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

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

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标准;心理素质标准;内涵;结构;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4,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0069-06

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弄清楚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含义的具体化,它是心理健康量表制定、心理健康诊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构建及促进临床心理治疗的基础,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回答的实践问题。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国内外心理学界数十年来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可以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形容。有研究者对1987—2006年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后发现,讨论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但迄今为止,学者们仍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本文通过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的深入探讨,系统分析两者的关系,澄清两者的混淆,为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测量工具编制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该领域研究的深化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

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探讨的现实价值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9月)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2002年4月)强调:“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不要过多地强调学生心理如何不健康;我们一直强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科学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对于从根本上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弄清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本质区别及其关系对于科学创建中国本土健康心理学和有效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都至关重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需要角度看,可为心理健康指标的确定及量表的编制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化解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素质标准的众说纷纭,从而改善目前研究者们将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状态与心理素质标准的心理品质混为一体的现状,建立在正确把握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本质内涵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测量指标和评价标准。从学科建设需要角度看,可以进一步从实证的角度开展相关问卷调查、追踪和实验研究,从而阐明两者的关系机制,“从青少年健全心理素质发展的动态过程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归因分析”,为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促进学科发展。

心理健康的标准各异,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其确定的依据不同、对“标准”把握的宽严尺度不同,而实际上这种方法论层面的差异可能隐含着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关系缺乏科学的分析和明确的认识。“长期以来,学者们就心理健康标准本身的研究较多,对心理健康内涵与实质的探讨较少。心理素质研究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虽然编制了不少心理素质问卷、对心理素质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的研究,但是其问卷、其研究往往没对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梳理,内涵结构混淆不清,两者相互混淆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有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素质,或用心理素质的一些指标来测量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则直接用心理健康的问卷来测试心理素质,只是将心理健康的概念换成了心理素质。这些均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实践的效益。为此,有学者就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可见,对心理健康、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及其两种关系的正确认识,是解决和真正回答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重要理论前提,对于该领域及其相关研究也至关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

(一)健康的内涵结构分析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和“健康”结合而成的复合概念,因此要从根本上分析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有必要分析其属概念健康及其本质。

关于健康这一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一种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状态”,这是至今为止应用最普遍的、认可度最高的健康概念。该定义认为:健康不仅包括个体健康,还包含群体健康(社会健康),并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基本侧面形成了三维立体的健康观,SRHMS等国内外知名健康量表也是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对健康概念进行操作化处理的。此外,我国学者在国外四维健康新概念的基础上也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状态”,即除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外还包括道德健康。实际上道德健康也是社会健康的重要方面。

从上述关于健康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健康的本质是一种状态,它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等基本方面。作为健康的子概念和人的整体健康状态的必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本质上也应是一种状态,即一种完全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结构分析

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自我。

分类号B848.9

1引言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近年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在心理学界引起研究热潮。本文旨在对国内外近年有关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进行综述,展现现在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心理健康素质”是个新概念,以前很少有人使用。本文采取《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课题组的定义:心理健康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身体特点。这些心理品质和身体特点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1]。

本文拟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做出综述。

2国内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

2.1心理健康定义及其相关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约10年时间里,国内学术界围绕“心理健康”概念及其标准进行了一场有一定规模的讨论。争论的焦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原则和依据

有人根据对现有心理健康评定的实际分析,指出存在6种确定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即:(1)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为标准;(2)以行为合乎社会规范为标准;(3)以个人主观经验为标准;(4)以社会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5)以医学上的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6)以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为标准[2]。其后有学者在2001年增加了(7)以心理机能的充分发挥为标准[3]。江光荣对这些依据进行归类,并指出在确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存在两大原则,“众数原则”和“精英原则”。“众数原则”即以社会中多数成员的常态行为为正常,偏离常模者为异常。“精英原则”强调以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潜能的实现程度为评价依据,功能充分发挥者为正常[2]。

2.1.2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因素

有人详细分析了三种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确立的因素:人性观、价值观和文化[2]。刘华山也指出人性观、特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会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的确定[4]。

2.1.3心理健康评价的对象性目标

心理健康评价的被评价物究竟是什么,是讨论中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其中的焦点是心理健康评价应不应该包括对行为的社会意义评价。有人认为心理健康评价应体现个人行为的社会意义,即主张心理健康评价跟道德评价合一[5,6]。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评价的对象应该是人的心理机能,心理机能的评估反映出个体的心理适应和发展水平。在这之后的讨论中,不少人拥护一种折衷的观点,即心理健康评价主要应集中于人的心理机能,但仍要兼顾行为的社会意义[3,7]。在这一折衷取向里,有人将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提出来。指的是人格发展成熟的人,行为既能符合规范,个人需要又能获得满足[8]。“从心所欲,不逾规矩”在现实中可能有两种境界,一种是个人自由自发地行动,不受规范的限制,自然而然地做到合乎规矩的行为,这是一种高境界的人格发展水平,极少有人能达到。另一种境界是个人尽可能朝着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方向去行动,同时能意识到现实的限制(包括外在的限制和个人条件的限制),并能在这种限制下生存,使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获得满足。也就是说,这种人虽不能随心所欲,却依然能体验到自由感。这后一种境界符合大多数人的情况,也是多数临床心理学家评价当事人的尺度。这种评价强调的是个人的心理机能,认为只有良好的心理机能才能保证当事人能达到这种适应水平。

2.1.4心理健康的标准

目前的争论还没有导致一个大家认可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标准。张春兴提出生活适应的6条标准[9];黄坚厚提出心理健康可从4方面去评价[10];江光荣在归纳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4个心理健康的维度;刘华山则归纳为6条[4]。总观这些标准,发现虽然表述上和侧重上存在一些歧异,但还是有着相当多的共同之处。例如它们都强调心理健康是一种功能状态,认为这种心理功能状态表现为个体的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的和谐。许多标准的提出,实际是综合各家的观点而成,例如江光荣归纳心理健康评价维度为:(1)自我认识和自我态度;(2)人际态度和社交能力;(3)生活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4)个性结构的内在协调性[11]。

2.2与心理健康素质测量相关的研究

国内目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相关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之所以多采用问卷调查法是因为它具有效率高,经济,省时等优点,而且目前的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利用问卷法。

国内目前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最普遍的测量工具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于该量表使用方便,信度和效度的反映也不错,所以自从被引入国内至今,就一直受研究者们的青睐。

尽管SCL-90的应用很广泛,但它原本带着浓厚的精神病流行学调查的色彩。因此用它来研究所有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一些发展上的问题,肯定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近些年不少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和实践要求,编制了不同的测量工具。

宋维真、张建平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基础上编制了《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PHI)。该量表包括3个效度量表和7个临床量表,由于该量表组成条目比MMPI要少,使用更简便,在功能上接近于MMPI,受到不少研究者的欢迎。

UPI(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是从日本引进,并根据我国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非标准化量表。UPI由60个项目构成,其中16个身体症状项目、40个精神状态项目和4个虚拟问题,适用于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发现。

杨坚和龚耀先修订了加里福尼亚心理调查表(CPI),其中文版简称CPI-RC,主要用于一般人群的人格评估、心理调查和研究。该量表共有440个问题,内容主要为个人的爱好、兴趣、习惯、观点等[12]。

另外许明智和龚耀先独立编制了一个适合我国25岁以上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量表[13]。现已经初步确定量表由104个项目组成,由13个一阶因素和3个二阶因素组成。其中一阶因素分别为快乐感、冲动/易怒、健康关注、猜疑、焦虑/抑郁、信任/友好、主观认知能力、自卑、心理偏离、自制力、情感失控、人际信任障碍和自信。二阶因素分别为心理问题与障碍、正性情感和健康与认知关注。虽然该量表还处于初步编制的阶段,考虑到现在国内自行编制量表的工作鲜少,许明智和龚耀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所以在此特别举列出来。

3国外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

英文中没有跟“心理健康素质”直接对应的概念,因此只能根据我们对心理健康素质的定义的内涵,试探性地搜寻有关的研究和理论。大体来说,国外学者所关注的与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相近或有关联的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1)与自我有关的因素;(2)与人格有关的因素。关于自我和人格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一些学者把自我看成人格的构成部分,甚至是人格的核心,如果这样看,则所有的心理健康素质都可归为人格因素了。下文将把它与人格分开处理。

3.1自我

西方最早比较系统地研究自我概念的心理学家是詹姆士。詹姆士开创了从两个角度研究自我的传统,一是自我的结构内容,一是自我的功能。从心理健康素质概念来看,这两个角度都与之有关。

Shavelson等人1976年提出自我概念多维度层次理论模型[14]。该模型认为,完整的自我概念的结构应该具有6个特性,即有组织性、多维性、稳定性、发展性、可评价性和可区分性。这一模型将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分成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依学科来分,非学业自我概念则分为社会、情感和身体三个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Marsh及其同事以Shavelson等人的自我概念理论模型为指导编制了比较完整的自我描述问卷(SDQ)[15]。

与Shavelson的自我概念多维度层次理论模型可以相提并论的是20世纪80年代Harter提出的颇有影响的多维度阶段自我模型[16]。她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的成分要素在不断地增加,要评价个体的自我概念水平,必须考虑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有关自我的心理功能的研究,相对而言薄弱一些。艾勃斯登认为,自我有三个基本功能:(1)同化经验资料;(2)维持适意的快乐/痛苦平衡;(3)获得乐观的自尊[17]。其中最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自我作为内在的、对新经验进行加工的结构的功能(即艾氏所谓同化经验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个体会不断获得各种各样的感性经验。这些经验资料须经过个体的认知加工才会产生相应的感受和行为反应。自我提供了一些加工的图式或维度,从而决定着后继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研究者就一些较具体的自我维度跟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所有这些研究都一致表明,个体的自我概念跟其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联。例如,Erdolahti用自我形象问卷和儿童抑郁量表测量了1054名平均年龄为14.5岁,来自美国不同社会阶层的青少年,结果显示,自我形象得分与抑郁得分高度相关,即青少年自我形象上存在问题越多,则出现的抑郁症状越多。女孩的自我形象得分对是否出抑郁症状预测效果良好。又如,不少研究发现,身体意象作为自我形象的一个方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特殊意义。《当代心理学》杂志的调查显示,十几到二十几岁的青少年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外表。同时还发现,身体意象与他们的自尊、生活满意度、孤独感、抑郁及社会接纳等有关。悦纳自己外表的人感觉更幸福,适应性更强。Tigemann对306名平均年龄16岁的少女的研究表明,身材苗条与否,身体意象的满意程度与不健康饮食行为(神经性厌食症)和自尊有正相关[18]。

自尊是每个青少年的特定的自我价值评价,这种特定的自我价值评价的直接心理体验是自我价值感。自尊在时空上表现出相当高的一致性。高自尊的儿童与青少年对自己的满意度高,他们不仅了解自己的长处,同时也知道自己的短处,并希望改进。他们通常保持着积极的情绪,表现出高的胜任力,对自己的命运有主宰感。高自尊者不仅自我接纳程度高,也接纳他人,能容忍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满意,成就动机高,且倾向于把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相反,低自尊的儿童与青少年不能悦纳自己,总认为自己无能,常常被焦虑和自我怀疑所困扰。另外低自尊者成就动机低,倾向于把成功归于运气,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

有大量研究显示,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影响他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Roy指出,个体的自尊水平深刻地影响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Brage等对156名17~18岁的青少年研究发现,高抑郁与低自尊之间相关;高抑郁与孤独相关。另外低自尊还与无望、无助感,自杀倾向密切相连。Overholser等对254名13~17岁的少年精神病人与288名高中生比较研究发现,自尊缺失与自杀倾向相关。

自我同一性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个体的自我。它是指个体自我观念的内在协调性。埃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时期一项关键性的发展任务,如果自我同一性危机不能顺利解决,会出现自我同一性混乱[19]。Marcia把埃里克森的观点阐述为四种统合状态――定向性统合、早闭性统合、未定性统合和迷失性统合。不同的统合状态可以看成是青少年四种不同的处理统合危机的模式。定向性统合指个体的统合危机已经解决,也就是说他可能已经选定了一个职业目标和自己的价值观。早闭性统合是指个体自己未做探索,而是接受父母或他人的选择和安排,从表面上看,这类人统一性已经完成,但实际上却存在焦虑、抑郁和失败感。未定性统合指个体尚处在对自我统一性的探索阶段,由于延迟的统合,这些人常常有挫折感,以及让父母失望的内疚感。迷失性统合指发展危机无法化解,而陷入困境者。这类人显示出高焦虑、无能感和刻板、偏激行为。其中一些人陷于无休止的社交活动,如性,吸毒等自毁行为。有的变化无常,不能安心做好一件事,也无法与他人维持稳定持久的友谊。还有一部分人发生情绪障碍,有自杀倾向,需要专业治疗。

总之,自我同一性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之一。

3.2人格因素

人格可以包括非常宽泛的内容,这里仅涉及几个跟心理健康素质关联大的人格因素,包括:气质、控制点和归因方式、应对风格、依恋关系类型。

3.2.1气质

气质是个体幼年开始就表现出来的一种一贯性的行为反应风格。与心理健康有关并且得到较多研究的是困难性气质,这种气质同适应困难有关。虽然在困难性气质的概念上还有争议,但多数研究显示这种不适应性气质特征与儿童青少年情感障碍和问题行为有关。例如,Masi等进行了一项旨在探索特殊的气质特征是否与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有关的研究[20]。他们将30名有焦虑症状和25名既有焦虑症状又有抑郁症状的青少年同25名学习困难的和28名正常青少年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情绪性和害羞是青少年及其父母,兄弟姐妹发生焦虑或兼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主要气质特征。凯根等提出抑制型和非抑制型儿童的概念,他认为,抑制型儿童的动作是有监控的,抑制的,温和有礼的。而非抑制型儿童是自由的、精力充沛和自发的。前者在面临不熟悉的人、环境或挑战时更容易焦虑。凯根把它称为“陌生焦虑”。抑制型儿童在青少年期和成年后,处在新环境里感到不舒服时,他们会表现出社交退缩[21]。

3.2.2控制定位和归因风格

控制定位是个体认为发生在自己或别人身上的事情是否可控的个人信念。归因是指一个人对一个特定事件的原因的解释。Abrammson等人提出有三个归因维度,即:控制点、稳定性和一般性。可以看出控制点其实是一般归因模型的一个特别维度[22]。

Dweck等研究发现,儿童对其成功结果的解释方式不同,心理后效不同。一些人采用自我控制取向。他们把成功归于能力,把失败归于外在因素(考试太难,问题模棱两可)或不稳定性因素(只要努力,就能做得更好)。这些儿童能保持自信,维持自尊,会继续追求成功。与此相反,另一些儿童采用习得性无助取向。他们总是把成功归于不稳定的和外在的因素――努力,运气,他们不能在成功中体会到自豪和自尊。但他们却喜欢把失败归于稳定的、内在的因素―低能力―从而降低他们的成功期待和在困难面前的坚持性。他们放弃继续尝试和努力,表现出无助和抑郁[23]。Seligman 和Abrammson等人在习得性无助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对于抑郁的理论模型。他们认为,习得性无助实验中的动物反应模式,极为类似人类的抑郁状态(动机缺失,情绪低落,思维迟滞)。而抑郁的原因,乃是个体在失败的经验中发展出一套特定的归因模式,其核心是不可控制信念。研究表明,外控的青少年表现为更高的焦虑水平[22]。Burger对大学生研究发现,外控的大学生比内控的大学生有更多的自杀念头[24]。

研究者发现,随着个人经验的增加,每个人都逐渐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归因风格[22],在面对特定事件时倾向于按自己的“风格”作出归因。这种归因风格,应该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组成部分。

3.2.3应对风格

应对指个体处在困难情境、面对压力时保护自己并设法满足需要的行动。研究表明,儿童在很早就学会了一些特定的应对方式,随着儿童的成长,原有的应对方式不断地精炼和强化,逐渐形成了一个人独特的应对风格。已形成的应对风格有一定的稳定性,当个体面临新的应激情境时,他倾向于用已有的应对策略作出反应。例如,已有研究表明,面对压力时,有的个体倾向于以情绪反应为主,有的却以问题解决为主。这是两种明显不同的应对风格,而问题解决取向的应对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3.2.4依恋关系类型

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于1969年提出依恋的概念。依恋行为是个体获得或者保持与另一确定的且被认为能更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个体进行密切联系的行为[25]。Ainsworth在著名的“陌生情境”中发现婴儿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焦虑―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26]。不同依恋类型的依恋儿童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具有社会竞争能力和社会技能,能容易接触新鲜的事物和人。

Sroufe提出个体早期的不安全型依恋关系会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大量研究支持这一观点。例如明尼苏达大学一项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安全型依恋关系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适应不良、攻击有关[27]。Homann的一项研究表明,青少年期的抑郁与早期的母婴依恋关系密切相关。青少年自杀和自杀倾向也与早期的不安全型依恋有关[28]。

按照客体关系理论,早期依恋经验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人格发展,不同依恋类型其实就是某些人格类型的雏形。依恋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工作模型”,是指在孩子生命的头几年里,由依恋类型而来慢慢形成的一些关于自己和关于依恋对象的一些内化的结构。这个模型一旦形成,它就以内化的机制的形式调节着孩子的思想、感受和行为,尤其是跟父母和别的类似关系的人的互动行为。显然,依恋类型和工作模型概念,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行为有密切的关联,它们是跟心理健康素质概念在同一层面的概念。

4对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的两点思考

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有关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这个问题是有较多共识的。以下就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及其研究谈两点个人看法。

第一个问题,我们站在什么立场上来看心理健康?

从这些年国内对心理健康概念讨论可以看出一个现象,参加讨论的学者,并不都是专门的临床心理学家和人格心理学家,还有教育学者和社会人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健康观。Strupp曾提及这个现象,他指出有三种看待心理健康的角度,分别是:(1)个体的角度,即当事人的角度,他们关注的是个人的主观幸福;(2)社会大众的角度,他们关注的是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的一致,或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3)专业人员的角度,他们关注的是人格的健全,心理病理学特征[29]。这三种角度中,个人的角度和专业人员的角度最终有可能沟通或协调起来,但社会大众的角度跟专业人员的角度有时不易协调。

第二个问题,心理健康素质是不是独立的心理现象?

笔者的见解是,心理健康素质不是独立的心理现象,但是可以从认识上将其“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的研究。

从已有研究中可以发现,与个人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在因素大多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格因素。我们认为可人为地把与人的心理健康有关的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从认识上分离出来,予以对象化,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有两个理由支持这样做。第一,虽然作为整体的人格结构对心理健康起着关键作用,但人格结构的各部分并非不分轻重的同样影响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一些人格因素更重要一些,另一些可能不那么关键。因此,心理健康的研究者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与心理健康关系更紧密的那些人格因素上。第二,同一心理现象,可以因研究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同一人格因素从不同角度去进行研究,会促进人们对其理解。

参考文献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研究》课题组.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研究课题介绍(内部资料), 2003

2 江光荣.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6, 4: 48~52

3 叶一舵.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的再认识. 东南学术, 2001, 6: 169~175

4 刘华山. 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 心理科学, 2001, 24(4): 480~481

5 柳夕浪. 个性培养与学校心理辅导.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5, 4: 48~50

6 张海钟. 评心理健康标准的社会适应论.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5, 4: 44~47

7 周燕. 析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兼评中西方心理健康观.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6, 4: 48~52

8 胡江霞. 从心所欲不逾矩――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分析.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7, 2: 45~48

9 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 台北: 东华书局, 1991. 633

10 黄坚厚. 青年的心理健康. 台北: 心理出版社, 1985. 3~6

11 江光荣. 心理咨询与治疗.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5. 73~74

12 余志核, 周敏. 不同人群的心理测查(CPI-RC)结果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7): 480~482

13 许明智, 龚耀先. 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12(2): 111~115

14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Stanton G C. Self-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76, 46(3): 407~441

15 Marsh H W, A multi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model of self-concep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1990, 2(3): 77~172

16 Trent M Y, Cooney G. Assessment of self-concept in nearly adolescen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4, 24(2): 373~385

17 Epstein S. The self-concept: A review and the proposal of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personality. In: Staub E. (ed.), Personality: Basic Aspects and Current Resear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ee-Hall, 1980. 81~132

18 Tiggemann M. The impact of adolescent girls′ life concerns and leisure activities on body dissatisfaction, disordered eating, and self-esteem.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2001, 162(3): 133~142

19 埃里克森著, 孙名之译. 同一性: 青少年与危机.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113

20 Masi G,Mucci M,Favilla L,Brovedani P. Temperament in adolesc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in their families.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3, 33(3): 245~259

21 Kagan J, Snidman N. Temperamental factors in human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1, 46: 856~862

22 Forsterling F. Attribution Theory in Clinical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1988. 132~156

23 Dweck C S, Leggett E L. A social cognitive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8, 95: 256~273

24 Burger J M. Desire for control, locus of control, and proneness to de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84, 52: 71~89

25 Bowlby J. A secure bas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Routledge, London: 1988

26 Ainsworth M D,Blehar M C,Waters E,Wall S.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sessed in the Strange Situation and at Hom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1978

27 Sroufe A L. Infant-caregiver attachment and patterns of adaptation in pre-school: the roots of maladaptation and competence. In M.Perlmutter (ed). Minnesota Symposium in Child Psychology, Vol. 16, Erlbaum, NJ: Hillsdale, 1983, 45~69

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心理健康;大学生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群,是未来的建设者和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在充分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尽管现今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层出不穷,但是却收效甚微。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仍然必须摆在较高的位置之上。这就要求各大高校不断探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方法,而音乐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

1.心理健康定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保证个人的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健康是每个人所希望和追求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仅包括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还包括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显得更为重要。

2.健康心理的标准。一是具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对自己能够有一个全面客观地认识,能够正确认识并面对自己的优缺点。二是心境平和稳定,情绪乐观。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充满热爱,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对未来的设想美好,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的情绪贯穿生活始终。三是幸福感强。作为最有价值的心理感受,幸福感是心理健康人士必不可少的。四是行为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能够清醒的意识到将要采取的行动,对自己的行为能够进行有效地控制。五是人际关系和谐。愿意并乐于与人交往,对社会具有较强的心理健康的人适应能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大学生心理现状。大学生是接受了高等教育,高学历层次的人才。但学历高并不意味着于心理素质高。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还远未成熟,还不够稳定。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激烈竞争,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不同思想观念的撞击,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以及诸多感情方面的因素,使得一定比例的大学生患有明显的复杂多样的心理障碍与疾病,且这种比例逐年上升。这些问题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产生了严重不利影响了,而且对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潜在的不利影响。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一是家庭因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其少年时期便开始养成。现在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从小便溺爱他们,犹若家中的小皇帝,由此,任性、骄横、不讲理的心理状态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因此而导致他们适应生活能力差,不能很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活动。二是爱情因素。大学生正处于二十岁左右的年龄,正可谓是风华正茂,中学时期长期压抑的青春期的萌动在大学期间终于爆发,恋爱成了爆发的切入点。但是,大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恋爱观还不成熟。由此而导致了方方面面的心理健康问题。三是事业的因素。对于大四学生来说,经过了四年的学习,不可避免的要去面对就业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每年都有一大批的大学生毕业,而我国每年新增加的就业岗位却是十分有限,这就形成了一种僧多粥少的局面,就业形势严峻。巨大的就业压力使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三、音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应用

1.音乐应用于大学生音乐教育的理论依据。没有人可以否定音乐对人的情绪的影响作用,而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皆有。音乐是一种强有力的听觉刺激形式和身体多重感觉的体验。音乐的和声、力度在转化为各不相同的复杂信号刺激后作用于人类的情绪中枢,导致人们不同的情绪体验的产生。音乐对人的情绪体验的影响主要是由人的认知和评估所造成的,这就为利用音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音乐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必要性。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开阔的胸怀和眼界。音乐可以让大学生沉浸在作品的情境中的同时,充分体味蕴含于音乐中的丰富的情感,并与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让他们在随时合理正确的释放压力,宣泄和表达自身情感,放松和满足自身精神需求,这就是音乐审美所带来的快乐。音乐心理干预可以十分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塑造。

3.音乐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一是大学生普遍的喜爱音乐。在各大高校中,没有那个大学生是不喜欢音乐的,音乐在他们的生活中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基本没什么音乐基础,但作为高智商群体,他们也懂得在什么样的情形环境下听什么样的歌曲。二是大学生获取音乐的途径较多。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各种高科技音乐媒介层出不穷,而其性价比越来越高,如CD,MP3,音乐手机等等。加之互联网高度发展,大学生作为高智商人群,很容易便可获得从网络中下载想要的各种音乐资源。三是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合音乐发挥效用。大学生的人格是发展变化的,此时他们的情绪与情感处于不稳定阶段,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对自己的情绪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地理智的控制。无独有偶,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它可以很恰当的发现和激发人的感情。

四、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应用

1.利用音乐对大学生心理进行情绪调节。情感、情绪并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是对周围环境的客观反应。我们知道过度压抑自己的情绪,使情绪不能尽快发泄而导致许多心理问题。而音乐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情绪释放的渠道,音乐能把人带到意识的深处,是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泄自身的不良情绪。一是利用音乐帮助大学生表情达意。人们都知道音乐作品能给人以教育启迪,但却往往忽视它的真是内涵。通过音乐,人们可以放开牵绊自身的枷锁,自由驰骋于音乐家为我们营造的奇妙景象中。《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旋律的起初的四个音符,给人一种刚劲和沉重的感觉,仿佛叩门的之音,仿若贝多芬正在叩击命运之门。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贝多芬对命运的挑战和反抗”。因为在接下来的旋律中,这一动机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激昂有力,催人奋进。二是利用音乐诱发大学生内心向上的一面。我们知道,情感是人心理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可以轻易地诱发良好的情感体验。而音乐本身的特性是激感,人们可以随着不同音乐产生不同的各式各样的一系列的情感反应。音乐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等不同的特性可以引导大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情感,从而消除不良情感和情绪。《义勇军进行曲》旋律铿锵有力,积极向上,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身临那种峥嵘岁月,但每当国歌那有力的旋律响起时,精神总能为之振奋,积极向上的力量充满冲击着我们的内心。音乐能够激起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发展和完善他们的情感得。三是利用音乐帮助大学生合理宣泄不良情绪。音乐可以最直接、迅速、深刻地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可以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人的心理健康。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和欣赏,大学生可以丰富自身的内心情感世界,使协调他们的情感,宣泄和释放他们的不良情绪。其一,聆听节奏欢快、明亮的音乐可以使人精神开朗、心胸开阔。这种音乐的旋律明快、力度中、节奏感强,所以能很好大学生解除心中的忧郁情绪,它能充分的释放寂寞的心情。当大学生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过大和烦躁不安的时应多听听这种类型的音乐。《步步清风》、《蓝色多瑙河》、《彩云追月》等等都是这样的音乐。其二,聆听舒畅、悠扬、曲调柔和的音乐可以使人镇静舒缓。这类音乐速度和节奏一般比较平缓,旋律舒缓、清新,而且起伏不大,能给人一种平静祥和的感觉,可以使人们镇静舒缓下来、心情安定、心平气和、平静的对待事物。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多听听这类的音乐。《汉宫秋月》、《渔舟唱晚》等都是这些曲目的优秀代表。其三,聆听低沉忧伤的音乐可以宣泄忧郁的情绪。这类音乐速度较慢,调性暗淡,力度多为中等以下,像《江河水》、《流浪者之歌》、《二泉映月》、《索尔维格之歌》等这类音乐对于宣泄忧郁的情绪具有很好的效果。其四,聆听令人振奋的音乐可以培养大学生不屈的意志。这类音乐,节奏激昂向上,大学生在聆听这类音乐时候自然而然的磨砺了自己的坚强意志,让自己具备不断进取的精神。

2.利用音乐提高大学生有审美立美的能力。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独特的审美功能,人们在欣赏高雅的时候,可以得到美的感受,陶冶自身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自己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因而音乐可以而进一步提高欣赏者的艺术修养和精神境界。音乐可以浸入到大学生的潜意识中,它在潜移默化中引起大学生心理的共鸣,逐渐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自觉的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是自身人格得到没的升华。音乐的审美功能和大学生的情感有着必然的联系。旋律优美的音乐,其节奏轻松明快音色丰富,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疲倦、恢复精力,平衡已渐失衡的心理。高昂激进的进行曲,其曲调雄壮,能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精神振奋等感觉。而温柔舒缓的摇篮曲,则会对人产生催眠的作用,改善人的睡眠状态。

3.音乐文化传播可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良好情操。音乐作为文化的一种,与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音乐文化的传播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音乐家往往将高尚的道德情操写入音乐作品中,使大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体味其中的高尚情操,从而大学生提升自我修养。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冼星海将宏伟博大的民族情怀融入到作品中。它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宏大的音乐场景。歌声中我们仿佛可以听到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它陶冶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心灵,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不仅表达着对祖国、民族、家乡和生活的热爱,而且表达着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表达着对一切丑恶现象的不齿和唾弃,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培养着大学生良好的情感。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具有审美功能,它给我们带来了是精神上的享受,还可以更有利于我们思想感情的表达,是我们的意志得到极大鼓舞。音乐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音乐艺术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重要手段,通过音乐教育和音乐欣赏培养大学生体味与音乐作品相对应的情感,产生愉悦身心的美感,进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参 考 文 献

[1]张盈.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初探[J].音乐天地.2008(10):79~82

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第4篇

大脑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的环境、学习和训练对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以学生脑的生长、发育与开发为中介;而且脑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人脑经过长期进化,其结构极其复杂和精细。遗传因素虽然决定着大脑发育的总方向和主要轮廓框架,但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换句话说,人脑之所以发育成为人脑而不是动物的脑,这是遗传决定的;但是,究竟发展成什么样的人脑,是优秀的大脑还是平庸的大脑?这与后天的环境因素、营养条件、教育方式、学习训练乃至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关系。婴儿出生时,脑内绝大多数神经细胞已基本形成,但还没有发育完善。神经细胞的突起和突触连接以及微小神经环路的建立在后天发育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进行修饰。也就是说,人脑在一生中都有可塑性,脑的微细结构和功能特性都在变化。但是,在出生后至7、8岁这一段时间特别敏感,其可塑性最大。就素质教育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学校的各类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的影响,通过儿童生理素质,特别是大脑这一物质基础,发展成为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应重视运用大脑发育的规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发展。

人的毕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以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基础。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衰老直至死亡,其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从18—35岁)。在这一阶段,其思维方式由青少年时期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别是在23—40岁之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元认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已基本形成,但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结构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不二法门。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智力发展的思想,可以合理地扩展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不同层次或水平的区分对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第二个层次,研究个性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第三个层次,研究从感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第四个层次,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主要与上述第二个层次的研究有关。

二、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潜性。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2)整体性。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构成素质整体的各因素也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并得到测量。

(3)稳定性与发展性。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个体的素质也是发展的。

(4)社会评价性。人的素质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素质,这些优良的素质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素质的特点作了划分,如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内在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等。

关于素质的结构,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三层次说,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五成分说,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划分,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者将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分类虽然繁简不同,它们在本质上基本一致。不管怎样分,心理素质都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起中介作用。应该注意到,对素质结构的探讨,不能纯粹从抽象的逻辑出发,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

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研究联系起来。如果不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上,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就没有必要。这种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中所提出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三、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

1.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许燕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其针对性不够。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与创造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是心理素质并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那些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处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在直觉的水平上,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们公认的创造力定义。心理学家曾提出了多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其中,斯腾伯格(sternbers)提出创造力三维度模型(athree-facetmodelofcreativity),即创造力包括创造力的智能、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和创造力的人格层面,代表着学者们倾向于将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统合起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创造力高低受人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尽管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力的年龄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创造力年龄在23—40岁之间。由此可见,大学本科生应该为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应该承认,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它不是大学本科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最重要成分。也许,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更重要的成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与载体;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又是社会文化素质与生理素质相互影响的中介。鉴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行素质教育时,查明心理素质的结构就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它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起点。

1.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策略

在确定合格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时应注意:(1)体现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几个孤立的方面。(2)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到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也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5)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大学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素质结构。

研究策略:(1)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实验研究为手段;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2)采用研究指标多元化的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取向)、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职业取向)、学生(个人取向)等多层面,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能结构,例如,王极盛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潜能因素。梁宁建认为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智力等。这两项研究虽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有参考价值,但是这两项研究都将心理健康水平与看成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成分,这显然是将心理素质(内在)与心理素质的表现(外在)混在一起了。下面的几项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许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师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再生素质等六个方面的素质。其中,每个素质又各自包括若干心理品质。这项研究的缺点是抽样的范围较窄,所得结果虽然能反映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但是未必能够全面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张大均等人从理论上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他们提出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这项研究所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简单明晰,认知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心理素质成分如实反映了中学生的学习是他们主要从事的活动。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中学生有较大差别,而且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在整体上是否与中学生相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特性范文第5篇

[论文内容提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及就业后频繁跳槽等问题暴露出当前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与不足。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相互融合等特性决定二者在教育内容、师资条件、教学形式上的有机结合有助于高校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及就业后频繁跳槽等问题一再被提及,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大学生目标感缺失,自我认识程度不高,对自己的专业和将来从事的工作的关系不了解。这也暴露出当前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与不足。为此,教育部于2007年下发了关于在各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为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各高校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讲座、进行就业指导等。但从实践效果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就业指导着重于求职技巧而忽视对大学生生涯发展的指导,讲座对象有限且内容缺乏延续性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机结合的相关探索或许能给从教者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可能性

1.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目标绝不仅仅是指导大学生如何就业,而是要帮助大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观、职业能力及气质、性格等基础上,结合职业环境等客观条件和制约因素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行动方向、时间及具体方案。大学生在职业生涯方面的困惑包括很多方面,如自己能干什么,自己想干什么,自己适合干什么,环境支持和允许自己干什么?自己所学的专业出去以后有什么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减少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格发展上的心理困惑,具有成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大学生往往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而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己、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也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

2.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融合性

“大学生自我认知”(具体包括对自身气质、性格、能力、价值观、兴趣等的认知)、“职业能力”(具体包括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能力等)、“职业世界探知”(具体包括对职业与专业关系、职业环境分析等)以及“职业决策技术(包括生涯决策平衡单等的运用)”是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内容,“自我认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对准现实 “生涯通道”,做好人生规划的前提。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等内容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更是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技能。 “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活动,进行着自我的心理调节,能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正常发展,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的人格。”[1]职业生涯目标的明确与生涯设计的过程也能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人能尽可能把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契合在一起,将‘我意欲’和‘我必须’统一起来,从而使人的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 [2]因此,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交叉,共同促进。

3.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优越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引导学生在开放、安全、融洽的氛围中去认知自己和职业,去了解职业决策的影响因素及职业决策的方法,同时练习职业生涯规划决策的步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如果采取单纯的知识讲授就可能变成空洞的说教,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不到真正的引导教育作用。这就决定职业生涯教育的模式必须是经验式、建构式的。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常用的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是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通过一群有共同需要或问题的人的聚集和参与,形成团体互动的力量和意图性的团体经验,从而达成个人发展的心理辅导方式。团体心理辅导中,通过营造良好的团体心理氛围,大学生在开放接纳的心理环境中通过游戏体验、角色扮演、经验分享、脑力激荡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了解全面真实的自己,同时团体的集体智慧和社会支持也能激发大学生去更深入地去探究职业世界,更多地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相关信息。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具有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效率高、省时省力、辅导效果易巩固和迁移等特点。因此,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往往是各大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形式。

二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方式

1.教育内容的结合

由于种种原因,高校一般都在大学二年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课时控制在16-20左右。就业指导则通常在毕业前进行1-2次。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讲座的时间、内容都不固定,缺乏统一性、系统性。这些有限的课程、讲座及就业指导很多都是为了应付教育部有关规定而开设的,大都流于形式,其实根本无法真正完成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教育,无法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课程设置及教学研究更是有了极大的进展,能较好覆盖到高校每一个大学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必然和大学生的心理个性、心理发展密切相关。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可以进行适度整合,如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安排如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等的学习与测试等内容。这既可以弥补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课时的不足,又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贴近大学生的心理实际,为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2.师资条件的结合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中往往把就业指导归为学生工作的一部分,没有认识到职业指导是一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职业领域。从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看,专职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人员不仅数量少,专职工作人员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不少人是“半路出家”,专业化程度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师资成为制约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时间较长,各级各类高校都纷纷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了完善的教学设备和人员,同时由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背景相似,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能较好胜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有关职业素质、自我认知等方面的教育工作,再加上专业教师及聘请的一些行业内人士开展关于职业认知、职业探索等方面的教育,几方面结合能较好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到实处。

3.教学形式的结合

随着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逐步开展,在教学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考察相关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以“团体生涯心理辅导”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得到很多从教者的好评。研究认为,职业生涯教育如果局限于课堂讲授、专家讲座,学生容易变成“被动接受者”,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而以 “团体生涯心理辅导”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在团体生涯心理辅导活动中,以团体一员的身份参与到团体中来,通过团体生涯心理辅导的一系列活动,实现对自我认知的提升、感受职业的特性及要求、学习职业决策的技能、增强职业发展的能力、体验职业生涯规划中种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这种体验、参与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使他们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变得不再抽象,不再“遥不可及”,而且在团体活动中,通过交流,借助团体的动力,大学生可以从团体其他成员身上得到启发,甚至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团体交流使他们认识到对生涯规划的困惑不仅某个人存在,而是大家共同要面对、探究解决的问题,这可以消除他们在心理上的不安,能更好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三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充分利用高校的设备、师资等资源。依据不同理论的生涯心理团体辅导还会不断出现,很多学校在职业指导中应用心理辅导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二者的有机结合前景广阔,但应注意以下问题。

1.师资问题

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具有良好的心理学背景,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要求执教教师具有心理学知识,同时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在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决策时从专业与职业发展的角度提供真正有效的帮助。目前高校师资缺少的正式那些真正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这使大学生真正了解职业世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部分高校本身心理健康教育尚有不足,更难以兼顾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此,一方面应鼓励有志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到相关行业学习交流,支持他们参加“职业规划师”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及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聘请相关行业领域的“能工巧匠”和“专业人士”到大学兼职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同时,对这些教师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通过几方面的努力,建设、培训一支心理学知识背景和专业知识背景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师资队伍。

2.结合的形式问题

如上所述,团体生涯心理辅导这样一种助人的技术正日益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趋势,但是,由于这一技术对领导者的要求较高,如果掌握不好,团体辅导方案实施中可能“曲高和寡”。此外,团体生涯心理辅导针对的对象是团体,对于个体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无法解决。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中,应将职业生涯心理问题的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

3.结合的内容问题

事实上,不仅仅大学、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在以新的视角看待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不仅仅是职业决策的相关内容,其他如职业转换的准备,其中的心理准备也将进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范畴,这也是二者有机结合中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瑞瑞、左占、张波.大学生生涯规划团体辅导的实践研究[ 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7

[2]许一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3] 钱益民.借鉴日本做法进一步加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J ].现代阅读,2010,11

[4] 肖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优势研究[ J ].知识经济,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