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产品贸易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7-0-02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和立国之本,尤其是在加入WTO后,人们最为担心的就是农业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2011年,入世后近10年,中国农业虽然风平浪静,偶有波澜,但仍需要我们科学分析,权衡利弊,灵活运用相关的世贸规则,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突破农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各种障碍,使农产品贸易有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下面就我国农产品在进出口方面的现状和相关对策作一下简要的探讨。
一、我国农产品现状―国内方面
(一)农产品生产缺乏协调和统一。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分散经营方式导致农产品的生产时间、品种、质量不能统一,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农产品屡屡受制于贸易技术壁垒。以家庭为单位自主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会导致时间上的不同步性。
(二)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建设滞后。农产品的生产者和加工者知识水平低下难以对产品安全和质量进行科学管理,导致我国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标准落后。
(三)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对外贸易体系不健全。我国现有农产品出口企业对市场、国际市场信息了解常常滞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整个行业也缺乏统一的组织机构从事市场信息的集散,以致很多企业重蹈覆辙。
(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通常做法是,先由有进出口权的贸易公司通过收购或者事先签定的订单从农村获得货源,经过加工,包装后再出口到国外。这种体制的弊端在于生产和出口的主体分离,农民和外贸公司的目标利益存在不一致性。
二、我国农产品现状―国际方面
(一)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与日俱增。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出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考虑,人们对仪器的安全卫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许多国家标准与规则修改或增删具有不确定性,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短期难以适应,甚至因为违反标准与法规而遭到禁运或退货。
(二)各国为保护国内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我国劳动密集性农产品极低的价格优势,能够大量进入国际市场。目前,我国农产品中的蔬菜、水果、禽肉、水产品已经得到国外消费者的认可,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WTO各成员国从利用关税手段转向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这种名正言顺的办法行使贸易保护主义保护本国市场,使贸易技术壁垒大大增加。
(三)美、日、欧盟三个贸易技术壁垒发源地是我国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地。我国出口农产品近75%销往美、日、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这三大经济实体是绝大多数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发源地,他们以经济和科学技术优势,不断设置新的技术标准,提高农产品的进口门槛,而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决定了我国不得不直面TBT的威胁。日本经常设置歧视性技术性贸易壁垒,欧盟限制中国动物源性食品进口以及中国有关转基因生物进口管理条例引发争端等都值得重视。
(四)国际市场上农产品已趋饱和的形势容易引发贸易技术壁垒争端。发达国家率先完成了农业现代化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并实现了农业规模化机械生产,使全球农产品生产总量迅速增加。我国出口农产品以传统的低附加值类型为主,属于替代型产品,可代替发达国家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容易对进口国家的农产品市场形成历史上少见的供大于求阶段,包括棉花在内的部分农产品价格已经低于世界市场,急于扩大对外出口,对市场早已饱和的发达国家造成很大的冲击。
三、改善农产品现状的对策建议
(一)本国的贸易政策需要调整和改善。农业由于是风险最大的行业,所以对其进行补贴是需要的。但受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农业补贴的空间受到限制。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有限的资金支持用在关键的地方,也就是说应当把支持与补贴的政策重点转向农业生产者。西北农村还相当落后,要解决农业发展只有减轻农民负担,使农业生产者免除后顾之忧,让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以更高的积极性发展农业。从这个角度考虑,建议我国农业政策转向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
(二)应加大农业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农业协议》、《补贴与反补贴协议》规定政府可对落后地区的发展、研究与开发农产品、与农业开发有关的环境保护进行补贴与支持。我们应适度执行向中西部倾斜的政策,促进那里农业科研水平的提高,环境治理和农业发展。要通过专项基金建立农业现代化的科教网络。
(三)要重视环保和产品质量。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国家财政中应建立一笔治理和保护农村环境的专项资金,这也是WTO对中国的要求。积极推进环保农业,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政府应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支持、鼓励环保农业的发展,把环保农业作为提升出口的新增长点,政府还应强化环保执法,推行“绿色环境标志”制度。通过科学规划和技术指导,建立起一批外向型农业生态示范区,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注重品牌经营,强化质量意识,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实现国内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中国农产品出口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是不符合卫生检疫质量标准,许多畜产品农药严重超标,这是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及化学农药工业落后而造成的。因此必须要求农民增强环保意识,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打破国外贸易技术壁垒,根本上还要领先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目前国内农产品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农产品质量也应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区别对待。为此,应做好农产品出口基地化、区域化建设,结合无规定疫病区、质量认证体系、质量检测临近体系、质量分级等方面的建设,从整个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动植物卫生检疫工作。中国在出口方面,应加强质量检测,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并强调生产水平的差异,谋求得到差别待遇,减少出口障碍;在进口方面,根据世贸组织要求加强对进口农产品的检测,确保国内环境和人民健康及动植物的生命不受危害。
(四)充分发掘国内外市场,拓展市场和多元化产品。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如近年来多集中于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1995-1998年期间我国出口至日本、香港的农产品价值占出口总值的70%以上,期间60%的蔬菜都出口到日本,这种出口大量集中于某些国家或地区,使我国出口产品在进口国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很容易导致这些国家有借口启动特殊保障条款。所以出口市场多元化,特别是向不发达国家开拓低端产品市场,可以缓解出口过于集中遭致的非关税壁垒的限制,有效地绕开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环境壁垒,并分散出口风险。
扩大农产品出口,就必须拓展销售渠道,多方面进行灵活推广。许多国家的农产品推广方式已经相当成熟。荷兰的农产品销售有非常完整的体系,如世界上最大的阿斯米尔花卉拍卖市场有一系列的标准运作过程,保证了出口花卉的新鲜。我国在一手抓农业生产的同时,另一只手也要加强产品的推广。要建立国际农产品信息机制,协调农业生产企业、加工、流通、出口企业等相关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有效推广,在发展中探索适合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经营模式,形成推广特色。
改进农产品出口策略,拓宽出口地市场范围。企业在努力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应该考虑有步骤地调整农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将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国家。农产品企业可以采取迂回战略战术,通过合资、投资、并购等手段,进行企业的跨国经营,利用外商的技术、生产标准、品牌和营销渠道,跨越复杂、繁琐的贸易技术壁垒。
(五)提高质量、环保、技术和检疫等各项认证工作的规范性。积极推进国际贸易中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工作。一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需要获得“白色通行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绿色通行证”-----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认证。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应积极获得国外权威机构的产品认证和安全认证,取得国际市场的“准入证”。
我们也应积极利用《农业协议》中关于市场准入的诸项规则采取措施打入别国市场。在统一的市场准入原则下,灵活地运用关税约束的机制,是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最好方法。按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发达国家已经承诺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利益的农产品要提供更多的进入机会和更好的进入条件。所以,中国的农产品进入别国,眼光尤其应该放在大宗创汇农产品上。根据《农业协议》,对那些农产品进口大国的最低进入机会不能少于1986年至1988年三年的年平均进口量。有这样的基础作保证,我国的大宗农产品出口,只要产品过硬,就不怕没有机会。
(六)利用成员国身份,积极争取更多有利的贸易条件。充分行使WTO成员国权利,积极参与WTO新一轮农业谈判。要求发达国家履行义务,开放市场,取消技术壁垒,削减补贴,建立公平竞争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为中国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我国农产品贸易的调整和变化将对世界农产品贸易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世界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环境也需要我们今后长期面对。因此,在融入农产品贸易国际一体化的过程中,认清我们所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全面深入分析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国际贸易环境,积极探求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真正提升我国具有生产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提高世界市场出口份额,并以此实现我国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我国农业这一产品发展的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朱晶.贸易保护、市场准入与农产品竞争力[J].国际贸易问题,2004,(2).
[2]邓小华.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4,(1).
[3]徐薇.入世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农业安全状况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5,(3).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保定
本文为2013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保定市农产品对外贸易问题研究》研究成果(编号:201301027)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29日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农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始终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本文以保定为例,研究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各种制约因素,以有效地促进农产品出口,推动农业产业的调整,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一、保定市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一)农产品出口基本情况。2008~2012年,保定市农产品出口占同期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29%、5.92%、4.21%、5.82%和5.13%,其中2010年为最低。经历了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2010年在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迅速增长,农产品出口数量虽较前一年有所增长,但远低于同期全市出口总额的增长率。(表1、表2)
(二)农产品出口市场不丰富,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美国、欧洲及亚洲的日韩是保定市农产品的主要贸易伙伴,2008~2012年,这三大市场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69.9%、66.78%、80%、67.3%、70%,表现为较高的依存度。而对非洲、中东及亚洲除日韩以外市场的开发非常缓慢,对售价较高的美国市场更是缺乏竞争力。出口市场的相对集中,使得保定市农产品的出口有较大的依赖性,进口国的需求波动,某一项贸易壁垒的实施,都会导致保定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严重受阻。
(三)出口农产品综合成本居高不下。据调查显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汇率成本的增加及各种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使保定出口农产品成本增长过快,尤其是人民币对外增长对内贬值,大大削弱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当前,我国企业正处在综合成本全面上升的时期,资源性价格上涨使得企业原材料成本大大增加。(表3、表4)
(四)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比例大,质量低,创新能力差,高附加值的产品严重匮乏,缺乏国际竞争力。
二、保定市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出口主体整体素质欠佳,缺乏龙头企业。保定市农产品出口企业目前有70多家,这些企业大多数规模比较小,生产技术和设备装置比较落后,出口的大多数农产品采取的是量大、价低的竞争策略,高附加值产品缺少。
(二)流通方式及加工工艺有待改进。保定的农业生产具有农户数量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生产的产品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原料种植不成规模,农业化学品使用不规范,致使生产原料存在不确定的安全风险,另外,从业人员的素质及卫生意识淡薄,生产加工工艺落后,贮存、包装及运输等环节的处理方式不当,严重影响着保定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保定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政府的支持政策、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针对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支持,与发达国家对农业的巨额补贴相去甚远;对农业的整体投入不足,农民得到的实惠不多,投资效益不高;对重点出口市场缺乏价格、政策等信息的跟踪监测体系,不能及时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预警机制薄弱;农产品贸易体制管理机构交叉,多头管理及部门调解不力,管理效率低下。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出口。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化学农药的不当使用也导致耕地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而我国的质量标准严重落后,与发达国家越来越严格的技术标准形成鲜明对比,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对保定市农产品出口的制约日显突出。
三、加快保定市农产品出口的建议
(一)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培养外向型农业。在目前农产品相对过剩的条件下,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的程度,以解决农产品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面对市场,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发展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提倡规模化种植;规范农业化学品的使用,降低原料风险,提高原料利用率,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二)优化农产品出口贸易管理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我国现行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管理机制与国际不同步,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生产、流通及贸易大多由一个政府部门统一管理,而在我国,它是由不同职能部门对不同的环节进行管理,这些部门涉及农业部门、质检部门、食药监部门、外经贸、财政和税务等。这种多头管理,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且在相关的管理中,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融资环境、出口信用保险、流通环节中承担的各种税负、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等,都严重制约了保定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三)建立多元化的出口结构。实施多元化的市场格局是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效途径。保定市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欧盟、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应在稳定现有固定市场的同时,增加出口品种,拓展出口空间,增加对拉美、中东、非洲等国市场,分散经营和贸易的风险,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发展基地,开展跨国经营。
(四)强化出口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体系。食品安全不仅是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问题,更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不断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三聚氰胺、毒胶囊、地沟油、苏丹红,给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国外借机抬高进口中国农产品的技术门槛。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力度,出台法规,修订标准,设置机构,加大问责力度,开展专项治理。
为应对日益增多的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应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标准、质量安全标准,尤其对农产品原料的检测管理,对原料收购、生产加工、仓储、储运等相关环节的监管,鼓励企业进行与食品安全相关的ISO22000、HACCP、GAP等第三方认证,提升农产品从生产到出口的标准化、国际化水平。
(五)扩大宣传,创建自己的名牌。发展农产品品牌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农产品品牌化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可以有效地缓解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减轻进入国际市场的压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君.河北省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华北电力大学,2007.
关键词: 中美农产品贸易; 贸易争端; 非关税壁垒
美国在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007年我国自美进口农产品增长较快,成为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加拿大、日本和欧盟)。进口金额达88.46亿美元,增幅达到23.7﹪。同时我国农产品对美国出口额呈稳步上升趋势。2007年我国成为美国农产品进口第五大来源国(仅次于加拿大、欧盟、墨西哥和日本)。
1 中美农产品贸易争端的现实状况
随着中美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加强,在农产品贸易中引发的争端也日益增多。这些争端严重影响了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正常发展。
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摩擦不仅是由于极高的关税征收所导致,更多的是来自那些隐形的非关税壁垒。首先是对农产品的高额贸易补贴,2002年美国《农业法》修改,使得政府补贴巨幅增加至1900亿美元,范围包括棉花,大豆,小麦等大宗商品外的其他如花生,羊毛,蜂蜜等。
其次是强制性技术标准,这里面主要又包括转基因作物问题、绿色壁垒与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环境壁垒。2002年我国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利用了世贸组织允许的技术壁垒,限制了美国转基因作物的出口,引起了美国的不满。同时由于中国水果的品质差,安全性低,常常受到美国的绿色壁垒阻碍,使得中国水果竞争力不断减弱。对于环境壁垒,例如美国对许多食品的包装要求可降解包装,尽量减少对于环境的损害,这也使得贸易的成本增加,实现了美国的贸易保护。
最后就是关于倾销与反倾销问题。我国频频遭受农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困扰,涉及反倾销的商品有蜂蜜,大蒜,小龙虾,浓缩果汁等,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使得中国本来具有比较优势的许多商品失去了竞争能力。
面对各种各样的贸易争端,使得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我国农产品走向美国市场受到了阻碍,不断引发的贸易争端也使得两国在农产品领域的贸易交往受到损害,最终不能最大化的获得国际贸易的利益。
2 中美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贸易自由化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但是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贸易产生摩擦在所难免。其争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2.1 中美经济实力差异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对于贸易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实力强,其政府就能通过补贴,生产标准,竞争条例上的政策提升其农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WTO规则和许多贸易协定都是建立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之上的,特别是关于技术性壁垒的设置,由于发达国家技术优势明显,使得发展中国家很难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由于达不到其技术标准而经常发生摩擦。
2.2 国家利益的左右
一方面,农产品的特殊性必须要求国家加以保护,维护政治的稳定。另一方面农产品的竞争在于一国扩大了某些农产品市场,另一些国家就会失去一些市场。每个国家都想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开发国外市场,就会提供各种各样的鼓励出口的措施,如补贴,并且推行限制进口的措施,如高关税,技术壁垒等。贸易争端的出现实际就是国家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
2.3 农产品贸易协定WTO协议约束有限
由于不同的国家对于WTO协议和其他贸易协议的条款理解有着差异,任何国家都认为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这样以来必定造成各国的纠纷。另一方面贸易制度存在巨大的缺陷,由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制定的标准相应高,这些都说明国际贸易的体系尚不完善。WTO以及各种谈判的协议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约束力是有限的。
2.4 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和质量问题
由于国家不合理出口补贴的政策,使得很多企业为了那道出口补贴,甚至亏本出口造成不规范的价格,致使美国对中国产品提出倾销,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致使出口的农产品质量不过关,远远达不到美国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从而多次出现中国出口的农产品被禁止进口通关,而且还屡次发生食品安全问题。
2.5我国企业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
我国企业的自我保护,预警机制都不完善,也没有强有力的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措施。出口企业缺乏敏锐通畅的信息机制,传导分析信息系统,致使竞争手段单一,国际营销能力不足。出口企业之间的混乱竞争,也导致了本国出口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的恶性竞争,而且国家,商会等组织机构,对于企业的约束管理能力不强,使得企业之间的凝聚力不够,这也从一个方面增加了农产品贸易的摩擦可能性。
3 小结
中美两国在农产品领域的摩擦争端接连不断,但是从整体上看,中美农产品贸易互补的特点,而且国际分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美农产品贸易的前景仍然是十分看好的。当然中美之间的摩擦可能会继续成为阻碍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问题,中国应该从政府,企业,商业协会等多方位考虑解决措施,形成完善的解决机制。为中美农产品贸易扫清障碍,获得双赢机会。
参考文献:
[1]戴强.中美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 贸易观察 2007年 第10期.
[2]向锦.透视中美农产品贸易争端 中国对外开放与国际竞争力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李莉.李阳,绿色壁垒对农产品的冲击以及对策农业经济2008年12 月.
[4]王星丽,农产品出口应对新贸易壁垒的对策宏观经济 2008年9月.
【关键词】绿色 农产品 贸易
所谓绿色农产品,是指“在无公害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产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卫生、优质、营养型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统一的绿色农产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可在世界范围内注册使用”。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并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绿色食品工程活动,同时,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发出了“有机食品”。2001年4月,农业部正式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使我国绿色农产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中国国内大中城市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绿色食品以其鲜明的质量、合理的价位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近几年来,在我国农产品贸易额不断上升的同时,我国的绿色农产品贸易也在快速增长,市场覆盖面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绿色农产品已成功进入了日本、韩国、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显示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出口的绿色农产品主要以粮油类、畜禽蛋奶类、蔬菜类、饮料类为主;展示出了绿色农产品贸易的美好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的绿色农产品在发展的虽取得许多可喜的成绩,但在WTO体制下仍存在很多问题:
(1)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均不健全。随着绿色农产品的普及,由于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一些生产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只要通过了认证,就不再关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问题,这样一来,市场上绿色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好有坏。同时由于对绿色农产品的品牌保护不力,管理体系混乱,致使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假冒的或是不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的农产品。从而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积极推行生产基地的认定及产品的标志管理,便于人们识别安全农产品。
人们对绿色农产品概念缺乏认知,很多人虽然知道绿色食品,但真正能够分清“绿色食品”认证标志的人为数很少,甚至有人认为绿颜色的食品或天然的食品就是绿色食品。一些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关心仅是出于对食品卫生安全的考虑,而尚未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环保与人们健康之间的关系。
(3)我国绿色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难越“绿色壁垒”。所谓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或采用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等,使得国外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贸易保护措施”。它其实就是一种绿色质量标准,也是一种贸易保护措施。由于绿色壁垒具有合法性,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实施了这一贸易保护措施,而且涉及的产品种类也很多。这些国家和地区运用严格的而又繁琐的各种检测技术及标准来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入。如美国在进口管理上,多年来制定了很多制度和措施,如进口产品卫生许可证制度、良好食品生产规范等注册认证制度,近年来又实行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和水产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认证制度等。可见,在今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绿色壁垒给我国绿色农产品贸易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也会越来越多的制约我国绿色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所以目前我国绿色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最大的阻力是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农药残留、黄菌霉素等因素是导致我国绿色农产品出口遭受退货和索赔的主要原因。
论文关键词:WTO,农产品贸易现状,中国农业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源贫乏、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入世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的高效、农业生产者素质的提高等优势使我国在农业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避免入世后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农业造成不利影响,要求我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发展可持续农业,促进农业的整体进步。
1 中国农业发展及农产品贸易现状
1.1农业发展现状
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农业发生了深刻变化, 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主要农产品市场供求稳定。农产品总量成倍的增加,从197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3321亿公斤到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0616亿斤农产品贸易现状,我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粮、棉、油、肉、水产品、水果等已跃居世界首位, 肉、蛋、水产品已超过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农业产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见图1)。
图1 2002-200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及增长速度
但是农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人口、资源等原因,我国的农业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1)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中国。中国农民一年收人均在6000-7000元,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在养殖上,除去幼苗、饲料以及家禽的医药费等,农民一年净收入也能有4000-5000元。而诸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农民一年人均收入为12000美元左右,因此中国虽然农民占全国总数的70%,但人均收入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2)资源快速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资源方面,由于水资源的过渡开采和被污染,导致农业用水严重失调,由于城市外围建设以及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生态环境方面,全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草原退化面积达0.87亿公顷农产品贸易现状,并仍以每年133万多公顷的退化速率在及扩展;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左右,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2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6%;(3)政策对农业倾斜的扶持不够,国家在农业上的投入相对不足;(4)生产方式不适宜生产力的提高。目前的小农生产方式,已经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发展,也阻碍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以后对社会化分工的要求,难以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5)随着农村外出务农人数的增多,农村劳动力大部分转移到城市中对农业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1.2农产品贸易现状
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8年来,广大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入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农产品出口与入世前相比发生了“质”的改变,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可喜局面,出口的增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产品进口更是呈现高速增长的局面。现阶段农产品贸易呈现以下主要特点是:(1)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即饲料、粮食、棉花,丝类等初级产品多,而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制成品较少;传统产品多农产品贸易现状,创新产品少;(2)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产品大部分主要向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出口,而南美、拉美、非洲等发展国家及欠发展国家地区出口量较少,但从贸易保护上来看美国等发达国家却更容易采取贸易保护主义。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每年的农产品贸易总额逐年增加,但2009年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较2008年有所下降(见下表1)。
表1 2002-2009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亿美元)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农产品贸易总额
306
403.6
514.2
562.9
634.8
781
991.6
816.1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海关统计年鉴》2002-2009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中国农产品市场不断开放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逐年增加,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但也给中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挑战,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传统的农产品对外贸易由顺差变逆差(2002-2003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是顺差),并呈现一直延续的趋势(见下表2)。
表2 2004-2009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亿美元)逆差
46.4
11.4
6.7
43.7
181.5
113.9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海关统计年鉴》2004-2009
分析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进口品种数量增加、消费需求增加以及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仍较弱等是造成逆差的主要因素。在需求刚性增长和供给增长乏力的共同约束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额将保持扩大态势。但对农产品贸易存在逆差,不必过于敏感中国。要加快实现农产品出口方向的战略转变,努力使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由调剂国内市场余缺转变为面向世界大市场实现供求平衡,农产品出口的重点由土地密集型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产品。
1.2.1中国农产品贸易相对优势
目前, 中国农产品贸易品种的格局是:畜产品、水产品是主要出口产品,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是主要的进口产品。初级农产品出口在减少,而加工农产品在增加。从市场结构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已经日趋多元化。进入90年代,由于畜产品、水产品出口出现了强劲,中国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着顺差。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长,使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已经从 198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为105.9亿美元,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2.17%,上升到2008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为991.6亿美元农产品贸易现状,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6.33%。中国畜产品、干豆、水产品、食用油籽、植物油、食糖和棉花等农产品进口均在世界各类农产品进口中居前十位;茶叶、水果、干豆、坚果、蔬菜、水产品和食用油籽等农产品出口均在世界各类农产品出口中居前十位(见下表3)。
表3 2008年
中国分类农产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出口
进口
产品
位次
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比重(%)
产品
位次
占世界农产品进口总额比重(%)
茶叶
3
14.43
畜产品
10
3.07
水果
8
3.58
干豆
10
2.70
干豆
3
11.50
水产品
6
4.76
坚果
6
4.67
食用油籽
1
44.60
蔬菜
3
11.19
植物油
1
10.68
水产品
1
11.17
食糖
6
3.62
食用油籽
7
0.91
棉花
1
43.9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2 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WTO框架下我国的农业既会迎来机遇也会面对挑战,虽然WTO会对中国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于中国农业的长期发展来说仍然是利大于弊的。
2.1入世对中国农业的有利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生产专业化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大环境下,势必会带动中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不断缩小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
(1)入世可以享受 WTO现有成员已经享有的好处 ,有利于改善我国现有的农产品出口环境。加入WTO后,我国回到了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直接享受到100多个成员的最惠国待遇。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进口减幅在40%左右,同时还要取消有关非关税的歧视性规定。我国农产品出口不再受高关税和非关税的歧视性的限制,同时还扩大了农产品出口份额。这对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和促进我国农业走向国际化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2)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有利于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入我国农业领域,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中国。此外,加入WTO有利于中国参照国际规范,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农业生产的步伐,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1]。
(3)可以促进国内流通体制的改革
加入WTO后,可以促使我们加强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信息主导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视培育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素质搞活农产品流通;发挥政府的调控与服务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增强中国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制定的主动权
中国将不再仅是国际贸易的执行者,而且将有资格参与农业多边贸易规则的协商与制定。这样,中国就有资格提出有利于我国的贸易规则,保护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有序竞争,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2]。
2.2 入世对中国农业的挑战
入世后中国农产品贸易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入世前中美两国签订农产品贸易协议,中国承诺在入世后逐年降低农产品关税(见下表4)。
表4 入世后中国农产品关税减让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农产品关税减让百分比
21.30%
19.90%
15.80%
15.50%
15.50%
15.50%
15.20%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年鉴》2002-2008
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国外农产品将涌进中国市场,将使我国农业直接面对国际大市场的冲击,经受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
(1)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不利影响
由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简陋农产品贸易现状,科技含量较少,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并且大多数的农产品质量较低,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这意味着我国农产品在不同程度的丧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势必会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和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比例,导致出口不断减少,进口不断增加。
(2)入世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产品市场将会逐步放开经营,国际国内市场融为一体,中国农产品行业将接受国内外市场的严格挑站,物美价廉的绿色农产品,将会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而现在中国农产品质量低、品种少、层次低,已严重不适应国内外市场消费者需要。因此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急需解决的事情,以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地位。
(3)对农业就业的影响
我国在巨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由于国外农业产业的冲击农产品贸易现状,农业结构的调整会导致落后产能部门的淘汰,农业生产部门的部分收缩,这就会造成食品制造业等部门劳动力的失业,并且农村信息闭塞,农民转移成本较高,这也将会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减让和削减非关税壁垒的承诺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入世前中国农产品长期依赖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及非关税措施调控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加入WTO后,各种非关税措施将被禁用,只能转化为相关的等效关税之后,按规定削减[3]中国。关税减让一旦实施, 中国的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政策手段就会丧失,国内市场将面临来自国际市场廉价优质商品的冲击, 为国外农产品占领国内市场创造了便利条件,进而对我国农业形成更大的挑战。
3 入世后中国农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不仅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还要面对国际市场的冲击,为迎接WTO 给中国农业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保护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增长,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农业经营规模小、成本高和劳动生产率低的情况下农产品贸易现状,根据我国农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多层次增值,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我国对农业投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我国农业基础实力较低的情况下,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政府与民间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补贴,确保农业的产业化,优质化增长。
(3)加快农业科技推广
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关系到农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是否具有发展后劲,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与长远的战略意义。为适应入世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出口的整体实力。
(4)积极应对国际上农业保护政策
入世后农产品贸易现状,高关税政策会逐渐被取消,但替代它的是绿色壁垒,各国为保护本国的利益,都采取绿色壁垒,抵制我国农产品进入,我们必须建立相关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安检与认证体系,以应对国际上的农业保护措施。
(5)加快农业集团化经营的步伐
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经营将是加入WTO 之后,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有效途径。农业的集团化经营旨在拉长农业生产链条、创建规模化生产基地, 通过合并、合作的方式增强其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建立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并严格处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三者之间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关系, 巩固和壮大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经营体系, 从而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 结 论
受近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产品贸易环境呈现出不稳定性,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日益增高,中国未来农产品贸易的格局依然复杂多变,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仍然存在。中国应加强对国内农业支持,以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参考文献
[1]何伟林.WTO 给中国农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平原大学学报,200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