一组。漂有三点水,所以要在水里漂而飘的偏旁是风,所以必须在空气里飘。

(二)解决方法

1、采用口诀助记

可采用背熟口诀的办法掌握的、地、得用法:名词前面白勺的,动词前面土也地,形容动后双人得,当作助词都读de。

2、认真仔细书写

在写字时一定要认真仔细,特别是要防止写成形近字、谐音字等。

3、真正理解意思

对于形近、音近、意近等字词,要真正理解意思,注重从词义的掌握上来加以区分。

4、坚持反复练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平时要多查字典勤翻书,用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够熟练掌握了。

六、总结

汉字,是中华之魂,它见证了中华五千年之演变,同中华之历史一同兴衰,书写了中华之情、之美。但是,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汉字书写练习逐步减少,以致人们经常写错别字,有的还利用错别字来做广告。让我们行动起来,规范使用汉字,努力避免错别字出现,为维护汉字之美作出贡献。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范文三 

 调查人:***

调查报告内容及结果:

我来到了一条干净整洁的黄甫街上。看见一个小吃店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店里各种食品的名字,而写到馄饨的时候,竟然写成了馄炖,可真有趣。又走了一会儿,一个大约五平方米大的招牌上十分醒目地把安装写成了按装,这样明显的错误竟然没有人发现,他们真对不起造字的老祖宗。

就在旁边一个大木板上用刷子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批发零售方便代,我看之后直想笑,代和袋差别够大了,可真够怪呀!在名气很大的小辣椒火锅门前我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上面本来应该写黄甫路第三分店,上面却意外写着黄埔路第三分店,又在一家优雅饭店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店招工一名,差点把我大牙笑掉,本字都能写错,文化也太低了吧。

就在回去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布专卖店叫大浪淘沙下面却清清楚楚地写着大浪淘纱国际连锁,我吃了一惊,国际连锁店的大招牌上都有错别字,看来现在的电脑对于错别字也看不严啊!

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

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我想只要把这几点消灭,错字应该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也是很少很少。

投资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一、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而造成的

比如说进写成了近,珍惜写成了珍稀等等,我们班同学中出现错别字概率最高的一组字是即与既,把即使写成了既使,把 既也写成了即也等。出现最多的一种现象是的、地、得用法的混淆,老师每碰到这种情况,都强调名词前面一般用的,动词前面一般用地,动词和形容词中间用得,可还是有很多同学没有用心地去思考,去分辨。其实,同音字造成的错别字不是不可以预防的,只要在写同音字时,先想一想要写的这个字这个词的意思,再确定,就不会出现错别字,至少不会太多错别字。

二、形近字引起的错别字

席写成了度,期望写成了欺望,虚心写成了虑心等。这种形近字,一般都是形声字,老师说了,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我们在写句子时要先先想这个词的意思,再来确定这个字的偏旁部首,就不会出现错误。如果还是弄不清,就翻翻字典,问问同学。千万别乱写,否定错别字会更多。

三、由于粗心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