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文第1篇

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阻碍正常生产,危害建筑和施工工作者安全的问题。笔者通过自身在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经验总结如下几点:

(一)建筑企业没有科学的生产程序。从目前情况看来,建筑企业较为缺乏安全生产程序,尤其是一些小的建筑企业。我国明确有法律条文规定,建筑企业生产前必须向当地生产有关部门提交生产申请,并且得到当地主管部门生产批准后方可进行开工。然而较多建筑企业并不能确保该规定的基层落实,往往出现了没有按照规定,没有科学的工作程序就施工的现象。与此同时,出现了部分企业开工前期准备工作滞后,开工后才办理相应手续的情况,这就直接影响了当地相关部门的有力监管。

(二)生产工期缩短,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较少。有的企业为了减小生产周期,减少生产费用,盲目地缩短生产工期,直接造成了生产压力。有了生产压力后,必然会导致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生产,直接造成建筑工作者工作时长增加,建筑生产器械高负压生产,容易出现建筑工作者注意力不集中,器械损坏等问题,间接给建筑安全带来隐患。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建筑企业市场份额较大,工程量巨大,可能会要求施工单位垫付部分施工资金。一旦给施工单位生产压力,极易造成施工单位不按照生产标准进行施工,施工资金的断缺直接影响了施工质量,是产生安全生产隐患的一大原因。

(三)施工单位安全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由于一部分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性,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对安全生产存在侥幸心理。殊不知,一旦忽略了建筑的安全生产,造成的损失不是经济效益方面而已,往往还有可能对施工企业的信誉造成影响,其后果不是经济效益就能简单弥补的了。由此可见,施工企业管理工作者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当然,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有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科学落实。笔者从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获悉,部分施工企业管理工作者空有安全生产意识,并不能把安全生产意识科学地落实到实际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容易造成安全生产管理的不同步。

(四)生产安全隐患来源管理不充分。所谓生产安全隐患来源,指的是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重点部分。从笔者的工作经验看来,生产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建筑器械以及由于建设需要的深坑等等。这些危险来源往往是由于施工企业抄袭套用其他企业的施工方案,导致不能正确地使用器械,出现方案与实际施工不符合等问题。当然,这些隐患有可能是施工不规范造成的,比如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没有科学合理地进行验收,就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

(五)施工从业人员生产技能低下。施工工作人员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基层工作人员,犹如一个花园的修剪工,他们的综合生产技能直接影响了建筑的整体。由于当前很多企业一线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他们未经科学的技能培训,施工技能低下,安全生产意识较低,从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二、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建筑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从安全责任的角度出发,杜绝出现施工单位垫付施工款项的现象的出现。从实际生产需要出发,不能一味地追求生产进度,保证施工工作者的正常工作和休息时间。强化企业管理层的安全责任意识,让所有人都主动地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与此同时,保证合理地施工程序的落实,避免出现先施工而后申请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奖罚分明。安全生产离不开一个全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上文笔者提到,部分管理工作者仅仅是有了安全生产意识,但是并没有把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到实际的规章制度中。这要求我们建立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障安全生产模式的推进。加大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确保安全保障设施的投入,提高施工工作者的安全系数。当然,对于建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惩罚,违法的必须移交当地公安部门。对于那些工作积极,能够在胜任本职工作的职工,给予必要的奖励,促进建设人员的积极性。

(三)全面提高施工工作人员工作技能。提高施工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需要施工企业在招纳人才的时候进行一定程度的考核,对于那些没有科学工作技能的农民工等,必须等待培训考核成功后方可持证上岗。当然,为提高安全系数,必须对施工工作者进行定期的考核,加强重要器械操作者(如起重机司机、司索工、手脚架工等)的重点培训,因为他们操作着大部分安全隐患来源,保证高质量的施工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

三、结语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文第2篇

1.1安全责任不明确、没有落实到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阶段,以电力企业、石油企业为首的能源资源型企业正在进行体制上的改革和变更,在这个关键时期更加要注重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而就目前的电气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来说,安全生产和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漏洞。首先,从体制上来说,电气企业的安全问题的责任往往没有明确的划分,这就直接导致出现安全问题的时候,其责任不能真正的落实到个人,这就极大的阻碍了电气企业的安全生产的落实。从目前各大电气企业的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很多电气企业都已经对内部的安全责任体制问题作出了调整或者改革,但是往往都是没有针对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而是只是从体制上进行改革,并不能真正的融入实际的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当中,只是流于形式,这就导致了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问题并没有一个正确而严肃的认识和理解,不能认真的去执行。

1.2安全意识差、不能完全适应新体制另一方面,从电气企业从业人员的主观上来说,大多数员工对于安全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大多数的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都不高,这就从主观上大大的限制了企业关于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改革。有的企业已经完成了安全管理和生产的体制上的改革,但是在落实和应用到实际实践的时候却遇到了问题,很多的员工都不能完全的适应新的体制和管理办法,不能完全的按照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要求来工作,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差,习惯性违规操作成为了生产的常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为安全生产和管理的落实增加了难度。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具体办法

2.1建立健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体制由于经济市场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市场和社会对于电力企业的要求也更加的多样化,要想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首先就要顺应时展的潮流,根据不同电气企业的不同发展状况和实际,从体制上建立健全自身的安全生产和管理的体制。电力企业应当根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企业自身的改革体制,其最终目的是要将安全生产和管理落到实处。企业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严格的执行和落实,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检查和监督部门,针对安全规章制度中的问题的违规现象即使的查处和上报,随时随地监督违规生产,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

2.2提高安全意识、注重有关技能培训其次,在电力企业自身的日常运营发展的过程中,要多对员工和从业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使其对安全生产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还有不断的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的职业技能,熟悉设备和器材的使用,只有不断的熟练,才能够保证从业人员在从业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更要严格杜绝习惯性违章,关于违章操作、违章管理更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3基层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完善个人责任制再次,在基层的管理工作中,要切实的将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要建立并完善安全责任个人制度,将安全责任按级别和生产的流程切实落实到个人,从客观上迫使从业人员提高安全意识,保证其生产的安全。针对企业内部的从业人员各自不同的职位和任务,落实不同的安全责任,要使其充分的明确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中期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从根本上杜绝不安全的生产现象的出现和发生。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具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这不但是历史发展的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电力安全生产和管理,不仅能够保障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能源储备和发展的,需要社会各界人民的广泛监督,也只有社会多方面参与到安全生产保建筑施工按时、保质交付。

2.4实施建筑施工进度的技术管理建筑施工进度的技术管理需要按照项目进度计划来开展各项工作,项目进度计划作为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是衡量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的指标,是保证建筑施工工程按时完成的依据。笔者认为在建筑施工进度的技术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结合建筑施工方案以及建筑施工程序设计建筑施工项目进度表;第二,在建筑施工项目进度表中要体现出建筑施工项目进度、项目程序以及项目工程方向等,还要体现出建筑施工工艺措施;第三,建筑施工项目进度是不断变化的,需要编制项目短期实施计划以调整项目进度。建筑施工项目进度计划是结合项目逻辑关系、项目施工工艺以及项目组织结构,以网络计划图和甘特图形式绘制的。

2.5设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安全责任制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安全责任制的设立是确保施工项目顺利开展的。项目经理是建筑施工中的第一安全责任人,对建筑施工项目安全负全面责任,应设立分级安全责任制,明确规定建筑施工工序中每位员工的安全责任,确保每位员工严格执行安全施工的规章制度,落实执行各自职责。建筑施工现场要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贯彻落实现场施工安全规章制度,纠正现场施工违章作业,以安全责任制规范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建筑施工安全。另外,还应设立建筑施工安全设施方案,增加建筑施工安全设施的投入,预防控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建筑施工安全损失费用,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建筑施工企业持续发展。

3总结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

一、建筑安全现状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大,而施工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批农民工参加施工,在发现建筑业的兴旺,能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一个大市场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农民工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建筑施工旺季及农忙时节,这部分工人一边搞建筑,一边想着家里的农活,一心两用,由于他们安全常识、安全意识较差,加上企业安全教育和相应的安全措施跟不上,给安全生产带来较大威胁。我们强烈的感觉到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紧迫感、必要性、重要性。

除此之外,建筑业速猛发展,也已从传统而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如塔式起重机、井架龙门架物料提升机械等越来越高的机械化操作,而我们操作者的安全技术素质能否适应?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建筑业伤亡事故全国排列第三位,如何控制或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建设项目参建各方主体,都必须要“遵章守法,关爱生命”,尤其是施工企业,更需要做好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阐明了通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从业人员应达到的以下要求:(一)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首先是必须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这些知识内容是建筑施工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工作指南和行为规范。

其次是必须掌握有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知识。从业人员只有掌握了与生产有关的安全知识,才能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三是必须掌握有关的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在可能导致从业人员生命危险的紧急情况下,从业人员应当了解掌握有关事故应急救援和逃生知识。

(二)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主要是以部门令的形式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制定了一些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包括地方性法规和政府部门规章等。同时,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了许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些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具体化,是从业人员工作的准则、行动的指南,从业人员应当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做到心中有数。

(三)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是整个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岗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操作技能,降低每个岗位的事故发生率。

二、对建筑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想法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多个领域和部门,贯穿了计划、实施、评估(检查)、改进等几个子过程的PDCA循环系统。

(一)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机构

有条件的施工企业尽可能的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机构,成立安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教学、考试、发证等一系列的安全培训制度,每半年根据从业人员的现状,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复训工作,加强对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对新招工人必须按规定的内容和时间制定计划进行培训,做到培训工作的计划性和针对性。

(二)企业必须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企业必须依据年度承接任务的情况编制企业的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主要的内容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通用安全知识培训

1、法律法规的培训,企业在对使用的法律法规适用条款作出评价后,应开展法律法规的专门培训;

2、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3、建筑施工主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同行业或本企业历史事故的培训;

第二部分:专项安全知识培训

4、岗位安全培训;

5、分阶段的危险源专项培训;

内容确定后,应确定培训的对象和时间,培训对象主要分为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般性操作工人;培训的时间可分为定期(如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的年度培训)和不定期培训(如一般性操作工人的安全基础知识培训、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分阶段的危险源专项培训等)。

培训的内容、对象和时间确定后,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还应对培训的经费作出概算,这也是确保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实施的物质保障。

(三) 企业必须有一批合格的教师队伍

在成立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机构和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还必须有一批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及身体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求每一位教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要有良好的思想和工作作风,精通所学科目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严以自律,善于待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到科学化规范化。

(四)建立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安全教育培训的方式

目前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讲,学员听", "一张讲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手段,收效甚微。采取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大范围开展培训势在必行。

对于一般性操作工人的安全基础知识培训方面,应遵循易懂、易记、易操作、趣味性的原则,建议采用发放图文并茂的安全知识小手册,播放安全教育多媒体教程的方式。现场的技能专项教育与培训适用于专门的工种,如井架、龙门架操作人员的培训、特殊工种人员培训等。

另外,班组班前活动作为安全教育与培训的重要补充,应予以充分重视。

(五)项目危险源的识别与分阶段专项安全教育

分阶段的专项培训一般分为基础阶段、主体阶段、装饰装修阶段、退场阶段,首先在工程开工前针对作业流程和分类对整个项目涉及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制定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方案和一般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针对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的分布制定培训计划。

(六)建立考核制度

考核是评价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依据考核结果,可以评定员工接受培训的认知的程度和采用的教育与培训方式的适宜程度,也是改进安全与培训效果的重要输入信息。

(七)安全教育培训档案的管理

通过建立培训档案,在整体上对培训的人员的安全素质作必要的跟踪和综合评估,在招收员工时可以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作为是否录用或发放安全上岗证的重要依据。培训档案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完成培训档案录入、培训档案查询、个人安全素质评价、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综合评价。

三、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安全教育是指对从业者进行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以人为本,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是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的重要核心,

无论建筑生产的设备如何先进,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没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进行操作,就不能发挥出巨大的生产力,更谈不上实现安全生产。在装备到位的基础上,只要投入较少的资金强化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掌握操作技能和生产安全相关知识,能够驾驭新装备,做到正确处好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才能为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从而显现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 施工项目 安全管理

一、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扩大,建筑工地遍布城乡的各个角落。这既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促进了建筑业的繁荣,同时也给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增加了极大的困难。目前,由于我国还出去起步阶段,发展水平不高,导致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施工安全问题还有很多问题,由于多发的安全事故,使得安全施工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眼球。建筑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虽然近年来伤亡事故率呈下降趋势,但重大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管理工作中发现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着函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间题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必须加以改进。

二、当前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随着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壮大,现有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已不能完全相适应,暴露出了不少弊病和缺陷,如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内容只是针对某一特定人群和特定施工阶段来进行规范,没有涵盖建筑生产的全过程和全员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差;部分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着内容重复、交叉、甚至矛盾等现象。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制约着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发展,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二)安全意识不强

各建筑企业中的部分领导,不能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抓安全生产得过且过,依然是“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些建筑企业的领导不能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摆在应有位置,重经营轻安全,重生产轻管理,重质量轻安全,重突出轻长效,看不到安全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制度不落实。

(三)安全设施投入不足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少建筑商为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价,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是忽略不计的。一旦中标,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于是能省的省、能拖的拖。从而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四)建筑企业教育培训不到位,工人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操作工人都是随时随地招收的农民工,这些人的安全意识普遍缺乏,安全技术素质普遍偏低。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农民工教育培训不到位,甚至放任不管,连最基本的“三级安全教育”都不进行。这部分人员目前占操作者的绝大多数,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不具备起码的自我保护意识;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伤亡者也是这部分人。

(五)政府监管不到位

建筑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资金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全面的安全管理手段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目前尽管《建筑法》已经实施,但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不齐全,法规制度建设滞后于建筑安全工作的需要,现行的建筑安全管理规定对依法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安全行为,落实其安全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较易引发行政处罚纠纷。因此就要加强建筑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及全标准、规范的修订、制定工作,加快《建筑法》的修订工作,修订、完善五大责任主体,安全职责、责任和行为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制定建筑施工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法律规定的处罚办法等。

(二)增强企业领导安全意识,建立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职责,制定安全部长岗位职责、安全员及其他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职责。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从纵横两个方面建立健全该制度,做到群防群治。

(三)确保安全设施的投入,保障施工安全

安全投入是确保防护设施到位的重要前提。施工企业和项目都要严格按规定提取安全设施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要有意识地杜绝假冒伪劣的防护品进入施工现场。工程造价部门也应该及时调整取费标准,增加安全设施定额费用,是定额费用与安全投入相适应。施工现场在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推行新工艺,提高安全保障的技术。

(四)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强化职工安全纪律

针对农民工普遍安全意识不强问题,进行安全教育与技能训练,能增强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有效的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的失误,组织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要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教育,目的是提高职工的安全施工意识 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施工现场的管理及操作人员必须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 正式签定劳动合同,对新入场合同工,临时工应完成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和劳动岗位。

(五)强化监督力度

坚持以法行政,严格执法,对不按照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施工的,要按照法规赋予的权力予以认真查处,要建立定期检查的抽查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的法规得到贯彻执行,使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逐步迈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四、结语

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工程项目,管理不断建造出社会认可和业主满意的建筑产品,而施工现场管理则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也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的关键,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就是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安全生产是施工生产重要的控制目标之一,也是衡量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施工过程必须把安全生产当作组织施工活动的重要任务。

安全控制的目的是保证施工中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为质量服务,质量需要安全保证,生产过程如丢掉哪一头,都要陷于失控状态。

参考文献:

[1]鲍红涛.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中国商界》,2010,(4);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文第5篇

一、安全规章制度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安全管理的重点就是要实现有效的控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建筑企业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应主要采取制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对于不遵守劳动纪律、不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人,必须进行相应的惩罚;对于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人,要给予奖励。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人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对象。从管理主体的角度说,人应该有与其工作岗位有关的职责和权利,并且具备完成职责和行使权利的能力;从管理对象的角度说,人应该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在满足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条件下受到应有的保护。针对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通常分为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群众监督制度等等。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课题,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该体现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面向生产一线贴近职工生活,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安全组织机构

安全组织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组织机构的设置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机构第二内容就是主管安全的负责人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机构的第三个内容是企业安全职能部门,施工企业的性质决定必须设立安全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监督和落实。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高效精干,既有较强的责任心又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既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又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安全机构不能是框架,不能是迫于形式要求的一个设置机构。组织机构要对国家法律、法规知识了解掌握,并贯穿到基层;负责修订和不断完善企业组织机构;培训企业在职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负责查处企业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同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要深入到单位、部门和岗位。

三、安全技术管理

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的项目班子成员配备,通常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小组组长,分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为安全生产小组的副组长,具体工作由安全员完成,安全员的配备根据项目大小情况配备的数量不等,而技术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是处于淡化位置。事实上,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淡化的。一个工程项目的运作,从立项开始,工程技术人员就已经为安全生产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为安全生产负起了很大的责任。如投标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的方案选择,图纸自审、会审、主要原材料的检验、测(计)仪器和仪表的年度报检(审),开(停)工报告的报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特别是其中安全技术措施,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设计、模板支撑系统设计、设备吊装方案、深基坑坑壁支护等。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各种安全技术交底、工程质量验收等等。其实,这中间每一项技术工作都和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技术的发展将减少施工现场的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有害物质的伤害。安全工作的全过程都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工作支持,事实上工程技术工作的全过程中都包含有安全工作。所以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是提高施工安全工作的本质保障。

四、安全教育

根据安全系统论的原理,事故系统包括四个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工作环境;管理欠缺。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为重大因素,它会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工作环境都是管理欠缺的表现。因此,也可以说,事故是企业管理差的一种表现。而人作为管理活动的主体,管理欠缺实际上就是人的欠缺。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人(的因素)是导致事故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要预防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就必须解决“人”这个重要因素。“人”是企业活动的主体,是智力和体力的综合体。因此,在生产活动中,要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加强对“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五、安全投入

所谓安全投入,就是为了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为参与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人员、机械、设施、环境等确保安全所作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空间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投入。在建筑工程中具体表现为安全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条例的制定,安全专职人员的配备,安全措施费,安全施工费等。

诚然,实现建筑施工安全不仅要订制度、抓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投人。一些项目经理对安全的投入容易视为额外负担,影响创效益。这是一种错觉。“防患于未然”是最简单的道理。建筑施工是人与材料、机械反复交往的过程。施工人员需要活动,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出现事故,除了要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外,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是不可少的。须知必要的投入可以换来安全,可以换来队伍的稳定及顺利施工的局面,短期行为、得过且过的观念则会留下隐患,酿成事故。

安全施工的投人与创效益看似对立,实则统一,是为了更好地创效益。没有施工安全的先期投入,就不会有稳定的施工秩序,创效益将是一句空话。聪明的项目经理及企业管理人员必然将安全投人看成是生产上的必需,是维护企业效益的必然投入。

六、安全预警机制

实践已经证明:任何事故或灾害的发生都有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在其酝酿伊始直至临界状态呈现,都有端倪可察、征兆可寻。这“端倪”与“征兆”便是危险源的安全状态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大多数是可观测的,有些还是可控的。采用安全预警机制就是要将事故预防关口前移,将以事故发生后应急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事前危险态控制、预防为主的管理模式;将静态的安全管理方法转变为动态的风险管理方法;将分散、单项的事件处理方式转变为系统、组合的管理体系。本机制的建立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需要,也是落实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设安全方针的需要。所以倘若有先进、可靠的监控预警机制,完全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至少能够把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七、人员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