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司企业财务制度

公司企业财务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司企业财务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司企业财务制度

公司企业财务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兼并与收购 企业制度 公司财务

深圳宝安集团于1993年9月通过其上海公司在证券市场购买了上海延中实业股份公司总股本19.8%的股权,由此拉开了我国利用证券市场兼并与收购的帷幕。国内也渐渐发展起一批致力于并购研究的学者。他们大多使用国外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我国的并购,其中不乏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由于美国和英国已经有大量的兼并与收购的事件,最近20年累积了大量的研究北美和欧洲兼并与收购的成果,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关于并购的理论,所以国内学者都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国内的研究。本文拟就国外关于并购的理论归纳为两大分析体系,一方面试图将众多的理论尽可能地统一,另一方面也为国内的并购研究提供清晰的框架。

以企业制度为基础的分析体系

自《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两篇论文获得认可之后,科斯的理论分析范式被其追随者广泛传播,并由此开创了新的一门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在于“产权”和“交易费用”。产权制度是一种基础的经济制度,它构成了市场制度以及其他许多制度安排的基础。新制度经济学派就是从产权出发研究企业的形成和发展问题,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增加了人们对企业的认知。随着jensen和meckling(1976)从科斯的理论体系中引发出委托—理论,不少学者开始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企业的并购,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委托—理论、自大假说、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一)委托-理论

jensen和meckling (1976)系统地阐述了委托-问题的含义。当管理者只拥有公司所有权股份的一小部分时,便会产生问题。这种部分的所有权可能会导致管理者的工作缺乏活力,或导致其进行额外的消费,因为大多数的花费将由拥有绝大多数股份的所有者来负担。在所有权极为分散的大公司中,单个所有者没有足够的动力在监督管理者行为所需的资源上进行大量的花费。

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在于管理者和所有者间的契约不可能无代价地签订和执行。由此而产生的成本包括:构造一系列契约的成本;委托人对人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成本;保证人进行最优决策,否则将就次优决策的后果保证给委托人以补偿的契约签订成本;剩余损失,即由于人的决策和委托人福利最大化的决策间发生偏差而使委托人所遭受到的福利损失。剩余损失还可能是由于合约的完全履行成本超过其所能带来的收益而造成的。

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缓解。一个就是从企业内部的制度设计去缓解。fama(1980)指出许多报酬安排可以使问题得到缓解。公司可以通过诸如奖金和执行股票期权等方式将管理者的报偿与经营业绩联系在一起。管理者拥有自己的声誉,且劳动力市场将会根据管理者在经营业绩方面的声誉来确定其工资水平。fama & jensen (1983)假设当一家公司的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时,该公司的决策体系也应该将决策管理(创立与贯彻)从决策控制(批准与监督)中分离出来,以限制人个人决策的效力,从而避免其损害股东的利益。控制职能由股东选出的董事会来行使,它在包括董事资格、并购和新股发行等重大决策方面拥有审批权。

当企业内部机制不足以控制问题时,接管市场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最后一着外部控制手段(manne,1965)。接管通过要约收购或权之争,可以使外部管理者战胜现有的管理者和董事会,从而取得对目标企业的决策控制权。manne强调说,如果公司的管理层因为无效率或问题而导致经营管理滞后的话,公司就可能会被接管,从而面临着被收购的威胁。

(二)自大假说

roll(1986)假定管理者由于野心、自大或过分骄傲而在评估并购机会时犯了过分乐观的错误。在接管过程中,竞价企业认定一个潜在的目标企业并对其价值(主要是股票价值)进行评估。当估价结果低于(股票的)市场价格时,便不会提出报价。只有当估价超过当前的市场价值时公司才提出报价并作为竞价企业进行接管尝试。

自大假说(hubris hypothesis)暗含着一个很强的假设,即市场有很高的效率,股价反映了所有(公开和非公开)的信息;生产性资源的重新配置无法带来收益,且无法通过公司间的重组与合并活动来改善经营管理。从另一方面看,接管的效率理论是建立在某种形式的市场无效率假设基础之上的。因此,roll自称自大假说可以起到比较基准的作用,且相对与其他需要进行比较的假设而言为零。

自大假说的提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的制度问题。首先,自大假说意味着管理者的决策违背了股东的利益。尽管管理者的意图是通过兼并来增加公司的资产,而采取的行动并不总是正确的。其次,该假设意味着公司控制权市场是无效的,收购企业的股东不能阻止管理者过于自信的收购企业的建议(殷醒民,1999)。

(三)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自由现金流量(free cash flow)是超过所有投资项目资金要求量的现金流量,且这些项目在以适用的资本成本折现后要有正的净现值。jensen(1986)认为与管理者和股东之间在自由现金流量支出方面的冲突联系在一起的成本是接管活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jensen的理论,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在公司的战略决策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这些导致了成本的利益冲突永远也无法得到完善的解决。当成本很大时,接管活动将有助于降低这些费用。自由现金流量的支出可以在解决管理者和股东间的利益冲突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他说明了公司若想有效率和使股价最大化,自由现金流量就必须支付给股东。自由现金流量的支出降低了管理者所控制的资源量,从而削弱了他们的权力。另外,当他们为额外的投资寻求新的资本而进行融资时,就更可能会受到资本市场的约束。

以公司财务为基础的分析体系

(一)财务协同效应理论

nielsen & melicher(1973)发现当收购公司的现金流量较大而被收购公司的现金流量较小时,支付给被收购公司的作为兼并收益近似值的溢价也较高。这意味着资本从收购公司所在行业向被收购公司所在行业的重新调配。另外,并购发生的原因也可能是合并公司的负债能力要大于两公司合并前的负债能力之和。国外有经验研究证明兼并后企业的杠杆率确实有了显著的提高。并购活动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获得了在开办费和证券交易成本方面的规模经济。而国内上市公司买“壳”则节约了上市费用。

(二)“税盾”理论

一些并购活动可能是出于税收最小化方面的考虑。不过,税收方面的考虑是否会引起并购活动,取决于是否存在可获得相同税收好处的可替代的方法。虽然“税盾”在对并购活动的全面解释中并不发挥主要的作用,但“税盾”在并购中是非常重要的,低负债的一方并购高负债的一方将对低负债一方带来投资税收的节省。净营业亏损和税收减免的递延,增加了的资产基础,以及用资本利得来代替一般所得(具体措施需根据税法而定)都是兼并在税收方面的动机。即将发生的遗产税还可能会促使企业主在死亡之前将其私人企业出售。

(三)财富转移理论

masulis(1980)指出杠杆收购带来的目标企业的财富增加大部分是从债券持有人和优先股股票持有人转移过来的。公司的市场价值是债券的市场价值和股票的市场价值之和。如果公司的总市场价值没有增加,而股票价值上升了,那么必然带来债券市场价值的下降。债券价值的下降反映了公司增加的违约风险。

mcdaniel(1986)认为企业合并并不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而是在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可能性增加后,股东要么攫取了债券持有人的资本收益,要么使债券持有人承担了资本损失。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两家公司规模相同、公司资本结构相同,合并后的公司价值就等于两家公司之和。合并产生了共同承担风险的效果,也就减少了债券违约支付的风险,债券价格应当上升,而股票价格则应当下降,两者正好抵消。如果合并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提高,债券的履约风险就增加。所以,公司的利益分配从债券持有人转向了股票持有人。稍微复杂的例子中仍然可以看到财富转移的情况,不过程度不同而已。还有一种理论认为通过并购带来的公司财富的增加源于员工利益的减少。

(四)价值低估理论

q比例是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与代表这些股票的资产的重置价值间的比率。价值低估理论就是建立在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间的差异之上的。通货膨胀导致资产的当前重置成本大大高于历史账面成本,这导致了q比例的下降。如果一家公司想要增加生产特定产品的能力,它可以通过购买一家生产此类产品的公司来达到这个目的,而不用从头做起,因为从q比率来看,从市场上购买公司的价格比重新创建公司要更便宜一些。如果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平均q比例低于1,公司通过购买其他公司来增加生产能力就比自己创建新公司有效。例如,如果q比例为0.7,且收购中在市场价值以上支付的溢价为20%,那么收购价格为0.7乘以1.2,等于0.84。这意味着平均收购价格仍比创建新公司的当前重置成本低16%。

解释并购的文献林林总总,也有其他无法纳入这两大体系的理论,比如差别效率理论认为并购可以使管理水平低的公司的效率得到提高,而经营协同效应理论则有助于解释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而上述的两大分析体系更适合解释混合并购。同一分析体系下可能存在逻辑和结论不同的理论,但其分析的基础却是一致的。不少国内外学者已经利用经验数据检验了结论不同的理论,但却从未有一种理论处于绝对优势。另外,国内的并购无论从并购目的和并购形式上来说,与国外都有很大的不同。比如陈信元、叶鹏飞和陈冬华(2003)通过对1993——2000年沪市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事件进行研究发现,并购重组与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资格的管制密切相关,从而将并购重组的动因归结为“机会主义资产重组”。张新(2003)结合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对1993—2002年的1216个并购事件是否创造价值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协同效应、自大假说和理论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他还提出我国经济的转轨加新兴市场的特征为并购提供了通过协同效应创造价值的潜力。李增泉、余谦和王晓坤(2005)研究了1998-2001年的416起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的样本,提出中国的并购中存在支持或掏空现象。有避亏或保配需求的上市公司会通过并购来短期提升业绩,从而使并购起着支持作用;而无避亏保配之忧的上市公司存在通过并购来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因此,如何在国外学者的理论基础之上进行研究创新以适合中国并购的国情,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公司企业财务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公司;改进建议

JEL分类号:G23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11-0104-04

集团财务公司是产融结合的产物。截至2010年末。我国财务公司资产总额为15407亿元,净资产总额为1858亿元。财务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讨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财务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

一、财务公司内部控制理论与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理论的前身是20世纪40年代的内部牵制理论,并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基于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结构理论。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的提出,它才真正被金融机构所熟悉和应用。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使全球金融界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良好的内部控制要遵循如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设计必须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如《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等。(2)相互牵制原则,公司必须在每项业务流程上配给足够的参与人员,一般不少于两个,从而形成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避免因“一人操作”可能出现的事故和差错或因无人监督造成的、现象,相互牵制原则可以及时发现或制止出现的问题和隐患,提升公司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3)程式定位原则,是指公司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应该根据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具体职务的性质和人员配备作出明确定位,并赋予相应的职责权限,职位和人员设置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章办理,以使职、责、权、利相一致。(4)系统全面原则,强调内部控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特点,要求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应涉及单位的各个部门、公司业务流程的各个节点,保障对公司经营业务和日常运作的管理和控制的全面性、合理性及协调性。(5)成本效益原则,是基于经济学中机会成本的概念,要求公司做好调配工作,协调内部资源,用最小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6)重要性原则,要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应有轻重缓急之分,对业务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采用不同的控制程序和方法。

由于财务公司具有金融性、产业性、企业性三重属性,因此对财务公司的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的发展。财务公司的内部控制在我国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学者对财务公司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风险管理等方面。冯云飞(2004)对我国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财务公司的功能应定位于结算中心、内部银行和投资银行上,财务公司应当具有内部结算功能、筹资功能、投资功能、咨询顾问功能,致力于向全能型金融机构发展。卜志坤(2008)提出了一种新的灰色关联度算法模型,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推动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建议。王兴昌(2010)将财务公司面临的风险分为管理体制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五类,并提出了可以从政策、风险管理系统和服务理念三方面着手,为财务公司的业务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张曦(2011)指出,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财务公司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风险识别管理问题、风险控制管理问题、风险计量管理问题和风险监测管理问题四个方面。

二、当前我国财务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人治理存在先天缺陷

财务公司虽然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但在行政上隶属于企业集团。相对单一的股权结构难免产生一些不利后果:(1)财务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组成人员均为集团内部人员,三会之间难以形成规范、有效的权利制衡;(2)集团公司进行产业经营的时间较长,对财务公司法人治理问题和金融企业特性认识不足.对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控制偏弱。虽然三会俱全。有的甚至还聘请了独立董事,但相应的公司治理机制却没有真正建立,公司治理制度虚化,法人治理结构中应有的“分权与制衡”的目的没有实现,难以有效控制财务公司的运营风险。

(二)委托授权不清晰

公司法人治理的法律基础是民法中的委托原则,但是大多数财务公司在实际运行中授权不清晰,具体而言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授权不明确,委托人与人对风险边界的认识不统一,造成风险失控。二是没有授权,决策效率低下。有的财务公司委托人在授权问题上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将大部分的经营决策权集中在董事层面甚至是股东层面,由于董事会和股东会并非常设机构,通常需要经过繁琐的会议召集和决策程序才能作出决议,这种低效率的运作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发展需要。

(三)激励约束机制偏弱

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人力资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由于大多数财务公司的控股集团对人力资本缺乏市场化管理手段,因而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激励约束的对象认识缺位,将公司治理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单纯地认为是对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忽略了对董事和监事及其他人的激励约束,从而造成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职能虚化:二是人才选拔机制市场化程度不高。财务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由集团公司行政任命产生,这样不利于财务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激励、约束机制弱化。目前对财务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大多沿用传统企业的考核指标,忽略了财务公司的金融特性,缺乏针对性。在这种用人模式下,一方面激励不足,人的人力资本价值未能得到真正重视.另一方面约束不力,破坏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间层层产生、层层制衡的委托关系。

(四)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部门都受同一企业负责人领导,公司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都会导致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为风险的产生埋下隐患。内部审核走形式,监督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内控制度的错误纠正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发挥。同时。对授权授信没有进行统一管理,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同时部门设置交叉重叠,缺乏严格的岗位操作规范。使公司权责不明,造成工作上的低效率,经营上的高风险。

(五)内控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获得全面、有效、及时的信息是保证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作的手段之一,建立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内部控制提供科学的评估方法。由于有些财务公司内部控制的控制点不能有效地渗透到各个系统的关键环节,甚至公司信息系统本身不完整,给内部控

制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致使操作风险频繁发生。但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需要金融机构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财务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来说成本过高。因此,财务公司数据信息普遍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的计算机数据信息系统和集中的数据信息库,信息的共享程度较差。使得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的获取、归集和分析比较分散和落后,内部控制水平较低。

(六)内控与合规文化建设薄弱

(1)内控部门人员力量薄弱。由于财务公司自身规模较小,组织机构简单,配置的部门和岗位较少,兼职现象较为普遍,部门职责、岗位职责模糊,权责不清。财务公司的风控或监督部门员工数量较少,如果仅靠这些员工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管理防止差错,显得不足。而且员工素质普遍不高,集团财务公司的员工之前多数从事会计工作,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金融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知识,没有将内部控制和自己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2)合规观念需要加强。大多数集团财务公司虽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合规监控部门,但合规制度不健全。不少高层管理者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内控管理,认为财务公司的合规部门增加成本而并没有实际效用,导致经营者在指标的压力下,形成了普遍有令不行的现象。公司员工合规观念淡薄,在具体业务操作中没有按规章制度办事。

三、进一步加强财务公司内部控制的设想

(一)合理设定财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中.内部控制主体包括董事会、经理人、管理者和广大职工,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处于最高层次。同时。由于董事会是企业的法人代表机构,董事会的内部控制目标代表着公司的内部控制目标.但每个控制分部的控制目标因主体的不同而略有差异。(1)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董事会的控制目标是公司的内控目标的表现,它包括两个方面:对内目标和对外目标。其中,对外目标是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对内目标是保障公司经营的合法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保障公司财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2)以经理人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董事会下达的各项任务,主要是董事会的对内目标方面。(3)以管理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管理者是公司内部各个岗位的负责人,是公司内部控制的中流砥柱,他们受经营者的委托,对内控具体的实施进行管理和控制,其内控目标主要是完成各项责任目标。(4)以职工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职工是公司内控目标的最后一层,是公司内控设计的基础,这部分目标的完成是公司得以顺利进行日常经营活动的保障。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其岗位责任。

(二)完善财务公司内控体系的组织架构,强化法人治理

良好的内控组织架构具有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特点。财务公司公司治理所要实现的目标既要实现控股集团提高资金效率的目标,也要在股东利益、相关者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上寻找一个平衡点。虽然财务公司在控股企业集团中处于从属地位。要为产业集团服务,但从事金融活动还是应该坚持基本的风险管理原则。为解决董事主要甚至全部来自于控股企业集团不利于优化治理的情况,可以考虑多聘请一些专业的独立董事。控股集团在推选董事时.应着重考虑推选懂金融的专业人才担任。为弥补董事多来源于实业、专业不足的情况,尽量从现有金融从业人员中聘请高级管理人员。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有条件的财务公司可逐步构造扁平化的管理结构。促进其从机械式向有机式并最终向虚拟组织转变。针对目前财务公司制度虚位的情况,监管机构应该结合财务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中长期及近期的监管目标,分阶段推出相应的治理制度指引,如财务公司章程指引、三会议事规则指引、风险监控制度指引等。将公司法的治理理念、监管部门的监管目标和要求以及股东需求融合在制度指引中,并结合考核评级、问责制度等措施,引导财务公司规范公司治理,做实公司治理制度。

(三)完善财务公司内控体系的制度架构

按照国际上流行的管理模式,典型的财务公司规章制度体系可以按照公司治理、业务管理、其他管理三种类型进行划分,其中业务管理类制度又可划分为横向的流程管理与纵向的业务管理两方面。其中的关键是,要完善内控手册这一特殊的制度文件。内控手册是以业务条线而不是部门为着眼点,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内控手册由若干业务流程规范文件组成.每一业务流程规范文件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业务条线的详细描述;二是控制矩阵,即在对业务条线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提炼出该业务条线的关键控制点,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为内控公司自我评估及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打下基础;三是在上述基础上,提炼出本业务条线所涉及的各个部门及其岗位,对相应的岗位职责进行规范。针对财务公司规模小、部门少、人员少的实际,内控制度要求既要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也要简化流程,同时,也要允许适当的兼岗。要按照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重塑财务公司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

(四)健全公司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职责

根据权利适度分离的原则划分内控管理组织层次,将公司业务事前、事中、事后的责任明确.管理到位,落实岗位职责,实现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程序化。(1)明确事前权责机制。改变目前股东对董事和监事的授权、董事会对高管人员的授权、公司章程对监事会的授权不明晰的问题,使所有参与公司治理的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权限,使每一级人的操作风险都在可控的授权范围内,使越权的行为都受到权限的限制而无法操作。通过设计董事、监事、高管人员非正常离任、决策失误追究、谈话提醒等制度,实行自上而下、多层次、多角度的问责制度,提高董事、监事等人的责任意识,严格问责,把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责和功能真正落到实处。(2)优化事中内控流程。重点是优化内控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加强内控信息系统的建设。使公司日常业务、投资管理、审计稽核以及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交流得以有序进行。转变内部资金调拨供应链各个节点上的具体职能,使之适应多层次资金流程管理,提高对资金管理系统的集成和对具体业务流程的监控作用。(3)加强事后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保证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建立一个不依附于任何职能部门、在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内审部门.用其来统一管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和协调外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内审部门除了定期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监测.还应制定应急和连续营业方案。

(五)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内部控制评价

定期开展内控体系自我评估,建立长效机制,包括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机制、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等。一是实现内控管理信息化。信息系统建设要考虑整体性,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合理衔接。财务公司作为产融结合的产物,信息系统既要具有一般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的功能,还要具有紧密联系、跟踪企业集团的功能。建立异地灾备系统,强化外包项目管理,防范外包风险,切实保障信息安全。二是要建立高效的沟通和监控渠道。应加强内控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内部员工、管理者以及业务合作者提供了一个公开、高效的网络。同时,与程序化监控模式相结合,强化专人监督,加强对内部控制流程的管理,及时检查内控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实施情况。应用内控评估模型,引入定量分析,采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根据公司的风险偏好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综合反映财务公司运营安全程度和经营效益情况。可以探索运用IS09000标准构建财务公司内控体系。

(六)提高员工内控能力和意识,营造公司合规文化

一是强化员工业务培训。多邀请国内外一些著名金融机构对员工进行内控培训,树立员工的内控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二是着力提高员工素质。落实绩效考核,建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增强员工对工作和薪酬的满意度。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相结合,多引进一些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三是营造企业合规文化。公司的合规文化能使企业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公司员工在公司经营活动中很自然地用共同行为准则约束自我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层应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榜样,在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中。加大员工特别是业务骨干的参与力度,将内部控制的理念、方法深入员工的内心。采用“以考促学”的办法。举办内控知识考试,遴选出重要的内控制度对员工进行学习引导,将风险责任与考核、绩效联系起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等。

公司企业财务制度范文第3篇

会计制度,是指通过账簿的形式对商业贸易和资金往来进行记录、分类、整理、统计、核算、反馈等而形成的制度,以及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需要遵循的方法、流程、规则等的总称。我国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断对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创新。新会计制度是基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而建立的会计制度,是会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改革的产物。2013 年,我国颁发了新会计制度,突出了财务报表内容对财务管理模式的重要影响。2005 年初,财政部由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使得企业会计准则标准体系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新会计制度,不但配套新增了与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比如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国库集中支付、国有资产管理等,而且创新性地引进了无形资产摊销和虚提固定资产折旧;不但明确规定了基建数据应当定期并入事业单位会计大账,而且有力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不但有效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而且切实突出强化了资产的计价与入账管理;不但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而且还系统性地改进了财务报表结构和体系。

二、新会计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第一,使得财务管理理念发生了转变。新会计制度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其相关规定与企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使得企业管理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新会计制度的价值。同时,新会计制度传达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帮助人们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积极为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最大化而努力。例如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分部报告,使得多角度分析会计信息显得更加必要和重要。

第二,强化了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由于资产减值转准备的转回、提及和可换债券在估价中可能造成的损失,对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企业事业单位更加注重对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另外,在新会计制度运行中,对于房地产投资、债务重组等都可运用公允价值,通过使用公允价值来分析和确认实际存在的损失和收益,既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制度的接轨,又有助于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科学管理。

第三,更加注重财务管理目标利益最大化。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过去存在的缺陷和弊端进行了修补完善,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制度保障。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而言,始终是为了实现经济利益(利润)和价值的最大化。新会计制度对科学研发费用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体现了更加注重财务管理目标利益最大化的发展倾向和具体要求,势必对财务管理目标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第一,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为了实现对财务管理的决策权进行掌控,就需要采取集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在现代企业运行中,总公司可以通过集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对分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分公司的经营运转必须受到总公司的控制,这就是集权制财务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具有集中性、统一性等优点,便于总公司对其进行方便、有效的管理,不但有利于实现资金统一和总公司利益最大化,而且还不会因为决策意见分歧而导致管理中执行力的降低,从而降低各分公司的市场经营风险。

第二,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财务决策权没有实现统一,而是由各分公司各自进行决策,总公司不做过多的干涉和控制。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在灵活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分公司具有比较大的财务决策权,从而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及其变化和分公司领导希望达到的目标进行决策,并有效发挥分公司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促进各个分公司之间的快速发展和相互竞争。

四、新会计制度下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思考

第一,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和重视。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要切实履行《会计法》所赋予的会计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主要领导责任;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要对本单位的财务工作负分管责任;班子其他成员要对分管工作领域中的资金使用和管理承担责任;财务部门也应根据履行职责情况承担相应的责任,切实提高全系统的财务管理水平。要认真学习有关财政、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强化法制观念,不断提高执行财政、财务制度的自觉性,增强财务管理和依法理财的能力;要加强对企业财务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财务工作,听取财务工作汇报;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决策与监督机制,重大财务事项必须按照民主决策程序集体研究决定,并形成文字纪要;要做好财务信息公开工作,能在全队范围内公开的要在全公司范围内公开,必须在领导层内公开的要在办公会上公开;要支持财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要加强财务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二,增强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财务安全,首先,要增强风险意识,在财务管理上要有如临深渊的敬畏感,在做决策时、在签字时,要想到是否符合制度,是否存在风险,是否留下隐患,是否经得起审计和检查,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其次,要根据公司企业实际,建立完善一套财务核算、内部审计、人员管理、报销制度、应收账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成本分析制等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再次,要增强财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完善财务风险责任机制,切实将公司企业财务风险落实到部门和人员。此外,要认真执行好制度。财务人员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不能留半点余地,不清楚的地方要请示,明确答复不行的决不能强制执行。

第三,规范企业设备资产采购和管理。中央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从资产购置、使用、处置都有明确的规定,固定资产购置必须按照政府采购办法进行采购,使用要管理到人,要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确保账实相符,资产处置要按相关要求和流程进行,处置收入要及时上缴。要改变过去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的思想,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加强各项资产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要严格执行采购制度。凡使用专项资金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等行为,都必须按照企业采购办法进行采购。实行集中采购的采购项目,必须委托相关采购机构和人员实行集中采购。

第四,加强对预算资金的绩效管理。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企业资金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现象,要研究如何加强预算资金绩效管理,强化预算资金使用的主体责任,形成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机制。要做到既讲节约又讲效果,一要靠思想觉悟,二要靠制度管理,所以,要加强对预算资金的绩效管理。与此相应,要重点强化财务分析,比如现在预算执行进度很重要,对全年可支配资金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目的地花钱,绝不能稀里糊涂地花钱。

第五,加强财务管理队伍能力建设。一些企业成立的时间不长,财务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还不高,要大力加强财务队伍能力建设。财务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记账,更多体现的是管理,包括政策的把握、制度的执行、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等,作为财务人员,要努力为领导当好参谋,必须要讲政策、讲制度、讲规范,要提高四种能力:一是提高学习能力,财务工作的政策、制度、规则等每年都有新要求、新变化。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时刻绷紧学习这根弦,及时了解、学习和掌握,正确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二是提高协调能力。财务工作不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它涉及到全队每个部门和专业,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中都要不断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沟通协调,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三是提高预见能力。工作计划在各专业,但经费出口在财务部门。财务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全队的工作计划后,统筹安排经费保障。四是提高监管能力。要加强内部审计和制度监管,坚持依法理财,确保企业资金安全运行。

公司企业财务制度范文第4篇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由于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对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现代适应市场经济供需调整、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判断企业的经济水平和经营策略是否科学合理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依据经济收益的片面提高做出企业价值提升的认定和判断。如果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对企业的资金成本、收入支出费用额度、开发投资等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或预测,则容易让企业遭遇到财务风险隐患,为了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需要加强经营策略管理并建立全面的财务管理机制。

一、国内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国内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建设,在此过程中,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向现代财务管理科学机制模式转变。前者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仅仅指对财务项目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运作,而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投资开发新型项目、预测或者估算财务风险隐患等财务功能手段。在现今的经济时代中,公司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信息技术和科技力量的支持,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帮助,以实现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不断优化人力和物资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分配,避免企业没有目标、没有计划的片面追求经济收益的增长,避免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发展不当筹资举债经营,将企业带入财务风险当中。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公司在发展建设中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可利用的资金成本有限,需要通过其他方式筹集资金拓展企业的经营规模,但是落后的财务管理手段又限制了其在举债经营竞争中的优势发挥。此外,很多企业的领导决策者没有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仍然比较落后,或者因为素质能力的落后,造成了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上的欠缺,财务管理措施存在多种不合理问题,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混乱并且缺乏规范秩序监督。在现实情况急剧变更的现代市场管理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将市场变化的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机制建立结合起来,利用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科学管理模式的建立,顺利实现现代企业在财务挂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创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应当注重将信息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建立科学现代的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加强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和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社会必将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与此呼应的财务管理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传统的财务运作系统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多元化的增加,必然使得财务管理也会接收到更多的信息,财务管理不仅要对企业负责也要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财务系统必须要创新,这样才能给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建立

现代企业在财务管理系统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对财务管理的有关要素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增强财务管理系统中的核心环节,确定财务管理系统的运行目标和制度规范,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一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运行目标。现代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规律,需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融入创新要点,明确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的最终目标并贯彻始终,让计划目标引导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方向,决定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方法和实施策略,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在财务管理系统运行目标的确立的过程中,不能片面将经济收入和利润水平作为财务工作的首要目标,而忽视了企业发展中其他重要的要点,例如对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宣传、企业文化中的人文理念及对企业员工权益的维护、企业需要对社会建设投入的贡献和力量等等。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中应当包括人文精神和人文理念,将企业工作人员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为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提供全力支持,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发展需求的完美结合。二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的融资目标。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进程中,在设定长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和财务管理的需求进行适度的融资活动。融资活动的目标出于拓展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投入新产品、新科技的研发、寻找合作开发的投资项目的等目标,加强企业的经济建设并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的质量。由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保守、落后的缺陷,现代企业需要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对资本筹集的方式作出调整和变更,促进企业在经济力量和发展潜力方面的提升,为现代企业争取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三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的风险管理。受到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国内市场的中也出现了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企业技术革新、调整管理经营策略的同时,还需要看到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和不安定因素,为了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帮助和保护,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功能即是财务管理风险预警估测功能,其核心功能是监测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可能将面临的财务风险隐患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予以排除,为现代企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创新要点分析

一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专业人员能力培养。在市场经济增长方式出现变化的今天,现代企业需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通过技术人才能力的提高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对市场经济发展速度适应和发展水平的跟进。所谓的财务管理专业人员不仅仅应当具备财务管理的思想认识,也应当拥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知识储备,熟悉财务管理方面的国内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指向,也了解国际财务管理的先进理论和科学方法,了解国际上通用的财务管理法律条文,最后还应当具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精神。二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组织结构创新要点。从国内很多企业的现阶段财务管理工作来看,其中为数众多的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或者管理人员和职能分配过于死板,缺乏灵活调节的功能;或者财务部门组织管理中的缺乏科学管理理念和认知;或者财务人员之间的职能权限划分不清,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资源优化配置。现代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当看到并重视财务管理系统的作用和功能性,实现人力、财务资源在财务管理中的科学有效分配,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综上所述,在经济市场中产生并确立的现代企业的组织建设,需要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指导,重视财务管理机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与功能,在财务管理系统中明确财务管理的运行目标、融资目标和风险管理目标,从财务专业人员能力培养、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创新等方面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设。

财务管理论文范文二: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缺陷及对策

随着新时期综合条件改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要不断提升和创新,逐渐改变传统财务管理理念,提高自身风险意识,建立正确的财务观,推动财务工作水平的有序提升,保证高校资金使用效率。

1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制度缺陷分析

1.1责任、权力、利益不统一、难落实

首先,就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状况来看,在其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期间还存在责任、权力、利益等三方面不统一的现象,使得在日常工作中一旦出现问题,就开始互相推诿,由于这三方面失衡,使得制度不能有效实施和执行。其次,由于目前各高校不具备完善的经济财务制度,使得制度在实施方面存在缺陷,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没有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虽然高校设置了相应的监管部分,但责任的分散性、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到了问题出现难追究责任或没有人负责的现象。

1.2资源配置不合理

高校自身资源是其办学的基础,而实际上高校没有对各项资源进行重视,比如人力资源及物质资产等有形或无形的浪费。而从财务方面来说,在对物质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重视现金管理,轻视资产管理;重视教学设备的购置,轻视对设备的有效使用;重视实际占有资产的多少,轻视相应资产的有效流通等现象。虽然高校开始重视对资产的管理,并逐渐走向正规化、有效化,但在制度制定和实施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例如,资产实际所有权和经营权不统一、资产在实际应用和收益方面上分配不均衡等。

1.3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高校资金来源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拨款,而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的转变,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使得高校经费来源逐渐趋向多元化,高校经费由原来的依靠国家进行拨款逐渐向财政补助及学生缴费方向过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校经费收入的稳定。但从整体上来看,高校经费还是相对紧张。加之市场由原来的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过渡,人才竞争及生源竞争已成为现阶段的必然趋势。但是高校财务管理依然使用原来的管理模式,缺少在资金筹措和经营方面的意识,也没有感受到相应的财务风险和行业竞争压力。

1.4核算制度及控制机制不完善

首先,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各高校还没有构建起完善的核算制度,使得高校在对教育成本进行核算时,财务会计工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其次,高校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教育成本比较、分析不能有效实施,无法对教育成本加以控制,制度上的欠缺,使得高校在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及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

2提升高校自身财务管理制度水平的有效对策

2.1完善管理体制

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引入市场管理手段与原则,不但可以不再受计划经济影响,还能使高校更具办学活力及竞争实力。从体制上将高校的管理职责和地位加以明确,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从以前的政府控制型转变成政府监督型,这成为如今财务制度和大学制度的一个创新基础。只有不断调整和完善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2.2根据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制定财务制度

完善、健康的制度环境,能有效促进财务制度的形成和完善,推动高校财务水平的稳定提升,确保高校办学效益水平,这不仅是满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实际需求,也是今后高校发展建设的必然趋势。因此,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一种切实有效的制度机制,同时,制度质量中的关键所在就是为制度创建最为合适的制度环境。因此,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及欠缺都表明,必须完善高校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才能给其财务制度的执行打造良好环境,推动高校发展。

2.3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想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就要对其观念进行更新和创新,保证其观念的前沿性,提升高校资金利用效率与效果,推动高校办学目标的实现。近年来,随着高校财务风险的增加,想要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就一定要进行办学创新。增强自己的创新功能,将以前那种不计成本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加以废除。高校内部是一个非常繁杂的组织系统,任何一个部门都有他们经营的资产,并且还创造着一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所以学校自身要创新财务理念,保证其理念和高校发展需求相统一。

2.4完善成本核算制度

高校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制度组成了高校成本核算制度,因此,要进一步了解高校教育成本的内容,不断深化和改革核算体系,使其逐步趋向成熟和完善,保证其成本核算满足高校发展需要。同时还要完善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机制,有计划、有目的性地拓宽其资金来源,推动高校发展和建设。

公司企业财务制度范文第5篇

一、财务管理“金四方”模式的关键:财务管理职能转变

近年来,不论是外部环境,还是企业自身的运营体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相应的,财务管理的职能也发生了一系列转变。同时,从现代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财务管理职能为何要转变,也源于财务人员对自身价值的重塑。某跨国公司CEO曾发出过如此感慨:公司的财务人员应该去向税务或工商甚至银行领薪水,因为他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是面向这些部门而不是所在的企业。这也是从另外一种角度证明了财务人员的一种无奈。因此,财务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特别是对于所在的企业的贡献,首先要考虑的也是如何转变财务管理职能。在现代化财务管理下,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会计基础核算等低附加值的作业趋于集中,以保证企业快速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及时准确;财务工作的重心也会逐渐由后台的记账会计向辅助管理和决策支持转变。财务在企业战略、风险控制、全面预算管理和信用管理领域的支持作用越来越突出。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变配套的变化有以下两点。

其一,是与之适应的流程、人员与组织架构变化这些变化既是财务管理对市场和企业整体管理目标的适应,同时也是财务管理自身创新提升的需要,这些变化具体体现在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两个方面。而在机构设置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了以流程简化为目的的流程再造,诸如票证处理等简单重复的工作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处理,或者外包给其他企业;为了确保财务信息的加工与传送,需要强化支持财务的IT部门与内控部门;为了更好地采集信息和分析,财务部门的触角更加深入业务部门,很大一部分财务人员被划归为专业的战略支持财务,而更多的人则配备到各个经营单位。

其二,是在人员上,则由单一的财务会计衍生为四类人员第一类为共享服务人员。这类人员在严格的报告规范和工作流程约束下从事账务处理、单据处理、员工福利等重复性的工作,以解决原有的重复投入和低效率的弊端。第二类为战略财务人员。这类人员从原来的管理会计演化而来,但承载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既要关注企业财务环境,又要关注知识资产、业务信息等非财务环境,既要研究企业内部信息,又要研究企业外部资源,既要考虑短期变化,更多立足于长期战略,他们必须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能够给公司高层提供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成本运作、融资管理、投资管理等等一系列的决策支持。第三类为执行财务人员,他们主要负责对制定的财务战略和政策具体的执行,这类人员来源于财务系统中的基础财务人员,也包括业务部门中的兼职财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将相关信息反馈给财务系统。第四类为业务财务人员。这类人员来源于财务集中后的财务人员转岗,也包括部分根据业务特点专门招聘的人员,在编制上属于财务,也承担为集团财务提供前端最新信息的职能,但同时也是具体经营单位的一员,他们维护自己单位的利益,为单位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二、四位一体的财务管理“金四方”:战略、业务、执行、共享

(一)“四类”财务关系构筑“金四方“核心

由财务管理职能转变的分析中得出,整个现代财务管理体系具体可区分为四类:即战略财务,共享服务,执行财务和业务财务之间。他们之间的关系,诺基亚财务副总裁Eric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如果把整个财务管理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战略财务就是大脑,起到思考的功能;财务共享服务就是肌腱,更多的是协调;财务执行就好比手和脚,具体地干活;而业务财务就像分布全身的血液和神经,职能是传输[2]。Eric认为,如果一个企业仅仅有共享服务中心,就会蜕化为会计部门;而如果只有战略财务,因为他们高高在上,与公司最高层打交道,时间久了可能失去对业务部门的深切了解,只会根据数据作分析。如果有了上述两个部门,再加上作为深入企业内部运营像毛细血管的业务财务,财务的数据就能传送到经营单位,也可以把业务最前沿的信息和变化传递到大脑中来,这时候整个企业才是“健康的”。业务财务越好,企业的战略信息获取越好,战略财务就越强,对公司的战略管理、绩效考核越有帮助,企业财务执行力就越到位,这样企业的共享服务成果就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你的业务财务底气也越足,四者互为支撑,这是战略“金四方”的核心。

(二)“金四方”构架下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而作为“金四方”构架中的成功案例———中兴通讯,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例子。中兴通讯是同时在香港、深圳两地上市的公司,拥有四大业务领域,在全球有107个分支机构,服务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8万多名员工,其中财务人员近千人。面对这么庞大的机构体系,中兴通讯是如何做到财务的有效管理和财务地位的提升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从中兴的相关财务资料中找到了一组数据:中兴通讯财务现有30%的人员从事业务财务工作,20%的人员从事执行财务工作,30%的人员做共享服务人员,另外20%的人员做战略财务,而财务人员占总人数的比重却控制在1.1%-1.2%之间,接近低于1%的全球最佳水平。因此,关于中兴通讯成功的经验,笔者认为,其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方面至少做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首先是服务于业务,了解业务和领导的需求,把提供有价值信息作为立足点;其次是将实时处理嵌入业务过程,把财务的信息采集员(业务财务)放到业务前端去,将传感器放到业务发生地,这样业务每发生,信息就产生;最后是帮助管理者制定业务处理规则。

(三)企业财务管理重点在“金四方”下的扩展

有鉴于中兴通讯的成功,在“金四方”模式下,企业的财务管理重点可以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进行扩展。一是选择最低资本成本。可以通过在银行信贷、债券、内部募集和国际筹集等方面来选择最低成本筹资;二是降低企业的各项风险。例如可以降低市场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现金流量风险,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等。三是要控制无形资产的投资比重。在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和投资方面等必须加以严格控制,以防范投资失衡;四是要保证投资经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在融资、投资经营活动中,必须通晓资本市场的交易规则,各种金融工具的权益、经营的法律责任、企业的权利与义务等法律问题,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

三、“金四方”模式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

从上述中兴通讯的案例可以看到,正是由于财务核算集中化,战略财务专业化,业务财务一体化,执行财务精细化这四位一体的“金四方”有机组合,使得财务管理趋于精细,财务效能被放大,形成了稳固的战略财务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了财务的集中和高效管理。然而,无论是哪种财务管理模式,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带来财务制度的创新。这是因为,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已呈现向多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许多实力强劲的企业,在强调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的同时,更注重创品牌,拓宽市场空间的长远战略。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随着企业收购、重组等对外扩张步伐的加快,加大财务管理制度化创新的力度是企业在集团化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在“金四方”模式下,笔者认为,现代化的集团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制度化改善和创新。

(一)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角度来看,结合“金四方”模式建立高效统一的创新化集团内部控制制度,对实现高度集中的集团化资金管理,实现资源配置的取长补短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