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建筑设计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区;地下室;人防工程

所谓小区地下室人防工程,是指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用于保障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的地下室。住宅小区地下室人防工程建筑设计需要遵循平战结合,不仅要求在战时能够有效的保护住宅小区内的居民的安全,还需考虑到平时的使用要求,力求安全、合理、适用、经济,因此地下室人防工程设计应该考虑周全[1]。本研究将对住宅小区地下室人防工程设计进行浅析,为将来相关的人防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1项目概况

某住宅小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总用地面积85654m2,其中地下面积为70278m2(人防部分面积为57151m2),共分为A、B、C三区进行建设,A、B两区规划A1-A10、B1-B10,共16栋(无A4、B4)31-39层的板式高层建筑,C区为3栋14-31层板式高层。本项目的人防部分位于小区地下,平时为地下车库,由6个防护单元组成,抗力等级为甲类核6常6级,防化等级为丙级。

2地下室人防工程建设设计基本原则

2.1地下地上统筹考虑原则

小区人防地下室建设应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地上、地下建筑,确保该人防地下室在能够完成战时赋予的各项任务外,而且符合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地下地上建设遵循“三统一”原则,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

2.2避开管线和地下构筑物原则

设计小区防空地下室前,需要对地下各种埋设的管线及地下构筑物进行勘察,尽可能避开这些管线和构筑物,此外,不允许非本项目所需的一切管线穿越人防工程的围护结构。上部小区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地下室,若不得已情况下,在做好防护密闭措施的前提下,仅允许公称直径小于等于150mm的管道穿过。

2.3考虑上层建筑原则

目前大部分住宅小区都是多层或高层建筑,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战时的各种破坏因素,但是又极易发生火灾,产生高温以及有害气体,因此在设计人防地下室时需要综合考虑地面建筑的影响,做到经济、适用。

2.4面积匹配原则

人防地下室的面积一般宜与地面建筑的底层面积相同,且地下室的内外墙、柱等承重结构尽可能要与地面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相对应。

2.5平战转换原则

平战转换是人防地下室与一般地下室最大的功能区别,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平战时人防地下室的功能要求,如果功能不一致时,则需要配套平战功能转换措施。

3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要点

3.1人防地下室室外出入口设计

人防地下室的每个防护单元应设计≥2个出入口,其中至少有一个是阶梯式或坡道式外出入口。战时使用的出入口需设在室外,且宜设在地面建筑的倒塌范围外[2,3]。本人防地下室共设10个防护单元,设计20个出入口,其中10个是阶梯式的外出入口,且设在0.5倍建筑高度外,采用钢筋混凝土人防门,室外出入口通道的长度为5m,其临空墙为≥250mm的钢筋混凝土墙。此外,在出入口位置设计相应的防雨、防地表水措施。

3.2防护单元主体设计

防护单元主体设计包括室内出入口、单元之前的隔墙处理、单元的室内顶板、防护单元与非人防部分的衔接处理等的设计。*室内出入口设计根据相关规范要求,5级以上的人防地下室出入口应进行拐弯设计,但如果存在90°的拐弯时,则内通道的最小长度和室内出口临空墙最小防护厚度需要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4]。本项目室内出入口均具有一个90°拐弯,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室内出入口内通道的长度为2m,临空墙采用250mm的钢筋混凝土墙。*单元之间的隔墙处理人防地下室的不同的防护单元体之间设置防护密闭隔墙,本项目在隔墙两侧上均设有防护密闭门。其中,清洁区与染毒区的密闭隔墙要求最高,隔墙采用200mm厚度的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墙,且在染毒区墙面还用水泥砂浆抹光。*单元的室内顶板设计根据规范要求,室内顶板未进行抹灰,为了便于清洗,在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间、滤毒室、扩散室以及战时易染毒的通道和房间的顶面进行平整光洁处理。由于条件的限制,小区部分管线穿过了地下室顶板,因此在顶板上方设置了管道层。*防护单元与非人防部分的非衔接处理本项目人防单元与非人防部分采用200mm厚度的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墙隔断。在地下室汽车通道处采用人防平时出入口钢筋砼预制梁封堵路口,共设置8个连通口。

3.3防护功能平站转换

相关规范要求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不仅要满足战时的防护和使用要求,还需满足平时的使用要求。由于平时本项目地下室为地下停车库,与战时的防护功能不一致,因此设计了相应的防护功能平战转换措施。临战前,对出入口进行封堵,中间位置设置隔墙。平战转换在临战前进行,封堵的材料、构建放置在洞门附近位置。

3.4通风口、水电口

本项目在室外独立设置了柴油机发电机组的排烟口、室内进风口、排风口。室外进风口设置在排风口和柴油机排烟口的上风侧。进、排风口的水平距离为11m,进风口与柴油机的排烟口水平距离为16m,并设置消波设施。

3.5内部装修

人防地下室的室内装修要求构造简单、易于检修、坚固,且灯光、饰面、色彩等材料的使用要能够助于地下室空间环境的改善。因此,本项目采用能满足防潮、防腐、防火、抗震的耐用、轻质材料进行装修。

4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分析住宅小区人防工程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基于福州某小区的人防地下室的设计案例,浅析人防工程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普通地下室的设计要点,还需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综合考虑战时和平时功能需求,确保人防地下室的建筑设计完善,力求项目建设的经济、适用、合理。

参考文献

[1]郑玉红,王权山,牛志伏.人民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要点探讨[J].邮电设计技术,2011,8:84.

[2]潘国贵.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要点探究[J].建筑,2015,9:74-75.

[3]何宝珊.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要点探究[J].城市建筑,2013,12:30.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医院的设计和建设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全国各地大量的医院正在改扩建,也出现了许多新建的医院,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的就医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性化医院环境的创造问题开始逐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作者所设计的广东饶平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的设计理念,阐明了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既要注重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更应考虑人的社会需求以及心理需求,以获得人性化的医院建筑环境。

关键词:住院大楼 人性化“人性化”设计

前言

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对医疗设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医院建设的高峰期。为了弥补之前医院床位数的严重不足,这个时期出现的医院往往以追求高数量的床位数为首要目标,而忽略了医疗建筑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人性化问题。二十世纪末甚至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这样的情况还是没有得到改善。从西方医疗建筑的发展历程来分析,我们的医学模式正处在从机械医学模式向整体医学模式转变的阶段,医院中的人性化设计已经逐渐受到重视。医疗建筑设计者们也开始关注这一话题。住院大楼作为一般医院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尤其是住院部的普通护理单元,其设计的好与不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因此住院大楼的人性化设计也是整个医院人性化设计中的关键。

1.工程概况

饶平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改扩建项目用地位于饶平县人民医院南边,用地南临环城路、西靠北门路、东临菜场街。该项目在原有旧门诊楼位置拆除后,新建一栋住院楼及附属楼。总建筑面积18014.25,总建筑高度50.7m,地上13层,地下一层。总病床数507张,设计为功能齐全住院大楼。设有各类病房、医生办公室、抢救室、治疗室、首层配急诊整套功能、顶层为手术层。

2.基于“人性化”的设计特点

饶平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是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要面向广大就诊人群,如何在设计中既适应已有的现实情况,又能满足先进医学模式对医院建筑的要求是我们这次设计的重点。综合分析各种因素,设计中确立了以下几条设计路线:

2.1功能分区布置合理,结构清晰。关注医院的“使用者”,充分体现“人性化”医院总体设计原则,将这一原则贯穿于病员及家属、候诊、就诊、住院以及医护人员工作场所等各个空间环节的设计之中。

首层主要功能为门厅服务部分及急诊整套功能,二层设有实验室区域及附楼部分的病房;三楼设有妇产科产房、手术室及附楼部分的病房。住院楼的病房主要分布在四层至十二层的楼层上,共有156间病房、507张病床。十三层为手术层,配备有手术所需的各种功能用房。

建筑造型以现代风格为主题,整体突出简洁、开放的感觉。在形体组合上利用高差,使主楼天际轮廓高低对比,富于变化,非常有层次感。立面主体利用凹凸关系使整体形成两大体量进行对比和呼应。在细部处理中结合建筑自身的结构形体,运用阳台、门、窗、窗台与墙面等固有元素,对比出平面上的虚实与层次。细节处理明确、细致,烘托形态精致的效果。

本设计中各个区域的方位感得到清晰的建筑布局的有力支撑,各种视线组织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2充分体现“绿色医院”,“生态医院”的设计概念,将阳光与绿色引入大楼的内部环境是设计中的要点之一。

住院大楼北侧为院内大广场,对改善院内的整体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中通过精心组织构图元素,设置硬质铺地广场、小品和休闲小径等多种园林景观,达到了步移景换、柳暗花明的动人效果,有助于就诊病人的及早康复。

大楼的二层通高大堂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室外绿化景色能渗到室内来,以创造良好就医、住院环境。

2.3交通流线清晰、快捷,以减少病员等候和找寻时间。力求做到大楼对外交通方便、迅捷。大楼内各部门之间流线划分清晰而又联系便捷。大楼各部分功能分区清晰。合理明确地划分洁、污物品的流线,划分内部医务人员与外部病人及家属的人流,在方案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根据地段自然条件情况,人流主要从东侧大门方向进入,通过内部广场的分流,可以前往不同的方向:可以就近到达交通核心进入本大楼各部位;也可经连廊由综合大楼进入住院大楼。

综合医院来往人员较多,成份复杂,功能关系繁多,流线多变。应周密考虑,以科学理性的方法进行设计。

其总体规划设计布局应功能分区合理,洁污线路清晰,建筑布置紧凑并留有发展的余地。同时尊重场地现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建设和完善交通,减少土方量。

通过综合分析用地条件、通风采光、建筑造型和绿化景观等多方面因素,我们将住院大楼及其附属楼平面设计成“L”型,与现有门诊楼相呼应,形成一个内部大广场以方便对人流的组织与疏散。

待住院楼竣工投入使用 拆除现有旧住院楼,配套设施绿化、停车场等并扩建天桥将新住院楼与已有行政楼连通。

医院建筑功能和工艺流程设计应具有高度的“可识别性”、“易达性”。医院建筑内部功能和工艺流程设计是民用建筑设计最繁琐复杂的一类。各种功能空间林林总总,人流物流纵横交织。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先要“有”、“能够找到”(可识别)和“能够到达”,但这远远不够。“人性化设计”是更高层次的要求,要“全”(应有尽有)、“能够迅速找到”(有秩序、导向性强)和“容易到达”(路线非常简捷)。

2.4医院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突破传统医院单一的“冷峻、严肃”形象,更多引入其他公共建筑空间的特色,让医院公共空间的服务功能更多元化、舒适化。减少就医者对于自己是“病人”的心理暗示,而是把自己当作一个特殊的消费者。

营造更接近自然的空间环境,有阳光、空气新鲜、绿色环保、视野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接近社会,避免在感觉上与世隔绝,能够在医疗诊治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参与健康人的日常活动如宗教活动、受教育、餐饮、休闲、购物、观看演出、交流、了解外界新闻,甚至是娱乐;营造宜居、宜养的家庭温馨气氛,有家人陪护左右,有私密空间,不扰,感到自然而轻松等。对于“患者”以外的人群同样能感受到被关注,得到细致入微的服务。缓解人们进入医院后的紧张情绪,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等候、交流、参与一系列诊疗活动。

2.5建筑形象的标志性应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加强。饶平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作为城市的重要功能性建筑,除了其必需的使用功能要求外,其外在形象无疑对于整个饶平县人民医院以及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象征了城市的精神面貌。因此如何将建筑形象的标志性、象征性、时代感与建筑的使用功能完美有机地统筹结合,是方案设计的又一要点。

以往医院一直被视为单纯提供医疗技术治疗活动的功能空间,而今公众的就医观念已发生深刻变化,由单纯的医疗型向医疗保健模式转变,医院面貌和服务决定着公众对其信赖程度,医院如何创造一个温馨、轻松、愉快的环境,给病人更多的呵护与关怀,是“人性化”服务的表现。

3.防火设计

执行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建筑消防设计:住院大楼大楼南临环城路、西面紧靠北门路、东面紧靠菜场街、南面为医院院内均可以通行大型消防车。高层主楼设有消防登高操作面,距高层建筑的距离在5米~11米之间。消防登高面由三段组成,累计长度为70.2米,大于主楼一个长边长度,满足消防扑救的要求。多层群房均沿外街布置,消防车道距建筑间距在2米~11米之间。

4.节能设计

该场地处于中国建筑区划ⅣA区,主要考虑夏季防热、遮阳、通风、防雨要求。所以,建筑南北向布置,既能够满足医院住院病房的采光要求 有能够加强建筑的通风降温。

5.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通道由场地出入口引入,利用场地内的无障碍坡道进入建筑,无障碍坡道宽度≥1.5米,满足无障碍的要求。在首层设计无障碍厕所。

结束语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严寒地区 绿色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严寒地区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绿色建筑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就现阶段来看,我国严寒地区的绿色建筑大多停留在概念的阶段,缺乏因地制宜的技术。严寒地区的绿色建筑设计要求较多,不仅需要满足建筑一般特性,也要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绿色建筑技术指导》的相关标准,并且需要与当地的地域特点以及气候特征相结合。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以下的问题:

(一)利用自然阳关,实现节能环保

对于严寒地区建筑物的布局必须充分的考虑到建筑用地条件、周围环境、群体组合、局部气候条件以及空间环境等因素,体现出建筑物的自然性,同时也要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尤其要重视对水、阳光、空气和风的利用,将这类可再生资源利用起来,减少建筑物的耗能。在建筑物朝向的设计方面,应该以气候条件为出发点,对住宅的窗墙面积、层数、围护结构、轮廓尺寸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保证建筑物在冬季能够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此外,在建筑物朝向的设计方面,应该考虑到当地的地貌、地形、城市道路系统、建筑群组以及小区规划结构,实现节能环保的实际要求。

(二)综合考虑冬季防风与夏季通风的实际需求

对自然风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加强建筑物之间的对流与热传导,有利于建筑的节能,如果未对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常会导致建筑物局部风速较大,这不仅不利于建筑物的节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的正常活动。从这一层面而言,对于严寒地区的建筑物,必须要做好冬季防风工作。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到当地的风向与风速,实现冬季防风以及夏季通风的目的,同时,将建筑物遮挡作用利用起来,分析居民对于风速的实际需求,对建筑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此外,还要对建筑布局的位置与开口方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防止局地疾风的出现,并根据冬季风的强度与走向设置好科学合理的防风屏障。在哈尔滨中传科技创意文化产业园项目中,我们采用了双L型设计。将两栋L型建筑沿基地的东、北、西侧布置,将南侧作为整组建筑的入口,利用建筑实现冬季防风。

(三) 科学布局、规整平面,控制好建筑物的体形系数

对于严寒地区建筑平面的布局设计必须充分的考虑到气候因素,采取集中平面布置的方式进行,平面形状决定了建筑物的外表面积,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能耗。如果建筑物底面积不变,只要增加建筑外表面积,其散热面积也会相应增加。此外,建筑物平面凹凸情况越严重,节能效果就会越差。因此,对于严寒地区建筑物的设计,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大进深,这样才能够体现出绿色节能的实际要求。

建筑物的体形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美观,与环保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必须要控制好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有关的调查显示,当建筑物体形系数增加0.01时,其能够指标就会增加约2.5%,从节能环保的角度来考虑,必须将体形系数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青冈县人民医院的设计就体现了严寒地区医疗建筑的特点,与南方多数医疗建筑结合环境的水平布置方式不同,青冈县人民医院项目采用了相对集中的布局。与南方优美的自然环境相比,严寒地区更多的是冰天雪地的气候,所以设计将建筑尽可能的集中在一起,尽量打造宜人的室内环境,使患者可以再建筑内完成全部医疗活动,从而避免寒冷天气的影响。

(四)兼顾好冷环境与热环境的区分

为了满足建筑物绿色、环保、节能的实际需求,除了要进行空间布局设计以外,还要做好冷环境与热环境的区分工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建筑物不同房间的使用状况不同,人们对于不同区域的冷环境与热环境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建筑物的冷环境与热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分,对于热环境质量需求较高的房间设置较高的温度,对于热环境质量要求较低的房间则可以降低对温度的质量需求,这样就能够实现热能利用的最优结果。在中国人民解放局第二一一医院内科病房楼的设计中,我们将患者经常使用的病房布置在阳光充足的南侧,将医疗附属房间和医护工作房间布置在了北侧,这样不仅是从患者的角度来考虑同时也为节能做出了贡献。

(五)合理的设置建筑物的入口

建筑物的入口是建筑的主要开口,在严寒的冬季,建筑物的入口也成为唯一的开口,因此,要设计好建筑物的入口,防止外部冷空气直接进入建筑物之中。在入口位置的设置方面,应该与平面布局相结合,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并根据周围风速的变化情况合理的设置好建筑的入口,减少冷风渗透,降低建筑物的综合能耗。在入口形式的设置方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保温措施,为此,可以设置好门斗,门斗不仅能够形成室外到室内的过渡空间,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同时,门斗能够避免冷风直接进入室内,减少由于空气流动为建筑物带来的热量损失。这一方面在大型商业建筑中的体现尤为突出,因为商业建筑中是人员使用最为频繁,人员出入次数最多的建筑类型。我们在哈尔滨设计的所有万达商业广场项目中,都设计了三道防寒门、二个防寒门斗、二道热风幕来阻挡寒冷空气的进入。

(六)利用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能够解决能源问题与环境污染问题,就目前来看,地热能、太阳能、风能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虽然在严寒地区的建筑物之中,这些建筑技术的应用并不广泛和成熟,但是我们应该全力推广新技术与地域特点相结合,创造出适合严寒地区特点的绿色建筑技术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牵头完成的寒地绿色研究中心项目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精神康复医院;住院楼;环境;心理

中图分类号:TU246.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8-0103-02

1 前言

精神卫生问题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和国际社会的共识。长期以来,人们对精神疾患存在着不少世俗偏见和误解。传统的精神病医院,由于种种原因,不仅设置数量极少,设备简陋,而且医疗观念落后、管理粗暴。因此,在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上好像理所当然地采用冷漠、陈旧、野蛮、禁锢、关押的方式和设施,从而给众多精神疾患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了无可挽回的不良后果。

笔者走访国内较先进的精神病康复医院,以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炼出精彩的设计元素和得出科学的功能流线,为以后的设计活动提供指导,为改善患者就医条件和医护人员工作条件,做到功能组织合理、流线组织科学、设计细节到位。

较之其他医院建筑,精神康复医院住院楼有如下特征:

2 满足心理需求的规划布局

精神病与人的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医疗、休息环境有助于消除病人的心理压力,改善心境,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得到早日康复。

当代医学观倡导医院建筑更重视物理环境的治疗作用,这不仅包括生物治疗,更要考虑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影响,减轻环境对患者的心理压力,并通过加强社会联系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

在规划布局上首先应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洁污流线清楚,避免交叉感染。建筑布局合理、紧凑,内部流线科学便捷,管理安全方便,减少能耗。根据不同地区的气象条件,合理确定建筑物的朝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诊疗和工作环境。充分利用地形、防护间距和其他空地布置绿化及病人活动场地,绿化应结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选择适宜树种、花草进行绿化与景观园林配置,结合建筑物,构筑良好医院内外景观与环境,形成绿色、生态与人性化的医疗空间。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供急性病人使用的室外活动场地需要采取必要的封闭措施。患者活动操场宜宽敞、美观、清洁,种植各种花、草、树木,并有喷水池等,不宜栽种高大的树木,并注意其间隙和密度,便于巡视,观察病人活动情况。

3 病区明确的功能分区

精神康复医院住院楼功能构成相对复杂,它包括:门厅、会客室、出入院结算中心、探视人员公共卫生间、工娱疗室、标准护理单元。

标准护理单元布置通常按性别分设男病区与女病区,同时按病种或病情轻重设置病区,标准护理单元功能包括:普通病房、重症病房、抢救室、监护室、餐厅及活动室、卫生间、盥洗间、浴室等及主任办公室、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护士站、处置室、治疗室、男女更衣室、男女值班室、库房、医护人员男女卫生间等。

另外,病区设计也有其特殊要求:

3.1陈设规格统一,力求简单,美观实用,家庭化,安全舒适。病室内不能有外露的电线和电源插座(除抢救室外)。病区各病室应合理设置卫生间,包含厕所、脸盆及淋浴,并设公共厕所两间。每个病区按病情轻重分区设置。有教学任务的医院可配设示教室。

3.2病区大门应安全牢固,朝内开,门锁选用不带锁把的弹簧锁,关门时可自动锁上,病房门向病区走廊开,开后要能靠墙,在走廊观察病人遮不住工作人员的视线,门上要留一个小窗(双层钢化玻璃),使工作人员可观察病房内病人的情况。有条件的医院,病区可采用双门。

3.3病区的窗户可使用双层钢化玻璃,并固定好窗两侧空隙(小于10cm),或安装牢固美观的防护栏,装上纱窗以防蚊蝇。

3.4病房应有不易损坏的床头柜、床、壁柜或储物柜。有条件地区可使用电子门禁系统,如钥匙扣、密码或掌纹解锁。

3.5各护理单元内宜设置兴奋室一间,供急性发病病人住院使用,其墙面、地面等部位均采用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护理单元内设置独立的医护人员内部工作区,该区域应与病人活动区域设置必要、可靠的隔离措施。

3.6餐厅及活动室:餐厅和配膳室相连,二者之间有窗口发放饮食和食品,病人用食品柜每人一格,并标明床号,为病人贮存食品用,平时加锁,定时取用。室内无老鼠、蚊蝇、蟑螂,每餐后要清洗食具,清毒处理后备用。配膳室设有开水器且有将开水转换为温水装置(防烫伤)。

4 受到重视的工娱疗室

工娱疗室主要为娱乐室与康复训练室,在护理单元内应设置一定规模的活动室。参考方案按每床2-2.5m2设置活动室的净使用面积。且应设置在远离重症病房的地方,宜宽敞、明亮、美观,电视室、阅览室、卡拉OK室、棋类室、健身房、康复训练室、工娱治疗室、工艺手工室等应分开设置。

工娱疗室设置位置应最大限度地方便住院病人到达,并应与门诊部、急诊部可考虑与及医技部的其他功能适当分隔,住院部组合为一体,参考方案按1~1.5m2/床设置工娱疗室的净使用面积。工娱疗室可以集中成区,也可以与住院楼组合,并且功能相对独立,譬如集中布置在第一层,二层及二层以上为标准护理单元,我们设计的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就是采用此种方式,也可以将工娱疗功能化整为零布置在几个或全部标准护理单元中,我们本次设计的娄底市精神病医院平面布局就如此。

5 精神康复医院住院楼建筑室内装修要点

5.1地面:一般医疗用房的地面应便于清扫;中洗;各病区走廊、病房地面用料必须防滑、柔软,有地灯设置。

5.2墙裙、墙面、顶棚:应便于清扫、冲洗,防积尘。其阴阳角宜做成>50mm圆弧半径圆角。监护室墙面及地面防撞、无锐角、无可搬动物等。

5.3墙壁应采用柔和的淡色为宜,质地应光滑,易清洗,内墙墙体应不使用易裂、易燃、易吸潮、易腐蚀、不耐碰撞、不易吊挂的材料;有推床(车)通过的门和墙面,应采取防碰撞措施;

5.4配餐、消毒、厕浴、污洗等使用蒸汽和易产生结露的房间,应采用牢固、耐用、难沾污、易清洁的材料装修到顶;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使蒸汽排放顺利、楼地面排水通畅不出现渗漏。

5.5精神专科医院的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应有利于患者生理、心理健康,体现精神卫生临床医学的内在规律,体现清新、典雅、朴素的专业特点。

6 结语

精神病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精神康复医院建筑设计上,更应该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并尊重患者的人格。我们在做设计时,应该从病人的行为心理出发,注重细节设计,做到功能合理,设施人性化。希望此文能够为建筑师在设计类似项目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2009年.

医疗建筑设计要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住宅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建筑业发展水平也越来越高,住宅小区建设也取得了辉煌的业绩。随着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于住宅区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不仅要求品位高,质量优,更要求环境美,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双重家园的要求,这对规划和建筑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设计人员在设计理念上要与时俱进,在前进中创新,创造宜人、舒适、美好的住宅区,体现 “以人为本”,追求“人本生活乐土” 理念。本文针对住宅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要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设计工作者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

2、住宅区规划设计

高水平的住宅区规划一般遵循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结合,打造最佳居住条件,创造最佳居住环境为宗旨,使住宅区达到社会功能、环境功能以及企业目标功能的要求,建造最宜人的居住区的原则。因此,在规划初期一般都要开展市场调查,准确定位项目,通过招标式规划设计,选择最佳方案,反复研讨,最终定案,这样才能选出高水准、高定位的规划设计方案。优化住宅区要具备优秀的生态环境、优美的山水景观、优良的功能质量、上乘的人居文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化等条件。

住宅区规划设计要以人为主体来进行规划和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今后住宅区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向实用型特别是舒适型发展,从人的需求出发,注重满足享受、发展以及陶冶功能,重视设计细节部分,满足人们的各种文化、心理、交往、安全等需求,尊重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住宅区规划不能局限于眼前,要从通风、日照、环境、节能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重视住宅区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空间布置要科学化、合理化,层次得当。以居住为主体,附以医疗、教育、文化、娱乐以及交通、园林等功能,合理布置,完善设施,方便居民使用。在规划设计居住群体时,提高院落功能,满往空间的需求,采用群落式丰富建筑空间,优化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锻炼。也可以因地制宜,例如在山坡地区,可依山建设,提高建筑群体的梯度,但须注意群落功能。

3、住宅区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3.1住宅空间与功能设计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住宅逐渐从从主要强调生存功能向重视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渡。这就要求住宅不仅仅是一个生存空间,还是发展空间、享受空间。因此,住宅需要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此外还有提供人们文化学习、艺术培养、健身锻炼等的空间以及满足人们舒适、视觉享受以及感觉享受的条件和设施。

1)严格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打造舒适宜人的住宅空间。住宅设计的目的是更好的为人服务,因此空间的设计上要反映人体的活动特点,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量化尺度要求。由于人体的活动尺度在各个空间有比例的体现,在住宅设计规范上关于这一点有专门的要求,反映在设计上就要达到各个空间的恰当设计,从而使住宅空间具备更高的舒适性,保证居住空间既宽敞又不空旷,同时还具备亲和力。

2)住宅是人们活动的主要空间,因此对住宅舒适度有较高的要求。人们的主要活动空间就是住宅,它是人们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人们对住宅舒适度有着很高的需求。在最近阶段的建筑设计中,很多设计者跟随国家环保节能的脚步,充分使用新工艺、新材料,落实节能环保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住宅舒适度。

3)从平面空间转向三维空间设计是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多样化的设计住宅,设计者可科学合理的设计复式、跃式、错层、跃复式合体以及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满足不同消费对象的需求,并且使居住空间更加灵活。

3.2住宅套型设计

以前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住宅的套型设计过于简单,与人口结构脱钩,缺乏对应性。目前,住宅设计已经摒弃老套、陈旧的设计手法,普遍开展深入市场调查,对不同类型的住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贯彻新的设计理念,设计者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优化住宅套型设计,更多的应用新型科技成果,从而进一步体现了住宅套型设计的功能。为满足住宅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住宅设计要具备超前性和弹性,在严格按照国家小康型示范小区设计导则的同时,需要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适当超前,在空间上可以预留可供改造和调整的余地。住宅还可根据居住者的需要对室内布局、分隔等进行灵活调整并可以实现两套合一套,或者三套变两套等要求。

3.3住宅外观设计

现代住宅建筑基本都是以群体的形式呈现,给建筑赋予强大的生命力。在建筑设计工程中要从大局出发,保证住宅外观与周边建筑与环境达到相互辉映、协调的效果,使住宅建筑更好的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在住宅小区的设计过程中,要应充分体现住宅小区的主题,确保建筑色彩与住宅小区的主题保持协调一致,使平面、立面布局都具备文化、艺术感。在满足通风、采光等要求的前提下,住宅建筑错落有致,互相呼应。

3.4住宅区环境设计

住宅小区的设计应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人性化的设计住宅,营造温馨、舒适、宜人的住宅环境。

1)住宅小区要考虑到出行交通的便利性问题。目前住宅小区通过将住宅组团作为交通的终端,来达到交通的有效组织,合理解决人车分离的问题,这也是住宅小区交通规划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实现人车分离的目的,可充分利用绿化、景观以及设施等。也可在住宅组团等设置停车场,这样人车距离不至于太远,同时能保证人们享受外部景观环境,还能达到出行方便、交通安全的目的。

2)住宅小区要考虑到人们社交活动的要求。目前住宅多以一梯一户、一梯多户等形式呈现,这样同一楼层同一单元的的两户或者多户的住户就构成了一个基本的社交单元,不仅有一定的私密性,同时还有一定的开放性,满足人们之间的交往需求。这种单元式的住宅模式是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空间上对人们的交往设置了更多的障碍,约束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在住宅小区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到人们交往的需求,努力去降低这种空间上造成的分隔、障碍。在外面交往环境上采用丰富、多层次的手法,构建有序交通流向,合理引导人们进行交往活动,营造良好的邻里交往氛围。

4、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住宅设计的要求不在仅仅局限于物质、生理生活层面上,而是更多的趋向于精神层面。为了满足人们对住宅小区的全方位要求,住宅设计者要从不同层次居住者的精神层面出发,追求文化、物质以及环境相统一,达到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相协调,力求住宅小区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上的新发展、新突破。

参考文献:

[1]杨小静.浅谈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住宅小区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