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学研究方向

新闻学研究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闻学研究方向

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解决方法

我们生活在科学与技术发展迅速的新时代,梁启超云:少年强则国强。是的,作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新时代的建设者的称号无疑落在我们中学生的头上,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不可完全消除,但是我们要努力探究,找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并针对各种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尽可能降低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

一、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1.社会。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群体里,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大风向也决定着我们的发展方向。在如今这个网络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学校也不再是真正的象牙塔了,社会各个层面对中学生的影响更加深入。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正是形成自身人格与认知的关键时期。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知,但认识很浅薄,没有客观的,成熟的理念,对外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而且性格有叛逆的倾向。这时的中学生对社会充满好奇,希望能在社会中找到存在感,便想着做点比较社会的事情。这时,若是社会上的一些惡劣风气披着挑战刺激的外衣传到学生眼里,学生便很容易跟着他们的引导判断事情,从而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学生的思想在接受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过程中,也有着或好或坏的成长方向,当他们发现自己与社会的某些方面发生冲突时,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态度,这就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开始了。

2.学校。学校作为学生生活的一个主要场所,我们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与老师、同学的接触非常多,对学生的影响自然是不容忽视的。学校里,我们以接受教育为主,但如今中国的现状,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都很大,而且,中国教育目前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我们过于专注课程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其实,中考高考所带来的繁重学业任务,在青少年时期学生们都不太会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及情绪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情绪,以致产生心理问题。学习上产生问题、老师求全责备、同学之间的摩擦带来的压力,久而久之都会让一个人变得郁闷。尤其,在我们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经常的烦躁、各种矛盾的激化、内心忧郁,都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严重的会抗拒与人接触,限制自己的人际交往,我们都知道,有效的沟通与倾诉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当我们失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或者说是对周围的一切产生厌烦与抗拒的情绪,我们便很容易看不到问题。随之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就是我们自身的发展受限,心理问题得不到排解,就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人,是一种感性生物,很多时候人的行为都被情绪、情感操纵着,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觑。

3.家庭。家庭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同样,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家庭的幸福与否,自己与家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家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健全,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举个例子,在调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报告中发现,留守学生比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比例更大。我们知道,留守学生与父母相处时间都很少,更别说交流了,所以生活中要是出现了问题,他们不能与家人很好的沟通,渐渐地变得内向怕人。很多留守学生,在见到别人完整的家庭的时候,都会产生羡慕的情绪,久而久之,就变得自卑。自卑就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开始,不自信让他们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都不敢表现自己,从而失去很多人生的机遇。一个被爱包围的人才会爱人,而他们没有得到过太多父母的关爱,更多时候,他们或许懂得与别人之间的情谊,但长期的独立,也让他们失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民主的家庭,父母与孩子都会有一种适合他们的相处模式,他们会交流,会一起讨论自己的问题。家人之间相互关心,由家人引导中学生正确的行为与思想行为。所以,家人之间,一定要学会理解与沟通,及时解决问题,防止问题的恶化。

4.学生自身。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与世界观,我们解决问题,看待事情的观点都有差异,不管别人怎么疏导,最主要的,还是靠个人的理解与行为。中学生,最大的影响便是对自己的了解还不到位,以及属于青春期的冲动与意气用事。经历过青春期的人都知道,青春期是我们在身体与心理上的二次发育,身体上的变化也让我们觉得兴奋与新奇。我认为,这个时候,最大的问题便是脆弱。中学生正在从幼稚转向成熟,随之而来的有更大的挑战与失败,在青春期,我们寸土必争,有着一股冲劲儿与活力,但是激情过后,往往会碰壁,会失望。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发生的。对别人失望,亦对自己怀疑,怀疑自己就会不自信,成为自闭的第一步。比如这时我们第一次感知到爱情,对感情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但这时我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不小心,就会尝到情感带来的痛楚与失望,有的人,或许会因为这些而留下伤痛,形成心理问题。人的感情固然美好,但很多时候,我们也不能防御有些虚伪的感情。这会让中学生可能仇视社会,将自己封闭起来,或者做一些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行为,这时,心理健康问题就会形成了。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法

1.家庭。我们始终相信,家庭幸福的孩子会成长的健康许多,被爱的人才会爱别人、爱自己,父母应为孩子做好榜样,为孩子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中学生不因外界的诱惑而迷失自己。家长也应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将孩子视为自己的朋友,知无不言,在孩子对自身产生怀疑的时候鼓励他们,在中学生感到学业与生活压力的时候开导他们,在他们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教他们如何平复心情,如何放掉坏心情,将自己的负能量释放出去。

2.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教育机构也应当多开设心理健康教程,并将其份额加大,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录用专业的心理老师,开设心理健康角,开设一些舒缓心情的运动设施,让中学生在学习之余释放自己,找到正确科学、适合自己的方法,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3.学生自身。作为学生本身,一定要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除了学习之外,培养一两个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忧郁的时候利用自己的小爱好排解不良情绪。有自己的小爱好,也会让学生觉得生活不止是学习那样枯燥无聊,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中学生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心里确立一条明确的标准,也要时刻反省自己,找出自己在处理问题上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让自己发展得更好。

三、结语

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方向设置宽、窄不一,而且仍有扩展的趋势。调查者认为,这种趋势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繁荣,但繁荣背后潜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边界的模糊。例如,大部分学校将广告学专业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但也有不少院校依托于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不同院校分属于出版编辑、出版发行、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纸浆造纸工程、图书馆学等;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与边界不清也导致传播学科专业特性不清、课程体系缺少规范以及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含混。

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建议与对策

1.关于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结构的调整是本次会议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新闻与传播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整体结构偏小,建议通过修订二、三级学科目录、增设二级学科以调整结构、夯实中坚力量。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回应其他学科的蚕食之势,维护本学科的整体权益。胡正荣教授认为目前广播电视专业与社会的互动进一步密切,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已有几年一级学科授权单位自主设置了广播电视学博士招生方向,应当将其设置为二级学科,有利于学科内涵的建设。张金海教授、厦门大学黄星民教授等建议,将广告学提升为二级学科,既将其专业归属明确到新闻与传播学,也可为广告学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李建伟教授、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等则认为编辑出版专业晋升为二级学科条件已成熟。

但也有些代表则认为,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更应关注学术品质和学理基础的建设。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指出,学科结构的调整应当以学科内涵和学术成就作为重要参照指标,应当着力提升学术品质和内涵。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认为,二级学科不宜设立太多,应当考虑这些学科的学理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教授认为,结构调整需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将其他部分从传播学中抽出设立二级学科,传播学可能会被架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教授指出,传播学科本身具有跨学科性质,一方面,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既面临困惑,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机遇;另一方面,媒体工业发展趋势下,传播手段的融合性也会越来越强,因此不能只考虑为单一媒体提供人才而增设二级学科,而应当立足于发展多元传播学教育。

2.控制研究生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约10万,教师约1万人,教授约1000人。就发展速度和数量来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超常规,专业点过多过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介绍,自1983年以来,新闻学类专业点保持连年高速增长,几乎每五年翻一番,可以用“几何级态”来表示这种增长状态。

就本次五个学校提交的调查的报告看,新闻传播专业一位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大约在8~24人之间,半数以上导师与研究生见面的时间难以保证。胡正荣教授介绍,“一个茶壶配若干个杯子”是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一个导师带若干弟子现象的生动描述,这种现象导致每个学生分配到的资源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糟糕的是,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与会人士认为,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偏大,需要控制。黄旦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建议:建立硕士点的准入与退出制度,由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科评议组共同牵头,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评估及检查方案。

3.关于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目标不明确”是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遍问题,“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同样出现在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究竟应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还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既应肯定研究方向开设的多样性、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同时也应注意学术规范和人才规格。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芮必锋教授认为:新闻传播教育不要被传统学科、市场和宣传部牵着鼻子走,而应培养分析能力强、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才。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应存在着“一”和“多”的矛盾,即单一的培养模式和要求与多样化的生源(来自不同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和目标之间的矛盾。西北大学杨立川教授主张,硕士生培养应定位于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一线人员,作为业界与学界的连接。

代表们普遍关注研究生规模扩张后的培养质量问题。涂光晋教授认为,应当加强对新建专业的适当检查和招生规模的适度控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志强教授认为,强调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政府监管、学界指导和学校自律三个方面的力量。方晓红教授等则认为,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应当建立自我约束机制,过度强调自上而下的评估有可能会制约发展。罗以澄教授介绍了他在英美等国考察的情况,英美等国的专业评审基于自愿,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专业评审委员会认定,同时努力获得社会认可。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高福教授指出,目前研究生来源广泛,来自外语、文学、工科等跨学科的学生增多,而来自经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它社会科学的较少,因此应当慎重对待学制问题,加强新闻传播学基础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黄星民教授指出,研究生培养的学制宜灵活,不能以牺牲质量来完成时间的缩短。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白贵教授批评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存在实用化的倾向,淡化了对新闻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亚洲的新闻传播教育如火如茶发展之时,英美新闻传播教育界则在思考应对正在到来的新挑战。据英国威斯敏斯特媒介研究中心Colin Sparks教授介绍,在英国不少新闻院系正在调整对策:适应瞬息万变的产业对多种技能的显着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认可多重择业的可能、适应国际学生而不是只注重国家特性、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途径等等。美国马里兰大学Thomas Kunkel教授认为,在美国整个媒介大环境和新闻工业正处于转型期间:传统新闻业持续走低、可替代媒介在崛起,针对这种形势,新闻院所更关注多媒体以及获得多面向的传播技能,同时亦试图延续新闻专业主义技能与标准。香港中文大学陈韬文教授通过调查发现:从业者与学生最看重的能力依次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广博知识。他认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问题有:信息科技冲击传媒的传统边界,社会加速变化需要适应能力强的人,全球化迅速发展需要更多拥有跨文化和跨境传播素养的人,新闻传播行业的短期需要与长期需要的矛盾:上手快与后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陈教授认为应当改进课程设计。 转贴于

4.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早期中国新闻学广告学

Abstract: advertising in the industry is often regarded as the news media industry "lifeline", and strive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 subjec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journalism scholars.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 many scholars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subject of advertising in news research in advertising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media sel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has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 i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f advertising has always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Keywords: early journalism and advertising in China

[中图分类号] F71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国新闻学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新闻生产商品化的讨论,从中国商业性报纸对经营的重视中可以看出端倪。新闻学早期的研究者如徐宝璜、任白涛、邵飘萍等都在其著述中对广告研究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倾注了大量心血,并对报业组织及广告发行等问题做了相应论述。我们必须认识到,广告学能作为一门学科进入课堂并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早期中国新闻学的学者们功不可没。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早期中国新闻学中的广告学发展历程来思考当今广告学在整个新闻传播学术格局中的定位及其意义。

一、中国广告学发轫之初

中国广告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最远可上溯到神农氏时代,早在商代时商业广告就已产生。而“广告”一词在中国则最早见于梁启超于1899年创办的《清议报》上,是地地道道的外来语言。广告的实践与理论从来都是相互发展的,以报纸广告为先导的西方广告理念大举东进,中国广告学研究由此发轫。在中国新闻人和广告人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编译、著述等手段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文化环境的广告学体系。1913年,史青编译自美国新闻记者所著的《实用新闻学》在上海出版,其别设立了“告白之文”和“登载告白”两篇文字,就广告的种类、美学、心理、道德、述求、发行及编排等内容作了详细介绍,这两篇告白文字时至今日仍不失教育意义。

二、徐宝璜及戈公振的广告思想及研究

在我国新闻与广告学的研究进程中,徐宝璜于1919年出版的《新闻学》和戈公振于1927年出版的《中国报学史》具有里程碑意义。徐宝璜的此本著作可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这在中国广告史上是毫无疑问的。这本书受到了《实用新闻学》等著作的影响,它以文人的良知指出了广告与道德、广告与人才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新闻部门应注意审查广告的内容,有无影响风纪有无缺失道德之处,由于广告这一行业在当时已经趋于专业化,所以徐宝璜又强调:“非泛泛之辈不能从事,必须精于此道方能发达。”作为著名新闻学家和报史专家的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的观点较具前瞻性,他认为广告是随着商业发展而产生的,是文化进步的表现,广告对于实现人生价值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由此可知,此时的广告的政治意义和文化价值被推向了新的高度,它肩负着宣传文化与教育的重要使命。《中国报学史》对我国当时的广告业状况做出了详细的介绍,涉及范围较广,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邵飘萍及其广告史研究

邵飘萍是《京报》创始人和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导师,虽然其重要研究方向在新闻学方面,但是作为资深的报馆经营者,邵飘萍先生对广告有很多精深而独到的见解,虽然此时的广告只是作为新闻学的一部分以较零碎的形式出现,但是却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先导作用。在对1923年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进行增补时,邵飘萍重点论述了广告的兴起及其发展,介绍了广告方法和手段,其称之为“广告技术”。这两方面在选题和研究方法上同样做到了开风气之先,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在他的《中国新闻学不发达之原因及其事业之要点》一文中,也用了很多篇幅谈到了“报纸之广告”,其中不乏精彩观点。

此外,邵飘萍利用追本溯源的方法对广告的起源及其本质进行了研究,对中国广告史学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对中国广告学史的梳理和论述很显然是一种严谨的学术研究态度,在广告史研究领域等方面,毫无疑问,中国新闻学界作出了特殊贡献。

四、新闻学教育格局中的广告学

在1918年的北京大学,连新闻学研究都只是以讲座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作为大学课程来设置,广告学就更不用说了。当时的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成果及徐宝璜、邵飘萍等人的著作可以作为中国广告学的一个学术源头来看待,这就可以看出早期广告学与新闻学之间的特殊关系。

“”之后,中国的新闻教育才正式开始了以院系划分为教学方式的尝试,并得到快速发展。当时最具代表性和学术声望的燕京大学新闻系虽然没有设置广告专业,但开设了广告课程,在造就报业人才的同时许多独立的广告课程如“广告招揽”、“广告设计”等纷纷设立。虽然在当时广告课程相对于新闻系只是附庸,但是由于美式教学的影响,广告学在燕大获得了相当大的重视,之后甚至出现了以广告为选题的硕士及学士论文,由此可见,广告学的发展研究已经方兴未艾。

五、新闻界学者关于广告的著述

在二十世纪早期的中国,一些新闻从业者撰写了许多广告学专著,如当时的《申报》,作为中国大型的商业报其非常重视广告业务,专门设立了广告推广科以推进广告学科的职业化。蒋裕泉编写的《使用广告学》、赵君豪编著的《广告学》纷纷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这些书的出版对广告学科的发展及其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意义深远。虽然当时有新闻背景的广告学研究人员可能在学科领域内涉猎的并不深入,但是在广告心理、绘画、制作等方面依然得心应手,与其它方面相比毫不逊色。

6、总结

不可否认,广告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知识领域具有复杂程度高、趋于边缘化和交叉性强的特点,不仅仅是新闻学,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及艺术学等等都构成了中国广告学的学术源头。探讨这些学科间的关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学科理念,加深认识,为更好的探讨和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祝帅.早期中国新闻学中的广告学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09(23)

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U高校媒体是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分支,在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一些学者就高校媒体媒介融合的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对媒介融合和内涵与外延的认知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于1983年由美国学者I?浦尔首次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归纳了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

陶喜红进一步指出,“融合”这一概念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郑保卫、樊亚平、彭艳萍研究发现,“媒介融合”属于互联网兴起之初所产生的取代论和共存共荣论相互争论时期。这里所说的融合,是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和平共处,联合发展,显然它与现在舶来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属于不同的概念。

(二)认识的深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闻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术界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认知已不再停留于表面上的理解。吴海荣从研究个案出发,认为媒介融合既可指宏观的产业、人力层面的相对集中,又可指微观的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⑴李红祥认为媒介融合的界定要从技术/软件融合、产业/市场融合、内容/服务三个层面加以界定。m蔡雯则认为媒介融合的深层次含义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推动下的通过新介质形成的各类型媒介的汇聚融合。

在表现形式上,媒介融合应该既包括硬的新闻实体的融合,又表现为软的媒介技术、管理体制的融合。王闻俊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出发,认为媒介融合包括组织结合、收购合并、传播手段、媒介形态等四个阶段,孟建、赵元珂认为,媒介融合既包括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并购,并借此组建大型的跨媒介传媒集团;媒介技术的融合,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的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甚至是全新的媒介形态。

二、高校媒体融合研究现状

相比之下,学界对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相当薄弱。当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宏观媒介融合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

(一)宏观高校媒体融合研究

张文莉研究指出,高校媒体的媒介融合主要体现在内容、终端、组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作者认为,高校校园媒体应该从内容重整和组织重构两方面人手。在内容重整上,重视整体策划,注重互动。在组织重构上,组建全校统一的新闻管理机构,建设一支专业化、全能型的采编队伍。娄雷认为,高校的校园媒体资源融合,既包括不同新闻主体、经营主体的融合,也包括不同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在组织构成、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等方面相互协调,优势互补。

°高校传媒整合既符合高校媒体的发展诉求,又是当代高校宣传工作的发展需要。梁燕燕认为,高校传媒可探索构建“新闻中心——实训基地”模式,将新闻中心开放为高校新闻学科的实践教学平台,将校园宣传任务分解为高校新闻学课程的实训作业。此举既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传媒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同时又极大改善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困境。

(二)高校报网融合研究

高校“报网融合”是不同新闻主体、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实现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捆绑化的客户服务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李秀芹认为,高校报网互动有利于校报与网络的“快”与“慢”、“容量大”与“容量小”、“交互性”与“单向性”的优势互补,是高校校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工作理念上,张碧红认为应该实现媒体的重心从报纸转移到网络,搭建读者网友的互动社区,通过打造“新式在线编辑部”、注重校园网事“深加工”、整合校园宣传资源等方面,推进高校“报网融合”创新发展。

赵立兵,杨宝珠研究了高校校报与微博的融合发展,认为微博等新媒体的及时性、现场性、互动性等优势,能够与高校平面媒体的权威性、深度性、全面性进行有效互补。在具体融合路径上,主要表现为“微新闻”、“微专题”、“微采访”、“微活动”、“微服务”等形态,推动高校校报的新发展。"

(°三)媒介管理融合研究

在媒介经营管理层面,高校校园媒介融合,有利于实现新闻业务上的资源共享,增强校园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赵明认为,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应该从新闻媒体从业者及新闻工作体制人手,在新闻工作体制方面,整合校园媒体,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宣传部门在体制上保证组织运作。

王世华认为,从传播内容、组织架构与人员构成来看,高校的媒体融合远没有成功,作者指出,应明确现有媒体的主从关系,不同媒体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同时还要实现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与从业人员的有机融合,从理念、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从业人员等多方面全力打造多媒体融合的髙校“全媒体”。

三、结语

媒介融合是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从一开始被引人的舶来品,到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本土化研究,学界都有较为深人的分析,研究视角也十分丰富多元。相比较而言,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过于薄弱,这与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匹配,而且与高校新闻媒体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符。媒介融合是包括高校新闻媒体在内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该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对髙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融合研究等内容,呈现纵深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总体上数量不多,力度和深度均不足,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界对于高校的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领域不够重视。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巳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工程。而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的实践发展,是这一战略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

新闻学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新闻学;专业素质;工作能力

作者简介:(1979-),男,浙江绍兴人,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新闻学、教育技术、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6-0072-03

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通过各种传媒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现代社会生活,人人都希望通过新闻媒介传播获取国内外新近发生的种种各类事件信息,从而了解客观世界的新变动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以便于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制定相应的对策。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大众传媒,接受系统的新闻学高等教育是为今后从事新闻传播媒介的一条重要路径,但要成为一个真真合格及优秀的“无冕之王”,对高等院校在校生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高校教育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

就业,是学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起点,是学校教学质量好坏与学校发展核心竟争力的一个集中反映,也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最终体现。为了提高就业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校必须不断的在提高学生专业文化素质的同时,着力培养专业职业技能。高等院校只有培养出品德兼优,符合社会需求,符合就业要求的学生,才能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影响,促进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的发展。

一、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在市场经济诸要素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社会生产与经济建设靠劳动者来实现。知识和人才、素质和创造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劳动者的素质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为重中之首,因为它是一种规范化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和有目的教育,在校教育对形成和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目前以人的素质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大力、全面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科教兴国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教育界和用人单位都曾经忽视或轻视职业教育,片面、盲目的追求高学历教育。但实践证明学历的高低,并不能与能力大小直接划上等号。随着近年来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与人才观念的进步,各用人单位更加重视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与各项能力,务实地选择适合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由片面追求高学历转向实际能力的选拔。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提高从业者科学文化综合素质,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竟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当今的产业化背景下,我国新闻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严重影响新闻行业发展。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既能提升将来从事新闻工作人员的自身道德素养、专业素质的需要,也是传媒生存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新闻学发展现状

随着新闻媒介的蓬勃发展,我国新闻学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很多高校纷纷开办新闻学专业。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开办新闻类教育的院校呈现多元化倾向,有传统的综合型、文科型大学,也有理工类、师范类大学,一时间新闻类专业成为最热门的专业之一。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原有的新闻传播学由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专业教育体系已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发展到成人教育、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的格局。

全国在校的新闻类专业学生从改革开放之初的5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1万余人,新闻类专业点达661个。而且通过各高校掀起的合并潮,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得到了较好和有机的重组与合并,这一方面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加强自身的实力,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又为扩招创造了条件。如北京大学2001年5月就成立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其新闻传播类各专业在更高的基础上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另外,清华大学也于2002年4月将原中文系编辑学专业和传播系合并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越来越多的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也都开始增设新闻传播类专业,如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新设了编辑学专业,华中师范大学新设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新设了传播学专业,另有一些高校中文系里新设了电视文学课。从中文系的编辑学专业到传播系,再到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凭借日益增强的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基础,围绕着国际传播、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等主要方向,增强了在学界、业界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新闻国际传播、媒体与科技、艺术相结合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

从总体上看,目前高校新闻学教育已经形成了多种层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新闻学教育体系,整体发展的态势是良好的。中国新闻教育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结果,同时,新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人才支持。但是,在中国的新闻学教育空前繁荣的表象下,掩盖着一些深层次的危机,而这些问题又具有相当的严重性和普遍性。现国内各开设新闻学专业的高校,在其专业理论知识的资质与授业水平方面是不容质疑的,但是就其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和提升。

三、加强新闻学专业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