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构改革汇报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市已进入机构改革组织实施阶段,各涉改部门严格按照机构改革总体计划安排,按部就班、稳妥有序推动改革方案落实。现就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完善工作机制,形成组织合力。市委及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机构改革协调小组。严格按照市委动员部署要求,严把关键环节及时间节点,研究部署改革任务,明确机构改革期间纪检监察、组织、宣传、机构编制、人事、财政等有关部门职责分工、运行机制及工作专班。健全工作报告制度,每周汇报工作进展,每月汇报工作落实情况,市委机构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提出对策及要求。
(二)摸清改革底数,做好预案统筹。建立机构职责、领导职数、人员编制调整三本台账,形成改革路线图、机构设置图表、改革前后对照表、设置预案情况分析及建议意见等10余项专项支撑材料。按照市县机构改革整体时间节点,采取倒排工期的方式,形成《党政机构改革工作方案》,详实制定具体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单位,严格照图施工。结合我市机构改革实际,统筹考虑领导职数核定与编制分配,并逐一拟订出各涉改部门职数编制框架,作为涉改部门班子配备、转隶组建和制定“三定”规定的基本遵循。
(三)抓好动员部署,启动组织实施。根据批复方案,在2019年1月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全面启动机构改革各项组织实施任务,安排部署各涉改部门开展转隶组建、“三定”制定等重点工作,印发《党政机构职数编制框架建议方案》《市级部门机构和人员转隶的实施意见》《事业单位调整工作方案》等10个机构改革一揽子配套文件,确保机构人员迅速到位开展工作。组织开展各涉改部门开展机构组建、人员转隶、“三定”制定等培训工作,成立3个联络组,分别负责指导联系各涉改部门,收集涉改部门在组织实施阶段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认真研究、及时反馈。
二、工作成效
(一)机构设置更加高效。一是严格刚性约束,严格对标对表市级统筹全市机构设置,未在限额外设立机构。全面清理自设机构,撤销自设机构10个,整合调整职能职责30余项,并纳入台账统一管理;规范管理挂牌机构和派出机构,从严从紧加挂机构牌子数量,较改革前减少挂牌机构8个,根除挂牌机构实体化和“事业局”,精简整合政府派出机构3个,职责分别由部分政府工作部门承担。加大内设机构综合设置力度,统一规范内设机构规格和名称,整合归并的党政机构综合性内设机构合并为一套,综合性内设机构不超过内设机构总数的三分之一,业务机构根据工作内在联系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进一步调整规范事业单位,逐步调整涉及“委、办、局”名称的事业单位和撤销无公益职责事业单位。二是突出因地制宜,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凸显全市经济社会特点,因地制宜统筹设置党政机构15个,并完善职能职责配置,切实满足推动我市重点工作的机构设置需求。比如:在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同时,进一步统筹文明城市建设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及加强城市建设工作,设立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市委工作机关。
(二)权责划分更加清晰。一是理顺部门事权关系,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要求,严格对应市级部门,明确市级部门职责划转,明晰权责边界,并作为“三定”规定制定的基本遵循,切实防止部门间推诿扯皮、互相打架。同步开展事业单位职能清理,为下一步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做好准备。二是完善基层管理体制,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镇机构设置的实施方案》(送审稿),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的原则,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镇街,强化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满足镇街工作特点和便民服务需要。
(三)职数框架更加合理。一是优化编制结构布局,科学制定编制核定原则,加大编制统筹调配力度,打破编制分配之后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模式,在不突破编制总量的前提下,紧随改革后部门职能变化、保障新设机构和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编制需求相应调整部门编制50余名。二是合理核定领导职数,严格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精神,从严从紧核定党政群机关部门领导职数,明确党政群机关领导职数总量控制基数,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并制定出台部门职数编制框架,作为部门机构人员转隶、“三定”规定制定的重要遵循。加强领导职数统筹动态调整,在控制基数范围内,动态调整领导职数16名至职责任务重、管理幅度宽的党政部门,确保全市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
一、完善制度,努力建立规范管理长效机制
2012年以来,我县出台了4个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文件,分别是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县编委会文件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程序》,县委组织部、县编办、县人社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人员管理办法》。通过出台文件,统一认识,强化措施,规范程序,使机构编制规范管理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坚持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的“三个一”审批制度:即凡涉及机构、编制、领导职数调整及单位职能变化的事宜,经县编委集体研究决定后由县编办一个部门承办、县编委主任“一支笔”审批、县编委一家行文。
二是严格编制使用程序管理。各单位每年底向县机构编制部门申报下一年度编制使用计划,县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汇总制定全县编制年度使用计划,经县编委核准后上报审批。机关事业单位选调、招录、安置人员等,均要向机构编制部门申请核准使用编制,并在批准的年度编制使用计划内进行。
三是加强中层干部管理。建立全县中层干部台账,各机关事业单位任命、调整中层干部,须向县委组织部、县编办、县人社局事前汇报、事后备案。县编办主要审核各单位中层干部的职位和职数,与“三定方案”中批准的内设机构名称和核定领导职数是否一致,不一致的不予备案,不列入上一层次领导干部提拔范围。
四是注重借调人员管理。规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借调工作人员时,单位必须有空余编制,且工作任务较重,本单位工作人员确实不足。由借用单位主管部门,向县机构编制部门、调配部门提报借用人员申请,由机构编制和调配部门审批后,被借用人员方可到借用单位工作。借用期限一般不超过半年,最长一年。避免了单位间随意借调人员,造成混编混岗、在编不在岗现象发生。
二、规范运作,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效益
近两年,国家和省分别出台了《关于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11〕22号)、《关于印发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审核与人员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鲁编办发〔2011〕3号)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借助召开县编委会及其他一些时机,注重宣传“四个严禁”、编制和经费联合约束机制等精神要求,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切实通过规范运作,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管理效益。
一是坚持总量控制。凡需新设机构,一律本着机构整合、资源共享、“撤一建一”或“撤二建一”的原则;凡需补充人员,严格执行“空编进人”。近两年期间,我县共合并撤销6个单位,核减348名编制。
二是注重动态调整。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注重根据事业发展调整机构, 根据职能变化调整编制, 根据人员余缺调整人员,对全县机构编制资源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配置,实行机构编制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特别是在“实施三年突破平阴计划”中,充分发挥机构编制的杠杆调控作用,真正把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好、用活、用在刀刃上。从超编较多的县直学校调剂40人,充实到县域经济发展一线急需人员的单位;撤销了职能弱化的县成人教育办公室,成立了急需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根据餐饮服务许可职能由县卫生部门移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情况,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调剂了8名编制充实到县食品药品稽查大队;从乡镇(街道)选调20人到县直部门工作,形成了新招录人员到一线锻炼成长、优秀人才在基层选拔推荐的用人新机制。
三是实行综合约束。狠抓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建设,目前,我县的实名信息入库率达100%,做到了实名制数据库与编制台账、实际情况相一致。基于实名制数据库这一平台,建立了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综合约束机制,规定只有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机构和人员,组织、人社部门才能配备人员、核定工资、办理有关社会保障手续,财政部门才能列入预算并核拨经费。
三、加强督查,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权威
有效加强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监督检查是克服和预防违规现象发生的有效手段,也是落实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的根本保证。为此,按照中央编办、监察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要求,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开展了一系列的监督检查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机构职责任务落实情况检查,保证政府高效运转。结合全方位目标考核,通过要求单位提报材料、登门现场检查等方式,每年开展一次机关事业单位职责任务落实情况评估,对职责任务落实不到位、超职责任务开展活动、向下属单位延伸和委托任务的单位,书面指出问题,并向县考评办公室通报相关单位情况。为确保食品安全、安全生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等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任务落实好,通过出台政府文件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指定信息联络员等方式,建立了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保证了政府的高效运转。
撤乡建镇是符合市委、市场政府提出的“六城联创”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化”标准上台阶的工作目标,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意义重大
二是信心十足。**乡从1995年开始就筹备撤乡设镇工作,由于当时的各项指标难以达标,一直没有实现。到了2005年,经过十年的努力,各项经济指标上幅很大,又开始筹备撤乡设镇工作,但因乡镇机构改革,又没告一段落。我调来以后,牢固树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决心,便把撤乡设镇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来抓。
三是要求迫切。撤乡建镇是全乡的大事,多年企盼,自从我提出这一奋斗目标后,全乡更是掀起热潮,通过有序组织,全乡上下,通过层层召开村干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目前,全乡上下形成了共识,希望早日实现撤乡建镇。
四是组织严密。撤乡建镇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成立了由我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撤乡建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做到有牌子、有房子、有人员、有分工,为撤乡建镇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提出了“实施撤乡建镇,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等宣传舆论工具,深入乡村进行广泛宣传发动,统一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为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有始有终的正常开展,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保障。
本人在局党委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克服了人少事杂的不利情况,做到科学安排、科学管理,确保了办公文秘工作和指挥中心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行,为全局各项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这三年的机关综合单位年终考评中都名列前茅。特别是2012年机构改革调整岗位以来,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以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公安指挥机制,提高指挥效能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核心,紧紧围绕全县公安工作重点,全面加强以公安信息化为中心的“三基”工程建设,加强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积极履行了参谋助手、指挥协调、保障服务等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发挥了指挥中心维护稳定、服务领导、服务群众、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指挥中心整体工作水平得到了显着提升。2012年和2012年,指挥中心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局目标管理考评先进单位”、“全县政法工作先进单位”,还获得“全市公安指挥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市公安机关办公文秘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一)着力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做“三大建设”的推动者。一是抓参政谋事。加强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努力为领导决策指挥、掌握实情提供信息支持;深入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和解决办法,为领导谋大略、出思路、支实招;勤于思考,超前谋划,参政谋事,给领导提建议、当助手。据统计,去年以来,共编发《信息快报》110期、《每日警情》350期、《每周警情》50期,编发《公安工作简报》22期、《情况反映》12期,向上级上报各类政务动态信息近200条,被省、市、县采用信息140多篇。二是抓工作推动。通过起草领导讲话、编发简报信息、总结推广经验、通报工作情况等形式,加强工作引导,帮助基层吃透上级精神,一年来,共起草和修改会议文件、领导讲话稿100余篇,综合材料70余篇,基本都做到了及时、准确,有效地发挥了以文辅政的作用。同时,狠抓局党委决策部署落实,跟踪督办,一抓到底,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推动“三大建设”发展。三是抓工作创新。抓住工作中的难点、群众反映的热点、业务工作与队伍建设的结合点,以及
工作中尚未涉及的盲点,树立改革创新理念,大胆探索,破旧立新,开拓性提出符合新时期公安工作特点,具有安远特色的新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办法,努力做到“视点新、方法活、研究深、措施实”,纵深推进“三大建设”。
(二)着力提高信息化应用自觉性,做信息化建设的参与者。一是推进网上办公。做到文件计算机录入、网上传输、网上阅文、网上审批,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二是加强公安信息网维护。做到网上信息质量高、更新快、可读性强、工作指导性大,吸引民警上网学习,推动各项公安工作,培养民警信息化应用积极性。2012年和2012年,先后在全局开展了五次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参训人员达500余人次。通过培训,确保了每位民警都能熟练掌握信息网络知识及警务平台的应用和操作技能。三是创新公安指挥体系。有效整合公安资源,建立完善接处警制度、应急调度指挥制度,推进110、119、122“三台合一”,加强公安视频系统运用,逐步实现指挥体系扁平化、辅助决策智能化、指挥调度可视化。四是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指挥中心综合部门作用,全方位收集、整合公安各类信息,着力建立上下联网、部门间信息共享的警务信息系统和工作平台。
(三)着力提高公正执法意识,做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促进者。一是加强法制学习。组织民警研读法律,特别是加强学习与履行岗位职能有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学法、懂法、知法、会用法。二是始终把110接警工作作为指挥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各项应急工作预案,严格执行《110接处警工作规则》,切实做到接警记录准、接警速度快、下达指令快、请示汇报快,为公安机关快速有效打击各类现行违法犯罪提供了有力保障。据统计,一年来,指挥中心共接警XX余起,其中违法犯罪案件800余起、纠纷600余起、交通事故100余起、接受公民求助近200起、火警50多起、其他报警200余起。通过指挥处警,圆满完成重大节日保卫、重大活动保卫、重特大案件的紧急调度和现场处置14次,救助群众52人,直接破获刑事案件69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2人,有效地发挥了指挥中心在服务群众和社会治安打、防、控中的龙头作用。
二、个人思想作风建设及廉政建设情况
一直以来,本人都能按照上级的要求,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并充分利用工余时间进行自学,
重点学习了党的xx大报告、科学发展观论述和全国、全省、全市和全县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中能刻苦钻研,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力争学有所成,把学习理论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同提高自身政策理论素养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看清形势、辩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努力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保持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督促检查的职能作用,把局党委部署的各项公安工作一步一步地展开,一项一项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实,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在廉政建设方面,本人能自觉加强自身廉洁从警教育,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对各项廉洁自律制度常学习、熟掌握、严执行,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工作上严要求,生活上不攀比,身体力行好各项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本人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自身也还存在一些不适合科学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在学风方面有不足。在新形势和艰巨的工作任务面前,尽管自己比较注重学习,但深感自己的钻研精神不够强烈,理论功底还不够深厚和扎实,自身能力水平和实际需要之间有一定差距。此外,在学习上缺乏计划性,知识更新不够快,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二是在工作作风方面有差距。本人在工作中,虽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踏踏实实、锲而不舍的工作状态,但在机构改革调整岗位后,还是感觉进入角色不够快,有时顾此失彼,没能做到“十个手指弹钢琴”,甚至由于种种原因,对领导交办的事情,只是简单布置下去,没有去认真抓、细心抓、严格抓,致使工作质量不能达到领导要求。三是在服务质量上有待提高。应该说,自己工作中尽可能的把服务
领导与服务基层做实做好,但站在全局来看,一方面为局领导提供的服务还不是很到位,工作中超前思维、超前调研、超前介入较少,还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另一方面,为基层科所队服务也不够,要材料、要数字、下任务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对基层的情况掌握不是很全面,更深入细致的服务也就无从谈起。
一是相关部门联合督查。由寿光市委组织部、市编办、监察局、人社局联合组成监督检查组,在单位自查的基础上进行个别走访和实地检查。二是明确监督检查的内容。重点检查使用借调工作人员部门单位是否符合借调条件、所借调工作人员是否符合借调条件;使用借调工作人员部门单位履行借调人员手续情况;借调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情况等。三是落实长效机制。本次专项监督检查是对《寿光市机关事业单位借调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下一步,将定期开展检查工作,确保借调工作人员的规范管理。寿光市编办 E:ZY
聊城市积极落实政府部门机构编制工作评估办法
为贯彻《山东省政府部门机构编制评估办法》,科学评估各级政府部门机构编制配置及执行情况,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提高机构编制执行水平,促进政府部门效能建设,聊城市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落实。一是组织市、县编办和市直部门认真学习,统一思想,切实领会《评估办法》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开展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评估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二是要求市、县编办积极研究制定机构编制评估具体方案,强化措施,认真抓好《评估办法》的贯彻落实,把贯彻实施《评估办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求每年选取不少于五个政府部门,争取利用三年的时间,将所有政府部门(单位)进行一遍评估,确保评估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强领导,确保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取得实效,要求各县(市、区)编委切实加强领导,机构编制部门抓好组织实施,各部门(单位)积极配合,确保机构编制评估工作取得实效。聊城市编办 梁文宸 E:LDQ
东平县对新设立调整机关事业机构进行跟踪问效评估
近日,东平县编办对2012年以来新设立调整的部分机构进行了跟踪问效评估。一是重点突出,明确评估内容。县编办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检查评估的对象为2012年以来新设立、调整的机关事业机构,主要有县法院司法确认办公室、县森林公安局、县博物馆、现代国际物流园区管委等,重点评估机构设立调整以来在人员配备、职责履行、内部管理、外部协调配合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检查评估工作由县编办监督检查科牵头,相关科室密切配合,共同负责做好这项工作的落实。二是多措并举,提高评估质量。在单位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县编办组织专门人员,到单位进行实地检查评估。检查评估采取听取专题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相关文件档案资料、走访监管对象、开展社会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单位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三是整改规范,强化结果运用。科学分析汇总检查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对评估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反馈单位进行限期整改,对限期整改不到位的按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有关规定办理。检查评估工作情况及时形成工作报告上报县编委领导,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日常机构编制调整等的重要依据。东平县编办 E:ZZJ
博兴县编办建立健全机构编制跟踪督查机制
一是完善督查制度,强化经常性督查。印发了《关于开展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及事项执行情况跟踪督查的通知》,重点对部门“三定”规定执行情况,职责调整落实情况,机构设置、职数配备、入编、减编程序进行日常跟踪督查。二是拓宽监督渠道,丰富督查方式。跟踪督查采取月报表、季检查、年度评估、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督查时,采取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结束后,督查组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向被督查单位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对整改情况继续进行跟踪督查。三是加强协调配合,建立长效机制。县编办根据监督检查的对象和内容,定期会同县纪委、财政、人社等部门对有关机构编制事项进行联合检查,逐步健全完善部门配合约束机制。博兴县编办 E:CSQ
东营市河口区编办开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检查评估工作
一是明确评估对象。此次评估的单位主要是2010年以来新设立的事业机构,其中包括更名、加挂牌子的机构,共涉及37个部门、62个单位。二是细化评估内容 。此次评估主要详细了解各个部门单位的履行职责情况及成效、编制核定及人员配备情况、 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内部工作机制运行情况四个方面的主要情况。三是严格评估方法。采取实地评估的方式,区编办组织人员到部门、单位详细听取情况介绍,严格查看有关文件资料,深入了解掌握被评估单位各方面的情况。四是强调结果运用。河口区编办将此次评估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汇总并作为以后调整被评估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重要依据。东营市河口区编办 E:CWK
临沂市河东区编办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一是健全监督检查制度。研究制定了《河东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办法》,建立健全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完善了执行情况评估机制、机构编制考核机制、主要领导问责机制、部门联合协作机制、社会公开监督制等相关制度。
二是转变监督检查手段。完善机构编制事项事前衔接、用编计划审核、空编使用核准、出入编登记、工资统发审核等机构编制规范性管理机制,加快转变现有监督检查“重审批执行,轻监督管理”的工作模式,通过“事前调研、严格审查、日常监督、定期抽查”的工作手段,推动监督检查工作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配备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业务骨干充实到督查岗位,确保监督检查队伍素质优良、精干高效。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加强监督检查工作作风建设。临沂市河东区编办 赵言超 E:ZY
淄博市淄川区编办开展政府部门履职情况调研工作
为进一步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理顺部门职责,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近日,淄川区编办对24个政府序列部门的履职情况进行调研。
此次调研的目的是摸透政府序列部门机构编制的现状,找准影响和制约淄川区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为下一步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调研过程中,区编办以上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为基础,对各部门承担的职能进行全面梳理,重点对职能的变化情况、部门间职能履行是否顺畅、内设科室设置是否合理以及对转变政府职能和探索部门内部大科室制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调研,进一步促进各部门各司其职,建立职责明晰、协调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淄川区编办 周建霞 E:CWK
高青县编办扎实做好机构编制事项考评工作
为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高青县编办借鉴干部选任“考察先行”的工作模式,对单位机构编制申请事项扎实做好考察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