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民合作社入社协议书

农民合作社入社协议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民合作社入社协议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民合作社入社协议书

农民合作社入社协议书范文第1篇

1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家庭农场,发展规模农业

桦甸市目前现有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家庭农场85户,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71户,经营面积1306公顷,其中种植面积达到100公顷以上的3户。永吉街道红升村一社朝鲜族村民比较多,他们大多数都出国打工,农民把土地流转给村民黄云植,在党的政策鼓舞下,黄云植注册了中元种植家庭农场,现有玉米水稻种植基地501亩,其中流转土地480亩,集中水稻成片经营320亩,玉米成片经营181亩,购置大型农机具2台,2013年年产值102万元,实现纯收入30万元。2013年被吉林市农委评为优秀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建立家庭农场,不仅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建立土地流转合作社,将土地集中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

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合作社等土地流转组织形式,由农户自愿申请以土地经营权入社的形式,组建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农户按照入社土地面积定期获取分红收益。这样土地能够统一实行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同时又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桦甸市边外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按照“依法、自愿、有偿,不损害农民利益,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原则,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协议书(期限为5年),承租按土地等级为300~450元付租金,租金一年一结。

在经营管理上,合作社配备专业农技人员3人,按照“五个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即“统一品种、统一采购、统一田间管理(浸种、育秧、耕田、插秧、施肥、喷药)、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合作社优先雇佣愿意参与田间管理的成员,按每亩300元支付给田间管理费,并外加产量每公斤0.4元提成。同时,按照合作社章程规定,合作社盈余50%返还给成员,50%留作公积金,用于合作社扩大再生产。桦甸市边外土地流转合作社实现种植面积200公顷,其中种植优质水稻集中连片达100公顷,进行集中经营,规模开发,标准化生产,实行土地流转后,土地适当集中了,便于农业机械操作,一亩田机耕成本大约是60元左右,单机耕一项每亩节约生产成本约90元。自己经营时,收获时期不统一,销售时间太长,增加了储藏成本。合作社规模经营后,机械化作业,水稻提前两个月出售,水稻收割质量高,销售价格每斤高出0.3元,增加了入社农户的收入。出让土地的农民还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从庄稼汉变成了农业工人,实现了承租户与农户双赢。

农民合作社入社协议书范文第2篇

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融资创新实践

枣庄市作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73亩的偏远农业市,人多地少、经营分散,由于传统农业收益低下,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土地流转日渐活跃,一批以土地为纽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土地集中经营面临的资金需求明显增加。传统的农村信贷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多元化、量级大的融资需求。

枣庄市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协调各方组织推动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创新,但也面临“金融机构对贷款风险如何覆盖和控制”等诸多质疑。枣庄市金融机构的顾虑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流转后的土地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抵押品,只有耕地的增值收益才具有一定的抵押权能,一个不完整的抵押品如何保证贷款安全?第二,流转土地在确保符合农地农用政策的前提下,土地流转主体必须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有稳定的收益来源,否则金融机构将承担一系列政策和市场风险。第三,对耕地的增值收益设立抵押,面临法律政策以及定价、确权等一系列技术性难题。第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者农民随意退出情况,将导致土地流转合同失效,如何才能保证流转土地抵押贷款的安全?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映出的意见和问题,正是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融资所面临的交易约束。不破除交易约束,融资创新活动将寸步难行。

为使流转土地抵押融资能够成功操作,自2008年开始,枣庄市探索推行了以发放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成立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交易所、发展农村土地合作社“一证一所一社”为核心的“三位一体”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财产化权能,使其具备抵押资质,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本,缓解了农业规模经营的融资瓶颈难题。

对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进行确权发证,赋予其财产化权能。从2008年开始,枣庄市尝试把耕地使用权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单独分离出来,强化土地使用权的产权地位,对其予以确认,由区(市)人民政府向农户颁发《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在《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记载的有效期限内,持证农户可依法使用、经营或转让土地,也可以作价、折股作为资本从事合作经营、股份经营或抵押贷款。土地合作社流转农户的土地、受让土地使用产权后,还可以拿全体成员的土地使用产权证,向土地产权交易机构办理总的土地使用产权证。合作社凭总的土地使用产权证,向银行抵押贷款,农村土地资源变成了资本,“死地”变成了“活钱”,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规模经营融资难题。枣庄市对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进行确权颁证,保障持证农民拥有土地的流转、收益和抵押三项权益,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使用权归合作社,达到了盘活农村土地资本的目的,这是在充分尊重相关法律精神的前提下,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大突破性尝试。

建立有形土地市场,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在枣庄市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中,虽然政府向入社农民颁发了土地使用产权证,但要实现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流转和抵押,就必须建立土地使用产权交易市场,对土地价值进行客观公正评估。为避免土地私下流转带来的风险,支持土地抵押权能的实现,枣庄市建立了市、区、乡(镇)、村四级流转服务网络,搭建起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市级建立了“三农”服务中心,区级建立了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乡(镇)级建立了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交易服务所,村级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目前,枣庄市共成立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交易所59个。2011年创建了全国首家农村土地资产专业评估机构——枣庄市普惠农村土地资产评估事务所,对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价值、土地收益价值及各类农村资产进行评估。在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中,农民、合作社或银行凭土地使用产权证,向评估事务所申请评估,评估事务所依据评估标准对土地使用产权价值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为交易双方提供参考。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一是提供了土地使用产权交易的平台,实现了土地的流转价值,推动了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二是为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提供了保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土地资产评估事务所对土地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以及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缺位问题。

发展农村土地合作社,培育规模经营主体。基层群众的创造力为枣庄市推行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创造了条件。2008年,由山亭区徐庄镇土山村8位农民牵头,以土地使用产权作价入股,组建了全国首家农村土地合作社——徐庄土地合作社;同时,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交易所——山亭区徐庄镇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交易所,280户入社农民首次得到了地方政府发放的土地使用产权证;随后,徐庄土地合作社以1700亩土地使用产权作为抵押,从农村信用社获得了45万元贷款,拉开了枣庄市土地资本化改革的帷幕。在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中,枣庄市在顺应农民土地规模经营意愿的基础上,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一方面鼓励农民积极探索创新,另一方面对农民创新和探索给予引导和帮助,站在幕后“当导演做剧务”,而不是走到前台直接操作,充分尊重了农民的意愿。在改革进程中,枣庄市规定,土地合作社必须在工商部门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农户可以凭借承包的耕地或果园等作为资本,自愿加入合作社。农户入社后,须与合作社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经营协议书》,并给入社农户发放《合作社成员证》予以确认。土地合作社利用先进、高效的农业种植及管理技术,统一开发利用土地,也可凭借土地使用产权证向银行抵押贷款,解决发展资金不足问题。

推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加大涉农服务力度。为规范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业务,人民银行枣庄市中心支行会同市财政局、农业局等部门,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农村土地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意见》、《枣庄市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开展农民土地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支持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创新涉农信贷产品,拓宽农村融资渠道。这些文件明确规定:一是贷款对象为具有一定规模的、以土地为纽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贷款额度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状况、资产负债情况、综合还款能力和经营效益、土地使用产权及其收益评估总值等合理确定,最高不超过评估总值的60%;三是贷款期限根据生产周期和实际经营情况确定,原则上不超过3年,但不能超过《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记载的剩余期限;四是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基准利率的30%,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价值由枣庄市普惠农村土地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认定;五是抵押登记部门为各乡(镇)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交易服务所;六是当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通过转让、变现、诉讼等方式处置抵押物,从所得价款中优先受偿。

枣庄市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融资提升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和土地收益,有效缓解了资金瓶颈难题。一是盘活了土地资本,为发展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自试点以来,累计发放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5.04亿元。二是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了基础。目前全市已发放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782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877家,其中以土地为纽带的合作社达到1102家,规模经营土地49.5万亩,流转入社比例74.9%;土地合作社平均经营土地面积449.2亩,平均资产246.2万元,入社农户数平均87.8户。三是激活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后,进城农民既可以务工挣钱,又可以在合作社领到保底金和分红,而留下来的农民通过在合作社和社办企业打工,可以获得工资性收入。全市土地合作社亩均收益3050元,人均增收70%,惠及农民近50万人。四是推动了农村人口有序转移,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动力。农地改革把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镇生产生活,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7.23万人,其中80%得益于农地改革的带动。

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融资创新的运行机理

融资创新载体的选择。信贷契约的达成需要交易双方都拿出相对对称和对等的交易筹码。金融机构让渡资金使用权,客观上要求农村借贷主体在利率之外还要提供与之相对称的抵押标的物,以谋求风险的覆盖。从枣庄市探索和实践看,将农村抵押品的载体和平台锁定在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上,较好地解决了融资载体选择的难题。土地流转预示着未来土地的规模化经营,随着土地制度改革逐步配套完善,土地流转将成为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不仅如此,涉足土地流转的市场主体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农户,他们既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农村新增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更是农村有效金融需求的承载者。枣庄的金融创新表明,只要抓住了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和这个核心的交易客体,就等于抓住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脉络,抓住了现代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大趋势,抓住了农村现实和潜在的有效金融需求。以此为载体进行融资创新,必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促进金融与现代农业有效对接。

信息甄别功能的实现。农村信贷供给不足,很大程度上是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银行采取信贷配给策略造成的。而发现信息和甄别信息的真实性是信息搜寻的两个重要环节,也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技术性难题。农业生产经营者主动向金融机构提供土地使用产权信息,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信息搜寻成本,一定程度上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传统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枣庄的土地合作社既然能把分散的农户土地集中到自己手里,必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合适的项目安排以及有预期的增值收益,当然也附带着大量的有效金融需求。自试点以来,枣庄市土地合作社累计获得了4.17亿元的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

金融创新的稳定性设计。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融资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的基础、承贷主体和客体、抵押土地处置机制三个方面是否稳定。第一,枣庄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始终坚持“三不变”原则,不违背国家现行的土地制度,即土地所有权不变、农民承包权不变、农地性质不变。第二,枣庄市坚持一个明确的导向——扶持农村土地合作社,发放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仅限定在加入土地合作社的农户范围内,对试点社给予政策扶持,形成了激励土地合作社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确保土地长期被控制在农民手中。第三,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使土地供求信息收集更加容易,供求双方交易更加便捷,交易行为更加规范,而且减少了交易摩擦,降低了交易成本。

制度变迁的行政推动。枣庄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为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融资创新的执行者和参与者,遵循市场原则。枣庄政府在土地流转确权、建立土地交易市场和发展壮大土地合作社等众多事务中建章立制,确保金融机构愿意涉足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

土地使用产权融资创新展望

近年来,全国各地围绕有效活化农村生产要素、充分激活大量潜在的“沉睡”资产等目标,组织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金融创新实践。人民银行枣庄市中心支行着眼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将推动农村金融创新作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抓手,把充分发掘利用蕴藏于农业农村中的大量财产和权益,作为破解农村信贷困局的着力点,积极引导和配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大力组织开展农村土地使用产权抵押贷款融资试点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金融改革创新不断向纵深推进,来自相关法律法规、经济社会制度等深度层面的束缚愈加明显。尽快消除这些障碍、为深化金融创新铺路架桥,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重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土地承包经营权表现为财产性与身份性的双重属性。财产权的基本特性在于其具有财产价值,主要体现在权利人对承包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依法流转的权利;身份属性实质上是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或资格,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依据,但并非权利本身。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理论上固化了权利与身份之间的关联,强调农民与土地的捆绑性,对于土地资源以抵押方式获得合理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形成严重阻碍。因此,理清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单一财产性质,成为突破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障碍的理论前提。一直以来附加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上的社会保障功能与耕地保护功能,也是阻碍现阶段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继续深入的两大因素。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与发挥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在阶段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比不切实际的固守农村土地的禁止流转规则更能体现并实现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体的土地收益权,通过对这种土地价值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可以更好地促进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发挥。

继续深化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2008年,国家尚未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确权、颁证,枣庄市为入社农户颁发《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保障农户的土地流转、收益和抵押三项权益,其创新价值是值得肯定的。目前,中央提出5年内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山东省要求在3年内完成。在此背景下,《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应从农户中逐步淡出,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取而代之,并把《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由单一的土地专业合作社向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延伸,强化其抵押融资功能。这样考虑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已经赋予土地承包户占用、使用、收益及部分处分权能,是完整意义上的产权。现行法律和政策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农户以承包地入股合作社,双方通过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即可以实现。而当时给农户颁发《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的目的,主要是规避与法律的对抗性冲突,解决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抵押问题,但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不是“万能钥匙”,单家农户即使办理了土地使用产权证,金融机构也不愿意介入,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一般农户的贷款难题,对一般农户贷款完全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方式予以解决。二是土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身份属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法流转取得的大规模土地,仅仅是一定期限内的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其权利来源于与原土地承包户的契约,并非取代原承包户成为新的土地承包人。因此,为维护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政府有必要继续颁发《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赋予其再流转权、收益权和抵押权,使之成为合法的抵押人,以维护交易安全和秩序稳定。

高度重视金融创新顶层设计和激发基层创新活力。总体而言,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创新实践活动较为活跃,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动能相对不足。原因在于,大中型银行在市场定位上依然偏重于大企业、大项目,对“三农”业务尤其是农村信贷创新缺乏足够的关注,在资源配置上缺少应有的投入。这样一方面,即使分支机构具有创新意愿和条件,由于没有上级授权而难以具体操作实践,制约了创新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涉农信贷投入和农村信贷创新产品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解决重点问题和关键障碍上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因此,加强农村金融创新的顶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各大中型商业银行从总行层面研究设计金融创新的总体规划,组织重点创新产品开发,并在流程设计、风险管控、考核监督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同时,要重视激发和保护基层机构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支持类似枣庄的创新试点,对申请推出并切合实际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尽快研究审批和组织推广,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金融创新工作格局。

农民合作社入社协议书范文第3篇

根据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通知要求,我们就全市城乡、区域统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相关部门情况介绍,走访有关乡镇,发放情况调查表,与近100位基层干部和群众进行座谈交流,实地察看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同时到诸暨、丹阳、句容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成绩与问题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统筹的理念指导决策,以统筹的方法分配资源,以统筹的思路推进工作,狠抓重点,突破难点,城乡和区域统筹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但由于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惯性作用依然强大,统筹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统筹发展的经济基础仍薄弱。“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14.6%。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3.5倍、2.7倍,年递增28.2%和21.9%。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20026元和9338元,是2005年的2倍和1.8倍,年递增14.3%和12.7%。虽然我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支撑统筹发展的经济基础仍较薄弱。财政刚性支出逐年增加,可用于统筹发展的财力明显不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4603元,到2010年,这一差距扩大到两倍多,达10688元。2005年,沿江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老区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只高出1130元,但2010年,这一差距拉大到近3000元。同时,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脱贫压力较大。至2010年底,全市349个村中,村集体经济无纯收入的村39个(黄桥老区32个),低于3万元的99个(黄桥老区84个),村级债务总额2亿元,村均58.1万元。

城乡、区域部分指标对比表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05年

2010年

沿江地区GDP

亿元

57.41

155.14

老区GDP

亿元

72.42

154.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728

20026

农民人均纯收入

5125

9338

沿江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5950

11489

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4820

8575

注:黄桥老区乡镇12个(黄桥镇、古溪镇、珊瑚镇、分界镇、姚王镇、河失镇、张桥镇、广陵镇、新街镇、宣堡镇、元竹镇、根思乡),面积825.6平方公里,占全市70.6%,人口73.38万人,占全市61.2%。

——极化效应不断放大,但增长极整体辐射能力仍不强。近年来,我市大力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培植经济增长极,重点园区和乡镇发展势头良好。整合园区资源,改革优化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明确“一区四园”为市直管园区,重点加以扶持。2010年,“一区四园”国税开票销售达到全市的70.5%。加快实施“三城四片五重点”规划,稳妥实施部分乡镇、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城关镇管理体制,设立济川街道办事处,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黄桥副中心镇域面积不断扩大,常住人口不断增加,黄桥小城市和黄桥工业园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为黄桥老区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从严格意义上讲,部分重点乡镇、园区财力增长仍处于起步、积累阶段,辐射能力有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尚未完全确立,乡镇、园区之间缺乏相应的联系制度,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欠发达地区自身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色经济、经济带和增长极亟待培育。

——民生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二元结构矛盾仍突出。“十一五”时期,围绕改善民生,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各项改善民生举措向所有人群覆盖。基本完成区域供水工程,全市百万群众喝上了干净卫生的长江水。按计划组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受益人口增至90万人。调整、优化交通发展布局,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建成农村公路1653公里,通行政村公路全部实现硬质化,全市“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农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全面落实。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以上,筹资标准由35元提高到150元,补偿封顶线提高到8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2520元。但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政策和制度未能得到根本修正。附着在户籍上的就业、上学、住房等政策还没有完全剥离,农村户籍进入城镇的“门槛”依然存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历史欠账还很多,水利、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配置不合理。

目标与思路

城乡、区域统筹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和必然选择,也是“十二五”时期我市实现“共创更高水平新小康、共创文明和谐新**、共创领先苏中新辉煌”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我们理解,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应突破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的束缚,摆脱传统的就“三农”抓“三农”的固有思维,将农村建设置于城乡大系统中来谋划,将农业发展置于产业大系统中来推进,将农民问题置于社会大系统中来思考;应致力于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为农村发展增添动力,为城市发展增添后劲,努力使城乡发展的“加法效应”(甚至是“减法效应”)变成“乘法效应”;在统筹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全部乡村变成城市,也不是城市乡村化,更不是城乡一样化、一律化,而是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善,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别,城乡共享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我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应围绕“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对“三农”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逐步建立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早日形成“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乡、区域一体化新格局,为“三个共创”、“六个争先”提供重要支撑。建议按照“一年有新进展(2012年),三年有新突破(2015年),五年上新台阶(2017年)”的基本思路设定目标任务。到2012年,统筹发展的制度基本形成。统筹发展的组织领导体系初步建立,各项体制机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初步进展;到2015年,统筹发展的体系基本完善。统筹城乡的城镇体系、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取得实质性突破;到2017年,统筹发展的效果基本显现。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充分融合,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拥有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以及平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权利。

从**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发展先行。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推进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

二是以人为本。以民主促民生,尊重群众意愿,遵循市场规律,严格依法依规依政策办事,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着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创新发展。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大力鼓励支持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创新和实践,加快形成有利于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四是系统思维。既看到局部、眼前,也充分考虑全局、长远;既看到面临的有利条件、拥有的优势和决策带来的效益,也看到面临的不利条件、劣势和决策后带来的负面效应;既考虑所要做的事情本身,也考虑它所涉及的相关因素。

五是注重实效。坚持“既积极、又稳妥”的原则,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区分功能、分步实施、逐步到位,走有序推进、统筹推进,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

对策与建议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在统筹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具体工作中,我们建议:

1.

坚持统筹规划“一张图”。规划是统筹发展的龙头和基础。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必须从规划入手,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发展需要,整合全市的资源配置,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生产力布局,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牢固树立“全域**”的理念,将市域1172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最大限度地集聚、整合和统筹城乡资源,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把农村作为与城区、小城市、重点镇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建设,把农业与工业、服务业作为进行统筹开发、提升水平,把农民与市民进行统一保障、搞好服务。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城乡一体、整体推进的原则,从城乡、区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生产力布局、要素布局和人口布局,合理修编城镇建设总规、控制性详规及覆盖城乡的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规划,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全域**”规划体系,克服单项规划、局部规划、零散规划的不利因素,从规划层面为打破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依据。促进规划与规划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统一,严格做到小规划服从大规划,近期规划服从长远规划,局部规划服从整体规划。当前,重点要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主要发展方向,实施“3+4+5+X”战略。“3”即主城区和黄桥、虹桥两个小城市。其中,主城区为优化开发区域,要按照重心向北转移、中部加快改造、东部快速提升、南部适度拓展、西部有序开发的思路,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大力发展技术型、资本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黄桥、虹桥两个小城市为重点开发区域,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吸引产业和人口集聚。“4”即四大片区,西片为优化开发区域,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东片为重点开发区域,提升发展传统制造业和传统种养业。北片为适度开发区域,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南片为适度开发区域,着力发展特色富民强镇产业。四大片区努力实现区域差别化、特色化发展,区域内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沿江和黄桥老区的协调互动。“5”即古溪、广陵、河失、宣堡、新街等5个重点镇。在四大片区区域内,5个重点镇与其他一般乡镇组团发展。

“X”为农村新社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科学定位、服务基层”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市为单位,统一编制农村社区规划,把农村社区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考虑村庄搬迁、合村并点、旧村改造、空心村治理、自然村合并等因素,以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和“双置换一转化”为抓手,采取镇村主导、园区推动、村企共建和项目带动等方式,力争建成一批布局合理、要素集约、功能配套、生态美好的农村新社区,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业向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多元化转变,实现农民生活居住和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2.

坚持产业发展“一盘棋”。一是大力推进园区建设。举全市之力发展“一区四园”,是我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基础。当前,在进一步明晰各个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继续推进集群化、生态化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实施园区联动发展战略,尽量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投入,推动园区间的良性竞争、有序发展。结合单位面积产出、龙头企业规模、税收贡献、能耗指标等参数,尽快建立园区产业合理化布局发展的评价标准,指导园区产业实现合理化布局。不断拓展园区内企业的横向集聚和产业链条的纵向延伸态势,全面提升园区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功能。不断强化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研发、信息咨询和中间服务等生产业,建立完善的产业支撑服务体系,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配套完善研发、通关、国际投资、工业设计、科技咨询、金融、物流、人力资源支持、公共服务平台等,努力打造便捷优越的商务环境和适度超前的载体环境。促进经济开发区与主城区联动发展,加快推进虹桥新城和黄桥副中心建设,提高各园区对中心镇的辐射能力。进一步优化配置,活化思路,建立全市统一的宏观调控机制,形成由各园区孤立发展向市域内综合开发转变的局面,充分体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二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重点发展设施农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推进农业开发与生态保障及休闲旅游相结合,走产业化、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加强引导和扶持,尽快形成一镇(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和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发展城乡互助型农业,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联系起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同时,加快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开创城乡发展优势互补、互为支撑、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新局面。三是大力实施富民工程。把富民放在优先位置,推进农业、就业、创业、物业“四业”富民,努力形成农民收入长效增长机制。围绕发展高效农业,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技能、较强企业能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创新完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继续开展“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活动,用利益把农民和市场更紧密、更直接地联系起来,让更多农民成为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建立稳健的强农惠农政策机制,整合涉农政策资源,调整优化财政资金投向,把各种政策性资金统筹捆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套使用的新模式,研究奖励和补助办法,调动金融机构和社会投入的积极性。凡是能够进行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投资的,都应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使农村经济发展由政府投入为主逐步转向社会投入为主。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不断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异地发展型经济,重点扶持标准化厂房建设。从2012年开始,可每年扶持一定数量的经济薄弱村在乡镇工业集聚区或“一区四园”内兴建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确保有稳定的年租金收益。大力发展资产经营型经济,全面开展村集体“三资”清理,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建立“三资”台账,实行市乡联网管理。村集体资金资源一律由乡镇资源管理中心统一管理,统一发包,提高资源发包收入。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房屋等确权登记工作,为广大农民拥有的“三大产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所有权)进行流转或交易创造基础条件,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路子。鼓励村集体规划内的非农建设用地或开发价值高的其他集体土地,依法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参与企业经营,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继续加大村企共建和机关帮扶经济薄弱村力度,实施“造血”帮扶,培育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3.坚持基础设施“一张网”。针对城乡、区域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大,互通性和共享性差等问题,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倾斜力度,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共建联网、共享互通。一是构建“大建设”格局。按照生态、人文、大气、宜居的定位,加大城市建设改造力度。积极规划实施如泰运河、羌溪河城区段断航改线工程,加快沿河景观风光带建设,努力形成彰显城市形象、品位、内涵的新亮点。重点规划建设好小南海、东部新区和东北老龙河等地块,全面启动城市北部地区整体改造,积极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现代气息浓郁、配套功能完善的新片区,打造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新家园。进一步加快老小区、城中村和后街背巷改造建设步伐,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城市绿化结构体系,推进星级酒店、精品商场、高档休闲场所建设,完善城市各类综合配套设施。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把**城建成一座绿水相依、宁静隽美的生态宜居城市,一座功能完善、富有品位的现代开放城市,一座人文深厚、大气包容的文明幸福城市。二是构建“大交通”格局。积极实施334省道改线工程,加快推进南部沿靖干线规划建设、北部古高公路升级改造、**城区连接泰州和宣堡银杏森林公园的快速通道建设,打造“四纵四横”的市域交通骨干网络,构筑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加速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加快实施“连心桥”工程,努力实现路况等级明显提升、路网结构明显优化、通达深度明显提高的目标。大力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实行集团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建立以主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农村为终端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统一车型、统一线路、统一站点、统一排班、统一发车、统一票价,提高车辆覆盖面和通达率,实现村村通公交,让农民出门就坐车,一票能到达。结合学生上学、市民购物、职工上下班等,开通公交专线,完善交通体系。三是构建“大环保”格局。结合“四城同创”,对每条河流进行“控源、截污、活水”,落实专人负责,实施清沟亮底、疏浚污泥,贯通内河水系,取缔排污口,消灭盲肠河、龙须沟。进一步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对确定的污水处理工程,要加大督查推进力度,确保按时完工。同时,按照“宜建则建、宜输则输、城乡统筹、分区处理”的原则,在城区、乡镇(街道)、村(居)聚集融合点全面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实现市、镇、村(居)三级覆盖。四是构建“大城管”格局。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全面提升立体化、动态化、信息化水平,展示城市良好的形象。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向乡镇、农村延伸的机制,通过城市管理工作的提前介入,将镇区、农村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纳入城管部门业务统一指导的范畴,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的共同提高。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乡镇、村(居)成立环卫保洁服务中心,将镇区、村级道路保洁、垃圾运送推向市场,降低成本,提高养护水平。认真研究生活垃圾处理费与自来水费捆绑收取工作,采取“水消费系数法”收取垃圾处置费,确保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到位。五是构建“大供水”格局。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改变区域分割、多元化的供水格局,进一步理顺管理体系,建立同网、同质、同水的一体化供水格局,实现统一调配、统一供给、统一核算、统一核价、统筹盈亏。加大乡镇、村管网更新改造力度,降低产销差率。合理核定城乡水价,探索阶段性定价机制,将自来水使用分为生存需要和消费需要,对生存必需量以内的水实行低价格,提高超出部分的水价,市财政适当对乡镇水价进行一定差额补贴,确保全市用水安全、正常。

4.坚持公共服务“一本账”。基本公共服务应突破以身份和地域来确定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保障能力、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相适应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使广大农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享受更高的教育资源、更好的卫生保健、更健康的精神生活和更和谐的社会氛围。针对我市实际,推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按照“保基本、补短板、可持续”的原则,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优先确定在生存服务和基本发展服务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领域。在这些领域内,优先考虑制度覆盖全体居民,满足基本需求,从解决老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一个阶段集中力量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为老百姓提供急需的公共服务,再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提高均等化程度。凡涉及公共服务“硬件”投入的,要遵循“三城四片五重点”等全市空间布局规划,避免重复投资、浪费资源。当前,要创新思路,加快农村和黄桥地区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一是创新公共服务内容。坚持就业优先,突出农村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创新服务方式,通过减免相关税费、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创业培训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努力增加就业渠道。营造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环境,不断提高创业意识,使更多劳动者乐于创业、敢于创业。制定教育均等化发展指标体系,将短期内均等化工作重点放在“投入”类指标上,按照适度集中、资源聚集、规模发展的思路,确保公共资源的投入和利用效率,缩小城乡教育在硬件上的差距,然后逐步向“产出”和“效益”转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拓展职业教育功能,“把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卫生机构,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实行基本药物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规范基本药物使用,构建起覆盖城乡的药品供应体系。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在政策和经费上对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给予优惠,使卫生资源从医疗领域向预防保健领域流动,从大型医疗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流动,从城镇向农村流动。加大乡村医务人员的资质培训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训培养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卫生人员待遇,吸引更多医疗卫生人才到乡村,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整体水平。把强化社会保障作为普惠民生的重要举措,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在逐步完善以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辅助、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建设“农家书屋”,解决农民“读书难”;实施阅报栏廊建设,解决农民“读报难”;抓好文艺演出队、电影放映队、科普宣传队等六支队伍,解决农民“看戏难”和“看电影难”;添置体育设施,解决农民“文化活动难”和“健身难”。二是创新公共服务载体。以服务农村群众为目的的社区服务中心,是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将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集中办理,实现公共服务基层化、便利化,让群众充分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果。要坚持从居民需求出发,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市场服务、中介服务、互助服务”全覆盖的立体化服务体系,为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创造条件。在每个社区设立服务中心,把市和乡镇的服务职能向社区延伸,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卫生医疗、养老保险、劳动就业等纳入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办结。面积大的社区可在中心村建一个服务中心,下设多个服务场所,形成“一中心多场所”格局,让居民就近、方便享用一些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引导金融、邮政、电信等机构在社区设立网点,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办农资超市、便民超市,为社区居民提供完善的市场化服务。大力发展产业协会、合作社等经济中介组织,积极支持发展就业服务、信息咨询、房屋租赁等各类社会中介组织,为社区群众提供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鼓励和支持驻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志愿者服务进社区活动。三是创新公共服务机制。认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转变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做法,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民间等多方面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调合作、高效灵活的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充分发挥公益类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主力军的作用。放宽准入限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努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逐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行政承诺制度、听证制度、信息查询咨询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