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内建筑参观实践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筑教育;学位制度;课程设置;教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1-0021-05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在中国建筑学科的发展中,以其自身的学术影响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有机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度过了一年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现将所了解的建筑系教学情况向同行作一简要介绍。在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今天,希望对建筑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教育资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有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设计创意学院,6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本科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5门,形成了完整的学科建制和学科整体发展优势。
(一)教学团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师以学科团队方式组织整个日常管理和教学。2001年开始,学院逐步撤掉教研室,组建以研究方向为纽带的团队, 其目的就是可以把研究内容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每个团队由3~10 人组成,在这个基本组织中,教师有决策的自由和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可能性,能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以形成学科建设多方位的联系,包括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间的联系,教师与学生间的联系,学科间的联系,国内与国外的联系,等等 [1]。目前,全院已有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科团队30多个。
建筑系师资大都来自国内外著名建筑院系,现有在编教师12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80名,具有
博士学位的教师67名,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1名,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2名。拥有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各1名,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Hon. FAIA)3名。外聘博士生导师中,有国内建筑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聘有贝聿铭、查尔斯·科里亚、安藤忠雄、理查德·罗杰斯等国际建筑大师为名誉教授。
全系每年招收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含室内设计专门化方向)约120名,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本科生约25名,其中外国留学生比例约10%。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20~130名左右,博士研究生25~30名左右[2]。师生比例在1:7左右。
(二)教学设施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拥有A—E五栋教学楼,教学空间非常宽裕。A、B两栋楼是以日常教学为主,包括理论课和设计专业教室以及大小报告厅;C楼以教师团队工作室为主,研究生课程有时就在教授的工作室讲授;D楼有设计基础形态训练基地、艺术教学创新基地、中国传统家具教学实践基地等10个分基地,高密度人居环境研究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现代技术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E楼原为设计院,现为学生专题设计和毕业设计场所,以充分实施“预备建筑师”计划。
(三)图书资料
B楼的一层为学院专用图书馆,截至2009年,拥有各学科藏书343万册,其中中文藏书277万册,外文藏书65万册。中文建筑类图书共11 986种,85 773册;外文建筑类图书共5 922种,10 396册;中文建筑类期刊共572种,980册;外文建筑类期刊共810种,14 415册[2]。图书馆开放时间为9:00-22:00,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阅读、查阅资料、自习、构思方案。
(四)学术平台
《时代建筑》和《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设在C楼,这2本杂志都是业界权威期刊。《城市规划学刊》创刊于1957年,是国内最早的城市规划学期刊。《时代建筑》是一本以中国建筑为特征具有国际水平的杂志,关注国际思维中的本土特征,用世界的眼光探索中国命题,强调本土特征中的国际化品质,具有超大即时的信息容量。
(五)实践平台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同济大学规划建筑服务的产业平台,同时也是建筑教育和实现“预备建筑师”计划可依托的实践平台。
两个设计院凭借雄厚的设计实力、丰富的人力资源、先进的设计手段,跻身全国前五名之列 。借助其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实力,给教学提供了社会实践机会。
二、 培养方案
(一)学位制度
一直以来,高校建筑系都是五年制。从2010级新生开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率先改革学制,推广“4+m”学制,即本科阶段4年,研究生阶段2年到3年。这意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可以压缩到6年的时间。据悉,这一改革在同济大学开展之后,有望在全国建筑专业中推广。
按照新的学制要求,本科阶段,建筑学专业学生按培养计划要求修读各类课程,达到相应总学分即可毕业,可获得建筑学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建筑学专业硕士按培养计划要求修读各类课程,攻读的年限为2年、2年半、3年不等,只要修满总学分,即可授予学位。而与国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的建筑学双学位硕士则需要3年的时间 [3] 。
在这次改革中,硕士研究生期间强化了在设计企业(设计院)的实习时间和要求,全面加强实践课程。实践课学分比重由20.3%增加到36%,并强调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要求企业按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实习,同时对教师的企业背景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课程设置
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设定了建筑学派的68个知识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这68个知识点才能离开学校。所有课程也都围绕这68个知识点设置,以保证教学的延续性。
1.基础入门课
基础入门课程主要有设计概论、设计基础、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基础、中外建筑史、建筑理论与历史、计算机应用、美术等。这类课程的讲授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定义、属性、思维方法和职业特点,以及当代建筑概况。通过图像的记录与转译、环境认知与设计思维的徒手表达、图像的采集、工程字体训练、摄影创作技法与平面构成(色彩)练习、建筑抄绘与测绘等,培养学生完整的建筑设计理论素质、技术能力和价值观,从而达到能力训练目的。
2.设计主干课
设计是建筑学本科学习的核心课程,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较大,作为主要的教学科目贯穿于本科学习全过程。包括公共建筑设计与原理、住宅建筑设计与社区发展、建筑群体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大跨度建筑设计、建筑改扩建、城市设计与更新、室内设计、细部设计与建筑构造、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题目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保持着建筑专业三维空间设计的优点,同时训练学生的各种专业能力:方案创造能力,解决空间问题能力,方案的比较、评价和修改能力,组织和管理设计过程的能力,对人和场所、活动和设施之间关系的洞察能力。设计课程及周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3.实例研究和实习课程
所有的建筑教育学校大都利用所在城市的有利条件,对城市和建筑进行不同范畴的实例研究,如麻省理工学院以波士顿地区建筑为研究对象,宾夕法尼亚大学以费城为研究对象。同济大学则以上海及周边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建筑评论、传统建筑与历史地段保护、上海近代建筑研究、建筑经济与建筑法规等实例研究课程的教学,训练学生分析环境以及把分析结果转换成设计目标的能力、协调复杂关系的能力、建筑设计成果的实施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表达和学习的能力[4]。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4.校企培养新理念
结合教育部倡导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同济大学自2010年起开始实施学生就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的校企培养新理念——“预备建筑师计划”,以解决在校学生实习与学业安排的冲突,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竞争需要。通过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适应职业建筑师所需的工程实践、工程创新、工程研究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多方共赢。
参与“预备建筑师计划”的学生为五年制本科生,时间为第8和11学期,培养环节主要有生产实习、参观企业、聆听讲座、参与工程项目实践。毕业设计题目选题来源于企业(设计院),依托与企业共建的校外工程创新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采用双师制,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担任,使学生熟悉行业政策法规、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了解相关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拥有解决建筑设计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具备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预备建筑师”。
为落实培养目标,学院规定参与“预备建筑师计划”的教师应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主讲。参与“预备建筑师计划”的学生在升入四年级时,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以使他们能专心于学业。
目前,上海市规划研究院、现代设计集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多家综合甲级设计企业已与建筑学院开展了“预备建筑师计划”的校企合作。
三、教学特色
(一)建造与建构
同济大学建筑教育延续德国“包豪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为自主创造、博采众长的学术风格和教学特色,特别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从入学开始,新生被灌输的第一个观念就是创新,第二必须动手实践。学生在学校不仅是学一些理论性的概念,还有很多动手直接操作的技术和经验。学习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建造的过程。
自2008年起,每年的5月底,建筑学院都会举行一届建造节,每组参赛学生经过8小时辛苦、紧张、快乐地建造,用纸板搭建风格各异的房子,并在里面居住一晚,真实体验了自己建造的空间,领会、把握了建筑最基本的要素——适用、经济、美观。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空间架构的认识,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济大学“以建构启动设计教学”,把建筑教育由美术型引导到与技术相结合的理工型教育体系中,并致力于空间建构和建造教学的实践研究,采用将空间分析和空间建构分解为设计步骤的教学方式。在设计课的教学中,采用较大比例的工作模型作为主要的表现与研究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建构和结构的观念(图1)。如在设计基础课程中,安排学生摆砌砖墙,学生在通过砌筑分割空间的过程中,理解了建造的理念。
(二)设计课程教学
同济大学建筑教学中,设计题目的选定,以专题性、连续性为主要特征,教学重视对空间的认知体验和对材料结构的真实建构,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认识到建构在空间设计中的主动作用,从而使空间设计问题明晰化。
一年级的设计课程,结合设计概论和建筑概论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方法。设计任务围绕建筑表现技法、建筑空间认知和建筑材料的建构设计,如里弄住宅建筑中色彩的采集、面积的对比、城市环境认知等,目的是向学生综合介绍场地、道路、纪念物、外观等基本要素。学生通过设计、模型制作及研究过程,对这些问题逐步加以熟悉(图2)。
二年级的设计课程,则注重建筑形态哲学的形象表达方面,强调在建筑形态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上进行视觉表现。通过生成技术和空间句法,理解建筑功能及空间特征,强化空间组织能力,提高建筑综合造型能力,建立环境观念。具体任务有小品建筑方案设计、建构模型制作、小住宅建筑方案设计、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幼儿园建筑方案设计。
三年级设计课程的一系列题目设置,体现了对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学习与应用,建筑类型不同,教学目的也不同。如区县图书馆、展览馆建筑方案设计,其训练目的是掌握公共建筑的功能布局、流线组织、建筑形式、屋面和楼梯构造;民俗博物馆、山地建筑和滨水建筑、商业中心等题目的设计过程则是鼓励学生对文化、地域、建筑、历史等与人类居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他们意识到建筑与人文环境紧密联系。
四年级的设计课程集中在第7学期,是一项复杂性、协调性、实践性、社会性都很强的专业设计工作,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了解和掌握高层建筑设计的特殊问题和一般规律。题目主要是旅馆类建筑、商办类建筑、商住类建筑和专题设计,如搜狐大厦建筑方案设计、时尚青年城建筑方案设计、旅游区四星级酒店建筑方案设计、城市综合体建筑方案设计,等等。这些题目多是教师的实际工作项目,学生通过现场参观、基地勘察、模型制作、方案推敲,掌握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规律,包括结构、设备、垂直交通、安全疏散及消防等特殊问题,熟悉高层建筑的造型处理方法,认识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及景观的关系。
专题设计是建筑设计教学的分化阶段。通过多题目的设置,学生选择喜欢的题目或需要加强学习的方向,为发展学生各自志向潜力与选择专业方向及日后的研究方向创造条件 [6] 。在注重设计概念与设计方法的同时,更强调建筑的特性与共性设计、训练方法及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发挥各位教师研究方向的优势和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自选教师所设定的多个题目进行教学。专题设计由多个分课题组成,他们包括大跨度建筑(技术性较强的题目)、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构造与设计、住宅设计、建筑历史理论与当代设计、校园建筑设计、建筑数字化生成、历史建筑保护设计等。学习方式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采用独立的或几人一组集体的方式进行,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每个学生都要递交自己的设计成果,即集各学科于一体的最终完整的设计。
(三)专题讲座
同济建筑城规学院在各个学科方向都有完整的学术梯队,校内及校际的学术交流非常活跃。常进行团队学术活动,每个研究小组的成员都定期作研究进展报告,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充分讨论。要求每个团队每学期必须轮流作学术报告,同时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国外及国内其他研究单位的学者作报告,了解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开拓思路。可以说,除了节假日之外,平均一天一场专题讲座。
仅笔者在同济的一年时间里,就先后有安藤忠雄、妹岛和世、矶崎新、安托内·普利多克、米歇尔·舒马赫、弗兰克·盖里这些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在同济大学举办讲座。学生在这么频繁的“学术声音”里,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必将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四)教材选用
同济建筑系的教师既是高校教师,又是注册建筑师;既在学校担任教学工作,又在设计企业从事建筑创作。许多教师还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他们既从事教学,又从事创作,同时致力于此领域的学术研究。灵活、宽松的工作环境,教师能够及时将经验带入课堂,也能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
在教材的选用上,教师大部分都不用固定的教课书,也不指定教材。他们认为,一本教材,从编著到印刷、出版至少要2年时间,这种滞后性会限制学生思维、不利于跟踪学科前沿。有的教师会把准备出版的书作教案,有的教师则用自己的分析内容和研究成果作教案。课堂上会发给学生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推荐大量的参考书籍,还有大量的笔记,这些便是学生最终的考试依据。所以,虽然上课不考勤,但是学生听课积极性反而很高。
(五)考核方式
在同济建筑教学中,考试不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形式,而调研报告、课程论文、课程设计和课堂讨论才是考核重头戏。与传统的考试相比,新型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从个性化发展的角度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在设计课程中,最客观的考核方式就是“评图”课。每一次设计交图,班里所有学生的成图将被粘贴在教室的评图板上,所有的工作模型也摆放在相应的图纸下面。指导教师不担任评审,评审团主要由建筑设计、技术方向的教师、校外专家、外校教师组成。每个学生通过讲述过程、解读模型、播放动画,尽可能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教师将逐一询问每个细节,捕捉每一思路,领会设计者的创作动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加学生之间的纵向影响。
四、结语
同济大学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建筑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建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已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高等建筑教育体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不论是教学体系还是教学方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在学习同时应结合自身院校特点,取长补短,把实践育人放在首位,不断提升建筑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建筑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伯伟.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核心影响力[J].时代建筑,2001(5):20-22.
[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网络在线[EB/OL]. http://.
[3] 文汇报.同济大学新模式培养建筑师 建筑系本科不再读5年[N].上海:2010-09-13.
[4] 李丽.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技术的探索[D].上海:同济大学,2006:32-34.
[5]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培养方案[Z].2010:118-120.
[6] 钱锋.建筑设计(4)课程教学大纲[Z].同济大学本科教学大纲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分册.2006:292-293.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rchitecture specialty in Tongji University
ZHAO Jing-xin1,2, HAN Bo1,2, LI Yong3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P. R. China;
2.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ing,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yang 473004, P. R. China;
3.Nanya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Nanyang 473004, P. R. China)
【关键词】导视系统标识
高校
1.研究背景
1.1导视系统介绍
现今,对于导视系统有多种定义,较为符合本研究方向的说法是:“导视系统,一种运用地标、标识、路径和环境线索,帮助第一次访问者快速找到和使用具体空间的信息传达系统。导视设计的实质是整合和组织空间环境相关信息,从而帮助人们快速的到达目的地的信息设计。导视系统向人们提供指导和方法,帮助人们即使在陌生环境中也能感到安心轻松”。
1.2导视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导视的最早意义,追溯到古代的结绳记事。在13世纪发展起来的剑桥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包括道路、住宿、学院都有各自校徽、院校范围名字的早期导视系统。每一个盾徽代表一个学院,为识别大学的不同部分创造出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开幕。各国的设计标牌在工业产品中出现,导视系统的发展就正式开始了。
1919年,沃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创建成立包豪斯设计学院,1926年的邵德包豪斯增加了一个新的系――建筑系,并且更加重视工业。这对于推动导视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0世纪20年代开始,少数发达国家开始出现相对完整的导视系统。
20世纪40年代、50年代起,在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各国战后经济得到复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由此也促使导视系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人们对于导视系统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凯文一林奇第一个提出来英文“wayfinding”――“导视”。从字面上理解是“找路”的意思,实际上“wayfindinq”包含了与找路行为相关的所有研究领域,涉及多种相关科学。
1.3国内高校导视系统现状
学校校园在某种程度上空间广阔,其开放性和公共性使高校校园人流量大、相应场所和设施多、空间布局紧凑,随着高校国内、国际化交流的频繁,导视系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因其能为校园的和谐和沟通架起桥梁,也是高校品牌建设和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高校导视系统处于发展阶段,系统性还不成熟,相较于国外的高校导视系统还存在很大差距。
1.4苏州地域背景
苏州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其本身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苏四千多年的辉煌文化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永世常青,新苏科技文化经济在全国也是位居前列,这是一个古典与时尚交融的城市。苏州科技学院正处于这一大文化都市中。
2.研究过程
2.1优秀导视系统案例分析
导视系统国外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我国是近几年才引入的观念,各方面发展的都还很不成熟,高校导视也不例外,所以研究优秀案例时主要选择了国外做得比较好的案例。其中德国普福尔茨海姆学院很有研究价值,其以造型简洁的信息指示牌作为其导向的基本要素,指示牌上的文字和线条元素被纳入严密的网格中,它的版式设计既体现了信息的条理性,同时又不显得单调。韩国仁川学生教育中心的标识是从主题思想上出发,清晰地表达了这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文化空间。
2.2高校导视系统实地考察及存在问题分析
导视系统的最根本作用是沟通与指引,对于高校这样一类科学文化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而言,在一定层面上它具备了更多的文化属性与内涵。高校校园导视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众对于校园环境的识别和认可,以及学校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深入了解国内高校导视系统现状,特针对国内四所高校做了实地考察。四所高校中南方北方高校各占两所,艺术类、综合类、偏重文科类、偏重理科类高校均涉及到。综合调查结果发现以下几点普遍存在的问题。
(1)缺乏规范标准。主要表现在标识内容的排布上,无合理的、统一的规范,字体大小、间距、行距、与标识的相应关系不合理。
(2)指示方向不明确。高校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和生活空间,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体育场、礼堂、食堂、宿舍、医院、超市、等场所不可或缺。相对设施场所较多,知识系统需要体现的内容就多。往往作为一个参观者,我们想去的地方看不到,即使到达也要找好久。
(3)缺乏与校园文化的结合,导视设计形式化。很多导视系统不重视设计,一味的复制和工业化批量生产。一则缺少独特性,二则与校园文化校园环境不融洽。
(4)缺乏地域特性方面考虑,材质选择不合理。一些标识牌在使用一年以后就出现了表层开裂、脱漆等问题,除去材料质量差之外,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
2.3以问卷形式调查和分析苏州科技学院对导视系统的需求
高校导视系统对外服务来宾,对其做指示指引;对内要切实服务于本校师生。苏州科技学院的师生对导视系统有怎样的需求也是本课题调点之一。为此课题研究小组以问卷形式做了调查(调查问卷见附录)。在各二级学院、各个年级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手绘选取有效问卷200份做数据统计与分析。
针对校内师生对学校场所及设施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由此可见,类似于苏州科技学院这类分期建设校园,特别是新老建筑穿插的校园,在没有完善的导视系统的情况下极不便于校内师生了解学校场所及设施。如何清晰明了的让师生了解学校是设计苏州科技学院的导视系统中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由校徽、校园文化出发探究导视标识形象设计。导视设计为了更好地传达设计者对导视本身和周边环境信息的理解,在形式上都设以一个主题,使之成为形象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校园导视其主题就要切合校园文化,而学校校徽通常是校园文化的浓缩和体现。因此在做苏州科技学院导视系统设计之前首先对校徽做了相关分析。
整个标志的外形是一个盾牌,虽然成立苏州科技学院时间不长,但是追溯最早的土木学院也有780多年的历史了,所以以盾牌为型给人以厚重感,显出深厚的底蕴。同时盾牌的外形使整个标志有了国际化的味道,通过标志来表达我们的学校有与国际接轨的愿望,在学术建设上跟上世界的脚步。细分标志可以发现它是由“U”、“S”、“T”、“S”四个字母元素组合而成,是我校英文名称“Suzhou Universitv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体现。其中“U”和“T”组成盾牌的外形,体现大学和技术一种坚实感;两个“S”一是以曲线的形的造型体现苏州水乡一种灵动的文化,二是组成一团火焰体现了科学技术蓬勃向上的发展。标志由蓝、灰两种颜色组成。蓝色代表着沉着严谨,如天空般纯净的蓝色给人强烈的空间感。明亮的灰色是苏州水乡的基调,再次体现苏州科技学院在苏州吴越文化的氛围中。
3.2研究步骤
(1)由调查问卷分析导视设施与公共设施的合理结合。最常接触校园导视设施的还是生活在校园中的师生,为了解在广大师生不需要其指示信息时导视设施还能起到什么作用,特对校内师生对导视系统的功能需求展开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在“导视系统旁最需要配备的公共设施是什么?”多选项问题中,认为应配备“垃圾桶”的有50%,应配备“座椅”的有45%,应配备“路灯”的有55%,应配备“遮阳(雨)棚”的有51%。在“我们校区的基础设施还欠缺什么?”多选项问题中,选择“垃圾桶”的有57%。由此可见将导视设施与公共设施相结合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
(2)确定标识内容与位置。在针对校内师生对学校场所及设施的了解情况调查中,可以发现校内师生的了解程度极低。这主要是因为苏州科技学院石湖校区是分期建设的校园,且新老建筑交错排布;校内建筑、场所及相应设施规划不甚合理,例如校医院在老校区曲折角落中,不少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都不了解其具置。
因此,在做信息指示及节点排布时结合苏州科技学院实况我们了以下措施:第一,细化整理校园地图,依据目前校园建设完成及使用具体情况做合理区域划分。第二,对于不易寻找的地点,其名称信息提升一个重要等级排列。第三,对于名称不统一的地点,在全校范围内调查统计最终确定出最能为大家接受程度的名称。
(3)导视系统形象设计。我们以折纸为创作灵感,对导视牌进行形象创作,纸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最广泛的信息传递介质,学生阶段,是阅读以及知识的来源之一。用折纸的造型形式让阅读者面对导视牌有一种亲近熟悉的感觉,缓解因迷失方向而带来的不安情绪,使其有相对平稳的心态更好的检索目的地,从而提升导视的成功率。
为了避免由于导视系统的出现对原有景观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当下复合化的标识有以下三种设计方法:第一,同类信息一体化是道路名称+导向地图、方向诱导+地图等同类信息复合于同一导向体;第二,异类信息复合化是方向诱导+交通规制、地铁名称+地图等不同信息复合于同一个标识本体;第三,与标识以外的装置复合化,主要是导视+照明、导视+座椅等导视与其他装置的复合化②。这种方法更加节省材料,并根据各个导视牌的为之所在的需求不同,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是导视牌有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这也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种设计方式。
字体选择。在导视设计中,文字和图形是传递信息的两大要素,图形有更强的识别性,但文字可以传达更准确、更抽象的信息。字体是传达内容的载体,而不是字体本身的形式,太过于强调字体的形式会影响信息的识别性,那就舍本逐未了,降低了导视效率。而宋体等有衬线字体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因此无衬线的黑体是更优的选择。
学校作为知识交流传递的场所,经常会有国际友人来访,因此导视系统自然要与国际接轨,双语导视则是个必然趋势。但还要考虑到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在校师生仅有200名左右外国人员,导视的主体还是国内学生,因此我们中英并排分布,英文的大写字母是汉字的1/2,中英文行距以最小英文大写字母的1/2整数倍进行缩放调整,我们称它为“x”。我们把一段中文和相对应的英文称为一组,在组与组之间的距离同样为x的整数倍。在一组文字与前端图形之间,汉字是图形的0.6倍,图形与汉字之间的字间距同样要遵循x的整数倍原则,以确保整个信息版面排布的整体统一性。
另外,据《2013年度苏州气象报告》显示,苏州年降水103天,雾霾天气共有152天,这势必会影响能见度。综合以上分析,苏州全年约有一半以天数上天气是非晴天状态的,这势必会影响能见度。其中1月和9月份日照较少,而是9月份开学季,学校人员来往最密集,最需要导视系统。因此为了使文字能达到有效的视觉识别效果,我们了调整字体和底色的色彩明度和色相的对比关系。把色彩明度差设置在60%~70%之间,在这区间内对视觉障碍者的可视效果都是比较理想的。所以能在能见度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保证信息的可视度。
导视标识的排版系统及网格设计。在遵照文字信息排布的规律下,我们要把我们所排的到的信息内容排列到我们所设计的导示牌上。由于导示牌所处地点不一样,所以内容也必然不尽相同,这就要改变导示牌的外形来适应不同的环境需要。导示牌外形我们要有一个标准化的网格进行变换,国外一般应用的是15×15、30×30、45×45、60×60、90×90、120×120(单位:厘米)的网格比例进行组成的,但是在实际校园导视系统中无法适应如此大的网格变化,经过我们的反复推演确定为(单位:厘米)10×10、20×20、30×30、60×60的网格,以便更好的更灵活的适应校园多的空间。指示信息的排列与导示牌的边距应为整个牌子最短边的10%为距离。
导视标识材质选择。在材质方面铝是导视系统设计中最常用到的金属材料之一,它适用于医院、工厂、商场、酒店、宾馆、交通枢纽等场合。风格上造型繁多,颜色多样,设计自由度高。制作过程简单,秩序设计、切割、钻孔、组合即可。其各部件可方便拆卸,节省工时。
为了更合理的选择导视系统的材质,在选材前特地对苏州水文及气候等情况作了调研。依据从苏州气象局采集了信息,并作出了以下归纳:苏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湿润,年降水量较大。基于此原因,在材质选择上首先排除类似于冷板的易锈材质。铝和钢等强度大、耐腐蚀能力强的材质会更适合使用在降雨量大的地区。
研究合理性。以上研究及设计过程均基于实际调查和理论基础之上,尽可能追求合理。
3.3研究最终呈现
通过以上研究,最终呈现出一套适合苏州科技学院的导视系统,并总结出一套适合国内高校使用的导视牌排版系统。
4.设计总结
【关键词】校园安全文化 高职院校 安全文化建设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越来越多,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安全压力日渐增大。这不仅表现为由于师生人数增加对院校的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和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的基本需求,还表现为不断增强的外部环境不安全因素对这些院校的影响,以及高职院校师生个体面临的安全压力,同时也表现为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内部危险源的管理,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环境。为此,可以说,加强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
校园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上文已对文化与安全文化的定义结构进行详尽的阐述,由此可见,校园安全文化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使师生个体和学校整体免受侵害和破坏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就是要在校园内部营造一种安全气氛,将全体师生员工的安全需要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师生员工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精神动力,并为建设平安校园与和谐校园的目标而努力;通过建立校园内部的管理机制,利用安全文化的功能,转变师生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从而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科技知识与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自救水平,提高安全文化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并使之成为一种自觉心理,不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与健康,促进校园正常生活秩序的稳定运行和学校健康、协调、持续地发展。
二、高职院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特点与现状
高职院校跟一般高等院校既有共同点,又存在自身的特点。作为教育实施和学生求知的场所,高职院校的校园与其他大学校园一样, 是人员密集、活动频繁的场所。特别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职业院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校园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大,职业院校安全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生源既有单考单招学生,又有自主招生的学生,学生来源层次多样性,安全知识和意识参差不齐;另外,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的教学较多,校外实习时间较长,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较多,安全事故出现的机率较大;而且高职院校很多都是由成人院校专制和中专升格组建的,学校内部管理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安全管理意识、制度仍需不断提高。因此,高职院校与一般高等学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有着共同点,也有着以上自身的个性化特点,其校园安全建设不能一味追随本科院校的脚步,它应该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子,以面对更为复杂多样的安全形势。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和安全文化的三层面理论,本文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复杂的形势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体现:
首先,职院校园安全文化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校园安全文化定义的不统一性导致评价衡量标准很难统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学校在进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对校园安全文化理解不同、建设内容、建设重点不同,从而导致衡量这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优劣的标准很难统一。校园安全文化内容的多层次性导致评价标准无法准确进行量化。物质层面的内容最易衡量,制度层面的内容相对较难评价,对于一项制度的评价一般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很难用客观数据来评价;而精神层面内容是最难评价的,所有的相关理念、信念、价值取向等都是在长期潜移默化中积累形成,这些只能通过行为主体的行为结果来反映,而行为结果又可能同时受到家庭文化、地域文化等其他文化意识的影响,不能简单评价为就是校园安全文化产生的结果。
其次,职院校园安全文化缺乏系统性建设,系统性建设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质量的高低。完整的职院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应该包括培养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建设高校安全保障场所、设施、器物等物态载体,建立健全与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预警机制等内容,充分兼顾教学、科研、生产、生活和活动组织各方面。既要有防微杜渐性质的日常防备,又有快速应对的危机管理能力,既要有一般性、传统性的安全文化,又要建设从事专门工作所需的专门安全文化和应对信息时代挑战的网络安全文化。对照上面的职院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系统性要求,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或缺失的地方,如:大学生安全素质参差不齐,安全保障和预警机制不健全,安全管理水平与保障要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安全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尚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安全制度执行难,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出现执行力不强等情况。
职院的安全文化教育缺乏可持续性发展性。在安全工作中,职院往往更多倾向于重管理、轻教育的弊病长期存在,安全文化教育普遍缺失,现状堪忧。由于职院生源的参差不齐的情况相当严重,部分学生管理难度很大,学校内外部环境的恶化也迫使职院在安全管理上更为倾向于严抓严惩,日常的工作中强度始终保持如一,对于学生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等一系列处理措施,以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虽说此种说法颇有争议,但毕竟职业院校在当前学历为先的社会大环境当中认同度还不高,自身发展压力较大,这也只是无奈之举。
三、职院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途径
(一)提高大学生的安全素质,安全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伦理道德素质。安全素质、道德素质不会自发形成,也不会自行提高,它需要靠教育和人们主动的学习,同时,也需要制度的约束。
1. 安全理念倡导。安全理念就是我们常说的安全的指导思想、安全的宗旨。安全理念设计一般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办法,既要体现国家总的安全理念,又要结合高校实际,突出职院安全文化建设的特点。对决策层和管理层来说,是否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至关重要。要把安全理念渗透到高校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各要素之中。
2. 日常教育渗透。这里所说的安全日常教育渗透是指将安全教育进入学校日常教学体系。具体建设内容包括:编写或选择质量优秀并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安全教育教材;设置安全教育系列科目作为必修课,或者必修、选修相结合,并给予适当的学分;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学分中加入实践考核环节,即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时间量的安全保卫工作实践,如参与校园巡逻、大型活动安全保障、交通文明督察等等。
3. 主题活动培养。高校可结合本校实际及特色,寓教于乐,让师生在活动中获得安全知识、感受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素质。主题活动的类型可以多样化,一是普及宣传型的活动,既可以结合案例经验、先进典型作正面引导,加大宣传,也可以开辟宣传专栏图片展,利用反面教材进行警示教育;既可邀请有关专业人士到学校授课,通过集中培训考核等形式强化安全学习,也可通过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主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既可运用校园广播、报纸、宣传栏(板报)等传统宣传平台,也可引进校园网、短信平台、电视视频等新型传播媒介,宣传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进行安全咨询服务,及时解决问题。二是参观体验型的活动,可建立校外安全教育基地,例如,在辖区消防大队建立一个安全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师生参观交流,了解消防常识、体验最新消防装备等,从而收获感性认识。另外,也可通过情景模拟小品剧来体验如何防盗、防骗等常识。三是实战演练型的活动,如组织开展消防灭火逃生演练、防恐演练、群体性突发事件演练等各类实战演练,通过相对真实的情景设计,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全方位提升安全文化品质
安全环境主要包括物态环境、制度环境和组织行为环境等方面。
1. 加强硬件建设,夯实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在校园安全文化构成要素中,最直观、最外显的因素就是大学校园的硬环境和硬设施。因此,物质层面的保障是校园安全文化形成的保障。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校园内建筑物,包括教学设施和师生生活设施建设,教学设施建设如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实验室内楼梯、门窗以及相关安全要求设计等,师生生活设施建设如宿舍、食堂、浴室等;二是室外活动空间设施建设,如室外活动器械、运动场、雕塑、水池、花园等;三是多功能的防火、防盗、交通安全、报警等电子信息监控严密的安全防范体系的建设;四是安全文化经费的保障,建设校园安全文化需要充足的经费作保障,尤其对于校园安全的硬设施,除了初步建设资金还需维护更新资金。目前各高校仍普遍存在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设施适应不了安全工作的需要等问题。
2. 加强组织建设,构建全员育人体系。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内容涵盖高校工作每一个部门,是为全体师生和高校和谐发展服务的,并非分管领导或职能部门一家之事,也非职能部门单独能完成的任务,必须面向师生,依靠师生,动员全校的力量发挥高校所属部门及全体师生员工群防的巨大作用。因此,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必须要有全方位多层次的组织机构作为保障。一是学校决策层层面必须完善安全工作相关领导机构。二是加强学校安全保卫职能部门的组织力量,加强队伍建设。安全保卫职能部门是安全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理所当然应是安全文化的倡导者、执行者和推动者,因此,这支队伍的素质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
3.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构筑起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校园安全管理包括环境安全管理、设施安全管理、卫生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治安安全管理、活动安全管理等内容。在校园安全管理上,首先是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要实现从被动型、经验性的安全观向主动型、系统型的安全观转变;二是要从事后处理的被动管理向以危险预测、应急演练、有效控制与风险评估为重点的预防管理转变。校园安全管理的关键是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法治精神为指导,制定与法律对接、体系完备、可操作性强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要明确责任,强化各项安全管理职能和责任的落实,使预防为主的原则从严、从细落实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同时要严肃责任追究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校园内可能发生的社会安全、事故灾难、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形成对策,以此为指导,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完善应急预案,深入推进风险隐患的整改工作。要健全学院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体系,全面落实各部门的安全责任制,加强专、兼职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安全保卫人员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鲍清芬,张晓红.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6):91.
[2]朱翔天.从文化的内涵浅析校园安全文化及其建设[J].安全生产与监督, 2007 (5): 42-43.
[3]邹长城.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建设[J].湖湘论坛, 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