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政预算绩效改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与财政经费相对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的的高等教育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被提上日程。本文分析了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现状,揭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一般以规模大小和增长速度为价值取向,忽视了投入资金的效率和效益,导致部分高校盲目扩大办学规模而忽视了办学质量和效益,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损失浪费现象严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经费供求矛盾更加突出,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主题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此为契机,结合实际情况,对广东省高校经费预算管理模式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创新进行了探讨。

一、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广东省省属高校经费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下文简称《办法》)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004年,为调动高校扩招的积极性、扩大高校办学自、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广东省改革现行高校经费基数加增长的拨款方式,实行学生综合定额加少量专项资金的新的预算管理办法。广东省实施高校经费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下:

1一是按学生不同层次和专业折算的学生当量,以学校不同类型的生均定额标准核定高校正常经费:二是根据2002年高校经费生均支出水平,并考虑省级财政的承受能力,核定2004年新增的正常经费生均基准定额为6300元/生,省属普通高校执行生均基准定额,专科学校下浮10%;三是清理归并现有各项专款,重新设立少量专项资金,包括按中央和省有关规定设立的专项资金以及广东省建设创新强校工程设立的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四是实施范围包括20所省直属普通本专科学校、3所部委属学校和5所省市共建学校。

2《办法》实施以来,加大了高等教育的投入,为广东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以办学规模为导向,忽视办学质量,造成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不高,绩效不好。这种模式下的拨款依据是在校学生数量,生均成本实际是往年的决算数而非合理的成本。由于拨款的标准无法体现高校之间的资源利用效率与社会效益方面的差别,在校生数量多的学校获得更多的拨款,导致高校在数量和层次结构上盲目扩张和升级,并因缺乏绩效评价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滑和教育经费的浪费。二是以争取更多拨款为导向,忽视学科和专业设置。部分高校不是以自身优势为主,而是设法增加所谓的低成本专业。无法引导高校实现教育数量与教育质量的统一,也无法引导高校提高办学效益。三是盲目扩大建设,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四是生均基准定额四年保持不变,忽略了通货膨胀和办学成本上升等因素,使得高等教育投入增长有所下降。《办法》明确规定:“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前,学校按要求准确填列有关数据,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审核,广东省财政厅结合财力可能并考虑学校当年的增支因素,与广东省教育厅商量、确定下一年度的生均定额”。

(二)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专门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2004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并选择“高校基本建设财政贴息贷款”项目和学科专项等进行试点。虽然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已经建立,但需要在实务工作中不断完善。而专门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还只处于理论探讨中,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科学、规范和合理的评价体系。

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分类,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和学生层次的开支具有不同的特点;二是评价指标的通用性,由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公共性与复杂性,找到合适的指标来反映所有的项目难度较大;三是评价标准如何制定,即使同属一省,但由于各类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使得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比性值得深究。

2未建立对应的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制度。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制度的缺失,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目前,部分高校在预算管理上只重视争取更多的经费和把钱花出去,而忽视了预算资金的有效性和效率性,没有从源头上控制没有绩效和低绩效的教育投八项目。在教育投资责任上也没有形成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制度,导致已经实施的高等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3未形成有效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监控机制。目前,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监督制度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等,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计或检查的内容仍只注重于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核,未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评价;监督工具以事后审计为主,没有引入以事前定目标、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的效益审计。

二、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建立绩效预算理念,引入绩效拨款机制

绩效预算的核心思想是:“绩效与结果相挂钩,预算以绩效为依据”,具体包括三方面:1以结果为导向。这种结果是一种社会效益,是产出的进一步延伸。例如,政府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这条路就是产出,而这条路带来的效益——社会综合效益(如公众的交通便利、企业的运输成本减少、地方经济的带动等)才是结果。2以绩效为依据。资源的配置必须以产生的绩效即社会综合效益为依据,绩效越大,获得的资源越多,反之则越少。而传统预算模式下仅以产出即这条路本身为依据作为获取财政支出甚至申报政绩的筹码。3以评价为核心。绩效的确定最终依靠评价指标来衡量,如高速公路绩效的衡量可以通过车流量、人流量来计量。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成为绩效预算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

绩效预算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应用过程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步骤:1绩效目标设定。给每个支出项目设定若干绩效目标指标,并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为确定项目拨款额以及事后评价提供依据。2绩效拨款。根据确定的绩效目标和成本,计算预定拨款额度,将实施环节委托给有关行政部门。3绩效评价。评价绩效目标达成情况,为结算提供依据,根据目标的完成程度,以增减财政支出的方式进行奖励或惩罚。同时,分析单位未达到目标指标的原因。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高等教育目前的情况看,对高校实

行完全的预算经费与绩效指标挂钩的绩效预算制度是不现实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大部分开支相对比较稳定,而绩效预算相对波动性较大,立即实行完全的绩效拨款机制在实际运作中阻力较大:另一方面,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度量存在难度。例如经济效益、人口素质、综合国力等等。作为绩效指标在客观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很难兼顾,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求证。

因此,从可行性的角度来说,可以先实行部分绩效拨款制度。即将总预算资金分为普通拨款和绩效拨款,比例大致可以按7:3或8:2确定;普通拨款按照生均定额与学生规模的乘积获得,绩效拨款通过关键指标的绩效评价来确定。绩效好的予以奖励,绩效差的适当核减下一年度的预算经费。

(二)预算管理模式改革的路径选择

绩效预算是世界性的财政改革潮流,是广东省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也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从国外推行绩效拨款或绩效预算的过程来看,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讨和研究,而且实践中也正在不断的接受检验。因此,广东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模式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广东省应在实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绩效拨款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实施绩效预算模式。借鉴国外绩效预算的经验和教训,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广东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预算模式改革的路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完善现有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目前,广东省政府财政对高校投入实行“综合定额+专项”的机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花钱买效果”的绩效观,但是尚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要根据上年度生均成本和本年度在校学生规模、类型核定当年“综合定额”,改变四年以来未变的现状;(2)加强高校会计核算制度方面的改革,增强统计“生均培养成本”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提高其真实性和可靠性;(3)根据通货膨胀以及广东省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对“综合定额”进行调整;(4)加强对“专项”绩效评价的追踪问效和责任意识,避免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2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政府对高等教育投人实行绩效评价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瑞典、加拿大、英国等国家通过建立规范的绩效评价制度,推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制度,全面、完整地反映预算信息和支出成本,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实行绩效评价制度是政府财政部门按某种规则和绩效目标指标,对高等教育财政资金的拨付进行管理,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绩效指标体系成为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马国贤教授认为:“绩效管理”是根据财政效率原则及其方法论,形成以绩效目的为主的公共支出管理制度。他将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归结为“一观三论”,即“‘花钱买服务、花钱买效果’的预算观”、“公共委托理论”、“目标结果导向理论”和“为顾客服务理论”。该理论对于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成为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石。

3合理设计评价指标。绩效指标指专门用于评价产出和成果的数值或特征的指标,是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它基于公共支出的价值判断,是用于指导政府支出所“购买”的效果或结果。现有的广东省财政教育支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四大块: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利用效率、财政资金产出效益和发展潜力。这种指标体系重点是关注资金的投入,以及事后的效益分析,尽管对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绩效预算的目标来说还是不够的,应该进行修正和完善。具体来说可以将指标体系分为投入、过程、产出和发展四部分:

(1)投入指标包括经费来源结构(财政性资金占总经费收入的比例)。

(2)过程指标包括经费使用结构(具体包括生均事业支出、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例、教学业务费与公务费比率等)、设备与设施利用率,包括图书资料借阅率、电子文献下载率、实验室开出率、仪器设备使用率等。

(3)产出指标包括教学成果产出(毕业率、获得学位率、就业率、每百名师/生获教学奖人数)、科研成果产出(教师平均科研成果、学生平均科研成果和应用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果评价(学生对高校的满意度、教师和行政人员对高校的满意度、每百名学生获奖人数)。

(4)发展指标包括基础条件状况(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教学用房面积、生均占有图书资料和教学实验设备量、专任教师数量及结构(专任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例、高级职称占教师总人数比例、生师比))、专业教育能力(学科学位点数量、规划课程开设率、学分完成率)及财务支持能力(发展性支出占总支出比例、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等。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范文第2篇

【关键词】预算制度,绩效预算,借鉴

一、文献回顾

马蔡琛和黄凤羽认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要义在于,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体系。张海涛指出我国政府预算制度变迁整体上属于“渐进式”的制度变迁,同时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角度对公共财政建设中的预算制度改革方向做了一定研究。马国贤指出,公共财政建设的核心问题的是对财政效率的提高,他认为在公共财政建设方面,美国提出实行的绩效预算是非常效率的预算方式。李小迪和湛志伟对美国绩效预算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解释,绩效预算亦称为效率预算,其核心是通过制定公共支出的绩效目标,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从注重资金投入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支出效果的管理。通过实行绩效预算美国建立了一种以成果为导向、以绩效为基础、以顾客为中心的新型行政文化,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巨大启示。

二、我国预算制度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预算制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前,这时期是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时期,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初步建立起来,在筹集建设资金和促进社会主义改造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当时的计划型财政下,预算只是计划的附庸,其地位和作用都不显著。预算编制简单粗放,原则上贯彻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原则,预算形式单一。

第二阶段是体制转轨时期的国家预算制度,改革开放确立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经济体制的转型也决定了我国财政模式向市场型财政模式转化。从1979年开始,政府行政部门正式恢复预算编制。1980年起,随着“分灶吃饭”财政体制改革的进行,各地方政府对自己的预算主动权越来越大。1995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使我国的预算制度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但这时期的政府预算制度仍然存在着预算约束软化、预算透明度不高、预算资金效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阶段是从1999年至今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阶段,主要表现有实行部门预算改革,综合反映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全部财政资金收支状况;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的财政体制改革;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但这一时期的预算制度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政府预算公开性不够,透明度较低,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难以开展有效监督;预算制度改革涉及利益关系调整,受到行政体制改革滞后的制约;我国财政性资金分为预算内与预算外两种资金,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不高。

三、绩效预算

新一轮政府预算改革的启动,体现了中国财税改革由以收入为核心的制度安排,转向以支出为重点的预算管理改革。现代预算制度作为公共财政的基本存在形式,是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性载体和平台。基于财政制度建立中也有效率与公平的矛盾,然而效率是公平的前提,财政制度是否具有效率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当代财政研究中,不少学者给予了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实行的绩效预算很高的评价。20世纪80年代,美国而临着政府开支过大、政府部门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的不满日益强烈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将企业家精神引入政府改革中,绩效预算就是其中体现。对绩效算的解释可以追逆到1950年美国总统预算办公室的定义:“绩效预算是这样一种预算,它阐述请求拨款是为了达到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拟定的计划需要花费多少钱,以及用哪些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具体可概括为三句话:政府提供的每项劳务都是要付钱的,不花钱的事是没有的;政府花的每一分钱都应当有效果,获得相应的公共劳务花了钱而没有获得公共劳务,或者获得的劳务与花的钱不相称,这都是浪费;对制造浪费的人应当付出代价。

可见,绩效预算关注的是预算执行的结果,其核心是通过制定公共支出的绩效目标,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美国绩效预算非常重视对绩效和明细的控制,采用了正式的契约安排,以周密的契约安排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和预算为约束,在赋予了支出机构在资源管理中更多的自由的同时,也要求支出机构对预算执行结果承担更多的直接责任。

绩效预算对我国的预算制度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绩效预算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重要取向。财政部门在推行部门预算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反映出一定的问题。一些部门多年来养成了重投入轻绩效、重收支轻成本、重年度预算轻规划发展的习惯,也常引起社会对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质疑和询问。推行绩效预算,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根据部门活动预期绩效并区分轻重缓急安排财政资金,能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弥补部门预算的制度缺陷。

四、总结

绩效预算对于解决我国现存的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预算在各地区间不平衡、预算透明度低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途径,然而,建立绩效预算需要制定绩效目标和相应的评价体系,这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过程,需要很多专业人员以及技术为支撑才能实现这一途径,我国目前还不具备这一条件。绩效预算是建立在重视绩效的政府文化之上的,而我国现在正处于转变政府职能的时期。同时,绩效评估需要独立的不受行政影响的外部审计机构,公众意识强烈,在这一方面我国还需要更加努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其对我国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蔡琛,黄凤羽.国家治理视野中的现代财政制度――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问题[J].理论与现代化,2014(3):5-9

[2]张海涛.我国政府预算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4):72-76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财政;绩效预算;特点;改革趋势

一、公共财政的绩效预算模式概述

公共财政的绩效预算就是根据公共财政目标设置公共预算,将公共预算的资源进行分配、使用、管理并根据公共财政目标的完成情况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考评,从而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以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根据财政部预算司提供的数据,我国2013年中央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为69560亿元,财政部的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中1~6月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累计597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821亿元,增长10.8%。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不断增长,财政资金如何有效使用、怎么才能获得更大的效益成为绩效预算着重考虑的问题。

二、绩效预算模式的特点

我国的公共财政的绩效预算模式是以西方国家的绩效预算模式为参照的,希望通过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绩效预算模式。

1.以结果为导向的综合系统

绩效预算模式更加重视政府的预算支出所取得的成效和所满足的社会期望,而不只是重视财政投入。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公共财政弊端,促进政府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此同时,对于绩效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是对当下公共财政预算使用的评价,而且可以作为下一个预算年度安排的重要依据。这样就形成了预算目标—预算编制—预算实施与管理—绩效评价—预算目标的一个综合的系统,实现了预算方面的有效循环。

2.效率优先的原则

绩效预算模式相比于其他的预算模式而言,更加重视效率。虽然中央公共财政支出的数额很大,并且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有逐渐递增的趋势,但是相对于公众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而言还是稀缺的。这就要求有限的资金以一种更有效率的方式进行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的产出,使得公共部门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与中长期预算相结合

公共财政的每个季度或年度预算都要与政府的总体目标相结合,将中长期的战略性目标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从而制订每个季度或年度的绩效目标。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公共财政支出的短期行为,保证了公共财政预算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保证了政府职能活动的连续性。

4.鼓励预算管理者的创新和节约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预算管理者更清楚并且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不同项目的投入组合,其有能力进行预算分配和使用的创新。由于绩效结果的约束,预算机构不必再实行传统意义上严格的“外部控制”,从而鼓励预算管理者创新。同时,通过一定比例上的“利润分享”,允许将预算结余的一部分奖励部门成员,可以激励预算管理者节约预算资金。

5.预算过程更加注重民主化和科学化

传统的公共财政预算的编制、实施管理主要是财政部的职责,而绩效预算模式从预算的编制到最后的绩效评价都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及专家甚至是广大公众的参与,从而使得预算过程更加民主。同时,绩效预算模式有着较为明确的工作流程,保证了预算过程的科学化。

三、我国公共财政的绩效预算改革趋势

我国于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2008年十七届二中全会也明确指出,要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近年来,全国的很多地区在公共财政的绩效预算方面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公共财政的绩效预算管理改革起步较晚,虽然在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等省市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但目前绩效预算管理还处于扩大试点阶段,整体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不完善,离改革的目标和要求还相距甚远。

1.树立公共财政预算的绩效预算理念

把绩效预算的理念融入到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当中,建立事前有绩效目标、事中有绩效管理、事后有绩效监督和评价的绩效预算管理系统。通过这个系统不断持续、循环地运作,形成一套科学的、量化的预算目标和指标体系,从而有效推动公共部门对于公共财政预算的绩效管理,强化部门责任意识,提高部门决策和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推动预算管理的流程再造,逐步建立绩效预算体系。最终,通过绩效预算改革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彻底打破传统的“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传统观念。

2.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的绩效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公共财政预算的各项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关键因素。现在摆在我国公共财政绩效预算管理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制定一套完善的绩效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从而使得绩效预算管理工作成为一项制度性和经常性的工作。一是转变政府的职能,在政府的各个部门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绩效目标的管理制度,实现政府管理制度的绩效化;二是通过绩效目标的细化,把各个部门的绩效预算目标进行规范化和量化,从而实现公共部门目标的绩效化;三是完善绩效预算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全国统一、量化并具有可行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得预算的绩效评价有所依据,同时在评价方法上,注重引入专家或者公众参与的第三方评价,提高绩效评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四是按照预算的编制、实施和管理、监督和评价整个过程,建立以结果为导向,以制度为保障,以预算部门为责任主体和以财政部门为监管主体的公共财政预算的绩效预算管理的制度体系。

3.通过加强立法推进绩效预算管理

当前的我国预算管理仍然沿用的是在1994年通过并于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而当时我国的预算管理模式还存在着许多计划经济色彩,《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一些环节和内容不能符合新的体制要求。所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根据现今的经济状况和预算情况加强立法。为了促进公共财政的绩效预算方面的改革,首先就要把绩效预算纳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当中,确立相应的绩效预算的原则;其次,通过规范和充实制度和内容,将现行的财政部的《政府绩效管理办法》上升为《政府绩效管理条例》,进而在条件成熟时上升为法律。

4.注重绩效预算的评价结果的应用

评价结果的应用是绩效预算工作的落脚点,绩效结果的有效运用可以使得公共财政的绩效预算发挥更大的效用。首先,建立绩效预算数据库,将绩效评价结果录入到数据库中,实现财政部门和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其次,将绩效评价结果进行通报,通过向项目预算主管部门通报,发现整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公共财政预算的绩效水平;再次,公开绩效评价结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绩效评价结果,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接受公众监督;最后,将评价结果与下一年度的预算挂钩,对于绩效评价得分高、资金使用的效率高的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并进行奖励,对绩效评价得分中等水平的谨慎安排预算,对于得分低的资金延缓发放,责令其加强整改,从而使得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得到有效的运用。

5.加强绩效预算改革与各项配套改革的统筹协调

我国绩效预算管理的改革和完善不可能是独立进行的,需要其他配套改革的支持。一是完善政府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问责制,强化目标责任管理,使得绩效评价结果与公务员的绩效考核相结合;二是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和部门预算改革,探索实施中长期预算管理,按周期滚动编制公共财政预算,从而为公共财政的绩效预算模式夯实财政工作基础;三是引入权责发生制作为公共部门的会计基础,建立复试预算制度;四是加强组织的协调,强化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人大、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的合作,加强监督工作,保证绩效预算的严格执行。

四、结语

建立我国公共财政预算的绩效预算系统将是一项具有一定艰巨性的工作,不会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对于我国公共财政的绩效预算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便会在实践中产生过度简单化的倾向。美国著名的预算专家乔伊斯对此有这样的论述:“改革的困境暗示了基于绩效的预算所面临的最大的一个挑战是过度单纯化。如果我们相信这个目标是直接而简单的,我们就会冒这个风险,即将本来有希望的成功埋葬在一堆膨胀的期望下。”但是,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公共财政预算的绩效预算模式随着政府治理的日益成熟,以及我国对于预算改革的不断探索实践,终将会逐渐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参考文献:

[1]邓毅.绩效预算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2]天津市财政局检查局.构建绩效预算管理体系:财政预算与绩效捆绑的视角[J].财税纵横,2010(06).

[3]艾伦·希克.现代公共支出管理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4]马骏.新绩效预算[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08).

[5]宁旭.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2.

[6]朱芳芳.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预算管理改革及其趋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03).

[7]马蔡琛.论阳光财政视野中的公共预算绩效管理[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03).

[8]马强.公共预算制度改革路径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03).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1引言

财政部于2009年印发了《关于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认为随着我国财政收支的规模越来越大,财政管理体制已经逐渐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显现;意见认为财政管理应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在合法和合规的前提下,更加注重预算绩效的管理,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会议也提出财税改革的目标是提高预算资金的“效率”。2014年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2015年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则提出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更有效地发挥财政政策对稳增长、调结构的积极作用。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农业快速发展的生力军,已经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投入比例显著增加,创新驱动将引领农业发展新常态。但是,随着创新投入的增加,社会公众也增强了对创新预算执行效益的关注。因此研究我国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解

预算绩效管理是二十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较为先进的预算管理制度。先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普遍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应。预算绩效管理就是把绩效管理的思想融入到预算管理当中,它应和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管和反馈等一起组成完整的预算管理[1]。它是一种全过程的预算管理,其把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及反馈应用等有机结合起来的管理模式。财政部认为预算绩效管理是将目前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融入一体,是政府绩效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具有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加深对其理解,需要进一步明确与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的一些概念[2]。预算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预算绩效管理是把绩效理念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而绩效评价侧重点是评价,是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估;两者范围不一样;但是,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预算绩效管理是随着财政体制改革逐渐被提出的,但其核心就是绩效评价。绩效评价就是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评估,主要体现在事后;而预算绩效管理则是预算的全过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3]。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预算管理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如传统的预算管理注重资金的分配,而对预算资金的具体使用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4];而预算绩效管理则是在借鉴传统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强调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方法,更加注重预算绩效评价的导向作用,并以评价结果作为后续预算的依据[5]。预算绩效管理属于预算管理的范畴,它是预算管理的深化,根植于预算管理,随预算管理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而预算管理是其基础,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科学性的提高为预算绩效管理奠定了基础。预算绩效管理与绩效审计。预算绩效管理与绩效审计都属于政府绩效管理范畴,最终目的都是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绩效审计是由独立的第三方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经济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以此判断资金运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它是一种事后的监督外部行为[6]。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内部的全过程管理。

3预算绩效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为了适应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预算绩效管理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并逐步得到完善。预算管理的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3.1改革开放到分税制改革

在此阶段政府为了盘活国有企业,提高企业效益,提出了“放权让利”的预算制度。在分配关系上出台“减税让利”政策。这一时期的预算制度初步呈现出向公共财政演进的序幕,为预算绩效管理奠定了初步基础。

3.2确立到公共财政预算

这一时期,我国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了较大改革,开始走向机制和制度创新之路[7]。在一些竞争性行业,财政预算支出逐步退出,转向公共领域,开始加大对公共产品和领域的预算投入,这些改革使预算支出效应的评价成为可能,预算绩效管理开始显现。

3.3公共财政预算至今

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完善,预算管理也进行了深入改革,预算管理由收入管理逐渐转向支出管理,预算绩效管理成为未来预算管理改革的必经之路[8]。2003年的中央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现代预算管理机制;随后预算管理改革逐渐加快,改革要求更加注重产出结果和效益,通过绩效评价来促进预算管理,以此建立高效、规范、透明的财政体系。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预算绩效管理在我国实践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预算管理制度。

4我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4.1部门预算改革

传统预算形式下,经费按照不同资金性质进行切块管理,资金使用可能出现交叉和重复现象。财政部于2000年推出了部门预算改革,形式上是综合预算,以部门为单位将所有支出编制到一本账中,统一上报;同时,改变以往做法,实行项目支出管理;程序上实行“二上二下”;在项目管理上,实行预算绩效评价,以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4.2国库集中收付改革

针对预算执行方面财政部提出了国库集中收支改革,并从2002年开始在中央38个部门推行该改革。将原来的预算资金拨付给各单位,由各单位自主决定使用范围,转变成直接拨付给用款单位,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资金使用到付效率;加强对预算资金执行的监管,资金使用情况被财政部门实时掌握,财政部门对资金使用中出现的违规现象能及时给予纠正,对于公务员,实行了公务卡结算制度,严格执行预算资金使用的合理合法[9]。目前,我国省、市、县基本实行了国库收付制度。

4.3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预算管理改革另一方面就是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我国采购制度改革从1996年开始,其中200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实施,标志着政府采购法治化进程的开始。采购法实施后,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增长迅速,资金节约明显。政府集中采购可以充分利用规模效应,使采购过程更加透明,减少腐败的发生,提高采购的效益。部门预算、国库直接收支和政府采购三者在实践中相得益彰[10]。

4.4收支两条线改革

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首次提出“收支两条线”财政管理制度[11]。收支两条线有利于减少坐收坐支现象的发生,由执收方根据法律法规公平行使其职能,所收资金上缴财政,由国库统一根据各单位需要开支;执收单位的支出和收入不再挂钩。

5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科研单位是农业产业创新的主要载体,随着国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视以及创新战略的提出,其财政经费投入大幅增加。各农业科研单位基本上都对预算绩效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仍然处于初始阶段,依然存在着预算管理意思不强,管理手段有限,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实施。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5.1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政府对农业科研单位创新的投入持续增加,但是各单位争取预算资金却是竞争性的,一旦某一单位或者课题负责人获得立项,在后续的资金运用上则较为随意[12]。预算绩效管理将流于形式,单位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认为预算绩效管理属于财务部门的职责,自身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不强;普遍重视项目的申请,忽视后期预算的执行,导致预算资金不能够产生应有效益。且在不同地区,政府和科研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迥异。单位内部各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缺乏统一协调,认为执行是项目组和财务部门的职责,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13]。

5.2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化和精细化

预算绩效管理要求预算编制科学化和精细化,编制是预算执行的基础,良好的编制才能得以有效执行。而目前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编制工作较为守旧,基本依据前期编制情况,而对出现的新问题却没有考虑到[14]。在项目执行时,由于编制工作的不够精细,往往导致预算执行与预算相差较大,严重影响项目的执行。

5.3预算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执行不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单位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不够重视,认为项目已经申请下来,资金已到账,至于后续项目的执行却关心甚少,一般都会出现开始时项目执行较为随意缓慢,到后期项目执行才提上日程。(2)农业科研项目一般周期较长,跨年度、区域,如果编制不够科学和详细,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就会导致项目进展滞后。(3)项目执行时由于没有严格行为准则,可能存在某一阶段超额开支,追加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短期内无预算状态。

5.4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辅助机制不完善

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众多配套设施支撑,但是目前农业科研单位配套措施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15]。(1)农业科研单位作为事业单位没有建立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还是收付实现制,而收付实现制存在不足之处。(2)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报表和绩效报告没有普遍实施,因此难以准确评估预算绩效的情况。(3)激励机制不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强调的是产出结果,对那些能够资金使用效率,产生社会效益的责任人应给予相应的激励,而目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项目一旦立项,资金一旦到达,对项目结果的重视程度就不够[16]。

6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

6.1农业科研单位要全员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意识

作为农业创新的主要载体,农业科研单位负责人要增强预算绩效管理意识。领导班子要充分研究本单位预算编制问题,统筹规划预算编制的各项工作,制定规章制度严格要求预算按照规定得以执行。业务部门作为预算编制主体,摈弃预算属于财务部门的思想,财务部门只是协调中心,负责信息咨询和各种数据汇总上报工作;业务部门要根据本部门的情况,做好前期调研,评估经费预算。单位全体员工也要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按照预算严格执行项目进度。

6.2做好项目实施的准备工作

在预算编制时,要根据各项目的具体特征,提前做好项目执行的各项准备,以免影响整体项目执行的进度。在项目“一下”后,要立即整合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开展项目执行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时确定项目细节,科学进行预算编制,特别是在编制预算时要做到科学化和精细化。

6.3强化预算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的再完美,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执行,也达不到预算目标。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重申请、轻管理”,预算一旦获得批准,后期的执行没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评价系统确保预算执行,导致预算执行较为随意。所以,在编制预算时,一定要责任到人;同时,政府部门或者各单位要制定预算绩效管理法律法规,如:预算法、绩效评价制度、审计法、薪酬激励制度等,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对没有完成预算的单位或者个人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良好的执行离不开监督,要使预算执行和绩效监督融为一体,发挥监督的独特作用。

6.4完善绩效结果反馈

绩效结果是预算执行情况的进行评价后,所形成的反映实际绩效情况的结论。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是为了使用;所以,(1)要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质量,评价对象要认可此结果,才能保证其可行性;完善评价指标设置和评价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形成合理可行的评价报告。(2)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评和用要结合,以此来明确责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惩。(3)评价结果要公开透明,让社会或者单位人员了解预算绩效情况,扩大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影响,赢得社会公众的支持。(4)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要纳入到单位考核体系中,使之制度化,以此保证其权威性;这对于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推动评价结果运用提供了保障。农业科研单位今年的预算资金逐年增加,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全过程管理对于科研单位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实践。由于没有完整程序可以借鉴,各科研单位需要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意识,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艳青.基于行政事业下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当代经济,2014,22:42~43

[2]杨月兰.对行政单位绩效预算及评价的相关思考.当代经济,2014,24:78~79

[3]侯建云.内控层面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一些思考.会计师,2014,12:63~64

[4]陈胜权.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的建构.事业财会,2008,01:51~54

[5]刘明,欧阳华生.深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问题、思路与对策.当代财经,2010,4:35~41

[6]任勤.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浅析.财经界,2015,5:82~82

[7]刘秋雷.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4:170~171

[8]李宝琰.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师,2015,07:21~22

[9]廖晓军.明确目标扎实工作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中国财政,2011,11(11):8~12

[10]王慧娟.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财经界:学术版,2014,03:94~95

[11]徐东波.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探讨.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3:200~201

[12]杨阜旻.农业科研单位全面实现绩效预算的思考.中国渔业经济,2012,06:150~156

[13]黎声旺.农业科研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中国农业会计,2015.06:4~5

[14]李霞,陈莹,董合忠.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绩效管理探析.农业科技管理,2014,03:93~96

[15]陈欣.全面提高农业科研单位预算执行水平.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1,01:22~24

财政预算绩效改革范文第5篇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河北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实现良好开局,构建起更为科学的绩效预算管理框架,预算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其作用和影响正在日渐显现,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科学规范的绩效预算结构初步建立。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特别是海南省的做法,创造性地确立“部门职责—工作活动—预算项目”这一新型预算结构,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绩效预算管理搭建了基础平台,实现了绩效与预算的有机融合,较好地解决了过去改革多年但依然存在的预算、绩效“两张皮”问题。省级共梳理出389项部门职责和975项工作活动;市级部门职责334项,工作活动845项;县级部门职责280项,工作活动712项。建立了目录体系并嵌入项目库系统,所有预算项目均编列在对应的职责、活动之下,层级有序,绩效清晰,既便于年度预算项目编制和审核,又为执行评价、后续监管、对比分析、持续提高提供了载体。

(二)党委政府重大部署得到更好保障。保障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是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在绩效预算管理模式下,由财政部门牵头,在预算编制阶段对党委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进行梳理,分项提出预算总体安排建议,然后根据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作为部门预算安排优先保障的事项足额编列,较好保证了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所需资金的需求,有效解决了部门项目与重大决策部署不衔接问题。预算一定,相关工作即可启动,工作进程明显加快。

(三)资金使用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各级各部门对全省发展目标、财力状况、自身职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花钱问效意识明显增强。一是预算项目编实了。预算项目按照部门职责对应编列,虚编项目、打捆项目得到遏制,没有实质意义的散碎项目被削减,项目预算质量明显提升。二是支出进度明显加快了。除少数配套资金外,大部分年初预算项目都可直接执行,预算调整大幅减少,支出进度较往年明显加快。三是资金使用更有效了。将绩效理念贯穿项目管理全过程,财政支出的预算和绩效目标约束性强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四)预算管理工作质效明显提升。以往的预算管理以资金指标为主线,对预算项目关注不够,管理链条不健全。实施绩效预算改革以后,通过完善项目库管理,研发绩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预算管理由原来以指标管理为主的单一维度转变为以项目为主线、辅之以指标管理的两个维度,将预算编制、执行、支出、监督贯穿了起来,打通了管理链条,财政管理效能明显提升。对资金使用部门来说,通过联网填报项目和绩效审核,不需再像以往那样印制很多纸质材料,也不用再一次次到财政部门跑办沟通,减少了很多繁琐工作;对财政部门来说,项目的支出情况可随时掌握,支出进度可随时反映,财政数据的统计处理非常快捷,有效降低了行政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主要做法

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河北结合中央对深化财税改革的整体部署,对预算管理实际和发展形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进一步强化了改革的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关于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意见》(冀政[2014]76号),决定从2015年省级预算编制开始,着力深化绩效预算改革。主要思路和目标是,以规范的绩效预算结构为基础,以预算项目为载体,以绩效管理为主线,形成“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的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新机制。同时,明确了整体部署、全面推开、重点示范、逐步完善的推进方式,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建成科学、完善、高效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式。河北新一轮的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既是全面贯彻中央预算管理改革精神的有效举措,又是对传统预算绩效管理的系统性改造创新。具体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三个大的方面:

(一)改革预算管理结构。改革以预算项目为主的单一层级预算管理结构,完善部门预算管理层级,建立“部门职责—工作活动—预算项目”三个层级的绩效预算管理规范结构。“部门职责”是依据政府“三定”方案赋予部门的职能和应履行的责任;“工作活动”是部门履行某项职责所采取的工作举措“;预算项目”是支撑某项工作活动开展的具体支出事项。预算编制先确定部门职责、工作活动,再确定预算项目,工作活动须与部门职责相关,预算项目须与工作活动相关,对应建立三级绩效目标指标体系:在部门职责层面,结合政府和部门中长期战略规划目标、年度规划目标,确定部门各项职责的年度绩效目标;在工作活动层面,分别制定年度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在预算项目层面,分项确定年度绩效目标、绩效指标和评价标准。绩效目标、指标和评价标准的设定要求细化量化,力争达到可审核、可监控、可评价程度,并将其作为预算项目审核入库、预算编制和监督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改革预算管理机制。以构建绩效预算管理架构和目标指标体系为起点,打造环环相扣的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机制,形成了一个有机聚合预算管理各环节“绩效因子”的良性循环。一是改变预算编制流程和方式。强化财政部门的准备指导环节,实行“三下二上”的基本流程,部门预算从财政部门下发通知、组织部门调整完善职责活动及绩效目标指标、测算申报规模开始,经基层单位编制、省级主管部门逐级审核汇总、财政部门审核、党委政府审定后,报人大审查批准。各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工作活动”分类编制项目预算,在全面研究确定下一年事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按照部门职责和工作活动,将任务目标逐级分解下达到相应单位;单位在给出的任务目标框架下,提出具体项目要求并逐级汇总上报。二是改变预算审核方式。财政预算审核的重点由过去直接审项目,转为先审部门职责、绩效目标指标与政府工作部署的匹配性(重点是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相关部门预算安排中的落实情况),再审各项工作活动绩效目标指标的科学性,然后审核预算项目与职责活动的关联性、立项的必要性,最终确定项目预算额度,对偏离政府战略目标和部门绩效目标或绩效指标不明确的项目不予安排,绩效偏低的少安排。三是改变预算执行监控方式。将绩效运行作为财政预算执行监控的主要内容之一,由监控支出进度转变为绩效进度和支出进度并重,全面动态监控各项资金支出和项目绩效运行情况,定期采集分析绩效指标完成数据信息,将资金拨付与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结合起来,对项目绩效运行目标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的,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对预期无绩效、低绩效的项目,责令暂缓或停止执行。四是改变财政监督评价方式。将财政监督重点由合规性检查为主转向绩效评价与合规性检查并重,采取部门自评、财政重点再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各部门负责“预算项目”层面的绩效评价,对年度预算项目绩效完成情况开展自评;财政部门负责“工作活动”层面的绩效评价,并对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进行再评价;对部分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引进和实行绩效管理第三方评价,增强绩效评价结果的社会监督力度。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作为完善政策、分配资金、改进管理、绩效问责的重要依据。

(三)改革预算项目管理。将项目管理作为绩效预算管理的源头和主线,在完善项目库基础上,研发一体化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全周期预算项目管理,打通预算管理链条。一是完善预算项目库框架。按项目涉及部门、实施期限、决策主体、支出级次、稳定程度细化项目分类,将“部门职责—工作活动—预算项目”三个层级绩效预算管理结构及指标体系嵌入项目库,各部门申报的预算项目必须在部门职责和工作活动的框架下编列。二是完善预算项目库功能。将项目立项申报、细化分解、追加调整、滚动管理、清理关闭等环节全部纳入项目库管理轨道,项目库系统实行全年开放、随时入库、即时审核、滚动管理,项目管理全程留痕,未进入项目库的项目不安排预算。变临时编报项目为常年储备项目,变粗放编制项目为科学规划项目,提高立项项目的质量。三是实施项目全程跟踪管理。将预算管理从单一的指标维度,转变为项目和指标两个维度,以绩效目标和指标为标的,动态监控每个项目的预算编制、调整细化、资金拨付、监督评价及财务核算,形成项目流和指标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程监控,并可追踪、可回溯,打破了只见指标不见项目、只见笼统项目不见具体项目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框架和流程的整体突破。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绩效预算是一个持续改进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实际工作不断调整完善。绩效预算改革推进中也出现了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比如,有的部门没有很好地把绩效管理与部门履职、规划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职责活动不清;有的部门绩效目标、指标设计不科学,标准设立比较随意,结果难以评价考量,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将按照中央预算管理改革部署和本省绩效预算改革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绩效预算逐步推向深入。

(一)完善绩效预算管理制度和框架。客观地讲,2014年构建的新型绩效预算管理体系只是搭起了初步框架,配套制度还不够健全,管理框架还有些粗疏,尚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健全绩效预算管理制度。立足我省三级绩效预算管理结构和绩效预算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绩效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绩效问责、绩效信息公开等制度办法,为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新机制运行提供强有力支撑。二是完善部门职责、活动目录。组织各部门根据省委省政府战略目标和部门事业发展规划,结合2015年绩效预算运行情况,对上年梳理的部门职责和工作活动进行全面修订完善,使其与部门实际情况贴得更紧,表述更为规范。

(二)完善绩效目标、指标体系。科学规范的绩效目标、指标体系是实施绩效预算的重要基础。一是修订三级绩效目标、指标。与各部门加强协作,对“部门职责—工作活动—预算项目”三个层级的绩效目标、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全面审视和修订,提高其科学性、完整性和可评价性。二是修订绩效评价指标。广泛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深入分析已经开展的绩效评价结果,分门别类建立各类绩效目标和指标,规范绩效目标、指标和评价标准设定,并不断扩充和修订,逐步形成涵盖各项支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促进绩效评价质量提升。三是建立绩效指标库。统筹考虑绩效预算编制和绩效评价需求,构建多用途绩效指标库,将三级绩效目标、指标和绩效评价指标择优纳入指标库管理,并明确各环节所用绩效指标必须从绩效指标库中提取,实现一套指标满足绩效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监督评价多方面要求,确保各环节绩效信息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三)完善绩效评价体系。重点从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和机制建设等方面持续用力,全面提升绩效评价水平。一是强化绩效评价的系统性。进一步细化财政部门内部职责分工,研究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总体规划,明确各年度绩效评价重点,不断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和规模,有效加强重点评价。二是健全部门自评、财政重点再评价和第三方独立评价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机制。将部门自评延伸为对“部门职责—工作活动—预算项目”三个层级绩效情况的全面自评;将财政组织的绩效评价延伸为涵盖三个层级的部门综合绩效评价,以及对重大财政政策、重点项目支出开展的重点绩效评价;积极培育和引入第三方评价力量,逐步构建多元化绩效评价格局。三是提升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对绩效评价主体、方法、指标、结果等开展全方位评估,择优以评价模型的形式固化下来,逐步形成分部门、分行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并不断优化,提升绩效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完善绩效结果应用制度。绩效结果有效应用是编好绩效预算的有效激励。一是把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编制2015年预算时探索实行了这种做法,下一步将再加大力度,对预算部门绩效预算管理情况进行目标考核,切实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将部门预算项目、工作活动及综合绩效评价情况作为制定财政政策、安排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调动各部门参与改革、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二是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信息公开。按照绩效预算改革方案规定,选择部分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和活动,将其绩效评价结果在政府内部公开,一些信息逐步向社会公开,以接受社会监督。

(五)完善绩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是编好绩效预算的技术保障。一是完善预算编审系统。完善基础资料库,建立全省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系统,实现财政供养人员数据信息与编办、人社部门的共管共用,为预算编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强化不同年度预算数据对比分析功能,提高决策支撑能力。二是完善项目库管理系统。优化项目审核流程,提高财政内部预算编审效率。增强与部门项目库对接功能和开放管理功能,为部门项目随时入库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三是建设统一的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系统,实现省级预算部门会计核算信息和预算项目绩效信息即时动态监控,并依托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分析预算项目实施进程、资金拨付进度与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将资金拨付与项目绩效目标执行情况结合起来,确保资金使用绩效。四是开发市县级绩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在省级绩效管理系统整体框架下,根据市县绩效预算管理的具体情况简化项目审核流程,提供灵活定制功能,满足市县财政绩效预算管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