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文化教案

社会文化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文化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文化教案

社会文化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微营销;传播

G642;F713.8-4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媒体这几年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化媒体营销也风生水起。和传统营销手段相比,社会化媒体营销拥有更多的表现形式和创意手段。 一般而言,社会化媒体营销是指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吸引用户关注、信息分享等来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这种营销方式往往以“口口相传”为核心驱动力,依赖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无限制互动交流[1]。广告文案是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很多学生毕业以后往往是给品牌和企业在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写作广告文案,社会化媒体的广告文案写作与传统媒体广告文案有了很大的不同,它非常讲究如何让文案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大量人气,并在受众的社会关系内进行广告信息的快速传递。但是,在现在广告文案的教材里和课堂上对社会化媒体下的广告文案教学很少涉及,导致学生走出课堂,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考虑如何在广告文案课程中强化社交媒体文案的实践。

一、强化广告标题的练习

广告教皇奥格威说过“读标题的人平均为读正文的人的5倍”,标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标题的作用进一步被放大,比起内文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海量信息让消费者必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选择性的注意和阅读。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消费者往往是根据标题决定要不要点开链接进行浏览,如果没有精彩的标题,再优质的内容也无法呈现出来。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制作标题的能力,是课程训练当中一项重要内容,秉承CBI 原则对学生进行标题训练是比较有效的。C代表connection,表示标题要与读者建立身份关联指向,即消费者一看到这标题,就意识到这篇文章就是写给“我”的,和“我”有着重要关系,有着强烈的身份代入感。如著名的广告公号姜茶茶的很多标题都符合此特征,如《广告狗专用表情包大放送》、《广告人天天谈创意,结果大部分广告还不是套路?》、《如果一个文案还在用洪荒之力,那么他的工资不会超过五千块》、《要砍就砍我,别砍预算》等等,都会引起广告人士的强烈兴趣,想去浏览正文。B指benefit,指标题提炼出消费者最关心的利益点,给消费者带来利益承诺。如比较两个关于少儿英语培训的标题,“少儿英语暑期班,即将开课” 、“应试英语out啦,4―6岁来美亚啦,免费体验美国小学”,高下立见,前者泛泛而谈,后者具有针对性,向目标消费者道出了切切实实的利益。I表示interesting,指标题要能够充分调动消费者的兴趣和欲望,人有七情六欲,标题要善于洞察人性,与人的各种欲望如猎奇、懒惰、虚荣、自尊去沟通和互动。如下面两个标题如果刊登在微信上的话,“眼镜是最暴利的行业之一”、“成本70敢卖1080元!揭秘又一惊人暴利行业……”,显然后者会更受欢迎,点击率和转发率会更高,因为它迎合了人们的猎奇心理,还有这两个标题对比“如何制作一个好标题”、“如何用一个标题引爆微信朋友圈传播”,同样后者会更加被人们所重视,它利用了人们的懒惰心理。根据CBI原则,让学生拟制标题或者对标题进行修改,学生会对社会化媒体下标题制作的要求有着更为切实的体会。

二、 掌握神转折文案的写作

所谓神转折是指事物发生了一种突破了常理、违背了逻辑、脱离了原有世界观的变化,这种变化往往让人始料不及,完全没有准备。神转折与广告文案结合在一起,能增强文案的可读性和娱乐性,特别是其表达方式在转折前后有一种强烈反差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神转折文案可长可短,短则几十字,长则洋洋洒洒数千字,现在成为微博、微信非常流行的一种文案,如知名段子手善财神在微博上给百度写的文案――“白娘子受伤现了原形不知所踪,许仙狂奔到西湖边找到当年的船夫,急切问:“快告诉我娘子在哪里?娘子在哪里?”船夫一脸茫然:“我,我不知道。”许仙发疯似的紧紧掐住船夫:“你是摆渡你不知道?”,这个段子把传统民间故事与现代化的互联网产品百度相结合,神转折用的非常巧妙,让读者不禁莞尔一笑。还有微博红人顾爷做的广告基本都是如此,不过他的基本上是长文案,往往是先给受众讲一个高大上的艺术故事,让人沉浸在美好的氛围中,在临近结尾时,情节急转直下,植入的品牌露出真身,让人猝及不防,从而对植入的品牌记忆深刻。传统教学对这种文案的基本没有关注,在社会化媒体下,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在课堂上教学生掌握神转折文案的写作,练习可以循序渐进,先从小练习开始,然后逐渐加大难度。如给出元稹在《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写的一句诗“垂死病中惊坐起”,要求学生写下半句,让诗变得颇有喜感或深意。原作是“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给人的感觉是凄凉悲伤。学生接到任务后,创作热情被点燃,佳作频出,如“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面膜还没贴”,“垂死病中惊坐起,自拍发个朋友圈”、“垂死病中惊坐起,无人知是荔枝来”,不一而足。难度加大的话,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写神转折的段子或故事。现在网上很多这样的营销征文比赛,如魅族的神转折大赛、好想你红枣微故事等等,直接就可以当做教学训练选题,并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参与到真正的实战中去。

三、强化借势文案实践

所谓借势文案是将广告的目的隐藏于营销活动之中,把文案的推广融入到一个消费者喜闻乐见的环境里,使消费者在该环境中注意到广告的营销手段。借势文案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由于传播速度快、运作成本低,话题性强、容易吸引注意,运作得当的话,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成为当下非常流行的推广方式。每当热点来临之时,各个企业都在绞尽脑汁考虑寻找品牌与热点能够契合的切入口,以引发受众的第二次传播,增加品牌的曝光度,从而顺利搭上借势营销的顺风车。所以课堂的学习必须与业界进行有效对接,当有热点事件爆出时,就要求学生进行借势文案的写作。训练方式可以分两种途径进行,一是不限品牌,要学生思考可以将什么品牌与热点巧妙结合,二是指定品牌,要求学生寻找改品牌与事件的吻合点。然在练习当中,一定要向学生强调,不是所有的热点事件都可以拿来做营销,要学会分析事件的内容和辨别事件的性质,必须以基本的人文关怀和道德作为营销底线。

四、重视流行体文案的训练

“体”指的一种带有固定词语或句子,有着固定的构成模式和语义内涵的临时的、固定的语篇模式,它的形成过程是一种语篇的创作活动,把这些创作成果集合起来我们便把它称作为一种“流行体”[2]。流行体肇始 于2006年的“梨花体”,后来又出现了“知音体”、“走近科学体”、“凡客体”。而从2011年开始,随着社会化媒体的爆炸性发展,流行体层出不穷,如“淘宝体”、““宝黛体”、“遇见体”、“私奔体”“蓝精灵体”、“TVB 体”、“甄痔濉薄“山东南翔体”。社会化媒体凭借着便捷和互动性强等优势,成为各种流行体诞生的温床。流行体通与生俱来的强大的娱乐性和舆论性,成为企业推广运作的利器。所以一旦有流行体出现,教师要马上引导学生对该流行体进行分析,从流行的原因、传播的机制、文体的特点等做多层次、多角度的剖析,使学生对流行体建立起全面认识之后,教师就要学生进行流行体的模仿训练,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品牌与流行体结合,也可以要求学生将某特定品牌植入到流行体中去。随着社会化媒体对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现在流行体的周期非常短,经常是你还没唱罢我就登场了,所以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发现某一有流行体爆红,第一时间就必须拿到课堂上与学生练兵,不然流行体过时之后,再让学生操练,学生的兴趣会大打折扣。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广告传播日新月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一名高素质的老师必须对相关的教学信息和前沿动态保持相当高的敏感度,终生学习,迅速有效的发现和掌握对文案教学有价值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整合到广告文案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自由。

参考文献:

社会文化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后教学法 英语教师 教学启示 

一、后教学法研究背景

英语作为一种全球性语言,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研究这门语言。增强英语教学的效果一直以来都受到密切的关注。众多英语研究者和教师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并且将心理学、认知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来,相继创造出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等许多教学法。试图找到一种完美的教学法是多少年来英语教育界孜孜不倦的追求,但到目前为止,任何一种已知的教学法都不能解决所有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随着对教学法研究的深入和不断的反思,人们开始意识到过去没有,也许永远不会有这样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万能教学法出现。

二、后教学法

既然追求“最佳教学法”没有出路,以库马(kumaravadivelu)为代表的学者经过批判性思考和深刻反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后教学法”,从而将教学法研究引到新的路线上来。作为后教学法的集大成者,库马提出了由具体性、实际性和社会性三个参数组成的外语教学理论框架。它并没有提供或选择一种(最佳)教学法,而是提出了对待教学法的新思路,从而摆脱了教学法选择的困惑。首先,应当明确“后教学法”不是某种简单的、具体的、行之有效教学方法,而是一套统一的、不断发展并指导我们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具体教学方法的教学体系。更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灵活、动态的外语教学指导思想。它对教师、学生和教育者进行了重新定义,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种参数,为教师具体教学实践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工具。

(一)三种身份重新定义

后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一种超越,主要表现在对教师、学生、教育者进行了重新定义。一是对教师的重新定义。在后教学法外语教学框架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和理论的执行者,而是教学研究者、实践者和理论构建者的统一。教师需要对教学中涉及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统筹规划并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新的经验,并积极学习各种新的理论从而逐步构建一套切合教学实际,并且有自我特色教学理论。二是对学习者的重新定义。后教学法认为理想学习者是自主的。他在教师帮助下实现自我调控,最大化自己的学习潜力;他愿意与他人交流合作,并通过讨论协商来解决问题;三是对教师教育者的重新定义。传统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是把各种教学法灌输给未来的教师,指导教师选择“最佳教学法”并进行模拟训练。在后教学法外语教学框架下,教育者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未来的教师确立外语教学的理念和掌握外语教学的研究方法。

(二)三个基本参数

后教学法为教师具体教学实践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工具。在已知的众多教学法中,选择何种教学法使其在特定的教学环节达到预期的效果始终困扰着广大教师。后教学法提出的以三个基本参数——具体性、实践性和社会可行性作为组织外语教学的原则为教师进行取舍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特定性(particularity)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特定的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机构里教一组追求特定目标的特定学生。在特定性指导的外语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反思—行动”的循环,了解和掌握具体教学环境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然后再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反馈随时调整。实践性(practicality)涉及教师与研究者的关系及教师理论的形成,它拒绝把理论家视为知识生产者、把教师视为知识消费者的两分法,鼓励教师从实践中创造理论,在实践中实施理论。社会可行性(possibility)指外语教学要对现实的社会政治保持敏感,重视对学习者身份形成有重要作用的社会文化现实。它拒绝把语言教学的作用局限于课堂内教授语言,把学习者的语言需求和社会需求割裂开。主张开发利用带入课堂的社会政治意识,满足参与者的语言和社会双重方面的要求。特定性、实践性和社会可行性三个参数三位一体,互相交织、互相协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影响着外语教学实践。

三、后教学法对英语教师的启示

首先,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不同班级应该准备不同的的教案。应当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背景、课堂反应是不同的。在充分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教师在备课时,应当针对不同的班级,在保障教授核心知识的前提下,为其量身打造不同的教案,也就是说相同的知识,在不同的班级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其次,课堂实践应当灵活,根据实际适度调整。例如,在讲解生单词的时候,教师通过对学生反应的观察,发现该单词学生已经基

本掌握,就可以略过或加强学生对该词深度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学实践需要有教案以保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又不拘泥于教案。教师应当注意多观察学生,根据其掌握状况适时作出一定的调整。再次,在实际教学中,要严格控制教学量,给学生理解和消化的时间。教师有时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进度,或者被迫放弃交际法、暗示法等需要一定时间的教学法,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内容乏味,学生没时间消化吸收所授知识,结果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每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作为授课重点。同时应当对整套教材有很好的了解。有些知识点在教材中反复出现,这时如果该课的任务量大,就可以进行适当取舍,在以后的课堂上再作讲解,从而保证课堂任务量适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课后作业的设计和课堂设计同等重要。在传统教学法下,记单词、预习课文或完成课后练习题似乎成为固定的课后作业模式。这就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被动完成任务的状态,不利于他们自主学习者身份的转变。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鼓励学生接触更多的英文资料,学会自主学习。例如介绍学生看优秀的原声电影,推荐可读性强的优美英文短文,针对课文让学生作简单的相关话题报告,或者令学生准备下一堂课的教案,等等,都可以作为文课后作业的形式。

参考文献:

[1]kumaravadivelu,b.toward a postmethod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2001,(4).

社会文化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字 英语阅读教学 社会文化因素 情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大学专科一年级的学习中,阅读是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输入方式。在现行的英语教材和相关考试中,阅读占据重要的地位。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课程的重点在于系统传授阅读技巧,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策略。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泛读教程》1-2册为例,大学英语教材中阅读量增加、话题范围宽泛、文章内容也更加贴近生活。围绕阅读文章,教材还设计了多种语言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文化视野,扩充词汇量,吸收相关背景知识。教材还在阅读的基础上,设置了口语与写作题目,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1社会文化知识的匮乏

高考的压力下,高中英语教学更多的是关注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学生由此进入一个误区,认为掌握单词和语法就是掌握了英语。而阅读不单单是读懂字句含义,而是读者把内容与背景知识结合起来建构意义的过程。著名心理学家雷斯尼克指出“阅读是一种构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推断能力与他原来的知识起关键性作用”。阅读有三个要素,分别是速度、读者以及整合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者的学习状态、兴趣、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以及性格及年龄特点都直接影响阅读效果。每个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这与读者对文章中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有着极大的关系。

泛读是通过对文章的略读,弄清文章的大意,所说明的问题,通常无需对字句进行分析。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反映看不懂文章。认真分析下,作者发现,学生的所谓看不懂并不是不了解单词释义、语法结构甚至语句含义;他们的不懂在于无法正确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同学不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很难理解一些文化性较强的文章含义。仅以教材第一册25页的阅读理解为例,文章中提到“President Torrijos of Panama met Carter,he tried to give him a friendly hug;however,Carter quickly jumped back.”文章以美国前总统卡特参加巴拿马运河回归仪式为背景,卡特婉拒了巴拿马总统的拥抱欢迎,而造成巴拿马民众的愤慨。学生无法理解如此一桩小事为何会酿成轩然大波。他们并不了解正式外交场合对礼仪的重视以及南北美洲对社交文化的不同态度;更重要的是,高中期间多学习文科的学生并未将此事与巴拿马运河被美国长期控制联系起来。在教师的提醒下,学生才想起自己在高中期间学习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因此,特定的文化会产生特殊的语言背景。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化体现在语言之中。离开了语言,文化是无法传达的;离开了文化,语言也失去了内容与意义。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从三个层次来理解文章的意义,即词汇层面,语法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心理语言学中关于阅读的研究表明,在众多因素当中,文化背景知识的极大地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调查显示,社会文化对阅读的影响很大;学生普遍认为,其影响仅次于单词的掌握程度。社会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事实以及观点。观点在事实中体现。本文将社会文化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哲学、艺术、宗教等精神文化;衣食住行、人际往来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层观念。在英语阅读中,涉及到任何一个层次的理解困难都属于社会文化障碍。

理解文章字句含义的理解是对文章浅层含义的理解。学生必须掌握英美国家文化,以加深对所读文章的理解。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在教授英语语言的同时,必须加强传授社会文化知识,同时要求学生重视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继续上文提到的问题,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困惑之后,应提示他们将材料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回想南美洲国家历史与地理状况。和已有知识的联系,加上教师对社交礼仪的介绍,学生才明白南北美洲问候习俗的差异引发了两国之间隐藏的矛盾,并最终明白文章意图。

英语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不仅取决于学生语言水平,还取决于学生对文章所涉及的社会文化知识的掌握。文化差异不可改变,但可以沟通和了解。了解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加深对语句和文章的理解,从而更准确地理解阅读内容。

2 被忽视的情感

英语阅读是一种认识活动,是知识和情感共同参与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方面要取得良好效果,除了对知识的掌握,还依赖于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包括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兴趣。在以往的阅读训练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它们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动力。阅读动机极大地影响着阅读效果。在阅读当中,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文章进行吸收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进而体会完成任务的喜悦,并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促成学生内在驱动力的产生,引发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研究显示,兴趣是情感因素中对阅读影响的关键。文章涉及的知识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活跃度。遇到感兴趣的题材,学生比较积极,阅读效果会有相应提高;兴趣不仅影响了阅读;在其他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遇到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思维比较活跃,记忆和思维效果较好。遇到视为负担的教学内容,效果必然降低。而这些事实上也会反作用于阅读教学,使得学生对某些题材的文章更得心应手或试图逃避。

3 应对策略

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产生强烈的动机。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大一学生大多仍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不够成熟,情绪易受心理和生理因素影响。大一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烈的情绪化倾向。当他们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时,情感上的需求便会产生。教师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满足学生的兴趣,更要适时引导学生,使他们对各类阅读内容都能够产生情感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学习并进行自主阅读。

3.1明确阅读目的

在进行阅读之前,教师要明确地告知其阅读目的。了解每一节课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点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十分有效的。学生明确了教学目的和任务后,有利于发挥积极主动性。阅读愿望的产生会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文章。

3.2设置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能够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疑问,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至此已经成功了一半。产生疑问,继而思考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教材熟稔于心,精巧地设计教案,巧妙地创造问题环境。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应当层层推进。逻辑的连贯、程度上逐步深入才能避免学生的厌烦心理,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3.3 和谐的阅读环境

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学生关注教学、促进学习。阅读课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就文章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竞答。这样的阅读课堂设计阅读带有游戏和竞争性质。渴望获胜的心理使学生萌发兴趣,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去。这类的设置还有助于学生克服羞怯心理,最大程度地调动阅读的主动性。

3.4传授和学生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

针对社会文化知识的补充,教师需要坚持实用和适度原则。传授和学生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和英美文化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适度选择符合主流社会文化的内容,契合阅读教学程度加以讲授。这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渐理解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的本质。

3.5 注重反馈

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认真分析后给予反馈。奖惩分明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激励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热情。同时,通过反馈可以看到自己学习的错误和不足,从而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及时予以调整。心理学家认为表扬与批评都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使用这些措施时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注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有技巧地反馈学习结果。重点在于要让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积极的态度。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语言能力、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学生的兴趣都对阅读效果产生着重大影响。要提高大一新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停留在过去,只关注词汇、语法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从课堂效果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英语的培养,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主动学习语言和社会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最终促成学生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黄和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社会文化教案范文第4篇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1. 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一层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2. 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分层备课。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案,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的“十分详细”,尤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到底能把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想,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作出这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一个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因此,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3. 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着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在分层教学中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比较差的同学朗读,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又如教学《三个儿子》同学们阅读后,对课文中老爷爷:“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在讨论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说:“老爷爷可能眼花了。”有的说:“老爷爷可能是视线被某个妈妈挡住了。”还有的说:“老爷爷是不是说瞎话呢?”在讨论老爷爷究竟看到了哪个孩子,他那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时,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看法。充分流露出不同层面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理解。但经过热烈的讨论,不同层面学生的交融与撞击,最终达成了共识。即三个母亲都称赞自己的孩子,可在他们提水有困难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跑过去帮妈妈提水,值得称赞的只有这一个孩子。所以怪不得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孩子。这样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享学生自己的成果的目的。另外,课堂作业的安排也要分层次设置,适合不同层面学生的需要。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

社会文化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分层 课堂 教育 以人为本

随着社会日益进步,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做出辉煌的贡献后逐步显现出其先天的严重不足。教师在班级授课制(尤其是人数众多的大班级)下对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本文旨在综合我国教育界分层教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成果,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分层教学在分层原则、分层模式,分层实施、分层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综合的探讨。

一、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性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地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分层教学中,为了课堂教学的方便,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一、二、三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层次中又有多种层面的存在,这种分层教学势必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第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案,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尤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到底能把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想,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作出这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一个是完全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有自己独立想法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的去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了,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来。因此,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对每一位学生力求充分的了解,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分层教学多层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