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企员工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企;班组制度;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一、加强国企班组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单靠有战略眼光的领导、科学的预算决算、良好的企业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制度执行力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没有良好的执行力,再好的企业目标也难以实现,国有企业的执行力应从最基础的班组抓起,加强班组的执行力建设至关重要。国有企业的执行力是指全体员工对于企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完成企业目标的能力。是将企业目标转换为成果的关键。首先,加强班组执行力建设维护了国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国企改革需要整体员工的参与。其次,加强班组执行力建设有利于提升国企干部的整体素质,执行力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促进企业发展的创新。

二、提升国有企业班组执行力的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员工素质

要提高班组的执行力首先应从制度建设开始,应建立规章制度体系,使公司规章制度的起草、审核、和备案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发挥规章制度作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公司制度化管理进程,促进依法治企,我公司各项制度建设均参照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公司建章立制的总体目标和管理要求,规章制度的制定遵循及时、合法、规范、切合公司实际、便于实施的原则,确保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要做到制度建设的权责分明、产权明晰,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班组内执行力,也就是将企业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联系起来,在完成企业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个人价值,通过这种激励机制不断推动班组人员的积极发展。

再次,要加强思想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班组参加制度的知识讲座制度知识考试、制度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制度宣贯活动,充分利用广播、内网、管输通讯、等多种宣传媒体进行制度宣传;在学习制度的同时应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学习党的十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真正通过全员参与来共同推进公司制度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例如本班组实例证明了制度建设和良好学习氛围对班组执行力提升的重要性。我处把QHSE管理体系纳入每年的学习计划,要求处专干对基层场站跟班进行QHSE知识深入宣贯,并且把QHSE专项学习笔记,并纳入每月考核之中。这些工作结果充分体系了制度建设和良好的企业学习氛围对于班组执行力提升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竞争机制和绩效考核

要想充分提升班组的执行力,就要引入竞争机制,首先从思想意识上打破国企铁饭碗和大锅饭的落后思想,提升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使班组员工树立主人公的意识。其次,要建立新型的奖金分配机制,建立多劳多得的机制,使得班组成员工作差别化,使得能力高、责任心强的员工得到应有的奖励,这样能够使得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例如,本班组实现绩效工作以来出现了班组员工从不愿工作到主动找活、抢活的转变,这便是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再次,要引入竞争机制,班组内分成不同小组进行竞争,对于竞赛成绩优秀的小组给予相应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并使得获奖小组进行经验分享,既能够提升其积极性,也促进了整个小组的发展,有效提升班组竞争力。

(三)建立监督体系,狠抓落实

一个科学的监督体系的维持企业执行力持续高效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监督体系,在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做到时刻监督,随时修正偏离,才能够有效保证班组的高效运行,执行力的长效发展。企业班组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吸引高端的管理人才进行监督体系的管理,并在工作中狠抓制度执行力。例如本公司在2013年度就有科学执行监督体系的成功案例,结合公司管理现状和管理需要,按照2013年制度建设规要求开展制度“立、改、废”专项活动,集中梳理、规范和完善公司现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针对不符合企业实际,不能提升执行力的行为及时修正和改善,对制定不合理、流程不完善、对已不适应公司发展需求的制度加以修改完善,对于在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研讨,建立一套有利于促进执行力提升的方案,并在工作中加进宣传。

其次,在监督的过程中注重落实和赏罚分明。将制度建设、宣贯、执行纳入年度经济目标责任考核范畴重点对公司“十二五”以来,新建和修订的《管道运输公司督查督办及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招标、非招标监督管理办法》、《基本建设工程审计实施办法》、《财务收支审计办法》、《项目建设及基建维(抢)修材料采购、定价管理办法》、《五万元以下合同招标管理办法》和《合同付款审批暂行办法》等16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专项督查等形式, 及时发现和解决制度落实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制度执行有偏差、责任落实不到位、作风不深入、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单位及干部,坚决予以查处,严肃追究责任。

例如在监督体系下,有效的提升了我班组的执行力。我处主要负责全处经济合同谈判、签订和我处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推进工作以及科室日常管理工作。在工作执行的过程中,依照有关合同管理法律及公司有关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实时监控,严格进行合同审查、管理、监督工作,维护企业利益,杜绝了不完善和不合法的合同的出现,一年来共签订经济合同60份。完善遗留项目57份,超计划补充合同14份。通过有效的监督体系能够充分的降低不完善合同的发生率,有效保证企业班组的执行力。

总之,提升企业班组制度的执行力是十分重要的,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员工素质,加强竞争机制和绩效考核,并建立监督体系,狠抓落实才能有效提升国企班组制度执行力,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范文第2篇

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我国现阶段拥有许多的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大都存在一定的无序性,经营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想要解决问题就需要完善当前的规章制度。不完善的规章制度让企业在未来面对各种问题时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法,例如财务部门在企业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想要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就需要对财务部门有所要求,但是由于目前中小型企业中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能对企业财务进行有效的约束,造成企业的财务状况混乱,不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2如何正确地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2.1培养专业素养高的经营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即企业中拥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人,其工作的开展能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经营管理人才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市场经济的建设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企业管理者应当注重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素质的培养。首先,需要在企业内部构建科学的知识管理体系以及良好的文化氛围。知识使人进步,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知识的学习能对企业经营管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最终能够实现企业的规模以及利润更上一层楼。企业内部文化氛围的构建能让企业员工与企业整体树立同样的目标,让员工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当前经济环境下,文化对企业的竞争力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市场竞争促使许多企业进行了生产经营改革发展,技术革新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当企业发展至一定的层次时,加强企业的文化构建能从另一方面完成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然后,在企业内部明确规定奖惩制度。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在企业中的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其报酬决定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想要完成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促进,就需要明确企业内的奖惩制度,当员工犯错时,依据错误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对其进行处罚;当员工立功时,根据功劳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大小对员工进行奖励。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激励员工,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各类迹象表明,目前阶段,人们对物质生活均有较高的要求,物质条件能满足人们对精神需求的追求,还能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所以在企业内部实施奖惩机制,以物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地完善与发展自身能让企业发展得更迅速。最后,利用市场经济体制完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各项竞争异常激烈,所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之间也需要存在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能者上岗。市场经济条件下,并不缺乏优秀的人才,但是想要发现优秀的人才是十分不易的,并且由于目前市场的开放性,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所以企业可以构建一个完善的人才管理体制,通过对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任用优秀的人才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2建立健全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制度,即对企业各项工作实施时的要求以及对员工各项行为的规范进行的文字记录。在现代企业中,想要实现各部门之间职权的分明,让企业有序地运转,就需要规章制度的明确与完善。首先,经营管理制度对企业中各部门成员的日常工作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能让其在工作过程中明确自己的权利与责任,在开展各项工作时的表现能够符合相关要求。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能对企业成员的各项行为有一定的约束,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的向前发展。其次,规章制度让企业的未来发展更稳定。众所周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见各类风险,这些风险中可能有人为的,也有非人为的,人为风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是可以完全避免的,规章制度就是对其进行规避的有效方式之一。然后,完善的规章制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错误时能有效地确定责任人,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开展管理活动时能遵守规则,保证自身工作的合理性,避免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出现主观化的情况。最后,规章制度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顺利开展的理论依据。在经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需要对员工实施处罚等情况,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让此类活动的实施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不会发生例如公报私仇或者被处罚对象认为管理者在公报私仇的现象。

2.3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是企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市场经济体制下,部分企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例如企业部门重叠性过高,人员过多,工作效率过低等。想要改善这些问题,就需要企业对自身的管理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完善人才选用制度。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企业中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是“任人唯亲”,想要从根本上杜绝此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企业高层以身作则,在任用人才时,遵循“任人唯贤”的原则,并同时可以遵从公开式的竞争上岗原则,任免员工时应公正公开,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在21世纪,创新精神是每个企业所必须具有的,只有在不断创新以及不断探索中,企业才能够得到长久的发展。

3结语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企职工;定位;主观能动性

国企职工与国企提供的生产资料有机结合构成了国家经济发展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生产关系。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年,造就了一批大国企,但无论是国企还是国企职工,都不能一味地沉浸在打江山的激情与豪迈里,觉得自己走路带风无往不胜,什么都会什么都懂。可见国企职工的定位和工作效率对国企的生产效率有重要的影响,为此,职工必须在工作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国有企业的正常发展与运行,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心态,合理定位

也许在过去的很多人看来,那些能在国企单位里工作的人都是高大上,工作安逸,跟普通职工相比简直是抱着“金饭碗”,后来,人们也听到了很多来自国企职工的抱怨,才了解到他们在工作中往往束缚于制度、人情,每天遇到的全是鸡皮蒜毛的事,人际关系还特别复杂,没有上进心,于是就有人把国企比喻成一座围城,真的是城墙里的人想出去、城墙外的人想进来。不仅如此,在传统的观念里,特别是大型且步入中年的国企,很多事情不需要摆在桌面去谈,不能说的透彻,企业文化偏向中庸,致使很多国企职工劳动积极性不高,甚至一些从外企跳槽到国企的员工,经过很长时间也依然无法很好的融合。纵观当前新经济时代,必将会吸纳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所以对国企职工来说,也要及时转变心态,抛弃“国企思维”,拥抱市场、新业态,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国企和自身的发展。员工心态关乎人的工作质量和生命质量,员工心态往往决定企业成长发展的走向。在国企职工定位的过程中,职工要有针对性地改善、优化自身的积极心态和心理定势,养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体制下的全新行为方式。可见心态的转变,职场情商的提高是当前每一位国企员工进行合理定位的必修课。

二、奋发图强,增强主人翁意识

在复杂国际环境和新经济形态下,国企职工更要奋发图强,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杜绝思想懈怠、态度消极、行动懒散的不正之风;增强主人翁意识,继承和发扬国企优良传统;各部门骨干员工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好带头作用,特别是在国企发展遇到瓶颈更要这样,以实际行动与企业共渡难关、共谋发展。在工作中,职工不仅要协助国企的人力部门选举相关的的管理者,还要积极参与到国企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拟定以及日常的修改完善工作中,使职工从被动的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转变为自觉的、自愿的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以企业主人翁的思想参加民主评议国企领导干部工作。可见要想让职工在国企职工定位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应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潜力,降低离职率;激发职工奋发图强的热情,提倡节约意识,杜绝不必要的浪费,树立环保在身边的理念;加强对国企发展的认识,增进思想共识、坚定发展信心、明确目标方向,形成推进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敏而好学,不断提高职工的竞争力

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就是引导职工自我管理,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职工的竞争力。国企职工和国企应该在职场上发挥团队精神,并不断追求卓越,从而提升职工技能和企业生产力及竞争力。如今很多国企把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提高企业文化氛围作为培养企业员工归属感、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活用载体,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惠职工”活动,在展示新时期职工精神面貌的同时,有效提升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竞争力。职工只有通过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改革发展和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中,才能不断的陶冶情操,丰富自身的业余文化生活,增进职工间的情感交流,培养职工对国企的热爱与忠诚,从而提高其凝聚力与向心力。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国企职工不仅要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文化活动中来,还要与时俱进,敏而好学,以彼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不断增强员工的岗位意识,提高职工团队的整体素质,使自身的竞争力得到不断的提升,也让员工通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身在国企的定位更加切合实际。

总的说来,针对国企职工,人们往往听到的是关于其定位的问询与思考。在互联网共享经济日趋成为第三产业发展方向之时,我们看到市场所提供的机遇在呈现爆发式增长。一方面国有企业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职工工作制度进行改革,致使二者之间不再是单纯的劳动法律关系,也打开了一种合作共赢的局面。这种关系的建立是取决于职工在企业所提供的工作条件下,通过转变心态、奋发图强、敏而好学等多种途径,以对自己在国企中的合理定位为目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增强了自身主人翁意识的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可谓是一举多得。这是国企职工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趋势,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企职工定位的客观要求。因此,职工要想在国企定位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要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形成锐意进取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职工在国企定位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确立了职工在企业主人翁地位,职工只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工作中获得不竭的动力,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潜力,能够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以主人翁的精神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劳动,企业才有蓬勃的朝气和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于宇其.我国国企职工身份置换问题的法律思考[D].湘潭大学,2006.

[2]曹稔苹.单位变革:国企职工身份认同的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5.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7日

引言

对中小企业而言,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属于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然而很多中小企业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此,本文通过简要介绍人性化管理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而具体论述了如何在中小企业中运用人性化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中小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解决中小企业问题的有效措施。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来自大型企业或同行业中小企业的竞争,除此之外还有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在中小企业中实行人性化管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部分中小企业的问题:第一,中小企业中很多都是通过创业实现的,但是这些创业者对于人才管理并不非常擅长,因此在进行人才管理的过程中,很可能与专业的人才管理企业有着一定的区别,所以在中小企业中提倡人性化管理的理念,能够让创业者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从而对企业员工进行更好的管理;第二,在一些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将如何为企业谋取利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却忽视了对人才的管理,加上中小企业的收益比较低,因此人才的待遇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比,所以中小企业的人才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如果在中小企业中实行人性化管理的管理模式,能够依靠除福利待遇的其他因素留住人才。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中的重要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对于国家的管理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以人为本应该在企业中得以落实,在中小企业中进行人性化管理是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企业中的重要策略,因此在中小企业中实行人性化管理,对于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有很多好处:第一,以人为本理念中强调要重视人的地位,所以在中小企业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使得中小企业能够认识到不仅仅需要为员工提供很好的物质保障,而且还需要关注员工的精神需求;第二,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落实,对于中小企业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小企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逐渐将员工的人性化管理落实下来,从而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

(三)中小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企业类型,其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更多地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目前,很多国外企业已经将人性化管理纳入企业的管理章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我国中小企业也可以对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人是生产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人的行为对于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等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所以,很多企业为了鼓励员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采取了很多措施,因此在中小企业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也是鼓励员工的重要措施,能够更好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为中小企业谋取更多的利益;第二,在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中,会发现员工对企业存在很多不满的情况,这种消极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员工的正常工作,所以为了更好地处理员工对企业的不满,需要在中小企业中实行人性化管理,这样中小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诉求,并尽量满足,从而可以确保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人性化管理在中小企业中应用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和论述可知,人性化管理在我国的中小企业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更好地将人性化管理应用到中小企业的管理中。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策略:

(一)重视人性化管理理念。在中小企业中实行人性化管理,需要让领导层和全体员工都充分认识到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中小企业要进行的人性化管理进行大力宣传,使得员工能够充分了解自己享受到的福利待遇,自身有哪些权利,当对公司有什么需求时,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进行解决;第二,领导应该对实行人性化管理进行支持,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等等,这样才能够从各个方面为推动中小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做贡献,才能够真正地将人性化管理理念在中小企业中落实下来。

(二)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人性化管理的实施。为了进一步体现中小企业进行人性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可以将人性化管理的相关措施、相关原则等加入公司相关的规章制度中,这样管理者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从而更好地实施人性化管理,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人性化管理的措施加入相应的规章制度中,如果以往的规章制度中有内容与现有的人性化管理内容相冲突,那么应该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解决,从而保证人性化管理的顺利实施;第二,认真落实相关人性化管理的规章制度,中小企业一般对于公司的规章制度比较忽视,所以为了更好地在中小企业中实行人性化管理,必须要充分重视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从而认真落实并执行人性化管理的相关措施。

(三)从日常管理内容中体现人性化管理。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在企业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企业仅仅是将其体现在理论方面,还没有真正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这会使得人性化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中小企业中实行人性化管理的相关措施,必须要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体现出人性化管理的内容。第一,重视员工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员工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落实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措施上,必须要进一步重视员工对公司做出的贡献,对于特殊贡献者需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能够更好地体现在中小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决心;第二,不断重视员工的需求,对于员工的需求,企业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满足,从而使得员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四)完善人性化管理的企业文化。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也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行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需要对企业的文化进行相关的补充和完善,加入人性化管理的部分,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中加入人性化管理的部分,从而使得中小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措施能够从企业的日常管理和企业文化中得以体现,能够更好地促进人性化管理观念在中小企业的实施;第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中小企业忽视了对企业文化的重视,所以导致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很多阻碍,没有起到企业文化应有的效果。所以,为了更好地确保人性化管理在企业中的实施,更加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重视,从而能够依靠企业文化的载体更好地落实人性化管理。

三、小结

本文在论述人性化管理对于中小企业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而对中小企业如何进行人性化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意见。这也是中小企业实行以人为本发展的重要策略。相信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逐步重视,很多中小企业会更加认识到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对中小企业的员工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兴伟.业界分析: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影响就业容量.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

国企员工规章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处罚权;有效管理;劳动合同;劳动法律法规

中图分类号:D92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我国企业对员工拥有经济处罚权(又称之为罚款、经济处分①)源于国有企业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1条和第16条②,虽然其适用条件和存在基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相因成习,基于种种原因这条陋规大兴于世甚至于扩大到企业可以随意克扣工人工资并使之成为惯例,至今还有人对此津津乐道不忍释手,曾震惊一时的汕头讨薪纵火事件的导火索也正是以原料欠缺为由的扣薪,这是一记警钟。悲剧已经发生,如何制止再次发生就需对经济处罚权进行彻底的检讨,本文拟就该问题的各种观念进行讨论以期能对此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工资属于员工私人财产,对于私人财产的处分要么依法而为要么依约定而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首先应以劳动合同为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劳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特征,使得劳动合同的条款不但有契约自由的原则而且有法律强制性的补充条款,而强制性劳动法律法规是不依意思自治为转移的,企业所拥有的经济处罚权亦应从此出发进行探讨。

一、关于企业拥有经济处罚权的观点

目前关于企业拥有经济处罚权的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种:

1.有效企业管理的需要,经济处罚同教育告诫、解除劳动合同相比,在处理违纪职工“大法不犯,小法不断”的中间行为时,具有明显的简便易行性和高效性。经济处罚可以根据违纪行为的次数和轻重不同,在数额上进行细微的调节。同时,经济处罚对于同一企业的劳动者,可以做到尺度一致。这是教育告诫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同时,由于经济处罚手段简单明了,比其他任何处罚手段都容易操作,能实现最快的管理效率。

2.认为劳动法没有禁止企业对职工进行经济处罚。依据“法无禁止即为权利”的原则,既然劳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企业就拥有对职工进行经济处罚的权利。

3.经济处罚权是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一种约定,是契约的一种体现③,经济处罚的本质是违约金。

上述观点从实践需要出发结合劳动法律法规、法理对企业应当拥有经济处罚权做了较为全面的支持,其中有合理的成分,但由于未审视当前中国现状及相关法律及其立法精神而不免陷于谬误,容分析如下。

二、关于企业不拥有经济处罚权的分析

首先就第一种“有效管理”的观点而言,经济处罚权设立于国有企业中初衷确是为了管理,国企职工轻易不能下岗、开除,只能通过此权力提高国企职工劳动积极性,但以多劳多得为特点的经济形态下,这种初衷就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性。企业不再具备计划经济时代国企所具有的行政性,员工与企业也不再有人身依附关系,两者之间首先体现的是平等关系,经济处罚权不再具有合法基础。沿用体现对员工的不尊重和财产的剥夺,违背了契约平等精神。所谓“简便易行性和高效性”、“简单明了”体现是缺乏严格程序限制的单方“自由裁量”,在法律素质普遍提高的今日中更不具有合理性、公平性可言。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激励优于惩罚,员工的就业目标已经从单纯的生存需求发展到更高的层次,激励手段多种多样,从培训到晋升,从物质技术到管理技术,企业紧抓经济处罚权只能造成彼此对立,而对立对企业的危害要远大于员工。

第二种“法无禁止即为权利”的观点,在深圳市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 时就为人所引用来为该条例第11条做辩护,早已为人驳斥。作为立法者应适用于“法无规定即无授权”的公法原则,乱用法理将用于私法领域的“法无禁止即为权利”引来辩护,这本身就是错误。退一步讲,该条例想要合法就需取得上位法的授权,上位法关于此问题是如何规定的呢?《宪法》第十二条第二款:“国家依据法律规定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对员工私人财产保护所依照法律如《立法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没有企业经济处罚权的规定亦均未授权地方性法规制定有关企业经济处罚权的条款,《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本为执行上位法律而设,其超出上位法律范围的规定于法无据,不应持之为凭。

第三种观点较为流行,以契约自由为诉求依据,有其合理之处。但劳动法律法规本具有强制性,劳动合同除意思自治之外亦应受此限制。如前所述,有关劳动法律法规没有经济处罚权的规定,企业通过劳动合同、企业规章制度以违约金来绕道解决此问题,但在《劳动合同法》中违约金仅适用于保密、竞业禁止、接受培训三种情况,除此之外的任何违约金约定均属违法,这就从法律条文上否绝了以违约金掩护经济处罚权存在的可能。就法理而言,首先,经济处罚规定于企业规章制度之中,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一般不会有时间和耐心充分了解企业规章制度,企业亦无向员工解释前述制度的自觉,经济处罚权的存在缺乏公示性;其次,经济处罚权使企业单方面拥有了裁判权,违背了裁判中立的基本原则,而员工则毫无自我辩护的机会和改变结果的可能,程序缺乏公正性;最后,企业在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扣减员工作为生存基础的工资为处罚手段,道义上也缺乏正当性。以上的不足就是在我国当前的企业中适用经济处罚权非法的深层次原因。

《广东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51条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定了罚款内容或者其扣减工资的规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乃至罚款。此条例将于2013年5月1日施行,这至少可以结束在珠三角地区关于此的争论。

三、结语

即使没有经济处罚权,无论是从组织优势还是资源优势,拥有聘任权、调整岗位权的企业对员工仍然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不服从管理、造成经济损失完全可以追究其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而不是用单方形式行使裁判功能。

就目前社会基础及法律精神而言,经济处罚权无论从合理性还是合法性均不能获得认同,继续沿用此陋规只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经济环境计,应该废止经济处罚权。

注释:

①《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第十六条。

②第十一条……经批评教育不改的,应当分别情况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第十六条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