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课余时间安排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44-01
一、前言
大学阶段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学习方式方面与中学阶段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学生个人支配的时间增多。然而,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为了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使得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通过对本校学生对于课余时间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得出了研究结论,希望为本校大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长江大学在校学生142人,其中男生80人,女生62人。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长江大学各个院校的学生,在每个院系中抽取一个班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分类分析。发放问卷142份,回收142份,回收率100%。
2、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大学生对课余时间的管理分配文献15余篇,有关教育部文件2篇。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于课余时间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结果显示每个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对待时间的方式与态度都不一样,对于时间的利用率也有所不同,具体内容见表1。
说明:百分数=人次/总人次
由上表可以看出男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对待时间的态度比较差,对于时间的利用率也比较低,而女生对于时间的利用率虽然高于男生,但是女生总体相对来说平均利用率为21.8%,还是一种比较低的趋势。这说明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对待时间的方式与态度都不一样,对于课余时间的利用都不充分,对于课余时间的管理都不够完善。
(二)学生在课余时间的活动内容
了解学生在课余时间的活动趋向,就可以获知学生对于课余时间利用率低的主导因素,因而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措施。具体见表2。
说明:百分比=男(女)人次/男(女)总人次;总百分比=男女人次/男女总人次
统计发现:大学男生在课余时间里上网率高达47.5%,而学习率只有6.2%;女生逛街时间占了37.1%,而学习时间只有11.3%,现对于男生来说女生的学习时间比男生要高。而纵观全体来看,在调查的学生中,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的人只有12人,占总人数的8.5%,而利用课余时间来上网的却高达37.3%,这说明很多大学生对于课余时间的管理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四、结论与对策
(一)学习方法的引导
1、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始业教育,使学生在初进校门时就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1)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大学生,一方面需要熟悉数字化社会;另一方面应该注重自己的学业,合理调整上网与学习时间比例,建议广大大学生多了解、多掌握关于网络的知识,为迎接新型数字化社会做准备;(2)课余时间多留意就业信息,由于现在人才竞争激烈,市场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就业压力增大,导致许多大学生产生危机感。一些在校大学生为日后适应社会激烈竞争,提前做好“充电”工作,在课余时间主动联系实习单位和第二语言、计算机的学习,这些现象,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的现实;(3)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学生通过打工接触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形成以自立为荣的朴实健康的社会风气,让更多的同学有积极的事可做。
2、灵活组织学生自修,利用好图书馆这个资源。图书馆是书的海洋,是存贮人类知识的宝库,大学生在图书馆轻松、舒适的环境里可以自主地支配课余时间,探索知识奥秘,利用图书馆资源继续学习专业知识,修补自己知识结构中的欠缺,拓展知识面,提高自学能力。
3、教师应注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的引导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安排课余时间,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
(二)职业规划的引导
职业规划是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为目标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学校应该知道大学生逐步完成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
参考文献:
\[1\]邓凌,陈本友.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主观时间压力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0).
\[2\]丁珊,赵建春.中国教育报,2006-09-26.
\[3\]古玉,谭小宏.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信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04).
\[4\]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04).
【关键词】模糊评价;课余生活;大学生
一、引言
大学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时,会感到迷茫,其中最重要的是不知道如何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那么,研究大一新生课余生活的时间支配就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通过研究大一新生的课余时间安排,有效的评价大一学生课余生活的利用效率。本文通过五项指标,对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大一新生课余时间管理安排中的不当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实现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有效途径,从而帮助大一新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提高课余时间的管理质量,提高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效率,探索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二、模糊数学模型的建立
长期以来,人民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习惯追求其精确性和清晰性。但人脑作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对自然现象的反应往往都是模糊的。模糊集合是对这些模糊现象或模糊概念的刻画。利用模糊数学概念,建立模型,根据模糊数学最大隶属度原则,使大一新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度的等级评价更加合理化。综合评价就是对守到多个因素制约的事物或现象做出一个总的评价,这是在日常生活和科研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面对大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度的评价难免带有模糊性和主观性,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将使得结果尽量客观,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一)建立模糊评判对象因素集
根据引言中分析,评价大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度需要从上网时间和看书时间等五个指标入手,并由此建立大一课余生活丰富度集合
(二)建立评判集
本文将大一新生课余生活丰富度的五项指标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并由此构成评语集
设是从V到U的模糊关系,即是一个fuzzy子集,表示第i种评语集在第j个因素打到的可能程度。
(三)求出模糊判断矩阵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到了合肥四所高校的上述五项指标分布的条形图:
根据图表所示,我们得到了各高校丰富度的综合评价矩阵,(i=1,2,3,4)分别表示:安徽大学,安徽建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三联学院。其中
3各项权重的确立
由于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量纲不同,不能直接比较他们的差异。为了消除这一影响,需要用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衡量各指标的差异程度。求各变异系数的公式如下:
式中,是第i指标的变异系数;是第i项指标的标准差;是各项指标的平均数。各项指标的权重为: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表1五项指标的权重
我们设定为各个指标的综合评价分数,则:
最终,我们得到各个学校的综合评分,见表2:
表2各高校大一新生课余生活丰富度总得分
三、教育和引导的对策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到了合肥四所层次不同的高校大一新生课余时间的支配情况,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得出各高校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度的总得分。发现大多数学生把时间花在了上网上,而社会实践和看书时间较少。
1、学校层面:应尽力完善校园基础文化建设,例如篮球场、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对时间的概念;开办团党课,端正动机和树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充实大学生课余生活节目。其次为大学生开辟实践基地,扩宽实践途径,让学生们有机会与社会接触,从而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紧迫感与使命感,从而更好的规划自己的课余生活。
2、教育层面:大学阶段是学生们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引导大学生充分的了解自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并克服一些不良习惯;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培养学生们树立时间价值评价体系,学会如何管理时间,养成事前规划,合理安排时间,事后总结归纳,认真分配好自己的课余时间。
3、学生层面:经过分析仅有少数的学生能有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设计一系列的中长期学习生活计划,而且能有基本按计划实施,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的课余生活相当混乱。因此要扩展视野,女里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树立“正能量”的生活态度;充分利用社会与学校所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提高自我价值;积极参加社会或是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多多与社会接触,学习并积累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为今后就业提供更大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胜令霞.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以河南大学生为例[J].中州学刊.2011(05)
[2]黄雪燕.大学生业余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3]夏莉莉.当代大学生业余时间分配情况的调查研究[J].知识经济.2011(04)
P键词:皖西学院;体育场馆;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安徽省皖西学院体育场馆为对象进行研究。调查皖西学院体育场馆基本情况以及使用率情况,即调查体育场馆的数量,类型和面积以及在教学时间和课外时间场馆的使用率情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网和万方数据库等,检索并筛选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作为课题研究的参考资料。查阅关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现状的基本情况、各高校体育场馆使用率各方面的文章,并登陆全文期刊数据库,收集相关的资料,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访谈法
对针对本研究的内容需要,针对场馆管理人员、在校师生来场馆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进行访谈,以获取对应的资料和建议。
3.实地观察法
对皖西学院体育场馆进行实地观察,并作详细的观察记录。
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中的数据做常规数理统计,并借助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皖西学院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情况
由表1可以得出:皖西学院体育场馆共有块场地,总面积约80000平方米。有室外体育场地57块,面积约70000平方米,室内体育场地44块面积约10000平方米,室外场地中篮球场地最多共有34块,占室外场馆的59%.室外最少的是田径场仅有1块,占室外场地的1.8%.室内场地数量最多的是乒乓球场地共有26块,占室内场地的76%.室内篮球场地,健美操场地最少各有1块,各仅占3%。其中地下室有六片场地,因为课程安排一般安排体操课,武术课,跆拳道课,健美操,交谊舞,乒乓球,散打。乒乓球场一部分在地下室,一部分在风雨操场,风雨操场包含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健美操馆,篮球馆。室外场地较大,近两年修建,主要包括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田径场。其中田径场也会按安排武术课,散打课等。
在表1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皖西学院体育场馆类型较丰富,数量较充足,基本的体育项目都具备,但通过访谈部分学生得知,他们希望学校建设游泳馆,滑冰馆等。从表1可以看出,篮球场地所占比例最大,篮球场地室内室外都有。其中田径场,健身场地,体操场地所占比例较小,经管理人员访谈得知,部分场馆还有收费政策,如健美操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健身房等,大部分室外场地进行对外开放,如标准田径场,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等。
(二)皖西学院体育场馆在体育教学时间的使用率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学院在每周 1-2节课安排的上课班数相对较少,一周总共1-2节只有29节课。由于受到课程安排及教师的授课时间影响,体育系的专业术科有部分安排在1-2节课。各个体育课程3-4节、5-6节7-8节处于饱和状态,其中在田径场地 教学的班级较多,一周内,无论哪个时间段,田径场的使用率都是最高的。由于周三下午不允许排课,造成了下午正常教学周只有四天可以正常排课,周一至周五1-2节课的排课量很少,平均只有2个班在这个时间段上课;3-4 节课平均有11个班在同一时间上课。多数体育场馆利用率不高,成此原因的主要因素是课程的安排不合理,许多课程的安排比较扎堆,同一时间段上课的班级较多,造成其他时间段的场地闲置,同时在课程集中的时间段场地使用紧张,甚至不足,对教学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对皖西学院体育场馆的全校课表得知,体育场馆在教学时间有些场馆使用率较高,在一天中三四节课,五六节课场地使用率较高。但是一二节七八节以及晚上使用率得知,皖西学院体育场馆在教学时间使用率存在分配不合理现象,不利于皖西学院场馆的使用和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对体育教学时间各场馆的使用情况做了调查和分析从各场馆的人均负担量和人均面积可以推测田径场和网球场,篮球场使用率较高。
表2 皖西学院体育教学2014-2015年度一周内各体育场馆使用情况
(三)皖西学院体育场馆在教学时间段体育课统计
从表3我们可以得知周一到周五体育课分布情况,星期一共43节体育课、星期二工61节体育课、星期三共26体育课、星期四共42节体育课、星期五共29节体育课。由于周三下午全校公休没有安排课程,所以周三课程显示较少,周二课程最多而周一周四相对较多,周五课程相对较少,场地相对浪费。学校应合理安排课程,平均分布。周五的课可以尽量增加。
(四)皖西学院周一到周五课余时间平均每天体育场地使用情况
通过实地调查周一到周五皖西学院体育场地的使用情况并得到数据,绘制成下面统计表:
通过表格4我们可以得到周一到周五课余时间体育场地使用数量,由表1我们可以得到皖西学院所有场地的数量。根据这两个表格我们可以得到周一到周五课余时间体育场地的使用百分比如下:篮球场6:00-8:00使用百分比11.2%、12:00-14:00使用百分比30%、18:00-20:00使用百分比88%。足球场6:00-8:00使用百分比50%、12:00-14:00使用百分比100%、18:00-20:00使用百分比100%。羽毛球场6:00-8:00使用百分比为0、12:00-14:00使用百分比为60%、18:00-20:00使用百分比为100%。田径场6:00-8:00使用百分比为100%、12:00-14:00使用百分比为100%、18:00-20:00使用百分比为100%。乒乓球场6:00-8:00使用百分比为0、12:00-14:00使用百分比为23%、18:00-20:00使用百分比为38%。排球场6:00-8:00使用百分比为33%、12:00-14:00使用百分比为50%、18:00-20:00使用百分比为830%。健美操场只有18:00-20:00使用百分比为100%。有这些数据得知:课余时间段只有篮球场,足球场使用百分比平均都超过一半以上、其中6:00-8:00各体育场馆使用百分比最低,18:00-20:00各体育场馆使用率最高,由此我们可以建议学校出早操,以提高6:00-8:00皖西学院体育场馆的使用数量。课余时间皖西学院师生使用体育场馆的人数仅占百分之五十。(但占课余时间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其中田径篮球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可见对这两项体育项目爱好的人数较多,而健身房,武术,体操,体育舞蹈所占的人数较少,仅占百分之三。在田径场除了田径项目还存在练武术的,跆拳道的,散打的等。说明这些场馆缺乏或设施不全。实地调查得知,这些项目的场地在地下室,通风不好,空气差,闷热难闻,场地小等现象,可能导致田径场地人数较多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皖西学院体育场馆在体育教学时间的时间分配和场地使用不太合理。
2.体育场馆的类型和数量较充足,面积也较大。但课余时间中人们兴趣爱好不同,田径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仍不足。
3.有些教学时间课程安排扎堆,同一时间上课时间较多如五六节,七八节,有些场地闲置如一二节,同时在同一时间集中的时间场地使用紧张如在五点以后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人数太多无法正常锻炼而且无法保证安全,锻炼效果不佳。
(二)建议
1.皖西学院体育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学校应该合理设置体育课程,有的时间没课,有时场地处于饱和状态,既不利于教学也存在安全隐患,应该在教学时间一二节七八节适当增加课程,三四节五六节适当减少课程。而且可以在晚上适当的增添体育课,使课程在一天中的分配合理化。
2.建议体育场馆使用多功能化,例如,有些场馆使用较紧张,课程设置有比较多,就可以在田以在田径场上进行武术,跆拳道等教学注意安全。在健美操馆还可以进行体育舞蹈等。
3.各体育场馆应安装灯光,让健身者可以在晚上也能在室外进行锻炼,为一些白天工作的师生提供健身机会。也进一步缓解下午人员的拥挤。
参考文献:
[1]袁莉萍,张诚.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10):53-54,2008.
[2]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69.
[3]朱玉姚.北京体育大学场馆使用效率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18(1):65-67.
很多同学在报志愿的时候,对自己的大学或专业都不是很了解,没经过仔细分析,凭着感觉或专业名称就填报了。录取结果下来后,凭着专业字面意思或周围人的建议,就下意识地断定了该专业好坏或喜好。
其实要深刻认识一个问题,专业存在即合理,专业也原本无好坏,大学之所以要设置这个专业,必定是社会所需要的。
建议同学们先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核心课程、发展现状、就业前景等方面,然后再来判定该专业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所认为的那样,也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喜欢!
2、申请转专业。
为了满足学生们在调整专业方面的需求,多数高校也制定了转专业的相关政策,有意愿的同学可根据自己所报院校转专业的条件提出申请。
一般来说,转专业时间会在进校的第二学期进行,学校会根据学生个人情况,综合考量一年的学习成绩、相关科目的学习表现等进行选拔工作。
例如四川大学允许转一次专业,不设学分绩点和转出人数比例限制;山东大学,在读大一年或大二年,参加转专业考试,并达到最低要求分数线,由接收学院组织面试,择优录取。
3、双学位或辅修。
大学教育比较开放,很多学校支持学生攻读双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
一般来说,学生需要满足学校的双学位资格并且完成辅修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毕业论文和其他教学环节,修满规定的学分,考核成绩合格,在获得主修专业的学位和毕业证书的前提下,可获得辅修专业的学位或辅修专业证书,一些大学的第二学位证书还与主修证书一致。
4、考研换专业。
相对于高考来说,研究生考试将更加地自由,你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报考,不过想要通过研究生的方式更换专业的同学,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做足更多长远的准备。
5、旁听兴趣专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阳光体育;开展现状;对策研究
从学院近年的体质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虽然学院每年都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但从总体效果来看,学生参与的热情并不高,参与的人数也相对较少。如何让学生主动走出寝室,走向运动场是体育工作者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1.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通过对近5年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身体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一些耐力体质测试项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学生的体质情况,其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行更好的身体锻炼提供依据。但是从近几年的学生身体素质来看,其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2.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偏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学生把更多的课余时间分配到了休闲和娱乐中,忽视了体育锻炼。从调查数据来看,课余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占少数,大多数学生在寝室玩手机、打游戏等。学生缺乏对身体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不注重身体健康。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3.体育锻炼氛围不足。通过对课余时间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分配的调查研究发现,课余时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学院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4.运动锻炼设施保障不足。学院虽然有若干场地,但从体育设施的现状来看,很多设施几乎无法使用,导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不足。因此,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5.体育知识宣传不足。学院缺乏对运动项目的介绍以及对运动损伤知识的介绍和宣传。如果出现运动损伤,那么就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正确的运动损伤处理方法。
二、结论和建议
1.加强体育知识讲解,促进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由学院牵头,体育教研室负责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知识讲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体育教研室积极宣传制作网络在线体育运动知识资料,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学院运动场周边张贴运动项目介绍、运动知识宣传海报,使学生能在参与运动的第一时间掌握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2.改善运动场地设施,加强运动场地的管理与维护。加强对学院现有运动场地的管理和维护,对已损坏的场地及时修补。雪峰校区室内篮球场及羽毛球场损坏严重,亟待修补;室外乒乓球场及羽毛球场几乎处于荒废状态。这部分运动场地无法得到合理运用,浪费了体育资源。东坝校区运动场地较少,同时缺乏室内运动场地。遇到雷雨天时,学生无法进行体育活动,体育课程也无法室外进行。这些都是制约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3.丰富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指导。针对学院课余体育活动现状,适当增设一些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如户外拓展类运动等。通过丰富运动项目,使学生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有更多选择,有效避免体育活动的枯燥性。体育教研室积极参与体育指导活动,各个教师担任不同协会的指导教师,使学生尽快掌握该运动项目的知识。运动协会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运动知识,使更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投身到体育活动中。4.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强化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学院现有公共体育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学生的学习时间为4个学期,每个学期24学时,学生从进入高校进行体育课程学习到毕业时,一共只有96个学时进行体育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促进学生体育健康的主要手段,学时安排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时间自然也较少。学院在设置课程时需要增加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占的时间比,延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课程的内容结构应适当调整,增加学生身体素质练习部分的时间,将每学期的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纳入课程成绩之中,引导学生重视身体素质健康。学院教务处也要积极改革现有学分体制结构,适当增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分比例,增加课程课时数。促进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学院多方联动,只有学院加强重视,才能由上至下引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陈雁飞.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