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市民金融政策

新市民金融政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市民金融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市民金融政策

新市民金融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镇化:金融支持:农村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4-0063-04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党的十将城镇化建设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2012年《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2000年一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由36.2%提高至51.3%。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这必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繁荣昌盛、民主富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已经形成,服务业增长迅速,城镇经济实力增强,城镇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推进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基本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城镇住宅、投融资及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推进城镇化的体制环境已渐形成,同时国家也在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条件逐渐成熟。在城镇化的演变过程中资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解决好金融问题成为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一、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金融问题的主要体现

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是先导。金融系统作为引导其他要素禀赋转变及资源配置调整的先导要素。应当先于城镇化进程完成其制度与结构的变迁,以发挥供给先导作用。

首先,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城镇化基础建设的资金供给存在较大缺口。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的测算,农民“市民化”所需的人均公共支出至少是10万元。按照2015年市民化率达到54%的目标,即实现约2亿农民的“市民化”。所需的公共支出累计将达20万亿元左右。

其次,政策引导和配套机制不完善,金融市场层次单一、服务创新不足,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乏力。金融机构农业贷款规模增长缓慢,城镇金融产品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业务品种上。这些传统信贷品种存在授信额度小、贷款期限短、利率上浮较多等局限性,无法满足城镇化进程中融资主体多元化、融资特点差异化、信贷需求灵活性、贷款方式多样化的需求,制约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城镇化产业基础的稳固发展。

第三,城镇金融体系发展不健全,金融服务供给层次低、支持面窄。大部分商业银行收缩城镇及农村金融网点,导致金融机构资源布局集中在城市区域,城镇金融机构数量少,对县以下地区提供的金融服务基本只有基础性的存取款业务、汇兑业务。另外,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也影响了银行与农户建立良性互动。

二、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不足的表现

统筹城乡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商业化和工业化生产,就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社会和基础设施投资,城镇化建设就必然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需求、新要求,应引起有关金融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就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由于金融支持的不足造成的问题成为阻碍城镇化建设的掣肘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融资难,农业贷款数量有限

在推进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由于金融支持力度的不足。造成我国农村融资困难,从而使得农村无法在有效的资金支持下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也就阻碍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比如,由于乡镇中的部分微小企业财务不够健全,难以达到信用评级条件,不能成为合格的信贷载体,造成企业融资难。特别是随着农村新评级办法实施及考评政策的变化,小微企业更难进入信贷门槛。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不够规范,经营组织凝聚力,号召力不强,信贷投入存在较大障碍。

由于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在信贷风险追责制度十分严格的情况下,信贷人员对农业信贷业务十分谨慎,影响农业信贷业务的拓展。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方式比较陈旧,出于防范风险的要求,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权限在上游管理层,他们由于不了解地方发展特色,有时候一些好的发展项目因为没有得到合理的信贷支持而暂时搁浅。同时,即便是发放出去的短期贷款,由于贷款利率较高,也给农村农民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目前临漳县的农户保证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单户的最高贷款额度仅为5万元,商户保证或联保贷款最高金额为10万元。期限以月为单位,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12个月。

并且,农村资金流失严重,一方面,农村专业户、重点户难以贷款,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比重降低,形成农村资金“倒流”现象;据统计临漳县商业银行贷款大部分流向房地产业和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资金上存利率高于人民银行备付金存款利率,导致存款流向经济发达地区。201 1年底,河北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563,7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143,99亿元,而其中信用社贷款余额仅为3535,19亿元,这其中还包括了相当部分呆账。

因此,由于金融政策支持的不足,农村融资困难,无法贷得足够有效的资金,城镇化建设也就受到了阻碍。金融机构在管理对城镇化建设的贷款方面不能与时俱进,与政府政策保持步调一致。如何改善经济结构。增强资金投放效率,提高资金流动性,推进城镇化建设,成为了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

(二)县城金融机构偏少,弱化金融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

商业银行在县、乡设置的网点机构太少,并且专项给农村城镇化建设信贷的网点更少,他们出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考虑,大规模退出农村。而支持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化,则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对象基本上覆盖了各个行业,形成农村信用社“一社支三农”的局面,但由于资金实力的影响。后劲不足,支持也是有限的。因此农村的一些小企业的流动资金主要依靠政府贴现或采取从民间集资来解决。比如,目前临漳县14个乡镇中,临漳现有的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在县城以下均无营业网点,且涉农贷款业务也大幅度萎缩。

由于在县城以下乡镇的金融机构偏少,唯一涉及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机构更是少之又少,导致城镇化建设无法通过有效的途径得到金融支持,反而采取了从民间融资来解决资金困难的局面,结果由于民间融资的高风险,高利息,使有的小企业产生了资金困难,财务不合理等种种问题。

(三)农村金融业务狭窄,自主创新力不强

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市场发展等各环节提供贷款、结算服务,受业务范围的限制,县域农村金融业务比较单一,金融创新产品较少,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在信贷产品创新上处于被动地位,不仅新的信贷品种由上级行开发,就连现有的普通工商信贷贷款发放都是由上级行审批,基层金融机构不能根据农村城镇化的实际需求开展金融产品的自主创新。

城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金融业务政策的有效支持,也需要贷款政策放松限制。金融业务过于单一,信贷品种少之又少,使本来进行受限制的城镇化建设更加的艰难,各个县域在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方面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大多数只是由于受地方政策的限制,城镇化建设才开展的缓慢。

(四)农村经济缺乏风险补偿机制,难以规避信贷风险

目前我国财政资金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仅起到单纯的建设作用。通过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吸引民间资金介入的杠杆效应未能体现。由于农村信用社受贷款规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局限,自主创新的能力较弱,这就造成金融服务种类比较单调,结算渠道不畅通,满足不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活动中个人、企业和其他多种经济类型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从临漳县的情况看。金融主要是借助农业发展银行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行金融支持的,贷款采取的是政府立项、财政列入预算、政策性银行论证审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建设的模式。但由于中央和地方在政策支持方面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金融机构缺乏风险保障,这种政策模式既不能在农村城镇化建设实施上得以复制。也没有得到农业银行等涉及农村城镇化建设金融机构的认可。金融机构自然不愿意放贷。

目前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其他贷款品种都要求提供抵押担保,而多数农户和农村经济主体都难以提供有效的足值抵押。农民能够提供的抵押品也只有诸如宅基地、土地承包权、集体土地上的简易建筑物等,然而由于国家法律的明文规定,均难以办理符合法律规定的抵押手续,使银行信贷更加谨慎。

所以,在城镇化建设中为了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国家应在贷款抵押法律制度方面有很大的改进,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才是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金融机构才敢于对城镇化进行金融支持。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表现,我们了解到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金融支持作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却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因而城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加强金融支持的探讨

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特别是信贷资金的支持。与以往相比,更重“质量”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意味着对更多信贷资金的需求。

如何发挥金融要素在现代城镇化建设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变县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区位优势为开发优势、基础优势为比较优势。实现城镇化建设与金融的和谐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各级金融机构要积极为国家城镇化建设服务,努力实现双赢

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配套,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周边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发展,新城镇内二、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融资空间巨大,这些都将为城镇化发展中的金融业务开辟新的广阔发展空间。金融机构可依托当地文化、旅游、矿藏、边贸口岸、交通枢纽等特色资源,择优支持具有特色产业或生态文化优势的小城镇建设,将其发展成为集聚产业和人口、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金融机构也可优先支持农业产业化,技术较成熟、以内需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产业集群化项目等,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强化产业支撑能力。金融机构应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优势,合理扩大涉农贷款规模,对当地优势资源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开拓中小企业和农村等新市场。进行相关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使之与当地优势资源相得益彰。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探索建立适合当地农村金融支持模式和资金回流的长效机制,构建诚信、和谐、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大型商业银行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创新产品和服务,设计符合小城镇建设的金融服务产品。积极开办新民居住房贷款、大宗耐用消费品、子女上学等小城镇消费贷款业务品种,发挥资金和网络优势,支持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安居工程及产业园区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良性循环,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经济保障。

(二)创建城镇化信贷支持方式。突破“贷款难”制约瓶颈

加快探索和尝试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抵押贷款工作,积极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国家在法律规定上应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行农民能够提供的抵押品诸如宅基地,土地承包权,集体土地上的简易建筑物,大型农业机具等多种权利质押方式,解决贷款抵押难的问题。建立覆盖主要涉农行业的行业信贷政策体系,在农业产业化项目准入、客户准入和分类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明确差异化要求;对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改造、农产品育种、农村科技推广等领域要跳出传统的信贷管理思维模式,制定特殊的信贷政策,促进此类业务发展。对城镇个人创业和农村生产经营客户要做实贷后检查,提高风险预警的前瞻性,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三)构建农村信用保证及保险双重担保体系。缓解融资难局面

尽快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用担保保险制度,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支持和保证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信用保证及担保体系是缓解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中因担保手段缺乏导致农民融资难的关键所在。因为担保对融资具有放大效应,和直接投入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相比,政策性金融通过支持信用保证和保险体系建设可以取得更大的效果。我国城镇化信用担保保险体系中的信用担保机构可由各级政府作为主要出资人,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信用担保。我国的涉及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担保的实施具体可在由中央、省、市及县四级政府的主导下成立不同级别的担保公司,通过不同层次的担保及再担保体系,最大程度分散农村城镇化建设信用担保风险。由各级政府为主要出资人,采取各种激励优惠政策。吸引社会企业资金甚至农户资金进入担保公司。

(四)加快金融机构向城乡布局发展,增强民营金融机构力量

城镇化进程改变了以农户为主体的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并导致其金融需求的改变,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强化城乡一体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优化中小城镇金融生态环境,鼓励金融企业增设乡镇机构,为金融机构介入支持提供必要条件与有利环境。同时,鼓励民营金融机构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支柱,填补国有银行在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空白,增强金融机构对农民的服务意识。

(五)地方政府要当城镇化建设的领军人,明确农村城镇化金融支持战略方向

各级政府应当统筹谋划,进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政府支持是新城镇化建设发展成功与否的保障,地方政府应首先谋划好“新城镇化建设发展”整体规划,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激发金融部门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对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机构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奖励政策。如制定农村城镇化建设贷款财政贴息办法,确定贴息规模,期限和贴息率。建立农村城镇化建设政府还贷基金,保证抵押或还贷资金来源;对投入农村城镇化建设项目的金融机构给予贴息补助或财政定向补贴;按发放金融城镇化建设贷款资金占全部贷款资金的比例相应的减征所得税;同时引导保险机构根据农村城镇化建设项目的特点,积极开发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实现保险资金与信贷资金的有机融合,合理分散城镇化建设的信贷风险,降低建设信贷成本。

参考文献:

[1]刘芬华,适配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1(3)。

[2]范立夫,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问题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0(7)。

[3]王婷婷,刘凤,陆岷峰,关于县域金融支持县城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政府与经济,2012,(1)。

[4]马庆斌,刘诚。中国城镇化融资的现状与政策创新[J],中国市场,第16期。

[5]王建威,何国钦,城镇化发展与财政金融支持机制协同创新的效率分析[J],上海金融,2012(6)。

[6]许姗姗,农村城镇化与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3。

新市民金融政策范文第2篇

时间倒流,定格在2001年,周梁进入了步步高,从一名基层员工做到资深投资发展总监,2010年,出任步步高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总裁。近3年时间,周梁和他的团队以“立足商业地产,服务主业,创造价值”为发展使命,从零售业跨界商业地产,大手笔投资开发具有步步高特质的商业地产项目,尤其是城市综合体项目更是树立了湘派旗帜,被行业公认为是当之无愧的中南区域商业地产领跑者。

项目从选址到规划设计,再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最好,步步高集团18年商业运营管理经验,为商业地产项目开业1年即赢利提供了保障性的运营支撑体系,一切有了充分的准备。周梁和他的置业团队在致力为步步高提供解决零售业如何面对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自身变革的新模式。

十年磨一剑

只要身在市场,企业家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放大,在周梁看来,企业在发展中应注重“顺势而为,借势而上”。

跳出步步高人这个身份,作为土生土长的湘潭人,周梁见证了步步高的发展历程中那么多突围和升级。

国内零售业在2000年前后经历了大扩张,随着一些签约10-15年的租约陆续到期,续约将面临租金大幅上调,零售企业跨入商业地产已成为趋势,全球一半以上的大型商业地产开发商都是零售企业,世界零售巨头都在自建物业。与此同时,零售业跟地产相结合的商业地产板块,正在发生市场格局上的变化:一方面,随着房地产市场变化和调控,很多地产开发商转型到商业地产这个避风港;另一方面,零售服务商在向上游的物业提供者即地产领域延伸,如华润、步步高等。

周梁进入步步高那年公司的营业额是2.1亿,而到2013年,步步高的营业额将超过200亿。

“在1995年,中国整个零售市场还是传统的柜台式销售,如农村供销社,而在1995年,步步高在湖南开了第一家引入超市营业模式的连锁店,作为中国零售行业一次很大的变革,这对当时的湖南,影响巨大,因为那个年代的超市,是只有发达地区才有的新潮事物。”迄今,回忆起来,周梁的语气中,明显有着身为步步高人的自豪及热情。

“1999年,步步高实现了其跨地域发展的第一步。而2000年,步步高又开始了转变,开始进入‘大卖场’时代,跳出了传统超市只卖食品、生鲜、日用百货的局限。为响应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市民消费能力大增的大好局势,步步高尝试自建高端城市购物中心―大型Shoppingmall,集合了大型百货、生活超市、五星级影城三大主力店构成,同时涵盖了购物、美食、家居、休闲、文化、商务等众多主题业态,成为当地城市最具规模、最具时尚的优质生活体验中心。步步高开始了新一轮的升级和变革,并在商品和服务上超越客户预期,为客户带来生活方式的全新改变。”

这些转变,对于具有资深投资管理实战经验的周梁,则更是深有体会。不断投资的新项目,不断拉扯着地产与零售业之间的关系,这种牵制使得零售投资渠道的可选择性相对受限。“我认为,国内也有很多开发商对于商业和商业的投资价值把控没有步步高那么透彻,其次,在很多商业地产开发商的项目开发过程中,其资金链存在短缺,而为解决此道的出售商业地产或是反租经营,更不是长久之计。”

步步高的使命在于给公众“提供一个全方位优质生活服务的平台”, 正是因为这种专注于服务产业的升级,使得步步高一次次成功突破的同时也具有了普通地产开发商不同的特质。

十年磨一剑,身为步步高集团旗下两大核心产业之一的步步高置业的掌舵人,当被问及选人、用人标准时,周梁回答道:“有梦想、我愿意!”

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梦想、我愿意”,简单六字,也道破了周总十几年的步步高之情。

这个男人,含蓄厚重,谈吐温润,骨力有余,沉着稳健间,那几分强而有力的气息,让你完全可以相信他注定要成大事,且移山倒海。

步步高置业的“大准备”

“在步步高的整个商业零售业的全业态战略里,高端的城市购物中心这块由自己投资、开发、运营,跟零售互动,服务于零售产业发展这一路线。”谈及步步高置业的战略目标,周梁如是说道。

“目前的步步高置业还处于快速发展的准备期,因为新市场的市场介入需要前提准备,期间,包括各种市场考察、拿地的各种资源整合事项。其次,在企业的组织架构上,我们广泛招贤纳士,组建精英队伍。再者,我们正在不断加强资金链的完善,上下游一起准备的同时,强化客户增值服务系统。而在这未来3年内,我们将建设20个以上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商业零售板块每年新开店在50个以上,包括购物中心,大型超市卖场和百货店,通过自建、自持和租赁结合,实现品牌的战略延展。”

而在这个3年准备期后面的6年“快速成长期”,周梁用一个简单的数字表明了这个经理人及企业的发展目标“平均每年开发20个商业综合体!”

据悉,2013年,步步高置业在湖南、江西省各地、州、市新增在建城市综合体项目达300万平方米,同时四川、重庆、广西等省内项目已经完成选址和土地签约,这个战略,少了进攻性,更多的是一种包容性。

看似豪言壮语,但不争的事实是:步步高在湖南、江西各地、州、市所有成功开发大型商业综合体均在1年之内即实现了盈利,令同业侧目。

“我们是在以商业的方式运营地产,将后期经营理念贯穿于项目运作中,注重产品品质的打造和商业的运营,从资源整合策划、商业管理、物业管理、业主增值、产品创新、多样化合作方式等,打造一条从开发到运营的商业地产运营全价值链,注重为城市发展带来的价值,这是步步高置业有别于其它地产商的重要特质”。

全产业链打造核心优势

周梁坦言步步高置业项目在商业业态和规划上,更注重地产建筑和商业经营的结合,而其项目的商业标准和传统的商业地产开发商的标准也不一样,“我们更注重项目未来的商业功能、商业形态以及城市功能在商业建筑体上的一个体现。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在未来商业领域的竞争中,在资金方面,步步高更能保证项目的有续提供。”

周梁的精明,在于擅于发现自己的优势。“论及竞争,更多的体现在于考验一家企业的战略能力,而步步高和万达、华润置地等企业战略是很不一样的,他们主要针对一、二线城市,市场起点高,但相对的管理成本也很高,而我们的战略只针对三、四线城市,是在相对较小的市场空间运作全方位的商业地产项目。由此,涉及到的受众群体和商业运营能力也是有区别的,步步高更关注多重资源的整合带来的中长期效益。

但是周梁接下来的一番话验证了他的冷静与慎重。“当然,我们与纯粹的商业地产开发商有着最大的三点不同,首先,我们的选地需求上更具有稀缺性,因为我们成本管理和整体规划控制上的需要,要求我们必先进行地块的评估是否适合做商业,以及是否承载我们商业项目的体量和商业业态的组合,而行内很多开发商是先拿地再来做产品研究和规划。其次,我们更重视一个商业运营物业能否产生运营的附加价值,我们在自建项目后,马上要进行持有型运营,这对我们的投资回报方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除了常规的商圈及配套功能的分析等之外,我们还要对此进行严格的商业运营的测算,看是否能够承载该项目,当然,在此期间,财务回报的维度及资产收益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步步高在中南六省有自己的物流中心,且是国内领先引进甲骨文系统的商业零售企业,即使身处三、四线城市,但并不影响我们把国际最好的服务及消费理念带给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这种与国际接轨的服务及消费理念在消费者那引起的反响巨大的,某些方面看来,这里边我们还可以打一场漂亮的‘反差战’。”

商业地产脱离不了商业运营,需要和零售业互动与共赢,步步高的所有商业地产项目中,必须要有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当然,我们选地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你会发现,我们选的城市都是被开发商们所忽视的市场空白点,这里面有60%的是通过商业带动,40%通过商业地产的开发,达到二者相辅相成的效果。”

在论及国内外商业地产的差距时,周梁说到“国外有成熟的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及资金链都很完善,而放在中国,恰好相反,热闹的背后,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更易遇到资金压力。因为,中国是个高资本成本市场,而地产开发商们多只注重下游,上游的相关产业构建相对欠缺,同时,缺少相应的金融政策与金融工具的支撑”。

志存高远 心怀淡泊

周梁的办公室很朴素,他为此也曾自嘲过。不大的办公桌旁是一个书柜,满满的文件分门别类整齐地摆放着,一眼望过去,能判断出办公室的主人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