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
民营企业的未来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希望。作为国有经济的有效补充,民营企业自出现之始,就肩负着扩大就业途径、繁荣地方经济等的重要使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民营企业的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民营企业的飞跃式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但是,长久以来的积弱不是朝夕可改的,民营企业的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艰难跋涉。我国的民营企业多以小作坊式的家族企业演变而来,因此其管理模式相对简陋,财务管理透明度低,规范化程度低,规模小,生命周期短等都是我国民营企业急需转变的硬伤。在现阶段对民营企业极为有利的政策条件下,积极完善管理模式,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使之进行规范化管理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唯一出路。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命脉,其是企业发展与壮大的决定性影响因素。通常而言,企业因充足资金而飞速发展,又因资金链断裂而走向灭亡。规范有效的财务管理保证了企业的生存,生存才是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现阶段的民营企业,除了少数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开始呈现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明显特征外,多数企业均在混乱无序中挣扎,导致这方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资本缺口,人力资源缺口,发展战略缺失等,但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管理阶层的思想意识陈腐造成。
(一)认识缺位与观念落后现阶段,我国发展有成的民营企业领导层均为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创业,其思想认识与现代管理学之间存在隔阂,且这一代的管理层普遍权力欲望较重,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搭建尚未完成,这就造成了企业发展理念与主流管理理念发展的脱节。管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实施宗旨是不断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在无力创造或引领新经济模式的前提下,快速适应才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纵观中外优秀企业,其财务管理制度无一不是先进或者与外部经济环境衔接紧密的,这种快速的反应其实也是企业间的差距所在。
(二)重销售,轻理财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只注重表面销售数据,而对财务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民营企业的管理层认为销售数据的提升才是企业盈利能力的终极体现,在这种片面思想的指导下,企业上下均重视生产经营,短期内的繁荣掩盖了持续放大的未来危机。这样的管理模式在经济危机之下不堪一击。很直观的体现就是,一旦我国经济受到外部或内在冲击,民营企业的倒闭潮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战略性财务管理可以有效防范于规避经济危机对企业的伤害,未雨绸缪的理财行为,是企业分散与转移的有效方式。只有生存无忧,才能谈及持续发展。
(三)扩张步伐缓慢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求稳是中国企业家的天性。稳中求胜本无可厚非,但是抓住机遇的快速扩张才是企业发展的正常轨道。辩证地说,在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中,因扩张步伐过快而导致企业倒闭的经常发生,因扩张缓慢而导致企业消亡的更是举不胜举。民营企业扩张的首要条件是融资,健康发展的企业不仅要利用好内部资金,更需要多渠道从外部融资。造血功能的好坏也是评判企业生存能力的重要标准。融资与扩张并不矛盾,只有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制度健全的企业才能从多渠道得到外部资金支持,从而保证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民营企业财务规范化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化管理是民营企业的生存之道,也是其可持续发展之道。从管理角度而言,民营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生产管理规范化、营销管理规范化、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等。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其规范化才是民营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保障。财务管理与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息息相关,只有达到财务管理规范化,才有可能谈及其他环节的规范化管理。总体而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模式的形成,应从观念与制度两方面进行。
(一)革新传统观念
传统观念认为财务管理只是简单的记账与涉及资金的各项业务,财务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地位完全不能得到体现。财务管理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更是民营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主要参考依据,其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无可替代。民营企业在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要辅以不同的财务管理制度,初创期的民营企业由于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其财务管理通常比较混乱,分工不是很明确,财务管理人员身兼数职,从事多项财务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时期的民营企业,其发展重心在于快速成长,而成长的保障除了雄厚的资金实力,更要有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实践与摸索中搭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基本框架,适当借鉴同质优秀企业发展初期的先进财务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民营企业在发展与成熟期,其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深刻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可以这么认为,只有财务管理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民营企业才能谈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时期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其作用是风险防范与平稳发展。民营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均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战略,管理层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形成财务管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积极学习先进企业管理模式,构建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民营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必修功课。
(二)打造先进制度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涉及面较广的综合性学科,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需要考虑与参考的因素很多。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最好的办法是借鉴,通过借鉴成功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与改进不足之处。借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注意企业自身的特点,如资金、资源、人员配置等。不是越先进的制度就越会促进企业发展,一味地借鉴只会适得其反,只有适应自身的制度才是最好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国外先进管理模式的冲击下,我国民营企业要有自危感。解析自身的不足之处,利用他人的各种优势,利用国际先进管理理念进行固有的陈旧财务管理模式改革,使我国民营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不断缩小,并最终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管理学底蕴极其深厚,我国民营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才开始逐步发展,距今才三十余年,时间的差距需要用时间弥补,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在不断发展中,会应对不同的挑战,比如自身的发展危机,外部环境带来的危机,整体经济形势下的供应链危机等,财务管理制度也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先进财务管理制度的打造是一个长期过程,其与企业的长期发展互为因果,财务管理规范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反之,长期发展的企业也会促使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完成财务管理制度从理论学说到实际应用的转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也面临着巨大考验。民营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参与竞争的核心动力,其规范化发展必将得到越来越多民营企业的重视,也必须得到足够重视,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才能保证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才能使更多的中国民营企业站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
参考文献:
[1]戚文钢.浅谈民营建筑企业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应对措施[J].企业研究,2013(24).
[2]杨孝慈,洪荭.民营企业财务规范化研究——基于湖北省的问卷调查[J].财会通讯,2015(20).
[3]李整妮.让财务管控真正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助推器[J].中国总会计师,2013(07).
一、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制度
(一)财务制度分类从管理需求的角度财务制度可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财务机构设置及财务人员岗位职责范围、财务人员聘用及管理条例。第二类:与会计法规、会计制度联系紧密,企业资产、资金核算及管理制度。企业资产管理主要是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内容的管理,包括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管理、销售收入、利润分配等管理办法和程序,以及为核算制定的实施基础计量和计价等方面制度,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计价、费用摊销等。第三类:与风险管理相关内控制度。包括资产控制、负债控制、成本费用控制、投资、筹资风险控制、全面预算制度等第四类:与企业管理采用手段相关的制度。如:会计电算化、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
(二)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制度1.结合企业自身经营特点以盘点制度为例:盘点制度存在于任何企业中,适合企业的盘点制度,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把盘点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要写进盘点制度。珠宝行业的钻石盘点,有行业经验的人都知道,30分以上有国际证书的钻石在钻石腰棱上有证书编号,拿高倍放大镱能看到与国际证书一致的条码,这个条码是唯一的,是钻石身份象征,在珠宝企业的盘点制度中必须规定盘点细则,30分以上钻石必须逐项查看腰棱号码是否与国际证书相符。企业财务人员会变动,也不是全有行内经验的,盘点细则在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就能避免因人员变动给企业带来因操作不当带来的管理问题。2.结合企业不同时期的管理手段企业不同时期的管理手段不同,制定的财务制度必须与之相适应不能一劳永逸。初创型公司管理手段受企业资金限制,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不能达到管控效果。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岗位职责与管理规范,特别是单据方面的管理,更需要细则,对财务人员岗位操作规范要求更细,系统的不完善,必须通过制度把关。当公司不断发展管理手段也在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制度也应随之修订完善,特别是具有指导意义的管理流程和岗位职责方面的制度及内控方面的制度不能三、五年都不变。以零售业为例,公司成立初期只有一、两家直营店,为了节省资金,供应链管理系统相对落后,门店现金管理没有纳入供应链系统,就必须要求门店每天必须借助EXECL表填写资金日报表,这阶段的现金管理制度就必须详细规定每日资金日报表如何填写报送。发展到几十家,更新了ERP系统,资金日报表纳入ERP管理系统,系统会自动生成门店的每日资金报表,这时原有制度就需要修改,财务人员工作岗位职责也需要修订,新制度规定要求财务人员每日上班必须检查ERP系统中的门店资金日报表,超过规定的限额提醒门店必须存入银行,在新的ERP系统中除现金存入银行这项可操作外,其他均由系统自动生成,减少人为操控风险。3.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管理需求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管理需求也不同,财务管理制度侧重点也不同。对于基础管理薄弱的企业,财务基础管理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具用可操作性和指导性,这关乎企业未来发展速度和规模。基础薄弱的企业,随着业务不断增加、规模扩大就会暴露很多管理问题,使企业管理者忙于救火,成为企业发展战略实现的瓶颈。对于处于扩张期企业现金流的管理尤为重要,特别是内控制度建立,必须将筹资、投资风险内控制度放在首位。许多企业的消失都是败在扩张期没有做好现金流的管理,因此建立完善的投资制度、筹资制度、业务流程管控制度、全面的预算制度成为这个时期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成熟型的公司现金流稳健,市场也趋于饱和,公司增长缓慢,这个时期的企业必须向内部管理要效益,加强细节管理,许多公司表面看似管理没有问题,细分析发现资源浪费不少。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做好成本、费用、等方面管控,减少资源浪费。
二、企业财务制度的实施与应用
财务部是制度的执行部门,制度能否得到落实执行制度的人是关键。
1.建立与制度配套的奖惩机制以差旅费制度为例,每个企业都有的差旅费制度,员工出差借款往往报销不及时,如果财务人员不追回,有的超过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不还,因此从两方面进行管理,一是在财务人员岗位职责中明确规定,每个月必须对业务往来进行管理,注明业务发生时间,对于超过两个月的,必须注明原因,并通过公司内部邮件发给具体经办人,以达到提醒的目的,如果财务人员没有提醒,导致超期,影响财务人员业绩考核影响奖金;管理好的也会有奖励。二是经办人对于迟报的,根据迟报时间对经办人进行罚息。
2.建立持续的财务制度培训公司的制度随公司发展不断完善和修订,另一方面员工也在变动,财务部定期组织员工学习与之有关的财务制度,同时要得到人力资源部门的支持,对于制度的学习进行考核,对于成绩优秀的给予奖励,对于不合格要另外再补课,参加人员要记课时,三次不合的给以罚款。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贸易环境的持续改善,我国中小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促进就业、活跃市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不容忽视。但由于受到中小企业自身运营状况、社会地位等情况的影响,使得融资问题成为制约着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极其重要,不但能够促进中小企业实施体制改革、开展技术创新、扩大市场出口,还能够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而且在解决就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方面也具有较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1.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1.1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比重较低。由于大部门中小企业的发展还不稳定,银行对其放贷存在高风险性,因此在银行信贷结构中,中小企业成为弱势群体,银行给予中小企业的贷款形式存在金额小、次数频、期限短等特点,造成银行放贷的管理成本较高,以至于银行不愿给予中小企业放贷,特别是对于尚无盈利记录的新兴企业,难以得到银行贷款。且由于现有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又缺乏风险补偿机制等原因,导致中小企业的贷款份额受到限制。
1.2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较为狭隘。中小企业因为其资信等级低等原因,导致银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贷款,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资金的大部分来自银行间接贷款,极少部分来自信贷,另有小部分来自民间资金筹集。由于挣钱市场的门槛过高,创新创业投资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企业债券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造成中小企业初期的融资渠道较为狭隘,融资方式较为单一。
1.3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失衡。我国中小企业从初创到壮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需要依靠自身积累。但大部分中小企业资源资金缺乏、规模教学,且内部积累有限,需要外部资金支撑起发展,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业主资本、内部收益留存资金占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 26%,公司股权融资和债券所占比例不到1%,反映了融资结构的失衡。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状况比较困难,不仅融入资金比较少,融资成本较高、融资风险较大,而且融资渠道比较狭窄,融资方式较为单一,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所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迫在眉睫。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1企业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一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存在整体的素质不够高、资源资本不足、信息不透明、发展状态不稳定、企业信誉等级不够高等特点,因而为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带来较大的风险;二是由于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许多企业管理者在经营决策时,缺乏有效的分析研究,导致决策的偏离原本计划,将企业带入较大的风险中,也增加了金融机构放贷风险。三是由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完整的内部监督、控制机制,资金管理较为粗放,只注重账面资金数量而忽视了资金的使用效益,总体而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下,导致资金效益低。
2.2外部融资环境不佳。一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特殊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贷存在一定的信用歧视,包括对中小企业放贷的资金少、周期短等,且银行融资程序复杂,耗时较多,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积极性;二是由于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中小企业无法发行股票、债券,促使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且银行偏好与大型企业合作,忽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造成中小企业很难与银行维持长期、密切、稳定的合作管理;三是我国的金融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国家给予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无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四是国内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不优,融资收益低、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大,导致收益成本不相符,出现借贷双方无法对接的局面,进而导致借贷的积极性不高。
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
3.1提高中小企业的自身综合素质。一是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管理素质,只有高素质经营管理者才能带领企业发展,才能通过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施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灵活运用现有的融资渠道,实现企业资金的筹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解决融资难题;二是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管理的监督控制机制,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实现财务信息透明化,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合理纳税、依法经营,形成良好的商业信誉,同时接受有关部门的信誉监督,增加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心;三是加大企业创新力度,中小企业应该通过技术创新,依靠科技力量,提升产品、服务的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推动企业规模化发展,吸引多方投资;四是改善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关系,提高信用意识,认真履行企业签订的借贷合约,及时归还金融机构利息与本金,建立企业信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与金融机构的再次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五是通过吸纳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增加企业资产,加大企业实力,增加银行对企业的信心,并以科技成果为企业资产向金融机构抵押贷款融资,实现中小企业融资。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析
一、财务管理模式的理论概述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
(1)财务管理理念经济化
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人员少,一般处于开创或成长阶段,财务管理理念多奉行简单化和节约化。
(2)财务关系简单化
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的出资人,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的资金来源基本靠内源型融资方式取得,企业很少有大的债权人,财务关系的处理相对简单。
(3)财务权责集中化
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权往往集中在少数高层管理者手中,尤其是“家族型”企业。
(4)财务运行架构简单化
财务的组织规模相对较小,组织机构设置主张简单实用,而且综合管理职能突出。
2.财务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1)财务管理模式
根据现代企业的特点,财务管理模式应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①财务管理理念模式。财务管理理念,即企业财务管理的观念,是对财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的认识。
②财务管理目标模式。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
③财务关系模式。财务关系是企业在理财活动中产生的与各相关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关系。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关系模式可以规范现代企业的各项财务关系,尤其是内部财务关系。
④财务权责模式。合理的财务权责模式应能使企业各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权利和责任都十分明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
①稳定性。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是一种标准样式,一经形成,就应该以稳定的形式实施其管理活动并发挥作用,这种稳定性是较短时期内的稳定,是动态中的静态。
②可调节性。虽然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具有稳定性,但并不代表其是一成不变的,为了与企业面对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以及企业的发展需要相一致,必然会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进行调节。
③协调性。好的财务管理模式必须能与其他管理模式相协调,即具有协调性,以达到最佳的作用效果。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1.财务管理模式选择遵循的原则:
(1)经济性原则。应在确保实现各方面要求的情况下,使成本最低化。经济性原则并不是要求一味的降低成本,而是强调模式选择的合理性。
(2)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企业通过与外部其他企业或非自然人签订契约,将一些传统上由公司内部员工负责的业务或机能外包给专业、高效的服务提供商的经营形式。
(3)集权性原则。集权性原则是指对组织要素进行集中,它缩短了组织管理或组织控制的幅度而增加了层次。
2.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1)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选择
针对处于初创或者发展初级阶段的企业,企业有必要进行集中管理。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渐进入企业的中后期发展阶段和深化的前期阶段,可以适当的减少集中管理,适当的放权。到了做强阶段则应该分权管理,这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不同的组织结构不同的选择
①职能型组织结构。对职能型组织结构的中小型企业,应选择“集中型”的财务管模式,统一管理,统一核算,“集中型”财务管理有利于对企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保证企业战略决策得到及时贯彻和实施。
②网络型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十分灵活,各部分财务专管,所以极大分散了风险,因多采用合约制,有法律做后盾,能使企业经营活动有可靠保障,网络型组织结构各部门专项负责。
三、当前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控制程序不规范
我国中小企业一般很少设立完善的、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仍处于简单的开放型管理方式之中。
2.财务管理模式缺乏动态性
当期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都是属于静态的,这种模式缺乏企业发展所必须的动态性。
3.投资盲目,缺乏科学性
我国中小企业投资决策者由于缺乏完整的财务管理知识,在投资时大多凭以往的经验判断,具有盲目性。
4.财务组织机构不健全,权责过于集中
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组织机构是一种以财务管理职能为核心、纵向管理、逐级负责的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不规范,分工职责不明确,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
5.缺乏对企业财务形象的重视
企业的财务形象主要指的是企业整体的经营表现和财务状况,在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股票市场中企业股价的稳步提高是企业财务形象最有说服力的表达。
四、完善财务管理模式的对策
1.完善财务组织机构,正确处理财务权责关系
中小企业应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和自身的特点,合理地设置财务组织机构,并规定其具体职能,合理设置职能岗位,提升管理的效率。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应不断地建立健全各种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虽然中小企业的规模不大,但也应实行岗位的分工和职位的轮换制。同时建立起内部稽核制度,重点关注成本费用等计划指标是否齐全,勾稽关系是否正确,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是否台法、真实和完整。积极推行会计电算化。
3.强化财产控制,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中小企业应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原材料的采购、领用、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堵塞漏洞,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另外,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其顺利实施需要企业上下统一认识、密切配合,营造一种全员参与的内部管理环境。
4.努力提高投资决策水平
中小企业决策者应当摒弃凭经验或主观感觉、靠拍脑门定决策的旧的管理模式, 而要重视对投资的科学论征和分析,注重充实自己的财务管理知识,提高投资决策的水平,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
5.加强对企业财务形象的重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重视自身的财务形象,培养良好的财务形象是企业有效开展财务工作的重要保证。企业的财务形象依赖于企业优良的财务状况,这也是企业提高募集资金的必要前提。企业要做好财务公关工作,保证企业相关财务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以此来获取社会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信任。
参考文献:
[1]吴少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67-71.
[2]楼德华 傅黎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5:52-56.
[3]刘春和: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J].北方经济,2007,(6).
关键词:财务人员素质;管理;增加效益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不是以追求企业效益为目标,收益分配是按劳分配口号下的平均主义。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实行科学的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均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其成效如何也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和智慧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企业顺利而有效地开展财务活动、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本保证。
目前,国有企业正在加快企业改制工作,单一的国有企业正朝着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混合型经济形式发展,经营者与企业职工持股使国有企业和广大员工真正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之后,将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与法人治理实体。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制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迫切、更高的要求。下面是笔者提出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严格确定具备哪些条件才有资格从事财会工作,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担任总会计师;第二、健全专业资格确认制度,在坚持目前专业资格(考评)制度的基础上,应该相应提高资格考试的入门条件,重视学历因素的作用;第三、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提倡会计人员的终身教育观念,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断更新业务知识。会计人员还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熟悉生产经营知识以及法律、金融、保险、证券、期货、预测、决策等方面的经营管理知识,造就一支会计算、会分析、会论证、会评价的财务管理队伍。
(二)当好参谋,把好企业投资决策关
决策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而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决策。投资决策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使一个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因此,财务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投资决策关。
投资是指投放财力于一定的对象,以期望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有很多种类:从投资回收的时间划分,有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从投资的方向来看,有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从投资对企业前途的影响,战略性投资与战术性投资;以及初创投资与后续投资;确定性投资与风险投资;相关性投资与非相关性投资等等。我们在考虑投资时必须把好以下“四关”。
第一,把好经济行为关。必须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必须从经济规律中去寻找依据,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笔者调查过若干个国有企业不少失误的投资决策,其中一个很大的失误原因是没有从经济规律本身去决策,而是从“政治”、“人际关系”等因素轻率地作出了投资决策。
第二,把好调查研究关,严格按国际惯例办事,按法治办事。投资决策是一个过程。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必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否则不能轻易投资。特别是对外投资,即企业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或者以股票、证券等有价证券方式向其他单位投资,一定要按国际惯例办事,对投资方的资信、财务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解并取得可靠的证明。合同要严格把关,符合有关法律手续,切不可留有隐患。
第三,把好投资管理程序关,做到投资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不同种类的投资都有自身的特点,从而有不同的管理程序,需经不同的部门审批,例如:有的投资总经理个人可以做出决策,有的投资需经董事会批准,而有的投资则需报上级部门审批。
第四,把好成本控制、风险与收益关。投资的目的是要有效益,因此必须实行投资成本控制;要有风险意识,尽力规避风险;投资要有效益,还得及时回收,以确保投资成功。
(三)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监督作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会计监督是指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错误,依法查处可能存在的舞弊造假,确保会计资料和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运行。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改制的一个重大课题。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主体和责、权、利明确的法人实体,必须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建设一个团结、开拓、廉洁的领导班子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从防止腐败着想,企业必须加强监督作用,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财务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于不按财务制度办事的人,要敢于抵制,直至向上级反映情况。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从根本上说来,是对国有资产负责,而不是对某个具体的总经理负责。而从法治上说,又必须保护财务人员的职责与个人权益,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目前国有企业实行财务主管下管一级的制度是行之有效的。直属企业的财务负责人由上一级主管部门、企业直接委派,其组织关系、工资福利在上一单位,这样他就能无后顾之忧地行使财务监督作用。诸如这一类的财务监督机制,还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逐步完善起来。
(四)严格执行并强化实施内部管理制度
加强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是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它能够有效地维护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确保会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策略。好的管理是建立在严谨而科学的制度基础之上的,作为综合反映和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财务部门,首先,在认真把握《会计法》及《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要制定一套严谨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包括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基础工作、资金筹集、各类资产管理、成本和费用管理、收入与利润分配管理、外币管理等等。其次,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增加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第三,要以严谨的态度和严格的措施执行制度。实践证明,看一个制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制度条文的严密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在执行制度时的坚决性和彻底性。
(五)管好资金,确保企业资金流通与安全
目前,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不少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资金入不敷出,存在资金缺口;二是资金被挪用、被挤占;三是“三角债”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当务之急。首先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其次要通过短期筹款和投资来调剂资金的余缺;第三必须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和形成新的“三角债”。
(六)以防为主,强化信用管理及结算管理
对信用管理,要建立信用档案,根据现状清理应收账款,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与程序。客户信用包括信誉、遵纪守法情况、偿债能力、经营状况等各方面;对结算管理,要根据客户的规模、信誉程度来确定适用的结算方式,在企业间建立良好的结算秩序。在付款环节上,严格财务审批程序,对不正常的付款,实行总经理、业务部门、财务部门联合签审,多方把关,这样考虑问题比较全面,可以避免风险,减少损失。具体做法是:首先,每一笔款项的支出都要由业务经办人员提出,然后根据签批权限,由业务科长、分管经理和总经理签批,最后由财务人员审核后才能办理。这一方面对每一笔款项都要落实到经办人,另一方面可以层层把关,降低风险。在付款中还要掌握以下原则:对于一般货款,供货方必须把货物送到企业检验入库后,凭发票才能办理货款结算;对于预付货款,供货方必须提供借据并双方签订购销合同才能办理。
(七)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增加效益
控制成本,要以每笔订单为一个责任中心,以合同为依据,以成本为重心,以发票为对象,跟踪业务流程的全过程,进行事前审核、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对每单成本进行全面控制,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八)加强信息化理财观念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信息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媒体。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数字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使交易决策可在瞬间完成,出现了所谓的“媒体空间”和“网上实体”,这就决定了在经济知识时代里,企业财务人员必须牢固地树立信息理财观念,从全面、准确、迅速、有效的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入手,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
(九)对利润分配的管理
利润分配是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投资者的决议对企业净利润所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在企业中起到杠杆作用,它对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