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路设计要点

公路设计要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路设计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路设计要点

公路设计要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 设计 要点分析农村公路网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村村通公路政策的实施,农村公路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主要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对乡村公路设计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了农村公路设计的原则、总体要求及内容的设计要点。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剧增,环境问题已经是全人类必须面对的一个很紧迫的问题之一。我们生存的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空气污染,气候恶化,臭氧层耗损,全球温室效应,耕地减少,土壤污染,森林锐减等等。由于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体现,城市环境地质问题也是人在城市或农村的空间使用与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严重问题之一。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把农村公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管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由此可见,国家对农村道路的建设非常重视,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极为繁重。

农村公路一般是指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通乡(镇)公路是指县城通达乡(镇)、以及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通行政村公路是指由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也有部门认为“就我国的现状而言,农村公路就是指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

如何做好切实可行的公路设计,是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控制环节。作为公路工程设计技术人员,应将农村公路的建设纳入工作重点。在农村公路网规划中,路网布局是核心环节之一.通过农村公路网的布局规划,可以制定出具体目标年的路网方案,继而确定规划期所需要进行建设的工程项目,以此作为公路建设的指导.因此,路网布局方案是农村公路网规划的核心,有着布局方案的科学性、布局规划方法的系统性和可行性。

1.农村公路设计理念

农村公路线长面广,分散在一个地区的各个角落,针对不同地形、地质状况的农村道路,设计时除充分考虑经济发展、交通量、人口密度、资源分布状况外,还应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等各方面因素,本着“统筹规划、保护耕地、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在超重车辆通过时,不致对路面结构造成破坏,从而提高农村公路的交通服务功能。

1.1合理选择设计荷载

我省农村大多处于丘陵山区,不仅是地方材料采集的料源,有的还是煤炭能源基地,很多农村公路就必然成为地材的重要运输通道;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型重载车辆也越来越多,在干线公路中,因为超限检查站和收费站较多,一些大型重载车辆为逃避收费和检查也会绕行农村公路,对农村公路造成不可避免的破坏。所以,选择农村公路设计的荷载标准一定要准确,应以观察或了解到的最大汽车荷载轴载为基础,结合技术标准,合理选择设计荷载等级。

1.2合理选择设计速度

鉴于农村公路主要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服务,农村交通法制观念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在农村公路的设计理念上,应考虑:一是符合农村公路交通的实际,二是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农村公路在设计速度上也应合理选择。

1.3 合理选择路线

考虑到地方政府财政投资的困难,农村公路修建的不易,为避免重复投资,选择合理的路线非常重要,其原则有:

a结合县、乡、村建设规划,同当地景观相协调,发挥公路总体综合效益;

b充分利用旧路,减少占用耕地,保护生态环境;

c 便于施工,可采用的施工工艺能够满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4合理设计安全设施

以人为本,使用功能优先,是当前工程设计的一大主题。按照“保障安全、提供服务、利于管理”的原则,结合交通量的增长与技术状况,完善补充安全设施设计:如标志、出口分流三角端的防撞设施、结构物与高路堤等路段设置路侧护栏,在陡岩、急弯、沿河路段应当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提高行车安全性。

2. 农村公路的设计等级及技术参数

农村公路的设计等级及技术参数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即以改建三级公路为主,根据公路的不同地形、不同位置、不同作用可分段确定设计等级及技术参数:以保证畅通的交通量,满足车辆错车基本要求,确定路面的宽度;以保护路面不受破坏,确定路基宽度;以适应最不利交通荷载需要确定路面结构;以设计速度确定农村公路的线形标准。

2.1长治市农村公路的线形技术参数

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经计算,农村公路主要线形技术参数一般取值为:三级路平原区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9米,路面宽度7.5米;三级路山岭区、四级路平原区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7米,路面宽度6.5米;单车道四级路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5米,路面宽度3.5米,并在适当位置设错车道。

2.2长治市农村公路典型路面结构设计指标

结合重载交通对路面承载要求,在分别对三、四级农村公路给予1.8、1.5的交通荷载系数后,采用的路面结构为:

a.三级路沥青路面面层厚度不低于4cm.;

b.四级路沥青路面面层厚度不低于3cm.;

c.水泥砼路面面层厚度不低于18cm;

d.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厚度不低于15cm;

e.石灰土底基层厚度不低于15cm。

3 .设计中注意的事项

设计方案以切实可行为原则, 重点放在农村公路的改造工程项目上。因此,利用旧路、局部加宽的地段所占比例达80%以上,这也是发生工程质量病害较多的地方,设计方案如果不到位,很容易发生质量问题,为此,为保证工程质量,设计中应注意与质量验收标准接轨:

a.平面线形以适合原线形的流线为基础,保证顺畅为可行;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平纵指标可适当降低,路基宽度可适当减窄。

b.新旧路基的接茬方式、填料的技术要求;

c.为达到压实质量标准,应考虑可采用的夯实机具型式;

d.加宽宽度,结合工程量大小,应考虑错台方式、压实作业和错轮有效宽度;

e.采用矮挡墙加宽路堤,应验算施工压实机械压实时产生的倾覆推力;

f.加长涵洞,参照旧涵结构顺接;

g.原有路基较好的地段,如多年稳定的砂砾路面,可直接进行底基层或基层施工;

h.石质路基上直接做水泥稳定基层;

i.综合排水的完善。公路质量由水侵害引起的问题达50%以上,农村公路在养护方面经费严重不足,因此,完善综合排水设施,减少水侵害,十分重要。安全设施的完善,可提高公路抗灾能力,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农村公路设计变更控制

农村公路设计变更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资金影响,产生对技术标准的变更;二是地方拆迁的影响,设计方案的变更。因此,要想控制好农村公路设计变更,控制好技术经济指标,必须作好以下工作:

a.现场踏勘,充分了解当地的水文、地质、材料情况,核实当地提供的测设基础资料;

b.了解当地民俗、民规,设计方案适合当地乡村建设规划;

c. 对采用的材料进行试验,对旧路进行弯沉质量检测,通过数据分析,确保提供的设计方案切实可行;

d.设计方案应与现行施工技术规范保持一致。

5. 结语

搞好农村公路建设,要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力度,坚持把质量工作放在中心位置,重视设计工作,加大设计质量监督和检查力度,从工程源头抓起,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投资效益,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好务。

参考文献

[ 1] 白雁,万传风,魏庆朝,丁海波;农村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法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2] 袁炳麟. 1996. 浅谈城市地质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 3] 肖和平. 1989. 湖南邵阳市郊微震活动特征及成因[ J] . 华南地震.

[ 4] 张旺锋,张风霖 . 2011. 从舟曲泥石流反思城市地质灾害防治 . 甘肃科技.

[ 5] 向前忠;公路网规划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 6] 苏涛. 2009. 我国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 决策管理专家论坛.

[ 7] 陈建壮;新疆公路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公路设计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山区;路桥工程;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U448 文献标识码: A

一、山区公路桥梁设计概述

1、山区公路的特点

山区公路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山区公路的地形比较复杂。山区地面的高差非常大,横坡比较陡峭,坡面变化也极为频繁,为山区公路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二是山区公路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山区的地质由于存在着大量的不稳定斜坡、陡坡、滑坡,因此很容易造成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山区公路桥梁特点

由于山区公路的地形陡峭、地质结构复杂,而且其地表地貌多为季节性冲沟,这些地貌多数都不是受水文控制的,而是受地形影响较多。因此,山区公路桥梁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采用高墩桥设计,而非路基设计。这是由于采用高墩桥设计,能够有效防范季节性洪水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力也比较小,经济、安全也更为实用。相反,如果采用了路基设计,土石方施工的工程量非常大,而且高填土分层错层高,极不稳定,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我国山区路桥设计的现状

1、设计人员无现场施工经验

现在做山区路桥施工图的设计人员大多从各高等院校直接进入设计单位,并没有实际的现场施工经验,经常机械地套用各种设计规范去做山区路桥设计。这个问题导致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容易忽略施工中实际操作的技术问题。

2、缺乏动态设计理念

在做山区路桥设计时,缺乏对山区路桥所处地理、地质环境发生动态变化时的耐久性保障措施设计,有待加强对山区路桥遭遇的突加荷载进行安全性保障设计。

3、设计规范落后

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现状:设计规范是设计人员在做山区路桥设计时的基本依据和主要参考文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货运车辆的不断大型化,山区路桥面临的突发状况不断增加,现行的设计规范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因此现行的设计规范亟待重新新修订以适应当下的山区路桥设计要求。

4、缺乏总体设计规范

我国主要通过法律规范山区路桥的设计准则,由于现在山区路桥的结构不断复杂化,负载要求不断提高,使用年限不断增加,其规范已无法符合要求。

5、国家对公路设计管理的总体系不完善

我国对路桥建设的约束行为是通过相关法律规定来完成的,这种方式虽然对路桥设计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一旦路桥设计出现更新变化,路桥工程建设就会面临无章可依的状况。为了增强我国公路桥梁的使用年限和保障人民财产的安全性,在路桥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对路桥设计的要求与规范来执行,但是我国的相关交通管理还不完善,特别是山区,公路运输是物资交流的重要方式,超载超限问题十分突出且一直不能得到明显制止,设计方如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路桥荷载设计,桥梁结构及路面结构往往过早发生严重破坏。这就要求我国的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的明文规定和规范制度,使我们的路桥设计更加符合国情。

三、山区公路设计的心得及建议

1、不同地方桥墩的选择

桥墩的选择应该满足桥梁结构安全的要求,而且要结合地形实际情况。对于高度较矮的桥墩多采用柱式墩,而且柱式墩分为方柱和圆柱,方柱和圆柱各有优缺点,圆柱各向同性,调整效果会差一些,对于方柱,增加了桩帽,增加了工程量,应该根据山区的实际地形,桥梁的上部结构,合理的选择是采用方形还是圆形的柱式墩。对于高度较高的桥墩,多采用Y型薄壁墩较为普遍。因为Y型薄壁墩只需要一套模板,对于山区地段,模板的运输和支架的架设都比较麻烦,难度较大,因此在对于模板需求量大的山区桥梁,采用Y型薄壁墩施工较为方便,具有显著的优势。

2、桥梁上部结构设计的控制要点

山区公路桥梁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根据山区地形、地质、地貌来选择桥梁的结构体系,从而确保桥梁的结构设计能够达到科学、合理、经济、耐用的目标。通常情况下,一些平缓地势的中、小型桥梁建筑比较倾向于使用简支空心板结构,这一结构桥型的桥梁比较高大,跨径较小,而且施工便捷、技术成熟。但是由于跨径较小,所以在跨越深沟时,其桥梁高跨容易造成比例失调,从而影响桥梁的整体美观。同时简支空心板结构桥面存在着许多伸缩缝,这就为车辆的行驶带来诸多不便。中等跨径桥梁多使用预制拼装多梁式T梁,这种结构的造价低廉,施工方便。但这种结构的T梁为开口断面,所以平衡受力能力、抗扭曲能力较差。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我们从桥梁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桥梁所跨冲沟、河流等被跨越地貌的地形情况,对结构体系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够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严谨性。

3、桥台和基础的设计要点

在山区的桥梁上设计中,桥台的设计会受到山区地形的限制。在桥梁的施工中,桥梁两侧山体的动工和台前填土工作能否正常的进行和桥台的选型有着直接的关系。桥梁的建设中桥台的选型方案一般有倒T式、柱式台和重力式U台三种,在进行桥台的选型时,在保证桥梁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我们应该选择最便于施工的桥台样式。当进行作业的山体斜坡的倾角比较大时,我们不应该选用带有锥坡的桥台类型,因为选用此种桥台会造成山体大面积的开挖,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在山区桥梁的建设中一般使用倒T式、重力式U台的桥台。倒T式、重力式U台的桥台能够解决在桥台建设在山区施工困难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山区的土壤里一般含有大量的石块,其地质条件一般比较好。在进行桥梁基础的设计时,通常采用扩大基础的形式。选用扩大基础的形式进行桥梁的基础的设计,一般是桥梁建设地的地面横坡比较小。当桥梁需要跨越深沟时,其建设地的地面横坡会比较的陡,此时扩大基础的方案就显得有些不适用,因为在此种情况下,采用扩大基础的建设方案使两侧基础的埋深有很大差异,造成基底受力的不均匀。扩大基础的设计方案对环境也会造成较大的危害,施工时会进行大面积的挖掘,造成山体的严重破坏,直接影响着植被的生长。基于施工的难易、经济性和环保性的组多方面的考虑,我认为在山区桥梁的建设中其基础的设计方案宜采用人工挖孔短桩基础与扩大基础相结合的方式。在进行基础设计方案的选择时,我们应该对相关的地质地形进行综合的考虑,不同的地质条件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最大程度上保障桥梁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山区进行路桥建设,需要先对地形因素进行考虑,并仔细的勘探周边地形,针对不同的地形,则要求采取不同的施工设计方案,为了对方案所具有的科学性进行保证,可以采取多种方案进行优先选用的措施。路桥建设主要是把使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满足作为基础,同时还需要综合的对人文因素和经济因素等进行考虑。只要不断的对其进行合理规划、科学施工和适当的养护,才会使山区路桥的整体质量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律,詹丹丹.浅谈市政路桥加固改造设计中的要点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17:400+417.

公路设计要点范文第3篇

赵庆平

(甘肃科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730010)

【摘要】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交通运输业中最为重要、最为普遍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在经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角色。无论在偏远的山区还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平原地区,都是最经济,最普遍的交通运输方式。但是近年来,我国公路的寿命普遍的降低,经常是没到翻修时间就已经被迫翻修了,除了超载以及自然的因素外,公路路基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水泥砼公路路基设计的要点进行必要的探讨。

关键词 路基设计;施工设计;路基防护设计

1水泥砼公路路基出现的问题

水泥砼公路在公路建没当中之所以被广泛的运用是为其有承载能力大、使用寿命较长、抵御摩擦损害能力强、在恶劣多变的自然条件下稳定性较好等一系列的优点。但是在经过对水泥砼公路的设计、规划、实际投入使用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裂缝之类的问题。原本设计寿命十年到二十年的水泥砼公路,不到五年就被迫翻修。在这里且不讨论如路面的期断裂、错台边角破损、平整度及粗糙度差等给行车和养护带来一定的困难,这些类似的问题不容易被处理,并且维修的费用较大这些问题。其实在水泥砼公路路面出现问题的同时,公路的路基已经出现了问题。一个好的基础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解决水泥砼公路的质量问题,就必须先从它的基础——公路路基下手。

毋庸置疑,路基是公路工程的基础和前提。是否有一个坚实而耐用的路基,会严重的影响到水泥砼公路的使用寿命。只有路基稳定了,才能够保证整个公路的质量。目前来看,水泥砼公路的路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沉降的问题。很多的水泥砼公路寿命较短,就是由于公路沉降而导致的积水长期浸泡而导致的公路承压力降低,在经过车辆碾压之后水泥砼公路路基的下层造成裂缝,水渗入之后,导致的水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路基设计中上层预留空间较大

水泥砼公路的路基要将水泥铺在已经竣工的路基工程之上,然后经过碾压等一系列的工程完成整个公路工程。但是在设计中由于路基设计上层预留空间较大,在水泥砼公路路面的施工中没有进行一系列的预防治理措施,从而导致的有承压真空的状态,在经过车辆碾压的同时造成路面以及路基的变形,使得路基和路面水泥砼材料不能够很好的混合一起,以一种坚固的结构来维持公路的稳定。

1.2路基湿度较大而引起的路面沉降

众所周知,水是无孔不入的,所以是不可能将水分完全的过滤在工程之外的。我们在路基设计中对于排水和地沟的设计不够合理,就导致了雨水以及地下水不能够很好的被及时的排出,所以才使得路基中水分含量超标,水破坏了路基内部填充土的结构,也可能使得填充土的密度降低,导致路基的承压力降低。而在平原地区,由于地下水位较高,靠近原始路面的地下水分通过填充土之间的缝隙向上渗透,从而导致了路基与原始路面结合的部位逐渐的被水分侵蚀而渐渐的丧失自我结构的平衡性。从而导致路面的沉降。

2水泥砼公路路基设计重点

2.1施工前的工程总体设计和规划

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工程总体质量的控制得力与否和工程施工之前的设计规划有着及其重要的关联。

首先在设计总体规划之前一定要做好实地勘察。对于将要施工的地点进行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施工技术、设备准备情况进行实际的勘察。并且对于地质地貌较为复杂、水文结构较为复杂、施工地点难以展开的特殊路段提供详细的设计资料,可以在设计规划中考虑运用换土,在土中掺白灰、水泥等方法来改变一下施工条件。

其次是一定要严格控制路基填充基料的质量,在设计中一定要将路基填充料的质量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图纸中规定需要使用的各种路基填充料的最小强度范围,以及填充料的最大粒径要求。对于土质不适合用来作为填充料的要坚决进行更换,不能更换的要有明确的改造方案,用来全面提高填充土的质量。然后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规范来进行路基坡边稳定性控制的设计。结合填充料的种类以及边坡的高度来进行适当的边坡加筑设计,必要的时候可以加上边坡平台的设计以确保边坡的稳定。并且要做好路基防护设计。根据路基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首先考虑的应当是运用植物边坡防护和人工加固防护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边坡防护设计。主要体现是在植物能够生长的地方种植植物进行预防水土流失,固定土层,防止风沙直接侵蚀边坡。然后是在植物很难生长的地方进行护面墙、砌石等工程的建筑设计,一定要能够让它们在关键的地方出现,和种植的植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最后是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是在施工中要能够对于在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有条不紊的人员设备的协调工作的设计。在施工设计中应当注意的是施工顺序的规划,应当科学的根据施工类型进行设计,并且明确构造物于路基之间衔接需要注意的各种类型的关系,对于高填筑方段应当优先施工,并应当设计出一套应急预案措施。

2.2水泥砼公路排水的设计

在路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如何科学的防治水对路基的侵蚀,是水泥砼公路路基设计中最为主要的课题之一,而水泥砼路面的防水性能是非常好的,路基排水设计应当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路基施工阶段时候的排水设计,是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材料稳定性的设计,由于路基填允材料非常容易被水所侵害而丧失其原有的属性,所以要有一套完整的施工排水系统的没计。可以在施工开挖之前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尽可能的将地下水位降低,设立施工临时排水沟的同时并在路基基底部位添加低剂量石灰层,用来防止地下水通过土壤毛细结构向路基内部渗透。

二是,进行施工过程当中应当设立边坡、横坡、急流槽等用来迅速排干施工中产生的水,以及在施工过程当中的降水,防止路基积水而造成的路基建设未完成时的不必要的损坏。还要进行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的设计用来主要将雨水以及中央分隔带中的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在施工的最后一定要加强路基表面的平整度的设计。以便于路面工程和路基工程更好的契合,避免不必要的缝隙而导致的路表水的渗透而导致的路基内部损坏。在施工完成之后的路基排水设计应当主要注意路基的防护设计,其中最为主要的是防止水的冲刷设计以及支挡防护设计。

在冲刷设计当中,除了利用传统的抛石、砌石、铁丝石笼等冲刷防护之外,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升级和改造,也就是高强土工格栅的代替使用,它对于因土体不均匀沉降很适用。在支挡防护设计中最主要的是利用挡土墙的形式进行防护,应当挑选密集性较高,路基较为稳定的形式,然后是运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模式进行悬臂式的上墙,这样就能够更好的防止在水量较大时对于路基的冲刷而造成的损害。

3结束语

水泥砼公路路基的质量关系到大部分城乡公路以及高级公路是否能够畅通,我们一定要做好水泥砼公路路基的设计,用系统的设计来将整个路基的质量控制住,总的来说要注意施工中的排水以及完工后的排水没计。相信随着我们水泥砼公路路基设计技术的提高,水泥砼公路的质量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克林.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发展浅析[J].现代公路,2008.

[2]刘金锋.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0(15).

公路设计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路线;车辆;安全;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道路建设直接决定和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是这个城市最基本的真实情况的呈现,也是这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和形象的窗口,而公路路线的设计则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道路建设的水平,是根基,是基础,因为公路作为承载着一个城市人民出行生活和经济发展的载体,将长期存在,对公路沿线和周边人民和地区的影响很大,决定着以后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所以公路路线的设计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公路路线设计的重要性

公路设计的关键是公路路形的设计,因为公路路线是公路的骨架,路线设计的是否合理决定着比如路基、路面、桥隧等的设计。同时行车方向是否清晰,有没有达到人民心目中的预期等这些问题都来自于是否拥有合理、优质的公路设计。这其中路面设计、安全设施等又成为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还决定着公路的技术等级及其规模。伴随着公路事业以及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城市的道路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已逐步演变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和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视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是我国的公路路线设计理念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先进设计理念仍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现在我们应该摒弃过去固有的传统理论,与时代接轨,积极向发达国家看齐和学习,,所以我们应该运用新的技术理论,再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设计出符合我国特色的公路路线,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造价,节约资源。现如今的公路路线设计,不仅仅只是为了保证人民的日常出行和汽车等的驾驶安全问题,还要考虑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安全,还要乘客的舒适度,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保护,能否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公路路线的设计是一个很大,也很重要的问题。

二、公路路线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保证公路的基本功能,然后再考虑节约资源和造价,以及尽可能的减少路程。设计前应该对周边环境进行详尽、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全盘考虑。然后根据周边的地质和水文等环境因素,进行深入了解后提出一个科学规范的,设计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先进行总体的部署,再根据指定的方案进行科学的分析,来减短路程,还要尽量避免岩层结构,特别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对自然生态环境容易遭到破坏的地区要予以特别的重视和保护,比如有可能野生动物迁徙时需要经过的路段要建立生态通道,要沿路设置绿化带等。要积极通过各种办法将公路的设计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以及生活中去,我们建设道路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和缓解当地的状况,所以要努力为当地的一切做出贡献。

三、公路路线设计要点

1.路线方案和控制点的选定

在接受任务并组建人员完毕后,应该会同各个方面的人员,根据初定的方案进行实地考察后,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最终的意见上达成共识,这样能够避免在日后的过程中因为方案和控制点的问题上产生分歧和矛盾,影响工作进度和质量。

2.严格掌握和运用技术标准

不可以为了追求指标,就轻易采用低指标,应该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安全、高效的情况下,降低造价标准,较少运营费用,减少水土流失。

3.要注意与当地农业、电力等各方面的配合

在我国,土地依然是十分紧缺的资源,也是我们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我国在土地的保护上以及政策上都有十分明确而又严格的规定,因此我们在设计路线时应深入了解当地的地形和地貌,对于要占用的农田要做出合理、细致、具体的方案,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保护农地和耕地,不破坏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卫生。

4.必须重视水文和地质问题

良好的地质对道路的生产和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选择之前我们就一定要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对于之如滑坡、塌陷等严重不良地段,我们的原则是尽量绕避,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勘探,不仅仅能够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而且还能节约大笔经费。

5.把环保当作重要的因素参考进去

我们的工作要紧紧围绕着降低公路建设对环境破坏的最低限度来进行,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是重视我们以后的可持续性发展,而忽视它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和恶劣的影响,在发达国家,早已树立起了这样的思想和意识,我们在这方面还远远落后,有待加强。

6.重视设计后的服务

设计后的服务是保证公路建设顺利的最强有力保证和坚实后盾,所谓设计后服务就是通过经常性的在工地上采访,与农民工兄弟的交流,和同行之间的讨论,吸取彼此的经验,互相交换看法,倾听施工单位的看法,为以后的设计上、方案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公路路线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及方案

1.平面直线的设置问题

众所周知,公路平面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直线又是路线平面中最好的线型,可长直线又会导致线型单一,沿线风景过于稀少而容易引起视觉疲劳,所以我们又不能在线路设计中无限制的设置长直线,大量数据证明过长的长直线极易使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因沿线景物单调而引起视觉疲劳,在注意力不能够集中的情况下非常容易措手不及,从而引发交通事故,所以在设计路线时,直线的设计不易过长,但鉴于我国各省市的地貌地形参差不齐,差距很大,故无法形成统一标准,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充分考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直线长度。

2.路线超高渐变段位置

通常,我们把路线超高渐变段的位置问题放在一个相对来讲的固定位置上,可是这样的设置往往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极易使路面产生扭曲和变形,带来了安全方面的巨大隐患,给司机和乘客以及过往行人带来了人身威胁。

3.线形的设计和行车速度不一致

根据所测速度做出的设计不能够保证与线形行车速度标准的一致性,这样的设计对平坦的直路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有时速度的不同造成的差别还很大,因此设计人员固然希望能够设计出一条所测速度与线形行车速度标准相一致的公路,但由于各路段之间往往会突然产生之如车速突变点等问题,而这些突变点往往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

结语:

路线的选定与设计的首要条件是地形的条件,还与工程的地质、水文的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在对这些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兼顾平衡,考虑周全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说有可能设计出一条高质量的公路路线。公路设计是一项非常严谨而又讲究科学的工作,一条好的公路设计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其处处饱含着科学道理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它必须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这是一个不断重复和优化的过程,贯穿“以人为本” 的理念,让公路真正体现出安全、舒适、环保、美观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艾永练.公路工程项目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资讯.2009(8)

[2]史扬.道路线形连续性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风.2009(18)

[3]王晓.基于公路网后评价的公路网评价方法研究[J].公路与汽车.2007(4)

公路设计要点范文第5篇

Abstract: Based o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practice,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of joint crack in new and old roadbed combination, old pavement treat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eflective cracking of asphalt pavement overlay and road drainage treatment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highway concrete road into urban asphalt road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改造;城镇道路;旧路面板的处理;路面反射裂缝;路面排水

Key words: reconstruction;urban roads;old road pavement treatment;pavement reflection cracking;pavement drainage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097-02

0 引言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城市郊区的公路已经不能满足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建成城镇道路。本文就是结合了自身在改造工程设计中的一些实践经验,提出了在这个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 工程概况

28号路是东莞市常平镇的一条主干路,该路现状为路堤式公路形式,纵坡很小甚至为零,道路两侧局部路段房屋林立,采用明沟排水,路肩边缘布置了通讯管线、给水管和路灯,此外无其它市政配套管线。现状横断面为:中间15.5m宽车行道,两边部分路段土路肩宽1~4m,部分路段人行道宽5~6m,车行道路面为混凝土路面,由于建成时间不足15年,混凝土路面大部分完好,个别出现板块错台、开裂、缺角、脱空等现象。28号路定位是东莞市连接镇区的主干路,设计车速60kn/h,现状道路等级较低必需要进行改造。经过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改造后的横断面为:中间车行道宽24.0m,两边绿化带各3.0m,非机动车、行人混行道宽5.0m;同时增设雨水、污水、电缆沟、给水等各种市政管线;将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2 改造难点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新旧路基、路面结合部裂缝的防止

2.1.1 新旧路基的处理。改造后的中间车行道需要在原有的车行道两边各拓宽一个车道。需要注意的是旧的路基经过多年的运营已经沉降,呈基本稳定的状态,而新拓宽部分的新填筑土作为附加荷载,会打破这个状态,很容易造成路面开裂。

①老路土路肩的处理。原有的28号路土路肩路基,其实它的稳定性是很强的,但是当改造完后,如果直接被用作主车道,还是难以达到规范要求,最好进行适当的挖除重新填筑。具体是把老路堤边坡开挖成台阶状,台阶高度控制在100cm左右,宽度在200cm左右,每层台阶横向铺6米宽,纵向通长的土工格栅,以减小沉降差。

②拓宽部分路基的填筑。在路基填筑前处理好拓宽部分的软基,可以有效的减少拓宽部分的沉降。在这个工程中,拓宽部分的软基主要采取了换填级块石、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措施,各项技术指标经检测合格后,才进行路基的填筑。路基填筑材料的来源,通过合理论证,道路拓宽路基填料选择了工程性好土。

2.1.2 新老路面结构的结合。在公路改建城镇道路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新老路面结构的结合问题,因为在客观上无论采取哪种措施都很难避免拓宽部分的路基和老路的路基之间的沉降差,而这种沉降差会在路面产生一定的附加应力,即拉应力,一旦超过路面材料允许的拉应力时,路面就会开裂。在这个问题上,28号路采用的是充分利用旧混凝土板块,首先在新板块侧面居中处植?准16钢筋作为拉杆,间距50cm,长度50cm,伸入原混凝土板块25cm;然后新浇筑一块同强度、同厚度的混凝土板块;最后新老混凝土板块上同时进行沥青混凝土罩面。

2.2 旧混凝土路面的处理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原有路面进行病害调查,以下是几种常见病害的处理方法:

①接缝的处理。首先需要把旧填缝料全部清理干净,保证缝内没有杂物。然后纵缝、横向缩缝及施工缝接缝采用热熔改性沥青油灌缝。胀缝清缝后,缝下部填塞聚氨脂硬泡沫板厚2厘米,高18厘米。上部用热熔改性沥青油灌缝。

②交叉裂缝或破碎板块。如果旧路面是交叉裂缝或破碎板块的,应该采取凿除破碎板的方法,然后浇筑新砼板,但在凿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采取的机械凿除工具可能会影响周围的板块基础,因此最好是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截断钢筋。如果基层强度不足,应该先进行基层处治,然后用C20素混凝土浇筑,厚度为15~20厘米。在处治好基层后,重新浇筑C40水泥砼路面板24厘米,面层和原混凝土路面板平齐,同时设置传力杆和拉杆。

③横向、纵向开裂的局部修改。如果遇到横向、纵向开裂的情况,应该在裂缝外的20厘米左右画一个与板边垂直的边线,然后沿着边线切开,把破损的部分凿除,如果是基础有问题,就先处理好基层,再浇筑一个厚15~20厘米的C20素砼基层。

为埋设传力杆,在两侧边缝板厚中央钻洞,深度10cn,直径4厘cm,洞的水平间距为50cm,将洞内粉碎物清除,并加以湿润。填实1:2水泥砂浆后,每个洞插入一根直径?准16,长度为20cm螺纹钢筋。

④角隅部分开裂的局部修补。如果是这个情况,应该按照破裂面的大小,确定切割范围。板面和边缝之间的距离最少应该是1.3米。用圆弧来连接二边缝交角处,并且要求半径要超过30厘米。

然后把边缝切开,凿除破损的部分,形成规则的垂直面。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把钢筋截断,如果发现拉杆传力杆及滑动传力杆也存在问题,应该进行修复或另设新杆。

角隅局部修补需配直径?准8双层钢筋网,钢筋网间距10厘米双层钢筋网离板顶板底5厘米。设在架立钩筋直径?准16,间距30厘米。

⑤脱空板的处理。弯沉检测:测量工具,后轴重10吨载重车,5.4米贝克曼梁,百分表。

测点布置,如果是刚性路面,应该根据有关要求进行逐板编号、登记,然后检测弯沉。

采用单点实测弯沉来控制旧水泥砼板块的竖向位移,首先需要对板块进行地毯式测量调查,然后进行修补控制。水泥灌浆加固工艺是在原有的水泥砼板上凿孔,然后把孔中所有的杂物清除,保证孔的清洁和干燥,之后插入灌浆钢管。灌浆管用1:2水泥砂浆锚固在砼路面板中。路面板下空洞用0.5-1厘米碎石填塞。

灌浆浆液应该具备初凝时间长、施工和易性好、早期强度高、不易发生收缩等特点。灌浆材料配比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U型高效膨胀剂:早强剂:1:0:5:7:0.05:0.05。

错台板的灌浆:首先是从沉陷量大的灌浆孔开始,按照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顺序,直到下陷路面板升到相邻路面板高度。唧泥缝板的灌浆加回:一条缝唧泥,应灌浆加固缝两侧的两块板。在每块板靠板缝的三个孔中灌浆。

脱空板的灌浆加固:如果其单点实测弯沉值在0.1~0.4毫米之间,应该采取钻孔压浆处理,如果是大于0.4毫米,应该凿除原有的旧破碎板,新浇砼路面板块。

布孔呈现梅花型,一块砼路面板五个孔。灌浆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砼路面板的顶升量,可采用路面加车载方式,压住路面板。

2.3 路面排水的处理

①平原地区修筑的公路常以路堤式,小纵坡甚至无纵坡居多。在改建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非常不利于城市道路排水建设的需要,如果硬是改建原有的纵坡和横坡,会大大的增加工程的成本和延长工程的工期,因此在此次工程的改造设计中,保留了原有的纵坡和横坡。

②为充分利用旧混凝土路面,顺原有纵坡进行沥青混凝土罩面,而原有纵坡很小,满足不了城市道路排水的要求。这时就需要采取锯齿形边沟,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采取此方法困难重重,为了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在路面边上设置了平石,采用平石调整坡度与雨水口位置相配合,同时加密雨水口的间距,使雨水能及时排出。

2.4 反射裂缝的防治

在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沥青混凝土罩面是最常见的,因为它既经济又快捷。28号路现状路面情况基本良好,所以有关专家是同意采取此方法的,但是如果是直接把沥青混凝土面层铺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是很容易造成裂缝的,会很大程度的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

很多的研究都表明,反射裂缝是不可能被彻底的消除的,只能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开裂。在这个工程中,结合自身工程的一些实际情况,采用的罩面结构为:原混凝土病害处理及清洗灌缝后,喷洒粘层油,满铺土工格栅,然后铺约平均5cm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调平找坡层,最后采用6cmAC-20C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4cmSMA-13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面层。罩面总厚度15cm左右,新老混凝土罩面结构一致。实践证明,该罩面结构,在原混凝土路面破损较少的旧路改造中,对防治反射裂缝效果很好。

2.5 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

本工程改建实施时,总体上来说对交通影响较大。影响区域可在下述原则的指导下进行交通的疏解。

分流疏导:采取自然分流与管制分流相结合,通过媒体引导市民选择其它路线出行,在相交道路的相邻路口设置告示牌,提示行车避开施工路段,利用周边路网分流交通。

分幅施工,通过新建临时疏解便道及左右幅路分开施工,保证被相交道路的车道数满足现状交通需求,保证现状路的公共交通、片区出入交通、组团之间联系交通与现状基本一致。

分时段施工,白天施工对交通影响小的工作面,在夜间交通低谷时施工对交通影响大的工作面,同时注意控制噪声污染。

对施工组织进行动态管理,派专人巡逻,发现施工地段交通拥堵后,立即撤离工地,疏导交通,重新研究施工组织方案。

加强交通管理力度,加大交通安全和交通组织方案的宣传,改善交通秩序;协调交警部门增强路段的通行能力,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立即采用应急处理,减少其它方面因素对该路段交通的影响。如有需要,在有合适条件的地方设置新建临时便道。

3 结束语

在公路改建城镇道路的工程中还面临着很多的实际问题。本文结合28号路改造工程设计中浅谈了几个具体问题的觖决措施。总之,公路改造为城市道路涉及范围广、专业多,只有进行合理设计与精心组织,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CJJ 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2]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