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策略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涉农金融信贷品种增加,信贷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农村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资金需求的新变化,从农村的信贷需求看,由小额农贷为主逐渐向大额的、相对固定的转变,由传统农业资金需求向现代农业资金需求转变,由短期的向中长期资金需求转变,从地域上看,具有多样性、不均衡性。近年来,各涉农金融机构结合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加快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创新,增加信贷品种,逐渐简化手续,不断扩展业务服务对象范围,如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公司+农户”贷款和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抵押、质押、保证贷款等多种形式的贷款,还先后开发了仓单质押贷款、社团贷款、信用共同体贷款、动产抵押贷款、中小企业信用联盟贷款、林权证质押贷款等新品种,放贷方式更加趋向灵活多样,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实施“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进乡村工程,让群众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截止2011年5月,德州市已布设金融自助终端200台,1000多个村庄的百姓享受到了便捷的金融服务。根据规划,2年内将实现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渠道匮乏的问题。
金融信贷配套工作稳步推进,金融生态明显改善。一是对农村金融信贷的财政支持和货币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对信贷支农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逐年增加,人民银行对涉农信贷实行差别化的较低准备金率,逐年增加支农再贷款并实行优惠利率,及时调整再贷款使用期限,以满足农民生产经营实际需要。二是深入开展征信体系建设。德州市已开发了包括农村信用信息监测分析系统、信用评价系统、信息服务系统三个模块的“农村信用体系管理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稳步推进“三信”评定工作,已评定全市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占农户、自然村和乡镇的比重达39.12%、40.60%和33.33%。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农户的贷款需求,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缓解。三是农业保险工作有序开展。已有临邑县、齐河县、禹城市、夏津县、乐陵市、武城县被列为农业保险试点县。四是信贷担保机构持续发展。2010年全市信用担保机构已达50家,注册资本金达到16.28亿元。
农村金融信贷领域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目前,德州市农村金融信贷领域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信贷供求总量与结构的双重供需失衡。主要表现为:1.总量供给不足。金融主体缺位与农村不断增长的信贷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德州市农村金融信贷领域的基本矛盾。首先,农村金融机构相对较少,覆盖率偏低,金融信贷供给相对不足,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主体,金融机构功能相对弱化。目前在农村乡镇设有信贷网点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在部分县设立支行,在乡镇以下未设立机构。仅有的2家村镇银行及其它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尚很弱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尽管一些农村开始设立“三农”金融服务站,但村级信贷服务设施和服务人员十分缺乏。大型商业银行参与不够,全市四大商业银行除了农业银行外,其他各行支农贷款投入有限。同时,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高综合经营效益,部分商业银行涉农信贷业务甚至相对缩减,且贷款门槛高,贷款难,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主体,导致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弱化,服务质量水平较低。其次,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邮政储蓄银行贷款业务刚刚开展,远未扭转因制度安排造成农村存款大量流失的局面;农村信用社吸收的存款通过存放商业银行、上缴央行,造成部分资金外流;其他商业银行在农村吸收的资金也有一部分通过系统转移到回报高的非农产业和地区。2.结构性供给失衡。信贷产品服务供给不足与农村日益多元化的信贷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德州市农村信贷矛盾的主要表现。与日益多元化的农村信贷需求相比,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信贷产品种类相对单一,结构不合理,多集中在大额贷款和农户小额贷款两头,10万以上的中等额度信贷规模较小;交易成本较高,贷款利率普遍上浮40-50%,基本接近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信贷对象资格条件要求高,期限短且手续繁琐,难以满足农村生产经营等多样化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农村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产业分化转型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经济合作组织、个体专业户、民营企业等更多的组织形式,主要的种植业、养殖业逐渐从传统的散种、散养向优质化和规模化、合作化、产业化转变;从农业中脱离出来的个体工商户及农副产品加工、仓储、流通、销售企业增长较快,发展型农户日益增多,消费性信贷需求不断增长,农村经济对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趋向多样化、多层次化。农村贷款需求额度在提高,且多数为中长期需求,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需求在30万元以上的占50%以上。目前,农村金融信贷产品主要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抵押或质押贷款为主。为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一般为3万元以下;发放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农村工商业贷款一般为10万元以下,难以满足新农村多样化的生产生活需要。据估计,德州市民间借贷资金总规模达50亿元以上,达到全部贷款余额的32%,新发展民营业户中约有50%是靠民间借贷发展起来的。
制约德州市农村金融信贷发展的三大症结
综合来看,制约德州市农村金融信贷发展的主要是“三农”本身特点、金融体制机制和政策安排这三个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因素。
(一)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较弱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周期性强、风险高,农民收入低且增长较慢,缺乏有效担保,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较弱,是制约农村金融信贷服务发展的首要因素。大部分农村地区仍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结构较为单一,加之长期缺乏技术和资金投入,且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户抵御自然能力弱;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较少,或者缺乏加工和流通环节的龙头企业带动,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难度大,而社会对农产品需求与农户生产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隐含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广大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较差,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运用信贷、保险等金融工具的意识淡薄、能力较弱;多数村镇中小企业经营不规范,没有完整规范的帐务核算资料,难以适应市场与环境选择;农村执法难度较大,执行成本高,也增加了放贷难度。此外,农村分散小聚居的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金融信贷服务的发展。#p#分页标题#e#
(二)风险转移、分担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信贷风险过高涉农信贷风险转移和分担机制尚未健全,造成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过高,影响了支农积极性。首先,农业保险发展跟不上新农村建设需要。政策性农业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制度设计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与实际不相适应、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行政色彩还比较浓厚,政府运用市场杠杆调动农民和承保公司两方积极性的能力不够,使得承保公司没有主动优化条款、降低费率、提高服务水平的动力;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一旦发生巨灾,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与承保公司承担的赔付压力将会急剧增大;过多的考虑为承保公司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保险责任与农民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如小麦保险责任中,常发的冻灾、条锈病等灾害没有被列入保险责任,未能充分发挥使农业保险应有的保障作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大打折扣。其次,农贷担保体系建设跟不上新农村建设需要。贷款担保、评估、登记收费过高,合计费率几乎与贷款利率持平。
(三)政策扶持不到位,农村金融缺乏长效激励机制基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民的弱势性,信息不对称,规模不经济,导致农村金融投资回报期长、成本高且盈利能力较弱,若没有足够的外部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很难吸引天然逐利的商业金融的信贷投入积极性。但就目前来看,德州市农村金融信贷发展还缺乏长效激励机制,政策性的风险补偿和转移机制还有待继续完善,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分散,分块管理,难以形成合力,在税收优惠、利息补贴、政策性担保、保险等方面的投入规模和投入方式上,政府政策性资金还难以有效地分担和补偿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风险,刺激金融机构加大涉农投入的积极性。再就是少数司法部门和抵押登记部门对金融创新支持不够,依法维权效果较差,房地产抵押登记部门收费偏高,评估垄断。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为了增加农业基础的投入,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受地方财力的制约,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仍然严重不足。
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破解德州市农村金融信贷矛盾
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有两大核心问题,即广覆盖和低成本。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资源短缺问题,必须努力探索建立适合德州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分工合理、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适度竞争的新型的多层次、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便捷实惠的普惠型金融服务体系。“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农村经济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困难,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力争在农村金融信贷服务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是当前德州市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事关大局、事关长远。
(一)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构筑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信贷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金融市场开放,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信贷服务体系是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首先,“三农”的特点要求必须构筑农村商业竞争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有机结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完善政策性金融支农运作模式,拓宽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加大对农村交通、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资力度,提高政策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未来的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势必以商业化经营为方向,市场开放也将为民间金融的合法化开启一扇门,为农村金融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应鼓励支持各金融机构在区域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重点引导和规范发展像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P2P小额信贷模式和互金融组织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微小型金融服务体系。再次,从重视市场准入和合规监管转变为重视退出监管,提高金融机构的总体质量,积极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使部分符合条件的民间金融形式有可能通过登记成为合法的农村金融组织。
(二)完善市场体系,发挥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拉动支撑和风险分散转移作用重点支持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或通过债券市场直接融资,进一步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发挥期货交易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担保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商业性贷款担保机构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担保方式,鼓励创新发展、先行先试各种担保方式,拓宽贷款担保物范围,积极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探索开展土地使用产权、林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及股权、专利权质押融资试点。鼓励推进资信高的中小企业之间、农户之间建立互保互助组织;推进商业银行和信用等级高的担保机构密切合作,建立风险共担机制。转移和分散农村信贷风险,还迫切需要保险业“保驾护航”,要继续落实“低保额、广覆盖”原则,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保险服务体系,积极拓展农村保险的深度和广度,探索“政策性保险、商业化运作,政府和保险公司风险共担”的“联办共保”模式。加大金融中介引进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保险中介、会计、法律、审计、证券咨询、信用评级等机构来设立分支机构,提高金融中介服务能力。
(三)稳步推进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努力实现服务产品全覆盖适应农村金融信贷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差异性趋势,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探索“一县一策”的金融服务模式,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突出创新重点,优化信贷投向结构、创新金融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力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三农”资金需求。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零售和批发等多种方式开发多样化信贷产品,鼓励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着力研究和解决农村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积极尝试“农业合作社+农户”“、村委信用+农户信用”、“信贷+保险”等贷款支持模式,推广“惠农卡”、“农户联保”信贷服务模式,积极扩大信贷产品的覆盖面。积极推进支付体系建设,推广农村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努力实现金融机构网点全覆盖,在农村建立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基础,以金融机构业务系统及自助设备为支撑,以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商易通、农民自助服务终端“、三农”金融服务站等特色支付手段为补充覆盖到所有乡镇及大部分行政村的支付结算网络体系。#p#分页标题#e#
(四)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激励农村金融信贷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发挥地方政府在促进农村金融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和改善金融支农风险的财政补偿机制,是破解德州市农村金融信贷的矛盾和促进金融对“三农”长效投入的关键举措。
1.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贷收益和风险补偿机制。遏制农村资金外流不是靠严防死守的行政命令和监督,而是靠经济引导和激励。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趋势下,既要降低信贷成本又要兼顾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单纯强调信贷支农会模糊了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界线,忽视了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容易滋长农村金融机构和借款农户的道德风险。政府应继续加大支持信贷支农的财政投入,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纳入财政引导资金扶持范围,制定金融机构奖励和风险补偿政策,由政府财政出资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奖励基金和专项财政补贴资金,灵活妥善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引导和激励,如补贴贴息、奖励、税收优惠、政策性保险和担保、再贷款、再保险和再担保、联办共保等,实现政府、企业、农民的三赢。
[关键词]欧债危机 内控策略 农村金融
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需要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健全内控机制,从多方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使农村金融更好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国农村金融已经建立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农村金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有效的途径。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过程中需要强化内控机制,防范和化解各种经营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和谐稳定,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水平提升的重要方法,对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内控机制建设主要问题分析
1.欧债危机下存在农村金融内控制度不严密问题
欧债危机下金融市场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农村金融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存在无序性问题,因此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内控制度,才能促使农村金融顺利度过欧债危机的关键时期。我国农村金融内控制度缺乏响应的立法程序,因此行内的规章制度制定比较随意,导致很多制度无法真正发挥效能作用,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很多制度没有经过全面的推敲、论证,制度出台具有随意性的特点,对农村应对欧债危机产生了负面影响,当前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内控制度,内控制度执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外界状况不断修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
2.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制度作用力较弱
内控惩罚和制度培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因素导致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制度作用力弱,当前情况下需要解决制度培训力不强的问题,农村金融发展没有有效的保障措施,对内控制度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管理者和每个员工都要对内控制度熟知,对提升制度的执行力度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如果员工不能正确的理解内控制度,对金融内部规则不能全面把握的情况下,对制度的执行策略会产生影响,很难产生自律效果。其次农村金融内控机制不能全面执行,导致违规惩戒不能全面执行到位,导致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很多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制度作用效力逐步减弱,对自己查处农村金融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各种违规事件产生很大的问题,很多事件无法进行全面有效的内控,对应对欧债危机对农村金融冲击产生不利的影响。最后是我国农村金融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很多职能部门身兼数职无法对金融政策全面的把握,同时制度监督工作不能得到全面的落实,欧债危机下农产品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金融活力也受到影响,导致制度执行的积极性下降,很多职能部门既是教练员又是裁判员,因此惩罚力度不能执行到位,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3.欧债危机下内控缺乏优化机制
欧债危机下内控管理激励机制缺失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因素,内控考核指标过于笼统,导致很多策略无法全面而系统的执行,对企业发展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监督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对政策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那么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解决,欧债危机背景下农村的很多金融政策受到很多因素的约束,导致很多政策不能强制执行,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欧债危机下内控制度对优秀员工的激励不够,导致很多员工被动的接受相关制度,对金融市场自主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快,农村金融市场越来越复杂,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二、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内控建设的措施
1.严格规范各种制度程序
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从源头上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升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为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需要拥有一套规范的制度建设程序,农村金融需要规范各种立法程序,同时需要明确立法的权限,提升立法的水平,对规范农村金融市场,提升农村金融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内控制度需要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对各种处理模式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提升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的整体发展水平。农村金融立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需要贯彻,对金融制度建设进行全面有效的论证,通过对三道论证程序的全方位处理,可以提升金融市场的动力,为应对欧债危机的冲击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当前需要从合格论证、风险论证、法律论证三个角度出发,提升欧债危机的整体应对水平。
2.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内控需要加强文化建设
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内控文化建设不可忽视,通过提升对员工内控管理认知程度,优化金融管理机制,提升农村金融市场整体管理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撑。农村金融内控文化建设是内控长效管理机制顺利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从农村金融机构近几年开展的专项内控制度活动看,很多情况下没有高度重视内控文化建设,导致内控机制不能得到全面的应用,对农村金融市场繁荣稳定、应对欧债危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当前的情况看,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强内控教育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内控制度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学习培训方式提升从业人员掌握内控制度的水平,从业人员全面掌握内控制度,可以更好的利用制度解决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产生的各种问题,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员工对每个内控制度必须学习,每个员工必须全面读懂内控制度,其次需要继续加强员工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员工的职业道德,从思想文化上促使员工能够规范实施金融政策,强调按章办事,科学应对欧债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员工需要根据市场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3.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需要加强违规惩治力度
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内控制度建设需要保持威慑性和严肃性,对于金融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违规行为需要严肃处理,保证内控制度在管理上能够更加科学有效,解决内控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软弱无力的局面,为在欧债危机背景下振兴农村金融市场创造积极的环境,农村金融市场监管过程中需要对各种违规行为进行整体分析,把各种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软实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金融市场环境。欧债危机的背景下农村金融需要加强检查力度,农村金融结构的内控监督管理需要做到科学合理严肃,对各种违法证据需要做到检查有力、执行有效,为金融市场营造良好的氛围。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市场需要按照风险论证、法律论证、合规论证的模式推进各项工作,提升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水平。其次是实行稽核执法集中模式,通过对金融内控机制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稽查,可以发现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对稳定农村金融市场具有很大的作用。欧债危机本身已经冲击农村金融市场,当前金融机构只有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才能把欧债危机对农村金融的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水平。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反馈,对各种信息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避免业务部门自批自查过程中产生的尴尬局面,为严惩各种违规行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欧债危机下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通过机构的转型升级实现服务理念转变,把各种风险控制到最低限度,提升金融机构应对风险的能力。
一、物流金融价值分析
随着物流金融在国内发展迅速,成为物流企业与金融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它将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相结合,使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和物流企业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
(一)对金融机构而言
首先,发展物流金融,有利于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以往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老客户和大客户上,信贷额度较为集中,一定程度上增加机构信贷风险,并且抵押物多为不动产,存在变现周期长、变现成本高、手续繁琐等问题。通过物流金融,能使金融机构进行小额度贷款,改善信贷结构,完善金融产品组合,避免银行授信对象过于集中;在发生业务风险时,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网络和其他货物供需方的紧密联系,对担保品进行迅速变现,降低风险。其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的比重超过85%,其资金需求量大,金融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增长点,拓展物流金融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后,通过“供应链的融资模式”,银行由单纯的资金运营商向资金管理商转变,由专门的资金“出租”转化为资金“运营”,将银行和企业由原来的“租借”关系也变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获取物流产业运作和企业生产运作中的增值收益。
(二)对中小企业而言
首先,物流金融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银行贷款一般倾向于不动产、大项目和大企业,中小企业份额很少,再加上部分企业因自身厂房、土地权证不齐全等问题,通不过抵押贷款申请,加大了融资难度。但通过物流金融,企业可以在基本不改变经营现状(如厂家自有仓库、第三方监管)的情况下,降低融资成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资金占用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盘活存货,增强资金实力。
(三)对于物流企业而言
据报道,作为全国港口第一家涉足物流金融业务的天津港散货交易市场,到2010年6月为止,已与77家物流企业建立了紧密物流金融业务关系,累计为客商获得近48亿元的融资贷款,监管电煤、焦炭、矿石和木材等大宗商品400余万吨,实现收入1100万元。在这个物流金融实践中体现,物流企业通过物流金融服务,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上,也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源。竞争力来源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物流金融服务,从而获得中小企业青睐,促使客户关系更紧密。利润源来自于对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附加值方案管理上,因为随着城市的扩张,交通限行、燃油价格上涨、原有物流网络布局不合理、重复收税和物流企业入场门槛低等原因,使物流在激烈的竞争中仓储成本、配送成本等急速提高,使行业利润了下降到不足5%,而物流企业通过为金融机构提供质押物评估、监控、保管和咨询等服务获得的增值服务利润。同时,提供融资吸引到的客户群也成为一个固定的利润增长点。
二、物流金融的风险分析
1.法律风险。在物流金融业务因为涉及多方主体,质押物在各主体之间流动时容易产生所有权纠纷,但我国《担保法》和《合同法》中与金融物流相关的条款并不完善,且缺乏指导性文件可以依据,此外,我国尚未建立流动资产评估体系,使质押登记制度不健全,导致业务往来中容易由于标准法律合同样本的缺失引发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的法律纠纷。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从金融机构角度上进行分析,一方面指融资企业的信用,一方面指物流企业的信用。如融资企业在质押过程中使用走私物品,利用他人的货物进行质押或者在动态质押换货过程中以次充好,增大质物风险,也可能在垫付融资模式下,买卖双方对物流企业进行欺诈,骗取物流企业的垫付资金;物流企业信用指其为帮助中小企业为获取融资,提供不真实或虚假的数据等,造成金融机构的资金风险。
3.人才风险。物流金融业务操作环节复杂,业务品种繁多、质押物种类多、涉及客户多且市场环境较大,需要大批懂物流、金融、法律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而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时间较短,熟悉国内外金融知识,懂得物流金融且能开展物流业务的双重人才是少之又少。
4.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来源于政策环境和物流行业的市场资源。目前我国物流金融业物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容易受政策环境的影响,当国家采取银根收缩政策时,金融机构会缩小对中小企业和物流企业的授信额度;提高企业融资门槛;缩短融资期限等,这都有可能导致物流企业或中小企业违约,引发供应链上的经营风险。其次,据调查,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规模在百人以下,受规模和资本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在员工素质、信息管理能力、风险防范和物流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现状,这将给物流金融运行带来市场运作风险。
5.质物风险。质物的风险来源于一是质物选择不当,银行没有选择市场需求量大、易储存、市场流动性强、价格变化小的质押物,导致发生风险时,质物不能及时变现。二是监管机构即物流机构保管不善,在质押期间,物流机构对商品性质认识不清,保管设备使用不当,温湿度控制不力,防偷防盗机制落实不到位等等原因造成质押物在数量和品质上发生变化,影响变现。三是评估体系不够健全,对质押物的合法性缺乏有效的识别,对质押物数量变化时价值的判定失误等都会产生质物风险。
6.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主要指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如设施设备陈旧、功能单一;信息网络技术落后,信息不完整,工作效率不高;价值评估体系不完善,造成质物不足和落空;标准化程度低,在货物的仓储、装卸和运输等过程中缺乏基本设备的统一规范等等。
三、物流金融风险应对策略
1.加强信息化管理。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后,其客户的数量更多、客户的地理位置分布更广、客户价值识别难度提高、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导致服务方式变得更多元化等,这些变化迫使银行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信息以保证决策的可信度,对此,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系统将有效的保证服务质量和效率,控制经营风险。同时,物流企业在开展物流金融服务过程中,利用内部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协调各个部门和环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防范和减少内部操作失误。
2.加强信用管理。对融资企业,通过对客户资料的收集、客户档案的管理、资信的调查实现客户信用分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信用额度稽核制度、合同与结算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等,对客户实现全方位的信用管理;避免和杜绝质押对象为走私、违禁物品、产权不清物品,防止质物风险。对物流企业,考虑其作为物流金融中的中间角色,对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物流网络、质物评估能力、物流技术使用开发、信息系统完善情况等建立信用评价机制。
3.拓展物流金融的融资渠道。对银行,可以运用资产重组、资产并购、IPO、票据融资、产权置换、参股控股等方式扩大实力和市场规模;采取多种融资业务,增加资金利用效率,如针对物流经营相关的大型设施设备和关键技术进行进行实物型租赁和技术型参股。从物流金融运营的整体上,建立风险损失补偿基金,通过资金池,对物流业务中发生的风险承担赔偿责任。资金池可以通过物流企业面向出质人,对每笔融资业务收取一定比例风险补偿金形成,也可以通过上市的方法获得,不上市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企业多元化投资形成。
4.完善政策法律法规。随着金融物流业务的快速发展,参与到金融物流的当事人会越来越多,各当事人的利益诉求也会不同,政府部门应该加快出台相关政策,如市场准入机制;质物接收流程和监管监察机制;金融业务服务流程和收费标准等,从而理顺相关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同时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加大执行力度,严查违法违规行为,逐步完善物流金融经营风险的防范体系。
5.加强人才培养。人的因素是影响物流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在业务中,需要员工识别和评估风险、监管质押物、向客户设计物流金融方案、进行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创新等,员工的素质将决定物流金融的风险,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和吸引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能从整体上规范物流金融业务,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降低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关键词:区域金融合作;利弊;对策
一、区域金融合作的概念和内容
1.概念
一般来说,所谓区域金融合作,是指由地理位置临近、经济联系程度较紧密的若干地区,为获取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通过协商达成各金融主体的联合与协作,以实现金融资源在地区间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自由流动而形成的,是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表现,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 内容
区域金融合作主要包括区域金融资源的共享、金融市场的联结、金融制度的统一、金融政策的协调等方面。
金融资源的共享是指区域内包括金融合作所需资金、人才、管理、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共同使用。一个金融区域内的要素只有能够摆脱地理上或行政上的束缚,使区域内各成员享有自由享用的权利,才能够带来资源优化配置的好处。资源的共享是建立区域金融、区域经济的必要条件。
金融市场的联结是指整个金融区域内的市场是个统一的整体,没有市场进入或退出的壁垒,金融市场是开放的、完整的,是一个大市场而不是相互分割和独立的。分割独立的市场对经济联系较紧密的地区的发展是不利的,国与国之间的市场如果相互封闭那就享受不到开放经济下自由贸易和合作的好处,区域亦然。
金融制度的统一是指在一个区域的金融领域内拥有同一的制度,包括法律、规章、准则等具约束性的规范。制度是人为制定的,各地区因为不同的经济基础和发展背景而具有不同的制度,但是要进行区域金融合作就得有一个统一的制度约束,如果制度杂且乱就失去了制定制度以便于管理的最初目的。
金融政策的协调是指在一个统一的金融区域内,不同地区的政策需要相互协调以适应整体区域的发展。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各地区金融政策的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因其具有总体上的优势而率先发展,其经济基础雄厚,产生了较发达的金融业,其政策需求和供给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适应性上都要多且优;相反,西部边远地区因其区位劣势造成的经济基础薄弱而不得不停留在较低层次的金融业发展水平上,对应的政策需求和供给也有显著的不同。因而,不同地区的政策需要相互协调来适应区域金融合作的需要。
二、参与区域金融合作利弊分析
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抓住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的机遇是有利的,即能够在中部振兴中加快提升、带头前进。然而,参与合作,必然也会有很多不利的结果,下面就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打利弊进行分析。
(一) 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有利分析
1. 可以筹集地区资金,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区域金融合作,可以使成员地区在资金上进行融通,以弥补单个地区资金不足对地区发展的制约,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首先,区域内面对的是一个更大的市场,有更多的投资者,资金来源会较之前充足很多。其次,作为一个整体的区域,筹资能力被放大了。无论从担保上、信誉上还是还款能力上都比单一地区更有优势和实力。这样就有效克服了以前单一地区、单一企业、单一政府筹措资金能力不足的问题。2008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在面临国内外不利的金融发展环境下,长三角地区仍然体现出较强的吸收资金和存款的能力。从存款情况看,2008年末,长三角16城市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9万亿元,达到95945亿元,同比增长19.9%,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可见,安徽加入长三角地区金融合作必然也可以享受资金融通带来的好处。
2. 带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提升本地金融软实力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桥头堡”,尤其是上海更有可能成为国际金融的又一中心。上海集中了金融业的先进技术和高级管理经验,有很多世界著名银行、证券等金融业机构的中国总部设在上海,像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恒生银行和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上海与拥有世界先进和前沿技术经验的国际性金融机构相联系、相交流,使上海成为传达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前沿地区,因而毗邻上海的整个泛长三角地区都会享受到金融辐射带来的好处。安徽作为长三角腹地,与长三角地区建立区域金融合作关系会极大的有利于本地区的金融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提升。
3. 享受资源优化配置的好处,促进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金融要素在“无形的手”的支配下,从低收益率区域向高收益率区域流动,要素的流动和组合使充沛地流出要素、短缺区流入要素,最后形成整个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内要素的自由流动,还会极大的节约成本。因为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要素流动性加强,并且有个更大的市场来让这些要素自由流动,这样可以达到机构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益。譬如当一个产业足够大时可使资源有更好的配置,该产业内企业的平均成本也可以因为产业的规模扩大而降低。形成更低的交易成本,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随之降低,节约在融资中介过程中所占用的各种资源,提高资本配置收益。这些的共同结果是一个更大的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4.区域联合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一定程度上受地区市场一体化程度和关联度的影响,也就是说,金融风险可能会在一体化程度高的区域间迅速传导。而安徽处于长三角腹地,其经济金融要明显滞后于沿海地区,这种客观现实在短期内并不会消失,也是因为金融关联度不强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隔金融风险的传播。另一方面,区域体系内如果政策制定得当、金融监管有力、防范措施健全,那么区域金融风险就难以形成。最后,当然,如果整合地区的整体力量,相互给予金融支持,发挥区域连接的资金、管理上的优势,就能提高地区抗击投机资本的冲击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5. 金融方面差异化大,有利于与长三角金融业的互补而非竞争,提高整体竞争力
安徽缺少创新类金融产品,例如金融衍生类产品、金融理财产品;缺少创新类金融业务,例如金融租赁、创业投资、基金管理、风险投资和融资担保等业务;缺少各种类型金融机构,例如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专业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证券市场不发达,地方政府的债券、企业的债券、公司的债券、专项投资项目的债券发展落后。但是安徽金融有其发展特点,虽然在现代化程度上是落后的,但正因如此,才与长三角地区不存在激烈竞争。安徽金融可以定位于低端商品,侧重传统商品的继续发展,发展金融支持农业、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做好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融资需要。差异性会让本省薄弱的金融业拥有自己的发展机会,会提高其竞争力,走出去发展壮大。这也有利于提升长三角整体金融实力,有利于加快区域金融中心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
(二)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不利分析
1. 落后的金融基础设施可能不利于合作的深入展开
这是安徽本地金融弱势的表现,目前,从各项统计数据上来看,安徽金融业整体水平差强人意。金融基础设施的落后体现在金融机构上:缺少外地金融机构、本地数量不多,且局限于国有商业银行,非国有银行、中小银行较少;体现在吸收资金能力上,据统计,安徽在08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首度突破万亿元,达到10303.3亿元,而07年长三角三省市这一数据分别是江苏30450.5亿元,浙江29030.33亿元,上海30315.53亿元;体现在法律法规建设上:还没有建立资本市场的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欠逃债务、政府干预、法律执行力不够等问题还相对严重;体现在政策服务上:没有发达的金融业就肯定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服务,因而这方面也是缺失的。基础设施薄弱可能会让“有想法”进驻安徽的外地金融机构也无法实现,可以说这是个“硬伤”,也是外地金融机构最担心的。
2. 在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会带来本地优良要素流失的风险
要素自由流动是把双刃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某个区域的要素自由的从边际生产率低的地区向边际生产率高的地区流动,达到利润最高的地区,有利于该区域整体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对于要素流出区来说,这却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尤其是资金的流失和人才的流失,前者可能会导致银行等金融产业的流动性风险,后者可能会削弱金融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流动性无论是对于银行或企业都是致命的,缺乏流动性就意味着这个银行或企业可能会破产倒闭,失去存在的基础,无论哪家银行或企业都不会无视这个风险。对于金融业竞争力不强的安徽来说,尤其不能有大量资金的流失,否则不要说合作带来的益处了,只能承担巨大的风险。人才是创新之源。没有金融高级人才就不会有金融的创新发展。创新现在在任何领域都是个相当热门的词,因为创新会带来巨大的利润、带来持续的发展。安徽金融在成长阶段也就更不能流失大量的高级人才,而区域间的合作,出于利益考虑,人才不一定可以留得住。
3. 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扩大了风险
跨省市的区域金融合作显然使金融监管的难度加大,多加个地区可能会多加几倍的风险。首先是监管机构不一定了解该地区现存金融业的状况,要去查找调查会花费时间和成本。其次是监管机构就算可以容易的获得该地区的金融所需资料,这方面的成本较低,但是,也要有专门的人员来分析加入后监管条例的适应性和统一性,并制定出相应的适合整体区域的监管条例或法规。最后,新增了一个地区显然增大了惩罚区域内违犯法律法规的金融机构或人员的工作量。从这几个方面来说,融入长三角金融区,如果没有建立起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金融安全和治理金融危机的制度安排,就会扩大市场风险,造成风险和监管之间的失衡。
可以看出,安徽融入长三角金融区是既有收益又有成本。但是区域金融一体化是一种趋势,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也需要更广阔的腹地来支撑,区域金融一体化的有利之处将是大于其付出的成本的。所以基于以上分析,本人提出了安徽参与合作的策略。
三、安徽融入长三角区域金融的策略分析
(一) 加强地区间的交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强有力的利益协调机制是成功创建金融合作区的重要保障。参与合作的各区域都有要求从区域合作中获得利益的权利,只有各地区均能公平合理地从区域金融合作中获得收益,才能带来持续的合作动力,并能严格遵照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及规则开展市场化条件下的区域金融合作。如果各区域在合作以后反而丧失了其基本的合作利益,并且似乎还有被“边缘化”的威胁,区域金融合作就不能再继续下去。但是,区域整体利益与各地区的局部利益并不一定能保持统一,总会由于区域间各方面的区别而产生差异,各个区域内每个个体作用力的总和构成了区域整体的利益。因此,建立一套公平、合理、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解决合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保障各方的合作积极性,是金融合作实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利益协调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建立利益协调机构
首先需要的是,有个大家公认的或者共同组建的机构来协调金融合作中的利益。其形式可以是组建一个专门的部门,如泛长三角金融发展协调委员会。负责加强各地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高层间的信息互通和相互合作,统一协调金融合作的相关事宜,制定统一的金融合作方针及政策,对金融合作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或者可以以会议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报告,加强各自的沟通。对于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地区间利益冲突,应该根据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利益兼顾和适当补偿的原则、以实现整体的最优利益为准则、以共同遵守的条例为规范、适当以法律为保障,妥善处理和协调。要能够形成既充分调动各地区开展金融合作的积极性,又有合力,既有整体利益又有个别利益,各地区协调发展的局面。
2. 发挥政府协调的作用,坚持利益共享
市场机制引导金融资源跨地区流动,然而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的时候就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组织者、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者以及市场运行的调控者,在规划产业布局、推进区域市场开放和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必须以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为目的,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发挥其良性作用。对安徽省来说,金融基础薄弱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这样才能发展本地金融业、保护本地金融业。另外,在金融合作过程中肯定会有某一地区成为发展重心,长三角肯定是以上海为中心,但是,每一个地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只要能充分利用优势,准确把握本地区在区域合作中的定位,都将能享受到金融合作所带来的收益。所以要坚持利益共享的原则,最终实现整体的利益。
(二)加强区域内金融监管的协调
在金融监管上,长三角16城市加上安徽省的金融机构分属人行上海分行、南京分行、杭州中心支行监督管理。金融管理当局的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并不完全吻合,主要按行政区划分工的模式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
1. 职责分工明确,搞好本范围内的事情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这是适应当前我国金融制度的要求。首先要把属于自己范围内的事情做好。安徽处于内陆,安徽银行业分属人行南京分行管理,因此在南京分行的带领下,本地银行业机构要明确定位,防止监管错位;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报告和检查制度;对于监管不明确的地方,要相互协商;要明确责任制,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防止出现监管空白和相互推卸责任。
2.进行沟通,推进信息共享,建立区域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披露是发挥金融风险监管职能的有力保障,信息交换的及时准确性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原因。出现信息沟通不畅与信息闭塞将会极大地阻碍合作发展,信息流不畅提高了企业和银行各方面的成本,增加了银行面临的潜在风险。当前信息流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金融领域更是如此。因而,要加强区域间信息沟通,金融业高层、各协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会议、报告等建立沟通机制,及时准确的传递、披露信息;要建立金融风险预警体系,设立评估机构,进行追踪、分析和预测;要加大信息建设投入力度,扩大和完善信息传导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以优惠的政策,引导要素流进来
主要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以提升本地的金融业实力。
资金方面,一是需要政府以优惠政策,如进入市场的便利、税收的减免、竞争的限制等措施来吸引外地企业的进驻;二是需要本地大中小企业加快自身发展,以实际需要来扩大资金需求。比如安徽省应该加大力度发展以奇瑞、江淮为代表的本地民族汽车产业,使其发展成更具出口竞争力的民族品牌。在发展中对资金的需求会加大,有需求便有供给,可以引导资金流入,促进本地企业发展,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
在技术上,同样要引进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如为了发展本地金融业,可以借鉴相邻省份,具有类似业情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结合本地特殊业情,以本地实际需要为准制定政策。安徽目前缺少技术上的创新,原有技术落后,因而要把创新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更新理念,在融入长三角金融区时着重技术的引进。
人才引进上,人才在现阶段是任何行业都需求的。对于落后的安徽来说,想要快速发展和提升,人才的引进是个捷径。有了具有丰富知识、先进管理经验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可以带来知识的“溢出效应”,使总收益大于投入的总成本,节约发展的时间、提高发展的效率。所以,政府应以各种优惠措施挽留人才,给与他们优厚待遇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四) 建立风险联动防控措施
1. 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风险虽然不确定,但还是可以通过种种方法来预知并控制的。这就需要建立整个区域内的风险预警体系。可以通过专门机构首先对区域内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别、关联度、危害程度等一一作出预测和评估,根据风险的以上信息制定预警指标以供参考。定时对以上各参数重新估计,不定时根据需要和当前形势对各类风险追踪分析。
2. 及时有效的风险处理
发生较大风险后,本着缩小化解的原则来处理。某个成员较小的风险使其不要蔓延至其他地区,较大的风险要集中各成员的力量,通过自我救助、外部救助等形式,通过注资、募股、再贷款、收购、破产关闭等方法来处理。能够继续经营的要坚决给予帮助,不能够再继续经营或者救助成本十分巨大的也要毫不惋惜的令其关闭破产。对任何风险都要及时处理,卡住风险源头,否则就有可能使小风险变大风险,大风险变巨大的风险。
3. 提高风险意识
任何认为加入一个区域就可以依靠别人来帮助自己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区域内是需要相互支持的,然而却绝不是相互依赖。安徽省要加入长三角金融圈也不能放松风险意识,妄图想要在风险发生的时候依靠他人来给予解决是不现实的,只有在风险发生已经无法凭借自身的力量时,相互帮助才是义务。因而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风险意识。而正因为加入长三角金融圈可能面对更多更大的风险,我们更应该提高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伟潘. 长三角地区金融合作优势与前景探讨[J]. 国际经济合作. 2006(12)
[2] 尹优平. 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6)
[3] 丁萌. 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4] 向松祚译. 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第五卷――汇率与最优汇率区[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10)
[5] 胡汝银. 经济与金融市场一体化:制约因素与行动取向.上海金融.2006(1)
[6] 易会满. 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区域化――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联动策略研究[J]. 金融论坛. 2004(2)
[7] 田霖. 区域金融成长差异―金融地理学视角.第l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1]农业产业化是我国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选择,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探讨金融部门对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策略,有利于推动和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农业产业化强调集约化生产,通过金融中介引导资金集中到农业部门,能促进涉农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持续增长。农业龙头企业获取资金支持可以集中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产业,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受到自然环境和贮藏条件的约束大,金融支持对于抗击风险有积极意义,如金融部门提供的农业保险和商品期货交易机制有利于农业企业应对市场风险。总之,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意见深远。
二、当前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仍然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影响到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相对集中,基层银行支持农业发展地位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分支机构为农业服务能力。特别是县以下机构网点少,存多贷少,分流了农村资金。此外,由于金融支持业务品种相对单一,造成不能与农业产业化资金需求相适应。由于金融部门信贷管理方式不灵活,手续复杂且贷款期限结构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匹配等也影响了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效率。
(二)企业自身存在不足影响到金融支持力度
在农业产业化大发展的进程中,有不少企业仍然由于规模小、财务不规范、产品单一、没有稳定销售渠道等,难于达到金融机构对其融资的资格;由于缺乏专业的行业评估机构,造成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资产负债评估困难而引发信息不对称;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保险意识薄弱,投保率低,保障面窄,使得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等特殊情况,风险便向金融部门转嫁等影响金融安全的系统性风险。这些都影响到银行部门对其金融服务积极性。
(三)农业的内在特性影响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
农业本身的弱质性抑制农业产业化的资金供给。因为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储存期短、成本高、供求弹性小导致农业企业投资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到金融部门对涉农企业注入资金的积极性。
三、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的策略
(一)创新金融部门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资金,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在各自业务范围内采取授信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产品收购的支持力度。应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基于订单农业的信贷、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针对龙头企业和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可开发专门的龙头企业贷款、贸易融资、贴现、保理、贷款承诺、保证、信用证、票据承兑等表内外授信和金融业务产品和服务。
(二)提升农业产业化企业获取金融支持的内生力
政府部门应定期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采取定期统计、情况调度、实地考察、随机抽查、重点督查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市场销售、带农增收、质量安全等方面情况,从源头上帮助农业企业提高质量,树立规范意识,强化内部控制,以推动更多优质的符合上市条件的农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同时,积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健全龙头企业和农户诚信评价、信息披露制度,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诚实经营,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和农户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对信用良好的龙头企业和农户以及由信用担保机构提供连带责任的龙头企业贷款给予利率优惠。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切实维护金融债权,营造良好的金融支持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