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实践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课程 实践 小学生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们每个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所必须知道的并且要将其发杨的,作为一位教师,特别是小学美术教师,更应该把自身的美术热情传达给学生,现今的美术课程对于许多的小学生来说是一项任务课程,因为大多数的小学和家长并没有重视美术这门课程,由于学生的课业压力,往往造成了小学生对美术课的不重视。所以,在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美术概念,反而使美术课程形同虚设,架空了美术课堂的实践过程。
美术课的实践对小学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同时对小学生的个人审美、艺术修养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让小学生手脑并用,开发孩子的大脑、肌肉、身体协调能力的重要方法。在课本上学习的总是浅表的东西,通过用实践的课程安排,引导学生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小学生过去画画过程中更多的是随心所欲的涂鸦,缺乏对描绘对象的取舍和画面的安排能力,所表现的大多数是平铺直叙式的,更缺乏对形的描绘能力。中国现今的教学体制中,往往会忽略了实践的重要作用,通常只是一味的去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而不去让学生去实践自己的方法,仅靠书本上前人的作品,学生会往往不知道如何着手,因此只重视创新而忽视了让孩子自己去实践,去感受的过程,成为了美术教育课程的不完整根源。虽然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课堂上对于学生仅仅是四十五分钟的时间,但是这并不会影响美术实践的课程安排,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教学方法,将小学生带入一个系统的实践范畴里。美术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培养美术特长生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对于人们认识事物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平时常说理论联系实际,即我们要接受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技能,仅凭在课堂中口头说教是不行的,必须要通过实践课程的操作和运用,才能使学生对美术课的喜欢大大的提高,有利于美术课程更好的进行。对于美术课的实践过程,首先我们要明确美术课的实践目的,即对美术课的实践来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精神,发展美术的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小学生的人格。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通过小学生本人或集体的合作方式来参与各项美术实践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来体验美术课的实践乐趣。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美术课实践的能力却可受到内在及处在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小学生个人的兴趣是学生艺术的原动力。其次我们也要重视小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主导地位。再次,就是在小学生的人生观尚未完善的情况下,美术课程实践中老师的指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美术的实践课程中,所有的小学生要进行课外写生,到达操场的时候,学生们会各自散开,但是在大家都找到自己的理想位置后,学生们却都不知道要画什么,这时老师就要因势利导,告诉学生们所要画的内容,分配外界事物进行绘画,告诉学生,针对自己的学生对象开始进行观察。通过这次课外的学生实践,发觉到美术教师的指导作用的重要性。我们不仅仅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在主动学习的前提下,对于教师的教学过程的实践指导有更深刻的教学意义。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直接体现了一名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教学艺术,美术课堂的实践也要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学习的动机,能够把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到学习当中去。
【关键词】校企深度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必要性
“校企合作”的其内涵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急需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校企深度合作是高校与用人单位利用各自优势,利用各自培训环境与教育资源,发挥不同教育培训功能,形成“校中厂”与“厂中校”,将校内课堂与企业顶岗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机地统一,应用到行业企业的生产和服务工作中去,从而促进“教、学、做”三者的高度统一的一种教学模式。笔者就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深度合作”构建实践教学平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展开研究。
一、国外校企合作的经验与我国的现状
在国外,旅游类专业已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旅游类专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成果极为丰富,可以供我国旅游类专业职业教育借鉴的经验很多。例如,在加拿大,开办旅游类专业的学校与旅游行业、旅游企业构建紧密的合作统一体,使学校与企业不断融合,有的形成教育集团,学校不断地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以满足旅游行业和企业的用人的需要,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确保了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的“三赢”。
在美国,旅游类职业教育已形成自己特有模式。一是学校聘请旅游企业的行家里手组成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按照旅游职业岗位群的系列需要,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从而确定学生的职业教育目标和学习内容。二是由学校聘用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依照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旅游职业岗位群的系列需要,将知识与能力进行归纳汇总,建立旅游类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块,从而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因材施教,有效培养行业和企业急需的人才。美国的这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以培养旅游岗位群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确保了旅游类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德国,企业培训课程起主导和引领作用。尤其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以企业为主,学校必须为企业服务,学校只起配合与服务的作用,学校是配角。企业培训分为有二种形式,一是企业内训;二是企业外训。企业内训包括5类:车间教学内训,主要是培训学生与生产过程分离技能;非系统的教育培训,主要是培训学生与生产过程相关技能;传统工艺培训,主要是培训学生与生产过程最密切手工业技能;办公与服务技能培训,主要是通过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让学生与企业或行政机关的操作技能培训联系起来,增强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服务业技能培训,主要是通过实地操作来学习服务技能。
在韩国与新加坡,职业教育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韩国职业学校的课程开设遵循实用性原则,开设的课程必须对学生实用,学生较快操作,学校加强有效率的顶岗实习及现场实习教育,让学生取得国家技术资格证,获从事相关职业的任职资格和职业能力。在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开设,必须注重学以致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职业学校开设的课程有60%的时间用于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只有20%的时间用于理论课学习,在考核中主要考查操作技能和服务技巧。
总之, 从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紧密结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和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建立“校中厂”与“厂中校”,这是高职教育走国际职业教育同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
在国内,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近十年时间,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企业,从中央到地方,人们多数只关心校企合作的形式。我国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主要是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没有合作的积极性,存在短期行为,学校偏重自己的利益,企业和学校没有形成利益共存的联合体,对于长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等主要问题没有达成共识。我国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容易偏离校企合作方向和目标。以学校的学习为主的合作模式,片面讲究理论知识,片面追求各种“证书”的获取,学生整天为各种考证而奔波,实践教学的效果难以体现,偏离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的本质目标。此外,我国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主要靠“关系维持”。这种关系维持机制是校企合作的最原始形式,虽然简单灵活,但稳定性不够,不利于调动企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能称为深度的校企合作。目前,我国高职旅游类专业的校企深度合作还刚刚起步,这门新的课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二、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剖析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发展,产学研相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构建旅游类专业“校企联动,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教育资源,在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与企业深层合作,培养旅游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1.可以深化与完善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对旅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完善。以专业剖析为载体进行认真地总结、提炼、升华。在教学内容、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上进行创新。优化完善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1)联合企业、行业专家对专业职业岗位进行深层分析,明晰旅游企业职业岗位群构成,适时更新旅游职业岗位新的变化,把握职业岗位发展趋势,系统化旅游职业岗位能力结构,确定在新形势下的旅游专业培养目标,合理动态的制定教学计划。(2)按照专业职业岗位的内在要求,科学实施教学内容,进一步打造“融教学做、理实为一体”教学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还需要从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等方面进行探索,课程内容要根据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进行设计。(3)重点细化与完善人才培养过程,在学生完成专业教学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划分专业方向,确立专业指导教师,学生选定学习方向,进行补充、拓展性职业技能的学习和业务管理知识学习、业务管理实训,从而达到某一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
2. 可以构建适合高职旅游类教育的一套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体系。采用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国际旅游业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的,掌握现代旅游类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外语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参与下,建立旅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分解为基础的阶梯式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工学结合,采用模块教学。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旅游类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从旅游基层管理及服务岗位的工作过程出发,对其从业人员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对旅游类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将其归纳为职业素质养成、职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四个方面。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专业建设委员会决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现有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建设,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将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特征。(2)课程体系重构。按照旅游类及相关职业岗位要求,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素质养成和职业能力分解为基础的阶梯式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工学结合,采用模块教学。阶梯式专业课程模块建设原则。职业素质养成模块: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入学与毕业教育、职业素质修练、职业生涯设计、企业文化考察与交流、旅游类社团、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就业指导、等多种形式课程与活动教学模块,贯穿学生职业教育全过程。职业基础能力课程模块:围绕学生就业岗位所需达到的语言表达、英语交流、写作、文字输入、职业礼仪、职业生涯规划等共性基本要求设置课程,其主要课程有普通话、大学英语、英语听说、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形象设计、形体训练、服务礼仪训练、旅游管理学等。(3)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强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运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团队研讨、社会调研等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旅游类专业教学方法体系。课程内容系统设计遵循“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三性要求。职业性:一是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岗位需求设计课程,力求与实际工作零距离;二是按对旅游类者的要求,进行职业化的课堂教学管理,模拟旅游工作的氛围管理过程,增加使学生实践认知。实践性:50%的课程内容来源于行业企业的基层管理实践,30%的教学内容设计在实训室或行业现场进行。开放性:开放性的作业设计;开放性的课程内容。开放性的教学方法。(4)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实施现代教育,课堂采用动态、开放、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改变传统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模拟营业现场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旅游类理论和方法的实际应用。通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专题课前查阅资料,准备课件,在课堂上做中心发言,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学中通过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的状态下,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职业技能和协作精神,非常适宜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我们在讲授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突破难点方面,注意选择典型的案例。(5)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一批符合职业规范、体现岗位能力要求、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工学结合课程。这类课程以旅游基层管理的工作过程为教学内容的设计基础,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建设期内,按照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的思路建成“旅游督导管理”、“饭店服务基础技能实训”等课程。
参 考 文 献
[1]周文根.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职教论坛.2006(1)
[2]王玲,周志刚.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3]刘志兵.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职院校科学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
[4]应金萍.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作用[J].职教论坛.2009(2)
关键词:激发兴趣;组织技巧
前人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总结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几千年的逐步积累,形成了我们课本的海量知识点,以文字的形式罗列于书本纸张之上,使得我们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少走了许多弯路,所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要走进学校,学习这些前人用血汗凝结成的知识结晶,为以后的生产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那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才能学好用好这些知识点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在教子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的,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这是在强调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古人尚且有如此感知觉悟,那么,我们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活动中,更不应该让学生一股脑地死记硬背,对于课本知识不加思考质疑、不做讨论探究,没有动手实践验证地全盘接受记忆,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哀顽疾。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广泛质疑求证、大胆动手实践、积极讨论探究,对于课本知识点要做到消化吸收,而不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方法认知,谈一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实践性课堂。
一、构建小学数学实践性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于一件单调重复的事物之上,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够有趣味性,那么靠纪律打压学生使其集中注意力的效果是不佳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思考,怎样提升课堂趣味性,最大限度保持学生们容易走神的注意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人,灵活化课堂纪律要求,活跃课堂教学结构氛围,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实现自主探究性学习,主动学习,积极讨论,认真思考探究,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追问一句:“为什么是这样?”勇敢动手实践求证,能够有条件动手做实验的,一定要做实验观察过程现象,最大限度得出实验结论,比照课本知识点。动手实践,教师动手、学生动手,实践出真知;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构建小学数学实践性课堂,考验着教师的教学组织技巧
一、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状况
包豪斯建立世界最初的设计学院,开设了艺术设计学科,奠定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在《包豪斯宣言》中强调工艺、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认为设计教育应该是重视技术性的基础,加上艺术式的创造的合一,强调技术性、逻辑性的工作方式,逻辑性的,理性的教育的根本,建立艺术家、工业企业家、技术人员的合作关系,提倡在学校当中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作业同时是企业的项目和产品,培养了众多的设计人才,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在有很多高校还未达到包豪斯当年取得的高度。从现在国内各院校设计教育看,学科建设及教学大纲还是几十年前的年级制和专业严格划分制度,学生专业学习方向单一,知识结构单一,就业出路单一。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不能解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加入实践教学体系的必然性
艺术设计类学生往往在毕业时,甚至在毕业前,就已与社会、与市场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校期间就已经有了不少的从业经验,为社会也为自己创造了一定的价值。这种教学与实践、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结果,正是我国当代设计教育应当努力实现的目标之一,也是实践教学体系中具体体现的一部分。它不但是个别学生,而且是所有学生都应当参与进来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体系强调了艺术设计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是能改变人类生存状态,提高生存质量,引导生活方式,指导消费导向的实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项目教学是综合实践教与学的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与社会、企业、市场的联系。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把企业特别是校外实习基地的设计项目作为课题纳入教学中,使教学与企业的订单或设计项目相结合。这种教学客观地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也主观地解决了目前高校设计教育出现的某些不客观现象,为今后的设计教育发展指明了道路。
枥析久美子曾说,比设计更珍贵的是设计的过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创意的产生,与客户的交流,对市场的考察,实际问题的解决等会让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勤于动手,普遍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也增强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学会为别人着想,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这样的设计教育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当下在校受到的教育,更是未来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正如著名设计师张达利,他是一个不愿意重复自己的人,要不断地抛弃自己,不断尝试新的理论和方法。设计,他认为就是不断地探索、尝试和体验的过程,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对设计领域,对未来有所贡献。
为了学生长远发展和设计教育的持续良性发展,培养他们面对客户和市场尤为重要。“很自然,当你与客户交往时,你当然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来进行图像设计,你与之交往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相互间建立起一种关系才是明智之举,尽量详尽的了解对方的市场情况,并向他提供你的最佳方案。”(史伦斯旺,英国平面设计基础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学校是不存在客户的,但我们可以到外面引进客户。学校是教学场所,没有市场,但我们可以走入市场。把固有的传统教育模式应随时代而变化,即有利于学校发展,也利于学生成长。
关键字:语文教师 坚持阅读 语文修养 课堂气氛
阅读“精典”铸就语文老师高尚的品格。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
而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大多都是后天得来的。阅读精典作品,可以从中吸取营养。比如读《论语》让我们懂得君子之道;读《庄子》让我们懂得自由之法,不要“心为行役”;读《水浒传》让我们懂得做人要讲义气;读《西游记》让我们懂得做人要讲正气;读李白的诗歌让我们相信终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且要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骨气;读文天祥的诗歌让我们铭记“留取丹心照汗青”,作为中国人就要对自己的祖国有一颗赤胆忠心??????
当我们受到足量的精典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的时候,我们自己的人格,我们的品质也就形成了。它会由内而外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这股魅力会吸引着我们的学生,影响着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喜欢听我们的课。
阅读让语文老师具备语文精神,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鲁迅说过: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语文老师的知识管道中没有充盈的‘语文的水’,精神体内没有充盈的‘语文的血’,他的思想和语言就不免干涸,并迟早要陷入人生困境。”(《断想》)钱理群教授非常认同这句话。他认为语文教育的关键,就是教师自身的“语文修养”(“语文的水”)和“语文精神”(“语文的血”)。
那么语文老师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知识管道中没有丰满的“语文的水”,精神体内没有充盈的“语文的血”呢?
语文老师要想教好语文,就把语文与自己的一生联系在一起。就是要坚持读书,写作。我们所能理解的就是坚守:“教书者首先必须是一个读书人,尤其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不爱读书,不知其可也;语文教师不会写作,不知其可也”。(《“白衣书生”的书生意气》)这也说明我们要提高中学语文老师的文化、精神素质,要从爱读书,多读好书,勤写作,从中养成书生意气,保持书生本色。这些名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啊。
阅读让语文老师能够营造情感丰富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紧张学习生活中有一个柔软的栖息地。
初中生的学习任务是很繁重的,同学们为了能取得好的成绩跋涉在“书山题海“中。这时候,如果我们的语文课仍然是一板一眼的讲题练题,效果肯定不佳。而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的普及让学生很容易接触到流行文化,许多知识他们也可以在网上查到,这对语文老师是一个挑战,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唯有我们民族的精典文化里的精髓,是网络这个“文化快餐”当道的平台所给不了学生的。它需要语文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传达给学生。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有渊博的学识,也要时刻保鲜。
一个老师工作时间越长越没有激情,被生活中的凡尘俗世侵扰着,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差,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不管是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是要保鲜,都需要坚持阅读。而且要阅读好的作品,要深入地读,读出自己的见地。这样的语文老师就会具备丰富的感情,优美的语言,应变的智慧来驾驭课堂。
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要能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汉语更能感悟汉语之美,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让学生徜徉在诗情画意中,既学到了东西,还要陶冶情操,放松紧张的心情。
只有老师好读书,读好书才能引领学生读书,帮助学生构建精神家园
语文课主要是通过人类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来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而这样的传承又主要是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来实现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读经典名著。“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粮食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编者的话》)
可是,要很好的引导学生来读精典名著,做好这个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工作,最重要的,还是语文教师自身的提高,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语文老师自己都不读书,又靠什么来引导学生去读书?有句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各人。”关键就是语文教师要有把学生领进门的本事。因为学生自己的知识面还在扩大当中,他们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给他们介绍好的书籍,以及阅读的方法。
比如说我们希望学生读《水浒传》,我们就得介绍梁山泊的一百单八个好汉个个都很讲义气,但是又各有各的性格特征,如林冲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而鲁智深却疾恶如仇,敢打敢杀。教师自己把握不住精典名著的精彩之处,当然就没有办法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了。
所以,我认为语文老师坚持读书才能上好语文课,才能引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大家关注学生读书的时候,其实唤醒语文老师读书,读精典的意识其实更为迫切。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