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学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创新精神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9-023-02
一、创设情感课堂,营造创新氛围
现代的中学生性格开朗,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善于创新,他们喜欢宽松和谐的环境。如果教师上课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传道士面孔,学生就会产生心理压抑感,从而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依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顺畅的课堂气氛。”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可见情是一切艺术成功的根本,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充满情感的氛围,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
首先是教师的心中要充满爱,即爱学生,爱事业。爱学生的实质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求知愿望,民主、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爱事业教师才能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其具体表现为对语文教学科学施教,精益求精,对各种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墨守成规,不奉行“本本主义”;并且在呈现教学内容时,精神振奋,满腔热情,讲述形象生动,引起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来。
其次要优化教态。教态,通常指教师执教时的仪态,包括语言、表情、动作、气质、应变等诸多要素。教师上课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力争做到一言一行,一笑一颦,自然、和谐、贴切,传情达意,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尤其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和眼神。课堂上的语言一定要“甜”一些,充满感情,达到以声带情,以情伴声,声情并茂的效果;具体做到:语言充满亲切性、激励性、褒扬性、礼貌性、商讨性。不呵斥学生、不讽刺学生、不敷衍学生。有时即使学生回答问题错误,也要充分肯定其勇气和胆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上课时眼神一定要充满真诚、期待和信赖,切忌流露那种伪饰、抱怨和怀疑的目光。
实践证明,教态引起的欢快、愉悦、振奋等健康情绪,能开发学生闭塞的思路,减少记忆力下降,解放受到抑制创造力等。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付出真情,优化教态,给学生积极的暗示,使学生思维兴奋,敢于大胆质疑,标新立异。
二、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创新心理
原理告诉我们:内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外因往往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现代教育指明:教师的一切教学目标,只有被学生内化吸收,才能转化为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自主发挥,自由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都说明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导语激趣、巧问激趣和角色激趣。
新课开始,我总是用精彩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就设计这样一段导语:
“同学们,大家在电影、电视中见过皇帝出游的场景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说:“见过。”
“那么,谁能来描述一下你所见到的情景。”
“赤身,趾高气扬,还是招摇过市呢?”
“不可能!”
“太荒唐了。”
“真不可思议。”
……
学生们一片哗然。
这时我用高昂的语调说:“但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就有这样一位皇帝,大家想不想知道?”
“想!”
接着就是哗哗的翻书声,学生的视点一下子都集中在课本上。这样既自然引入新课,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讲课过程中,我总是巧妙地设问,激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保持兴趣。如,在教学《七根火柴》时,就精心设置了下列问题:
1. “七根火柴”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文章围绕“火柴”都安排了什么情节?
3. 文章的主人公是卢进勇还是无名战士?为什么?
4. 文章是如何塑造无名战士的光辉形象的。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兴趣盎然地朗读课文,在捕捉信息,探求答案中,培养了创造思维。另外在讲课过程中,我善于利用情节来深化学生的兴趣。特别注意让学生深入角色,表演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重现人物的形象。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让学生模拟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动作、神态,深入体会主人嫉恶如仇的性格。表演操作是由书面文字到体态语言的变迁。这个过程不仅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与创造,使学生体味到创造的快乐。
三、鼓励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质疑,实际是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外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的真正求知动机和兴趣的源泉在于思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的《学会生存》一书说:“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体现在知识的传递上,而越来越多的体现在激励学生的思考上。”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
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说的权力还给学生。
首先引导学生会发问。我总是针对不同的文章体裁,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小说,就要求学生明确:
1. 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2. 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分清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结局;
4. 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5. 人物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
6. 文章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7. 文中的精彩之笔是什么;妙在何处?
引导学生从我提示的方面及不懂的地方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有时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正是学生创新的表现。如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有学生提出,“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小孩”这两个事例与前文的“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不相照应。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学生思维的敏锐性,通过讨论,明确“松骨峰战斗”表现了一个保家卫国、同仇敌忾、英勇善战的英雄主义群体,尽管与前文不一致,但从事件在全文中的地位来看,放在这里比较合理,这样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其次在学生发问的过程中,我善于抓住那些角度新颖、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回答。如《故乡》中国前后二十年代的变化为什么那样大呢?就让学生各抒己见,再如文章划分段落,我从来不搞“一刀切”,只要学生思路合理,言之成理,就予以充分肯定。有的问题即便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也让学生们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通过多向性思维成果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第三对于那些争议性问题,我不搞“一锤定音”,而是引导学生展开辩论,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自圆其说,而且能发现并修正对方观点错误、片面之处。学生们在破立辩论的过程中,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使学生“学问――要问――会问”,“同问――辩问――问明”;培养学生质疑思维的精神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由已知导向未知,发现新事物,启迪新发明。
四、放飞想象羽翼,展开创新翅膀
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想象力是智力活动中最有价值的智能,使人在感知客观事物和已有知识经济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是概括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使知识进化的源泉。”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要求。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一是在思维的发散点上展开想象。所谓思维的发散点,指的是教材中出现的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想象的训练点,在教学中,我往往抓住这些点,让学生们展开合理的想象。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学完后,我就设置这样两个题目:
1. 请你设计一种或几种防止土地沙漠化的措施;
2. 请你设计出一种或几种利用沙漠的方法。
针对第1个问题,有的同学提出改变空气流动方向,从而改变风向,防止沙漠在我国的扩大;有的提出建造人造天空,隔离太阳照射,定期人工降雨,培植植被等设想。对第2个问题,学生们提出建造风力发电站,太阳能发电站等设想。又如在学完《孔乙己》一文后,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呢?文中没有明确交代,这就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我就引导学生们展开想象,为孔乙己设计一个人生结局。学生们写出:孔乙己中举、巧遇范进、孔乙己的觉醒、红顶商人孔乙己等充满传奇色彩的想象。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把旧材料进行新组合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
二是开展科幻活动,进行想象作文训练。杨振宁教授说:“科幻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科幻常常是发明创造的先导。”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说:“科学幻想的东西,只要有人想得到,早晚有人干得出来。”因此,我把开展科幻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鼓励学生从科幻影视及报刊杂志的科幻文章中去学习科幻的方法和技巧,在班内定期开展“科幻故事会”及想象作文训练,相继进行了《假如我是 》、《地球的呼吸》、《登上火星》、《重返地球》、《梦想成真》等一组十篇想象作文训练,从而激发了学生科幻兴趣,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的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灵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实质。创新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方法。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广大语文教师只要坚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南,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坚持开展创新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就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才,为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兴趣 潜能 能力 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102-02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直接的传承。但是,绝大多数同学都怕学文言文,甚至讨厌它。我觉得这种现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的乏味造成的。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思想,必须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寻求新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一 导入新颖,激发兴趣
文言文的时代,离我们本身就很远,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笔者觉得,以有情有趣的导入新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取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诸凡需要、兴趣、思想、情感等都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机,明代王阳明就曾指出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某种精心设计,运用巧妙的导入手段,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景与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1.以故事传说引出课文
教初一的《伤仲永》《狼》这一类情节较明显的课文时,我把课文编成生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新奇、有趣的故事中理解课文。有时,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自己讲或复述,给学生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对讲得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2.以成语名句引出课文
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及《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水落石出、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三顾茅庐、因势利导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教《扁鹊见蔡桓公》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上“病入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接着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含义,组织学生讨论:“谁病入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联整篇课文的情节,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教师只有抓住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桥和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相信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3.用插图或画面引出课文
文言文中有少量精美的插图,教师也可从网上下载相应的图片资料,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作品的兴趣。学习《木兰诗》可从网上让学生欣赏《花木兰》的镜头,再学习《木兰诗》,相信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犹如水面,只有教师善于观察学生的个好,善于激发引导,才能起波澜。这样,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文中领略了意境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 设法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教师在课堂上恰当的引导是学生探究的动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为语文老师的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潜台词,如果我们能结合课文,选择能触动孩子的事,使他们活跃起来,就能很快激发他们学习的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如教《岳阳楼记》一文时,可介绍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刻苦读书的情况以及他从小就立下的“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引导学生说说作者那种自强不息、从小立志的精神,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如教《破阵子》一词,教师抓住诗中“壮”词作为突破口进行讲解。在讲清诗意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可怜白发生”,引导学生深切体会词中的悲壮美。这五个字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机会突破自己的理想吗?这一句是状语,但它雄壮变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使其领会到辛弃疾那种壮志未酬的悲壮的爱国之情。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特征去引导学生挖掘教材,让学生去想象、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 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新课标倡导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且明确规定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学习文言文,应尽量少用传授式教学法,实施探究式教学法,这就要求学生能大胆质疑,查阅资料,广泛探讨,归类总结。
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传授文学作品,极易见仁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不妄加否定,而是从精神上予以肯定。如我在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有一句“散入珠帘湿罗幕”,文中的“散”究竟读哪种音,同学们提出了疑问,我鼓励他们自己去查《古汉语词典》,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读音。所以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教师给块蓝天,学生就能飞翔”。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实现新课标教育的目标。
四 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为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把全班分成若干组,以组为单位,开展朗读竞赛、背诵竞赛、实词虚词的查字典竞赛、把课文改成故事及其他文体的演讲竞赛、对课文知识检测的竞赛等,竞赛后计算团体总分,优胜组给予加分鼓励。通过竞赛活动,既可激发学生的团体荣誉感,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和求成的动机,从而主动地细读课文,获取知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到了知识,比“满堂灌”的课堂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教无定法”,在教学这座大观园里,教学者只要细心观察,用心搜索,相信每一个教师都会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最美的那一朵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魅力,感觉到“文言文,要说爱你也容易”,从而在文言文的教学上有大的收获,让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构建文言文知识的殿堂,切实培养、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技巧。新教材改革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应该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更新教法,探索出一条富有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的语文教改新路子,使语文文言文教学越来越富有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1
一、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
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创新素质是创新教育的关键。语文教师在创新教学中也不例外。教师不再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人物和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帮助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学习上个人的咨询者和示范者、学生创新活动的欣赏者和评价者。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与学生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外,还要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生活信念,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对前人得出的结论或大多数人公认的做法提出怀疑,对自己提出的目标执着追求,在理论指导下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多想、多看、多写、多干,以教促研,以研带教,教研结合。
二、教师要创新教学中知识点的讲授
就语文而言,策略性知识的渗透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契机。如诵读在中小学语文能力的形成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使学生积累字、词、句、篇的语文材料,在头脑里建立储存感情的语言模型,形成良好的语言反映机制,经历情感的体验,接受文化、审美的熏陶。学好精读课文、学好习作,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实际就是把自己在生活中做到的,见到的写出来,再加上自己的想法,写文章就是反映自己的生活,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
三、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要进行创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教育的对象,也是教师的排战者,还是教学艺术美的欣赏者、参与者、创作者、审查者,最有发言权的批判者。为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勇于打破常规,以人为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求和,逐步走向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的语言语教学。
在主张张扬学生个性,着立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今天,要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
四、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上要进行创新
作为教师,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彻底扭转老师“填鸭式”和“满堂灌”,改变学生成为知识的搬运工具,和“贮存器”的不良倾向,使学生用创新的金钥匙撬开知识的大门。自主、创新、探究是创新教学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终生能受益。创新学习在语文课的学习中,尤为重要。我们在实践中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演课本剧,组织“动态社会”活动,在合作中,阅读是一种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关键词】小学语文 信息技术 整合创新
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整个学习成长过程中也必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的时代对人才必然有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学也必然要进行改革以应对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为小学语文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师教学,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可以这样说,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也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运用知识的媒介。就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简要谈谈我的一点认识。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多媒体赋予了语文教学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艳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在儿童的认识与教学之间架起一坐桥梁,使他们能愉快的探索知识的奥秘。“学之不如知之则也,知之者不如好知者也”,激发了兴趣,也就为学习开了一个好头。例如在教学《小小的船》这一课,一开始,在屏幕上展示动态画面:一艘船,在海面上行驶,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与同学闲聊或玩耍中转移到课堂上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接着引入课题后,马上展开课题画面:蓝蓝的夜空中,有着闪闪的星星,一小姑娘坐在弯弯的月亮上,犹如坐在小船上划着桨。在画面切换的同时,配以背景音乐:童声朗读《小小的船》。在这过程中,一方面精美的画面首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一画面产生好奇心,进而开始探测下面讲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美妙的童声朗诵课文,使学生注意到课文中的部分生字,如船、弯等,部分学生会主动开始跟着朗读,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些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二、信息技术教学促使教师的角色有了转变
信息时代,教师在课堂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垄断者,学生自己在课外,在信息技术环境里获得的知识十分丰富,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前台走到后台,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和帮助者。为学生提供物质条件、必要的学习资源及传授必备的基础知识。
尽管学生有多种学习选择的权利,但离不开教师的组织规划。课前,我从整体出发策划教学环节,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组织学生先检索阅读,协作完成电子文稿;在分组汇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评议。信息化技术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了广泛交流协作的机会。通过这种协作交流能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巧妙解疑
在教学中,可以适时的利用多媒体,化抽象概括的语言文字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间建立起联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如教学《开国大典》一文,这篇文章篇幅较长,由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学生没法体验到。那么对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欢乐心情更无法体验到。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长文短讲的方法,抓住入场-大典-阅兵-游行这一发展顺序,突出重点段的学习,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在课堂中播放当时大典的盛况,用那浓重的乡音和大典的热烈气氛感染学生,使学生置身与开国大典的兴奋之中,从而缩短学生的历史距离。使学生学的生动活泼,课文难点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四、合理使用评价方法
一个评价活动不仅是前一个学习过程的结束,更重要的是又一个新的学习过程的开始。后一个学习过程的开始决不是前一个学习过程的重复,而是质量更高的一个学习过程,现代先进的评价方法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1、小组讨论法:这种方法采用先小组自评,然后再进行他评。这种评价方法有如下特点: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例如,在学习了画图软件后,我组织学生画了“荷塘月色”,并由组员之间相互讨论各作品的优缺点,然后给出客观的评价。这样不但发挥了团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得发展。
一
之所以说文学的变化是革命性的,这是因为不论是在作者群落、读者群落以及文学一些重要的生命要素上,还是在文学生产、文学消费和文学传播以及文学的表现形式和表意的内容上,都涌现出了从没有过的生态景观。比如,文学作者开始由诗人、小说家、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家等垄断文学的专业群体,转变为网络时代数以亿计的“草根一族”,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短信,他们的网络文学或手机小说瞬间走进千家万户;文学读者开始由具有一定知识储备、语言解码能力和审美训练的文化群体,转变为几乎所有的人,网络文学表意的通俗性撤离了文学阅读的高深门槛,全民都可以成为网民,成为手机一族,随时随地进行自由的、无限制的即时阅读;文学传播开始由单向传播转换为多向交互式传播,由延迟性传播转换为迅捷性传播等,从物质、时间、空间三位一体上突破了原有的藩篱,实现了文学的无障碍传播等等,不一而足。
表面上看,新媒介时代,文学走向了文化民主,走进了空前繁荣的历史发展期。可是,把新媒介所衍生的新形态文学同传统文学放在同一维度之内进行观照,人们发现传统文学与生俱来的那种审美魔力在新形态文学中难觅踪影。虽然文学作者的群落空前广大,然而,他们的文学写作多是游戏性写作、娱乐性写作和随意性写作。在每年产出的成千上万的文学作品中,真正具有艺术感染力、审美穿透力和思想震撼力的作品已成濒临灭绝的“稀有物种”,多数文学作品只能称得上是具有“文学性”的文化产品。恰如米勒所言:“新形态的文学越来越成为混合体。这个混合体是由一系列的媒介发挥作用的,我说的这些媒介除了语言之外,还包括电视、电影、网络、电脑游戏……诸如此类的东西,它可以说是与语言不同的另一类媒介。”①这种“新形态文学”虽然具有“文学性”,但是,已经远远不是传统文学维度里的“文学”。传统文学的美学原则却在新形态文学这里被视如破履,其“所追求的就只是欲望的生产、快乐原则和当下的身体感,它们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很轻易替换成‘美是欲望的感性显现’。”②
新媒介时代文学阅读的传统韵味也日渐稀薄,传统文学的“细读”即“修辞性阅读”(米勒语)已成昨日黄花。当下人们所进行的文学阅读多是“快餐性阅读”、“感官性阅读”的“伪阅读”。那种企望通过解码文学语言难以言说的美学魔力,抵达生命彼岸,寻求心灵慰籍,安置精神所在,实现审美超越性的传统文学阅读,越来越成为日益沧桑的“历史文物”,只有在遥远的历史景深里才闪烁着楚楚动人的文化光泽。不仅如此,正如文学走向“泛化”一样,文学阅读也走向“泛阅读”。比如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看电视或者电影,再转向电脑、网络以及所有具有“文学性”的电子文化产品。
二
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学事实,世纪之交,美国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向世人宣称了“文学终结说”这样惊世骇俗的结论。其实,“文学终结论”只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米勒本人也不会相信文学会终结。米勒旨在提醒人们,“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而把它引向终结”。从米勒所论来看,这里所谓“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主要指“过去在印刷文化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一些因素,如私人生活空间的隐秘性、自我意识或精神生活的独立性(甚至是孤独性)、内心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二分所造成的距离等等。以语言为媒介、以情感为动力的文学,则可以说是人的精神生活最丰富的表现形式,它的神奇之处是创造一个虚拟的现实,这个现实是与外部世界分离和对应的,只有通过个体化的想象和自我体悟来把握和体验,他一旦变成现实化、感官化或直观化,就无异于消解它的存在。然而在当今的数码时代,“所有那些电视、电影和因特网产生的大批的形象,以及机器变戏法一样产生出来的那么多的幽灵,打破了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区别,正如它破坏了现在、过去与未来的分野”③可见,米勒所谓“文学终结”,不是指文学形式的终结,而是指文学精神的终结;他所说的文学危机,不是指“文学性”的危机,而是指文学精神的危机。可是,在现代传媒(如互联网、电视、移动电话、手提电脑、随身听等等)的强势覆盖下,不但空间的距离显得微不足道,心理上与意识形态上的传统有关“距离”的内容也将日渐被人遗忘。现代传媒消弭了文学发生的距离,文学距离的消失导致文学的生存危机。
然而笔者认为,表象上看来新媒介挤压了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导致文学生存的危机,其实,文学危机是心造的困境。米勒所言的“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而把它引向终结”,的确,新媒介取消了文学审美发生的“距离”——这个“文学存在的前提”。可是,一个不容忽略的文化事实是,新媒介取消文学发生的“距离”,只是在新形态文学中才发生作用,而在以“审美”作为文学本质诉求的传统文学写作里,作家们仍然顽强地坚守着阵地,“文学距离”依然没有被取消,而且,只要仍有以“审美”作为阅读期待的读者在,传统文学写作的阵地即使坚守人的不是众多,也永远不会沦陷。我们乐观地看到,在当下广大的文学读者群落中,虽然把新形态文学作为阅读对象的读者蔚为大观,可是,仍然沉潜在传统文学阅读里,寻求心灵慰籍和精神家园的读者依然没有灭绝。
同时,新媒介语境下新形态文学的出现不仅没有必要忧心忡忡,相反,却有理由去欣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在每一个时代,媒介是人的延伸,也是催动文学延伸的技术引擎。媒介的变化必然牵引着文学的变化。可见,新形态文学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历史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学与时俱进蓬勃发展的强劲生命力的呈现。可以设想,如果人类文化历史发展到了今天,现代传媒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呈现者和组织者,而文学还停留在印刷媒介时代的前历史状态里没有任何改变,那将是一幅多么不可思议的文化景象!如果设想成为事实,那才是文学的真正终结之时,消亡之日。
正如传媒的发展,印刷传媒无法取代口头传媒、影视传媒无法取代印刷传媒以及今天的数字传媒也无法取代影视传媒而是各种传媒的多元共存一样,同理,新形态文学的产生,并不会导致传统经典文学的消失(如同米勒所说的,是旧的文学符号和文学批评的消失,新的文学符号和文学批评的诞生),而是新形态文学和传统经典文学的共存共生。也即是在现代传媒语境覆盖下的文学生态里,新形态文学和传统经典文学之间的关系,不是谁排斥谁、谁驱逐谁、谁吃掉谁的关系,而是共同形成互为依存、互为发展的文学新生态、新景观。
三
不可否认,新形态文学以其人多势众的绝对优势抢占了当下文学生态的主体风景,它们过于迷信电子数码技术的魔力,过于屈从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消费主义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过于迁就了人性的弱点,不遗余力地在打造视觉吸引力和感官冲击力方面下功夫,以虚拟的真实性替代了思考的深刻性,以肤浅的趣味性消解了理性与意义的深度,以直觉取代了精神美感,散发着电子媒介的诡秘光泽和炫惑的气息,惊艳迷人而又枯冷空洞,以致成为一片过度繁荣的“无心的风景”。“文学不再成为我们对世界的整体性经验的叙事,它不再传达我们对世界的整体感,不再像我们呈现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图像,相反,文学附着在电子媒介的肌体上,以脚注或者模拟的方式再现当前世界的破碎而空洞的电子图像。作为文学灵魂的诗意被‘堂皇’地粉碎了。”④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传统经典文学重精神、重教化、重灵魂,而新形态文学重感官、重趣味、重娱乐。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文学功能中精神性和教化性的一面被过度地强调,而文学功能中趣味性和娱乐性的一面却被过度地压抑,文学娱乐功能一旦得以释放,便自然会有矫枉过正的生态呈现。同时,由于现代传媒技术出人意料的快速发展,文学娱乐功能便驾驭着高、精、端的电信技术一路疯狂高歌!然而,人毕竟是一个具有情感的理性的动物,不可能一直沉湎在感官的狂欢里执迷不醒。人类需要娱乐性的文学放松紧张的肉体,更需要审美超越性的文学安顿寻找彼岸世界的灵魂。短时段看来,当下文学生态中娱乐性的新形态文学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拥戴,而具有精神性的传统经典文学则遭受极度的冷落,然而以长时段的视角进行关照,正如布迪厄“文学场”的理论所分析的那样:“赢者输”“输者赢”,文学自身发展规律将会自我调解文学生态的失衡。毕竟沉重的肉身在疯狂的娱乐中累了,精神就要醒了。苏醒的精神要超越世俗的世界,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可是,通过什么来寻找呢?最终还要回归到具有精神超越性的文学艺术。
因为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它一方面运用抽象的语言符码进行思维与表达,由此充分发展了它的想象性与超越性,也不断实现它的理性化提升;另一方面,文学的思维与表现内容又是充分感性化和形象性的,两者结合达到高度的意象化,成为感性与理性统一,把握世界与表现自我的特殊方式。文学既以形象化的一维连系着我们的感性经验世界,同时也以理性化的一维导向对现实的分离与超越,导向美好想象的世界,构筑人类精神家园。”⑤米勒曾转述德里达的看法时说: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会隐藏一些事实,隐藏起来一些永远不被人知晓的秘密,这是“文学作品权威性”(即所谓的文学性)及其魔力所在。⑥正是文学的这种秘密与魔力,它使人们在面对文学时,可以通过语言阅读与思维想象,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使心灵获得慰藉,让精神回归家园,使人性得以丰富。
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在人类过度沉溺于感官狂欢的今天,在人类纵情迷醉于现代传媒声电光影的当下,人类尤其需要文学的审美超越性来救治自己生存的片面性和精神匮乏性,这样才不至于在当下的消费主义的现实生存中失去人生的意义,失去人性的丰富性,使人更多一些“诗意地栖居”,或者更加“合乎人性地生活”。毕竟人类作为万物之灵,不仅是一个社会存在,还是一个心灵的存在、情感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不仅永远不会终结,而且还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将会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文化转向和异彩纷呈的生命绽放!
注 释
① 米勒:《“我对文学的未来是有安全感的”——希利斯·米勒访谈录》,《文艺报》2004年6月24日。
② 赖大仁:《文学“终结论”与“距离说”——兼谈当前文学的危机》,《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
③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④肖鹰:《媒介扩张与文学批评——当代中国主流批评症候》,《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⑤赖大仁:《图像扩张与“文学性”坚守》,《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⑥希利斯·米勒:《论文学的权威性》,《文艺报》2001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