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司管理常用制度

公司管理常用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司管理常用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司管理常用制度

公司管理常用制度范文第1篇

 ----总经办2006年度工作总结

 2006年,投资公司总经办主要围绕“三个服务、四个标准化、五个一工程”开展工作。加强了对日常行政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在制度化建设方面突出了重点,在对各事业部行政工作规范化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公司信息化建设做了一定的努力。总结教训,积累经验,现将2006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基础管理

 1、确立严密的管理制度,是达到有序运行的保证,总经办做为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管理部门,结合国际大公司制度建设的经验和自身条件,从细微之处入手,从员工文明行为规范等小节做起,重建并完善了如《办公室电话接待服务规定》。《员工识别证使用规定》。《5S管理》。《临时出国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长期出差人员管理办法》《机关服务人员劳保用品发放规定》等八个制度,对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与流程进一步充实。新增个流程。下半年,又根据公司总体要求明确了投资公司管辖范围到番茄事业部机关,对已有的制度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修订,明确了层级,确保了制度建设的严肃性和可控性。

 2、今年,我们根据公司整体要求,对行政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行文格式、流程、表格、公司的CI规范等)。以期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通过对该体系的实施和不断完善,达成公司管理动作的井然有序、协调高效的目的。为此,在总结公司近几年行政工作的同时,借鉴了一些好的经验,汇编了一套《行政总务管理规程实务》。汇编从工作职能、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常用表格、考核办法五个部分对办公室日常工作做了较为全面的规范。重点对办公室常用文书格式及常用管理表格进行了规范及汇总。并对常用公文(如通知、报告、纪要等)制作了模板,方便推广应用。设计规范表格56个。)逐步将公司的行政管理工作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随意性

 3、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的制度文明不但体现在有良好的制度建构上,还应体现于良好的制度得到良好的执行与遵守上。总经办如何对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如何对公司制度化管理起到监督推动作用,对公司制度的执行起到监督推动作用。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在对各分公司检查过程中,积极给大家宣讲了《屯河制度与屯河文化》,并加强了公司的制度监督管理,使公司的违纪行为大福度减少。

 今年,自8月份,我们强化了对机关组织纪律的检查,重点对考勤进行了约束,每天,由保卫人员严格按制度进行认真检查,对不按时打卡的,每天张榜公布,月底统计汇总到各公司办公司,与薪资严格挂钩,严格执行了两个月,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对公司的其它各项制度如《出差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等是否保证严格按工作流程执行。

 二、内部管理做到精细化、表格化、流程化、科学化

 今年,近一年来,我部在重建完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依托制度与流程,着重做好了精细化管理工作。不论是费用控制、资产管理、外联接待、还是工作纪律、办公秩序,我们一点一滴地小事抓起,逐步完善,渐进式推进,力求使各项内部管理工作精细化。

 1、总经办各项费用开支较大,如何确保支出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须加强费用开支前的控制。年初,我们制定了《总经办费用控制》,对车辆费、通讯费、办公费、绿化费、物业费进行分解明细,建立数据库并引入到年初预算中,使部门费用额度和月度支出计划更加清晰透明。增强了部门实施费用自我控制的积极性。

 2、建立车辆、办公固定资产台账,编制编码,使管理规范化

 对公司所有车辆进行建档,了解何时购置、价格、维修情况、车辆费用情况、各种证件统一管理,以便对车辆情况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对办公固定资产全部进行清理,编制编码、认真登记、建立电子台账,并按责任人进行贴标登记,由使用者对物品进行负责,做到物物有人管,总账不漏项,使公司正常办公运行过程中所有的物都处在控制网络内,确保体系完整、无漏项。

 三、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保障能力

 (一)档案管理工作

 文档工作是办公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1)今年4月,顺利通过国家二级档案管理自治区级复审2)根据档案管理要求,将公

共3页,当前第1页1 司机关2006年形成的文件资料整理、立卷、归档、入库,共立卷卷。3)今年事业部刚成立,对事业部的档案管理员进行了相应的培训、指导,依照《档案管理考核细则》定期对各分公司档案工作进行了考核。

 (二)收发文工作

 今年,累计发红头文件120余份,二万四千余字,撰写了在董事会、股东大会上的2002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2006年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总经理工作报告,累计处理外来文件70余份,逐一登记编目,及时送达有关领导和部门传阅,并认真落实领导有关指示。办公室在核稿时注意严把行文关,保证了公文尤其是上行文的规范化,对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做好外事协调工作

 2006年4月,顺利办理了公司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年检工作。12月,因公司注册资本发生了变更,又及时到自治区工商局和区技术监督局办理了换证手续,确保了公司对外公告变更的一致性。

 并及时办理了公司领导魏总、江总、刘总的出国手续及护照。

 (四)库房管理工作

 根据工作需要,年初,招标选定了一家办公用品投标方。定期根据各部门需要及时送货,今年积极使用库房管理办公自动化,使库存、出入库管理实现了电脑操作,为消除不合理库存、降低不必要开支、逐步向零库存过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五)做好公司的绿化、美化环境工作

 公司兼管着综合大楼安全保卫、卫生清洁、综合治理、绿化美化的管理工作,为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持续有效,我们首先明确了管理思想的宗旨就是:持续不断的做好简单的事。相应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了考核标准,加大了考核力度。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推进“5S”活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为有效规范办公室的工作秩序,进一步加强办公室环境卫生,在公司范围内积极推进“5S”管理活动。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编成脍炙人口的顺口溜广为宣传:“屯河企业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工作环境维护好,你我心情都舒畅;物品整理固定化,养成习惯文明化;空间整顿规律化,严格执行无二话;环境清扫细致化,认真仔细人人夸;卫生清洁人健康,仪表整洁气自华;文明素养有特色,我为屯河建文化。

 2)春季大院绿化、植树工作,共种植松树28棵、果树5棵,种植花卉(万寿菊、月季、红叶小碧等)10270棵,

 3)完成公司大院倪虹灯修补、学生公寓葡萄架制作。

 4)完成综合大楼办公资产损坏修理共148次,转移电话35次,仅移电话一项节约费用5530元。

 5)完成会议接待共380人次,人数达2800余人

 6)9月的市滨湖河挖掘工程,要求全市各企业义务参加劳动,不参加劳动每人每天30元,经过努力为公司节省了36778元。

 7)春季更换了院内的绿化用水系统,采用了市面上先进的微喷灌技术,水的利用率明显提高,真正做到了节约用水,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漫灌用水。经与往年相比,费用节省了约50%

 8)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提高,办公楼内的用电设备增多,楼内的用电线路超负荷运行,经常断电、跳闸,为此,我们经过有关设计部门进行了现场勘测,做出了对办公楼内的线路进行改造的计划,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加班加点,将所有的用电线路改造完成,彻底解决了多年来遗留的问题。

 (六)加强保卫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周一例会及门卫两表(值班日报表、巡逻登记表)制度,定期进行体能训练。

 (七)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公司机关团队凝聚力,达到沟通的目的。6月组织机关全体人员骑自行车参加春游活动,8月份,组织机关全体到伊犁旅游,事前,对行动路线、交通工具、活动内容等都做了充分的准备。10月,举办庆中秋晚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动各部门组织了一台节目。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员工反映。有80%以上员工认为活动起到了沟通的目的。服务职工方面,急职工所急,切实解决职工关注的生活问题:职工餐厅,通过调查问卷定期了解员工需求,不断改善伙食,调整口味,美化环境,满足员工要求。真正做到让员工把餐厅当成第二个家。对绿州路小区建自行车车棚、电表改造、与物业公司协调解决员工生活困难等问题,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四、实施OA系统,保证信息及时交流与公文自动流转

 1、今年,由公司总经办组织实施的OA系统在公司局域网运行,通过模拟办公工作流程,实现办公过程的计算机自动化,实现文件在计

共3页,当前第2页2算机之间自动流转,将公司各部门员工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减少工作流程中的等待,提高了工作效率、快速反应能力。

 2、计算机在公司经营管理应用日益广泛,各种机算机病毒的侵扰,对信息的破坏、降低工作效率严重,影响巨大,总经办除从档案管理角度提出资料备份要求,为防止可能携带病毒的软件使用,定期杀毒,并对局域网防止信息损失的终端存储器应用上都提出有效措施和建议。

 3、对公司局域网进行了改造。

 4、选择了中国企业网为公司网站的ISP供应商,开通公司的网站,同时提供了500M的邮箱,并制作邮箱登录界面。

 5、协助糖业事业部完成信息系统建设招标工作。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对各事业部行政工作的检查、考核力度,以保证各项工作按公司总体要求规范化运作。

 2006年,第一次对事业部及各分公司行政工作进行检查,今年,在对各分公司检查中,各分公司基本能按公司制度汇编中的规定进行运作和执行,但在程序化、规范化运作方面还存在差距。比如行文的格式及要求不统一,如发一份传真三个公司有三个版本。车辆档案建立没有统一要求,各式各样表格。办公用品台账建立也各不相同,等等。按公司CI要求建立的办公事物用品也极不规范。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0认证后,对生产的各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并有了监督检查的依据,但对行政工作检查缺少标准。缺少一套监督检查的依据。为此,我们重新修订了《对事业部检查细则》,行政制度全面进行了修订,希望2006年将以此为基础,加强对各事业部行政工作的检查、考核力度,以保证各项工作按公司总体要求规范化运作。

 (二)以CI为平台,推进公司各项行政工作规范化管理

 CI管理规范包括:员工行为规范、员工工作与社会活动礼貌用语规范、

 公司各种标识规范、公司各类印刷品规范、公司各种用具、工具标记规范、公司各种文件制作规范、公司参展设计规范等,2006年将以CI规范管理为平台,进一步升华公司的经营理念,创造和形成统一的公司形象,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强化公司对社会的责任。

 (三)以公司内部网站为阵地,及时更新内容,加大宣传公司力度。

 今年,公司建立了自已的内部网站,但网站内容比较单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006年,我们将配备专职人员,定期更新内容,加强宣传力度,体现公司形象。

 (四)与事业部联网,建立公司信息数据库。丰富OA内容

 仅仅面向企业内部的办公,不是真正意义的办公自动化,完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应该将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统一考虑,通过跨平台的信息集成和技术,为企业构造坚固和宽广的信息基石

 (五)加强档案管理,将传统的档案管理办法和信息化手段有机整合,发挥档案管理的综合优势。

 (六)提高每个人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加强培训,以适应公司快速发展。

 办公室每个管理岗位都肩负着双重职能,一方面是本部本岗位的业务工作,另一方面是公司该业务系统的管理工作。,所以要求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员来承担。

 在自身不断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加强内部学习和培训。每人对每一项工作如何做到既专业化、精细化又多元化。

 (七)如何增强部门人员合力,形成凝聚力,实现“无缝”沟通,建立互动型学习型团队。

 员工是互动的主体,每一个班组、每一个车间、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企业如果能建成小的互动型团队,那么企业就会成为一个大的互动型的学习型团队。只有每个员工都“动”起来,每个人才可能逐渐变“大”,每一个部门才能变“大”,整个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变“大”,才能创造出由小到大的美。

公司管理常用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第三方存管制度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 沉淀资金 可行性探索

1.第三方存管制度的背景

我国证券市场早期,证券公司存在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以下简称客户资金)视同存款的错误认识,挪用客户资金的情况十分普遍。2001年5月,证监会公布《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客户资金必须与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分别管理,建立了客户资金的独立存管制度。2004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改革证券、期货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制度,研究健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机制”。200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逐步实施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2005年10月修订通过的《证券法》规定,“证券公司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应当存放在商业银行,以每个客户的名义单独立户管理”。2006年7月证监会开始在证券公司全行业推行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并于2008年4月成功实现了全部活跃账户客户资金的第三方存管。

2.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现状和问题

实行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以后,客户进行股票交易时,首先需要将资金从自己的个人银行账户通过银证转账转入到证券公司的资金账户,然后进行证券交易。

2.1证券公司客户资金的分布

证券公司客户资金包括各商业银行汇总账户中的资金和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登记公司)作为证券交易的备付金和保证金。根据每家证券公司开立三方存管银行的数量不同、每个存管银行客户数量、资金量不同以及与登记公司交收的金额不同,证券公司的客户资金在各存管银行和登记公司的比例也不同。

2.2证券公司客户资金的利差收入

证券公司在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号,按照活期存款利率1对客户存放在证券公司资金账户中的资金结息,与此同时,存管银行和登记公司按照金融同业利率2给证券公司结息,证券公司赚取其中的利差作为收入。

2.3证券公司客户资金沉淀问题的产生

根据登记公司结算规则,证券公司与登记公司的证券交易主要采用净额结算原则,即证券公司所有客户的证券买入和卖出的净额与登记公司进行交收。在这种交收模式下,虽然证券公司每天客户资金总的买入和卖出的成交金额很大,但是实际证券公司T+1日用于与登记公司交收的净额并没有成交金额那么大,只是客户资金的小部分。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在所有的客户资金中,只要一部分的资金在每天循环使用,除非出现证券公司客户总的证券的买入交易量远远大于证券卖出交易量的特殊情况,否则,很大一部分客户资金实际上是在证券公司总的客户资金中处于未经常使用的沉淀状态。

3.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证监会《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证券公司的客户资金不得用于向他人提供融资、担保及可动用客户资金的具体情形、违规动用客户资金的情形。这就使客户资金管理更多的从安全上进行,在每天交收需要的同时,保证客户资金每日核对,账实相符;很少考虑其中不常用于交收沉淀资金的利用和如何增加证券公司客户资金的问题。针对目前客户资金管理的现状,提出以下两种模式:

3.1沉淀资金的固定化

沉淀在证券公司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通常不参与证券公司与登记公司的交收,只是单纯放在银行汇总账户中给证券公司带来利差收入。如何能使这部分沉淀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合法合规不挪用客户资金的情况下,又使证券公司的收益最大化?

建议可以对证券公司客户资金集中管理,由当前全部客户资金存放在银行汇总账户中活期账户的方式转变为活期账户与定期账户并存的模式。具体模式如下:

①证券公司根据以往所有客户证券交易情况,将客户资金分为存放在登记公司作为保证金和备付金的固定资金、经常用于交收的常用资金和很少用于交收的沉淀资金。

②证券公司作为保证金和备付金的固定资金固定存放,经常用于交收的那部分资金仍然保持原有的活期账户模式,这两部分资金由登记公司和存管银行按照金融同业利率分别按季结息。

③在证券市场稳定发展以及证券公司稳定经营前提下,不经常用于交收的沉淀资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减少。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管理需要将这部分沉淀资金按照1年期、3年期或者5年期银行的定期存款管理,存管银行每季度按照对应的定期存款利率给证券公司结息。采用这种模式,能使沉淀资金产生利息收入远高于之前的模式(见后面的举例)。而且随着公司的发展,客户资金的增加,沉淀资金也会进一步增加,给证券公司带来的收入也会进一步增加。并且这部分收入相对比较稳定,可以与银行协商,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④在将沉淀资金存为定期存款前,为了解决不常用于交收的沉淀资金在特殊情况下用于交收,需要将定期存款重新变为活期存款的情况,建议将沉淀资金按每千万元或者每亿元分笔定期存放,这样就可以在用于交收时,根据缺口金额使用其中几笔填补交收不足,其他沉淀资金仍然能够继续保持定期存款状态。等到沉淀资金增加时,再将新增的沉淀资金存为新的定期存款。

3.2模式推导

假设某证券公司A与n家三方存管银行签订第三方存管协议,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共Y亿元。证券公司存放在登记公司保证金和备付金账户的资金占总客户资金的??0,存放在n家存管银行的比例分别为??1,??2,??3…??n(??0+??1+??2+…+??n=1)。通过统计,券商A每日与登记公司MAX(交收的净额买差)占总资金的比例为β,扣除存放在登记公司的资金??0*Y,券商A处于沉淀状态的资金C=(1-??0-β)*Y亿元。此时,沉淀资金分布在n家存管银行分别为??1*C,??2*C,??3*C…??n*C。

每笔1亿元存为5年期定期存款。目前金融同业利率为1.62%,5年定期存款利率为4.75%。这样5年中,券商A每1亿元每年就能在原有的利差收入基础上,多增加(4.75%-1.62%)*1亿=313万元的利息收入,这对于一个中小券商也算是一笔比较稳定而又可观的收入来源。

当沉淀资金在一段时间内有稳定增加时,可以增加定期存款的笔数;而当出现交收资金需求较大等特殊情况时,活期账户部分的客户资金不足时,可以将几笔定期存款转为活期弥补交收资金的不足。

3.3客户资金账户活期利率的灵活化

客户在个人银行账户的资金和在证券公司资金账户的资金在规定的转账时间内可以随意转账,不受限制。

3.3.1客户交易资金存放的选择

一方面,客户在需要证券交易时,将自己个人银行账户的资金转入证券公司的资金账户。但是,由于个人银行账户的资金可以随时通过银行的ATM机,柜台进行变现,因此会出现客户只在需要证券交易或新股申购的时,才将资金转入证券公司的资金账户进行操作,其他时间将资金保留在个人银行账户。

另一方面,证券公司资金账户的资金转出至银行账户有时间限制,尤其是在遇到交易所节假日或者周末休市期间,银证转账处于关闭状态,往往出现客户将资金从证券公司的资金账户转入到个人银行账户,使自己能够在休市期间应对变现的需要。

3.3.2客户交易资金存放选择的分析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客户个人银行账户的资金和证券公司资金账户的资金的活期利率一致,这样客户将资金放入个人银行账户和放入证券公司的资金账户,从利率收益角度并没有区别。此时,客户选择是将交易资金放在证券公司还是放在个人银行账户,主要取决于交易的便利性和变现的快捷性。一部分客户将交易资金放在证券公司资金账户中,是为了便于证券的交易;一部分客户将交易资金存在个人银行账户是为了便于变现,或者购买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这样,在证券公司休市不能交易股票的情况下,资金放在银行,变现的快捷性和各种理财产品的优势就显得更加明显。

3.3.3改变客户交易资金存放的选择

基于以上的分析,如何能让客户把更多的交易资金在更多的时间放在证券公司的资金账户上,就成为我们能否增加证券公司利息收入的重点。

证券公司如果在现有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的基础上,对客户资金账户资金的利率进行一定比例的提高。这样的话,对客户而言,就使客户放在证券公司资金账户且暂时不进行交易的资金有了更高的收益率,也就能够吸引那些对利率比较敏感的客户把更多的交易资金在更多时间放在证券公司的资金账户。对证券公司而言,客户资金账户的活期利率提高后,由于登记公司和存管银行对证券公司的金融同业利率不变,会使得证券公司的利差收入有所降低;但是活期利率提高的同时,也使客户在证券公司资金账户的资金余额更多,这样的话,证券公司总的客户资金会上升,总的利息收入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3.3.4模式平衡的推导

通过上面进一步的分析,提高活期利率后,对证券公司来说,既可能让证券公司损失一部分利差收入,也有可能给证券公司带来更高的利差收入。如何确定提高活期利率的比例以及提高后使客户把更多交易资金放在证券公司的资金账户,从而给证券公司带来更多的客户资金存量,最后带来更多的利差收入,就需要进行一个权衡,找到其中的平衡。我们可以做以下数学假设:

假设在一年时期内,证券公司保持活期利率与银行统一为r不变时,证券公司总的客户资金平均为M元,存管银行和登记公司给证券公司结息的金融同业利率为R,这样证券公司一年时期内获得的利差收入为Y=M(R-r);

进一步假设当证券公司把给客户的活期利率由r提高为r’时,由于利率的提高给证券公司总的客户资金带来平均m元的增加。此时证券公司一年内的利差收入为Y’=(M+m)(R-r’)。要保证调整后和不调整的收入不变,即Y=Y’,可以推导出关于客户资金增加平衡点的m0=M*(R>r’)。

由上面平衡公式可以看出,从证券公司总体角度,在活期利率由r变为r’后,只有给证券公司带来的客户资金增加m>m0时,提高提率才能增加证券公司的利息收入,否则提高活期利率反而会降低证券公司的收入;而从证券公司管理客户的角度,当证券公司对某个客户的活期利率由r变为r’后,只有客户由于活期利率增加存放在证券公司的资金增加量m>m0时,对此客户提高活期利率才能增加证券公司的利差收入,即提高活期利率可行。

4.结语

以上两种模式是对证券公司客户资金管理的可行性探索,都旨在增加证券公司的收入。证券公司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模式或者两种模式结合使用。在实现过程中,离不开证券公司有关系统的后续支持、证券公司相关部门的配合,以及监管部门对创新工作的认可,为证券公司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创造更好的环境。本文对证券公司客户资金管理的探索中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进,请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

[2]《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结算账户管理及资金结算业务指南》

[3]《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证券资金结算业务指南》

注 释:

1.目前银行活期存款年利率为0.36%。

2.大部分银行目前为1.62%,也有券商与银行协议更高的利率。

公司管理常用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路桥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研究

一、A路桥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现状

现阶段,A路桥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中采用了传统管理制度,如: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由路桥企业财务部领头,财务报告合并后再由企业领导批准,预算批准下达后,预算资金将由分管经理签字。A路桥企业集团对于不同子公司则采用不同资金管理模式,如:对直属分支机构则采取集权资金管理模式、各个分支机构允许设置独立财务管理部门,对预算指标进行核定。或对子公司采取分权制管理模式,子公司可自行设置银行账户,预算管理模式相对较为松散,也是当前A路桥企业常用的资金管理模式。A路桥企业集团对会计人员则实行了委派制,且委派人员薪资待遇均由集团总部承担。

二、A路桥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选择

目前路桥企业集团常用的资金管理模式包括:统收统支模式、现金池、资金结算中心、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一)统收统支模式

统收统支模式是路桥企业集团常用的资金管理模式,是指路桥企业所有资金收支均集中在财务部门,统收统支模式的应用能帮助企业达到收支平衡目标,提高资金周转率,但这种资金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会大大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二)现金池

现金池业务指的是同属一家集团的多个子公司等成员单位,将其银行账户的现金余额全部转入到总公司开设的主账户中,主账户由集团的总公司直接管理,子公司等成员单位如果需要用款,就从此主账户中提取资金。详细来说,集团总部设立的现金池账户通过子公司向总部委托贷款的方式,每天上划子公司的资金至此账户中。在日间,当子公司没有足够的余额对外付款时,银行就提供它存入主账户的资金头寸额度为限的透支支付,到日终时,总公司会向子公司归还委托贷款,系统自动划拨现金池中的各项资金至子公司的账户,以补足透支的额度。

(三)资金结算中心

资金结算中心作为内部职能机构,主要以信息系统为载体,根据收支两条线将企业集团子公司资金集中在一起,提升资金应用效率,实现路桥企业集团资金效益最大化。对于资金结算流程来说,现金池模式下的资金集中管理主要强调企业集团各子公司和分公司与企业结算中心以及商业银行之间的无缝连接,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快速实行收付款的相关业务,及时获取资金信息,并对企业的资金流量实行全时段监控。首先,集团的子公司和分公司每日将资金余额上划至总公司的现金池账户中;其次,集团总部通过现金池向银行申请授信额度,以此规定子公司的每日最高透支额度。在日间,如果子公司出现对外付款是账户余额不足的情况,就可以通过资金寸头的额度实行透支支付;日终,集团总部和银行一同清算,并划拨相应的资金到子公司账户以补全透支额度。

三、A路桥集团企业选择资金结算中心模式的依据

在传统的资金控制模式下,需要以手工填写的方式处理各种账单,由此会产生大量单据,不仅操作起来十分浪费时间,管理起来也相当麻烦,并且资金信息还缺乏可靠性和及时性,据此,路桥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中应采取全新对策,对资金管理体系加以健全、积极引入ERP系统、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路桥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水平的全面水平。

(一)符合路桥行业资金特点

企业要想加强对资金的控制,就必须建立符合路桥行业资金特点的控制体系。对于路桥企业而言,科学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员工的关键点。特别是在资金的控制问题上,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监督,促使财务员工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中能够较好的对自身的行为思想进行规范和约束。首先,企业必须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建立完善的资金审计制度,促使审计工作能够较好的发挥自身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处理作用。其次,企业需要建立资金员工之间的评价体系,加强员工与工作上的监督,使员工能够通过相互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工作问题,并得到及时的改进,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此外,企业还需要采用激励性的管理手段,通过对员工生活上与心灵上的激励和补偿,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益。

(二)能满足企业发展阶段与经营环境

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其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益,因此必须要予以重视。企业可以利用ERP系统对业务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业务处理流程,在保证业务信息与数据完整的前提下,适当地简化业务处理手续,规范业务处理流程,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同时规范企业的资金管理。ERP系统的应用,不仅丰富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还大大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时性、准确性以及规范性。因此,ERP系统的应用符合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并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ERP系统的应用理论上可以实现集成化成本管理,通过对企业成本的规划、控制以及管理,将项目财务、订单财务以及企业盈利能力进行细化,使得企业成本管理能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每个关键环节。所以,要将ERP系统的成本管理模块进行细化。在项目财务管理系统及订单财务管理系统当中,主要利用其项目成本信息收集以及订单成本规划功能,控制好项目建设成本与订单成本;而在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方面,其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企业重大决策的主要依据,从而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四、A路桥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账户管理

A路桥企业集团在资金结算中心在合作银行中设置了总账户,通过该账户来开展预算资金上划及下拨业务,此外,A路桥企业集团还应在资金结算中心开始内部子账户,控制企业收支业务的有效开展。

(二)资金计划管理

A路桥企业集团下属单位应逐级向总部报送资金预算,并实施资金计划管理,对月度预算是否超支进行审核,当路桥企业有突发状况,可填报应急付款计划。若企业预算准备金额度不足,应根据程序来对全年预算进行调整,确保预算严肃性。

(三)收付款管理

收款管理主要处理的是企业的对外收款业务,主要内容有银行收款和现金收款两类。收款的编制有三种方式,分别为直接录入、现销售款以及网银导入。付款管理主要应用在企业的对外付款业务处理方面,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现金付款,二是银行付款。第一,付款分类管理,分为预付款、应付内部公司款、应付往来单位款以及应付员工往来款四类,此管理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岗位审批及审定付款的申请,以此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支付的风险。

五、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路桥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常用模式进行了分析,为促进路桥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有效实施,路桥企业管理者应极大管理创新力度,对资金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采取先进信息技术,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妍.浅析路桥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模式选择与风险控制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2

[2]王丽萍.基于现金池管理模式的企业集团资金管理[J].当代经济,2010

公司管理常用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专变用户异动;在线稽查;精准;高效

中图分类号:TM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3-0099-02

专变用户异动稽查是指当专变用户发生业务变更或是异常预警时,采用在线稽查与现场稽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异常原因。这既是电力营销的重要环节,又是供电效益的“防火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传统专变稽查管理模式势在必行。通过信息化技术,对营销业务系统、用电采集系统、营销同业对标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稽查监控系统等技术平台的应用,不仅能对专变用户电能表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而且还实现了对专变用户异动进行预警提示。运用这些新技术开展的专变用户异动稽查可有效解决传统稽查覆盖面窄、效率低,纠错时间久,退补电量大等问题。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1 专变用户的稽查职能分散

原先主要是大户所通过分析线损报表来开展自查,但一条线路一般供多个用户使用,稽查起来只能逐户排除而不能直接定位异常用户。

1.1.2 专变用户稽查的时效性差

专变用户的检查都是事后处理,主要依靠专项稽查来完成,不能及时检查及处理当月发生的异常用户。

1.1.3 专变用户管控的范围有限

原先整个公司的稽查任务主要由稽查部门负责,力量有限,仅能对部分大用户、高危以及违规用电用户进行管控,无法实现全覆盖。

1.2 专变用户异常存在的问题

经统计,专变用户常见的异常有:抄表差错、档案错误、计量装置问题、基本电费错误、变损错误和力调错误等。通过退补记录来看:

专变用户一旦发生差错,退补的电量电费数额巨大,有时多达百万电费。面对巨额的补收电费用户难以承受,使公司电费回收存在风险。

大额大量的退补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使公司的品牌形象和营销工作质量受到质疑。

为减少专变退补数量,预防大额退补发生,要实时监控专变用户运营状况,密切关注专变用户异动情况,提早发现,快速处理。

2 工作思路及措施规划

2.1 工作思路

坚持“智能营销”为统领,突出“加强管控,提质增效”两大主题,不断创新稽查方法,探索稽查手段,提升稽查能力,加强营销管控力度,以全过程的实时监控管理,实现营销质量水平再提升。

2.2 措施规划

建立专变用户“一月一查“制度,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监控平台,开展常态化、智能化的专变用户异动稽查,构建在线稽查与现场稽查相结合、事后稽查与事前预警相结合的新型稽查工作模式,实现专变用户稽查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警和事中管控的转变。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步:公司营销部制定专变用户异动稽查管理方案及配套考核细则,保障稽查任务顺利执行。

第二步:抄表员严格按照抄表例日通过负控采集将抄表数据上传到营销系统,经复核发送至电费计算环节。

第三步:营销系统智能核算筛选出异动用户信息,核算员根据异常信息提示进行在线稽查,判断是否存在影响计费的差错(如失流失压、分时超载、档案异常等情况),然后将“疑似”异常用户汇总发送至各营业单位。

第四步:营业单位将“疑似”异常用户下达到各辖区营业所(班组),并督促其及时反馈稽查结果。

第五步:营业所(班组)根据“疑似”异常用户清单到现场进一步核查“确诊”,将“确诊”结果反馈至所属营业单位。

第六步:营业单位将异常用户的“确诊”结果反馈给核算班。

第七步:核算班将“确诊”的异常用户上报给营销部,并由营销部督促营业所(班组)整改。

第八步:营业所(班组)整改完毕后,在营销系统中发起差错退补流程。

第九步:核算员审核退补说明及电量电费数额,若正确无误发行退补,不正确则将退补流程回退至营业所(班组)。

第十步:每月电费发行完毕后,将异常用户整改及退补情况统计上报给营销部。

3 具体做法

3.1 建章立制

黄石供电公司为规范营销过程和质量管理,促进营销工作质效提升,建立《营销稽查专项巡查制度》和《营销稽查一月一主题制度》。并由营销部牵头,按月对专变用户开展异动稽查,重点检查营业工作质量的“出血点”,同时对发现的问题溯源分析,及时整改,闭环处理。

3.2 考核管理

黄石公司以业绩对标和管理对标评价为主线,修订《黄石供电公司营销管理同业对标指标考核细则》、《黄石供电公司营销质量监管及考核办法》以及《高压用户营销管理评价办法》,并按照日监控、月分析、季考核的模式进行。

3.3 具体措施

专变用户最常见的异常有三大类:计量装置问题、用户违规用电和业务变更的流程规范性。

具体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计量装置问题。专变用户计量装置问题主要表现在失流失压、错误接线,实际倍率与营销系统不一致等。

一是失流失压的判断。电量突减是失流失压最直观的表现,当审核时发现用户在生产负荷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电量出现突减,就应进行电流电压分析。

案例:2013年4月电费核算期间发现某用户电量突减50%,查用电采集系统该户4月9日至24日C相失压,次月补收电量 13 123 kW・h。

二是错误接线的判断。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相关数据查询,若目标用户正向有功为零,仅存在反向有功数据,则该目标用户很可能是计量装置极性接反。另一种情况是用户发生新装、计量装置改造后,当月微电量或是电量突减有可能是TA一相极性接反。

案例:2013年6月电费核算期间发现某用户采集系统正向有功为0,仅存在反相有功,经核该户2013年5月27号表计轮换接线极性反,于6月19号恢复正常 ,2013年6月在营销系统追补电量26 067 kW・h。

三是实际倍率与营销系统不一致的判断。遇到新装、增容、更换计量装置等用电变更时,首先核查系统倍率与合同倍率是否一致,其次计算配置的倍率是否合理,如果倍率配置不合理、新装后线路出现高损、变更后电量突增突减则需要重点核查。

案例:由于线损报表显示枫津线出现高损现象,经核实,该线路用户由于新装主备电源电能表对应的TA在营销系统档案中建反,造成电量少计,并于次月修改完毕。

②用户违规用电。

常见的专变用户违规用电现象包括窃电、私自增容和私自启用等。这里主要介绍私自增容、私自启用的在线稽查。

一是用户需量值超过运行容量理论值;

二是用户电量突增。

案例一:2015年2月电费核算发现某用户在2014年12月29日至2015年1月22日期间变压器全停状态下,采集系统一直有示数,后经现场稽查发现该户私增一台200 kVA变压器。2015年2月补收基本电费5 600元,违约电费16 800元。

业务变更的流程规范性。

一是业扩工单归档滞后导致计费错误。业扩工单归档滞后会导致变损、力调、基本电费漏收,当专变用户发生业务变更时,要核查停送电与业扩工单归档日期是否一致。

案例:2014年12月电费核算发现某用户新装送电时期为2014年11月7日,系统归档日期为2014年12月3日,抄表例日为17日,由于流程在抄表例日后归档,造成漏收11月变损595 kW・h,力调电费539.94元。

二是业扩工单计费信息勾选错误。具体为分时执行与否勾选错误、功率因素考核值勾选错误、变损标志勾选错误、电价执行勾选错误。

案例:2014年7月电费核算期间发现某用户电价由非工业改类为学校照明电价,但是力调考核仍执行考核标准0.85,核算员发现后立即要求营业所整改,及时避免差错发生。

4 取得成效

4.1 强管控

通过开展智能的专变用户异动在线稽查,可以加强对专变用户的实时监控,有效及时地发现异常用户,实现专变用户稽查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警和事中管控的转变。

4.2 早发现

对异常用户采用“快速发现,及时追补”的闭环处理机制可以缩短差错时间,避免大额电费追补,维护公司经营成果不受损害。

4.3 防复发

开展差错用户“一案一分析”,要求责任单位学习案例,剖析原因,认真反思,严格考核,有效控制类似差错再发生。

5 结 语

总而言之,专变用户异动稽查离不开“线上核算员,线下稽查员”的无缝配合,这种智能的工作方式将成为电力营销的发展方向,希望这些案例能为加强专变用户的管理带来帮助,从而使营销工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彭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专变客户电量监测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 业,2016,17:132-133.

[2]孙林静.GPRS远程抄表与预付费技术在电力专变用户营销管理中的 应用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26-28.

[3] 蔡华营. 浅谈如何降低专变用户故障出门率[J].企业技术开发,

2014,04:86-87.

[4] 张智标.专变用户10 kV线路故障的跳闸原因分析及对策[J].企业技术 开发,2015,29:106-107.

公司管理常用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制度 框架结构 要点内容 常用写法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257-02

企业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正常健康运作的前提基础。撰写一项好的管理制度,既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也需要考虑好制度的框架体系和要点内容,还应该注意制度内容的写法,以便员工清晰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因此,笔者根据自己长期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上百个企业及集团管理制度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经验,从单项管理制度的框架结构、要点内容和常用写法上对如何撰写管理制度进行了介绍。

一、企业管理制度的概念及作用

企业管理制度系指企业内一切规范员工行动、指示办事方法、规定工作流程的规章或约定。常见的有人事管理制度、公司组织章程、财务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业绩考核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等等。将制度作为基础管理的主要工具代替单纯依靠领导的口头指示、事必躬亲来构筑管理系统的管理方式,是企业基础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制度的作用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制度使基础管理活动具有延续性。企业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基础管理制度,即使管理者突然离去,企业仍可继续有序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不至于搞得员工不知所措。

2.制度是规范员工行动的准绳。有了制度,员工可以照规定行事,而不必一再向主管请示;主管也不必重复下达指示或发号施令,节省了许多时间和精力,降低企业经营运作成本。

3.制度可以使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自动化。有了制度以后,员工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和范围内自行做出决策,不必层层请示;换言之,制度可以使管理者的授权更为明确、更为有效,保障企业的运作有序化、规范化,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4.制度是员工与企业的工作合约,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沟通的工具。通过合理的设置权利义务责任,使职工能规范员工的行动,清楚的了解自己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及其努力方向,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目标和使命努力奋斗。

5.制度可以防止管理的任意性,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职工来讲服从规章制度,比服从主管任意性的指挥更易于接受,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规章制度能满足职工公平感的需要,将劳动纠纷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单项管理制度的框架结构及要点内容

企业制定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对某项管理工作明确职责权限和工作要求。因此,单项管理制度要从“宽度”把某项管理的工作对象、工作职责、工作权限和工作应用规定下来,从“深度”把某项管理的工作原则、工作环节、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确定下来。基于以上需求,笔者认为一项管理制度的框架结构和要点内容应首先满足以上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扩充、细化。

笔者认为,鉴定一项管理制度的好坏主要在于是否体现出了框架结构的逻辑性、内容的完整性、突出性和可操作性。纵观大部分的管理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其框架结构一般包含总则、分则(主体为管理的规范和执行要求)及附则三部分内容。这种框架看起来段落明显,但分则内容一旦繁多,条条俱列,员工就必须面面俱看,还可能不明重点,工作不知从何下手。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建议,管理制度的框架结构除了总则和附则外,主体内容中最好先将组织机构及职责内容从分则中单列出来,其他结构再根据管理工作的内容或流程来搭建,内容要点也应该照顾到这两者的需要。下面笔者拿战略管理制度来示例说明:

1.根据管理内容搭建。一般企业的战略管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战略文本内容、战略实施和战略考核等。而战略文本就包括战略与规划内容,战略实施包括战略监督、检查及调整,战略考核包括指标及结果应用等。根据以上内容,战略管理办法的框架结构可分为以下6个章节,且各章节的内容要点如下:(1)总则。要点应包括制度制定目的、依据、原则、程序和适用范围。(2)组织机构及职责。要点应包括负责或协同战略管理的部门、机构、人员及其相对应的职责,尤其是关键流程内容各部分的权限等。(3)战略与规划内容。要点应包括不同层面、不同阶段的战略与规划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编制的周期、调整内容的条件、要求及流程等。如集团和各二级单位层面的内容要求、总体战略与5年规划的内容要求、何时编制和调整等。(4)战略与规划实施。要点应包括实施条件、实施资源、实施检查监督周期、实施风险应对等。(5)战略绩效考核。要点应包括绩效目标的制定及调整、考核周期、考核方式方法、考核结果应用等。(6)附则。要点应包括施行日期、解释权、修订权及其他补充说明。

2.根据工作流程搭建。一般企业的战略管理工作流程包括组织编写战略与规划、依据内容组织开展战略与规划实施、遇到变化开展战略与规划内容及实施调整、对实施效果进行监督考核和评价等。基于以上流程,战略管理办法的框架结构可分为以下8个章节,且各章节的内容要点如下:(1)总则。要点应包括制度制定目的、原则、依据和适用范围。(2)组织机构及职责。要点应包括负责或协同战略管理的部门、机构、人员及其相对应的职责,尤其是关键流程内容各部分的权限等。(3)编写战略规划要求。要点应包括不同层面、不同阶段的战略与规划文本格式及内容要点、编制的周期等。如集团和各二级单位层面的内容要求、总体战略与5年规划的内容要求等。(4)实施战略规划要求。要点应包括实施条件、实施资源、实施检查监督周期、实施风险应对等。(5)调整战略规划要求。调整内容的要求、方式及流程等。(6)考核战略绩效要求。要点应包括绩效目标的制定及调整、考核周期、考核方式方法、考核结果等。(7)有关奖惩。要点包括责任追究、结果应用等。(8)附则。要点应包括施行日期、解释权、修订权及其他补充说明。

从以上两种方式来看单项管理制度的框架结构及内容搭建,只是制度的章节数量发生了变化,主体内容只是按照起草者的理解分布在不同的章节罢了,殊途同归。据此,笔者认为,亦可以将这两种方式相结合,建立制度框架内容。框架结构中章节层次的多少,取决于企业关注的重点有多少。如某企业为了强化战略调整中的战略质询会的议程和流程,则可以单独将“战略质询会”内容单拉出一章内容出来。又比如某企业认为战略考核是战略实施保障的一个环节,亦可以将两部分内容合并为“战略实施与考核”一章内容。

三、单项管理制度内容的常用写法

企业建立管理制度是为了让员工理解管理的要求和程序,其内容必须满足清晰、易懂和可操作。清晰,就要求员工明白这个制度的主体内容有哪些板块,每板块包含哪些内容。主体内容主要体现在制度的框架结构上,笔者在前面已经说明。但每块内容有哪些,则需要在各条款中予以逐项逐条说明。易懂,则需要制度里的文字简洁通俗,不晦涩,便于理解。可操作,则需要对工作流程、周期、规范要求予以明确,同时也需要明确各流程对应的工作单位、部门和人员等。下面,笔者主要就达成这三方面目的,谈一下制度内容的写法。

要达到清晰,笔者认为管理制度从总体上最好采用章节式写法。即先依据管理内容或流程将框架结构搭建为章节内容。每一项主体内容为一章,而每一板块内容为一节,每一节内容则分解为条。这样,员工从大小标题上就能明晰整个管理办法的主辅内容,亦可依据自己的岗位职责重点理解相关工作的职责及流程。对于条款的内容,可以按照板块内容的时间顺序、逻辑关系或主体大小来逐条描述。比如战略考核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可先说**月制定目标计划,再说**月调整目标计划,最后说**月评价目标完成情况和**月评价结果等。战略与规划内容板块按照主体大小,可先说集团战略应包含什么内容,再说各二级单位业务战略应包含什么内容。

要达到易懂,笔者认为管理制度的文字是首要。制度条款的文字不要追求新异,一定要通俗明了。条款的文字要明确地、直截了当地作出规定和实施说明,不做或极少做议论分析,语气坚决、肯定,尽量使用“应当”、“需要”等词。如第*条:各单位应当在每季度的第一周组织召开战略规划研讨会——。个别单位为了体现管理水平的先进性,故意将管理界新出现的一些时髦词语放进办法中,这种做法在制度宣贯上不仅要作大量的解释工作,往往还会造成员工对该名词和工作内容的困惑,是很不可取的。相反,部分单位由于历史传统原因,对某项工作流程沿袭了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某一叫法,笔者认为倒是可以在管理办法中继续沿用下去。

要实现可操作性,笔者认为管理制度从写法上要尽量满足5W1H工作法,即每一章节(含每一条款)的内容要就其工作内容(what)、责任者(who)、工作岗位(where)、工作时间(when)、怎样操作(How)以及为何这样做(why)进行具体描述。基于笔者在上一段中提到“文字不做或极少做议论分析”,这里的(why)往往是我们写某条款的原因,可以在制度中适当简化或删减。但在企业制度培训时,建议给员工做出说明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另外,除了在管理制度中的文字中体现5W1H外,应尽量根据文字内容另行增加工作流程图,以便更直观的展现管理的内容及要求。一个好的流程图应该满足的条件,笔者不再在此多做介绍。

四、结束语

撰写企业管理制度除了搭建好框架结构,梳理要点内容和注意文字写法外,还需注意制度的句型结构和内容要素等。同时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管理制度其内容侧重点也有所区别。比如集团管理级的制度可能强调原则性和指导性,单个企业的管理制度偏重程序性和规范性。此类的或其他的问题在撰写制度时如何解决,笔者没有细化分析,但这些也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蒋恩尧,李雁南.论企业管理制度.商业研究,第2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