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目的:分析透明帽辅助内镜下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出血性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出血性内痔患者20例,采用透明帽辅助内镜下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治疗过程中,疼痛率为15.00%;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0.00%。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无并发症情况。结论:对出血性内痔患者使用透明帽辅助内镜下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度,提高治疗有效率,安全性极高。关键词:透明帽辅助内镜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 治疗 出血性内痔 临床效果临床最为常见的肛肠疾病即为痔疮,若患者属于出血性内痔,更增加了治疗难度,出血性内痔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极差,如果患者伴随严重贫血,更是大大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由于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对痔疮患者采用内镜下硬化治疗也得到了推广,该技术的治疗原理是使内痔静脉团和周边黏膜组织生成无菌炎症,然后让其相应的组织受损,血栓纤维化和纤维细胞增生,让内痔静脉团逐渐萎缩变小,进而达到治疗目的。但由于临床数据相对有限,进行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发生并发症(黏膜溃疡或者感染等)[1]。有研究者对透明帽辅助内镜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进行研究发现,无论是术中还是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而且该技术容易操作,安全性极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度,使其快速康复[2]。为进一步探究该治疗方法的效果,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出血性内痔患者20例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出血性内痔患者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22~70岁,平均(45.67±10.23)岁;症状:Ⅰ度8例,Ⅱ度9例,Ⅲ度3例;伴有肠息肉1例,伴有外痔3例,存在内痔手术史2例;出现便血时间为0.1~5年;因为便血程度不一,在进行手术之前的血红蛋白水平为34~152 g/L,平均(118.98±28.89)g/L。开展手术之前,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值、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都属于正常范围。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入院后经检查诊断,均属于出血性内痔;(2)无严重的精神疾病或者交流障碍、意识障碍;(3)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脏器疾病或者恶性肿瘤;(2)依从性极差;(3)患者不知情、临床资料不完整。方法:(1)术前准备:在开展手术之前,相关医务人员需给患者实施相应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凝血功能以及肝功能,进行检查的目的在于将禁忌者排除。(2)治疗:准备结束,选取4 m L的聚桂醇注射液,将其和16 m L的空气进行混合,最终获得20 m L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所得制剂的外观为白色,且有均匀细微的泡沫,将其放置以备用。然后在结肠镜或是胃镜的顶端将常规的直型透明帽进行稳固,然后使用透明帽进行辅助,将患者肛管及直肠撑开,注入大量气体,直肠正镜或是倒镜,需要注射泡沫硬化剂的区域为痔核齿状线黏膜之上。再选择一次性内镜专用注射针,通过钳道孔将其插入,在痔核基底部或者黏膜下分别注入泡沫硬化剂,直到看到黏膜下面白色的泡沫聚集,而黏膜有轻微的隆起,方可停止注射。注射过程中,每个点需注射5 m L左右的硬化剂,注射时要缓缓退镜,最后形成硬化桩。泡沫硬化剂的注射需至每个痔核内,任何注射点注射结束,都应当停留半分钟左右,将针拔出后需观察患者的渗血情况,若有必要,可使用透明帽进行止血。在进行退镜之前,需将肠腔的内容物充分吸出来,包括气体及肠液,这样能够减轻患者手术之后腹胀及腹痛的情况,还能促进排便。观察指标:⑴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患者经过治疗后没有便血;(2)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有便血,但是频率逐渐减少,甚至慢慢消失;(3)无效:患者的便血未得到改善,发生的频率甚至有所增加。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⑵疼痛度:相应的评价标准:(1)轻度:若患者能够忍受,对其正常生活无明显影响;(2)中度:若患者可以忍受,但是要卧床休息,而不需要使用止痛药;(3)重度:若患者无法忍受,必须卧床休息或者使用药物才能得到缓解。⑶治疗满意度:(1)很满意:患者自己表示非常满意,而且自愿将该方法推荐给其他患者;(2)一般满意:患者表示满意,但未主动推荐此治疗方法;(3)不满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不满意,也不会将此治疗方式推荐给其他人。如果经过治疗后患者依然存在便血或任意肛肠不适情况,必须进行二次检查,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
结果临床疗效分析:所有患者中,治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疼痛度分析:所有患者中存在轻度疼痛2例,中度疼痛1例,重度疼痛0例,疼痛度为15.00%(3/20)。治疗满意度分析:很满意13例(65.00%),一般满意5例(25.00%),不满意2例(10.00%),满意度为18例(90.00%)。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无并发症情况。
讨论在肛肠科临床中,痔疮属于多发病与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在痔疮疾病中,以出血性内痔的病情最为凶险,采取药物治疗无法获得满意效果,往往需要及时手术治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对于伴随贫血的患者而言,手术治疗过程中科学有效地控制出血量十分关键。在临床中,对于出血性内痔的治疗,一种使用频率最高的治疗方法为中西医联合,但该治疗方式具有一定保守性,且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较为常见的问题如较高的复发率,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大量出血,造成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贫血,这些症状会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不便,而且会使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对患者的预后极为不利,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采用急诊痔切除的方式风险较大,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研究新的治疗方式非常有必要[3]。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获得了一定提升,内镜下硬化治疗的方式被广泛推广,相较于传统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优势显著,包括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口、效率较高且具有一定安全性,是内痔或者直肠黏膜脱落治疗的最佳选择[4]。有研究者对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治疗出血性内痔进行了研究,其将直型透明帽稳固在结肠镜的顶部,这样既能够达到直视的情况也能准确控制好结肠镜的深度、角度及方向,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注射错位导致的医源性伤害[5]。还有研究者对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治疗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手术过程中安全性极高,治疗总有效率高,在手术过程中,若患者发生活动性渗血,还能够使用透明帽压进行辅助止血,而且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有效。最后得出,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治疗的方式灵活简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加速其康复,防止并发症发生[6]。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初次接受硬化术治疗但失败的患者,可以选择再次注射泡沫硬化剂,同时与胶圈套扎操作联合,有助于内痔的缩小与合并,当胶圈脱落的时候,内痔基底受泡沫硬化剂的影响使得痔静脉呈现闭塞状态,进而大大降低胶圈脱落之后的再出血风险。不仅如此,联合胶圈套扎操作还可以发挥显著的抬高肛垫或者悬吊作用,使得术后复发风险大大降低。总体而言,对初次接受硬化手术治疗失败的患者而言,采取联合疗法虽然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但是术后可能存在疼痛的情况,为了避免增加患者的痛苦,术后还需注意对患者的镇痛处理,提高其舒适程度,有助于促进康复。另外,术中实施胶圈套扎操作,虽降低了术后发生再出血的风险,但术后还是需要加强监测,一旦发生再出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总体而言,在透明帽辅助内镜下采取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出血性内痔患者的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但对术者的专业程度、经验等均有较高要求,术中需谨慎操作。此次研究中,治愈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结果表明,出血性内痔患者采用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主要是因为该治疗能准确控制好结肠镜,避免医源性伤害发生,手术效率高,治疗效果好。经过治疗,所有患者中存在轻度疼痛2例,中度疼痛1例,重度疼痛0例,疼痛度为15.00%(3/20)。结果表明,该治疗方式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减轻其痛苦,有助于其康复。对治疗满意1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0.00%(18/20)。结果表明,该治疗方式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主要是因为其安全性高,可缓解患者痛苦,术后再出血的风险也比较小。综上所述,给出血性内痔患者实施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极高,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陈颖,陈炜,方青青,等.透明帽辅助内镜下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13例出血性内痔的临床观察[J].上海医药,2020,41(9):17-22.[2]沈峰,瞿春莹,张毅,等.肠镜下泡沫硬化剂治疗出血性内痔的疗效评估[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9,36(12):917-922.[3]王峰,龚旭晨.聚桂醇硬化疗法治疗内痔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8,38(3):30-32.[4]李显芳,覃泳缤,黎振林,等.内镜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内痔的疗效观察[J].微创医学,2020,15(2):242-243.[5]王军民,马欢,赵文娟,等.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内痔54例前瞻性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20,26(4):50-54.[6]雷庆军,张毅强,贺向东.聚桂醇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出血性内痔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0):1116-1117.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国际价值理论;世界市场;劳动力集聚;中心一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7—015—07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创建是基于工业革命后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的国际考察,而当今国际社会出现许多新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在此前提下,利用国际价值理论研究和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经济现象,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际分工的纵深发展,国际贸易呈空前发展的态势。以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为代表的传统西方国际贸易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资源差异较大的那些国家之间基于比较优势而发生的贸易现象和原因。但近年来,一方面,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的“比较优势陷阱”现象;另一方面,大量的国际贸易行为突破了在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的产业间进行的定律,呈现出要素禀赋基本一致的产业与国家间进行贸易的新特征。传统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些现象的解释显得乏力。在围绕解释产业内分工及其贸易现象的基础上,诞生了以保罗·克鲁格曼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进而解释了当今出现的一系列新的贸易现象。
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解释国际商品交换现象的理论基石,新经济地理学也是围绕解释国际贸易现象而诞生的西方经济理论。显然,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都可以用来解释国际贸易问题。但是,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是不同的理论体系,这也就决定了它们解释国际贸易新现象的深度和层次是不同的。同时,能否解读国际贸易新现象也将直接检验马克思经济学的现实解释力。
一、世界市场形成:国际价值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的不同解读
1.新经济地理学对世界市场形成的解读
首先,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分工是世界市场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历史某种偶然性”使得某一区域获得专业化分工得以强化、劳动生产率得以提升的先发优势,这一优势使得大量生产要素在这一区域得以集聚。由于集聚又使得这一区域获得通过大规模生产、大量节省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的好处,从而生产要素又会进一步集聚,形成核心区;同时,核心区的市场需求远大于区,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有助于核心区在满足本地需求的同时又能大量输出商品,而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的节省又能促成核心区具有相对于区拥有成本低廉的优势。各种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将成为吸引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各类非农经济活动进一步集聚的动力,而人口的集聚带来人力资本的集中也有利于核心区的技术进步,促进生产、运输、贸易和生活方面的成本降低,这就进一步促进经济集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这种“自我强化效应”和“累积效应”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在核心区集中,并成为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由此可见,新经济地理学认为,资源和要素跨越国界在一核心区域的局部空间集聚从而形成世界市场。
其次,新经济地理学利用规模经济与分工带来的运输成本,分析了世界市场规模的决定。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之间的权衡是决定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关键因素,当运输成本较低时,规模经济效应使得生产在空间中发生聚集;当运输成本较高时,规模经济效应将受到较大的甚至是超越规模经济效应的成本效应的反向制约,厂商进一步集聚的动力将被削弱,厂商的经济活动空间将会分散在两个地区。这意味着当厂商率先在一个地区获得规模经济时,随着运输成本的提高,聚集动力将会逐渐被稀释,直到成本效应达到超过规模经济效应的临界值时,经济活动空间就会发生由聚集变为分散的“瞬间突变”,从而呈现“跳跃性”特征。克鲁格曼于1979年发表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指出:规模经济是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的结果,这也验证了分工的规模与深度成为决定世界市场规模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中,一个区域的世界市场是在规模经济不断扩大、运输成本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得以均衡而呈现。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对世界市场规模的分析是建立在社会制度是一成不变的静态分析基础上,通过企业的微观行为来研究国际资源的配置问题,而对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演化规律缺乏分析。
最后,新经济地理学围绕企业发展的主线探讨了世界市场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获得的利润为零。企业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必然有谋求获得一定垄断势力的内在动力,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则是以企业获得垄断利润作为国际贸易研究的出发点。在“一个相互倾销的国际贸易模型”的论文中,克鲁格曼和布兰德把不完全竞争和获取垄断利润作为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贸易产生的原因。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中心区由于国际分工而降低成本获得一定规模经济优势,这种规模经济优势有助于获得垄断势力,从而达到获得垄断利润的目的。这种追求垄断利润的动机,在新经济地理学中逐渐演化为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贸易理论。因此,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脉络中,企业的行为仍然是研究主线,企业追求垄断利润的内在动机是推动国际分工深化和国际贸易范围扩大的最根本原因。
2.马克思经济学对世界市场形成的解释
首先,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不仅是同存在于国内市场以外的一切外国市场相联系的国内市场,而且同时也是作为本国市场的构成部分的一切外国市场的国内市场。”“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在这里,马克思把世界市场看作是国际流通过程的一个因素,看作是国内市场向国外的延伸,是在各国国内市场基础上形成的各国国内市场的有机整体,是商品交换关系突破国家界限扩充到世界范围的结果,是国际交换关系的总和。当一国商品向世界市场出售时,在国内市场上形成的价值转化为国别价值或国民价值。因此,世界市场成为国际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平台,一国生产劳动所创造的商品价值能否实现,将是国别价值能否在世界市场得到承认的过程。
其次,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和条件。马克思曾对集聚与分工做过如下论述:“分工的基础前提同扩大资本的基本前提一样,是协作,是工人在同一地方的密集,而这种密集一般来说只有在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地方才可能”。“人口和人口的增长是分工的主要基础”,“随着工人人数的增长,社会生产力由于分工和知识的增加而同工人人数的增长成复比例地增长。”因此,马克思的分析把分工与工人的集聚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分工的扩大需要大量工人,另一方面,人口的密集又会带来知识的增长,推动分工的深化。分工的深化和工人的集聚是在生产中相互推动并形成自我强化的过程,这一自我强化的过程在某一地区不断深化时,将形成中心区并逐渐成为世界市场。由分工的产生到世界市场的演变过程,马克思经济学给出清晰的思路: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产业内每单位商品的国别价值量降低,而分工所带来的产业集聚引起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又能更进一步降低区域内每单位商品的国别价值量,从而使该区域商品在参与国际竞争时,以全球生产该单位产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卖出,获得超额利润。另一方面,专业化生产促进本地市场产品的差异化并产生本地市场效应,形成一定的垄断地位,这不仅降低了区域市场的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延伸产业价值链,发挥区位规模经济的正外部性作用和促使区位优势的自我强化,进而降低区域内商品的国别价值量,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有利地位,中心区将在这一地区得以确立,而分工一中心区一世界市场的演变轨迹也逐步得以显现。
再次,在对世界市场扩大的内在动因上,新经济地理学和马克思经济学也有相似之处。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市场“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而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它是以近代地理大发现为历史契机、以生产力发展和资本的扩张为基本动力而逐渐形成的。而资本的本性就是最大限度地攫取剩余价值,有着一种超越民族、国家和地域去占有更多剩余价值的冲动和欲望,资本的逐利本性使世界市场范围不断扩张。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企业获取垄断利润的内在动机所推动。在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中,垄断利润和超额剩余价值是同一东西,只是由于阶级立场的差异而呈现出的不同表达方式而已,从本质上来看,新经济地理学和马克思经济学都认识到资本家追逐利润的本性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最根本推动作用。
最后,马克思经济学对世界市场规模的认识是建立在动态分析基础上的。马克思经济学对世界市场规模是一种动态的考察,这一考察将国际分工体系的产生、发展和深入的过程和与之相伴随的生产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分工的扩大使得每一国家无法在世界中独立生存,各国家间基于商业贸易上的交往与联系不断扩大,世界市场随之形成。同时,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分工的扩大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机器大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先进生产方式应运而生,生产资料的大量需求和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与传统封闭的封建社会显得不相协调,人类更加开放的社会制度成为时展的必需,也成为扩大世界市场外延的强有力的“剂”。因此,相对于新经济地理学以社会制度一成不变的静态分析世界市场规模,马克思经济学则是在基于社会制度变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从而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二、劳动力集聚:动态均衡的不同解读
1.新经济地理学对劳动力集聚的分析
克鲁格曼在其经典论文“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贸易模式”一文中指出:当存在关税或运输成本等阻碍贸易的因素时,就会产生要素流动以替代商品贸易。在此过程中,劳动力会流向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劳动力市场的国家和地区以获得更高的实际工资和消费品种类,最终的均衡就是所有劳动力集中在一个中心地区。新经济地理学的这一思想意味着,劳动力这种要素的跨国流动是劳动者追求高工资的必然结果,因而其逻辑结果是:这一进程是有利于劳动者和资本家双赢的合理现象。但新经济地理学并没有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利益分配状况。
同时,新经济地理学并不认为劳动力集聚是一个持续深化的发散行为,劳动力的集聚将在垄断竞争厂商不断加入和跨地区(跨国)的劳动力流动中实现动态均衡。克鲁格曼在“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一文中同样是借助于中心一模型来分析这一过程。在该模型中,跨国劳动力可以大量进人,而垄断竞争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也会不断进入,这一动态过程将在劳动力进入和垄断竞争厂商大量进入直至垄断利润消失而趋向均衡。在中心一模型中,垄断竞争厂商根据其在不同区位的获利能力决定生产区位,而其生产区位的决定将产生三种不同的经济效应。一是市场准入效应,即垄断厂商将其生产安排在大市场中以便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同时由于成本优势,通过向较小市场出口获得垄断利润;二是生活成本效应,即大量厂商和劳动力的集聚产生较大的规模效应,厂商和劳动力获得较低的生活成本,从而会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和厂商的进一步集聚;三是市场挤出效应,即在不存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垄断竞争厂商为了避开竞争对手的冲击,会选择向竞争厂商相对较少的地区移动。前两种效应利于厂商和劳动者在地理上的集中,并且在相互促进中产生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聚集过程;后一种效应则形成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空间上的扩散。当本地区市场准入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累积所产生的向心力大于市场挤出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在本地区集聚,由于集聚,厂商进一步被吸引到本地区,从而这一地区演变和发展成富裕的中心地区,而其他地区发展成贫穷的地区。当本地区市场准入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所产生的向心力小于市场挤出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扩散,各地形成类似的生产空间结构,呈现出多个中心区。因此,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劳动力的集聚与厂商的集聚是一相互对应和同步的过程,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力的集聚是由厂商集聚所推动,劳动力的集聚与扩散归结于中心区所具有的规模经济与垄断竞争之间的平衡。
2.马克思经济学对劳动力集聚的分析
首先,劳动力集聚的实现是一动态过程,是劳动者与资本家利益分配动态协调的过程。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劳动力集聚的动力来源于中心区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中心区较高的分工水平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心区能获得相对于区的较高的绝对工资水平。大量劳动力的集聚,一方面,由于获得较高的工资使得自身状况得以改善,另一方面,也使得生产得以延续,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家和劳动力的状况均得以改善,但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并未出现缩小的趋势,相反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两者利益的改善和分配并不是同步和均等的。一方面,由于分工的扩大,技术水平得以提升,中心区具有了相对于区相对较高的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带来劳动力相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延长,资本家获得较多的相对剩余价值,表现在价值的分配中资本家获得的相对份额的增加。另一方面,大量劳动力的集聚(甚至国外劳动力的涌入),容易出现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完全竞争而资本市场存在一定垄断势力的情况下(因为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假设是厂商在生产中面对的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环境),劳动力价格被压到劳动力价值水平之下,大量超额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所获得。总之,这种非均衡的发展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
但这种非均衡的发展又存在反向的制约因素,最终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的态势将趋向一个稳态水平。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思路,这是资本家利润平均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因为中心区的形成和扩大是厂商的集聚与劳动力集聚同步进行的过程,厂商的集聚会加剧竞争,使得超额剩余价值(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将超额剩余价值称作为垄断利润)在竞争的环境逐渐消失,中心区厂商获得稳态水平收益,从而抑制厂商的进一步集聚。因此,劳动力的集聚使得资本家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剩余价值,而资本家间的竞争会使得资本家间的超额利润逐渐消失,这两种反向力量将会使得劳动者和资本家呈现出不同利益分配格局。当劳动力集聚的力量强于资本竞争力量时,资本家将会在分配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地位;相反,如果资本家间的竞争力量强于劳动力集聚的力量时,资本家与劳动者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将趋于稳态化。
其次,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区与区关系扩展到富裕国和贫穷国的宏观层面,将会得到不同的分析结论。在存在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环境下,由于更加廉价的贫穷国劳动力的流入,资本家变相获得了生活成本效应,富裕国作为中心区的集聚过程得以内在强化。而在国际劳动力无法跨界流动时,本国劳动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富裕国通过对贫穷国的直接投资,将会在贫穷国利用廉价劳动力获得新的巨大的生活成本效应,从而使得这一集聚过程在贫穷国得以延续。因此,不管是跨国问的劳动力流动还是资本跨国间的投资,新经济地理学始终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关注如何让资本在国际环境中增殖,而工人在这一增殖过程中的作用被忽略。在新经济地理学的逻辑主线中,是资本家在中心区(富裕国)的集聚才使得工人获得比其他地区(贫穷国)较高的工资,因此,资本家应是改变工人贫穷面貌的内在推动力,这也验证了工人依附于资本的现实。然而,劳动力依附资本并不能改变工人的贫困。因为阶级立场的差异,新经济地理学完全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这一客观事实。被中心区吸引的劳动者的绝对工资可能高于其地区——这正是其吸引工人的动力,但其相对工资却远远低于本地工人,并且可能拉低本地工人的工资水平,而这正是中心区资本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解释,中心区(富裕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于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一区域性世界市场,劳动力将会获得更高的工资,从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家的剥削。而在新经济地理学中,把国(地区)的贫困解释为因没有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按照规模经济与分工能提高效率的逻辑来看,存在一定合理性,但却掩盖了富裕国对贫穷国劳动力的国际剥削是导致国际间南北差距的重要原因的事实。
在当今社会,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以及资本跨国流动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使得工人工资在“中心区”与“区”之间逐渐趋于一致;而资本的跨国流动则会在新的国家形成新的“中心区”。因此,不管是劳动力的跨国流动还是资本的跨国流动,随着资本家追逐国际超额剩余价值的活动的扩张以及大量相互竞争的厂商的加入,世界市场的范围也将得以延伸与扩大。世界市场的扩大,使得劳动力价值通过跨越国界方式得以实现或者依附于外国资本在本国范围得以实现。总之,传统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等集中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传统模式在国际开放的环境中逐渐被替代,剥削劳动力的资本家日益国际化,劳动力价值的实现范围不断在更广的空间内得以表现出来。
三、国际贫富差距:中心一模型与商品价值实现
在关于国际交换与国际贫富差距的分析方面,新经济地理学较之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有所进步。它通过中心-模型得出了与马克思经济理论类似的结论,显示出与马克思经济理论一定的共性。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价值的实现要通过商品的交换来完成。而商品的交换则是商品拥有者之间的使用价值量按照一定比例交换的过程。同理,国际价值的实现也是通过交换来实现。在当今国际社会,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本身都能成为商品,而资本主义生产则是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的过程,因此,国际价值的实现则是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各自实现其自身价值的过程。在国际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国际间的贫富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呢?新经济地理学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
首先,新经济地理学探讨了国际间差距拉大的客观趋势。克鲁格曼的研究认为,某国由于偶然因素能够率先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某种比较优势将会被塑造出来。具体而言,先进国家之间由于初始获得经济空间的集聚,将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又有利于促进分工、改进技术、提升经济效率,从而使得发达国家在发展中获得有利位置,中心国与国间的差距呈现所谓“得到的将永远得到,失去的将永远失去”的发展态势,这种“路径依赖”对后进国家的发展是致命的,形成所谓的“发展的陷阱”,而对发达国家而言,比较优势将因获得“路径依赖”的惯性而进一步拉大同不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因此,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承认了国际间的贫富差距呈现出不断拉大的客观趋势。
这一过程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下将会得到更为明晰的解释。由于中心国自身规模经济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使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于国际必要劳动力时间,在价值规律优胜劣汰和不平等交换机制的作用下,区(贫穷国)脆弱的经济决定了同中心区(富裕国)的资本扩张难以进行有效的竞争,从而限制了区(贫穷国)对积累过程和发展机会的掌握能力。因而,中心区(富裕国)在国际交换中获得大量超额利润,使得中心区和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其次,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一国能否成为富国在于能否率先获得规模经济。捷足先登的国家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由于中心区拥有规模经济优势,国际生产要素有由区(贫穷国)向中心区(富裕国)流动的趋势,从而区(贫穷国)的劳动力价值将通过价值交换在中心区(富裕国)以货币外在形式——价格表现出来,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使得中心国获得的规模经济优势得以强化。但为什么这些国家能“捷足先登”而另外一些国家却不能呢?克鲁格曼的答案是:存在“历史某种偶然性”使某些国家具有这一优势。显然,某一行为的发生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新经济地理学用“历史偶然性”来解释这一客观行为,不具说服力。
利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则能解释新经济地理学无法解释的“历史偶然性”。马克思遵循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来分析国际问题。在马克思的分析思路中,一些西方国家之所以能成为发达国家,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调整的必然反应。具体而言,一部分国家通过社会制度的调整使得社会生产力得以解放,从而使得这些国家获得一定集聚和规模经济的先发优势,并成为发达国家。再从历史的脉络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是建立在血腥的殖民掠夺的基础上,不发达国家的大量财富为发达国家所占有并沦为发达国家的附庸,不发达国家获得“捷足先登”优势的机会大为降低。而在当今,血腥的殖民掠夺极为少见,但广大不发达国家率先获得规模经济优势的仍然很少。按照列宁的观点来看,在广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在当今科学技术、投资、生产、销售、金融、贸易、服务等方面牢牢占住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呈现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控制显得更加隐蔽。具体而言,在中心一模型中,由于商品在本国内部出售,跨国流动的劳动力获得了其价值的货币化实现形式(即工资),而本国资本家则获得由劳动力创造的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过程即是本国资本对国际劳动力的剥削。在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资本模型中,由于资本的国际流动而劳动在本国范围选择,国际资本在某国范围获得了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过程则表现为国际资本对本国劳动力的剥削。正因为存在这些国际剥削,那些国不管是输出劳动力还是国际资本的输入,国的经济发展命脉都被发达国家牢牢控制,国与中心国间的差距必然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
再次,从国际间差距形成的外在表现形式来看,产业内分工进一步掩盖国际间剥削的现实。克鲁格曼在“产业内分工与从贸易中获利”一文中分析了要素禀赋相似程度与贸易类型之间的关系,认为国家之间禀赋越相似,两国间的贸易就越具有产业内贸易的特征,相反则产业间贸易形式将占主导地位。由于中心国间的产业内贸易能进一步促进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因此,这种国际间的产业内分工将形成国输出劳动力,中心国掌握核心技术和资本的格局。
马克思认为:“分工使工人的劳动力片面化,使他只具有操纵局部工具的特定技能。”同理,可以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像工人在企业中的分工一样,成了发达国家的整个全球产业链上的一颗“螺丝钉”、固定部位的“工具”,陷入“产品内分工的陷阱”。从当今实际情况来看,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被分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制造基地,主要的技术、关键的零部件甚至销售渠道都被发达国家所掌握,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国际贸易“微笑曲线”的下方,发达国家既掌握着前端的产品研发,又掌握后端的营销,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可观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却没有核心的产业竞争力,从而许多国家陷入丧失自主发展、愈加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境地。
四、结论与启示
尽管新经济地理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在国际价值的实现问题等方面存在分析视角、研究手段等方面的差异,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也突破了一些新古典理论的教条,承认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导致国际贫富分化,其在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分析较马克思的分析也更加细致,具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因此,新经济地理学与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在分析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其理论和分析方法仍对我国当今的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第一,政府应大力扶持与引导企业形成规模经济。不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新经济地理学,都强调分工的重要性。一国或企业通过分工获得规模经济优势,能使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从而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获得一定先发优势。从目前我国情况来看,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跨国企业并不多,使得我国企业无法享受利用中心区资源集聚降低成本的优势,从而在国际竞争中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政府应通过相关扶持和激励措施,推动形成具有集聚能力和规模经济优势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关键词 产业集聚;经济增长;关系
中图分类号 F0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105-02
自Marshall(1890/1916)提出产业集聚的原因之后,空间集聚现象引起各国经济学家的兴趣,纷纷根据自身研究背景基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产业集聚现象。Hovver(1937)第一次将集聚经济划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上个世纪80年代“产业区”和“产业空间”成为了学者们研究产业集聚现象很好的样本(Scott,1983;1988),标志着对产业集聚现象研究的再一次深入。Poter(1990;1994)阐述了产业集聚有利于提高本区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这以后学着们又一次兴起了对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
一、产业集聚的概念
Marshal(1890)把经济规模分为两类:外部规模经济和内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产业在相关地区的集中程度。内在规模经济则取决于从事生产的企业的资源、组织形式及管理的效率。Marshall认为外部规模经济导致了产业集群的产生。Krugman(1991)建立了一个“中心―”模型,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产业间的联系,制造业会在经济规模大的地区产生集中,并且这种集中会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而越来越明显。Krugman认为收益递增影响着经济活动的底层从而导致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势,具体来说就是地理上收益递增的表现形式是产业集聚现象。Rolelandt and Hertog(1998)对产业集聚的定义是:“为获取新的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利用知识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相互依赖性强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网络,这种网络就是产业集聚。”Poter(2002)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产业集聚的定义为:“产业集聚是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现象。”仇宝兴(1999)对产业集聚的定义为:“众多独立的、相互联系的小企业根据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在一定地域空间上集聚,建立起的产业组织形式。”王辑慈(2001)对产业集聚的定义为:“在地理上靠近、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因共通性和互补性而产生联系从而在一起。”
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本文认为产业集聚的内涵是一个社会经济实体,它的特点是社会群体和经济主体在特定区域的集聚。社会群体和经济主体在集聚区域内在经济活动中的协作创造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分享彼此的知识。
二、集聚经济的分类
集聚经济,即集聚的经济利益指的是各个集聚主体之间的彼此联系和社会经济因素在某一特定时空的集聚所导致的收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常见的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空间集聚:一种表现为特定区域内同一产业的不断集中,例如美国的硅谷和北京的中关村等;另一种经济的空间集聚表现为不同产业在特定区域内的空间集中,例如一些具有多元化产业的大都市区。Hovver (1937)根据这种现象首次将集聚经济按不同的来源和作用机制分为地方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和城市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地方化经济指的是某单个产业的地理集中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这种情形下的产业集聚又被称为专业化集聚。城市经济是指多个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形成了多样化经济从而促进生产率的增长,这种情形下的产业集聚又被称为多样化集聚。
三、产业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效应使得集聚区域内企业比集聚区域外企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促进集聚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具体而言,集聚效应表现如下:
(一)规模经济效应
区位自然禀赋和分工的差异促使产业集聚的形成,同时产业集聚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差异,提升了区域内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促进区域内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达到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降低交易成本
产业集聚不仅能够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而且能够降低企业的谈判成本。产品价格的不同不仅仅与产品差异相关,也与消费者对市场信息的缺乏相关。在产
业集聚区域内,消费者可以相对容易的通过对多个供应商价格的询问来大致了解商品的价格,这降低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这样的搜寻过程使得消费者往往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其所需商品。对于供应商而言,由于产业集聚区域内存在众多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出与竞争和获得交易机会的考量,供应商在谈判过程中报价的真实性会提高,谈判更加容易达成,这就降低了由谈判而产生的相关费用。
(三)创新效应
产业集聚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概率要远远大于处于孤立区位的企业,这是因为,相似企业的地理集聚加大了企业间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断地进行研发活动,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改进等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关联产业的创新在集聚区域内具有较强的传导性,能够形成创新的连锁效应。此外,随着区域内产业集聚规模的不断扩大,潜在的消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多样性都会提高,处于区域内的企业能够更加容易的发现当前产品和服务供给中存在的不足,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相关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活动,提供新产品和新工艺。
(四)资源配置效应
相对与集聚区外的企业,生产要素在集聚区域内企业间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集聚最初产生于那些资源易获性的地方。随着集聚的不断进行,集聚区域内逐渐形成了具有特定技能的劳动力池,此时,同类型的企业在选址时出于对特定技能劳动者的需要也会去该集聚区域内办厂,这就带来了大量的资金、设备和管理人员。这些资源集中在一起,自发的完成相互作用,完成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已被经济学家证实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然而长期以来有关经济增长的研理论中都没有纳入地理空间因素,直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才将二者统一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Krugman 、Fujita和Venables等创立的新经济地理学试图阐述经济活动在特定时空集聚的原因,开创了主流空间经济分析的新时代。新经济地理学经在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考虑了空间的因素,阐述了客观存在于现实中空间集聚现象,进一步的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规律和途径。经典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在静态的视角下来建模,缺乏对经济增长的动态认识。Fujita and Thisse曾指出:“这些静态模型所涉及到的企业数量和产品种类的数量是由一些经济参数所决定的,而这些参数网网是不变的。”所以,它们并不适合用来考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真正建立新经济学理论动态模型的是Martin 、Ottaviano和Baldwin,他们把空间经济学计量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融合在一起,阐述了经济持续的增长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内在关系。Keller(2000)、Ciccone(2002)等研究证明了产业集聚情形下的技术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累积循环因果关系,其逻辑如下: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促进了技术的空间溢出,技术溢出的存在提高了溢出接收方企业的生产效率,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反过来,企业效率的提高又会作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产生更多的技术知识溢出。因此,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在区域内的集聚存在一种双向促进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陈建军、胡晨光,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及其省区特征、同构绩效[J]. 重庆大学学报,2007,(4);1-10.
[2]李金滟、宋德勇,新经济地理视角中城市集聚理论述评[ J ]. 经济学动态,2008,(11);89-94.
[3]彭耿、刘芳,产业集聚度测量研究综述[J]. 技术创新与管理,2010,(2);181-184.
[4]任晶、杨青山,产业多样化与城市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8,(5);631-635.
[5]Arrow, K. J.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 [A]. In: Nelson, R.(Ed),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1962:609-624.
[6]Hovver,E. M.The measurement of industrial location[J].Review of econ omics and statistics,1936,18 (4):162- 171.
[7]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483-499.
[8]Ma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 ics[M].London:Macmillan,1890.
关键词:产业集聚;城乡居民收入;长三角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13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地区专业化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也越来越突出。而长三角区域作为中国最早和最成熟的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区,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体,长三角城市群成为中国活跃经济地带的核心区域,其每年创造的GDP占将近全国的1/4。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加速,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集聚现象越来越明显。产业集聚中心区域繁荣发展的表象之下却隐含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忽略这些风险因素,可能会给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区域产业集聚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共享促进了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互动效应的发生,这种影响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还是缩小正是本文研究的焦点。
二、研究对象说明
(一)城乡居民收入。就是城乡居民从各种来源所取得的现期收入的总和,分为纯收入和毛收入,居民收入水平是直接影响市场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受制于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的影响。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决定消费者购买力水平,收入水平高,则购买力强,反之则弱。
(二)产业集聚。就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19世纪末,马歇尔在1890年就开始关注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产业集聚最主要的动因是企业对外部经济性利益的追求,而企业的外部经济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专业化劳动的集中、基础设施的共享和信息技术的交流。在劳动力自由流动、规模经济、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和存在运输成本的情况下,企业共享劳动力市场而获得知识和技术的外溢、区位优势等向心力和公共物品的相对稀缺形成的“拥挤效应”等形成的离心力的相互较量决定了产业的地理集聚。
(三)长三角区域。2010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最大亮点也是最核心之处,是明确了长三角的区域布局,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以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16个城市为核心区,统筹两省一市发展,辐射泛长三角地区。2014年,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沿江五个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定位,其中首次明确了安徽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三、长三角区域城乡居民收入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显示,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方其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较快,长三角地区大部分城市是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方,也是经济相对较活跃的地区。在控制人力资本水平、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政策偏向等条件下,产业聚集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产业聚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根据《2015年上半年长三角核心区经济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长三角核心区16个城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值为22,676元,增速均值为8.0%,与一季度基本持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值为11,979元,增速均值为9.4%,较上年同期回落了1.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了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89∶1,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表1可以看出,长三角核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小。从16个城市看,上半年12个城市城镇居民收入超过两万元,12个城市农民收入超过了万元,总体呈现出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发展特征。(表1)
四、产业集聚对长三角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影响分析
在适度的范围内,提升地区的集聚水平不仅能够加快地区的收入增长速度,也能够使得该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得到改善。产业集聚对于长三角区域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工资水平。伴随着产业的地理集聚,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越来越替代早期的所有制之间的流动而成为劳动力流动的重要特征。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存在正相关性,产业集聚效应吸引其他地区劳动力的流入,而其他地区劳动力的流入又进一步加强了集聚地区的产业集聚效应。
劳动力是所在企业知识和技术的载体,而产业集聚的共享劳动力市场发挥了外溢渠道作用,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生产率会刺激提高工资吸引当地其他企业的工人,而原有企业为了减小劳动力流动的概率也会适当提高工资,也就是说,具有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劳动力在工资谈判中更有优势。
产业集聚能带来具有特定人力资本劳动力的共享,使得集聚地企业之间的劳动力更加匹配,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工人工资的上涨。产业的地理集聚能通过劳动力的专业化及企业和劳动力技能的匹配而提高企业生产率,对工资产生向上的推力。技术和知识往往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实现的,使用相关技术的企业越集聚,越容易发生技术和知识外溢,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利润,为企业提供提高工资的动力。
(二)规模经济。相同的企业之所以选择聚集在一个区域,很大的原因是规模经济的作用力。市场规模的大小如地区人口资源等因素决定产业集聚的区位,人口规模大的地区对产品的数量和产品的多样性需求更大,企业的生产也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效应使得该区域的企业能够降低成本、获得高质量的中间产品、赢得高额的利润回报,从而使得该区域的城乡居民获益;反之,企业分散区域的居民很难享受到这种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
(三)运输成本。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方便了远程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也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在社会生产的重要位置,然后由于许多复杂的商业活动并不能被完全的信息化,使得信息技术无法轻易改变产业地理集聚的内在规律,产业集聚有利于集中供货,减少了库存以及中间投入的运输成本,从而导致企业平均生产成本降低和利润增加,从而拉大了与因产业分散而带来运输成本增加区域的发展差距。
五、对策建议
产业集聚使得集聚区具有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从而吸引人才资本和其他资本向本区域流动,形成资本集聚,经济增长率显著提高,促进集聚区经济增长率高于区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较强的牵引作用,对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以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产业集聚区流动,促进城镇产业的进一步集聚,产业集聚和城乡居民收入之间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因此,政府等相关部门应采取一些宏观调控政策,使得产业集聚的外部性效应由城市向农村地区扩散,辐射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一)城市产业集聚战略聚焦:适度发展城市产业集聚规模,优化产业集聚结构。产业集聚对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带动影响存在一个最优浮动范围,集聚水平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均不利于经济发展,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长三角地区部分中心城市的集聚水平已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集聚所带来的拥挤效应大于其规模效应,进一步的集聚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反而会影响经济发展,因此应适度控制这部分城市的产业集聚水平,将产业集聚优化升级作为这些城市产业发展的重点,从扶持创立产业集聚区的品牌企业、引导企业加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产品差异化服务能力等方面着手,加强产业集聚区辐射能力和带动效应。
(二)农村产业集聚战略聚焦:鼓励和扶持农村产业集聚区发展
1、制定农村产业集聚区优惠政策。制定和完善扶持农村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帮助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产业集聚区建设,如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彻底清除阻碍农村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体制;给予企业税赋减免政策优惠,对符合农村产业集聚区发展要求的优质企业,可在税收上进行优惠或减免,吸引其进驻农村产业集聚区;出台土地优惠政策,对那些发展形势较好的、经济附加值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用地方面可优先考虑;设立农村产业集聚区发展基金,拓宽融资渠道,创造良好的农村产业集聚区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2、增强农村地区产业空间转移的承载力。除了政府的这些扶持政策,农村地区必须要加强自身的产业空间转移的承载力,如建设通畅的交通网络,加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等,为企业在农村集聚提供便利性。此外,农村地区应选择发展特色产业,与城市相对比较成熟的产业集聚区形成互补或梯度发展,避免因产业结构趋同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重置浪费和恶性竞争。
3、吸引人才集聚。人才资源是最重要和最宝贵的资源,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地区的兴衰,人才集聚将带来集聚效应和乘数效应,更快地推动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与长三角较为发达的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吸引人才的能力不强,因此应制定人才吸引政策,引进农村产业集聚区稀缺人才,引导鼓励各类人才向农村产业集聚区流动,以人才结构优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农村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谢里.产业集聚与地区收入差距[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11.
【关键词】物流集聚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
1 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交通等功能要素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不断加快物流速度,提高物流准确率,减少库存,从而降低成本,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区域集聚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物流产业集聚现象不断显现。杨春河博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物流产业空间发展格局表现为较为明显的“三带——四区”的空间格局。[2]三带是东北和中国西北部的以能源和原料产业为依托的物流产业聚集带,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等区域;中部以煤炭工业为依托的产业聚集带,包括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区;东南沿海以制造、进出口、消费为依托的物流产业集聚区域,包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区。四区是长三角产业物流聚集区;珠三角物流产业聚集区;环渤海物流产业聚集区;东北能源和重工业集聚区。
2 产业集聚的主要竞争优势理论
2.1 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物流企业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集聚,降低了物流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近利用丰富的物流人力资源、市场、物流技术以及信息等资源。正如克鲁格曼指出:同类工业原材料供应者和工人聚集到一个地区,能够产生大批技术熟练的工人并把他们的新技术普遍带给各家工厂,从而造成繁荣。
2.2 范围经济理论
钱德勒(1990)将范围经济定义为:联合生产或销售经济,是利用单一经营单位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企业层面认为范围经济实行的是产品线深度策略,即在现有的产品系列内不断的增加产品品种规格的策略。企业实行范围经济,把一元化经营的行业拓宽到多元化经营的行业,目的是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降低经营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方面比价成功的案例是海尔的范围经济。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拥有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具备高度系统化、集成化和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它还可以通过同其他物流企业建立虚拟企业、动态物流联盟等方式进一步扩展自身的物流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开展包括订货采购、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综合性的物流服务时,有能力把这些服务整个过程中的相同工序尽可能最大化,从而获取范围经济效益。
3物流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机理
发展经济学的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都认为:区域内及区域之间的物资、信息的交换与交流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因为如果没有物资的交换、转移任何经济体都无法发展壮大,就不会产生增长极,不会有增长的极化和扩散效应,进而而梯度推移也不会实现。因此实现区域经济增长需要区域内、区域之间物资、信息的交换与交流。物流是实现区域内、区域之间物资、信息的交换与交流的重要手段。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促进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
物流产业集聚区集聚了大量的物流企业,这些物流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共享基础设施、信息平台、优惠的政策、廉价的土地资源等,物流企业本身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一定的规模,降低了物流企业固定资本的分摊比重,降低了物流企业的使用成本,形成规模经济。同时物流产业集聚区物流企业众多,这些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与动力,这就会刺激物流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开发新的服务产品,形成范围经济。另外,物流产业集聚在一起,原来的点对点、要素对要素之间偶然的、随机的关系发展成网络成员之间稳定的、紧密的联系,物流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得到加强,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将会减少。物流产业集聚在一起拓展了信息的共享范围,减少了在物流作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信息不畅,提高双方识别不确定环境的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使得交易双方机会主义交易费用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
3.2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经济区域中各类产业和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动。一般而言,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内容。根据国际通行的产业划分标准,现代物流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交通运输业、物资仓储业和流通加工业等)大都属于第三产业。物流产业集聚区物流服务企业数量众多,这样就可以在集聚区建立诸如信息、人力资源、技术、金融、法律、中介、监测和检验等专项服务,带动我国第三产业的优化升级,增加第三产业的国民经济比重,优化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另外,物流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区域物流的发展对于区域产业经济会产生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和旁侧效应,进而改变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3.3 有利于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
具体来说,增长极的动力系统并包含着创新动力、市场动力、产业结构转换和优化动力、产业集聚动力以及制度推动力等五大基本要素或子系统。产业集聚是增长极形成的动力之一,产业集聚能够创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推动增长极的内生动力。首先,物流产业集聚集中相当规模的物流人才,资金和物流技术,众多企业之间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产生极高的生产效率,形成规模经济,推动增长极增长,其次,物流产业集聚使得区域内部企业地理位置邻近,容易建立信用机制和相互信赖关系,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空间交易成本,提高了区域增长极的效率,再次,物流产业集聚增加了物流企业的竞争压力和发展动力,物流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物流产业集聚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增长极通过发挥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4 结论
物流产业集聚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物流产业集聚主要表现为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政府应在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的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政府在土地、资金、税收方面给予企业政策支持,鼓励物流集聚区坚持立足于自身的企业化与专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4: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