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中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无论其深度、广度、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具有世界性意义。可喜的是,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中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无论其深度、广度、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可以预见,从中国农村改革实践中产生并被实践不断修正的发展理论,必将为世界发展经济学说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做出重要贡献。

1.概括地讲,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的地位愈加重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单是一个金融问题,必须把金融同国家发展战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结合起来。否则,金融的作用将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改革要采取渐近方式,不断地融入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转轨和转型:农村金融改革必须注意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重新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体系。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然有中国特殊的国情,但这种发展毕竟寓于世界经济发展之中。应该说,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这点不能否认。西方若干发展理论对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缺乏指导意义,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其中,二元经济理论、农业制度及农业资本理论,特别是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3.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想影响。改革前,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成因,主要源于集权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制度与微观经济制度。其中,超越国力的发展战略和强制性的人民公社制度是突出表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金融压制的性质是制度性压制,金融活动完全是被动和消极的。农村资金运行非市场化的结果是大量农村资金无偿流向工业,尤其是无偿流向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偏斜运行,使农村经济更加落后;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当时的这种选择,一方面使国家迅速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另一方面使国家为长远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4.农村金融改革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整体改革而单独进行,其市场化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改革需要的指导理论在改革前后的实践对比中得到了确认和创新,即我国任何经济部门的改革都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支撑;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制度安排的市场化选择,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考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否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在总体上难以深入下去,即使一时取得了某些成绩,其代价也必然是丧失国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5.货币化是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切入点。应该从农村货币化的广度和深度出发,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等基本问题;市场化条件下的农业资本投入与融通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物质资本投入要注意数量界限和劳动、技术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投入;市场化改革将会引起资金供求的迅速变化,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将改变传统体制下“国家、集体”的框架,而演变为“国家、集体、农户、外资”的新框架,在这种变革中,金融将逐渐成为新框架的核心。

6.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因为国有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将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经济体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并对其它金融渠道产生示范效应;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同其它国有银行改革具有联动效应,但我们更要强调农行自身的特点和弱点,以寻求改革的突破口;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要关注社会效益,现阶段主要是处理好这种改革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使农村商业金融改革同农村经济改革协调配套。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字: 场景测试法; 蕴含关系; 路径优化; 场景蕴含图; 状态蕴含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5)12?0118?05

0 引 言

场景测试法[1](Scenario Test)也称为用例测试法(Use Case Test),是一种软件黑盒测试方法,广泛用于复杂交互式软件测试,尤其适用于嵌入式软件的分布式测试。分布式测试中人员、设备和测试对象都具有特定的地理分布要求,导致测试场景的构建和撤销代价较大。如何通过减少场景数量、避免重建场景、优化场景切换路径来减少代价,提高测试效率,已成为一个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场景测试法依据测试需求形成多个不同测试场景。测试实施中先建立场景、执行测试用例、撤销场景,再建下一个场景,如此循环直到完成所有场景。对于多场景执行次序目前缺乏科学有效的定义和方法指导。多场景执行次序如果选择不当,将导致重复建设和浪费。当测试失败时往往需要重建多个场景后重测,代价更大。

Jacobson在文献[2?3]中提出用例驱动的软件工程思想,在此基础上IBM Rational公司在RUP2000中提出场景测试法。该方法未说明多场景执行的次序。文献[4]采用用例行为矩阵度量场景的优先级,通过该优先级对多个场景进行排序和路径合并,从而减少测试代价。文献[5]先依据用例事件流建立事件有向树,然后对该树进行路径搜索,最后合并子路径,提高场景重用率。文献[6]依据业务流选择部分场景优先测试,减少测试代  []价的同时保证功能可用性。以上研究大多侧重于测试场景的行为特征,而忽视场景结构特性。本文通过研究测试场景结构、复合状态分析、逻辑蕴含概念,通过状态蕴含和场景蕴含关系,探索一种新思路来减少多场景切换代价。

1 测试场景的构成与场景蕴含

首先分析场景简单切换的问题,给出状态蕴含和场景蕴含的关系。

1.1 测试场景的简单切换

在一般场景测试法中,测试一个场景s1前构建该场景,测试完成后需撤销该场景。场景切换就是撤销前一个场景并构建下一个场景的过程,如图1所示。

图1中假设场景s1的构建代价为b1,撤销代价为d1,场景s2的构建代价为b2,撤销代价为d2,那么在由s1切换到s2时,切换代价可量化为d1+b2,由s2切换到s1时,代价为d2+b1。这种切换称为简单切换。这种切换可能导致重复构建/撤销。以s1切换到s2为例,如果s1中的部分对象在s2中也要使用,那么切换时就额外增加了撤销和重建的代价。

简单切换的好处是可在任意两个场景之间进行切换,缺点是代价高。

将场景作为结点,简单切换作为有向边,切换代价作为边权值,就可形成一个赋权有向图,而且该图是有向完全图。基于该图选择任何路径都无法得到优化,原因是简单切换边不能表示场景之间内在的蕴含关系。

1.2 场景和状态蕴含关系

定义1:测试场景。一个测试场景s是针对一个或几个用例的测试需求,由一组语境对象组成的执行环境,这些对象具有特定的类型、个体及其状态的要求。场景s的语境对象的集合记为c(s)。

图2表示测试场景中的语境对象的性质。

图2 测试场景的构成

图2中一个测试场景包含一个或多个语境对象,而且每个语境对象都具有类型、个体及其状态的限定。语境对象按类别可划分为:测试人员、测试设备、测试对象。其中,测试对象可能是一套受测软件,或者一组构件,或者一组对象,或者单个对象(最简单场景)。

由定义1可知,两个测试场景之间的差别就是其语境对象之间的差别,即对象类型、对象个体及其状态的差别。下面分析对象状态之间关系及其对测试用例(test case,下称测例)执行的作用机制。

UML状态机定义了一个对象的2个状态s1s2之间可能具有子状态的复合关系。假设s1是s2的一个子状态,若处于s1态则必处于s2态,反之不然[7]。

定义2:状态蕴含。设一个语境对象有状态s1和s2,若s1是s2的一个子状态,则s1s2有状态蕴含关系,记作s1→s2。

直观理解,若s1→s2,则s2态表示较简单场景,s1态较复杂且具有更多属性限制要求,即针对s1态测试的判定断言比针对s2更多。

推论1:一个测例tc对s1s2态分别测试,有s1→s2,若s2测试失败,则s1也失败,记为fail(tc,s2)→fail(tc,s1)。

直观理解,若较简单场景测试失败,则较复杂场景也失败。

证明,因s1→s2,s1验证需要比s2更多判定断言,且增加的断言(记为s1.newAssert)都以合取式出现。假设s2的断言为s2.assert,那么s1的断言式为s2.assert∧s1.newAssert。若s2测试失败,则s2.assert为假,此时s1的断言式也为假,故s1测试也失败,证毕。

该推论的逆否形式也成立,若s1测试成功,则s2也成功,记为success(tc,s1)→succss(tc,s2)。

推论2:一个测例tc在s1s2两个状态分别测试,且有s1→s2,则应先创建s2场景测试,再切换到s1场景测试。

这是推论1的一个简单延伸。先测试简单场景s2,后测试较复杂场景s1。若s2测试成功,再测试s1。若s2测试失败,由推论1知,s1也推定失败而无需再切换到更复杂场景,从而减少代价。该推论为多场景测试提供了优化依据:从较简单到复杂场景逐步测试,若测试成功则进入子状态来测试更复杂场景,而未撤销任何语境对象,直接减少代价;若测试失败则可立即断定从成功场景到失败场景的新加断言失败,范围小易分析原因,也减少测试代价。

推论3:设有两个不同测例tc1,tc2,若tc1需测试状态s1,tc2需测试状态s2,且有s1→s2,则只需状态s1就能满足tc1和tc2的测试要求。

实际上,tc2测试s1与测试s2具有相同的判定断言的结果。

证明:因tc2针对s2态测试,故tc2仅持有s2的判定断言s2.assert。而tc1持有断言为s 2.assert∧s1.newAssert。由推理1,success(tc2,s1)→succss(tc2,s2),即tc2测试s1若成功,则测试s2也成功。若tc2测试s1失败,则其断言s2.assert判定为假,故此测试s2也失败。两者断言判定结果相同,证毕。

由推论3可能将两个测试场景合并为一个,能同时满足多个测例需求,减少测试场景数量,也就减少测试代价。

1.3 场景蕴含关系

定义3:场景差。设s1,s2是2个测试场景,场景差是从场景s1切换到s2的语境对象的差别,记为c(s2)-c(s1)。

定义4:场景蕴含。设s1,s2是两个测试场景,c(s2)-c(s1)=M,若M=[?],或M非空,且M仅包含新建对象;或至少一个语境对象从场景s1到s2转换为其一个子状态,即有状态蕴涵;前两种情形兼有,则称场景s2蕴含s1,记为s2→s1。

若c(s1)-c(s2)=[?],表示2个场景具有相同的对象类别、数量和状态,此时2个场景s1s2互相蕴含,语义上表示从测试等价类角度看,这2个场景属于同一类。

直观理解,两个场景之间的蕴含关系有4种情形:

(1) 相互蕴含;

(2) 后场s2加入新对象;

(3) 后场s2中一个或多个语境对象转入其子状态,往往添加属性值或关联;

(4) 情形(2)、(3)并存。

推论4:场景蕴涵关系是一种偏序关系。

证明:

(1) 自反。对于任一个场景s1,s1蕴含s1,即s1→s1成立,证明略。

(2) 反对称。对于任意2个不同场景s1和s2,若s1→s2,则s2→s1不成立。

证明:反证法,假设s1→s2成立时,s2→s1也成立,则由定义4可得c(s2)-c(s1)=M,c(s1)-c(s2)=M,则c(s1)=c(s2),s1与s2是相同场景,与前提矛盾,证毕。

(3) 传递性。对于任意3个不同场景s1、s2和s3,若s1→s2,s2→s3,则s1→s3。

证明:由定义4,可得c(s1)-c(s2)=M1,c(s2)-c(s3)=M2,两式相加,得c(s1)-c(s3)=M1+M2,M1+M2满足定义4中M的条件(子状态的复合关系有传递性),故s1→s3成立。

2 路径优化方法

定义5:场景蕴含图SIG(Scenario Implication Graph)。一个场景蕴含图G={V,E}是一个有向图,其中V是场景集合,E是有向边集合,若e=∈E,当且仅当s2→s1且s1≠s2成立。

场景蕴含图中有向边表示两个场景之间的逆蕴含关系,直观理解为从较简单场景指向较复杂场景,但图中取消了自反所导致的自回路。

推论5:场景蕴含图不存在回路。

证明:由推论4,场景蕴含关系是一种偏序关系,在取消自回路的前提下,场景蕴含图是哈斯图,哈斯图无回路[8]。

推论6:一个场景蕴含图作为有向无环图,若存在一条哈密尔顿路径[8](Hamilton Path,简称H路径),则该路径就是优化的场景切换路径。

证明:

(1) 由H路径定义可知,覆盖所有场景一次且仅一次;

(2) H路径从简单场景到复杂场景,由推论2可知,沿该路径测试无论成功或失败,场景切换代价都可控制到最低。

一个场景蕴含图不一定存在H路径。若不连通则不存在H路径。即便连通也不一定存在H路径。对于一个有向无环图,难以简单求解H路径。文献[9]给出一种复杂的求解方法。

因此本文主张,对有向无环图先求其最长路径,尝试覆盖尽可能多的场景结点。若能覆盖所有结点则得到一条H路径;若不能覆盖,所得到的最长路径也可作为次优解。

推论7:场景蕴含图中存在入度为0的场景结点。证明略。

选择入度为0的一个或多个场景作为起始结点,寻求最长路径,再判断处理。

如果图中只有一个入度为0的结点,则作为单源最长路径求解;如果有多个入度为0的结点,则分别作为源结点求最长路径,然后在多条路径中选择最长路径。

下面算法是对无环有向图求单源最长路径,采用广度优先搜索。然后找出最长路径。算法如下:

(1) 根据广度优先算法标记每一个结点到源结点的距离并按距离的大小形成队列。具体过程略。

(2) 从距离最大的结点开始按距离递减顺序搜索父结点,直至到源结点,形成路径。

输入:排序后的场景队列,按开始场景的距离降序排列;

输出:最长路径。

过程:path(R)

1. P := [?]

2. ENQUEUE(P,R.first)

3. d := R.first.d

4. for each vertex u in R

5. d := d-1

6. if u.d == d && u == P.last.super then

7. ENQUEUE(P,u)

8. end if

9. end for

10. return P

3 讨论与比较

对一个场景蕴含图G的系统化处理方法如下:

情形1,不连通。有2种方案可选:

方案1:子图分割,形成多个连通子图,再分别对各连通子图按情形2处理。

方案2:在图中添加第2.1节讨论的简单切换边,每条边添加边权值,边权值表示切换代价,蕴含边的权值是新建对象和转入子状态操作的代价,形成一个赋权有向图,再求解货郎担问题,即遍历所有场景一次且仅一次,而且路径边权之和最小。

情形2,连通。求最长路径P,然后在图G中去掉P中结点和边,剩下子图若连通则继续求最长路径,若不连通则按情形1的子图分割处理。

与其他相关方法进行比较见表1。

4 实例验证

将该方法应用于一个软件测试实例,被测功能是开发人员持续上传新版本移动应用程序,使移动用户能持续更新版本。

功能需求:对于一个移动应用程序,服务器仅保留最新版本,包括一个apk文件,一个xml文件记录当前版本号以及版本说明。apk的版本号应与xml中版本号一致。开发人员上传新版本时,应在页面上输入新版本号及版本说明,然后上传apk文件。页面输入信息将记录到xml文件中。

根据以上功能需求可识别该测试的基本流与备选流,描述如表2所示。

将基本流和备选流组合形成9个测试场景,如表3所示。分析场景间蕴含关系,形成场景蕴含图,如图3所示。为展示清楚,省略一些间接蕴含关系。对图3计算最长路径:场景6→场景5→场景7→场景1→场景4→场景8→场景9。该路径未覆盖场景3和2。根据第3节讨论应构建赋权有向图。

先确定权值量化规则如下:

(1) 添加或修改一个页面属性 权值为1;

(2) 打包apk权值为5;

(3) 设置网络权值为3。

然后构建赋权有向图,如图4所示。

对图4再计算路径:场景6→场景5→场景7→场景1→场景4→场景8→场景3→场景2→场景9,此路径边权和为37。若9个场景简单随机选择,经计算其平均边权和为106。此实例的优化率为[106-37106]=65%。采用文献[5]的优化率为44%。

5 结 语

本文从测试场景的结构特征的角度,定义了场景蕴含关系,基于蕴含关系提出一种多场景测试路径优化方法,并给出针对场景蕴含图SIG的系统化解决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多场景测试,尤其是场景切换代价较大的嵌入式分布式系统测试。

参考文献

[1] 杜庆峰.高级软件测试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 USA: ACM Press, 1992.

[3] JACOBSON I. Basic use?case modeling [J]. The Road to the Unified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2000, 18: 167?172.

: IEEE, 1999: 283?288.

[5] 潘建勇,陈邦兴.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研究[J].通信技术,2012,44(12):77?80.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范文第3篇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控制的系统不同。在现有的基础上,不同的条件下,宏观调控是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政府本身享有有无限的经济自由,政府掌握实施宏观调控并不需要单独的立法授权,因为政府宏观调控措施所凭借的行政手段,即使用直接调控措施,也是经济的综合控制的一部分,不需要特别单独的立法。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措施和控制是,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授权来提供制度支持,法律是先决条件,更是是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的关键环节,该系统基于现有的条件,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总体上来说,是指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征服所面临的问题都不是在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的改进,但向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控制系统的根本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运作,建立新型的宏观调控体系。

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中宏观调控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自由的市场经济,和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不同的条件下,调控手段是不同的,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采取行政手段,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直接干预,达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这决定了政府干预享有充分的自由,和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被剥夺是此消彼长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监督,对指令是政府给予行政处分。因此,宏观调控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干预微观经济单位的实现,在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在本质上是强制性的。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的影响因素也有差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是通过政府下达的指令来制定发展计划。由于在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控制具有强制性,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控制是基于对市场的影响和实现,政府的监管的对象是不特定的,政府有没有权利直接对市场主体,各经济实体,如企业,个体户,事业单位出具的计划指令,只有通过市场的自主调节功能来实现,简而言之,计划经济的宏观调控是政府通过影响力来规范市场中各个主体的。

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控不是强制性的,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应该是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是通过增强技术,使经济主体免予遭受市场盲目性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影响,这一点,要从市场的完善,改革微观经济主体的产权结构,加快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转变。这表明,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和控制效果更为复杂,宏观调控的影响因素和控制的大小的影响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意味着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成效,政府的能力要求更高。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转轨经济学 华盛顿共识 激进式变革 渐进式变革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从经济体制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容来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而从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来看,则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地依靠于市场机制校正跳跃式发展所形成的社会生产结构,而缺乏经济核算和生产者激励机制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则更多的表现为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困难程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正是从解决这些矛盾的实践中开始的。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两分法,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排斥经济核算、不注重生产者物质利益等重要问题,从而最终采取了放权让利的改革方式。

转型经济学:超越渐进与激进

本文所指出的所谓的转型经济学就是指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轨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学视角下的转换,即经济学范式转换。从人类社会有经济这一现象开始,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依次经过了多种转化形式:产品运营、资产运营、资本运营。而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很多理论界学者也把知识运营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来运作。因此,可以看出,我国由改革开放以前到现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转型:其一就是经济制度的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其二就是现在理论界一直都在提倡的经济增长方式与人类实践模式的转型,即常见的宏观与微观的相互转型。这两种转型都是局部与整体、个别与一般、微观与宏观的相互关系。本文以转型经济学的两个重要的代表流派为切入点,分析这种部分与整体、个别与一般以及微宏观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详细阐述我国经济两分法的走向历程。

(一)华盛顿共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急剧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爆发的经济困难时期,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认为的实行紧缩的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削减公共福利开支、金融和贸易自由化、统一汇率、取消对外资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的限制,以及国有企业私有化、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管制等方式,在当时均得到来自于世界银行的大力支持,即“华盛顿共识”。后来这些观点又被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随着全球化的日益盛行,“华盛顿共识”从而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可。

“华盛顿共识”在最初的时期,受到了来自于国际金融组织的热烈欢迎,其中的很多政策都是以经济学的教科书知识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认为,国家经济的转型必须依靠三大支柱的支持:即价格的自由化、私有化、宏观经济的稳定化。价格的自由化也就是在本国经济中实行自由价格,让市场价格能在经济中起引导作用,并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私有化的支撑与实行可以使最大的市场主体—企业产生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激励效应,稳定化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在价格上的持续稳定性,使价格体系能够随时对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稀缺起调剂作用。“华盛顿共识”还认为,国家经济在转型中一旦引入市场体制的改革,将很快收获利益,生产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因此,转型必须是激进的、爆炸式的发展模式。

(二)制度经济学对转型经济的观点

制度经济学研究是主要以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制度对国家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以及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又是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和发展的。西方现代经济学各发展流派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而制度经济学在现当代的转型经济学发展领域里是一支特别引人注目的经济学分支。它强调立足于个体间的互动经济关系来解释其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它最先确立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以此经济关系作为研究的重要起点,并反过来确定以一个总量的标准如何对整个经济活动做出一定量的安排后果这一研究思路。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中,制度经济学在研究方法论的领域中,颇为引人关注。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现代微观经济理论中所提供的制度经济学这一特殊角度的基础上的。当前在西方国家对制度经济学做出很大贡献并同制度经济学共同发展的经济学家主要包括:科斯、诺斯、威廉姆森等。这几位学者认为:市场之所以能够充分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足够的制度建设。在经济学中最前沿的理论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这一理论包含了市场信息不完善这一特点。所以,市场良好、持续的运作必须依靠市场提供的完备的信息,这样才能使市场的经济主体对一切信息了如指掌。反之,不完善的市场信息将无法保证市场良好作用的发挥。

反思:转型经济学的两种改革道路

回顾我国30多年以来的经济改革历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性表现为1979年底召开的以后我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第二阶段是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时所提出的在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我国改革目标,即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个阶段被形象地誉为中国经济的三座里程碑,更是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即改革实践过程的设定阶段、双轨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形成和渐进式改革道路发展的确认阶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的阶段。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经济改革理论必须是以指导改革实践、服务于改革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一种规范性理论。

(一)经济改革理论

经济改革有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即经济改革理论这个基础性要素,社会在对待经济体制改革的态度一般是首先强调利益关系,但是并不受自身利益决定,更取决于人们对经济改革所采取的根本措施是否符合社会公正性的判断。换言之,亦即社会公众对社会问题中的公正性的某些基本价值,即国家意识形态的认识。而一旦当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发生变化,那么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的变化。这就表现为经济改革理论研究要受到经济实践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在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段性特征不同,相应也有不同的理论出现,但由于理论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反复性,势必导致经济改革很难从时间上来划分出清晰的、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

纵观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历程和我国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必须沿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来发展经济,这点已经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共识。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原来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大胆突破和扬弃的过程,更是对市场经济重新认识的过程。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普遍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三大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这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对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定义。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以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形式和体制模式的高度,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的关系、价值规律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得到结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仍旧是商品经济。同时,还进一步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从而摒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观点。而对于我国公有制的改革理论探索,始终贯穿于经济改革和体制转型的整个过程中。对于这方面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的理念,提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局面必须是混合经济的共同发展,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制度进行了重新定义;第二,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对原来传统的国营经济形式进行了否定,提出了多种公有制形式的观点,并使股份制逐渐成为一种公有制的全新形式;第三,在所有制关系方面,面对从宏观到微观企业财产组织层面的发展这一主要问题,提出了两权分离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理论。并引入了西方经济学对于产权的理论和方法,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研究和实施,最终解决了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

如果从收入分配这一社会现实来看,这一改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按劳分配的平均主义观念,并在很大程度上对效率以及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问题给予了关注。同时还对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提出了理论思考,充分地肯定了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力市场是现实存在的,并提出了要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紧密结合起来的经济体制。

(二)商品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

3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理论界对经济体制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经济改革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是通过经济改革理论的发展而奠定的理论基础,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局部突破提供了重要以及必要的理论基础。其实这一商品经济理论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初期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原型,这就是所谓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的学术观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学术界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理论。以市场取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改革理论是建立在改革开放全面启动的基础上的,并根据当时的经济体制运行的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是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彼此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入探索,并具有倾向性和过渡性。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依赖于我国农村的和非国有经济体制的迅猛发展,我国一方面在实行改革开放,另一方面又在借鉴国外的经济理论,使得我国的经济理论由改革初期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内容,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取向的改革内容。市场经济理论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更加突出了市场的本质、市场的有效调节以及市场经济在发展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还充分肯定了市场的主导可以决定大量的经济活动这一社会现实,并对生产要素应该进一步商品化、市场化给予肯定。这一过渡性的改革理论为我国更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随着西方比较经济学的引入,以经济改革理论为理论基础,理论界重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着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明确将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划分为宏观调控、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微观基础企业主体这三个互相有机结合的层次。经过多达十几年的经济改革理论和社会实践的探索和激烈辩论,我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逐渐被确立起来,即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

结论:我国经济转型的两分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由原来的农村经济改革转移到了城市国有企业的经济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经济改革的理论研究重心已转移到了经济改革的战略如何选择的问题上。这一理念主要包括:改革目标的探索、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经济改革的基本策略以及主要步骤等问题的涉及和选择。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传统的社会文化、思维模式、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需要在一段漫长的时间积累中培育和引导的。更主要的是,这些内容上的经济体制是与正式的经济制度的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的。总之,经济改革理论是与经济实践互相作用并不断发展的,它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是由于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遇到的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而提出的,那些不能按照传统的理论来解决的实际经济问题都将是理论发展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1.莉.转型经济学的“转型”:超越渐进与激进的两分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范文第5篇

经济学界对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争论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在金融危机以后,各个国家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应对,这个时候,学术界更多的对市场经济采取批评的态度,对计划经济采取赞扬的态度。但是,核心的问题在于,必须要找出危机发生的实质性原因,对发生原因都不了解,更别谈用恰当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了。经过探讨认为,危机发生的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市场存在的不确定性,无法判断市场的需求和市场目前的供给,也无法准确的定义供给的价格,随着这种情况的加重,最终导致了全面危机。当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很多所谓的经济学家就会有一系列的空洞探讨,同时政府一般也会想办法挽救市场,但是这些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当面临危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应对危机。最核心的部分在于深入探索危机发生的本质,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应对危机,绝不是空洞的探讨和盲目的政府干预,危机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是供需关系不再平衡的一种外在表现,是通货膨胀泡沫破灭的表现。在市场好的时候,企业在不断的盈利,如果企业不能够对市场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而是盲目的增加自己的产量,到达危险的临界点以后,会发生产能过剩的现象,从而给企业的财政带来负担。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存在规律性的,应该顺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危机的发生。因此,政府不应该盲目的去干扰经济市场的运转,而是应该遵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尽量的保持供需的平衡关系来度过经济危机。

二、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

在现有的经济学下,学者没有对危机做出合理的解释,更不用谈对以后可能会发生的危机的指导意义了,这就表明了传统的经济学已经有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有下面这几点:没能明确经济增长的目的。为什么要进行经济活动,这个问题看着很简单,其实这才是经济最本质的问题,已经很少有学者去深入研究这个问题了。从根本上来说,人类的经济活动最终都是消费,但是现在消费的目的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方向也错误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经济活动与消费脱节的越来越远,看似好像与消费失去了联系一样,传统的经济学在危机面前的表现越来越差;两种经济方式之间的争论使危机的理解变淡。在经济学发展的这几百年以来,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争论一直存在,这是两种对立的理论,但是争论都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到他们的本质。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计划和市场也不是完全的对立作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应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完全的市场经济不能健康发展,政府过多干预的计划经济更不能,必须要在最本质上加强两种经济方式的协同发展;国际宏观经济学非常落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金融危机的国际性也越来越明显,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可以脱离于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但是,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却非常的不对称,国际性的干预基本上起不了作用,这也就突出了相关经济理论的落后性,当前的经济理论大部分还都是停留在国家的范围内展开讨论的,但是站在全球角度上有效的经济理论很少见,如果不能够深入的研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情况,就会增加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这已经被多次的经济危机体现出来了,没有有效的阻止危机的方法。从实际效果来看,学术界并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防范危机的产生,有的只是一些空洞的理论而已,主要原因在于学术界都忙于两种经济方式的争论,没有深入的去讨论危机,并且对危机本身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危机是很难避免的,但并不等于我们没有有效的方法来防范或者最大限度的减少危机的伤害,目前学术界在这方面并没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回归本原的经济学

在经济危机中,暴露了经济学理论方面存在的不足,相关的专家学者必须要进行深刻的反思,最本质上来讲,就是回归本原的经济学,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经济和消费的一致性。进行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费,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不能忽略了消费这个主旨,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应该在充分尊重微观主体的前提下,使主体的活动和人类满足消费的目的一致;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方式的统一。纵观经济学理论,不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争论,有的过分的强调了国家的干预,有的过分的强调了市场的完全自由发展,这两种想法都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利于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只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进行有显著成效的干预,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从全球的角度来研究国家的经济。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已经越来越快,做任何经济方面的决策,都应该基于整个世界的大形势下,这样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科学、快速发展,正确的在全球范围内看待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发生问题通过计划经济来弥补,一旦预测到可能会发生危机,这时候政府干预就会对危机的防治有重要的作用,这样符合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