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震受灾情况报告

地震受灾情况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震受灾情况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震受灾情况报告

地震受灾情况报告范文第1篇

在日前召开的国资委抗震救灾紧急视频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对运营商抗震救灾工作明确提出了上述要求。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国资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中央企业抗震救灾工作,要求中央企业尽快了解情况、报告企业灾情、启动应急预案。汶川地震当日21时30分,国资委召开了应急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了当晚19时30分召开的国务院抗震救灾紧急会议精神,听取了受灾较为严重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三家中央企业受灾及抗震救灾情况汇报。13日8时30分,国资委再次召开应急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抗震救灾工作。

据李荣融介绍,国务院国资委重点采取了三项措施部署中央企业抗震救灾工作。一是摸清受灾情况,及时掌握中央企业受灾和救灾工作情况。灾情发生后,国资委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并向国务院应急办上报4份专题报告。二是加强协调,组织力量对受灾重点企业进行救援。三是5月13日上午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中央企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做好自救工作,尽全力减少损失;全力抢修重要基础设施,认真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

根据国资委要求,在报告国资委业绩考核局后中国电信向灾区捐款1200万元、中国网通捐款1000万元、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别向灾区捐款1500万元和1200万元,全力支持灾区人民抗震救灾。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从下发《关于中央企业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到召开央企抗震救灾紧急视频会议,国资委多次强调抗震救灾要加强中央企业之间的协同配合,相互救助,形成整体优势。因此,电信央企更是互帮互助,充分发挥了协同优势。中国电信安排技术骨干协助中国移动进行线路抢修。在率先恢复汶川固定通信的同时,中国电信还明确表示愿为其他运营商恢复通信提供电路支持。在国资委召开央企抗灾视频会议前夕,中国联通积极帮助其他央企调试视频会议系统,紧急抢修东方电器、攀钢等震区央企的视频接收终端,为会议的顺利召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地震受灾情况报告范文第2篇

中国红十字会的首要职责是救灾,而灾害信息畅通与否、灾害信息传递机制健全与否,这些都事关红十字会的救灾结果和成效。在灾害发生后,红十字会主要通过自身的信息输送系统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和媒体收集相关灾害信息,并以此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在日常生活中,红十字会主要通过面向社会公众的防灾知识教育、灾情考察等进行灾害信息的传递和获取。红十字会的灾害传递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尤其要与水利、气象、海洋、农业、民政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渠道实现“无缝对接”,更好地发展和优化自己的信息管道。

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灾害信息;传递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5011306

1948年,数学家、信息论奠基人香农(C. E. Shannon)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这一定义被看作是经典性定义并予以应用。现代科学则认为,信息是指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符号等所包含的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进而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

红十字精神、知识和各项事业的传播是中国红十字会信息传播工作的一部分,而灾害信息的传播或传递则是红十字会信息传播的核心。红十字会灾害信息传播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临灾的灾害信息的收集传递和救助信息传递以及日常的防灾减灾知识教育。

一、红十字会灾害信息获取与应急预案启动

灾害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是红十字会做好救灾工作的基础,也是红十字会救灾活动顺利开展的窗户和眼睛,信息的获取非常重要。如果信息不通、不畅或严重失真,救灾计划就无法制定,救灾工作也无从开展。

(一)灾害信息获取渠道

灾害信息是自然界和社会中诸多信息的一种,其产生、传递、接收、处理等与一般信息的传播程序、机制大体相当。

中国红十字会对灾害信息的获取主要有三个渠道,即红十字会自身的信息收集和输送系统、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和媒体。

中国红十字会有专门的基层信息员,他们是红十字会基层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其主要职责是做好基层红十字会的宣传工作。建立信息宣传员制度、信息员培训制度、信息沟通制度是中国红十字会已经或正在落实的传播工作之一。基层信息员扎根基层,最有机会了解灾区情况,尽管他们主要进行普通的红十字宣传活动,但灾害信息传播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若基层信息员缺乏这项职能或该职能发挥作用微弱,就应建立相应制度,将临灾信息的报道和传递列入其中。事实上,基层信息员的这项工作制度还有待于加强和落实,特别是要明确将灾害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列入其基本职责,让其由信息员变成或兼作“信息源”。

除信息员外,部分红十字会还在基层设立特约记者站,以便收集和传递灾害信息。如重庆市红十字会在每个区县都设立了特约记者,他们是红十字会的信息员,确保红十字会的相关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媒体平台上;同时,重庆市红十字会还在当地新闻工作者中开展“爱心记者”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媒体记者的积极性,不断扩充宣传队伍。

2007年11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信息名址服务管理中心合作,开通了12114短信宣传平台。12114短信宣传平台是中国红十字会及时了解和掌握灾情的现代化快捷渠道。目前,全国31个省级红十字会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红十字会都开通了12114短信宣传平台。该平台在雪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紧急救助中,为及时有效地传播中国红十字会的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12114短信平台的功能还要进一步拓展,让其兼作灾害信息传递的平台和渠道,而不仅仅起宣传红十字会的作用。

中国红十字会获取灾害信息的最重要渠道是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如气象局、地震局、水利部、海洋局、农业部等部门。因灾害的发展、变化非常迅速,因此它留给人类的时间极其短暂。同时,灾情信息是抗震救灾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它的准确性有极高要求。所以,对救灾过程中的信息流动要求做到准确、迅速。

根据民政部关于灾情的上报规定,各级民政部门要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灾情信息人员,把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建立灾情信息传递制度,迅速、准确报告灾情。中国报灾体系的最大特点是逐级上报,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从下级行政单位及同级负责部门向上级行政单位及主管部门报告,即乡镇人民政府和当地民众办公室向市县人民政府和民政局报告,市县人民政府和民政局向地市人民政府和民政局报告,再由其向省人民政府和民政厅报告,最后由民政厅向民政部报告或由省政府向国务院报告。因此,各级红十字会与所属地负责灾情收集的相关部门和人民政府的灾害信息沟通与传递还要进一步加强,应层层合作,把制度落到实处。

由于中国政府对于不同灾种有不同的灾害信息收集管理机构,如水利部、地震局、海洋局、气象局、农业部等都有自己的一套灾情收集体系,每个部门更多关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信息收集,且灾害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方式也不同,致使救灾信息散落于各部门,信息沟通不畅、不全面,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造成信息收集低效且不完整。因此,政府各相关部门应构建统一的灾害信息收集、处理、评估、平台,中国红十字会应与该中心平台建立制度化的信息沟通渠道。

公益组织没有第一部门所拥有的公权力,也缺乏第二部门的雄厚财力,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与利益追求,必须依靠有效的传播,以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为此要积极发挥媒体传递灾害信息这一重要渠道。灾害发生后,在前线的记者深入灾区了解第一手的灾害信息情况,经平面、电子等各种媒介的报道,引发政府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媒体关注度越高,民众的爱心、同情心就越高涨,社会捐助的发动就会广泛、彻底,政府也会作出相应的行动。

灾害信息通过各种途径上传后,经分析、处理、汇总和评估后,部分信息还要通过适当的渠道下达给民众,让民众有所知、有所为。流行性疫病便是这样。如2004年新年伊始,禽流感疫情肆虐亚洲,严重危胁着人们的健康。北京市红十字会面对禽流感疫情,迅速应对,筹措资金5万元,在极短的时间内编印了图文并茂的民众未知、欲知、应知的《防控禽流感手册》5万册,免费发放给首都市民,为打赢防控禽流感狙击战做出了贡献[1]。

(二)考察调查灾情

灾害信息的传递除上传、平流、下传外,还有下移上达,即上级红十字会至灾区考察调查,接触灾区第一手灾害信息,然后进行信息反馈,做出相应的救灾行动。红十字会至灾区考察调查灾情是掌握灾害信息和更好进行救灾的重要步骤,是红十字会救灾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如2006年7月,湖南省局部地区发生特大洪灾,得知灾害信息后,中国红十字总会高度关注。7月19日至20日,红十字总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在湖南省红十字会会长甘霖的陪同下,带着首批捐赠的 50 余万元款物,来到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江亦曼一行先后到受灾最严重的资兴市何家山乡山村和光田村、坪石乡和耒阳坪洲村察看灾情,询问受灾情况,并在坪石乡小学设立安置点,向579户全倒房户发放了价值30余万元的帐篷、棉被、大米等生活用品;在耒阳坪洲村,又捐赠了价值10多万元的物品。经过现场考察,江亦曼说:“这里的房屋、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损失惨重,看了心里感到特别沉重”,“从今年4月份以来,总会已经通过不同途径给予了湖南190多万元款物的援助,这次看了灾情现场,感觉支援得还不够,国家红十字总会将继续关注和支持郴州的救灾工作,继续向社会各界呼吁,呼吁国际社会更广泛地关注湖南的灾情,积聚社会力量,募集更多的救灾物资和资金,帮助受灾群众早日重建家园”[2]。总会对湖南灾区的考察调查非常必要,认识到灾情比之前所了解到的更严重,款物援助也有限,遂做出更多支援的决定。

(三)启动救灾应急响应

灾害信息的详细与否是中国红十字会启动应急响应预案等级的重要依据,根据不同的灾情信息,中国红十字会分别启动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力求准确、具体,灾害种类、灾害性质、受灾地理位置、受灾范围、受灾人口、转移人口、经济损失等灾害信息的准确传递将决定红十字会启动应急预案的级别、救灾计划和投放救灾款物的数量及种类(见表1)。

红十字系统内救灾款物的筹集和发放,一是灾区所在地红十字会的筹集(包括向社会呼吁),二是向上级红十字会申请援助,如地方红十字会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求援。申请求助的依据就是灾害信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灾工作报表“表(1)灾情及需求”中“灾情统计”一栏要求对灾区的灾害信息作全面的记录和统计,如发灾时间段、灾害种类、受灾区域数(地、县、乡、村)、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失踪人口、因灾伤病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需口粮救济人口、倒房间数、损房间数、农作物/草场受灾面积、灾区年人均收入、直接经济损失等多达14项,在灾情统计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具体救助需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再根据灾区灾情信息统计作出启动应急响应级别和援助款物数量及类别[3]。

二、日常灾害应对信息传递

日常灾害信息及应对传递,一是包含在红十字信息宣传工作中,二是表现在专门性的防灾知识教育中,它主要面向社会公众,而不完全在红十字系统中。

(一)防灾知识教育

防灾减灾知识大赛是中国红十字总会会向社会公众传递灾害救助知识的经常性工作。救灾、减灾、防灾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相关组织的事情,也是作为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素养之一,因为灾害的对象是全体民众,他们对灾害最有切肤之痛。2008年汶川地震的严重灾难,使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认识到加强防灾、减灾教育至关重要,也迫在眉睫。汶川地震造成6万多人死亡、1万多人失踪、30多万人受伤,其中许多是儿童和青少年。

为了配合国务院“5·12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工作,为了使广大青少年熟练掌握防灾避险知识,在灾难发生时自救互救、最大限度避免伤亡。在“5·12”地震周年到来前,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于2009年2月16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红十字会、各计划单列市红十字会发出“总会关于举办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青少年防灾避险知识竞赛的通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红十字青少年防灾避险知识竞赛”, 内容涉及地震、火灾、洪水、交通事故、抢劫盗窃、拥挤人群等方面的知识。总会要求各级红十字会要利用“汶川地震周年祭”的有利时机,联合当地各级学校,积极组织和动员青少年学生参加“红十字青少年防灾避险知识竞赛”;将该竞赛活动与创建红十字模范学校和发展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队伍结合起来,以推动红十字模范校的创建和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各地红十字会和当地学校积极行动起来,开展首个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竞赛活动。在各级红十字会的精心组织下,全国有近千所大、中、小学报名参加。本次活动共发行《中国红十字报》防灾避险知识竞赛专刊60余万份,回收试卷答题卡46.5万份,占发行总量的77.5%。经过认真、细致的阅卷,答案正确的共有22.5万份,正确率达37.5%。2009年7月15日,结果揭晓,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分别产生,浙江省红十字会等229家单位获最佳组织奖。此次竞赛不但让青少年在面临危险时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同时也能帮助他人,并且为少年儿童将来成为光荣的红十字志愿者储备足够多的防灾避险知识。此次竞赛活动得到了富视医疗器械公司的大力支持,公司董事长蒋泉涛表示,对全国青少年进行防灾避险知识教育,是一项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的具有重大意义的行动[4]。同年,内蒙古通辽市红十字会在市蒙古族中学开展了“国际人道法及防灾减灾知识讲座”,通辽市红十字会向同学们讲解了“国际人道法”相关知识,详细阐述了红十字会从事的工作,讲述了在各种场所避震、逃生的常识及急救自救知识,使同学们了解到红十字会在救灾救助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北京市顺义区红十字会与区教委共同为该区中小学教师开展应对灾难和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培训工作,并首次将该培训纳入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继续教育必修课内容。规定凡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在2010年底前,必须完成300课时的学习任务,获得相应学分;取得“急救证书”的教师,可记入“十一五”继续教育2学分[5]。

2010年5 月,民政部、教育部、、中国红十字总会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5月12日至9月中旬,面向全国举办2010年“中国人保——全国防灾减灾知识大赛”。5月11日,大赛组织单位民政部、教育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中国社会新闻出版总社相关领导共同启动知识大赛。本次大赛紧紧围绕“防灾减灾日”主题——“减灾从社区做起”,从5月至10月,以书面竞赛和组队竞赛两种形式同时进行,决赛实况于同年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期间在中央电视台结集播出,进一步推动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不断增强,为建设更加美好、更加安全的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6]。

作为人道主义的社会救助团体,开展自救互救等初级卫生救护培训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基本职责之一。在各级各类学校对青少年进行自救互救知识教育,是中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重要内容。2011年3月28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教育部、公安部、铁道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监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务院应急办、、全国少工委、国务院妇儿工委、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中国消防博物馆共同举办了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的第1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这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首次参与主办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北京市全体中小学生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出倡议:认真学习各种安全常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面对危险时选择正确的逃生避险方法。出席活动的领导还与中小学生代表一起在中国消防博物馆参观、体验了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如何逃生避险。

至2012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继续于“5·8”博爱周活动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竞赛,并委托总会报刊社负责竞赛活动的具体组织工作。活动由各地红十字会组织、社区、企业事业单位和学校参加,旨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二)“防灾减灾日”的教育活动

因汶川地震的惨痛经历和教训,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此,国家减灾委会同有关部门对组织开展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进行研究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紧密结合当地防灾减灾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宣传教育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该年4月底至5月中旬,开展全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灾害常识、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全面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

2009年5月8日第62个世界红十字日和“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来临之际,中国红十字会在北京举办以“凝聚人道力量,重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2009红十字博爱周”系列活动新闻通报会,向社会通报了中国红十字会参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的整体情况,启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全国红十字青少年防灾避险知识竞赛活动,在地坛公园举办“凝聚人道的力量——红十字应急救护宣传活动”等。5月7日至9日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播出中国红十字会抗震救灾纪录片《人道力量》,全国各省级红十字会开通12114短信宣传平台、搜狐网开通中国红十字会专栏,重庆卫视播出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大爱·民族记忆》——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大型公益节目等。全国32个省级红十字会举办了近百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项活动。

在防灾减灾日,辽宁省大连市红十字会在中山区青泥洼桥小学举行逃生避险演习。演习包括“学生疏散演习”和“情景模拟自救互救演示”两个部分,主要普及常见应急避险、紧急救护知识。演习后,市红十字会还为全校师生举行专场“地震应急避险知识讲座”。阜新市红十字会等单位举办市大中院校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红十字会、卫生学校红十字会等院校队伍在比赛中胜出。市地震局、消防局工作人员还为现场学生讲解校园防火和避震逃生知识。

内蒙古通辽市红十字会正式组建应急救援队,包括心理救援分队、医疗救助分队、后勤保障分队。12日下午,应急救援队进行救援演练。同时,在首个防灾减灾日里,通辽七中、开鲁县、后旗四中开展避震逃生演习,提高学生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及防震意识。

江苏省扬州市红十字会参加全市“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展示宣传牌,演示卫生救护技能、发放避险逃生知识宣传资料,并参加市政府组织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及防灾减灾救护演练活动。

吉林省长岭县红十字会举办大型街头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向市民宣传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活动同时向市民散发防灾减灾普及读物两千多册[7]。

宁夏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参加由宁夏防震减灾委组织的“防震减灾宣传日”活动和地震应急实战演练活动。在活动现场,宁夏红十字会展出了各类宣传资料和甲型H1N1疾病预防控制宣传材料,积极普及灾害常识、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互救技能。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红十字会在开展“2009红十字博爱周”主题纪念活动的同时,在兵团各大中专院校和各师(市)中、小学开展以“珍爱生命、共享平安”为主题的红十字青少年防灾避险知识宣传周活动,活动涉及发放宣传资料、组织自救互救知识学习和紧急逃生演练等项目。此外,还积极参加全国红十字青少年防灾避险知识竞赛答题以及现场募捐等内容。

贵阳市红十字会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为新组建的贵阳市红十字医院、市红十字会康复医院紧急救援队进行授旗仪式,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灾害发生时的避险自救演练比赛。

四川省资阳市红十字会开展宣传、义诊咨询等活动,发放红十字基础知识及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资料2.7万份,开展防灾避险知识竞赛和募捐救助等活动。

辽宁省红十字会举行“携手人道·防灾避险·生命安康”应急避险宣传活动。活动仪式上,省红十字会向沈阳站、沈阳北站、辽宁电视台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捐赠了一批柜式急救箱,由经过培训的红十字急救员管理。辽宁省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还在现场进行了应急避险救护表演[8]。

2007年5月至12月,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对《中国红十字事业2005—2009年发展规划》进行了中期评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公众对红十字会主要活动知晓比例”抽样调查显示,社会公众了解红十字会开展的具体项目更多一些,“红十字会项目传播绩效超过了组织形象传播绩效”。这说明,“5·8”博爱周等项目的宣传活动是成功的,相信经过各级红十字会的努力,“5·12防灾减灾日”将会更加深入人心。

救灾是中国红十字会诸多工作中的首要职责,红十字会作为灾害信息获取和传播的主体,拥有多个相对固定的灾害信息获取渠道,并根据灾情的类别和大小,启动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响应级别;在日常生活中,红十字会以红十字日等为契机,用多种形式向民众传递应对灾害知识等信息,并做到经常化。所有这些一起构成了红十字会完整的灾害信息传递机制。当然,红十字会的灾害传递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尤其要与水利、气象、海洋、农业、民政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渠道实现“无缝对接”,更好地发展和优化自己的信息管道。

参考文献:

[1]京红.五万份宣传手册发放群众手中[N].中国红十字报,20040220(1).

[2]陈阳.国家及省红十字总会来郴指导帮助救灾[N].郴州日报,20060720(1).

[3]王国庆,詹伟.应急响应中的救援物资需求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447.

[4]张立光.全国红十字青少年防灾避险知识竞赛结果揭晓[N].中国红十字报,20090717(1).

[5]陈爽.顺义:将自救互救纳入继教必修课[N].中国红十字报,20090710(2).

[6]贺晔.“全国防灾减灾知识大赛”在京启动[N].中国红十字报,20100514(1).

地震受灾情况报告范文第3篇

一、 工作原则

(一) 以人为原则。发生灾害,面临人员生命安全和档案

安全选择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证人员生命安全。

(二)档案优先原则。面临其他财产损失的档案安全的

选择时,要把保障档案的安全作为灾害紧急处置的首要任务,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对档案信息的损害和影响。

(三)预防为主原则。把灾害预防作为档案馆安全工作

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安全管理,健全防范手段,建立安全预报机制,提高对各种灾害的紧急处置能力。

(四)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各司其责”的原则,县档案馆成立灾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发生的自然灾害由县档案局(馆)负责组织处置,各科室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有效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二、 工作目标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对馆藏档案、资料的威胁,保护末受损档案,抢救已受损档案。

三、 适用范围

县档案馆发生火灾、水灾、雷击、雪灾,库房坍塌、档案被毁、被盗或由于地震、战争等原因,造成重要档案损毁、档案馆损坏、人员伤亡,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适用于本预案。

四、 启动条件

凡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

(一) ××县档案馆发生特大火灾,造成档案库房坍塌、

重要档案被毁和人员伤亡,急需多个部门紧急求援的;或档案馆附近区域发生特大火灾,严重威胁档案安全,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紧急转移档案的;

(二) 档案馆(室)发生重大盗窃档案事件,造成严重社

会影响的;

(三) 发生破坏性地震,造成档案馆(室)库房坍塌和人

员伤亡、失踪、被困,需要多个部门配合求援的;

(四)发生战争、社会对抗群体事件,严重威胁档案安全的;

(五)发生特大洪水,全县2个以上档案馆(室)进水,

造成档案库房坍塌,档案被淹和人员伤亡、失踪、被困,急需组织力量紧急求援和转移档案的;

五、 案馆灾害应急领导小组职责任务是:预案启动后

县档案馆发生灾情时,具体组织救灾管理和协调工作,乡镇和机关,企事档案室发生灾情时负责指导,协调工作,及时调查统计灾害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情况调查及时上级部门。平时定期开展对县档案馆机关,乡(镇)档案室的安全通报和预警。

发生灾情时县档案灾害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及时组织救灾,通讯联络疏散引导安全防护工作。各小组的职责分工如下:

组长:金古嘎嘎:县档案局局长,主要负责发生灾情时负责组织、协访、指导、抢险救助工作。

副组长:卢弘连:县档案馆副馆长,发生灾情时负责调度,通讯联络调查统计报告。

成员:李道生:档案局科员,发生灾情时负责人员疏散组织人员抢险。

杨秀兰:档案局科员,发生灾情时负责档案资料抢险,确保减少档案的损失。

杨学英:档案局高级工,发生灾情时负责维护现

场秩序,做好已疏散和抢救档案资料的安全保护工作。

六、 应急保障

(一)人力资源保障

组织救灾队伍,建立、健全与公安、武警、消防等专业求援队伍的联动机制,依托专业救灾人员,培养和训练自救队伍,并对其进行培训指导和专业支持。当灾害发生时节,能够协助专业救灾部门开展自救互助,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二)资金保障

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各级财政都应安排救灾资金预算,将资金落实到樘事业发展经费县财政应根财力增长、物价因素、居民水平实际状况,每年安排档案抢救专项资金。发生灾害时,重点用于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

(三)物资、设备保障

××县档案馆应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配备来火、去湿、去酸、消毒、防火等必要的档案安全保护设备和耗材。同时,应配备救灾必需的车辆、通讯工具等设备,紧急转移档案所需的装具和紧急避险场所临时保管档案所需的帐篷、简易房等设施设备。

(四)宣传、培训

1、宣传

案馆应在本地、本单位和相关部门公布应急预案,并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馆安全保管突发事件预防、避险、自救、互救方面常识以及不同各种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知识。

2、培训

××县档案局(馆)负责本区域内处置重要档案保存突发事件技能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不定期对档案人员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进行突发事件法律、应急程序、应急技术处理、人身安全、档案保护、受损档案抢救与修复以及各种灾害的预防、防灾物品和工具的使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七、 应急响应与灾后救助

(一)灾害预报警、核定及报送

1、害预报部门发出灾情预警或档案馆工作人员发现灾情后,××县档案局(馆)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重大突发性灾情报送工作。灾情发生时,要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核实灾情在2小时内向同级政府和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通报相关职能部门,灾情严重的,可同时越级上报。××县档案局接到报告后,应及时报告县委、县政府和市档案局,并立即组织人员现场核实、评估灾情。

2、 报告内容:

灾害发生的背景、时间、区域、影响范围,受灾的严重程度和等级,档案信息损失情况,人员和其它财产损失情况,救灾工作情况经及灾区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受灾档案室馆在灾情稳定前,执行24小时灾情报告制度,要与同级党委、政府及救灾机构保持不间断通讯联络,及时掌握灾情动态,并随时上报。灾情稳定后,档案部门应组织力量,全面开展灾情核定工作,保证灾情数据的完整准确。

(二)求助及终止预案

档案馆灾害事件发生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即向应急办汇报,组织各应急机构(如消防系统、卫生系统)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并向同级党委和政府提出启动档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终止。

1、 发事件造成的档案损毁情况进行全面清理、统计和

登记,应转移的档案全部转移,并要确保档案的安全;

2、 因突发事件造成的档案馆(室)损毁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突发事件暴露的档案保管条件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档案保管条件;

3、 整个突发事件进行总结,提供开的信息。

(三)损失情况汇报

档案馆应建立突发事件调查报告,分别报送主管部门、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当地党委和人民政府。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经过、档案损失情况、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初步估计、初步分析原因、抢救处理情况、已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协助处理的事项、事件报告单位、签发人、报告的事件、联系电话、联系人等,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危及档案安全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八、 奖惩

档案馆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抢险救灾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消极冷漠,贻误时机,不听指挥者给予处分,对有关事故责任人将按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地震受灾情况报告范文第4篇

刚才我们收听收看了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是我们省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灾后恢复重建处于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做好当前的抗震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确保我州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川省汶川县特大地震发生后,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全社会倡导掀起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募捐活动热潮,全州各级各界、广大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纷纷响应、迅速行动、尽心尽力、捐钱捐物,努力为灾民生产生活和灾区建设做贡献。截止5月29日下午6时,州县(市)民政部门、慈善协会、红十字会共接收抗震救灾捐款881.26万元,以及帐篷、衣被、面粉等价值46万多元的救灾物资;全州广大党员积极交纳特殊党费174万元。州委、州政府向四川省阿坝州等重灾区发去了慰问电,组织了两个慰问组,分赴陇南、甘南灾区,送去了70万元的抗震救灾捐款和价值45.85万元的救灾物资;购置11万元的生活用品,慰问在甘南执行维稳任务的炮旅官兵;从州级医院抽调了骨干医务人员和救护车辆,赴陇南灾区帮助开展医疗工作。同时,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出现了不少感人的场面。驻临部队官兵和各族群众、机关工作人员、中小学生争先恐后为灾区献血;一些群众志愿者深入四川重灾区,与当地军民一起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临夏市、广河县、东乡县部分清真寺筹集清真食品、帐篷、毛毯、手电筒等物资,分赴四川省青川县、我省陇南文县进行了慰问。

作为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波及区,我州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据统计,东乡、广河、康乐、和政、永靖、积石山、临夏县等7个县的41个乡镇、147个村、1521户、6877人受灾,有**户群众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2名群众在四川灾区遇难,3人在四川灾区受伤,1人在州内受伤,群众住房、学校、医院、水库、道路、旅游景点均不同程度受损,共造成经济损失3418万元。面对这一地震灾害,州委、州政府立即在全州组织开展了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州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全州抗震救灾应急工作,州委王书记对如何做好全州抗灾救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组织各县(市)、州直有关部门对全州学校、医院、机关单位办公用房、居民住宅、道路、水利设施等受灾受损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和核查。同时,对房屋倒塌的11户群众和部分房屋受损的群众采取亲邻相帮等形式进行转移安置,并妥善安排了他们的生活。州政府和州直各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了抗震救灾工作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了抗震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临夏军分区、驻临部队、公安、武警、消防等单位和部门组织了1200名抢险救援人员,成立了临夏州应急救援队。从州级医院抽调了75名专业人员,组成了应急医疗救治队伍。从各个部门、企业、民间组织了一批卫星电话、发电机、大型机械设备、水泥、帐篷、血液等基本的应急物资,协调州内食品、饮用水等生产企业制定了紧急调用方案。从5月12日下午开始,州、县(市)党委政府、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州直各主要部门加强值守应急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保证了防震减灾工作的及时开展。州政府及时组织各相关部门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督促检查,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通过全州上下的共同努力,灾害损失情况基本摸清,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州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们面临的工作任务仍十分繁重,全州上下要以贯彻落实这次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契机,再接再厉,切实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我州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抗灾救灾工作的领导

今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一年。年初发生的冰雪灾害、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及最近南方一些省份陆续发生的暴洪灾害,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非常重大的损失。从我州情况看,年初的雪灾对我州农业生产特别是设施农业、畜牧养殖、花卉、林果业造成了近亿元的直接损失。这次5.12汶川大地震,使我州部分农户、学校以及道路、水库受损严重。目前,汛期即将来临,根据临夏的特点,相当一部分县(市)乡镇发生暴洪等灾害以及随之而来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全州各级政府一定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提高防灾抗灾意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防灾抗灾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认真分析研究形势,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建立责任制,确保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各级政府一定要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研究和采取应对暴洪等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尽力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要加强对防灾抗灾的正面舆论宣传,引导各族群众正确认识自然灾害,增强防灾抗灾意识和能力,不听谣、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消除恐慌情绪,保持社会稳定。要继续加强领导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

二、进一步完善抗灾救灾工作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对各种灾害的准备工作

在近期的抗震救灾工作中,虽然我州受到一定的波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全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反应迅速,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入,使一些受灾的群众及时得到了救助,一些学校及时将学生从危房中转移出来,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同时,也暴露出我们抗震救灾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现有的校舍、水利设施、群众住房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各级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弱。三是灾后灾情的核查上报工作迟缓,数据不准确,甚至有漏报、虚报、瞒报和估报的问题。四是职能部门应急措施的实战性、针对性不强。为此,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对我州各项应急预案进行了完善和细化,进一步明确了灾害应对措施和任务。各县(市)也要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以提高预案实战性、可操作性为目的,对已制定的各项应急预案进行认真修改完善,进一步细化应急措施。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按照实用、应急的原则,在整合全社会资源的基础上,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储存应急必须的通讯设备、大型抢险机械设备、医疗卫生器材和帐篷、棉衣、棉被等必备的应急物资。特别是各县(市)要按照保证城镇人口*天左右成品粮油应急储备的要求,加强原粮和成品粮油储备,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灾害发生后的粮油供给。要加强应急设备的测试,科学储存,安全管理,确保应急物资及时调运,正常使用。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尽快抽调医护人员、警察、消防、民兵和志愿者,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保障。

三、进一步健全灾情核查上报机制,及时准确地上报受灾情况

及时准确核查上报受灾情况,确保受灾地区群众得到及时的救助,妥善安排好灾民的生产生活,这是我们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各县(市)政府、各部门要认真总结这次抗震救灾工作灾情上报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进一步建立健全灾情统计上报机制,把人员伤亡、房屋、学校、医疗卫生单位、水利设施、道路、城市公共设施、通讯网络、电力设施、企业、农田等损毁情况全面纳入统计范围,确保一旦发生灾情能够及时上报、迅速处理。省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发出了《关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普通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受灾损毁情况由教育部门负责统计上报;各类医疗机构设备受灾损毁情况由卫生部门负责;城镇供水、排水、道路、供热、供气、公共交通等市政设施受灾损毁情况由建设部门负责;公路、桥梁、涵洞等受灾损毁情况由交通部门负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设施受灾损毁情况由经委负责;水库、大坝等水利设施受灾损毁情况由水利部门负责;环保设施受灾损毁情况由环保部门负责;商贸流通服务设施受灾损毁情况由商务部门负责;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受灾损毁情况由发改部门负责;人员伤亡、城乡居民住宅损毁情况由民政部门负责;金融机构及农村信用社受灾损毁情况由人行兰州中心支行负责;林业、广播电视设施受损情况由林业部门和广电部门负责。同时,要根据国家有关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标准和统计规定,按照实事求是、科学准确的原则,对学校、道路、水利设施等受损情况,以及地震引发的地质结构变化和次生灾害,抓紧组织科学鉴定和评估,正式出具鉴定结论或意见。各有关部门在做好鉴定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恢复重建或维修加固的具体方案,积极争取省上的支持。

四、进一步关心群众生活,切实帮助受灾群众搞好灾后重建工作

这次汶川大地震我州受灾群众达6877人,恢复重建工作量大面广,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省上确定灾区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是:集中财力,统筹安排,通过2—3年努力,力争20*年前全面完成地震灾区受损设施的恢复重建,适应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保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高于灾前水平。各县(市)、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切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扎实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发改、统计、民政、教育、卫生、水电、城建等部门要认真编制灾后重建规划,落实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协调解决好灾后重建中的具体问题。各县(市)要不等不靠,针对房屋全倒和部分倒塌户的困难,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重建步伐。州直相关部门要积极落实涉及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信贷支持、呆坏账核销、土地供应等,尽量降低灾后重建成本。要教育和引导受灾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针对受损较重的一些学校、乡镇卫生院,要充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立即行动,排除险情,尽快解决问题。要组织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乡镇、村社一线,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指导开展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五、进一步全面排查隐患,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这次汶川大地震对我们各类建筑是一次考验,除农村群众住房外,我州部分学校、医疗卫生单位出现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危及师生和医患的生命安全;部分水库由于年久失修,属于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因此,各县(市)、各部门要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是对全州农村群众住房、学校、医疗卫生单位等公共设施开展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对明显不符合抗灾条件、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予以修缮和改造;要对全州所有大中小型水库、堤坝以及防洪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排查,对已经出现险情、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确定专人,加强巡查,确保不出大的问题。防汛部门要及时安排部署全州防汛工作,确保汛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万无一失。要高度重视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灾后疫情等次生灾害的监测和预防预报,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应急机制,保证信息数据的及时准确,为开展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确保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对重点地区、重要部位,要加大监控力度,防止出现大的险情。

六、进一步加大向上汇报力度,积极争取各项救灾资金

地震受灾情况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云龙地震;烈度分布;现场调查系统;旋翼无人机

中图分类号:P31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7)01-0161-06

0引言

2016年5月18日00r48分47秒,云南省大理市云龙县(2610°N,9958°E)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5 km。宏观震中位于长新乡多衣树―花三地一带,极震区烈度为Ⅵ度。灾区主要涉及云龙县的长新乡、白石镇、检槽乡、关坪乡,洱源县的西山乡、乔后镇和剑川县的象图乡共7个乡镇,27个行政村(社区)。地震造成村镇民用房屋破坏,生命线工程及水利等基础设施损坏。地震中无人员死亡,4人受伤,10 768户共34 590人受灾。

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第一时间启动地震应急Ⅲ级响应。省、州、县三级地震部门共47人组成云南云龙50级地震现场指挥部,开展地震应急现场处置工作。5月18~20日,地震灾评及科考队l8名灾评人员对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的部分乡(镇)进行了灾情调查。①

新形势下,政府在地震应急决策时对灾情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对灾情信息的内容要求更加丰富(明小娜等,2015),无人机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为灾害应急、损毁评估等工作提供客观翔实的数据(温奇等,2012),基于无线通信的调查系统可以向指挥部提供实时的灾情和调查信息以做出科学的决策,对相关人员或资源进行合理的指挥与调度,从而提高区域应急指挥的效率和救援能力(刘军等,2014)。基于纸质表格收集整理灾情的传统方法具有用人多、耗时长、任务重等缺点,已不能完全满足快速制定应急措施、实施救灾决策的需要。云南省地震局一直致力于防震减灾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在防震减灾领域的应用研究,根据新技术应用现状和未来灾评工作发展需要,此次地震应急中现场工作队应用云南省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系统和无人机技术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本文介绍了2016年5月18日云龙50级地震烈度与分布,探讨了灾评新技术在此次地震现场工作中的应用。

1烈度调查及分布

本次地震灾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西北部,涉及大理州的云龙县、洱源县及剑川县。灾区地处横断山脉,境内山岭纵横、层峦叠嶂,地形及地理位置特殊,交通通行条件较差、道路运载能力有限。地震现场灾害调查和烈度评定工作以《地震现场工作第3部分:调查规范》(GB/T 182083―2011)、《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2008)为技术指导和评定依据。灾评与科考队总计调查了127个居民点震害情况,在此基础上,参考其他工程结构震害、地震地质背景、强震动记录、余震展布、震源机制解等资料(卢永坤等,2014;周光全等,2006),并结合灾区无人机航拍影像等资料,圈定了本次地震烈度分布(图1)。本次地震极震区烈度为Ⅵ度,宏观震中位于长新乡多衣树―花三地一带,等震线长轴方向总体呈北北西向。Ⅵ度区东起洱源县西山乡山高村小组,西至云龙县检槽乡清文村附近,北自剑川县象图乡松平―石登一带,南至云龙县关坪乡酸坪―胜利一带,总面积约790 km2,其中,云龙县580 km2,涉及长新乡、白石镇、检槽乡、关坪乡;洱源县150 km2,涉及西山乡、乔后镇;剑川县60 km2,涉及象图乡。Ⅵ度区以外,云龙县团结乡、宝丰乡、诺邓镇,剑川县弥沙乡、沙溪镇、马登镇,永平县、兰坪县等个别乡镇少数民房遭受轻微破坏。2016地震研究40卷第1期周洋等:灾评新技术在云龙50级地震烈度调查中的应用2灾评新技术在地震灾区的应用

对地震应急工作而言,新技术的应用核心就是提高工作时效,在此基础上结合业务特性进行专业领域应用拓展。本次地震应急中,运用云南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系统获取地震灾情、进行地震烈度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计算,运用旋翼无人机开展小区域对地观测,完成灾民安置点核查。新技术相对于传统方法能够更快速、更直观地开展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工作成果。

21云南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系统

云南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系统以服务地震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工作为出发点,依托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他软硬件设备,实现地震现场灾情速报、灾情调查与评估、工作成果展示、指挥调度等功能,从而提高了灾害损失评估工作效率和质量。该系统包括移动端软件和服务器端软件,移动端主要为现场调查人员提供便捷获取灾情、快速上报、及时沟通等服务,包含基础信息、灾害调查、资料共享等功能;服务器端软件主要为指挥人员和专家组提供指挥调度、灾情查看编辑、数据汇总导出等服务,包含科技成果、灾情展示、灾情汇总、评估计算等功能(图2)。本次地震主要应用了该系统中的灾情调查、灾情展示、损失评估计算等功能,对地震烈度调查和应急工作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211灾情调查与展示

云南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系统遵循国家地震现场调查工作规范设计调查表,调查点数据收集的内容包括:各调查点概况(调查点名称、位置、户数、面积等),房屋建筑破坏面积,人员伤亡数量,生命线工程、地震次生灾害、地震地质灾害破坏情况及震害照片描述(图3)。在有网络的情况下,移动端通过灾情调查功能可实现调查点信息的实时采集与传输;在无网络的情况下,移动端通过离线形式登陆完成调查点信息的采集、录入及缓存,待有网络时自动将调查点信息传回指挥部。服务器端调查点信息可在基础地图上实时展示,包括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生命线工程破坏信息、次生灾害信息以及其他灾情信息。由于本次地震灾区受地形地势限制,城区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率较高,山区移动通信信号较差,在县界交接处的山地林间基本处于无信号的状态,移动端上报数据出现数据无法传输或传输不完全情况,所以只有部分调查点数据通过该系统移动终端上报,其余调查点数据通过网页填报方式上报,服务器端接收并展示调查数据(图4)。借助于灾情展示功能,现场指挥部可以实时掌握每个调查点的基本信息、破坏情况以及调查点空间分布格局,适时进行调查路线的增补和调整。本次地震灾情调查中通过移动终端上传7个调查点信息,现场指挥部对调查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后对灾区洱源县西山乡、乔后镇采取了调查点补充工作。

212调查点信息汇总

该调查系统对已上传的调查点信息按调查点烈度和房屋破坏信息2种形式进行分类、统计、汇总,为灾害损失计算与灾评报告编写整合基础资料。调查点烈度信息汇总于表1,其中包含了各调查点名称、调查点坐标、调查点烈度和调查人信息,依据该表内容,借助于GIS平台,可开展调查烈度绘制工作。调查点详细信息(图5)包含了单个调查点的类型、坐标、人口、户数、各类型房屋破坏情况等数据内容以及调查点典型破坏图片、视频信息。调查点详细信息为灾害损失评估计算提供基础数据。

213损失评估计算

根据《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暮χ苯铀鹗评估》(GB/T 182084―2011)的规定,借助于调查点的房屋建筑结构、房屋破坏等级等信息,结合灾区人口、人均建筑面积、房屋结构比、重置单价等基础数据,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各个评估区的房屋破坏面积和经济损失。数学模型设计时,按不同评估区统计计算各行政单元震害系数,一方面中和了行政单元内抽样点数量不均问题(卢永坤等,2011;周光全,2011),另一方面减轻了工作量,计算结果不会引起偏差。该系统根据地震事件和行政区划建立不同评估区,各评估区选择调查点进行分类计算(图6),计算结果以EXCEL表格形式导出,可直接用于编写灾害损失评估报告。22旋翼无人机

旋翼无人机具有体积小、灵活轻便、易于操控、图像清晰、处理相对简单等特点。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在信息中断交通受阻的情况下,使用无人机可快速获取地理、资源、环境、灾害等空间遥感信息,非常适合于自然灾害发生后的灾情获取和评估工作(陆博迪等,2011)。

云南省地震局首次将旋翼无人机技术应用于本省地震应急救灾工作,在此次地震中,根据现场指挥部安排和当地政府需求,现场工作队携带旋翼无人机前往极震区云龙县长新乡新塘村委会多衣树村(安置农户18户、村民76人),航拍灾民安置工作影像。旋翼无人机共采集了极震区灾民安置影像47幅和约1G的高清视频资料,利用图像拼接软件Pix4D快速制作多衣树村灾民安置航拍影像图(图7)。从图7可见,灾民安置点地势平坦、开阔,遥感图像上浅蓝色、大小一致、规则排列的建筑物为灾民安置帐篷(红色椭圆区内)。政府根据航拍影像,可核实各安置点地理位置选择是否合理、已安置帐篷的数量,根据每顶帐篷理论安置人数估算灾区被安置的人员数量、生活物资发放数量,从而为地方政府指挥部署和制定灾民安置、救灾物资需求方案提供一定依据。

同时,现场工作队对云龙县城区进行航拍,共拍摄800多幅高清影像,通过软件拼接处理制作了云龙县城区震后遥感影像图(图8),储备了第一手震后县城无人机影像基础资料。此外,还对城区地标建筑进行360°拍摄,并进行三维拼图,初步探索了无人机小区域航拍、单体建筑三维拍摄方面的应用。

3结论

在本次地震中,由于地质环境和历史地震原因,民房出现震害叠加现象,运用新方法、新技术获取灾情,进行灾害调查,对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全面掌握灾区情况、提高灾评工作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1)震害特征分析:本次地震中灾区民房土木结构占比较高,达到80%以上,破坏以墙体开裂或老裂加宽、加长为主;灾区处在云岭横断山脉地区,多数村组坐落在大于25°的坡地,部分建筑物破坏边坡效应明显;震区近年先后发生过2013年3月3日的洱源55级地震、4月17日洱源50级地震、2016年2月8日洱源46级地震,部分民房在前述几次地震中已经遭到破坏,根据现场抽样调查和无人机低空航拍影像综合分析,发现存在地震震害叠加现象。

(2)云南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震现场灾害调查效率。①该系统按照《地震现场工作第3部分:调查规范》(GB/T182083―2011)设计调查表内容,与传统调查方法(先纸质手稿记录、再人工整理电子表格录入)相比,实现了调查表格式化、规范化录入,有效节省了资料整理时间;②系统按照《地震现场工作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GB/T 182084―2011)开展灾害损失初评估计算,在输入灾区房屋基础数据(不同结构类型房屋建筑面积)、重置单价、损失比和选择抽样调查点的情况下,系统自动按评估区计算各结构类型建筑物在不同破坏等级下的破坏比,在此基础上按不同行政区统计出民房、教育、卫生、公房的直接经济损失,并生成相关报表,缩减了计算时间;③调查点信息采集不受网络限制,在无网络的情况下,调查点内容缓存在系统中,当有网络时,系统后台自动将调查数据传回指挥部,缩短了资料回传时间,有利于现场指挥部快速、直观了解调查点空间分布以及受灾严重程度,为地震灾害调查现场指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3)云南省地势高低起伏大、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山区村落分散,山谷、山腰均有分布,大部分地区交通通行条件较差、道路运载能力有限,地震后常伴有山体滑坡、滚石等次生灾害,极易出现交通堵塞、道路中断情况,房屋震害单点调查耗时耗力,利用无人机技术,可实现小区域影像快速获取,并通过目视判读了解航拍区建筑物、次生灾害和生命线工程毁损情况,有利于快速掌握解航拍区受灾程度;此外,对于较大的破坏性地震,可从影像上直接判读倒塌、严重破坏的建筑物,从而提高现场灾害调查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刘军,宋立军,兰陵,等2014基于Android 平台的灾情速报系统在于田73 级地震中的应用[J].震灾防御技术,9(4):915-920

卢永坤,代博洋,庞卫东,等2011基于云南3次震例对地震灾害区域等级评估方法的探讨术[J].地震研究,34(2):214-221

卢永坤,张建国,宋立军,等2014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烈度分布与房屋震害特征[J].地震研究,37(4):549-557

陆博迪,孟迪文,陆鸣,等2011无人机在重大自然灾害中的应用与探讨[J].灾害学,26(4):122-126

明小娜,周洋,卢永坤2015云南地震灾情速报系统设计探讨[J].华北地震科学,33(4):62-65

温奇,陈世荣,和海霞,等2012无人机遥感系统在云南盈江地震中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1(6):65-71

周光全,非明伦,施伟华,等20061992~2005年云南地震灾害及其对农村民居的影响[J].地震研究,29(4):407-410

周光全2011云南地区简易房屋的震害指数研究[J].地震研究,34(1):88-95

GB/T 182083―2011,地震现场工作第3部分:调查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