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教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由于小学生各个方面发育都不成熟,这就导致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比较大,而且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班级管理上。而且,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也对班主任的管理方面做了一定的要求,管理方式进行了变更,在管理的过程必须要遵循系统化、组织化、规范化三个基本原则,并对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改变小学班主任单一化的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一、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管理理念没有及时地更新

小学班级的管理不仅仅只是管理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要管理学生的生活、思想等其他方面,工作量是比较大的,班主任需要花很大一部分时间在班级的管理上。而且当前班主任的管理理念比较了落后,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模式,这就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也不能很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导致管理的质量下降。

2.管理模式比较单一

小学班级的管理涉及各个方面,如果教师只是以一种管理方式为主,这就很容易造成工作的混乱,在每个方面都要做大量的管理工作,而且再加上班主任还要完成教学任务,这就很难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模式

在小学,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班级的管理中,班主任首先要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的特殊性,管理的模式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从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而且,管理的方式要多样化,在管理上建立一种科学高效的评价体系,同时还要完善管理制度,一方面班主任要为学生做好榜样,提升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班级的班级管理质量。

总的来说,小学班级的管理是相当重要的,它直接决定着学生未来发展。因此,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上教师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理念以及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有效地提升管理模式。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

一、分析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的必要性

小学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管理人,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其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理想和道德情操的重要责任。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对班级的管理和控制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其年龄阶段的个性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其对班主任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针对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导致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的主要因素,更新班级管理的相关理念及策略,对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尤为必要。

二、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式单一

在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通常采用不分时间、地点、对象以及具体事由的方式,一律采用同一个管理模式和管理腔调来对所有学生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的一个主要弊端就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管理工作缺乏个性和针对性,这与小学生当前的个性发展状态不相符,违背了小学生独立个性培养的基本原则。

2. 班级管理内容繁杂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容易产生这样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是其管理班级的家长,导致其管理过程中不自主的以“家长”的身分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全面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直接造成了其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而只是一种全方位的看管,而且看管的内容等过于繁杂,且对学生的管理过于严苛。这种管理方式直接造成了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不信任感,使得班主任怀疑学生的自我工作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对小学生的所有行为活动都采用直接命令的方式,让整个班级管理工作完全由班主任一个人长久维持,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力不从心,管理效果自然欠佳。

3.管理方式与管理需求相冲突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独生子女明显增多的现象,这使得在小学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中学生存在诸多的不良习惯,这也是当前班级管理人员尤为头疼的一点。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正确面对这些问题,独生子女具有性格开朗、活泼、思维敏捷等优点,而且乐于接受新事物,敢于接受任务等优点,他们的优点与缺点同时存在。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其一,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在思想道德方面缺乏爱心,通常不会过多的考虑他人的感受;其二,在言行举止方面表现的十分自信,但是缺乏诚信,相对较为浮躁;其三,其在遵守纪律制度等方面较为散漫,不愿意接受纪律、制度的约束。

三、解决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的策略

1.提高班主任队伍的素质

班主任工作是保证学校持续进步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同时也是学校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基于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拥有以下素质:

其一,班主任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当前小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作为一名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思想基础;其二,班主任应该拥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为了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相关新要求,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班主任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新世纪的班主任还应具备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因为学生、家长、学校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班主任作为三者之间的纽带,对协调三者间的关系,保证教学工作持续进行尤为重要。同时,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还应该以学生思想工作为主,通过加强学生心理指导的方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交流

小学生处于儿童成长期,其身体发育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尤其需要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给予其特殊的关爱,这要求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善于接近学生,给学生体贴的关爱。而在采用关爱途径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朋友交流的方式进行,让他们从日常的对话交流过程中得到教师的慰藉。从某种程度上讲,沟通是教师进入学生心灵的唯一途径,也是了解孩子的一块试金石。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任务的执行者,其所有言行都对学生的成长、心理成型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采用民主管理的方式让小学生自主管理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并尊重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一项工作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在具体的班级管理策略实施过程中,可以让班级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其中,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管理状态。通过这种自主管理的方式,班级的各个管理成员都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通过小组间的相互监督的方式达到完善小学生行为举止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分析其中的原因,制定对应的计划,通过自己的实施来检查效果,从而形成对自己的正确看法。

参考文献:

[1]徐元祥.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0(21):161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第3篇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要搞好学校教育,必须要重视和假期班级管理工作。近年来对于班级管理创新研究已有了重大突破,逐渐走出了传统的经验主义管理模式,然而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之下一部分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对班级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存在诸多的误区。因此,研究和探索符合现代管理学理念,构建适应新时期学生、教育和社会发展特征的班级管理模式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班级管理;创新研究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它不仅是学生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和各项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学会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积累社会经验和明细做人道理的地方,还是学生实习满足自我发展,丰富个性需要的地方。总结分析近年来对于班级管理和研究现状、设计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的不足,把握其发展动态不仅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更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培养国家合格的后备人才也有着重要意义的。

一、当前班级管理的常见类型

1.“家长式”管理

有很大一部分班主任以“领导者”自居,要求学校完全听命于班主任,绝对服从班主任的命令,班主任主宰学生日常工作的一起,通管一起学生事务以其树立的绝对权威来主持工作。一旦学生提出异议是,就被任务是不服从领导的行为就被盲目制止并可能予以相应的惩罚。这种师生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师生之间缺乏明主、平等、合作与交流。

2.“管理式”管理

班主任以“考勤”、“跟班”等陪伴方式来要求自己,事事讲究亲力亲为,这样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都将自己投入到具体的班级琐事当中了,让自己没有精力去把握班级发展全局,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更新观念,进行长远的思考。学生和班主任之间是一种依赖关系,这种管理模式下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丧失独立性和创新意识。

3.“保姆式”管理

班主任在学生的眼中就是“慈母”的角色。班主任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关系的面面俱到,不仅关系学生的饮食生活、穿衣打扮也关心学生的前途命运,为每一个学生制定相应的详尽发展方案。这种看似无私的春蚕精神却使很多学生在这种精心呵护之下,独立意识和心里素质越来越差,一旦偏差与计划便无所适从。这种管理模式常出现在中小学的学校管理当中,是不利于学生的人格和心理成长的。

4.“警察式”管理

班主任秉承着“严师出高徒”的教学观念,习惯于对学生采用“管、压、打”等办,对学生运用监控、盘问、举报、惩治等手段进行跟踪。在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多是“不要”、“不能”、“不准”等要求,很少会有“允许”和奖励的情况出现。这种管理模式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同学关系淡漠,整个班级缺乏生机和活力,班级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而这种打压式管理经常出现在中考班和高考班中,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5.“封闭式”管理

把学生封闭在课堂、校内、家,这样的小圈里,不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校内的活动,生怕分散学生的精力影响学生的主课成绩,影响自己的教学成绩,怕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学生与社会脱节,思想封闭,不利于他们开阔眼界和辨别是非能力的养成。

二、当前班级管理的常见问题

首先是班级管理中学生缺乏自主性,参与班级管理知识一种被动消极的应付状态,很多时候还可能出现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

其次,班级管理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不明确。班级管理是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去优化班级环境,创造良好的班级风气,从而提高育人活动的效率,保证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班级育人目标的实现。

再者,班级管理的主体不突出。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班级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班级管理最终是要实现教师管理学生到学生管理学生到学生自我管理的跨越。所以班主任的设置是为了教会学生自我管理而并非是单纯的实施管理。

最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在实践过程中过于细致,过于严厉,过于专制,做了很多本不该自己做的事情,造成管理不当和管理多余,使学生失去了自我管理的机会。

三、对于构建新型管理模式的探讨

显然,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不符合现代管理学理念,不符合教育特点和时代特征,且违背素质教育要求的做法和现象。班级管理应以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目的,适应新形势、新特点的要求。

1.坚持一个基本原则

从现代管理学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学校应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点的指导思想,同事班级管理也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这要求教师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目标,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2.在班级管理中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促进班级管理的优化:从班级管理的系统角度正确处理好学校和班级,班级和班级,班级和学生以及同一班级内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做好榜样,去影响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在面对个别学生的问题也要及时纠正否则会影响个别学生的发展以及整个班级的共同进步。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班级和班级里的学生。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量的积累,脚踏实地。班主任以身作为起到表率作用,对于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用矛盾的分析方法去分析和处理班级事务: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看到学生的共性,其次才是看到学生的个性问题。学风建设在一个班级当中应是主要矛盾,那也就是班级管理的工作重点所在。

3、发挥两个主题的作用

就班级的地位及作用而言,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是学生实习个体社会化的基本组织,而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和地位该如何定位?就班级教育活动来说,班主任自然是班级活动的主体,而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学生猜应该是主体。那么,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起到的是引导和示范作用,学生才是主体,学生的自我管理才是目标。

4、注重和谐教育,正确对待“成绩”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促进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那么班主任就不能指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而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去帮助和引导每个学生去实现自我的深化。面对成绩优异的学生不能一味的骄纵,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平等的接受奖励和批评。在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和谐教育应该受到高度重视。那么所谓的和谐教育最求的又这么几点:首先是学生自身的和谐――学习氛围的建设;其次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再次是学生之间的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只有和谐的环境,和谐的关系才能保证和谐的教育,实现班级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雪红・班级管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7087125.

[2]张. 漫谈新型班级管理模式[N]. 房山信息教育网.

[3]彭保和. 辩证思维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年第8期.

[4]朱轶华. 班级管理“三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445期.

[5]杨勇.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创新研究[J]. 管理纵横.

[6]刘培军. 创新班级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

[7]黄艾丽. 创新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校园文学.

[8]杨延伟. 浅议建设自主管理型班级[J]课程创新2013年第3期.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班主任;爱学生;良师益友;自我管理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是需要不断努力的,而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健康的身心、勤奋好学勇于探索以发挥其最大潜力,在掌握知识、方法的同时学会做人,则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做班主任首先要有一颗爱学生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应当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特别是要善待班级中的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热情。其次,做班主任还要舍得投入,不仅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更要投入情感,做一位良师益友;再次,还须掌握一定的处理事情的技巧和艺术,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理性地处理一些偶发事件。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包罗万象,要做好很多常规工作,如班集体建设、班干部培养、协调与任课老师的关系,搞好家校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等。

一、做好规范化教育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因此,在接手新班级之后,我每天都在晨间谈话的时候进行学校各方面规章制度的要求的诠释。上课的时候要求应该怎么做,下课的时候又应该怎么做,同学之间该如何相处,在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等各门课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行为进行细致的要求。

?尽管标准是提高的,但都在学生的能力以内,只要思想上重视,时时事事都注意起来,是能够做得到的。严格要求的目的不在于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要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使班级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

发挥班干部的小助手作用,有利于班级的管理。班主任对学生的各方面采取扬其长,避其短的方式。打破常规做法,别出心裁,例如,选取三位学生为班里的纪律委员,一方面可以使三人团结在一起,一起为班级出力,管理好班级,另一方面因为是三个纪律委员也可以防止以前只有一个纪律委员,有些能力强的同学容易滋生权力意识,避免骄纵。事实证明这三个同学的管理能力都不错,同时老师在与不在时都能保持一致。

三、搞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在后进生这一块,光靠老师关注后进生,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靠全班同学来关注后进生,特别是让优秀的同学来带动后进生。以前我也把后进生与优秀生坐在一块儿,但是到了期末一看,后进生还是后进生,优秀生还是优秀生。甚至于后进生坐在优秀生的旁边经常受到优秀生的歧视。好心却做了坏事。我用心揣摩其中的原由,我发现自己看待优秀生与后进生也是不同的语气不同的眼光。所谓的期望效应,在我的眼神里,在我的语气里学生能很好地感知得到。当我意识到这些不足之后,我努力争取做到对全班学生不管他好与差都要一视同仁。即使学生真的不是读书的料,日后到社会中也未必不是人才。在学校里至少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其次,发挥小组合作精神,经常比较各组完成作业的情况,学习状态。小组里比较优秀的学生会抱怨后进生拖后脚,这是良好的教育时机,让优秀生明白,要想哪一组得最优,就要使每个成员都要优,促使小组成员增加合作,提高小组竞争力。其三,加强同桌之间的相互帮助。把一个任务,布置给全班学生,要求同桌合作学习,然后对学生进行抽测,如果抽到哪一位同学学得不好,就要指出是同桌不尽力的原因。促使优秀生加强与后进生的合作,以好促差,共同进步。

四、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一方面,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我又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五、与学生交知心朋友

想和孩子做朋友很难,做知心朋友更难。要想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老师要放下架子,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那就必须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小学生年龄小,还不会掩饰自己,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会写在脸上,只要我们做一个细心人就会知道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心思几乎就能猜个大概。和他们谈心时,容易进行,对症下药,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兴奋点,发现闪光点,组织他们积极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从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借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居里夫人说:“自信成功是成功的一半。”要和学生交朋友,就必须爱学生,你爱孩子,孩子才会爱你。孩子喜欢你,才会和你交朋友,才会和你说心里话,才会言听计从。:

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范文第5篇

一、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具体方法

1.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小组合作的第一步就是由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一般来说一个小组以5、6个人为宜,小组成员要按照学习成绩、组织能力等来进行优中差的组合搭配,选其中各一名同学做小组长,小组长的任务就是教师与组员之间的桥梁,能够积极领悟、传达教师的任务,并且及时为组员遇到的难题提出解决办法。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灵魂,需要教师进行认真挑选。

2.各组成员讨论安排轮值工作

给全班同学分组,轮流值周,负责本周的具体班务工作。由小组同学在周一讨论选出本组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值周班长,由值周班长全权负责,任命各值周班干部(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卫生委员2名、生活委员),并具体分工,把班级的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位。此过程中,其它组同学、班干部、班主任不得干预值周班委的产生。组内人员齐心协力将小组的日常管理任务进行研究分析,将研究过程中的各个问题反映给值周班长,在值周班长和小组长的带领下,可以请教老师、家长,用尽各种办法在本小组内部先将问题解决。

每组的日常负责的管理任务和轮值时间基本一致,由老师和同学的反应来进行比评。比评结果优秀的小组会有集体荣誉感,因为是小组内成员积极研究的集体成果,而较差的小组会争取在下一次评比中打个漂亮的翻身仗。这种积极合作的做法会赢得同学们的喜爱,投身于下一轮的管理准备中,周而复始,形成良好的合作自治氛围。

3.耐心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教师要利用小组合作的契机,积极挖掘、培养更多的管理能手,来作为道德教育的标兵。选举班干部是班级民主管理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由单方面班主任说了算,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对于选举小组内的干部,可采用多种办法,如班主任选定、民主选举、自荐、自荐与民主选举相结合等。在轮值过程中,对小组内干部的工作,班主任要做到“三放”——放心、放手、放权。特别是对于小组长,要善于放权,要大胆地让他们去管理班级工作,要允许他们在工作中有一定的失误,让他们在管理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威信,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去管理班级,班主任要给予耐心指导、帮助、支持,要尊重他们的工作成果,尊重他们的人格。

4.小组之间互通有无

在进行小组合作时,难免会出现学生之间为了自己的小组而互相暗暗较劲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并且会拉动大家的积极性。但是教师也要注意较劲的风气不要太严重,否则就会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反而不利于学习交流。对此,最好的办法是小组之间进行互相交流,互通有无,一个小组讲解完毕,其他小组可以及时鼓励,并且讲出人家的优点和缺点,为兄弟小组加油鼓劲。

二、小学小组合作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