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开放空间设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 城市开放空间的连续性研究 建筑开放空间的城市意义 城市开放空间的现代观察 探索创造人性化的城市开放空间 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性研究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总体控制设计研究 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研究 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及设计要点研究 西班牙城市开放空间地域性研究 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研究 基于静态游人行为的城市开放空间研究 浅谈城市设计中开放空间的设计 浅谈城市开放空间的保护与再生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思路探究 基于建筑底部开放空间设计的研究 基于行为的城市滨江开放空间的空间与场所特性分析 方形规则下的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设计 城市的留白――公园与开放空间的价值 浅析适用于寒地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Madanipour, A., Why Are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Spaces Significant for Citie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1999,26(6): p. 879-891.
[3]代伟国,邢忠.转型时期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建设策略[J]. 现代城市研究,2010,11:p.12-16.
[4]张虹鸥,岑倩华.国外城市开放空间的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7,171(5):p.78-84.
[5]Maruani, T. and I. Amit-Cohen, Open Space Planning Models: a Review of Approaches and Method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J].2007,81(1-2):p.1-13.
[6]Webster, C., Pricing Accessibility: Urban Morphology, Design and Missing Markets[J]. Progress in Planning, 2010,73(2):p. 77-111.
[7]Knox, P.L., Measures of Accessibility as Social Indicators: A Note[J].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80,7(1/4):p.367-377.
[8]Hillier, B. and J. Hanson,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M]. 1984,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尹海伟.城市开敞空间——格局、可达性、宜人性[D].2008,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0]Giles-Corti, B., et al., Increasing walking: How important is distance to, attractiveness, and size of public open space?[J].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2005,28(2):p.169-176.
[11]Pasaogullari, N. and N. Doratli, Measuring Accessibility and Utilization of Public Spaces in Famagusta[J]. Cities,2004,21(3): p.225-232.
[12]Cuthbert, A.R., The Form of Cities: Political Economy and Urban Design[M]. 2006, Oxford: Blackwell. 304.
[13]Cuthbert, A.R., Designing Cities - Urban Design and Spatial Political Economy, in Public Art & Urban Design: Interdisciplinary and Social Perspectives[M]. 2003,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 Barcelona.
[14]Cuthbert, A.R., The Right to the City: Surveillance, Private Interest and the Public Domain in Hong Kong[J]. Cities, 1995,12(5):p.293-310.
[15]Loukaitou-Sideris, A. and T. Banerjee, Urban Design Downtown: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Form[M]. 1998,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6]Harvey, D., Social Justice, Postmodernism and the C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2,16(4):p. 588-601.
[17]Ellin, N., Postmodern Urbanism. Revised ed[M]. 1996,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8]Cuthbert, A.R. Urban Design and Spatial Political Economy: Review and Critique of the Past 50 Years. 2005 [EB/OL]http://fbe.unsw.edu.au/staff/Alexander.Cuthbert/extendedchapterone.pdf.
[19]Carmona, M., C. de Magalh?觔es, and L. Hammond, public space: the management dimension[M]. 2008, London: Routledge.
[20]李斌.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J].建筑学报, 2008,02:p.30-33.
[21]Catharine, W.T., Urban Open Space in the 21st Century[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2,60(2):p.59-72.
[22]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1961, New York: Vintage.
[23]Gehl, J., Life Between Buildings: Using Public Space[M]. 1987,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24]Lynch, K., A Theory of Good City Form[M]. 1981,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5]Jacobs, A.B. and D. Appleyard, Toward an Urban Design Manifesto[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87, 53(1):p.113-120.
[26]Whyte, W.H., 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M]. 1980, Washington, DC: Conservation Foundation.
[27]Preiser, W., Universal Design Handbook[M]. 2001, New York: McGraw-Hill.
[28]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17(6):p.9-17.
[29]冯健,周一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2003,22(3):p.304-314.
[30]李文,张林,李莹.哈尔滨城市公园可达性和服务效率分析[J].中国园林,2010,08:p.59-62.
[31]李小马,刘常富.基于网络分析的沈阳城市公园可达性和服务[J].生态学报,2009,03:p.1554-1562.
[32]蔡彦庭,文雅,程炯,魏建兵.广州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空间格局及可达性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11):p.1647-1652.
[33]谷凯.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J].城市规划,2001,25(12):p.36-41.
[34]任超.老龄社会环境下城市线形公园绿地的设计浅析[J]. 华中建筑,2005,23(1):p.136-138.
[35]邓小慧,鲍戈平.广州人民公园使用状况评价报告[J].中国园林,2006(5):p.38-42.
[36]高琴.城市公园使用状况(POE)初探——以北京紫竹院公园为例[J].2007,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
[37]刘杰武.滨水区公园使用后评价(POE)研究——以台州永宁公园为例[D].2007,北京大学硕士论文.
[38]张妤.哈尔滨城市公园使用情况评价初步研究[D].2006,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
商业步行街是步行街的一种,存在于城市中商业活动较为集中的街道,由大量的零售业和服务业商店组成,与其它商业街不同的是商业步行街是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的集中商业买卖区域。本文从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两个方面来研究如何达到人性化设计。显性要素即具体要素,包括基础平面、垂直面和上部平面三大部分,本文只对基础平面和垂直面进行论述。基础平面环境即底面包括大地、水体、低矮的植被、座椅以及所有铺地材料等;垂直面环境包括建筑立面、照明设施、指示牌等。隐性要素即抽象要素,如街道空间环境的历史文化、地域性等。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性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和思维模式等,在保证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产品进行优化,已满足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追求,其前身是人体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城市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面向公众开放的空间,人是直接接触和使用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主体。从设计的本质来说,任何设计观念的形成都是以人为基础。就步行街空间环境设计的本质来说,在以人性化为主要设计理念的前提下,最终运用各种综合手段,来创造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以满足人们在购物过程中的心理、生理及精神需求。
在《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一书中,多次强调城市开放空间人性化营造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必要性,并通过对美国城市中现存开放空间具体案例的分析,在尊重场所背景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场所人性化设计导则,使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更好地为人服务。由此,本文认为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一方面强调设计必须尊重场所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强调具体设计应一切为人所用。
二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概况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中心,并作为新疆旅游业的中心重点城市。山西巷位于乌鲁木齐南门和二道桥之间,曾是龙泉街的前身。据笔者所做调研得知,此处并没有真正一条街巷名称是山西巷,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会将这个片区称作”山西巷子”。本文所改造的民族街巷位于山西巷子中间的一些小巷,当地人直呼的“铁皮巷”、“作坊巷”等。之所以选此处进行改造,是因为这里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以二道桥市场以及国际大巴扎同属于原来二道桥民族传统商贸区。但就目前街巷环境来看,与二道桥市场和大巴扎环境相脱节。
三 乌鲁木齐山西巷民族街巷改造的人性化体现
(1)显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本文通过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外部及内部的物质空间调查认为,这片区域可以改造成具有新疆代表性的商业步行街,以此来作为二道桥商贸圈的开端。由于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尺度、建筑立面、街道设施、地面铺装以及盲道、无障碍通道的设计是人们最容易发现和感知的,也是突出人性化设计的具体载体,因而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空间尺度的人性化设计
据笔者实地测量与考察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长度大部分不超过500米,此长度符合《商店建筑设计规范》中对步行商业街长度的规定,过大过长的商业街,会导致行人产生距离感,难以亲近,而且对人的体力也是一个考验。因此,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入手,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长度的设计上应保持小巷原有的适宜长度,增加巷与巷之间的节点空间,设立开敞的小品类休闲广场,让人愿意“滞留”,使人在心理上受到关怀。不仅如此,根据测量得知,山西巷附近的小巷宽度大部分在10米左右,两旁的建筑多为3层左右,整体街道两旁建筑的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大多在1和2之间,符合街道亲切感的空间尺度关系。(图1)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街道过宽、建筑物过高,使行人压抑并缺乏安全感。购物的人们多倾向于平行移动,而垂直方向的移动多数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会出现。所以,改造后的商业步行街在空间尺度方面保持原有街道宽度适宜的特点,在对建筑高度的控制上也应符合人的心理,即打造双层商业步行街,营造宜人、亲切、安全、舒适的空间环境。
2)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
《人性场所》一书中曾提到:“影响步行商业中心成功与否的重要空间设计特征之一就是避免“死空间”。对于维持城区的活力来说,保持面向步行者的店面的连续性是必要的。突然隔断的空间地块以及与街道不统一的秃凸建筑对于步行活动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因此,商业步行街建筑立面的人性化设计应体现连续性、连通性原则。
根据笔者所做调研,山西巷民族街巷沿街建筑立面和巷中建筑立面由于新旧建筑之间的混合,商业店面门头招牌形式的大相径庭,商家随意摆放搭建的商品以及建筑外立面所用材料和颜色的不统一,使得建筑立面凹凸错落,整体混乱,毫无可观赏性。为体现人性化设计,在改造的过程中,将原有建筑一层的外立面进行修复和整合,使商业店面及门头招牌进行统一的高度和宽度设计,并将民族图案和装饰纹样通过现代建筑材料运用于建筑外立面,突出新疆地域特色的同时形成视觉连续性。对于步行街二层建筑外立面将统一运用雕花木柱和透雕装饰进行设计,增加人们的视觉复杂性。
3)街道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街道设施是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人性化设计的突出体现。原有山西巷民族街巷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导致街区中的公共设施严重缺乏。因此,在对其进行改造中添加人们需要的街道设施,具体如下:(1)护柱。将护柱设置在步行街入口处,其高度为40—45cm,不仅可以起到阻止车辆侵入、划分引导空间和丰富景观的作用,同时还能作为辅助座椅供人休息。(2)公厕。将公厕设置在步行街的一层和二层中间,通过区别于店面的颜色和铺地来方便行人的使用。(3)座椅。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写道:“在评价特定区域中公共环境的质量时,必须把能否为人们小坐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的改造中为了服务于多种使用者将添加多样的座椅:如木制无靠背长椅(约0.9m×1.8m×0.4m),这种长椅可以提供多种休息的可能性 ;可移动的靠背座椅;围绕花池边沿或环形长椅等,对其位置的摆放应尽量满足不同需求者的观看方向。座椅多选用温暖舒适的木制材料,其他辅助座椅可以选用金属、瓷砖、石材等材料,体现步行街多样化设计。(4)指示牌和照明设施。山西巷民族街巷作为游客对新疆地域文化直观认知的重点区域,指示牌的存在是必要的。因此,将在街区入口处添加指示路标牌或在临街建筑墙壁上加入交通引导图,使旅游和购物的人群对此区域有个整体且较为清晰的认识。在照明设施的改造中,将原有照明进行重新设计,使街灯在颜色、形态及排列顺序上形成连续的景观,与街道民族地域风格相统一。(5)街道植被。在街巷绿化设计中,本着原有绿化设施,增加特有的植物景观。根据街巷的尺度,种植并加入具有特色的景观树以及亲人尺度的灌木、植物容器、鲜花盆景等,来增添街道的温馨和亲人特质;同时,还可以在内街根据商户不同条件和需求,进行墙壁的垂直绿化、阳台绿化、门头绿化等形式来丰富街景,营造环境宜人的商业氛围、优质的街道气候等。
4)地面铺装的人性化设计
地面作为商业街区三度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商业街区建造的好坏起到重要的意义。人们行走时的感觉在商业街区设计时显得尤为重要,“走”感觉的舒适和随意,是决定商业街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地面铺装进行改造时,将采用流线型铺装,起到纵深引导的作用,减弱直线型街道的单调,增加街道趣味性。在材料的选择上,本设计将全部采用砖铺装,从而创造出一种空间感。
(2)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
隐性要素的人性化设计通常是对场地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要素、社会状况的解读后,将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入商业步行街的空间环境设计中。山西巷民族商业街巷中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新疆地域特点的是经营方式和买卖方式上的独特性。一方面是业态规模小、网点多、品种齐全、价位较低,特别是一些民族小商品和土特产品,所售价格往往比其它地方低很多,受到当地人们的青睐。另一方面是买卖方式较有特色。天然的户外巴扎、热情的沿街叫卖、巷中手工作坊中叮当的声音、买卖者之间讨价还价的自在过程都是独特之处。这种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买卖行为,以自身的优势存在,让我们从中看到了新疆传统巴扎的身影、历史与现实的延续、传统与现代的交会、趋同与特异的较力。因此,在改造中将保留原有独特的买卖方式,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统氛围的营造,增加整个商业街区的人气,突出山西巷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在对山西巷民族街巷进行改造过程中,将传统买卖方式保留在现代商业步行街购物空间环境中,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符合当地人的买卖行为方式。除此之外,商业步行街在规划中,要对零售、娱乐和餐饮在内的混合功能进行总体规划,对促销、维护和活动组织进行协同管理,全面体现人性化管理和服务。
四 结语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较为重要的活动场所,人是使用主体,宜人的商业空间环境是商业街成功的重要因素。当代城市商业空间的设计理念将商业效益的关注度逐渐转移到人的体验、商业街人性化尺度、空间环境和服务设施上来。本文从步行商业街空间环境的显性和隐性要素——宜人的空间尺度、连续的建筑立面、完善的公共设施以及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保护等层面入手,探讨人性化步行商业街的构建,真正做到将人性化设计思想和原则运用到空间环境的表达中去,希望通过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来进一步提升当代人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朱荣.城市公共环境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5] 陈懿君、阮如舫.城市商业步行街景观的地域性营造[J].江苏建筑.2012,2.
[6] 张荃.人性化商业街空间尺度探讨[J].山西建筑.2011,7.
【关键词】空间句法 轨道站点 公共空间 导则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注:该项目为北京工业大学第12届科技基金立项项目 项目编号: ykj-2013-10419
引言
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站点的可达性特征使得站点临近区域在集散区域内客流增大的同时也产生了资源的积聚效应,而北土城站站点周边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众多,却缺乏应有的城市空间活力。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介入原有城市空间所带来的城市更新与站点周边公共空间的重塑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本文旨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区域的公共空间层面,从站点区域的功能属性、公共空间的物理属性、人的行为特征等方面来研究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思考。
1. 北土城站站点周边城市公共空间分析
1.1 站点概况
1.1.1 规划范围
此次调研地点位于地铁8号线和10号线的换乘站――北土城站及其周边公共空间,占地面积约130公顷。北土城站周边以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北中轴景观大道广场等开放空间为主,辅以居住、办公、商业等功能用地。站点东北方向为在建的奥体文化商务园区,西北方向为中华民族园。
1.1.2 周边区域条件
北土城站是地铁8号线和10号线的换乘车站,且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是北京传统轴线和现代轴线的过渡地带,作为奥运公园的门户和序幕,是北京交通区位的重要交通节点。周边用地以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用地为主。
1.2 空间调研情况概述
1.2.1 公共空间分布特征
北土城站周边公共空间主要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中华民族园(南区)、北中轴景观大道、公交总站和沿街带状防护绿地。用地内的古城墙文化、民族文化、奥运文化丰富多彩。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利用率较高,人流较集中。而北中轴景观大道广场利用率较低,活动人群较少。中华民族园(南区)处于暂时关闭状态。
1.2.2 空间肌理特征
用地整体建筑密度较低,尤其以东北地块最为明显,为在建的奥体文化商务园区。以北土城站为中心,形成东西和南北向的大面积十字形开敞空间。东西向为带状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南北向为北中轴景观大道(广场)及带状绿化,具有良好的视线通廊。
建筑以板式居住建筑为主,局部存在少量大体量现代公共建筑。南北向道路、广场形成了强烈的轴线空间。由于用地内建筑围合感不强,所以街巷肌理较为混乱,但绿化空间较为充足。
1.2.3 使用人群特征
根据用地内公园、广场等大型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其服务人群特征为:遗址公园主要服务于周边居住区居民的日常活动,中华民族园以游客为主,而北中轴景观大道处于周边居民和游客的混合使用模式,但以居民日常使用为主。上班族对区域内的公共空间利用率极低,主要在办公区域内活动。行人交通目的性较强,主要分布于交通干道沿线。四类人群混合使用的公共空间较少,以站点周边为主。
1.3 Space Syntax分析结果
1.3.1 街道整合度分析
北土城站点周边以北土城东路、北土城西路和站点南边的北辰路的整合度为最高。说明其拓扑平均深度较低,人流较易到达,可达性强。因此,此三条街道内的公共空间应作为优化设计的重点。
1.3.2 街道选择度分析
北土城站点周边以北土城东路、北土城西路的街道选择度为最高,站点南边的北辰路和安定路较高。而且,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也具有较强的吸引穿越交通到达站点的潜力。
1.3.3 站点所在街道相对深度分析
北土城站点周边以北土城东、西路和北辰路深度值最浅,有利于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开展。其次,站点四周用地内深度值较为平均,个别地方存在较深区域。因此,在优化设计中,应努力降低站点周边公共空间的深度值,从而提升其可达性。
1.4 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1.4.1 线状城市公共空间
(1)局部步行交通系统可达性低
(2)部分站外步行交通系统可辨识性低,行人易产生迷失感
1.4.2 面状城市公共空间
(1)空间利用不充分,无法满足多元需求
(2)空间设计趣味性及观赏性较差,缺乏活力
1.4.3 文化氛围的营造
(1)多元文化(民族文化、古城墙文化、奥运文化等)氛围缺失
(2)中轴路――北辰路街景界面缺少“中国气质”,应加强其轴线秩序和文化氛围
2 北土城站站点周边城市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在城市设计层面,轨道站点周边公共空间优化设计导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2.1线状公共空间
即站点出入口与城市街道的空间关系研究。具体包括空间的可达性、可辨识性、建筑围合界面等方面的指导性原则:
(1)沿街建筑立面整洁,尽量保持风格的整体统一,有底商的路段避免占据人行步道空间;
(2)道路两侧除了要有行道树之外,宽度足够的路段人行道两侧还应有丰富的绿化景观;
(3)人行步道要有硬质铺装且平坦无破损,人行道和人行天桥的地面及墙体应整洁,无商业设施。
本设计中以北辰路街道设计为例:
(1)强化街景界面的中国气质,强化人工建筑界面的齐整统一的轴线秩序。保持北高南低、平整有序的景观轮廓线。强化轴线对称格局,界面统一临街檐口高度,界面统一色彩。
(2)恢复与强化轴线上的重要结构性视觉要素,强化自然图画的城市公园气质,保持对称绿化格局,软化两侧街景界面。
(3)北土城南段强化轴线东西使用功能和建筑空间形态的对称布局,北段强化轴线东西对称的公园布局。凸显南北街景的不同气质和不同图底肌理。
2.2面状公共空间
即站点周边500m半径范围内行人能够到达的休闲广场、公园、绿地、街角广场、停车场等空间研究。具体包括可达性、安全性、便捷性、绿地绿化率、夜景观设计等指标要求:
(1)在空间尺度适宜的情况下,设置小型的林荫广场,或者儿童游玩设施,增加街道活力;
(2)在社区周边的街角空间,增加必要的休憩设施,并结合植被绿化等软质空间,从而为周边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增加宜人的休闲空间;
(3)设置足够的休憩设施,增加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环境,提供私密、开放、安静、热闹等不同特点、多样的可达性休憩场地;
(4)在公共建筑围合的街角空间,若空间尺度较大,可设置喷泉、水池、开放草坪、健身场地等丰富的广场空间,并注意加强与周边街角形成的视觉对景关系。
本设计中以安贞路广场和街角空间设计为例:
安贞路广场:
(1)将废弃的停车场改造为居民日常健身活动场所,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安贞医院看病者休憩、娱乐等功能;
(2)广场内宜采用颜色较为鲜艳的硬质铺装,植被宜选择高低不同的植物进行人工造景,从而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以满足广场上人群和行人视线审美要求。
2.3文化氛围
即站点所在区域的周边公共空间应具有的文化气质,包括空间秩序、地域性文化小品的表达等内容。
(1)在中轴线上,通过绿化植被、构筑物、铺地等形式的对称布局,保持其中国气质和轴线秩序;
(2)增加其空间可达性及安全性,保证居民、游客的健身、游览、休憩等基本功能需求和重大节日的聚集活动场地;
(3)以人工植物造景为主,选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营造丰富的景观层次,以满足广场人群和道路行人视线的审美要求。
3.结语
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学习,找到量化分析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结构的理论和方法――空间句法(Space Syntax),并通过对北京市北土城轨道站点周边公共空间的实际调研,寻求问题的影响因素,结合量化分析结果对其公共空间形态及行人使用行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寻找其关联性所在,通过对分析所得的各项问题进行梳理,找到其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借此改善北土城站周边城市公共空间质量,充分发挥轨道站点的区域带动作用,提升站点周边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创造出宜人的城市步行环境。限于笔者的学识与精力的局限性,文章中部分内容在范围上与深度上还有待深入研究, 行文中不免有不足与疏漏之处,敬请广大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徐璐 徐建刚 . 空间句法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以南京市河西地区空间结构分析为例 [J].现代城市研究,2011(04):42-48.
2 杨滔 . 空间句法:从图论的角度看中微观城市形态[J].国外城市规划,2006(03):48-52.
3 郭湘闽,刘长涛.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中村更新模式――以深圳市平山村为例[J]. 建筑学报,2013(03).
关键词:沈阳市南运河;滨水空间;环境行为研究
1、南运河概况
沈阳南运河是沈阳环城水系及环城绿化系统的一部分,它联系4个城市公园及18个滨水游园,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聚集地即人们进行休闲娱乐游憩活动的公共空间。南运河全长14.5公里,河道宽25米。本论文的调查对象是沈阳市南运河沿线的滨水游园,它由黎明园、东塔园、春晓园、傍江园、滨河园、夏芳园、翠园、怡静园、南中园、皂角园、文艺园、振兴园、秋锦园、路园、沙阳园、阳春园及沿线的广场、绿化带共同构成。
2、实态调查
(1)问卷调查:通过资料调查后设计南运河的调查问卷,并随机在河边选择调查地点,对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中罗列了南运河沿河18个游园景观,设计了25个问卷问题。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职业、到滨水空间的目的及出行时间、进行什么活动、对场地的满意程度评价、建议与要求等。
(2)行为观察:在调研的过程中,对典型个园的环境和人的行为活动进行直接的观察、记录,并用摄影、图录或文字等记录方法伴以数据统计。以期理解人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
3、行为活动调研结果初步分析
(1)使用者年龄与出行目的
从观察及问题“您到此主要进行的活动”的答案统计中,来此进行体育性休闲活动和聊天的人占大多数达到50.3和20.7,健身、散步、闲坐等成为大众行为的最主要部分,它们有共同的设计要求就是场所与视觉景观,动静结合。
(3)使用者行为活动状态
调查时间段为上午7:00~11:30;下午1:00~5:30,天气暖和滨水区人数颇多,在走、站、坐三种行为状态中以“走”和“站”为最主要部分,可见户外开放空间中,滨水路景观的设计和适宜活动的场所的塑造尤为重要。
(4)使用者行为活动的空间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进行集体体育活动(跳舞、踢毽)的人群在开阔的硬质广场和有健身设施的地方分布比较多,而比如打太极等个人性的活动多分布在亲水平台,树下小空间等自己视野开阔,场地也较平整的地方,而对于休憩、聊天的人群多选择休憩设施舒适、有阳光或面向水系的视线较好的地方。
(5) 使用者行为活动的空间特征
调查时发现,对于有目的移动的人群(上班),他们会选择直接便捷的道路。跑步、散步的人群,滨水路的景观环境对其行为诱导作用比较大,他们通常会选择活动多、亲水、绿化好的路线散步。
交谈、眺望、健身及小憩等都是停留的活动,作为滨水空间行为,它们有共同的要求就是视觉景观。这些人群倾向于被吸引在空间边缘,驻足停留的区域也是那些具有半透明性质的“灰色区域”,既有一定的私密性,又可以观赏外部环境的风景和游人活动。
跳舞、打拳、练剑等集体活动都需要开敞的空间,在这些区域使用者往往会以小型团体的组合方式进行活动,有一定的领域性,很好的遮荫、光线明亮而柔和以及周围适当的休息设施是这些使用者最喜欢的地方,这些场所都有一定的园林要素给予界定,避免了和其他活动的冲突。
4、沈阳市南运河滨水空间设计的几点建议
(1)增强滨水空间的亲水性
单纯的视觉感受不能全部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置身于水中更能体验水的魅力。
对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在滨水区活动的人群中老年人为大多数,占到44 %。年龄对水的需求有明显的影响。不同年龄状况和出行的人对水体的体验要求见表2所列。由表可知,随着年龄的增加,对水的需求度同时增加,在活动中也越希望与水接近,明显地呈现出随年龄增加,滨水空间的吸引力递增的现象。对专门去滨水区活动的人而言,则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而顺便路过的人群则更多地表现出无目的和无所谓的心态。。
(2)使用者行为活动类型
(2)加大硬质活动广场,增加遮荫树
实际调查中发现,滨水游园的活动场地并不能满足活动人群的需要,尤其是有组织的活动如:打拳、跳舞等,建议适当增加硬质铺装部分的面积,满足人们活动的需要。
(3)提供“人看人“的条件
关键词:公共空间;心理安全;安全感;安全设计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3-77-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对安全的需要放在仅次于生理需要之后。虽说层次较低,但也同时表明,这是多数人的共性需求,不管你收入高低,抑或是身处这地球上哪个地方。
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事故频发,使得公共空间中的安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今年发生过的电梯夹死儿童事故、天降藏獒事件、夺命井盖事件、上海“玻璃雨”事件等,更是将安全的这一需求,再次凸现出来。公众对安全的诉求,在每一起相关事件发生后,都会变得更加强烈,而在得不到满足时,这种诉求就极易变成一种恐慌。这种恐慌会减弱设计的人性化。因为当人们在所处空间所用物品产生恐慌感时,就会降低空间或物品的使用率,甚至使设计失去意义。
一、公共空间的概念及其安全的重要性
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它在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为人们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提供了一个重要场所。现在的公共空间一般指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共同使用的室外空间,包括广场、车站、公园、街道、居住区和体育场等。
在某知名网站进行的一项网络问卷调查中,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仅获“提供优质城市生活”的一成选票,原因包括“城市安全指数低”和“城市化过快”。2009年零点研究咨询公司的《2009零点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研究报告》表明影响生活质量的不安全因素发生在公共空间中。而“经常出入和途经的公共场所”和“居住区域的安全感”的下滑趋势使得公共空间安全性问题成为需解决的课题。
公共空间安全是指人类与公共空间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和安全的隐患。安全可分为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两大类,生理安全指人在环境中活动能保持健康,无受伤害的可能性。而心理安全则指能维护心理健康,保持安全感的状态,对环境安全有可预期感和可控感。当处于具有潜在的不安全性的空间中,人们必然会产生不安全感,继而可能会“抛弃”这一空间,最终导致这个空间越来越不不安全。所以当公共空间品质不高、配置不公、供应不足时,就容易导致空间犯罪率的上升。
二、公共空间设计中各要素对心理安全的影响
(一)色彩对公共空间心理安全的影响
城市色彩产生过程的研究表明,城市的色彩面貌是居民对长期接触环境的集体回应和集体选择,是集体共性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国际色彩顾问协会(IAAC)提出了“色彩体验金字塔”理论,提出个人体验处于色彩体验金字塔的最上层,所以在进行公共空间色彩设计时一定不能忽视人们对色彩的体验。如果人们在公共空间因为色彩应用不当而产生不安全感或其他不适感,那就说明在这个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存在严重问题。因此在进行公共空间色彩设计时必须考虑受众人色彩感觉的共通性、舒适性,才能保障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心理安全。
色彩与其他事物一样具有两面性,应用的得当适宜,对人的心理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使用不当也对人的心理产生消极作用,近年来常提到的色彩污染就是色彩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使用不当造成的。
例如红色,红色是一个极易引起激动、紧张、兴奋的颜色,应用在危险指示牌或指引路线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警惕、远离危险,作为点缀将空色应用于局部空间,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温暖人心,亮化环境。可是红色红色如果大面积应用于公共空间,就会让处在空间中的人血流速度加快、血压升高,进而让人感到烦躁不安,造成视觉疲劳甚至精神折磨。
白色和黑色在公共空间中的使用率较高,白色给人干净、明亮、朴素和高雅的感觉,应用与环境中可以营造出高雅、宁静的氛围,像路灯,站牌等公共设施大多会采用白色作为基色调进行设计。黑色给人感觉沉稳而庄重,但黑色并不适合在公共空间中大面积使用。
最后,公共空间的色彩运用也要因地制宜,例如,我国北方城市常年下雪,在这种气候下灰白色成为主要环境背景,那么在公共设施上就不适合再用大面积的黑白灰色做基色,而应该选择一些颜色鲜艳,具有温暖感和动感的色彩来调剂寒冷单调的冬季,也让人们在漫长冬季中通过视觉上的温暖来感受春天般的愉悦,摆脱抑郁不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给人们一种心理安全感。
(二)材料对公共空间心理安全的影响
材料是公共环境设施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感受得到的第一物质元素,它给人类带来最为直接的身体触觉和心理上的感受,材料的使用是否合理对环境设施产生极大的影响。
材料分为天然的与人工的,一般情况下,天然的材料更容易得到人们心中的认同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心里安全。现代公共空间中的建筑,大多用金属钢架结构代替传统的石材,虽然给人视觉上带来高科技的感觉,令身处此地的人们感觉置身于一个现代气息浓烈的国际化大都市,也给人一种冷漠感和距离感。
公共空间设计中应用的材料有很多,如木材、石材、玻璃、金属等等。它们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应用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就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公共空间设计在材料的选择上应该是人性的、绿色的、因地制宜的。材料的选择既要考虑使用者的生活需要,也要考虑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在不同的场合中要符合不同的心理需求。
以玻璃为例,玻璃这种相对较为现代的材料,最初应用到公共空间设计中时,可能会给人的心理带来一些不安全感,因为玻璃相对于其它材料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易碎。当玻璃作为铺装地面使用,人们踏上这种材质的地面时,常常会担心玻璃会碎,人会掉下去,因为使用玻璃铺装时为了美观,玻璃面和地面往往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加上玻璃本身的特点加剧了不安全的心理暗示。
当然玻璃也有其优点,例如透明。未知的东西常常给我们不安定的潜意识因素,比如当我们去揭一扇门帘,如果它是不可透的材质,我们就会考虑从反方向来的外力对我们是否安全。在这一点上,玻璃又可以说给人带来了一种可控的安全感。另外玻璃透明的特点还可以应用于公交候车亭设计中。在不透明的公交候车亭中,候车者很难感知到车亭背板后的情况,一旦有危险人物出现,候车者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出反映进行自我保护。现在,欧洲大多数候车亭背板都会做成尽量透明,材料大多为透明玻璃,这样以来,候车者就能够多角度的观察周边的环境,从而更较好的观察到背板后的突发事件。
(三)造型对公共空间心理安全的影响
1、公共设施造型
在公共空间中,公共设施的造型不仅关乎生理安全,也影响人们的心理安全。不管是整体造型还是细节上的形态,都应该引起设计师的关注,既要避免对人体造成威胁,又要考虑避免视觉形态上的攻击与刺激。
首先公共设施在边角轮廓上的处理应该避免外伸的尖角、棱柱、尖锐突出物等,例如南京玄武湖公园内的地灯,四四方方的造型虽然充满现代气息,但是玻璃材质外加四个90度尖角使这个地灯产生安全隐患,草地本是孩子嬉戏玩耍的地方,如果奔跑中摔倒磕到灯柱上不可避免产生伤害,所以父母都会带领孩子坐的离灯柱远些,并且警告孩子不要在那附近玩耍,这其实就是公共设施设计不当让人们产生的不安全的心理。另外公园内的座椅、音箱等设施也出现了有攻击性的尖角。
其次,公共设施在形态设计上可以更多的关怀人的心理,带给人们开心、愉悦的视觉享受。设计师Matthias Megyeri应对产品设计的安全需求,设计了“安全如甜蜜之梦”系列产品。在他的设计中,那些面目狰狞的产品变得亲切可爱,从而揭示了安全设计的另外一面――人们不仅需要生理上的安全,更需要心理上快乐的安全。例如,栏杆顶部如长矛一般用来防止攀爬的尖锐部分被可爱的卡通形象所替代,同样,在中国广大城市和农村都能见到的院墙上密密麻麻的玻璃渣子也被设计成玻璃制造的工艺,大大增加了人们的心理舒适度。
2、公共设施尺度
曾经有报道过南昌市一男子行至省城东湖湖畔,不慎坠入湖中的消息。所幸这名男子最后获救,有惊无险。据调查,南昌市东湖边共有185根小石桩,石桩与石桩之间由两根下垂的铁链连着,而铁链距路面的高度大概只到一个成年人的小腿,这便是湖畔保障行人安全的护栏。显然,这样的护栏只是作为一种警示而存在,根本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儿童,这样的护栏都是不能保护行人安全的。而从心理学上来分析,这种护栏反而比没有护栏更加危险,甚至成为“危险陷阱”,试想,如果没有围栏,人们的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会警示人们勿靠近湖边,保持在安全距离外,而架设了如此高度的围栏,却使得人们减弱了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认为有护栏等于有保护,降低了心理安全防线,可是,这种设计的围栏实际并不能真正起到拦截保护作用,当人们滑倒或者拥挤时仍然存在危险性,甚至会绊倒后退或者沿途走过的人,这种不设计虽然不是直接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不安全感,但却通过麻痹人们的安全意识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所以公共设施的设计在注重美观的同时,更多要思考的是如何兼顾美观与安全性的高度统一,因为设计在任何一方面有所欠缺,都无法让公共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三、结论
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中最具公共性和活力的开放空间,与公众密切相关。优秀的公共空间设计通过对人们心理感受的适应、关注和解读,合理有效的设计出人性化的安全空间,消除公共空间中的不安全因素。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公共空间中的不安全感其实分为两类,一是造成心理不适感,二是引发生理不安全。
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时,人改变了这个空间的同时也会被空间所影响。不安全、不合理的设计必然会到给人们不好的心理感受。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美观、个性,更要掌握人的心理规律,研究人的行为,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另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优良设计案例,把国内公共空间设计做的更完善、更人性。
参考文献:
[1]陆绮雯,世博园里的城市划与发展讨论[N],解放日报(第九版),2010-5-15
[2]陈雁杰,色彩设计在公共环境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