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施工单位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TU992.05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现状
(一)我国建筑行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的建筑业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壮大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建筑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建筑业快速增长的潜力强大,彰显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总体实力。建筑业为我国增强国防实力、提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构建完整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成为国民经济之支柱。然而,现行的建筑市场产业结构设置合理性有待提升,无证经营、串标围标、规避招标、偷工减料等现象亟需进行市场规范,过度竞争现象普遍存在,信用体系有待建立健全,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建筑行业过度竞争的特性十分明显,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低下且自律能力有待加强,建筑市场的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严重影响建筑行业整体的发展。因此,必须给予解决。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1、法律法规不完善,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
其一,根据统计,我国自建国以来所颁发且实施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劳动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在250项上下,对于规范建筑市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建筑安全法律制度、部门规章制度已经无法完全适用于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建筑行业管理,现行的规章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与缺陷,可操作性差、体系不健全,如安全法规的内容仅针对某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施工阶段进行管理,没有涵盖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整个项目的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的职责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监控,应当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其二,建筑企业的领导安全意识薄弱,企业法人片面追求生产的规模、经济的利益而规避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管,从而导致的重生产轻安全现象,导致施工现场仅下达生产指标而不提供安全保障,或安全措施未能落实到位,在建筑施工现场存在一味的蛮干、乱干,在侥幸当中求安全生产的现象普遍存在。重生产而轻安全思想的普遍存在导致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环节薄弱,为安全管理工作埋下极大的隐患。
2、安全监管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责任主体行为有待规范
其一,目前政府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方式基本上为突击性检查与季节性检查;缺乏日常的监控管理,造成安全监管不全面、不彻底、不专业、不突出,安全执法监管力度不足,且流于形式。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不完善且没有针对性,监管资金未落实到位、监管力度不足和监管手段落后,难以与当前的建筑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此外,安全监管部门仅仅注重施工过程的实体安全,忽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与落实,忽视对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管理情况检查。监管部门在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常采用以罚代管,且对所查出问题忽视进行整改处理的指导与落实,从而导致安全监管的严肃性、权威性、公信力减弱。
其二,应进一步规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管单位等责任主体的行为,制定安全政策、计划和措施,完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检查体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使得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安全施工活动实时处于监管状态。例如,对于承包商违法转包或分包工程,中标后设备和安全设施等费用被缩减,因安全防护用品的投入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资金未落实到位而导致事故频繁发生的状况,应给与制止。以保证建筑市场顺利正常的进行。
3、作业人员素质较低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我国建筑业市场的80%劳动力来自于农村劳务人员,这些人员因地域、文化、素质不同,进入建筑市场之前普遍缺乏施工现场安全知识,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从而致使施工生产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普遍不高。此外,施工单位对这些人员的安全防范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强,且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多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建筑行业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低下,难以满足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此外,施工现场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行业技术管理人员较少,必然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量与环节薄弱。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策略
1、建筑安全之评价方式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进行系统的分析、预测、评价,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之原理以及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当中潜在或者固有的危险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而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并对所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的建筑企业安全控制系统,针对项目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安全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经济损失,进行最优的安全投资。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与决策科学化之基础,是采取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事故预防的具体呈现。造成建设工程不安全的因素很多,经分析安全隐患归结于三方面: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组织的管理缺陷。专家打分评价法、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害分析法、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等方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常用的安全评价方式,在项目施工前应注重事前控制,针对项目的特点建立安全体系、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控制措施、安全应急预案;在项目施工中应严格做好事中控制,安排专人监管现场、针对事态发展实行动态控制;重视事后控制在建筑施工现场的重要性,出现安全事故时井然有序地启动应急预案以减少人员的伤亡与经济损失,控制事态发展,项目完工时汇总收集相关资料、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建筑施工现场作为安全管理的主战场和重点,是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的工作控制中心,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办法
(1)依法管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筑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健全,规章制度的建设滞后于建筑行业的安全工作需要,现行的《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在规范建筑市场主体各种安全行为和安全责任上具有局限性,违法行为处罚的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且容易引发行政处罚的纠纷。因而,应当加强相关章程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明确制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管单位等各方的责任主体、安全责任及行为等等方面的内容,对违反《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制定明确的追究方法、处罚程度,制定安全生产经济政策等等,使得规章制度切实可行,为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提供引导、促进、管制作用。让建筑市场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施工中严格要求各生产经营单位、相关从业人员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按各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各责任主体有法必依;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进行依法管制,严格地追究失职行为,确保各法律、规章在建筑市场得到落实。
(2)施工现场安全措施落实与事前安全监控,落实企业主体职责
其一,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基层是项目,基础是现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的安全方针,针对项目特点制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进行施工现场事前监控实现安全生产之标准化管理。同时,应当强化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设,引导、监督安全生产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对于安全监管停留于突击性安全检查与季节性检查的这一现状,建筑业施工单位需建立健全专业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安全检查、全面的安全检查、日常的安全检查以及要害重点部位专查管理体系,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重心前移,形成制度化模式,从源头上杜绝或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二,施工企业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应当制定有效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的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操作人员上岗持证制度、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制度、建立建全安全检查制度,根据项目规模及专业特点配备安全监督管理组和专业安全监管人员,作为企业领导得确保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建筑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得落实安全措施费用有效使用,使得各项安全措施机制在施工现场生产当中落到实处。
(3)加强培训,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主要是农民工,他们的知识文化、技术水平普遍低下应作为施工现场安全知识教育培养的重点,且建筑施工现场错中复杂、每个建筑物具有单一性造就员工应当在改变施工工艺、变换岗位、上岗前需要经过公司、项目、班组等三级教育与实际操作训练,特种作业人员需按国家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均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当包含安全生产法律与法规、通用安全技术,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项目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当包含项目概况、安全生产状况各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事故及措施、案例及应急处理措施;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当包含遵章守纪、岗位操作规程、工序衔接及安全事项、典型事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劳动防护用具的性能及使用。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与管理,做到持证上岗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三、结语
我国的建筑业获得巨大的成就,建设规模处于逐年扩大的状态,是国家的一大支柱产业。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建筑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十分不协调,对国家、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带来巨大损失。为有效遏制、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应当深入、全面、客观的分析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安全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建筑行业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华燕.王国际等.建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管理[J].土木工程学报.2003
安全问题一直是建筑行业的首要问题,没有系统的安全保障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对于建筑企业、施工单位和具体的工程参与人员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在安全管理活动中,机械使用的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但又非常容易被忽视的一项工作,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具体的机械操作人员往往都会盲目自信,认为自己对机械设备的操作非常熟练,但是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建筑施工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微观角度上来说,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工作是施工参与人员和后续使用人员最基本的安全保证;从宏观角度上来说,安全工作关系到建筑企业的长足发展、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所以说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将安全工作当作是施工过程中的头等大事来做。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各种事故,具体的事故类型比例详见图1。从图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建筑工程中的机械伤害竟然达到7%,这简直是不能想象的。因为像坍塌、物体打击等等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而机械出现故障导致人的伤害几率是极低的,那么因为机械问题导致的伤害所占比例还如此之高就不得不让人特别注意了。机械伤害所占的比例如此惊人,固然有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但是一定是由于施工单位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出现漏洞才会导致各种机械伤害的出现。
1现代工程机械施工安全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
当今建筑施工单位大多数都会将安全管理工作当成十分重要的工作去做,但是不可避免地,因为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导致漏洞和问题的出现。主要的一些问题表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⑴施工单位往往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很多施工企业认为安全工作应当是施工的参与人员自己应当注意的,不需要再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人总是会盲目地相信自己的技术水平,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去制约和规范的话,则很难保障机械的安全运行和使用。除了没有科学的制度,还有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已经过时,不符合当前的时展和施工现状,容易造成各种安全事故和隐患的出现。⑵资金上的投入较少。由于建筑工程所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多的,所以投资单位投资一般来说都是非常紧张的。施工单位往往愿意将资金花费到建设上而不愿放在管理中,更加忽视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上投入的资金少之又少,这就意味着无法用最先进、最有安全保障的机械设备来进行施工活动,也无法吸引更多技术和经验俱佳的人才,导致安全事故出现的几率大大提升。⑶机械操作人员的麻痹大意和盲目自信。由于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往往认为自己在操作机械设备上没有问题。事实上很多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根本没有按照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手册进行操作,一次不出问题并不代表着永远不出问题,相反,这种依赖于经验的盲目自信还会极大地提升事故的出现几率,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现代工程机械施工安全管理可行性措施研究
其实机械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针对当今工程机械施工安全管理的漏洞和存在的问题,未来在该方面应当从下面的几点做起:首先,应当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建筑施工活动往往是牵涉面极广的,参与的人员也是极多的。如果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造成每个施工的参与人员都各自为战的局面,就会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在机械的购置和使用上,操作者往往过分自信,认为自己拥有十分丰富的机械操作经验,不需要特别的注意,这就十分容易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严格的规章制度是确保机械施工安全的最大保障。其次,应当加强现场管理工作。很多企业也制定了非常周密的规章和制度,甚至很多细节都规定得十分明确,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是因为施工单位只重视制度本身,而没有意识到应当将制度落到实处。具体来说,应当加强现场的巡查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场考察,发现违规操作机械设备的情形必须予以阻止和纠正,做好各种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大大提升机械施工的工作效率。再次,应当做好人员的管理工作。尽管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智能化、自动化已经成为机械发展的趋势,但是在当前的科技水平下,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还是摆脱不了人力的操作。而只要有人操作就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一定要做好相关人员的管理工作。要对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要求他们在操作和维修工作中将安全放在首位,不能麻痹大意,也不能盲目自信;要进行技术上的培训,用技术上的熟练来确保机械施工的顺利进行;要组织各种安全检查,将责任落实到人,发现问题绝不姑息。最后,应当做好必要的资金投入。对于安全工作来说,很多情况下防护措施都是需要资金投入的。在机械施工领域加强资金投入的必要性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投入更多的资金就能够选择性能更好、安全性更高的机械设备,这样能够直接改善机械施工的安全环境;二是合理的资金投入能够为机械施工和维护打造出更为安全的施工背景,能够有效避免机械安全事故的出现;三是资金的投入能够选用更为专业、更为熟练的机械操作和维护人员,从而确保机械施工的安全性。
3结语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管理;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风险、投资、合同、进度、质量、人员等多方面的工作,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部门和单位。由于建筑企业自身的逐步改制和私营建筑企业越来越多,使得以往所制定的许多内部管理机制大大被削弱,建筑市场竞争从良性走向恶性,建筑管理混乱,工程事故不断,质量问题严重,建筑工程中存在相当多的管理问题。
一、建筑施工中进行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施工单位由于招标承包制度走向市场,并且在发展过程形成了发展生产靠自己、靠市场理念。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却没有很大的改变,为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工程管理上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创新,使施工工程能够顺利、如期地实现,这也是解决好单位和项目关系的关键。进行工程管理也是时展要求。21世纪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适应了现代市场发展要求、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在单位文化、单位品牌上进行管理,坚持“改革”、“发展”、“创新”的基本发展原则,才能够使建筑施工工程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日益激烈化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该机构一般由总包单位领导牵头设置,如有若干项目是由业主发包的,可联合业主方、监理方和总包方共同组成。由于多工种、多专业同时施工,如果不善于组织协调,势必现场混乱,难以有效控制。协调机构要定期开会,有议有决,严肃认真。各施工单位互创条件,为了共同的目标,协同作战,按时完工。
(二)组织机构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
(三)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把一个项目总目标分解成为若干个子目标和分项目标,再把分项目标分配给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做到目标细致明确,人员分工及时到位
(四)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项目部应该有一套便于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比如,每周例会制度、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检查制度等。
二、 装饰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建筑装饰设计、材料供给缺乏统一标准目前,建筑装饰标准参差不齐,格调繁多。多数装潢设计一味追求外表的审美观与装饰效果,与建筑主体那种特有实用性和安全性相悖。装饰行业中往往缺乏详细的施工图纸,大多公司只提供示意图。装潢材料市场虽是玲琅满目但是价格差别悬殊,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加强装饰市场工程造价管理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装饰工程造价管理,现阶段宜采用宏观调控,微观管理的手段,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在建设部统一调配下,尽快加强缺项预算定额的补充:各级定额站应调研市场,协同装饰单位补充缺项定额。其次,加强装饰材料价格的动态管理,规范计价依据:装饰材料材质良莠不齐,价格悬殊,为了合理确定、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市场调查,定期装饰工程主要材料指导价。最后,严格按照定额要求,加大质检力度。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生产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所必需的工、料、机消耗量的数量标准。这就明确了定额规定的工艺标准,材料质量所生产的产品必须是合格的。
三、建筑施工工程管理创新的方法措施分析
1.在组织机构方面进行创新
目前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签订合同后,出现了项目经理管理控制整个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情况。项目部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能考虑到整个建筑施工单位的利益,给工程项目施工带来了很大隐患。现代的建筑施工单位经常会同时进行多个工程项目施工,为了每个项目施工能够有序地完成,需要在工程项目方面和企业方面进行良好的协调。为了避免项目施工出现问题,就需要对工程进行不断创新,建筑施工管理内容需要在空间方面、主体方面进行一定的延伸,在投标竞争、市场跟踪、履约、合同签订、收取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这几个方面出发,创新完善整个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
2.在体制方面进行创新
建筑施工工程项目依靠着项目合同履约期存在,在合同到期时工程项目就结束工作。在合同履约过程中,需要把单位的项目部划分成自己的一个分公司,建立有针对性的建筑施工单位制度。成立有限责任制度,借助于相关的管理责任制,创新产权关系,依靠股东方式对分公司履行自己职责。第二是建立分公司法人财产制,建筑施工单位的一个项目部,就需要有个边界分明的财产,让项目部拥有自己的法人地位以及财产,对自身经营情况负责,如果经营不好出现经济亏损时,就需要项目部承担起相应法人的责任。最后还要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对于建筑施工单位的分公司,由建筑施工单位出资投建,需要体现出建筑施工单位的意志。考虑到建筑施工单位需要追求最大化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时也需要避免市场中的风险,为了顺应建筑施工单位的目的,需要建筑施工单位分公司认真地履行现有的一切合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成本、工期进行认真地、科学地管理。还要控制管理建筑施工过程可能会有的风险,避免建筑施工单位分公司出现经济上的损失,使建筑施工单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3.在观念方面进行创新
对建筑施工工程进行管理创新,关键在于相关的建筑施工单位领导要重视。建筑施工工程的管理创新不能没有人才的培养、引进,相关经费的大量投入。在建筑施工单位领导阶层充分重视工程管理创新后,能够从观念上意识到管理创新对单位以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建筑施工工程上进行管理创新,是个长期的过程,收取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在短期内是看不到的,建筑施工单位高层的管理人员,需要用长远的眼光,进行建筑施工工程管理创新。在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方案上,没有固定的模式,一个建筑施工单位有一个建筑施工单位的发展模式。为了做到工程管理创新,需要根据建设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实际施工管理需求,做出适合自己的、新型的发展创新方案。
4.在技术方面的创新
建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上的管理创新,需要借助于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需要在确定了市场需求产品后,在工艺方面、技术方面进行确定,根据建筑施工单位实际情况,进行技术的自主研发或者引进。为了获取较大的利益,需要核心技术来做保障,在技术方面进行了创新,就能占领市场,处于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进行技术创新,还能给建筑施工单位带来很多方面的支持。
总结: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工程人员自身有较强管理意识,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鑫. 略谈雨季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7)
[2] 姜道军,刘金柱. 超长地下室顶板的无缝设计施工措施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8)
[3] 仇广金. 浅谈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意义及主要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9)
[4] 潘立安. 基于新时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之创新[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01)
由于建筑施工本身的技术性要求较高、工期较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做好建筑施工与安全生产的管理控制是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的。因此,我们要从建筑施工实际出发,针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有关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的管理控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真正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生产。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我国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目的是为了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并提升生产的安全系数,同时达到美观、经济、适用等要求,建筑工程的监理部门应该担负起指挥和控制的职责,对生产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进行管理。又由于建筑工程质量关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希望文章能够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
1.1建筑施工流水性
建筑施工行业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则是需经常更换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像流水线一样,动态性较大。有时在一夜之内像钢结构的焊接、土方的搬运、混凝土的浇筑等工作都会变得完全不同。工地现场随着施工的逐渐推进会从地下几十米变成几百米的高楼大厦。所以,建筑工程的周边环境和作业条件都在发生改变,一些较高的风险也会隐含在流水施工过程中,但相应的防护措施总是不能跟上施工的脚步。
1.2企业与项目安全工作的分离性
企业安全措施之所以无法落实到项目部,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公司与项目部的脱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施工单位负责多个项目且项目分散还脱离企业管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项目部需承担整个责任。此外,在观念上项目经济过于重效益和重生产,希望施工人员能尽量缩短工程时间,以致忽视安全,进而也会忽视公司所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
1.3安全生产关系的复杂性
建筑安全管理的难度取决于多个建设主体的存在和其关系的复杂性,涉及了多个单位,如建设、设计、勘察、监理及施工等。施工单位主要负责施工现场安全,总承包单位负责施工总承包且对分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还要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目前建筑业内部分包责任制已经成为常规管理模式,但分包队伍流动性较大,有的则相对稳定,导致施工现场人员变动性很大,生产关系也因此变得很复杂。
1.4安全问题的多样性
建筑产品是固定在土地上的,建筑结构有多种样式,规模大小不一,工艺方法和建筑功能也较多元化,使得建筑产品也不相同,也决定了建筑安全问题的多样性。不同的建筑产品对机械设备、施工技术、防护用品及人员和材料的要求都不一样,建筑现场环境的差异性也较大,种种因素决定了会有不同的安全问题出现在建筑过程中。
2、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生产的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首先,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对施工人员难以实现有效的管理。建筑施工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对人员的需求量较大。在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招募要求较低,不太严格,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他们不借选用一些技能不合格、素质较低的人员来从事具体的施工工作。而施工人员作为建筑施工的直接操作者,密切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和安全。一些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较低,技能水平不足,很难适应实际施工的需要。有的建筑施工单位在人员招募进来之后,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的培训,直接导致施工人员在这方面没有树立基本统一的认识,影响到了建筑施工的质量及安全生产的管理控制。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人员本身就数量庞大,管理起来存在困难,难以全面照顾到每一个施工人员,更无法确保他们都能够遵守相应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章程。
其次,建筑施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要做好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建筑的安全和质量控制进程。然而,就我国目前建筑施工的管理现状而言,对管理缺乏足够重视以及管理水平不高,致使难以对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筑施工单位的领导层对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要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要么一味地照搬他人的管理方案,并没有结合建筑施工实际,收效不大。或者虽然管理方案不存在问题,但并没有将方案严格执行贯彻,再好的方案也只是一纸空文。
再次,监督机制不足。近几年来,一些烂尾楼、豆腐渣工程屡见诸于报端,当建筑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饱受垢病的同时,人们渐渐的发现,是建筑施工这一环节出现了问题。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得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屡见不鲜、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不足、安全质量设施配备不足、监管体系不到位等等。因为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例如,建筑材料作为建筑施工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的安全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3、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生产的管理控制途径
针对上文中提及的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生产的管理控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当采取一些途径,解决问题,切实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招募,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提升其安全和质量意识。建筑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招募,仔细筛选那些素质较高,能够满足建筑施工实际需要的人员,不能一味地为了节省劳动力成本而放开施工人员的招募。人员招募进来之后,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既包括建筑施工实际情况的介绍,又包括必备的劳动技能,还包括安全和质量意识。只有熟悉了建筑施工实际情况,才能够明确具体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掌握了必备的劳动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建筑施工的实际需要,做好建筑施工的具体工作;只有树立了安全和质量意识,才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之下进行相关行为,努
力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此外,对于施工人员数目较大,管理不便的问题,可以根据具体工作的不同划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管理。
其次,建立科学有效的建筑施工管理体系。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建立的前提需要有科学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在很多时候,管理意识不足、管理难以落到实处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管理机构来负责。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机构,安排数量足够的专业管理人员,明确其应当履行的职能,使之能够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践行管理工作。当管理不到位或者是出现失职的情况的时候,能够迅速启动相应的应对机制,并能够追究具体部门、具体人员的责任。此外,还需要在建筑施工单位建立完善具体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得管理部门在进行具体的管理工作时能够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从事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生产的管理控制工作。
再次,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内外的监督作用。就内而言,建筑施工单位要建立相关的监督部门,密切监督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安全和质量都能够达到要求,使控制措施落到实处。例如,建筑施工方内部的监督部门应当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监督,既包括对材料来源、材料质量的监督,还要包括对材料存放的监督。就外而言,监理单位要切实做好对建筑施工的监理工作,如果发现质量及安全问题要及时提出来并督促建筑施工单位去解决。还可以将对建筑施工的一些数据内容对外公布,使得与该建筑有关的人能够充分了解与该建筑有关的信息,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结语:目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的管理控制仍存在不足,对此,作为相关工作者,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存在的问题,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寻求途径积极解决问题,这才是做好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的管理控制的应有之道。
参考文献:
[1]缪培建.房建施工中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2,12:72+74.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Abstract: the current market competition is intense, earned income has become the target of each enterprise competition, so most of the construction unit in order to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hurry, working overtime, some safety management cannot exemptions, lead to construction safety acciden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t present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pertinence, put forward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的改革开放带动了国内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房屋建设更是发展迅速。于此同时,在建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建筑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主要情况是:一部分施工单位安全责任意识不强,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防护不到位,导致发生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和施工人员伤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安全”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施工的管理过程中,安全工作虽然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然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其结果严重于任何一个其他要素。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业是危险行业, 每年发生施工伤亡事故而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和煤炭行业。目前,建筑安全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1 建筑作业地点不固定,作业对象建筑形体多变,施工人员流动分散,增加管理难度
1. 2 各方主体安全责任不落实
1.2.1 部分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重效率、轻安全,施工现场管理部严格,安全投入不到位,时有发生三违现象,未能建立起真正运转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2.2 建设单位未能真正重视和履行法规规范的安全责任,拖欠工程款,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压工期,从而忽视了安全生产管理,发生安全事故压制不上报;
1.2.3部分监理单位定位不准确,对应负安全责任认识不清,贯彻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不力,不熟悉安全技术标准,不对安全生产隐患及时做出应有的处理,安全生产监理责任未能真正落实到位。
1. 3 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建筑工地中的建筑工人绝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程度低,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懂工地生产的一些基本安全知识,更不了解一些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消防防火等安全防护知识,他们大多只凭经验办事,而很少遵守操作规程,即使发现有操作危险,他们大多会存在侥幸心理而我行我素。这些都给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埋下了重大的事故隐患。
2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 1 发挥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制的真正作用
安全生产的真正责任主体是施工企业本身,要想真正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必须从根本上改善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明确和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1.1 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要组织制定本企业各岗位安全责任制,从管理层至工作层,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并定期进行考核,指定本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搞好职工培训。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安全岗位责任制,从管理层到工作层,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项目经理定期对项目成员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2.1.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施工企业要根据《安全生产法》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员,工地施工项目班子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 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
2.1.3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主要内容包括安全伤亡目标、文明施工目标、安全达标及创建国家及省市安全文明工地目标等,使现场安全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方向,同时对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人,并对目标定期考核。
2.1.4 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主要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交底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安全值日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用工管理制度等。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遁,违章必究,奖惩分明。
2.1.5 做好安全检查制度的落实。企业、项目部要根据安全检查制度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安全检查, 对所查出的安全隐患,按三定(定人,定时间,定措施) 进行落实整改,对于危及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领导小组有权要求立即停工整改,并派人监督,直至消除隐患后方可复工。
2.1.6 各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安全
施工组织设计,以及临时用电、脚手架、模板工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对施工现场要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办公室,临时宿舍,食堂等五小设施,以及用水用电施工机械的总布局,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由项目经理和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2. 2 加强建设单位安全责任的落实
建设单位由于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对施工安全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建设单位安全费用不到位, 导致企业无安全经费,建设单位压缩合同工期,致使工人长期加班疲劳作业,引发事故,为此,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建设单位安全责任落实:1) 招投标要确保建设单位在招投标时必须有安全,文明施工的投入。2) 建设主管部门,安检机构要认真检查建设单位这个责任主体在安全经费、合同工期、提供地下管线资料和产品的选用等方面是否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让建设单位真正懂得安全施工是人们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调动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积极性。
2. 3 加强监理单位安全责任的落实
2.3.1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未经审查签字认可施工单位擅自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并将情况书面报告给建设单位。2.3.2 监理单位在监理巡视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下达书面指令,要求施工进行整改或停止施工。施工单位拒绝按照监理单位的要求进行整改或者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及时将情况向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工程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2.3.3监理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
2.3.4健全监理单位安全监理责任制,监理单位要对安全监理全面负责,总监理工程师要对工程项目安全监理负责,并对工程特点明确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理职责
2.3.5完善监理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在健全审查审核制度,检查验收和督促整改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工地例会制度及资料归档制度。
2.3.6建立监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监理单位的总工程师和安全监理人员需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后方可上岗, 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继续教育档案。
2. 4 增强法制意识观念,建立新的安全培训体制
由于建筑施工单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民工素质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再加上建筑工人流动性强的特点, 许多企业不愿意投入培训经费,事故发生时才用“防不胜防”来搪塞。安全管理制度不严格,措施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落实,不深入,要从根本上改变安全形势的严峻形势。扭转施工事故多发局面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提高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从源头上抓好安全培训工作。通过安全教育培训,能有效地预防职工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水平。
2.4.1 施工单位应建立民工岗前培训制度, 对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内部应建立民工培训学校, 除对本公司民工进行培训外,还可以吸收社会上很多有志于参加建设工程的劳务人员接受培训。
2.4.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建设系统生产人员培训机制,并建立民工准入制度。凡进入施工工地的所有民工必须先接受培训教育,一律持证上岗,它成为主管部门对施工企业考核、资质年检和升级的重要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