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点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后现代主义设计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点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点范文第1篇

[论文摘 要] 后现代主义的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后现代教育思维是重视个人意愿和参与,崇尚创造性、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中性等特征。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不可能无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将无法避免地冲击着中国教育理论的构建与教育实践的运行实施。尤其是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体制的构建。应该超越后现代思维,将后现代主义思维中的特色融入到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构建的进程之中。

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后半叶风靡于西方思想界,并逐步影响到全球的各个领域。当然,后现代主义不可避免地影响、震撼着我国高校教育,也毫无例外地冲击着现代高效的教育思维。因此,深刻地剖析后现代主义,对于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的反思与重构,更好地推进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无疑是有益的借鉴。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点

后现代是充满诱惑的世界,里面容纳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它又是一个多元、没有统一标准的空间。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后现代主义者们用“后现代性”为工具,对现代性进行反思与批判。后现代主义的特征:(1)不确定性;(2)破碎性;(3)反传统性;(4)趣味性;(5)内在性;(6)整合性;(7)中性化;(8)扁平化。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挑战与扬弃。在思维的方法方面,后现代主义强调整合性与扁平化。在思维的性质方面,后现代主义属于非线性思维,非理性主义强调的是一种直觉、一种自由、一种个体上的选择。

二、后现代主义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体制提供崭新的视角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充满新意。新意不仅在于把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的一个独立目标,而且把教育放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首。中国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七大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中国教育应该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才能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发挥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作用。

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在不断的前进,从工艺美术教育到设计艺术教育的20年历程里,我们的设计艺术教育的总体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但在构筑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体制的这条路上上仍然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前进。进一步深化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要求的认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研究思考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思路,积极解决学校在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后现代主义为高校教学体制研究重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质量观,我们生活在后现代时代,后现代主义教育体制更加注重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培养人才。就课程而言,不再追求课程的统一,内容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可以加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中的主客体的关系,教学主体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二者在对话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进一步提高学习实效;就教学评价而言,不在是一次考试成绩决定,而是兼顾更多其他的因素,达到综合素质评定的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说过:“大学,必须赶上世界变化的节奏。我们的教育要从体制、机制、教材、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而首要一点就是教育理念的创新。理念有一个以谁为主体的问题。现代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对学校来说,以学生为主体,首先体现在学校职能的转变,从管理转向服务。我们要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启发学生的自我服务。”这不难看出,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整在发生主客体互动的变革。

将教学体制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利用最大的教育平台,创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态度,最终达到双赢的社会效应。

三、运用后现代主义思维对当代高校艺术教育进行再思考

后现代教育思维具有重视个人意愿和参与,崇尚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趣味性和扁平化的特征,它不可避免地冲击了建立在现代性基础上的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并进而与学校的教育体制,教育思维都发生的激烈的碰撞。如果能够加以合理利用的话,后现代主义思维能够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教育,根植于各种文化背景、各种局部性和特殊性的知识以及各种各样欲望上,它还很重视作为“生活方式”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的学习经验,它必须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以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者能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

思维方式的革命将给高校教育带来新生力量,也只有认定一种新的、更为合理的思维方式,开启一个崭新的教育时代。

后现代主义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颠覆还表现在研究思维的转变。在这方面,它吸收、采纳了分析哲学、当代释义学以及法国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以语言取代了以往的意识,这种思维的转变标志着,研究焦点不再集中于认识主体和意识内容,而转向语言学的讨论,讨论主体群之间的活动及关系。这种思维倾向凸显了以往教育研究中差异性受压抑的问题,从深层次上直接介入语言——知识之间关系的讨论。后现代主义特点具有分散性,没有绝对明确的界限, 所以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思维的创新给予了更广阔的空间。后现代主义树立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将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运用到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中去,以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重新思考一些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性高校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艺术设计教育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时机的成熟,新思潮的冲击,传统艺术教育应该突破原来的体制,打破旧观念的束缚,构建全新的教学理念、营造一种符合时展特征,又有利于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现行教育模式。

从某种意义来看,后现代是对现代性的超越,其所揭示的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方面正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所缺少的。后现代的思维特点为我们的现代教育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思考和融入后现代思维的合理内容,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 晓:浅谈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教学管理 [J] 《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07年第11期

[2]任 虎 马 辉:《关于综合性高校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几个问题》 [J]《艺术教育》2007年第1期

[3]马永建:《后现代主义艺术20讲》 [A]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序言部分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点范文第2篇

后现代主义艺术论文

摘要:由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而引起的网络艺术,标志着在新的文化时代,科学与艺术的又一次完美的融合。网络艺术的发展和特点的形成与后现代主义存在着重要的关系。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分析和解读网络艺术的特点。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网络艺术 特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这一发展带给人类文化的推动力量是难以估计的。当电影叩响艺术大门的时候,人们并未意识到它将成为21世纪所有人的艺术宠儿,随后广播电视艺术的蓬勃发展,使现代声、光、电技术一举步入艺苑中心,从而使历史久远的传统艺术为之失色。然而,最令人惊奇的是6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80年代以来的网络艺术,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挺进人类的艺术领域,使艺术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来源

1966年,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图里发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他肯定了现代建筑对人类居住空间的贡献,但指出国际主义风格已经走到了尽头,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不同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来满足社会生活多样化的需求。[1]

20世纪70年代,英国艺术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最早在设计领域提出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出版了《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等著作。

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斯特恩在他的《现代主义运动之后》一书中提出“所谓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新的侧面,并非抛弃现代主义,建筑要重返‘正常的’途径在于探索一条比现代主义运动先驱者们所倡导的更有含蓄力的途径。”[2]

罗伯特文图里、查尔斯詹克斯和罗伯特斯特恩这三位大师的学说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

2 后现代主义的美学特征

受哲学思潮与社会文化趋势的带动,后现代主义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传统构件的非传统组合。对传统的题材采用各种非传统的工具、技巧进行非传统的重新组合。二,理性与非理性的互补。三,历史主义。对传统的要素实行“戏弄之”的原则。四,俚俗化倾向。通常表达的主题往往倾向于通俗文化和市井文化。例如将七个小矮人的形象作为建筑立面的浮雕。五,接受美学的特征。艺术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在著作《本文的召唤结构》中提出了“召唤结构”的概念。他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

3 网络艺术所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

网络艺术由于其独特的艺术样态和传播手段,呈现出其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后现代主义特点。

3.1 无限重复创造性

网络艺术作品的题材往往都来源于传统的题材,但是以新的方式进行重新构思,通过网络传播后,具备了被无限次重复创造的可能性,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传统构件的非传统结合”特点。在传统艺术中,艺术作品一旦被创造出来,就被永久的固定下来了。但是在网络艺术中,艺术作品被人们进行各种重新创造,得出一些异于原始作品的新作品。例如,艺术大师杜尚在蒙娜丽莎的脸画上两撇胡子,这幅新的作品被命名为《LHOOQ》。

3.2 嬉戏性

网络艺术的“嬉戏性”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对被奉为经典题材的戏弄,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主义”特点。在网络上,许多人在“据说已经完成”的艺术作品上,进行各种数字化操作,将作品随心所欲地涂抹和删改。例如《CEO李煜的悲惨世界》、今何在的《悟空传》,众多古代文学名著中的人物都在网络文学中被改写和戏弄。约翰杜卡斯在《艺术哲学新论》中说:“有些美的东西并非是艺术品,而有些东西是艺术品但却不美。依此看来,无论美与艺术这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多么密切,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本质的关系。”[3] 可见在网络艺术,不美的艺术品越来越多,显示出当代人的审美范围不断扩大的倾向。

3.3 大众化

在传统艺术中,精英文化处于主导地位。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为网民提供了自由平台,网民可以相对自由地畅所欲言。网络艺术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一元话语霸权被解构。

网络艺术的大众化特点使公众成为艺术的主体创造者,同时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俚俗化倾向。创造者考虑到作品要面向大众,网络艺术的主题往往倾向于通俗文化。例如在第17届韩日世界杯期间,大小网站遍布足球的“酷评”。当中国队冲击16强出线未果时,网上出现戏仿任贤齐经典歌曲《心太软》的球评:“你总是腿太软,腿太软,把所有好球都射不进网,头脑总是简单,配合太难,不能出线,就别勉强。”

3.4 互动性

互联网结束了艺术审美的私密空间,却创造了交互共享的网络艺术。在作者、作品和欣赏者这个三角形中,欣赏者不再是被动的,是形成作品的又一股力量。

弗杰姆逊曾说,现代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时间性的模式,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一种空间性的模式,从时间向空间的转变使时间的历史感被挤压到平面中,导致历史深度感的消失。[4]这种后现代时空观的变化在网络文学中得到鲜明的印证。网络文学没有时间的概念,它将时间化为空间,用在线空间改变或延伸时间。网络文学没有终止的概念,因为作者失去了终止自己作品的权力,而是把这种权力交给了在线空间的网民。

这种互动性同时还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接受美学”特点。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作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创作者通过作品与欣赏者建立起对话关系。网络艺术的互动性引起读者的接受审美,引起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总之,网络艺术所独特的无限重复创造性、嬉戏性、大众化和互动性,都在各个方面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可以说,在上述的这些特征中,网络艺术是后现代主义的必然延伸。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去看待网络艺术,更加有利于认识和分析网络艺术。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文图里著;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 (美)罗伯特斯特恩.《现代主义运动之后》,原文见《建筑师》15,第204页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后现代 后现代广告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文化思潮,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一种理论学说,它涉及世界众多学科中文化和知识的活动领域。广告作为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在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表现手法等方面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后现代主义广告是一种具有创造性风格的广告形式,它以独特的方式记录和表现了时代的变迁,反映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种种文化特性。在传统广告面临困境之时,后现代主义广告应运而生。

后现代广告的兴起

后现代广告是随着后现代主义产生的,那么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回答这个问题是十分困难的。由于后现代主义现在仍处于发展之中,其内涵和外延的复杂性、多元性决定了其涵义的多样性。因此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一种宽泛的表述,难以用简明的言辞归纳其定义。从字面上看,后现代主义是指现代主义以后的各种风格,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或否定的内涵。

当下,层出不穷的新科技、全球化和起伏不定的经济形势剧烈撞击着现代广告业。以商品性、娱乐性、从众、通俗、煽情、快餐化等现象为外在表现形式的大众艺术兴起,拓展了人类艺术审美观念的边界,使艺术生活化,同时也意味着商品、技术、娱乐本身注入了审美内涵,即生活的艺术化。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对于现代主义广告所呈现的单调、冷淡、非人性化的设计形式已经难以忍受,这无疑使现代主义广告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和挑战。那种因为忽略消费者心理差异和地域状况的不同以及市场信息不完整所引起的错误,导致许多企业在广告活动中败下阵来,投入大量经费的广告活动好似对牛弹琴般地没有市场效果。为了寻求新的出路,广告不得不遵守与消费者的意识形态和消费观念相吻合的新市场规律。在这样的社会情境下,后现代主义广告应运而生了。后现代主义广告采用激进的方式,运用后现代符号代码,通过感觉来攫取人们的注意力,其广告风格

也有如后现代文化一样错综复杂。

后现代广告的文化特征

“后现代”一经提出,就已经远远超越了最初所鉴定的范畴,延伸为一个关于社会、经济、文化整体状况的概念。关于后现代概念的界定,不同学者的见解不尽一致。这里,为了集中讨论本文主题,我们只是就广告相关领域的后现代文化特征作一些概括:

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这一术语,最初应用在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到80年代初,它从政治领域逐渐转移到社会领域,而且后来又波及商业,对西方的战略性市场营销计划产生重大的影响。多元文化的出现推动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在工业社会,市场和广告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产品与服务上。当工业社会开始走向信息社会,经营的重心也转移了。企业主们认识到,仅用一种营销方案,很难在市场上大有作为,所以,营销战略的抉择已不仅要看社会的具体消费人口数量,而且要看这个市场所具有的文化特性。从这个角度讲,就可以解释后现代主义广告设计的多元化倾向正好是对现代主义的一个补充。生活的多元化、复杂化推动着当代消费者不断产生新的审美倾向,许多潜在的审美需要不断地被挖掘和发现,广告创意的风格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消费的多元化形成了消费者的个性差异,广告策略要充分考虑到各类目标市场的心理和需求。这种个性化的需求趋势在后现代主义广告创意中已有明显的表现:强调作品的独特性、非标准化、多样化、分散化,形成了丰富的局面。

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由于利益驱动和市场竞争,文化不断被商业化、商品化,从而形成了后现代的大众文化。一方面,文化被资本利用而商品化,新的文化产业崛起,大量的文化产品进入市场、进入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后现代文化与商品嫁接,使其商品化、艺术化,日常消费品具有了后审美情趣。大众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日常生活化,其结果消除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隔。自我意识强烈、风格多元化的大众文化,瓦解了曾经为大多数人信奉的宏大叙事,从而再也没有持续的标准、仪式、信仰、神话。各种影像、图像制品等文化产品,赋予了文化内涵的各种商品、风格各异的景观不断地向大众提供文化大餐。后现代大众文化领域不断扩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被大众文化所渗透。

如果说现代社会是生产社会,那么,后现代社会则是消费社会,是消费主导的社会。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它有力拉动了经济的增长,生产商创造出的品种相应增多,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就能更多地关注自己喜爱的商品,商品成为显示身份和个性的符号,成为“认同”的标识。这种个性化的消费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将商品形式转变为符号形式,商品消费活动就进入了符号游戏。这种符号垄断的霸权形式,旨在实现“需求控制”。

颠覆传统文化。后现代广告创意以其想象力的大胆、出位、推陈出新,对包括现代广告在内的传统文化进行颠覆、超越和创新,建构出后现代广告的独特商业艺术景观,展示出作为商业艺术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和生命力。颠覆意味着反叛和超越,意味着创新和重建。颠覆的起点是传统。传统既是过去文化的积淀,也是维持现状的既存想法,就是在已有传统的基础上,催生出别具一格的新观念。如果说一般的现代主义广告是在市场、消费者、产品三要素之间寻找沟通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广告则远远跳出了这一创意窠臼,不仅颠覆了现代广告的市场传统、消费者传统和广告传统,而且颠覆了广告的文化基础。它在创意思路上高扬时尚,求新求异,是对经典文化、正统艺术的颠覆。当然并非所有后现代主义广告都是有意在创意思路中强调反叛和颠覆,只是其创意表现呈现出值得肯定的后现代主义批判精神和异质多样的文化意象。

后现代广告:重新界定受众消费心理及其行为

作为社会文化反映的广告,必然与后现代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从广告的表现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看,现代社会的广告在很大程度上被“后现代化”了。后现代广告的创作要体现文化趋势、大众的需求,首先要基于后现代广告的特点。以下是后现代广告的几个主要特点:

潜意识诉求。从广告诉求来看,后现代广告都是对潜意识进行诉求。后现代主义就是要对传统社会里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重新界定。所以,在后现代社会里,女性是不该受到任何歧视的,相反,她们还要翻身做主人,来统治男人,这些也正是现代社会里的每个女性都渴望和追求的。因为“女权主义”是后现代主义里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后现代主义就是要对传统社会里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重新界定。

心理沟通。后现代主义的一个特征就是距离感的消失,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新型的自由的关系。现代主义时期的主客观二元论之间的关系被解构了,所谓主客二元论就是指把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以及人与世界截然对立起来的一种观点。而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主张用交往形式替代中心主体形式,即用“主体间性”替代现性主义中的主体性,使人我相互开放,打破和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之间的界限和距离,从而达到主客体间的有效沟通。在后现代主义的广告设计中,消费者通过视觉符号所传递的信息来体会这种沟通,体会广告所要传达的知觉和视觉的信息。

挑战自我。后现代是一个反体系的时代,它反对任何人为设定的理论前提和推论;它反对中心性、整体性;重过程、轻目的,注重活动本身而轻视构架体系;它不重过去,不重未来,而注重现实本身。后现代主义高扬事物变化的多样性、差异性、零散性、特殊性和多元性,主张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去超越统一。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因此,作为一个热忱的后现代主义者,他会不断地寻求差异、寻求与众不同,热爱生活但又向生活挑战,不会被矛盾的生活所慑服,因为他们知道,现实的生活并非是平实安详的,意想不到的打击是时刻都存在的。所以,后现代主义者看重的是挑战的过程,享受的是现实生活中奋斗带来的。很多后现代风格的广告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作为对传统广告设计的颠覆,后现代广告设计在否定、怀疑中进行了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顽强地、努力地发展着,因此也得到了很多肯定与赞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品牌发展的里程碑,并由此打造了一个广告发展的新舞台。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并不是创造一种新的秩序。只是为了解构而解构,为了打破旧的法则法规。后现代广告所具有的破坏性,一方面刺激了消费者的感官,产生购买的欲望,而另一方面却鼓励着他们抗拒约束,以更加反叛的心理面对生活。但无论如何,广告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后现代文化可能造成的影响不一定会以广告的方式表现出来。毕竟我们称之为后现代,是认为它并没有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潮。而后现代广告所应用的,只是后现代主义的一部分思想而并非全部,甚至这可以看做是商家为追求利益而制造的噱头。

后现代广告在中国的发展

西方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是建立在认识和评价当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现状问题上,而中国的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后现代主义进行“话语的平移”。这种平移“忽略了东西方文化差异、意识形态差异,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差异,把本来是西方的文化传统无条件地搬到了东方,嵌入了我们的话语体系”。所以,重新在中国本土正确地评价、对待和反思后现代主义广告,是当前中国广告人所应采取的积极态度。

在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下,中国广告人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文化和市场环境,这也要求中国的广告必须冷静面对全球的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广告国际化和西方广告本土化之间找到平衡点。一方面,必须认识到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将广告创作更多地扎根于深厚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土壤中,加强广告创作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在运用后现代主义“重拾传统”手段的同时,既加深创作的思想深度,也体现出创作的独特个性;另一方面,要对国际上获奖的广告少一些盲目的崇拜,多一些研究和批判,毕竟国外获奖广告所处的文化背景和中国本土相差很大。这样,才能做出真正适应中国消费者心理反应,满足其文化需要并能正确引导大众文化的优秀广告。

参考文献:

1.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辞典》,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2.韩纪扬:《多元文化下的营销策略》,《中国广告》,2003(3)。

3.迈克・费瑟斯通[美]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鲍德里亚[美]著,仰海峰译:《生产之镜》,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5.让―马贺・杜瑞著,陈文玲、田若雯译:《颠覆广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6.大卫・奥格威[美]著,林桦译:《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1年版。

7.Jone C.Mowen,Michael S.Minor著,黄格非、束钰婷译:《消费者行为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张宇丹、单晓红:《消费文化中的广告意识》,《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4(1)。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化艺术;设计理念

从“后现代主义”发展历程和特点来看,这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继承了现代主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前卫性的艺术形式的总称。根据其出现特点进行深层次追溯可以发现:其最早是出现在1934年西班牙作家德奥尼斯所创作的《两班牙与西班牙语类诗选》一书。在该书中,借助到“后现代主义”概念,深刻描绘出了在现代主义社会内部所发生的各种变动现象。随后,在相关工作人员不断研究之后,此概念也被应用到了美术学和建筑设计工作中。从其内涵角度进行分析,在现阶段还未形成一种较为明显和统一化的解释。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将创新技术手段有效融合其中,可以有效推动设计精神向多元化、大众化和自由化方向的发展。由此可见,研究后现代化主义之文化艺术设计理念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产生一定启示。

一、将欢乐与情趣作为后现代主义多元化艺术设计的精神层次追求

在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方向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最初阶段,仅是局限在对基础物质方面的享受。然而在时代观念不断更新和调整时代背景之下,人民着重将关注点转移到了精神层面上。从该方面特点来看,在现代化社会所设计和生产的作品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在多元化社会发展过程中,设计作品所具备的功能和内涵也需要面向多元化、丰富化角度发展。加强作品和设计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推动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型和升级。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当今社会欧洲设计界中已经出现了许多较为多元化装饰作品。其滑稽性、幽默性特征较为明显,既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丰富乐趣,又可以达到放松精神世界的目的。比如:法国文化部直属的法国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该学院作为政府部门直管的一座艺术学府,对艺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在经过了两个多世纪的发展以后,作为法国首都,巴黎是一个综合性艺术学府,对其历史文化的弘扬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就其发展特点来看,长期受到国际主义观念的影响。除了确定一定量硕士学位点之外,还在2011年根据整个艺术行业发展特点,增加了包括《设计,构想,创造,与未来》《公共空间关系设计:景观装置》等在内的11个专业。其不仅会增加学科内容,也会结合具体教学情况,摒弃较为落后的学科。比如:色彩设计和家具设计学科。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因为学科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较为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其缺乏完整性和深度性。相比较于硕士学位点,其研究的内容较为浅显,并且缺乏深度。在时代观念不断更新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设计的要求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需要着重考虑到个人情感因素对设计所产生的影响。如果可以有效结合主人的情感价值和情感要素,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相应的,这便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对设计师的要求。从整个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具备深刻文化内涵、彰显一定情感优势、提升产品情趣化,已经成为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设计师在进行相关产品设计时,需要从实际情况角度出发,让设计灵感可以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从该方面特点分析,后现代主义更像是一种艺术、自然和文化在相互碰撞之后所形成的自然设计理念,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自然生活中。比如:可以将具有魅力的晨曦引入到中庭中、将虚无缥缈的晚霞引入到殿堂上。借助到一些较为夸张的造型和色彩优势,让人们能够回味自己过去美好的生活,并形成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在设计过程中所具备的趣味性和艺术性特点,赋予了作品的人文情感。让欢乐和情感进行有效交融,可以更加深刻的丰富人们生活。

二、将内涵与个性作为后现代主义多元化艺术设计的自我价值实现目标

在现阶段市场信息迅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思想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对设计工作者而言,其除了需要在创意缤纷的世界中寻找一些设计灵感,满足客户具体需求。还需要在日常生活和体验中,真正达到放松心灵、沉淀个性的目的。从后现代主义设计者特点来看,其往往更倾向于对自由的追求,寻找一种离经叛道的生活理念和态度。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打破传统标尺的束缚,强调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形式的多元化和不可复制性。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利用到多种色彩鲜明、造型夸张的形式,表达设计者内心的某种情感。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的设计者对于同一件事物会形成不同看大。为此,在今后设计工作中,仍然需要将“人文设计”作为核心和关键点。结合人们内心具体需求,寻找艺术形式和生活实际的相统一。

三、将文脉延续和现代技术的结合作为多元化艺术设计的文化回溯

就目前社会发展特点来看,功能主义至上、“少就是多”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在很多人看来,传统就像是一种“历史包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整个社会稳步发展。在现代主义设计过程中,需要摒弃较为传统、落后的历史,并且通过反传统的方式完成对新世界的诠释。但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唯有不懂历史的人才会出现否定历史的现象”。在今后设计工作中,不管是哪种设计方式,都需要着重考虑到传统文化和历史内涵对设计所产生的影响。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将其和现代化社会主流趋势进行有效融合。从其影响来看,这样的设计方式既可以让更多民众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还可以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技术进行融合,推动其内涵的丰富化发展。将其进行创造性设计,从而达到彰显中外古今风味的文化和艺术作品。美国著名的建筑行业设计大师,也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奠基者罗伯特文丘曾明确指出:在今后设计工作中,应该充分将历史文化和现代化时尚元素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更好地彰显出设计作品中所具备的生命力。充分发挥出“折衷主义”的积极作用,将其深刻融入作品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在现代主义设计过程中所出现的单调性、浮躁性和刻意做作的问题。比如:“意大利广场”的设计便是一个典型性的“折衷主义”作品。具体来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充分融合了古罗马拱门、科林斯以及爱奥尼柱头等多种较为传统的历史元素。同时,还将现代化霓虹灯、各具特色的灯饰融入其中。该建筑物的形成,也充分彰显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在时代变迁过程中,人们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现代主义设计过程中,其着重强调的是设计作品功能的运用。在后现代主义设计过程中,则是需要将历史文化作为基础性条件存在,借助到“折衷主义”的优势,将现代化设计元素融入其中。因其自身所独有的优势,这种设计方式已经发展成了一种社会主流。

四、将隐喻与装饰作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特点

从后现代主义设计特点来看,装饰和隐喻是其最为明显的特征。从古典主义风格角度分析,后现代主义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将创新性装饰手法作为重要发展特点,将“人文理念”作为重要设计元素。从其影响来看,这可以让观赏者形成一种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满足。这种手法在应用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复古主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还应该结合中庸设计手法进行综合性考虑。同时,一些历史文化色彩和艺术设计形式会形成隐喻性条件存在其中,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了现代主义设计综合性的内涵。将较为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化设计理念、设计方式进行融合,推动建筑艺术面向新方向发展。

五、将“以人为设计中心”作为后现代主义多元化

艺术设计的永恒主题在“以人为设计中心”设计理念应用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充分站在不同人的角度,让其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怀。同时,还应该着重考虑到不同人需要对作品设计所产生的影响,赋予了其不同功能,达到功能性、时尚性、细节性相融合的态势。在多元化语境下,如何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成了许多人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文化艺术强烈烘托之下,不仅需要艺术作品可以满足人们心灵上、精神上的享受,还需要达到一种人与物和谐共生、共赢的目的。从该角度进行分析,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便是使物最终服务于人,人服务于物的共赢局面。人性化设计采用科技手段为人们提供人性化产品,产品赋予了生命和灵感,人们的心灵得到更高的升华和人格应有的尊重。

后现代主义设计特点范文第5篇

“后现代”、“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学术文化界的热门话题,特别是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西方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原先流行的思潮突然在知识界失去了影响力,后现代主义便于上世纪 60年代与法国后结构主义和美国新实用主义结合,成为当今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哲学与文化思潮,并向全世界蔓延。

但是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并非起源于哲学领域,相反它的主要成分来源于后现代文学艺术、建筑艺术风格和后工业社会的社会科学。最早使用“后现代”一词的是英国画家约翰·瓦特金斯·钱普曼(JohnWatkinsChapman),他在1870年用“后现代绘画”(Postmodern Painting)一词来评价比法国印象派更前卫的绘画方法,由此决定了“后现代”一词在它使用之初就表现出具有超越和否定的意义。用“后现代”来描述建筑的新形式出现于20世纪40、50年代,至20 世纪70、80年代西方建筑界对现代建筑风格全盛期的纯粹性和形式主义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情绪。现代建筑大师们如勒。柯布西埃,试图精心打造一个更美好世界的乌托邦理想并没有呈现在世人面前,相反是一幢幢呆板的摩天大楼和受到指责的居住的机器。

1966年,芝加哥建筑师文丘里首先在他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中发出了呼唤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先声,掀起了建筑界后现代建筑设计的历史序幕;1977年英国著名的建筑评论人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在他极具影响力的著作《现代建筑语言》中,倡导一种与现代建筑风格断裂、基于折衷主义风格和通俗价值取向的、新的、后现代建筑风格,并且给后现代建筑归纳了6点特征:①历史主义;②直接的复古主义;③新地方风格;④文脉主义;⑤隐喻和玄想;⑥后现代式空间(或被称为超级手法主义)[1].正是通过文丘里等先锋派建筑师在建筑设计的狂飙表现,以及建筑评论家们理论层面的归纳总结,使得晦涩、难懂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争论形象化了,进而为普通人所体验、所认识,进一步促进了后现代主义的传播和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向受社会各种哲学思潮、流派影响的建筑设计领域,此次成了培育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一片土壤。

当然这些先锋派的建筑师不仅从理论上为后现代主义设计寻找合理的解释,而且还身体力行地投入到设计创作中。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建筑设计中挥洒创作热情,还将后现代主义语汇扩展到景观设计中。1972年文丘里设计的富兰克林庭院,不是在遗址上对原有建筑物的重建,而是以其“幽灵式”的想象,采用一个模拟原有建筑的不锈钢骨架,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效果历史。1977年他在华盛顿宾西法尼亚大街设计的自由广场,则以一种平面的设计语汇结合历史片断,形象而简约的展示出场所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和情感,从而消解了传统纪念性广场高耸的中心式构图。1980年查尔斯·摩尔为新奥尔良的一个商业和工业综合区设计的意大利广场,以历史片断的拼贴、舞台剧似的场景,戏谑式的细部处理,赋予场所“杂乱疯狂的景观”[2]体验,几乎成了后现代主义公共空间设计的代名词。

就在这些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以历史片断、符号、隐喻、媚俗、戏谑等手段张扬着自我和取悦于大众时,他们的同行景观建筑师对后现代主义的反应尽管显得有几分迟钝,但仍然有些前卫的景观建筑师在这股新思潮的鼓舞下,从毕加索、最低纲领主义代表人物罗伯特·摩尔(Robert morris)等艺术家那里学习运用最少的元素创造出最具冲击力的设计;从地景设计师如罗伯。斯密森(Robert Smithson)、麦克尔·赫瑟(michael heiser)等艺术家那里学习新的视觉观念;从文丘里、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麦克尔·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等建筑师的作品中学习用历史片断、光和色来限定空间的技巧,在景观设计领域积极进行后现代主义的探索。

二、景观建筑师的后现代主义实验。

美国景观设计领域对后现代主义的探索首先是从小尺度场所开始的。1980 年美国著名景观建筑师玛莎。苏瓦兹(martha Schwartz))[3]在《景观建筑》杂志第一期上发表的面包圈花园(Bagel Garden),在美国景观设计领域引起了对后现代主义的广泛讨论,它被认为是美国景观建筑师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进行后现代主义尝试的第一例。面包圈花园坐落在波士顿一个叫Back Bay的地区,在那里每条狭长街道两边排列的都是可爱的低层砖房,它们集中了过去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而且每栋建筑前都带有一个临街的、开敞式的庭院。面包圈花 园是个小尺度的宅前庭院,用地范围22×22英尺,面朝北方。花园空间被高度为 16英寸的绿篱分割成意大利式的同心矩形构图,两个矩形之间铺着宽度为30英尺宽的紫色沙砾,上面排列着96个不受气候影响的面包圈。

小的矩形内以5×6的行列式种植着30株月季。场地中还保留了象征历史意义的两棵紫杉、一棵日本枫树、铁栏杆和石头边界。在设计中,苏瓦兹想创造的是一种“既幽默又有艺术严肃性的”[4]场所感。这个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把象征傲慢和高贵的几何形式和象征家庭式温馨和民主的面包圈并置在一个空间里所产生的矛盾;以及黄色的面包圈和紫色的沙砾所产生的强烈视觉对比。这个迷你型的庭院以具有历史风格的花篱、紫色的沙砾、以及隐喻Back Bay地区象兵营式排列的邻里文脉的面包圈,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缩影。这个花园为人们开启了一扇小尺度景观设计的新视野——就是把传统的、有限的景观想象和新概念结合起来,创造出新景观。从而使这个迷你型的花园在学术性及艺术文脉两方面成为新设计的导向。

1983 年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事务所SWA为约翰·曼登(John madden)公司位于科罗拉多绿森林村庄的行政综合区一组玻璃幕墙的办公楼群设计的万圣节(harlequin)广场,设计不仅体现出文艺复兴式的历史主义风格特征,并且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赋予场所强烈的对景观体验主体—人的消解的解构特点这个占地1英亩的广场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双层停车场的屋顶,位于两栋玻璃幕墙建 筑之间,上面分布着一些高出地面约有3m左右的冷却塔和通风管。因为是个屋顶广场,所以考虑到屋面的结构承重能力,景观设计只能在50m×100m 场地中部一条12m宽的狭窄空间中展开。SWA的主要设计思想是设计一个具有公共功能的广场,重点强调远处洛基山的景观,同时减轻屋面上机械管道设备对场所的视觉干扰。在设计中SWA一改流行的传统轴线手法,而选择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参考点,来解决广场与周围玻璃幕墙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及和狭长的洛基山视轴的关系。

首先,广场两侧的镜面幕墙赋予整个空间狭长的、眼花缭乱的、不可思议的迷惑感。顺着广场狭长的轴线向远处的洛基山方向看去,用玻璃镜面包裹起来的,突出屋面的通风管道和冷却塔就像被一只巨大的手神秘置于这个超比例的、形式滑稽的广场空间中,它们与地面形成倾斜的箱型体。这种充满动态感的姿态和黑白两色的菱形的磨石子地面,构成视觉上的迷幻和不确定感。此外设计者在建筑物出、入口两侧布置了略高于地面的草地,上面排列一组高矮有序的白色圆柱体,它们和反射在后面建筑物玻璃镜面里的映射,构成对修剪过的树林隐喻意义。这个设计的鲜明特征是采用了大量的镜面材质、倾斜的体型、产生错视的黑白菱形水磨石铺地,以及不对称的几何形体。

设计者利用镜子扭曲视觉以增加看到的尺度和视觉,从而产生一种古怪的类似基里科[5]似的超现实主义品质,将人这个场所体验主体消解为迷幻场景的一分子,有时甚至完全失落在这个梦幻般的场景里。最后,设计者在广场中间的契入一个狭长的切口,将广场分为两部分,使两栋建筑都有各自的广场空间。在这个狭长的切口里,设计者将传统的喷泉水渠和花草并置,产生出一种传统的乡村风景,令人在这个意想不到的,既充满幻想、又有点迷惑的超现实的后现代主义空间里,寻找到些许现实的支点。

1988年由哈格里夫事务所的乔治·哈格里夫(George hargreaves)为加利福尼亚San Jose市设计的市场公园(San Jose Plaza Park)[10]则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解释学特征,它强调场所的历史性、可理解性、可交流性、可对话性和意义的可生成性。市场公园既是一个巨大的交通岛,又是该市最古老的公共开敞中心,因为它的四周环绕了该市数座重要的公共建筑—艺术博物馆、大型旅馆、会议中心。场地由南北两条直线连接两端半圆形曲线,构成类似运动场的形状。沿场地东西长轴哈格里夫设计了一条主路,用地中部一个新月形的斜坡堤将场地自然非为两部分,二者间高差变化以坡道和台阶过渡。用地西部,沿主路两边布置的是维多利亚风格的路灯和木制的座椅;草地上果树栽种方式是和中部新月形线型相一致的。东部在主路的尽端是两条成锐角的斜路,将人流向南北两个方向分流,由此形成的三角形用地是硬质铺地,以栽种的树木强调边界。中部新月形的斜坡堤上种植着四季变换的花草,斜坡的上层安置的是休息座椅,下层一边是网格式的喷泉区,一边是开敞的草地。

喷泉通过喷射形式的变换表现出随着一天中时间的转换,其形式由清晨的雾霭、小涌泉,到下午强力的水柱喷射,而晚间水柱在灯光作用下变得更加晶莹剔透和眩目。此外喷泉自我排水的设计系统,不仅使人可以观赏它的变化,而且还允许人们进入其中,嬉戏玩耍。场地中部一条由南向西和由南向北的两条斜线乍看上去显得有点生硬,实际上最符合人们走捷径的心理。就是这样一个构图简单的景观设计,蕴含了大量的历史隐喻和生活片断。网格式中的喷泉形式的灵感来自1800年场地附近挖掘的自流井,它们一天中的变化形式隐喻了水使Santa Clara山谷兴旺的这段历史。西边用地的果园也正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两次战争期间周围果木农场丰收景象的记忆。维多利亚风格的路灯反映的则是城市300年来的历史,而夜间灯光照射下的喷泉景象是对当代Silicon山谷高科技的暗示。这里的后现代文本不仅仅只是为一些设计人士所解读,而是通过哈格里夫把这些历史元素和片断组织到公园的主要公共景观片断里,并且传递给大众。

1991 年由 hanna/Olin和Ricardo Legorreta合作完成的潘兴(Pershing)广场受到抽象派雕塑、大地艺术、现象学和绘画的影响,表现出后现代主义多义性和视觉革命的特点。潘兴广场位于洛杉矶市中心15大街和16大街处,它的历史可是追溯至 1866 年,经历过多次设计。20世纪50 年代一个1800hm2的地下停车场建在它的下面,到20世纪80年代这里已成为了无家可归者和贩毒者的集聚地了。因此它也是城市雄心勃勃重建公共空间计划的开端,社会进步的见证。

设计者在总平面设计中采用直角分块的手法,将大空间分解为彼此功能独立的小型叙事 空间,多次重复的直角网格式平面划分手法是对原有城市网格状的历史机理的隐射。此外,设计者在粉红色混凝土地面矗立起10层楼高的紫色“钟楼”,并且与之相连的水渠的墙面也是紫色的。墙上有方形的窗户,它把广场的视觉框限成小的花园区。广场的另一侧是淡黄色的咖啡屋和一个三角形的停车站,它背后是另一片色的墙。

沿着广场前的街道是原有的通向地下车库的坡道,和一个连续人行道、斜坡相交一起。在这组空间景观设计中,设计者从抽象雕塑和后现代视觉革命中获得灵感,将三维体量引入水平向的广场空间,营造出类似现代艺术品展览的氛围。广场中央是一片桔树林,是对典型的洛杉矶特点的直接暗示。圆形水池和一个下沉式的圆形剧场为公园提供了两个规则的几何元素。水池以灰色的鹅卵石构成一个大的碗状的圆,水从水渠的墙面流入水池里,再通过一条锯齿形的类似地震后形成的裂纹向广场之外的空间延伸。可以容纳2000人的圆形剧场铺着草地和粉红色混凝土的台阶,四棵对称布置的淡黄色的棕榈树形成对舞台空间的暗示。整个广场的设衡。此外,钟楼和水渠的形式体现出对地中海传统符号的拷贝,场地中大量采用了高大的棕榈树,表现出浓浓的拉丁风情。所有这些都表现出设计者在创造这个多意性公共空间的热情,以及对这个汇集着多种族社区的城市的尊重。

三、结语

上述各历史时期美国景观建筑师在景观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探索,只是20世纪美国新景观设计潮流的几朵浪花,不过透过它们仍然能使我们看到后现代主义在美国景观设计中表现的总体轮廓。作为关注人们精神层面的景观设计,一直以来都是以场所的意义和情感体验为核心的,它的存在满足了人们放松心情、陶冶心智的精神需求。因此决定了在纷扰复杂的后现代语汇中,景观设计师们汲取最多的是历史文脉元素,代表隐喻和玄想的符号单元。因此和他们同行的作品相比,除了部分采用鲜亮的色彩对比外,他们的后现代倾向显得温和而谨慎。此外,景观建筑师尽管吸收了很多后现代设计概念和新艺术手法,如构图的隐喻、视觉的变化和色彩对比等,但是他们并没有彻底抛弃树木、花草、水体、山石等传统设计元素,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营造出新的场所意义。最后,人在场所中并非扮演主体的角色,人和景观始终是互动的关系,有时候人甚至也成为景观构成元素的一部分。因此,无论景观建筑师在设计中的表现多么前卫和狂飙,其所营造的场所氛围和意义始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注释

[1]见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史》,p290.

[2]戈德伯格对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的评价。引自孙成仁《广场设计的后现代语汇》,《规划师》,1998年1期p81.

[3]玛莎。苏瓦兹(Martha Schwartz):美国哈佛大学景观设计研究生院教师。

[4]Martha Schwartz Back Bay Bagel Gard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January, 1980,p44.

[5]Chirico Giorgio de,基里科(1888-1978):意大利画家,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先驱者,早期作品受尼、采叔本华哲学思想影响,代表作为希腊神话人物画《赫克托耳和安德洛墨达》。

参考文献

[1]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3)。

[2]金广君。国外现代城市设计精选[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吴焕加。20世纪西方建筑史[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倪琪。西方园林与环境[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世界建筑导报(SWA事务所专辑)1998,(1)

[6]孙成仁。后现代城市设计倾向研究(博士论文)[C]1999

[7]Steven Best & Dougla s Kell ner,朱元鸿。后现论——批划的质疑[M].台北:台湾巨流出版社。

[8]Martha Schwartz.Back Bay Bagel Garden[J].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80,(1)。

[9]Contemporary Landscape in the World.

相关期刊更多

边疆考古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群众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江苏省委

泌尿外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