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爬天都峰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片断一:用目标来设问,找准切入口
这是一位教师在教《爬天都峰》的阅读教学片断。为了让学生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教师进行了设问。
师:作者第一次爬天都峰心情怎样?
生1:很害怕!
师:从哪里看出害怕?
生2:文中有“发颤”这个词。
师:作者为什么“发颤”呢?
生3:因为天都峰“高”“陡”。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了天都峰的“高”和“陡”?
学生画出有关“高”和“陡”的语句:“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赏析及反思】
从以上片断可以看到,教师的所有提问都紧紧抓住了让学生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个教学目标,步步追问,层层推进,让学生理解作者的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这就为下了铺垫,使教学环节更紧凑,教学效率更高。可见,课堂阅读教学要从目标出发,找准切入点,精心设计提问。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没有目的性,有时候想问就问,导致了学生随口敷衍,满口答应,不假思索。这样过频过滥地提问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极为不利。
片断二:从重难点入手,指向要明确
这是两位教师讲授《我的“长生果”》的阅读教学片断。为了使学生从作者酷爱读书这个情节中受到启发,教师甲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喜不喜欢读书?作者又是如何喜欢读书的?得到了什么?”问题提出之后,课堂中一片沉寂。而教师乙设计的提问却收效甚好。
师:哪些词可以看出作者很喜欢读书?
生1:如饥似渴、醉心。
师:作者收获了什么?
生2:学会了写作。
师:从哪里看出?
生3:作文《秋天来了》得了“优甲”,并在班上范读。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篇作文的?
生4: 读书获得了灵感。
师:作者写出美文,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5:作文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鲜味”。
【赏析及反思】
从以上两个不同的教师提问环节可以看到,教师乙能够从重难点入手,抓住课文的切入口,提问精炼干脆,指向明确,既让学生融入课文并体会了文本的寓意,又使学生从重难点中把握了语文的精髓,获得了真实的体验。而教师甲的提问则没有明确的指向,让学生无从回答。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往往容易犯主次不分的毛病,致使学生无法准确思考。由此可知,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要指向明确,直奔主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片断三:激发兴趣为主导,把握好时机
在《生命,生命》的阅读课堂中,为了让学生体会杏林子对生命的热爱,教师播放朗读录音:“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又规律的跳动……”紧接着,录音机里传来了“怦怦”的心跳声,教师让学生静静地听了几分钟,然后问:“杏林子遭遇那么多坎坷,但依然像瓜苗那样坚强。仔细倾听心跳,感受到了什么?”学生齐说:“感受到活着真好。”
【赏析及反思】
从这个片段中可以看到,教师在时机把握上做得非常到位,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感受到了内心的情感,并且在充分的时间内表达了出来。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为学生创造了特定的情感体验场,有效唤醒了深藏在学生内心的人文情怀,同时又让学生欣赏到了具有广度的语文,完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与文本彻底融合,达到了和谐共鸣,从而激起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释放出了学生投入文本的情感享受。
阅读教学中最忌提问过频过繁,有的时候没等学生领悟其中精髓,教师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阻拦了生本和文本的有效融合。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说学生不到苦思冥想之时,不去启示他。课堂提问环节就是要给学生时间,等待他们的回应。如果教师设问后只停留几秒就结束,会让学生因为精神过度紧张,准备不足而敷衍塞责,甚至放弃回答,达不到应有的提问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把握好提问时机,适当控制提问难度及等候时间,给学生思考和缓冲的余地。
一、立足关键字词句 找准教学切入点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或一字一词,或一句一段;或文题,或开篇,或总结,或过渡。找准以上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从而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
(一)以字词为突破口
有些字词,处于课文主要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交汇点上,抓住了这关键词,既可以牵动全文的内容,又可以透视文章的中心,收到一石双鸟的效果。
例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的“斧头”,很显然,它是一件工具,表面上看斧头和村庄没什么必然的联系,可是整个故事的展开恰恰就是围绕着“斧头”展开的。房子、家具的建造需要木头,木头的砍伐需要斧头,所以,一把斧头建成了这个小村庄。然而,正是这把斧头无节制的砍伐,才造成了森林资源的破坏,才造成洪水的泛滥,表面上,这个村庄是被洪水冲垮的,其实,斧头才是真正的元凶。因为斧头是没有生命的,使用这些斧头的人,才应该要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教学中,扣住“斧头”一词,学生会学的饶有兴趣,不但可以掌握课文内容,还可以领悟作者的思想底蕴,受到教育!
(二)以句子为突破口
教材中不少课文里常常有揭示中心思想或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这类句子往往在全文中起着统摄作用。教学时,我们抓住了这类句子,并以此为突破口,梳理出它与课文各个部分的联系,往往会受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如《爬天都峰》一课,结尾有这样一句话:“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什么叫“汲取力量”?他们一老一小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回答这个问题,是要牵动全文的,需要循果索因,即从事情的结果入手,逆路上溯,激发学生去探索事情的来龙去脉。天都峰又高又陡,令人发颤,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和一位孩子居然登上了峰顶,这个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可想而知,他们哪儿来的信心?推敲课文的字、词、句不难看出,他们正是从对方身上获得的力量,才互相鼓舞着,登上了峰顶!
(三)以段为突破口
有的段落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的段落是故事情节发展变化的枢纽。教学时,扣住它,突破开去,往往能够达到“片言可以明万意”的作用。
例如《曼谷的小象》的第六、七自然段,写小象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及为汽车冲刷干净的一举一动,充分展示出小象的聪明和可爱,好词佳句尽在文章的重点段中,而其他的八个自然段,只是起到衔接的作用,没有什么重要的内容。所以,抓住重点段,反复研读,积累词语,学习表现手法,整篇文章的重点内容也就掌握了。
二、立足文章结构 揣摩表达规律
文本的脉络结构和语言组织结构是不容小觑的“点”,我们要善于从文本脉络着眼梳理关键处、从语言入手发现关键处,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的特点,层层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进而品味出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
(一)从文章脉络结构入手
以记叙文为例,大概梳理一下常见的结构顺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纵式顺序: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如:《草船借箭》《将相和》《七颗钻石》等,这种结构好处是情节完整,脉络分明,故事性强,便于突出人物性格。
2.横式结构:按照地点、人物或材料性质安排材料,正所谓“花开数枝,话分几头”,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以“方位”的转移安排文章的层次写了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3.综括式结构:按思想感情把所表述的内容综合概括起来安排材料,如:四上的《母鸡》就是典型的按感情的变化由“讨厌”到“赞美”来写的,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特点。
4.横纵结构交错运用:既从横的方面剖析人物或事物的各个特点,又从纵的方面表现这些特点的连贯性或变化发展过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按事件不同来安排材料,而每件事情又按发展过程来描述。
(二)从文章语言的组织结构着眼
每个文本的语言风格不尽相同,或风趣幽默,或恬淡明丽,或清新隽永,或凝练含蓄。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揣摩作者精妙的构思,而且要力求系统的归纳。
十二册教材《匆匆》一文,朱自清在文中的多处地方,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大量的叠词,而且大多句子都是短句,简朴而轻灵,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带给我们诗一般的感觉!这就是朱自清先生文字的奥妙之处啊!在教学时,我们是不是应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作品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在朗读中体会朱自清先生自然流畅、清新隽永的语言风格。
三、立足编者意图 品味文本主旨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情境的产物,作者在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心境和态度不容忽视,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一定依据教材选编意图,再联系作者为文的处境潜心研读,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价值取向,品味文本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