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司运营分析

公司运营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司运营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司运营分析

公司运营分析范文第1篇

一、湖北省上市公司的地域及行业分布

湖北A股上市公司绝大多数分布在省会武汉及周边地区(武汉44家;鄂州2家;仙桃、汉川各1家),其次是几个老工业城市,如黄石、荆州、宜昌、襄阳等,再就是近些年发展较快的二级城市或省直属市;地级市(州)中,十堰、恩施、随州、黄冈、咸宁等还未有公司上市,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湖北A股上市公司地域分布情况见图1。

从行业分布看,76家A股上市公司业务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第一、第三产业分布较少。机械、化工、信息技术和商业类公司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图2列示了按照中国证监会CSRC行业分类标准统计的情况(由于制造业涵盖门类较多,为便于分析比较,表中制造业系按二级子类分类统计,下同)。

从图2中可以看出,分布在石油化工类和机械设备仪表类的上市公司各有13家,分别占湖北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16%;电子、医药生物制造类上市公司各6家,电煤气水、信息技术、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房地产行业各5家,其他行业则分布较少。采掘业、木材家具业、造纸印刷业、金融保险业中没有出现一家湖北上市公司。

从三类产业分布情况看,第一产业农业类上市公司名义上有1家,即ST昌鱼。该公司原来的主业为渔业养殖、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但是近几年渔业养殖收入大幅萎缩,房地产业务已成为公司的主业,营业收入占比达到90%以上。因此,将其归属于第一产业实属勉强,本文前述行业分类也是将其归入房地产业进行统计的。第二产业即工业类上市公司,有51家,主要从事石化塑胶塑料及机械仪表等产品的制造和生产。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类上市公司,有24家,主要是信息技术、房地产和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上市公司的这一产业分布形态与湖北省实际产业格局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可获得的统计数据,2010年湖北全省生产总值1596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139.5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759.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051.49亿元,产业结构比例为1∶3.63∶2.83。然而截至2011年末,湖北三大产业上市公司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14.64∶5.45,与产业总值的比例明显失调。湖北工业类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反映了湖北省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的现实;但是农业和服务业类上市公司偏少,资产规模不够,又反映出湖北农业和服务业竞争优势不足。此外,与以前年度相比,信息类上市公司数量增加迅速,这与创业板等资本市场改革举措的推出存在密切关系,反映出湖北在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二、湖北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截至2011年12月,76家湖北A股上市公司2011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39.07亿元。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58元,平均每股收益0.20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69%。同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20元、0.17元、3.66%。湖北A股上市公司上述指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76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公司亏损,分别为长航凤凰、ST祥龙、ST力阳、天茂集团、ST迈亚、湖北金环、ST昌鱼、ST国药;合计亏损金额达到15.41亿元。这8家企业中,亏损额最大的是长航凤凰,亏损8.83亿元;其次是ST祥龙,亏损2.23亿元,亏损额之大令人匪夷所思。如果除去这8家亏损公司再行统计,湖北其他68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154.47亿元,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25元、5.20%,明显超过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平均盈利能力。换言之,这8家公司亏掉了湖北上市公司净利润的9.98%(ST源发已于2012年1月变更工商登记为长江传媒,注册地由上海变更为武汉。以下不统计在内)。

除了这8家亏损公司以外,尚有4家公司创利能力有限,净利润在1000万元以下,其中京山轻机净利润只有314万元,经营状况令人担忧。

湖北省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排名前10位的分别是:华新水泥、中珠控股、烽火通信、三丰智能、安琪酵母、骆驼股份、回天胶业、三安光电、兴发集团、台基股份。这10家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分别为0.844元、12.76%、6.84元,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超级大盘股武钢股份、东风汽车则跌出前10名榜单。值得注意的是,位居榜首的10家企业中,有3家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即三丰智能、回天胶业、台基股份;有2家系2011年新上市公司,即三丰智能与骆驼股份。10家公司主营业务主要集中于化学制品、通信技术和机械设备领域,显示出湖北省作为科教和制造大省,在化工、机械、通信技术行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运营效率分析

盈利能力差异从深层次折射出出上市公司资源运营效率的差异,并直观地体现在企业的总资产周转效率、存货周转效率和应收账款周转效率上。

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本年度及以前年度总资产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资产利用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率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该指标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2011年湖北上市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均值为0.63次,同期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资产周转率平均为0.68次;总体而言,湖北上市公司资产利用效率未能达到沪深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资产周转率在各行业间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对比分析各行业资产周转率的情况,得到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湖北上市公司中,资产周转率未能达到平均水平的行业较多,如电煤水的生产供应、信息技术、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石化塑料、纺织、机械设备仪表、批发及零售贸易等;差距最大的是社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这表明,平均而言湖北上市公司盘活和运用既有资产的能力有限。

从存货周转率看,未能达到两市平均水平的行业也较多,与两市平均值差距较大的主要是交通运输仓储业、社会服务业、房地产和综合类上市公司。金属、非金属,医药生物制品,建筑业等行业存货周转速度与两市平均水平大体一致。批发及零售贸易行业存货周转比较理想,显著优于两市平均水平。

对于较多采用赊销方式的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是影响总资产利用效率的重要方面。从表1可以看出,湖北上市公司中,石化塑胶塑料、机械设备仪表、电煤气水、交运仓储、批发和零售贸易以及社会服务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不理想,未能达到沪深上市公司行业平均水平;不仅如此,批发零售贸易和社会服务业公司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这一现象反映出企业可能存在信用标准过低、赊销政策过于宽松、应收账款跟踪催收不力等问题。如果大量资金被应收未收款项占压,不但不利于资金周转,还隐含着较高的坏账风险。与上述行业相反,湖北省综合类、建筑业、电子行业和医药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运营效率明显超过同行平均水平。

3、成长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运用一定规模的资产方能够推动其盈利增长,因而资产规模的增长反映着公司的成长能力。2011年湖北A股上市公司总资产增长率平均为29.69%,中位数11.73%;同期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资产平均增长340.43%,中位数为10.77%。资产规模与资产增长率的分行业对比情况如表2所示。

从资产规模看,湖北省机械设备仪表、石化塑料塑胶、电子等三大行业上市公司均值显著低于沪深两市同行业平均水平。从2011年总资产增长情况看,增长最快的是机械设备仪表行业,房地产和电子行业规模增长比较显著。然而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相比,湖北省电煤水的生产供应以及综合类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增长明显滞后。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反映着企业未来盈利预期。因此,资产增长速度放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关行业上市公司未来成长潜力堪忧。

4、财务稳健性分析

资产负债率是一定时期内企业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与企业总资产的比率,是反映企业财务稳健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湖北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34.32%,低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平均水平49.4%,长期偿债能力较强,财务风险相对较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资产结构和经营特点迥异,资产负债率必然存在较大差距。从表3分行业横向对比情况看,湖北上市公司中,负债水平显著超过沪深两市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医药生物制品、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社会服务业等;与此相反,电子行业、电煤气水、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显著低于两市平均,财务较为稳健。

从短期偿债能力看,湖北上市公司各行业平均流动比率为278.68%,低于沪深上市公司平均值351.62%。从分行业指标看,落后于行业平均值最多的是社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批发零售贸易行业,分别较行业平均落后99%、80%和74%;相应地,以上行业速动比率落后情况也很显著,尤其是交通运输仓储业,速动比率较行业平均落后了136%。此外,医药生物制品、金属非金属、电煤水的生产供应等行业湖北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低于沪深两市平均值40%以上,情况不容乐观。与此相反,石化塑胶塑料行业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比两市平均值高出66%、67%,短期偿付能力充足。受商品房滞销、库存增大影响,湖北房地产行业速动比率较流动比率更不理想,低于行业均值64%以上。

总体而言,湖北上市公司行业分布较广,但产业和地域分布不尽合理;经营业绩总体持续增长,整体规模偏小。平均而言,资产运营效率与沪深两市公司总体持平;个别行业资产运营效率低下,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进一步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是后续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注:本文获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09y013)资助。)

【参考文献】

公司运营分析范文第2篇

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

1.为企业制定行业产品战略规划、产品各条子产品线布局、市场占有率提供一种相对客观的参考依据;

2.随时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市场动态,如果挖掘数据渠道可靠稳定,根据相关数据信息可判断出对方的战略意图和最新调整方向;

3.可掌握竞争对手资本背景、市场用户细分群体的需求满足和空缺市场;包括产品运营策略;

4.自我快速调整、以保持自身产品在市场的稳定性或者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

5.新立项的产品、拍脑袋想出来的(很危险,指的是对新接触的行业没有积累和沉淀)没有形成较为有效完整的系统化思维和客观准确方向的;

竞品分析怎么去做?

值得一提的是,竞品分析报告在一家成熟的企业,基本上是长时间定期持续积累不断挖掘和分析的一个过程;从而让数据准确性提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确定哪些是你的竞争对手?

A.产品直接竞争者:这里包括了市场目标方向一致、客户群体针对性极强、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相似度极高的,用阿泡的话说:“和你真刀真枪干上的竞争者”

B.间接竞争者:市场客户群体目标不一致、但在功能需求方面互补了你的产品优势(也或者是你互补别人产品的)、但又不是主要靠该产品价值盈利的;

C.同行业不同模式的:比如B/S互联网模式和行业解决方案及单机C/S客户端,一锤子买卖和长期靠服务收费的;

D.资本雄厚概念炒作的:观察到各大媒体平台经常炒作概念和具备行业前瞻性一些团队人才背景、资质、规模非常有潜力的企业;

2.从哪里获得竞争对手信息

A.从内部市场、运营部门、管理层等收集信息;

B.行业媒体平台新闻及论坛及QQ群,搜索引擎;

C.建立持续的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小组;

D.调查核心用户、活跃用户、普通用户不同需求弥补和间接代替的产品;

E.竞争对手官方网站、交流互动平台、动态新闻、产品历史更新版本、促销活动;

F.季度/年度财报;

G.各大人才网站同行业人才简历更新;对方的博客及联系方式;包括对手官方网站招聘信息;

H.通过google搜索引擎找到国外同行业的官方网站及行业信息订阅(市场直接竞争者机率不大,但盈利模式和功能定义用户群体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市场趋势导向性);

I.试用对方产品、客服咨询、技术问答等等;

3.需要获取哪些信息?

A.公司技术、市场、产品、运营团队规模及核心目标和行业品牌影响力;

B.实际季度年度盈利数值,及各条产品线资金重点投入信息;占据公司主盈利的产品线;

C.用户群体覆盖面、市场占有率、运营盈利模式;尽可能了解到固定周期的总注册用户量/装机量/有效转化率;

D.产品功能细分及对比;稳定性、易用性、用户体验交互、视觉设计实力、技术实现框架优劣势;

E.产品平台及官方的排名和关键字及外链数量;

4.常用分析方法?

A. SWOT分析法: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较为宏观和主观)也可作为竞品分析的一种方法;

产品的优势与劣势有客观的认识;

产品的现状与前景;

必须考虑全面;

必须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比如优于或是劣于你的竞争对手;

简洁化,避免复杂化与过度分析;

B.客户满意度模型(Kano模型);

KANO模型定义了三个层次的顾客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这三种需求根据绩效指标分类就是基本因素、绩效因素和激励因素;

基本型需求:用户认为产品“必须有”的属性或功能。当其特性不充足(不满足用户需求)时,用户很不满意;当其特性充足(满足用户需求)时,无所谓满意不满意,用户充其量是满意;

期望型需求:耍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比较优秀,但并不是“必须”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有些期望型需求连用户都不太清楚,但是是他们希望得到的;在市场调查中,用户谈论的通常是期望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在产品中实现的越多,用户就越满意;当没有满意这些需求时,用户就不满意;

兴奋型需求:要求提供给用户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使用户产生惊喜。当其特性不充足时,并且是无关紧要的特性,则用户无所谓,当产品提供了这类需求中的服务时,用户就会对产品非常满意,从而提高用户的忠诚度。

C.波士顿矩阵

问题型产品:处在这个领域中的是一些投机性产品,带有较大的风险。这些产品可能利润率很高,但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小。这往往是一个公司的新业务;

明星型产品:这个领域中的产品处于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并且占有支配地位的市场份额,但也许会或也许不会产生正现金流量;也可理解为爆增式用户量和装机量;

现金牛型产品:处在这个领域中的产品产生大量的现金,但未来的增长前景是有限的。这是成熟市场中的领导者,它是企业现金的来源;

瘦狗型业务:这个剩下的领域中的产品既不能产生大量的现金,也不需要投入大量现金,这些产品没有希望改进其绩效。一般情况下,这类业务常常是微利甚至是亏损的;

D.信息对比

产品基本信息:产品名称、产品类型、语言版本、网址、微博;

公司背景:公司资本、产品技术、市场、运营团队情况;

用户定位:不同形式和行业用户,但对产品都有诉求;

用户需求:功能、视觉设计、交互体验、用户满足期望值;

产品详情:产品定位、是否跨行业目标、产品模式;

产品功能:大小功能模块对比;

功能列表竞争对手一竞争对手二竞争对手三A1功能√√√A2功能×√√A3功能√×√

盈利模式:

竞争对手一竞争对手二竞争对手三盈利模式A

盈利模式B

公司运营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能巴楚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1

一、引言

煤电产业本身对环境就有很大的污染性污染,而且大量消耗资源,对于资源储备不足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的凸显,从长远来看,我国必须要找一个新的能源发展突破口来减少对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生物质发电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其最大的优点为生物质废弃物可再循环利用。同时产出绿色电力,保护生态环境。其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炉渣,俗称草木灰可以再次返田地,作为很好的肥料使用。生物质标杆热值2500大卡/千克,平均每2T热值相当于1T煤炭热量。

二、国能巴楚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简介

国能巴楚生物发电有限公司隶属于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新疆喀什巴楚县城东南约90km的色力布亚镇阿色轻工园,以燃烧植物秸秆为燃料的专业环保型发电公司,设备是引进丹麦技术额定蒸发量为48t/h高温高压振动炉排锅炉,配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从2009年投产至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本论文力图通过对巴楚生物发电有限公司问题的剖析从而提出自己的论点,解决问题,改善其公司面临的处境。

三、成本分析

1.材料费控制现状分析

从预算对比表中可以看出2012年全年材料费用在68万元左右。材料费占据了总成本的1.6%。在预算控制数字以内。按照发电量计算成本计算其比例约占到0.0096元/千瓦时,用上网电量计算成本约占到0.0112元/千瓦时。发电量预算值为0.0108元/千瓦时,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与上网电量预算值0.0125元/千瓦时来计算,也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但是由于利润调整,项目调整了大部分出库单据,延迟到次年入账。部分影响了材料费的核算范围,实际情况应该超出预算值。

材料费的消耗主要以出库单据为主,设备材料的出库的多少侧面反映了机器设备的磨损程度与人员维护保养情况,巴楚项目设备材料出库一直在集团公司保持较高的水平,一方面反映了设备保养维护不到位,对于许多设备没有做到及时维修及时保养,大部分进行直接零部件更换,这样导致设备材料费支出较高。所以应加强设备定期维修与检查,做到对设备定期维护检查,对于需要修理的零件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尽量减少零件出库。

2.员工工资与福利费控制

在预算对比表中看出员工工资471万元,占主营业务成本的11.62%,用发电量计算人工成本0.0667元/千瓦时。用上网电量计算为0.0773元/千瓦时。均超出预算范围,侧面反映出项目领导想给职工谋福利的措施,但是预算定指标是在偏低。按照国能正式工120人左右核算,人均收入约3.92万/年。整体待遇太低。这是巴楚项目乃至整个国能公司目前的情况,虽然人均成本控制较为得力,但是由于人力成本过低导致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更有大部分员工因为待遇低跳槽,导致公司人员更换频繁,新人学会了东西因为得不到相关的待遇而跳槽导致大量优秀人员流失

4.修理费用控制

巴楚项目2012年修理费维持在61万元水平。占总成本的1.5%。按照发电量计算成本为0.086元/千瓦时,按照上网电量计算为0.01元/千瓦时。与预算相比0.017元/千瓦时,节约了0.007元/千瓦时,约46.3万元。维修费用主要是A-D修费用,其中部分费用项目自行进入技改费用,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费用在当期利润的体现。巴楚电厂虽然是新建电厂仅仅四年,但是由于设备磨损程度高,机组运行环境差、运行人员普遍年轻等问题导致设备问题突出,不得不经常进行设备修理,如果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那么设备的修理费还能进一步控制。

4.其他费用

2012年巴楚项目为400万元,其他费用高于预算费用(300万元)100万元左右。其他费用占总成本的9.8%。用发电量计算成本比例为0.056元/千瓦时,用上网电量计算成本比例为0.066元/千瓦时。预算为0.045元/千瓦时,超出每千瓦时0.021元。计算超出128万元费用。

5.折旧费用分析

巴楚生物电厂截止到2012年固定资产总额1.6亿元,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分为11大类。

2012年全年累计折旧为648万元。折旧费用占据总成本的比例为15.9%。以发电量计算折旧成本为0.0918元/千瓦时。以上网电量未基础计算约为0.106元/千瓦时。预算中折旧值为0.152元/千瓦时。与预算相比节约280万元,其中主要原为为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折旧年限调整。从以上折旧明细与所占比例也可以看出,折旧费所占的比例也较大。而且此类固定成本一旦建设完毕后其折旧就更不可控。所以虽然生物质发电厂机组小,但单位造价也很高。与同等机组燃煤电厂相比,前期投入比例要高达三倍左右。在高成本建设之下,生物质发电厂建设成本必然较高。成本回收期必然也很长。所以生物质电厂的建设工期时间一定要注意控制,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下尽量缩短工期。

参考文献:

[1]沈明忠,王新雷.我国生物质发电的发展环境分析[J].能源技术经济,2011(01).

公司运营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 公允价值 会计盈余 价值相关性

一、引言

国内外学者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有规范分析,也有检验公允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规范性研究,如黄世忠、张为国、赵宇龙、杨晓军、葛家澍、卢永华等诸多学者都已进行过深入探索。但对于公允价值的相关性研究还较少,该方面的文献基本出自美国。同时,在FASB有关金融工具的准则出台前,公允价值的相关性研究还局限在非金融资产,实证研究的结果差异较大。国外学者大都选取银行业等金融行业为样本,研究金融工具的价值相关性,结论大都一致,认为公允价值与股价相关。而国内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且金融业尚不发达,研究样本不足,所以国内学者大都选取整个A股市场、B股市场或AB股市场符合条件的公司作为样本,研究盈余和净资产与公司股价的价值相关性,结论也不尽一致,但普遍认同盈余与股价有显著的价值相关性。而且,公允价值在2007年之前未被上市公司普遍采用,所以关于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的研究在国内还很少见。随着公允价值数据的披露,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实务,这同时也为对公允价值进行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一)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影响 与旧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的核心是对一些变现能力强或变现可能较大的资产可以公允价值计算,采用报表披露日的价格,对财产进行重新估价。截至2007年5月30日,在1451家上市公司披露的2006年年报中,在旧会计准则下股东权益合计34402.64亿元,在新会计准则下股东权益合计37568.77亿元,两者相差3166.13亿元,增长了9.2%(见表1)。其中由于公允价值计量造成的差异中房地产增值的贡献度为1.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的贡献度为7.95%,衍生金融产品增值的贡献度为12.22%,三者合计21.47%,大大超过股东权益的增长率9.2%。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特别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对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额的作用显著,对股东权益的影响占其中一部分。此外,从(表2)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对企业的影响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应用正逐步显现出来。公允价值对股东权益的影响占新准则总影响的24.81%,说明影响之大,值得关注。同时不同行业公允价值变动对于股东权益变动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尤以金融保险行业为甚。金融保险业所增的股东权益主要来自于受公允价值影响最大的金融资产,贡献度99.29%,远远超过其他行业。这说明新准则实施后目前真正受益最大的是金融行业的14家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将大量资产投入到股票、债券、基金等交易性金融资产,从火热的资本市场行情中获利最深。股票市场投资者对金融板块上市公司的“疯狂”追捧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投资性房地产有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两种可选择的计量模式,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而不再单独计提。受此影响,在目前房地产价格处于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拥有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或持有待升值的土地使用权的商业、房地产类企业,会受到利好的影响。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拥有的待出售房屋建筑物,是作为企业的存货核算的,其计价基础仍采用成本模式,并不受公允价值升值的影响。该类企业即使为了适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将其持有的房屋建筑物改售为租,在准则实施的第一年,其公允价值超过账面成本的部分也只能调整期初的股东权益,而不会影响当年的利润。统计资料表明,只有极少数上市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许多公司并没有像投资者预期的那样对投资性房地产采取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截至2008年4月27日,在已披露年报的1303家上市公司中,仅9家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对股东权益进行了追溯调整(见表3)。涉及金额最大的是中国银行,高达33.18亿元,调整金额最小的则是武汉塑料,仅140.11万元。而陆家嘴、中国国贸等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公司却不在此列。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确定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标准更为严格,要求公司应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其他相关信息,而不允许公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同一企业也只能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模式;而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也不得通过会计政策变更转为成本模式。因此在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第一年,只有极少数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模式也在情理之中。以公允价值模式核算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影响还要留待以后各期的具体情况在进行分析。

(三)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规定,意味着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左,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与投资性房地产相比,上市公司在金融资产方面对新会计准则的应用要积极得多。根据相关统计,2007年4月23日已披露年报的1139家上市公司中,共246家公司股东权益调节表下“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发生了变动,其中241家正向变动,5家公司负向变动,合计变动数值为539.17亿元。在上述对可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变动调整的公司中,数值变动最大的是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这主要是由于两家公司都处于保险行业。此外,还有21家公司的可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超过了1亿元。对这些金融资产,增加的不仅是2007年1月1日上市公司的股东权益,同时今年第一季度这些资产价值的变化还将直接体现在持股公司的一季度报表中,转化为损益。而截至2009年四月底,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股东权益调节表下“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发生了变动。

(四)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影响 希克思(1946)对盈余的定义是:在期末与期初保持同等富有程度的前提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使盈余更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绩效和真实的经营成果。对投资者的决策有用信息更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损益类科目,主要用来核算有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从上市公司2007年半年报来看,共有316家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科目本期发生额不为零,其中240家上市公司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6家上市公司出现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来自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资产,平均为上市公司带来了近3000万元人民币的巨额利润,这一科目平均占上市公司税前利润的59.44%,而具有公允价值净收益的上市公司则平均得到了5600万元人民币的利润,平均占税前利润的79.78%。而从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来看,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科目本期发生额不为零,其中13家上市公司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其余上市公司出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也来自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可见随着新会计准则普遍应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也越来越得到上市公司的认可。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将外部金融市场同公司经营业绩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将外部金融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转嫁给了公司股东。

通过(表1)至(表7)可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利润产生了重要影响。从2007年至2008年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占税前利润比重在不断增大,从之前的百分之几到现在的百分之几十。2007年公允价值变动最大收益为6,459,000,000,而2008年上涨为9,386,000,000,使一些公司创造了一夜利润数倍增长的神话;但2007年公允价值变动最大损失为-1,638,734,781,而2008年只有-183,200,000。因此需要指出的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未实现的投资收益,同时具有很大的波动性,这也使得上市公司使用公允价值一方面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其可靠性,即将外部金融市场的巨大不稳定性转嫁给了公司股东。第二,公允价值变动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很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来源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可以看出,金融行业影响最大。外部金融市场的波动会对持有大量金融资产的公司产生巨大的利润波动,不同企业投资效率差异很大,资本运营有效会产生大量利润,否则会损失巨大。同时也发现,作为持有投资性房地产最多的房地产行业,却并未受到公允价值的影响,原因在于大数房地产上市公司并未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仍然使用历史成本。通过以上数据可见,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体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允价值对股东权益的影响占新准则总影响的24.81%,说明公允价值对企业造成很大影响,是值得关注的;同时从2007年到2008年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占税前利润的比重在不断增大,从之前的百分之几到现在的百分之几十。使得上市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既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同时也为决策有用提供了条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建立假设如下:

H:公允价值变动额与股价具有价值相关性

(二)模型建立与变量定义 针对假设H,本文采用增量关联研究的方法构建回归模型如下:

P=β×FVA+ε

式中:P为上市公司年报公布前后股价差额;FVA表示每股公允价值变动额;EPS为年末每股收益,并分别使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前的每股收益BEPS和计入公允价值变动后的每股收益AEPS进行替代。通过观察式中相关系数R是否显著,判断公允价值变动与股价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若R通过显著性检验,表示公允价值变动与股价具有价值相关性。

(三)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08年12月31日之前在深沪两市上市交易的金融保险业、建筑及房地产业公司,并剔除了2008年年报中公允价值变动额为零的样本。最终的样本包括金融保险业(以下简称为“金融业”)19家公司和建筑及房地产业(下文简称为“房地产业”)10家公司。在数据整理和处理方面,本文的会计盈余使用年度盈余指标,数据主要通过resset财经数据库获取。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8)可见,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额之前金融业的每股收益最小值为-0.119,表明公司每股亏损约0.119元,房地产业为-0. 060。在计入公允价值调整额之后金融行业的每股收益最小值增加至0. 006元,房地产行业0. 020,表明金融业和房地产内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具有一定的“扭亏”功能。(表8)显示金融业和房地产行业每股收益公允价值变动额(FVA)的均值分别为0. 032和-0.002,分别占变动前每股收益(BEPS)比例为20%和3.57%。因此房地产行业与金融保险业相比公允价值变动额相对较小。此外,金融业FVA指标变异系数(标准差/均值)为0.414,而房地产业该指标为0,说明金融业FVA指标波动性较大。

(二)回归分析 本文分行业对模型进行回归后的结果如(表9)所示。在金融业,2008年FVA与P的相关系数R为0.19,2007年为0.41,相关性相对较小;而在房地产行业,2008其相关系数R为0.68,2007年为0.44,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公允价值变动对股价有价值相关性,验证了本文假设。公允价值变动对股票价格影响在金融行业具有较小相关性,但投资者还是认同其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解释能力,只是增量信息较弱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具有较小相关性可能与三方面因素有关:其一,由公允价值使用范围较小所致。金融保险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导致的公允价值变动额也仅占其变动前每股收益的20%,可见在上述行业中,公允价值变动额的大小对公司盈余的影响程度并不大;其二,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业的股价和公允价值的变动幅度较大且不规律;其三,此次调查由于时间关系,数据收集也只局限在金融和房地产行业2007年和2008年,由此可能导致了数据结果的不准确。

五、结论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应用,公允价值对企业的影响正逐步显现出来。人们逐渐发现,不仅要关注公允价值计量对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同时也要关注公允价值对价值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的影响。本文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为研究对象,运用有关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了公允价值对净资产和净利润的影响。与此同时采用简单的数学模型,验证了公允价值变动额具有价值相关性。尽管在公允价值实施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只要从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研究、规范资产评估的相关流程、建立健全相应的审计制度、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提高财务人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入手,就能够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促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完善与发展。当然本文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相关数据收集不太详尽,可能造成分析数据的偏差;由于知识和能力水平有限,文章理论分析也不完善。这些可能影响结论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2007刷新历史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十大影响分析》,《中国证券报》2006年第3期。

公司运营分析范文第5篇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入,我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交通事业的发展与之极不相称,尤其是近年来的短途客运市场秩序较混乱。针对这一情况,县委、县府极为关注,在近年来先后两次对客运市场管理体制进行的改革,主要是从短途客运单车经营改为挂靠公司经营,又从挂靠公司经营改为现行的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的经营方式。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经营方式的改革主要是对客运挂靠经营的车辆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收回到期的客运线路,重新实行配置,开展快速化和农村客运便捷化改造。通过改造目的是使我县客运市场达到线路经营权明确、车辆产权清晰、企业管理规范、人员素质普遍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是安全质量明显改善。虽然改革收效颇大,在经营者抢班次、争客以至打架斗殴、企业不运营风险及交通安全等方面大有改善。但是,短途客运票价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弊端。现对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对价格影响的利弊进行分析。

一、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对价格影响的弊端,主要是由于自身经营方式造成垄断或相对垄断的经营

(一)从会计成本核算的角度,这种经营方式实际发生的营运成本较高(从运价成本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交通运价由运输成本、税金和企业利润组成。运输成本是运输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制定运价的基础。它是运输企业在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物质消耗和劳动报酬支出,即运输中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运输成本项目一般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代收费用三类。直接费用包括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如材料、燃料、折旧和修理费用、工资等。间接费用是维持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和组织运输生产的发生的费用,如车队、企业管理费等。代收费用是指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按有关政策规定而收取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多数有一定的强制性,如公路建设基金、公路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过路费和过桥费等。其中直接费用是构成运输成本的主要内容。在运输成本构成中燃料、修理和折旧费用、工资所占比重比较大,分别占15—20%、25—30%、9%左右。

短途客运单车经营成本组成主要来自直接费用和代收费用,几乎不考虑维持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和组织运输生产的发生的间接费用,运输价格执行经常在客运淡季时低于政府制定的运价。随着挂靠公司经营和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的经营,车队和经营公司的营运成本开始增加,如直接增加的有挂靠管理费、经营场所租金、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用等;车队的经营产权等资产相互倒卖,出现大部分的经营产权等资产虚高等现象,给经营者带来沉重的负担,直接影响到折旧提成和经营利润分红等,从而增加了营运成本。经营者不得不以提高客运票价来弥补由营运成本提高而增加的部分费用。因此,短途客运单车经营定价更灵活性,在市场经济的市场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它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

(二)这种经营方式提供政府价格等部门的营运成本参考依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且经营者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从政府制定客运票价的成本依据方面进行分析)。公共交通属重要的公用事业,行业投资较大、具有相对的垄断性。因此,客运票价被列入政府管理的定价目录范围,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出台制定和调整价格。客运票价的制定和调整基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进行制定和调整;另一种是由经营者根据营运实际情况,提出要求召开价格听证会制定和调整价格的理由,经听证会公开审核,并将审核的制定和调整意见报权限部门审批通过。两种定价的基本依据是社会平均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而社会平均成本是最主要的依据。社会平均成本是由不同经营者的个别经营成本平均而来。

在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的经营方式下,制定和调整短途客运票价的基本依据是选择其中的几家公司的经营成本。这几家公司的经营平均成本代表短途客运经营成本,作为申报调定价格的经营者和主管部门所上报的生产经营成本。这些经营成本是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这种制定和调整价格方式,会计上称为实报实销。经营者使用自然垄断行业的地位对成本等的信息也进行了垄断,只有经营者最清楚其单位成本水平,政府和消费者等并不掌握这方面的信息。首先,在此基础上的价格听证会的调定价格,难免有失科学性与合理性。如我县召开的几次短途客运价格调整的听证会,参加听证会的消费者代表严厉地提出,要求经营者们调价要兼顾广大群众承受能力,尽可能在经营管理方面下功夫以缓解大幅度的调价。其次,经营者在习惯这种定调价模式后,缺乏一种刺激机制,不再在加强经营管理、改良经营技术下功夫,以致经营效益不能提高。而经营效益直接影响到单位经营成本水平,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其单位经营成本水平则低;反之,经营效益不好的企业,其单位经营成本水平则高。

(三)政府部门对其管制的难度较大,特别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从政府对价格管制方面进行分析)。政府制定自然垄断产业管制价格的主要经济依据,是促进社会分配效率、刺激企业生产效率和维护企业发展潜力共同构成自然垄断产业价格管制的三维政策目标体系。政府价格管制主要是促进社会分配效率,体现政府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消费者能在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基础上享受较低的价格等方面。企业拥有市场垄断或相对垄断的地位,几乎不存在任何外部约束机制,它们就成为市场价格的制定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就有可能通过制定垄断价格,把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剩余,从而扭曲分配效率。客运经营者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千方百计地争取政府管制部门政策的倾斜,以实现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自从我县改为挂靠公司经营和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的经营方式,短途客运市场就控制在少数经营者手中,他们为了自身的利润非常容易联合经营,经常游说于政府,向政府部门述苦、索取政策倾斜,甚至当政府出台的政策不利于其利润的分配时,他们毫不犹豫联合起来对抗政府。如*年的春运结束时,我县价格主管理部门联合公管部门对客运票价进行监管,发现县境内短途客运经营者不执行春运结束价格回落的政策,票价仍按春运期间调价方案执行,联合检查组依法当场将多收价款退还给顾客,并给予口头告诫。当各客运公司或车队负责人发现检查组检查后,赶到检查现场,以种种理由阻止检查,并声称如果你们继续检查下去,他们将涨价到底,甚至县境内短途客运经营者全线联盟,并已筹集了联盟经费,县政府不予调价将县境内短途客运全线停开。这种现象近年来时有发生,在单车经营时极为少见。

二、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对价格影响的有利方面。

(一)客运线路改造有计划、速度快,较完整地体现客运营运成本。线路改造主要指车身改造,就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车辆损耗及现实要求有计划地对客运车辆进行更新。公司属大集体经营方式,代表集体利益,资金相对单车业主雄厚,且能自觉地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使客运营运成本体现较完整。

(二)提供制定和调整客运运价的参考数据,营运成本较准确。公司化经营具备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健全的会计账目,较完整地记录下每一笔经营活动发生收入和费用,由此通过会计核算出的营运成本会较准确,能够有力地提供制定和调整客运运价的参考数据。然而,单车经营属于个体经营者,不须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账目,只有现金日记账,根本不能提供准确的营运成本参考数据,甚至经营者自己也难以说出相关的参考数据。

(三)能有效地防止客运市场的过度竞争而造成的成本增加。自由竞争市场上的单车经营方式,如没有政府部门的有效管制,激烈地自由竞争就会出现优胜劣汰,淘汰将造成大量的资产浪费,从而增加了整个客运市场的营运成本。但是,一线一公司经营是一种相对垄断的经营方式,避免了单车经营过度竞争,经营者较为有效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优化资源的配置,有计划地对公司班车线路的改造。

综合上述分析,从价格制定和价格管理方面来讲,挂靠公司经营、现行的一线一公司或多线一公司的经营方式弊大于利。针对目前县境内短途客运市场经营的情况,如何改善客运市场管理体制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大胆地提出几点个人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监管,引入竞争机制。市场经济要求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正常价格秩序,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及市场机制正常运行,促进市场价格的合理形成。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县境内短途客运运价的社会平均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社会承受能力,遵循按质论价原则,制定最高限价或差率管理的政府指导价,打破现行的垄断经营管理体制,实行个体经营,由个体经营者在政府限定的范围内合理制定运价,使运价制定更加合理。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县境内短途客运市场竞争将会相对激烈起来,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会明显增加,对政府各部门的监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同线班车因在出入站点时争求顾客而引起争先、道路上相互追逐、交通事故事后理赔处理不到位、线路改造无计划等现象,可以通过各部门制定相应的规章加强监管和设立准入门槛。如实行工商注册资本限定管理、车辆折旧计提管理、加大道路及客运站点监管(按如同现行交通警利用电子警察严厉查处超载去加强管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