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设计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环境艺术设计及其艺术属性
环境艺术设计也称“环境设计”或“艺术设计,是20世纪以来在欧美国家率先出现的新兴事物,后来广为传播,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重视。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内涵和外延都很大的范畴。它具有多重属性,如空间属性、设计属性、艺术属性等。其中“艺术属性”是指“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多伯语)。真善美是艺术的本质属性,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把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统一起来,展现了真善美的艺术本质,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其艺术属性更为强烈,更为接近本质。
2 环境艺术设计中艺术的特点
艺术的存在有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形式中,艺术往往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如中国流行音乐艺术呈现出独创性、民族性等特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具有绘画性、意向性等特点。概括来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2.1 呈现形式立体化
从空间呈现看,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最初是呈现在设计者脑海里,纸面上的,但这不是最终呈现,最终是要落实到具体三维环境空间里,即从平面过渡到立体面,呈现形式立体化。立体化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体现的。
园林是一种立体空间综合艺术品,是通过人工构筑手段加以组合的具有树木、山水、建筑结构和多种功能的空间艺术实体。苏州园林建造时,还没有环境艺术设计这一概念,但却是这一概念的具体实践。苏州园林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苏州园林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独特的造园艺术,将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融为一体,把生意盎然的自然美和创造性的艺术美融为一体,令人不出城市便可感受到山林的自然之美。苏州园林以建筑、山石、水和植物等四大物质构成要素,尤以廊、桥、楼、假山、池水为特色。不论建筑、山石、水和植物,都是立体实物形态,总体来说,苏州园林的空间布局,物质要素呈现等都体现了呈现形式立体化的艺术特点。
2.2 表现形式静态化
人类的艺术活动领域非常广阔,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运动形式看,艺术的表现有三种,即动态艺术、静态艺术以及动静结合形态的艺术,其中以前两种最为主要。舞蹈,声乐,表演,行为艺术等都属于动态艺术,而静态艺术更为复杂,形式更为多样,主要有绘画、雕塑、建筑、摄影、书法等门类。静态艺术包含造型性、视觉性、静态性和空间性四个基本特征,具有更强的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则是静态艺术的综合体,它囊括了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形式,是综合性的静态表现。
家居装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事物,受到人们喜爱。家居装饰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有机构成。家居经装饰后,其所呈现出的美更加精致,更有内涵,更为丰富,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审美风格。装饰艺术的审美风格是从物质特有的具体性出发,经过设计、装饰而形成的特征性的表现形态。它体现了艺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艺术与环境的协调统一,这两种统一都是以静态的形式体现出来,可以说家居装饰是环境艺术设计中艺术表现形式静态化的具体表现。
2.3 体现形式综合化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不像雕塑、声乐、绘画等是单门的艺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艺术有了物质基础和空间布局,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因而体现形式综合化。它统筹考虑了环境的装饰、绘画、诗文、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个方面的,经过综合处理所形成,因而是一种综合性艺术。
苏州园林里的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这就是环境艺术设计中艺术综合化的体现。
关键词:艺术设计传统文化应用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政治、经济的原因在近200多年以来在文化艺术方面几乎停滞不前以至于与整个时代有很大的差距。而由于近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对艺术设计方面的需求却是空前的。在我们设计发展的初期只能是在借鉴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的,这是发展的必然阶段。
在当代社会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科技水平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而中国作为一个自强不息的大国在各个方面都不甘落后于人,在艺术设计领域尤其需要新的创新和突破,这不仅仅是民族自尊心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不是落后和过时,它像流水一样,是民族自身演变的过程。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同样她的传统文化也是最复杂和深厚的。地域的广博造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悠久的历史又促成了其文化的兼容性。这些纷繁、复杂、厚重的传统文化才是我国艺术设计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目前很多文艺工作者发表自己的观点,反对中国的传统思想,认为造成中国目前现状(主要指对目前中国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不满意)的主要罪魁祸首就是“儒家”思想,认为正是其造就了中国的“农耕文化”和“羊”的精神。这一观点在去年最流行的小说《狼图腾》中得到了较完整的阐述和论证。我完全赞同他们的观点,5000年的封建文化曾使中国在300多年前就站在世界之巅(中国在乾隆年间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当时世界整个生产总值的一半还多)。但又恰恰是这种最为完善统治制度阻碍了中国近代的发展。但我们同样应该认识到“农耕文化”被“狼文化”取代,“野蛮人”打败“文明人”其实不仅仅在中国历史上是定理,而应该说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在全世界的人类历史上都是这样: “希腊人”赶走“爱琴海人”(特洛伊被希腊人摧毁);“罗马人”取代“希腊人”,“英国人”打败了“西班牙人”,而最终“日不落帝国”的霸权又拱手让给“山姆大叔”,历史从来都是这样,但是谁又能说希腊文明应该抛弃呢?“罗马神话”恰恰是全面抄袭了“希腊神话”,就象“宙斯”和“朱庇特”的关系。就是现在谁会认为英国人在文化艺术上的成就逊于美利坚国。“胜则为王败则寇”仅仅是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而艺术上却恰恰相反。如果将成吉思汗与赵佶在艺术领域上的成就进行比较,宋徽宗虽是亡国之君但其在书画方面的造诣是一代天骄骑着“汗血宝马”都追不上的。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就象殖民地文化的最大好处是当地人的外语(入侵民族的语言)基础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样,中国长期的腐化和奢靡的封建社会生活习气恰恰成了滋生民族传统文化的温床。可以概括的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其涉及面十分广博,艺术设计工作者应从中吸取相应的文化元素将之融汇贯通加以利用,其实“古为今用”在当今中国艺术设计领域里比“洋为中用”还管用。
二、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直接应用---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载体,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慎重的选取相应的图案或符号,发挥其原有的图形信息。但这种直接使用在使用时应注意使用环境和材质。这种使用实际上最为简单和实用,初学者往往愿意使用但一定要注意在组合上不能是简单的堆砌,而要注意其融合。否则直接罗列和附着会给人一种突兀或牵强附会之感。这方面的成功作品中以大连金石滩的“万福鼎”最为典型。该鼎高5.6米(代表中华56个民族),宽4.8米(代表四面八方),其四面由8888个小福字组成。寓意深远的数字构成与应运而生的吉祥个数,囊括了其能够祈福呈祥的所有含义。
扩展使用---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其“意”传其“神”,其实这是一种转化。这需要设计者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和很高的艺术修养。例如中国书法的精髓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汉字书法的构成不外乎章法、线条和结构,同样好的景观作品不外乎追求自然、和谐和超凡脱俗,其布局的合理与正确是最重要的,这一点设计者可以吸取书法中布局的特点,但其各部分组成和功能模块的架构也是相当的重要,好的作品“随形就势”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尽量减少人工的斧琢痕迹是优秀设计师的追求。让人们在隐藏的技巧中看出艺术的智慧来,这才是最为出色的作品。
关键词:外墙;装饰设计;色彩
在建筑设计中,外墙装饰不仅可以保护建筑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很好的美化建筑的外观,提升建筑的美感。因此在进行外墙装饰设计时,除了要考虑到施工质量,还应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分析装饰艺术和色彩,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和构成都会对居住者产生影响,而外墙的色彩可以作为视觉元素,更直接的可以代表建筑物的风格特点,运用好建筑外墙的色彩设计可以使建筑艺术具有观赏价值,给人视觉冲击力。
1建筑物外墙中的装饰艺术
在各种形式的建筑物中,外墙的装饰艺术独具特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外墙装饰艺术的功能性
装饰艺术是一种工艺设计与结构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具有必需的符合建筑物本身构造的功能性,只有具备了功能性,外墙装饰艺术才具有实用价值。因此在建筑物的外墙设计中,必需要结合外墙的使用功能,在做装饰艺术设计中,切忌华而不实,要能够采用具有实用性的设计方案,在增强建筑外墙艺术美感的同时,还要提高建筑外墙的耐污性和耐水性,实用的同时有效延长建筑外墙的使用寿命。
1.2外墙装饰艺术的美学性
1.2.1外墙的传统美学
我国传统的外墙美学,表现在民族民居的外墙形式多样性,传统的外墙材质主要有青砖、石块、木头或者是泥巴,并且经过建设者的多种处理,产生不同一般的艺术作用,例如民间流行的马头墙,白族的墙彩,或者宗教建筑外墙的砖雕等,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1.2.2外墙的自然美学建筑外墙的自然艺术美学是指将大自然中的河流、山川、森林花草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建筑物更加的贴近自然。能体现自然美学的外墙设计与当地的自然风景是密切联系的,例如贵州地区的石板墙,毛竹地区所特有的毛竹墙。这些外墙都表现着自然形式,体现自然的艺术美感。
1.2.3外墙的现代美学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方法的运用,建筑外墙设计更加具有现代意义。许多外墙设计加入了多媒体技术,使整体设计更加亲近自然,也突出了外墙的艺术美感。现代化的艺术外墙可以从一方面来体现出这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发展程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的材料和工艺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材料和工艺,使建筑外墙更具有现念和内涵[1]。
1.3外墙装饰艺术的体现
外墙装饰作为建筑物的室外装饰艺术,对于建筑物本身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筑物的尺度及体积都比较大,所以外墙装饰也占据着建筑物外部的主要空间环境,甚至有的还是外部环境的主要体现,人们观赏建筑物时首先看到的就是外墙装饰,因而建筑物外墙的装饰艺术是直接的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个外部环境。外墙的装饰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建筑物整体的装饰设计原则确定了设计的整体方法,并且设计原则具有统一性。具体来说,建筑物的外墙装饰应从整体效果的考虑出发,时刻牢记整体装饰的把握放在首位,以设计的宏观控制为基础对各个分开部分再进行具体的设计,在装饰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时刻认识到分开部分的设计在整体设计中的要求和地位,充分考虑到整体与部分间的联系,也要考虑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影响和融合,另外还需要将具体的部分层层深化到施工建筑的各个领域中。这样整体与部分相结合考虑的设计方法不仅可以体现外墙装饰的艺术性,还可以达到外墙装饰和整体建筑设计相互统一的目的。外墙的装饰艺术应考虑到建筑物的形式美,不能只关注于建筑外部的华贵亮丽而忽视了其存在的意义,应注重建筑物存在的功能价值。从美学角度来说,建筑艺术的雕饰美和天然美必须要和建筑物本身的价值和设计相得益彰,这样才能够使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达到和谐统一,将建筑美学和建筑功能完美融合。
2建筑物外墙装饰与色彩设计
在建筑物的外墙装饰中,色彩以其独有的视觉艺术为建筑物的外部环境带来生机,使人们的生活增添美感、带来喜悦。建筑物的风格无论是端庄秀丽还是典雅飘逸,在建筑物外墙的色彩艺术运用中都有突出体现。色彩设计作为特殊的造型艺术可以体现建筑物的美学价值,并且与建筑外部环境相得益彰。优化建筑外墙装饰的色彩设计,可以提升整体的建筑艺术水平,营造出良好的装饰氛围,突出建筑的特色。在外墙装饰的色彩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外墙装饰目标物及背景的关系,用环境背景来衬托目标建筑物,使建筑外墙的装饰亮点突出,细化外墙装饰中的亮点,达到视觉平衡效果。另外,色彩设计作为一种装饰手段,不仅可以体现建筑物的外界范围,还可以作为建筑物的色彩标志。
3建筑外墙的色彩设计类型
3.1外墙绘画
在建筑物的外墙绘画中,一般采取纯艺术性的绘画或者是超现实主义画作,既能达到美化建筑外墙的目的,又可以给观赏者视觉冲击,通过绘画色彩的运用使建筑物与整体环境相融合,提升建筑外墙的艺术性[2]。在建筑外墙的色彩设计中,墙体绘画采用合理搭配色彩的方式为建筑物增添色彩,又调节气氛,如在工业建筑外墙的绘画上,采用清新绿色的色彩设计,可以调节沉闷的厂房,带给使用者好的心情。
3.2人性化色彩设计
针对不同建筑物的功能不同,外墙的色彩设计可以从使用者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人体工程学的视觉体验,将色彩搭配设计的具有引导性,使建筑物外墙的色彩设计更加符合建筑本身使用的需要。图1中所展示的幼儿园外墙色彩设计,既体现出建筑色彩的装饰功能,又要符合群众的主观需求,因此在图中的幼儿园外墙色彩设计中采取了柔和的颜色,并且结合了幼儿的心理特点,以黄色、绿色为基础色,蓝色作为点缀,构建出整体的色彩基调,使整体建筑色彩轻快、明亮,提升了建筑的立体感。
3.3运用自然色彩
在建筑外墙装饰的色彩设计中,可以结合周围的自然景物,与外墙色彩构成对比,运用融合、烘托等不同的表现手段,以建筑地理环境为基础,合理采用周围环境及植物等材料,例如在外墙构造植物绿化带,用绿色植物的色彩搭配来凸显建筑的整体品味,衬托出建筑外墙的装饰艺术,使外墙色彩艺术丰富生动。
3.4大面积的外墙色彩运用
大面积的墙面色彩设计可以吸引观赏者的视觉,色彩设计可以应用亮色为主色,并且运用明暗对比突出建筑的局部特征,还需要结合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来设计合理的色彩方案。对于市区内人口密集的建筑设计,一般缩小建筑规模,在色彩设计中可以采用亮色,并且在局部运用暗色来凸显设计特色;对于郊区人口较少的建筑外墙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应用灰色、棕色等暗色,以免产生视觉盲区。
3.5提高色彩装饰作用
对于建筑外墙装饰,色彩设计主要的用途是作为视觉原色来体现,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建筑需求者的想法,考虑到他们的需要来构建外墙色彩主色调。在建筑外墙上,运用色彩来传递空间、功能的诉求,并且在局部中运用建筑设计理念,提升色彩装饰的作用,增强外墙色彩带给人的主观美感,强烈感受到建筑物带来的氛围,如图书馆的静谧,咖啡厅的轻松,游乐园的热闹,这些都可以通过提高建筑装饰的色彩设计来实现。
4结语
在建筑物的外墙装饰艺术中,合理应用和丰富色彩设计,不仅起到装饰效果,还可以实现建筑外墙和城市环境的和谐统一,凸显建筑物的特色,提升整体城市的建筑外墙装饰水平。
参考文献
[1]牛彬.建筑外墙装饰艺术特点及色彩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3):114-114.
一、电影数字特技设计思维的内涵包括:
1.主动的电影数字特技创作意识
主动的创作意识是指在掌握创作手段和应用规律后,以新技术或观念为指导,在电影创作观念、表现形式、叙事风格等诸多元素的构想中主动地运用新技术,充分运用技术在视觉审美、可实现性、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同时能够清楚地认识技术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优势,完成叙事功能。纵观电影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技术与艺术的互动史。只有充分掌握艺术和技术规律的创作者,才能发挥技术的优势,甚至能巧妙转化技术的局限性,达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与此同时,也推进了技术的完善和进步。
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是目前电影数字特技制作最高水平的代表,从其制作过程可以看出,卡梅隆具有一种主动的电影数字特技创作意识,“用高科技讲故事”的内涵正是以科技进步所提供的新的感知形式和创作意识来完成电影叙事的思想,“对我而言,科幻的美妙其实就是真实感的诱惑,就是创建一个让观众完全沉浸其中的、细腻的,充满质感的真实世界。这些正是我想在《阿凡达》里做到的。”([美]朱迪・邓肯,《真实感的诱惑》,载于《电影艺术》2010年第2期140页)卡梅隆从剧本创作到设备创新,从3D效果到虚拟摄影,数字技术已不单是一种技术性操作,而是卡梅隆的全新的创作意识。在《阿凡达》一片中,卡梅隆的电影数字特技创作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个伟大演员的表演和一个优秀动画师的作品是相悖的……”,([美]朱迪・邓肯,《真实感的诱惑》,149页)这的确是一语中的,说出了数字技术在模拟真人表演时的核心问题。纵观以往影片中的数字角色,大多是通过夸张的表演来表情达意,经不起特写镜头中对内心情感的揭示,因为人的表情信息太微妙了。艾伯特・麦拉宾关于人际沟通的研究表明,人们进行语言交流时,7%的信息来自对方的语言,38%来自对方的谈话方式(语气、语调等),55%来自表情。(任悦,《视觉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第4页。)可见人的表情的在传达情感时的意义,却是最难以觉察和把握的,伟大演员的魅力正在于此,也是数字角色通过夸张表演所要掩饰的。卡梅隆为了让数字女主角――纳美人妮特丽成为一名具有“真实”情感的演员,使用了Paul Ekman开发的FAC(脸部运动编码系统),对人类面部表情进行量化并将其数字化;多角度拍摄真人演员的表演和表情,实现对真人表情的模拟。可以说,这是电影史上一个伟大“演员”的诞生,数字角色的表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高度不完全是技术上的,而是艺术创作追求所造就的。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作手段和方法会改变创作意识。卡梅隆深知这一点,为了让数字镜头达到与实拍一样的镜头感,他完善了虚拟摄影技术,实现了人机一体的操作方式。同时,使得虚拟摄影可以达到实时视觉呈现,这是将人对摄影的自然反映与虚拟视觉有机结合在一起。对于创作者而言,视觉信息的实时反馈是极为重要的,这是进行高效创作时进行信息交流、激发创造力的重要条件。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卡梅隆对技术的理解是多么的深刻,敏锐地认识到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局限所在和解决方向,并努力去突破。
3)《阿凡达》中所提供的新的视觉感知是全方位的。从3D立体感、令人心仪的妮特丽、自然的数字虚拟摄影镜头,这是最新科技在影像制作领域最高水准的组合,是影视制作的新思维的具体表现,势必会带动整个电影领域内创作者的意识更新,数字技术的应用将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2.电影数字特技的创作理念
电影数字特技创作理念是新技术条件下,电影影像观念和手段都发生了革新,尤其是技术手段改变的同时带来了创作心理和创作体验乃至影像风格、视觉表现形式、视听语言的改变。影像的完全虚拟制作和拟真效果,带来了影像表现力和表现层次的丰富,影像可以承载更多的叙事指代,影像的语意表达更精准。影像在视觉呈现上要更容易激发观众深层心理的意象,产生更为广泛的共鸣。与之相应的是,创作者在对影像的把握上更注重对人类潜在的心理探寻,充分利用心理意象在审美中的作用,展示更丰富的人类情感世界。
3.电影数字特技的可操作性
电影数字特技是依托于高技术、大投入来实现的,并且在与影片叙事风格的结合上有一定的探索性,只有把握艺术要求、技术实现和预算周期等多方面的平衡点,才能在前期的数字特技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视觉效果设定和方案规划。
卡梅隆在《阿凡达》的创作中,前后耗时十余年,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技术的可操作性无法达到他的期望。为此,卡梅隆进行了长期的实验和研发,并通过拍摄实践来验证其技术的实现程度,积累经验。这说明,如果创作者对技术缺乏了解和实践,不在前期构思阶段考虑技术因素,是不可能有效利用数字特技进行艺术创作的。
4.整体数字特技设计策略
随着数字特技做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影像制作技术,在电影的制作中越来越多的镜头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数字技术处理,数字特技设计的对象已不再是单一的特技镜头画面设计,而是一整套结合电影叙事风格、摄影、美术等多角度考虑的整体设计及实施方案策略。
在1933年梅里安・C・库珀和欧内斯特・B・舍德萨克执导的《金刚》中,使用了大量传统特技手段,如背景放映、模型、逐格拍摄、绘画接景等。在电影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将多种原始复杂的影像制作技术融合在一起,需要前期细致的规划和以叙事为主导的整体技术应用策略。
整体特技设计策略是宏观把握影片中的特技运用,完全从叙事角度来考虑,没有对特技的整体性思考,很难保证技术、视觉和叙事形成有机的整体,这一点在电影特技体系更为复杂化、专业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二、从概念意象影像
概念意象影像,就是从电影数字特技设计的创作和观影心理过程来考查创作者如何构思特技镜头的画面,在对其心理过程的探究中,找到电影数字特技设计中的思维特征。
1.概念与意象
当知觉形象作用于人的感观后,形象被进行抽象处理,形成概念和意象,这是两种不同的抽象过程。概念源于一般的、逻辑的抽象形式,并进而产生符号,其特征是逻辑的,语言的,可称为“思想的图解”。意象是更为高级的抽象形式,是人的思维中进行高级运算的“筹码”,其总体特征为“总是显得模糊、短暂、破碎和残缺不全,因而几乎不可能加以描绘”,“是包容着理解和情感倾向的复合性心理构成”,“使无数形象的浓缩、积淀”。( [美] 苏珊・朗格 著,《艺术问题》,南京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146页)意象是人对外界信息进行主观情感性把握的高级形式,也正是视觉思维和艺术思维的运作形式,审美意象正是艺术作品的内在形式,而当这种内在形式被转化为某种外在表现形式时,就是艺术作品。优秀的艺术作品就是通过形象来传达创作者的负载着情感和信息的审美意象,并在观赏者的心中激发审美意象,调动观众的情感,因此艺术作品又被称为“有意味的形式”。( [美] 苏珊・朗格 著,《艺术问题》,第144页)
2.创作意象
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惠特海姆在《创造性思维》一书中对与创造性思维过程有详细的论述。其中,“他提出了艺术和音乐家等创作思维的特征,在艺术创作中,人们似乎并不是首先看到问题情境中的特点和要求,反而是先模糊地感受到想要获得的结果的某些特征,并产生强烈的想要实现这一结果的冲动,……最初当目标非常模糊的时候,艺术家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但结果的形象逐渐变得清晰,并逐步掌握各个组成部分。”(柳沙 编著,《设计艺术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第366页)所谓的“艺术创作对于结果的那种模糊的预见”就是创作者头脑中的一种意象,上述论点说明,在艺术创作中,各种元素――情感、形式、联系、刺激、问题、经验都如同氤氲飘荡的云烟,构成一个变幻的不稳定的意象,这种意象正是艺术家对某种存在的最直接的把握,并以一种切身的情感体验和意象被获知,然后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将这种意象所承载的意蕴以具体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在影像制作中,创作者根据电影叙事情节的需要,运用独特的视觉思维,在头脑中运用意象进行思维,同时植入各种概念、情感和信息,以视觉形象表现出来。观众也同样是对视听刺激进行感知,并激发产生审美意象。对于数字特技设计而言,首先是通过构建虚拟影像的真实感,进而产生心理真实,充分调动观众内心中的各种视觉积淀和意象,构建虚拟影像空间概念,调动观众情绪,以此为电影叙事服务。
三 电影数字特技设计中的概念化表达
在电影数字特技设计中对视觉概念的表达是首要的,优秀的视效设计是以视觉影像来调动观众头脑中的常规概念,并将其重新整合构建起崭新的概念,在新概念的审美情景下,进一步展开叙事功能,传达情感。新概念的构建是一个逐渐积累,由一般到特殊,由现实到想象的过程。新概念不能是凭空出现的,其构建的过程也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方式进入到人的头脑里,并形成不同的关系和形式。
关键词:新艺术直线风格;现代平面设计;格拉斯哥派
随着如今广告行业的发展,平面设计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随处可见,如何在中国平面设计中脱颖而出,成为设计师考虑的重要问题。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如今人们不再只喜爱比较复杂和艳丽的平面设计,很很多人群更加注重直接、简约的设计风格。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对平面设计的影响较为深远。本文主要度新艺术直线风格进行了分析,以期通过研究该风格的特点,使平面设计风格能够返璞归真,促进设计简约化的发展。
1现代平面设计现状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等快速发展与普及,如今设计师大多数都是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平面设计,因此如今的设计方式和设计内容越来越多元化。现代平面设计在计算机的发展和推动下,体现出越来越多的风格和形式。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初逐渐兴起,其最初是在欧洲各种发展,对很多设计范围都有影响,如绘画艺术、建筑、家具、服装等。新艺术运动主要倡导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因此其注重将原始的自然活力表现出来,主要是通过自然界生物中提炼所需的自然元素。新艺术运动在设计发展史上具有改革的作用,它标志着设计逐渐从古典走向现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新艺术的表现各不相同,其中法国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曲线风格,即其设计多数为波浪起伏的风格。而以德国、英国等地区为代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几何形或直线风格,主要是使设计更加简洁。
2直线风格形式语言解析
2.1格拉斯哥派
格拉斯哥派是由苏格兰的设计团体进行组合,而在新艺术运动中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在英国新艺术运动中,格拉斯哥派设计团队中查尔斯•麦金托什被认为是其中最受人瞩目的人物,其设计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家具、建筑和海报等。查尔斯•麦金托什喜爱采用线条进行现代平面设计,主要是利用直线和几何图形等,其中其一般采用集合图形作为框架,然后利用各种直线进行布局,最后采用图案进行装饰。查尔斯•麦金托什所设计的平面内容与新艺术的联系主要表现在挂念上,其表现形式简洁、平衡,符合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格拉斯哥派以直线和几何图形作为主要设计风格,其具有的抽象艺术美感和简洁的表达形式,与新艺术运动中的另外一种曲线风格完全不同。直线风格并不是新艺术运动的主流风格,其更加具有抽象性艺术风格和理性的精神,从而推动了现代化平面设计的发展。
2.2维也纳分离派
19世纪末,分离派在奥地利起源,其以与传统决裂的设计风格,而被认为是当时的先锋派组织。该组织主要是由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组成。在维也纳分离派风格的代表人物有霍夫曼、奥布里奇等人。其中霍夫曼的设计风格受到查尔斯•麦金托什的影响,偏向于垂直和网格,因此在其的设计作品中也会常常看到方形的设计元素,其设计作品中最终形成的纵横直线和方格网装饰特征,是象征分离的明显特征。另外,克里姆特也是分离派的代表人物,其主要工作就是平面设计师。他在进行平面设计时,主要采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作为构图框架,使用色彩艳丽,具有金碧辉煌的感觉。在后期的发展中,克里姆特开始注重对中国特色的运用,主要以中国传统戏剧和花样作为背景,增添画面的丰富感,从而在设计作品中展现中国艺术特色。
2.3德国“青年风格”
新艺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德国的“青年风格”,由于德国人民具有严谨的态度,其理性思维和简洁思维更加注重设计的简约性,因此其更加喜爱对直线的运用。而且由于其性格特征,曲线风格的浪漫情怀和复杂性,并不会受到德国人民的关注。在德国“青年风格”设计中,贝伦斯以直线为主和理性思维的表达形式,被称之为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贝伦斯在进行平面设计时,主要是对字母和简单几何形状。如其设计的电风扇、点儿水壶等作品,都只注重企业识别设计。其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的公司标志,被该公司沿用至今。
3新艺术直线风格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3.1注重直线基本设计元素的运用
随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提升,现代平面设计中为了能够抓住人们的眼球,会使设计内容和风格越来越复杂。另外,还有些设计时会特别注重各种图形的运用,致使平面设计变成了图形设计。然而在平面设计中,其基本设计元素是点、线、面,因此在进行设计时,需要注重对基本设计元素的运用。直线基本设计元素具有简约的特征,注重对直线基本设计元素的运用,能够让设计师认识到直线的魅力所在,从而树立设计风格严谨简洁的思想。
3.2采用精炼简洁的表现形式
新运动直线风格是将简单的几何形体、直线等作为主要框架和基调,有效推动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如查尔斯•麦金托什、克里姆特、贝伦斯等,都主张平面设计以严谨、简约等为主要形式。利用直线基本设计元素的点、线、面等注重设计的形式感,使设计内容更加精炼和简洁。
3.3平涂和装饰化的视觉传达效果
新艺术运动直线风格主要注重对线条的运用,通过采用清晰的线条和简单的色彩,表达出色彩层次感。通过理性的表现手法,能够以稳定、冷峻等特点,塑造出具有强烈冲击高和装饰性较浓的画面感。如在克里姆特的作品中,展现了平面化装饰的视觉传达效果。
3.4注重批判精神的培养
虽然目前现代平面设计者重上批判精神,然而还是存在一定的跟风现象,因此其应该通过加强对直线风格的运用,注重吸取其中简约的设计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设计风格的创新。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审美观念,设计者在运用直线风格的同时,还需要注重结合当前的时代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充分展现自身独特的设计风格。
3.5新颖的板式设计和构图
以查尔斯•麦金托什、克里姆特为首的格拉斯哥派和分离派,主要在平面设计中中采用轮廓线,能够保证版面的和谐型性,避免使其看起来比较凌乱。现代平面设计应该注重对直线风格轮廓线的运用,从而使平面设计更加具有秩序感。直线风格的表型特征非常简洁明了,因此能够使设计作品主次分明,构造元素简单,信息传达明确等。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注重返璞归真、简约明了的直线风格。新艺术运动中的直线风格主要是利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及直线进行设计,表达效果更加稳定。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应该注重直线基本设计元素的运用,以培养批判的精神,倡导精炼的表现形式,从而实现现代平面设计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天平.新艺术直线风格的特点及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现代装饰(理论),2015,1:119.
[2]张思凯.新艺术视觉下直线风格特点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5,2:196.
[3]陈亚飞,李永春.新艺术直线风格的特点及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美术大观,2012,8:129.
[4]郑隆慧.中国民间美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大舞台,2012,10:144-145.
[5]张狄洲.新艺术运动直线风格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2: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