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教育现象

大学教育现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教育现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教育现象

大学教育现象范文第1篇

大学生轻生现象

(一)大学生轻视生命的现象

1 生命意识谈漠

“生命意识是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它是人对生命体的一种感性与理性的认识,具体地说是生命认识、生命情感和生命意志的统一体。”[1]华中科技大学陈志霞等人在2004年对1010名大学生自杀态度的调查表明:“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到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0.7%。”[2]另外南京危机干预中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大学生自杀率为10万分之20,比全国自杀率高出一倍。”[3]

2 生命价值观功利化

生命价值观是作为生命主体的个人对自身和社会的积极作用,而在部分大学生中,对自己和他人实行“双向”价值要求,既要求社会能够满足自己生命价值实现的要求,又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认识社会。同时还有部分学生总是通过外在的物质享受来“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和质量,认为生命的价值就是物质利益的实现和满足。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极强的社会性,觉得交朋友就是相互利用,其前提是视其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自己的利益需求等。

3 道德责任感弱化

道德责任感是人们践行道德规范的坚定意志。人不仅是自然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同时还表现为人的道德存在,即“在人的内心之中有着追求道德生活的渴求和冲动,而不能把人的道德看作是外部的加入”[4]。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弱化作为道德存在的一种消极表现方式,普遍表现为公交车上不给需要的人让座、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浪费粮食、随意违反学校和社会规章制度等现象,更有甚者去伤害他人,这些行为正一步步地侵蚀着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使其责任意识弱化,行为失范。

4 不良生活方式日益严重

部分大学生没有吃早餐的习惯,且多以油炸食品、饮料为主,主食方面多为肉类食品,而粗粮和水果的摄入偏少。在作息方面,经常熬夜,白天嗜睡,运动少、静坐时间长。同时还有部分学生抽烟、喝酒,特别是女生抽烟、喝酒的人数近年来逐渐增多。

(二)大学生自杀现象[5]

1 大学生自杀现象的调查统计

大学生自杀数据显示,2006年大学生自杀人数最多,之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近五年(2010~2014)来,明显呈下降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大学生自杀人数为150多起,其中男生65人,女生85人,各占比例为43.33%和56.67%,且女生自杀人数高于男生。

2 大学生自杀原因分类

通过对近五年来自杀现象的统计得知,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有感情问题、学习压力、厌世、就业压力、心理问题、毕业压力、身体疾病、与父母吵架、与室友关系不和、被怀疑偷窃、父母离异和离世、被、体验死亡感觉、愚人节提出分手等15个方面。其中主要集中在感情问题、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心理问题和厌世等5个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32%、31.33%、8%、7.33%和7.33%。

3 大学生自杀方式

自杀方式有跳楼、上吊、服毒、服药、用刀自杀、跳河、跳桥、跳湖和跳崖等9个。其中多集中在跳楼、上吊、服药、用刀、服毒等方面,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5.33%、14.67%、7.33%、8%、9.33%。

4 大学生自杀场所

自杀的地点有宿舍、教学楼、租房、家里、湖、河、桥、崖、热水房、操场、自习室和招待所等12个,主要集中在宿舍和教学楼,所占比例分别为46%和42.67%。

5 大学生自杀的区域分布

东部地区为71人,中部地区为57人,西部地区为22人。东部最为集中,依次为中部和西部,所占比例分别为47.33%、38%和14.67%。

6 大学生自杀的时间段

大学生自杀主要集中在1月、3月、4月、5月,分别为28人、21人、19人、24人。上半年为105人,下半年为45人,所占比例分别为70%和30%。上半年自杀现象明显多于下半年,且多集中在3~5月,下半年多集中在7~10月。

二 大学生轻生现象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因素

1 家庭结构的影响

家庭结构对大学生生命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对子女的教育实现的,但其不利影响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如家庭暴力、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父母离异等事件的发生,给子女造成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导致对负性事件的认识发生偏差,并且可能形成持续的不良影响,最终对生命失去希望。

2 父母价值观的影响

父母的价值观有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同时也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特别是目前家庭教育中偏重对子女智力的教育,对子女学习的要求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使其失去了自由学习和享受青春年华的空间。同时不重视对子女价值观的教育,在教育观念上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回避死亡、自杀等话题,使子女难以形成正确的生死观。

(二)社会因素

1 媒体宣传导致的情绪传染效应

媒体的宣传报道本应是引起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加强防范、避免更多的悲剧,而不应是为了产生“轰动效应”和“吸引眼球”。如对“2007年哈尔滨20天内39人自杀,其中1/4是大学生”的报道,这则新闻一出就被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而事实上,是一则严重失真的新闻,纯系媒体炒作。因此媒体应本着负责任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引起人们重视的同时,更应反思其后续的不良效应,进而引导人们理性认识自杀现象

2 严峻的就业形势

据人社部、教育部的官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进入市场的青年达1500万人,近五年来,高校毕业生从2011年的660万人增至2015年的749万人,占到新进入就业市场青年人数的50%以上。同时,近33%以上的岗位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供需矛盾、就业市场准入资格使大学生面临着艰巨的就业压力,从而使部分大学生失去了就业的勇气和信心,甚至因不堪压力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三)学校因素

1 教育内容的抽象化和生命内涵的现实化之间的矛盾

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为教学而“教学”,课堂内容缺乏鲜活性和生动性,把学生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存储机器”,内容抽象,不能吸引学生,无法达到情感和理性的共鸣,使学生陷入了情感和理性融合的矛盾之中。加之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无法做到把知识学习与生命发展过程相融合,进而产生了对生命内涵及生命过程的焦虑。

2 功利主义教育主导思想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之间的矛盾

由于高等教育受“工具理性”的影响,高校教书育人的功能出现了结构性的失调,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一味地追求专业知识的教育。在教育结果上,受就业导向的影响,学生热衷于考取各种资格证书,结果培养出了大批“技能型”的“人才”,学生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诉求被社会价值本位所取代,对自我生命发展过程的关照被“剥夺”了。

(四)个人因素

1 人际关系不协调

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人际交往中个人中心主义思想较为严重,缺乏合作意识。二是人际交往中欺骗他人,不讲诚信。三是人际交往中自我封闭性强,缺乏交往的主动性。这些不协调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对自我生命意义失去了信心,甚至有部分学生选择了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 心理问题的影响

由于个人生活背景的不同,个人表现出了不同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最终使其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问题,而失去对生活意义的追求这一因素在大学生自杀原因中所占的比例不容忽视,如对近五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生活没有意义、厌世导致自杀的大学生人数占到大学生自杀人数的8%,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教育,极易形成恶性的不良情绪持续状态,甚至走上绝望的道路。

三 大学生生命教育对策

1 提升对生命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和渗透

生命教育课程旨在通过对生命知识、生命伦理道德和生命意义的教育,使大学生在自我的生命体验过程中实现对自我生命的把握和超越。近年来,大学生轻生现象倒逼高校和社会重视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而在高校则多数把生命教育课程设置为选修课,且生命教育课程师资严重缺乏。因此,高校应在充分认识这一现状与解决大学生轻生问题之间差距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去探讨生命教育课程的定性问题,并能将其提升到必修课的程度。同时,应注重将生命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课”、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认知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形成关爱生命、支持生命、信仰生命的良好氛围。

2 开展“三关注”“三深入”活动,提高生命教育的针对性

牡丹江师范学院在开展工作、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三关注”“三深入”工作模式,“三关注”即关注心理问题学生群体、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群体,“三深入”即深入寝室、深入课堂、深入食堂。通过“三关注”,旨在提升其生命内涵,实现个体生命的发展和完善;旨在帮助其解决由经济压力产生的生命困惑,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旨在提升其克服心理问题和防御心理危机的能力。通过“三深入”,做到了对学生生命活动场所的全覆盖,既能达到主动发现问题,又能够随时听取学生反应的问题,实现了学校主动作为与学生生命诉求的统一。“三关注”“三深入”工作做到了点、线、面结合,常规工作与重点工作的结合,究其实质是对大学生生命个体的关注与关怀。

3 把理想信念教育置于中国梦的背景下,提升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不仅是个人的生存,在其现实性上,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体认与执着追求。所以,在中国梦的背景下实施生命教育,应把理想信念教育与树立置于中国梦的背景下,引导学生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把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并指导学生能够认识到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中国梦的实现过程,而中国梦的不断推进是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只有个人的价值目标与中国梦的目标一致,才能使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得到社会的支持。这种生命意义的大视野既是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效“域场”,也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融合的前提。生命价值的实现,本是一个人生命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了个人生命的现实性,另一方面强调了个人生命的超越性,将这两方面置于中国梦的背景下,才能并行不悖,达到生命教育的本来之义。

4 生命教育与心理诊治相结合,实现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生命教育,就其自身意义来讲,主要是普及生命知识、提升伦理修养、彰显生命意义的系统性、层级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受教育者通过接受相关知识,达到对自身生命过程的把握,进而实现“助人自助”的效果,主要解决的是大众化的需求,进行的是大众化的教育,是对“类”生命的普遍关切。与此相对的是心理问题的诊治,这是个体生命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生命个体产生了心理问题,生命的社会化过程受到了阻断。心理问题的诊治,它不只局限于对心理问题本身的解决,而是要在此基础上达到对自我生命的把握。所以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大众化对生命教育的需求,也要考虑到特殊生命个体产生的生命困惑,而且二者的有效解决是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前提。

5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积极进行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的“修复工程”

大学生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既是接受和学习的主体,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体,特别是后者,是培育和践行的最高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关键因素。价值判断力主要是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价值鉴别,道德责任感是指践行道德的坚强意志。因此,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必须在各项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旗帜鲜明地表明我们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并且在具体活动中,注重由理论认同向践行理论转变,注重由价值评价向价值行为转变,在此基础上,勇于对自己和周围环境中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和行为进行批判和纠正,并注重自身对社会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引领示范作用,达到在营造氛围的过程中“修复”和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韩爱侠,张.生命教育视阈中的大学生自杀问题[J].中国校医,2012(12):947-949.

[2]周咏梅.大学生自杀引发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0(3):18-19.

[3]郑晓江.论生活与生命[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1(3):107-112.

大学教育现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厌学;大学生;思政教育;引导

大学生厌学的现象已经普遍存在于校园,从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厌学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学生自身,与自我概念有着一定的关系,同时存在着有趣的“二年级现象”,但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努力的改变这种现象,甚至希望这种现象消失,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外在的影响和努力,哲学上讲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大学生的内心改变厌学的状况,尽快的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去。

应该从一下的方面对厌学的同学进行引导:

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习的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一直都是我们学生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过营造校园文化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通过营造校园文化的氛围来体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人可以创造环境 ,同时环境也可以育人。校园文化有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具备的无形和有形的功效,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良好的校园环境,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会内化成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不仅对学生的学校生活有着影响,而且会持久地影响到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

其次,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来体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不断激发自身的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不断经受校园文化活动的磨炼,可以造就学生坚强的意志。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自立自强的高尚品质和献身精神。

二、要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特别是厌学的学生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尤其是辅导员的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用爱心来感化学生心灵,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与心理素质,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如果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当,即使心怀美好的动机,也会造成很多的问题。关心爱护学生注重感情投资。一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对大学生充满爱心,倾注深情。处处体察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有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并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其次,增强实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全方位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切实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要加强对班级的管理方式

以往对班级管理基本是一条线的管理模式,对今天的大学生我们要改变对他们的管理方式,首先从班级管理的改变开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班级管理的主客体界线,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对学生组织管理方法上的引导,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思想意识上的引导、行为规范上的引导、学习方法上的引导。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与约束作用,制定和完善班级管理的岗位职责,建立和健全班级管理的教育制度,科学设计班级管理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观念转变的先导作用,理解学生,以理服人,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尊重学生,以诚待人,充分发挥学生宿舍的基地作用,科学合理安排宿舍,把党团小组建在宿舍内,以宿舍为单位开展班级活动。

四、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在以往对大学生的教育是较为直白的,不注重大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而且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比较脆弱的,稍不留神就会对其造成伤害,所以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方式方法,尽量不是直接的戳穿他,而是要劲量的通过别的同学或别的事情,潜移默化的对其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多多举办如“雷锋月学习互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表彰活动”等,也可以走出校园进入企业,进行现场教育。

五、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

我们认为,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一方面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在校学生最为亲近的榜样,另一方面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首先,建立校友工作网络,广泛收集校友事迹。建立健全的校友联系渠道和完善的校友信息库是开展校友工作的前提,是开展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教育的基础。

其次,大力宣传校友事迹,在不同方面进行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教育。要大力宣扬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优秀校友的典型示范教育。

六、注重学生社团的组织作用

我们认为,学生社团是学生按兴趣自愿组织的学生群体,具有群体内部的趋同性,和兴奋点的一致性,思想政治工作将社团作为第一环节,通过社团再影响到具体的学生个体可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要选派得力教师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教师要在业务和思想两方面关心社团活动,指导和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活动。

其次,着重做好社团骨干成员的工作。思想教育要把握好社团骨干成员,利用他们的优势把握社团成员的思想状况,并通过他们开展有社团特点、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思想政治的教育的角度来改变大学生的厌学现状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愿望,希望我们浅薄的想法对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心理教育,莫雷主编,济南大学出版社 ,1995、5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分析与对策研究,赵贵生,教育与职业[J],2010(23) 71-72

[3]扎实前进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向前进,李卫红,高校理论展现[J],20007(7) 124-130

此论文为结题论文

课题名称:大学生厌学的心理疏导及量化研究

大学教育现象范文第3篇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概念产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的动物实验。它是指动物(包括人)在连续经历失败和挫折等消极事件后表现出绝望和放弃的态度。当个体在某个具体事件和目标上反复努力却反复失败时,形成了努力与积极结果无关的消极信念,并可能泛华到其他情境中,包括那些可控的情境。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教育实践中,是教育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二、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研究发现,大学生中有“习得性无助”行为者非常多,当他们无论做什么、无论付出何种程度的努力均以失败告终时,会觉得失去了控制感和自信心,颠覆自我认知,瓦解精神力量,逐渐丧失斗志和行动力,最终放弃任何努力,即便面对原本能够胜任的任务时也变得麻木、退缩、自我怀疑与否定,陷入绝望的心境之中。具体来说,体现在动机减弱、认知障碍、情绪失调等方面。

动机减弱:对任何活动、安排失去兴趣,消极、倦怠;

认知障碍:认为自己做任何事情都会失败,即便对能力范围内的任务也没有把握,自我评价降低,自尊心受损;

情绪失调:由最初的烦闷、忧虑,转变为失落、沮丧、焦虑,产生无意义感,严重者会引发抑郁症。

值得一提的是,习得性无助的概念常常不能够被正确认识,习得性无助行为者不能够被准备识别,反而被社会、家长及教师们误以为懒惰、懈怠、不求上进而横加批评与指责,长期以来的负强化使“习得性无助”行为愈加巩固。

三、习得性无助形成的原因

1、外因

(1)不良的家庭环境系统

家庭环境对个人塑造性格、培养气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家庭环境压抑、父母性格强势、要求完美,对待子女苛刻,那么在此环境中成长的个体将更注意消极因素、更容易产生自我否定。同样,过度溺爱也不利于个体勇敢面对挫折和困境。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有的父母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忽略他们的努力程度,只看结果不管过程。大学生在外求学,父母无法知晓他们平时的学习状态和情绪状态,是否挂科、旷课、成绩排名等成为他们判断子女是否踏实、勤奋的标准。由此传递给子女一个信号,即便自己再努力,也有可能无法达到父母的期许,努力是完全被遗忘的。只要结果不好,就不会受到父母的认可。

(2)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

社会支持系统,也称社会关系网,有两类表现形式,一类是实际的、客观的支持,如物质保障,另一类是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情感支持。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我们有获得温暖、爱与归属,建立安全感和亲密感的需要,而这正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社会支持,除家庭环境之外,学校教师、同伴群体、朋友同学也是重要的支持力量,有时教师、同学可能未能及时观察到个体的不良情绪,未能给予充分的关怀,大学生内心逐渐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3)失败经验

消极事件是最直接的打击,频繁体验失败会动摇曾经坚定的内心。例如,有些大学生虽然有强烈的动机想要通过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但是由于个人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早起晚睡、每天保证一定的学习量,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甚至一次比一次的分数低,对他们来说这无疑是对自己的否定,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四级考试的习得性无助。

2、内因

(1)不恰当的归因方式

韦纳将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纳为三维六因素,三维度即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六因素即努力、能力、运气、任务难度、身心状态和其他因素。归因方式受个体的个性差异及成败经验的影响,不同的归因会影响个体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以此影响成就行为。习得性无助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将坏的结果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这种归因方式的一个典型情境是学业困难。成绩落后的大学生更容易把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失败经验归因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并认为这种能力不足是无法改变的,进而影响对自己今后学业的预期,从而放弃努力,放弃努力后产生的不良结果可能导致预期成真,印证先前对自己的认知,这种不良的自我实现的预言产生恶性循环,不仅阻碍了学业进步,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2)消极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

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用一定方式调解、缓和挫折、冲突造成的威胁,减轻内心不安,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适应性倾向;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使个体的心理压力减缓,还能够激发主观能动性,“升华”这一心理防御机制是积极意义的最直接体现;消极意义在于可能使个体出现退缩、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学生在遇到挫折之后,为避免失落、痛苦、焦虑的情绪,采用自我保护的机制,运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方法,如投射、否认、逃避等。

(3)上行社会比较

人们通过与周围他人的比较,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意义,背景因素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偏差。大学生中不乏诸多成绩优异、能力较强、多才多艺者,当个体与周围比自身优异的人相比时,容易产生敌意、嫉妒的消极情感体验,降低自我评价、自尊心受损。

(4)负面评价恐惧

这种负面评价恐惧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时表现得较为突出,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中开放性与禁闭性相矛盾的特点,既渴望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又希望保留自己的个人空间。由于缺乏人际交往技能及经验,在社交过程中自信心不足,担心他人给予消极评价,为此苦恼、焦虑,原本的社交期待受到打击,对自己的社交能力产生质疑,认为自己即使付出真心也无法交到知心朋友,从而避免社交,独来独往,严重者封闭自我。

四、启示

1、教学启示

加强归因训练,提升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一词,它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力的预期,评估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某一任务。增加成功经验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但要注意归因方式的影响。

(1)增加学生成功经验,引导积极归因

在习得性无助的概念中,“习得性”三个字值得注意,个体的习得性是在后天的环境中不断形成的,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常常夸大困难,给自己设置较多的心理障碍,自信心较弱。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解决困难、增强内部动机,体验通过不懈努力获得成功的愉悦心情。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减少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重拾信心。具体做法有:让学生关注学习任务,而不是害怕失败;引导学生将失败的经历归因于自身的努力程度不够,而非能力与智力。

(2)善于发现闪光点

成绩不是学生的全部,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平时那些可能并不突出的学生身上所独有的优点,对此给予充分肯定,找准契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教会他们学会善于自我分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悦纳自己。

(3)运用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教师通过眼神、微笑、言语激励等方式来表达对学生的肯定和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关爱和重视。鼓励学生积极向上,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进步。

2、优化家庭环境系统

家庭环境对每一位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与良好社会功能的养成尤为重要。和谐的父母关系、亲子关系有助于学生自信、乐观、勇敢等积极品质的培养,这体现在父母自身首先具备优秀的个性品质,不焦躁、不情绪化,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有思路有方法;父母之间互相尊重、爱护,夫妻沟通顺畅;父母对待子女能够做到关心、爱心、耐心、责任心,提供物质保障和情感支持,在这个普遍注重结果的社会中,父母能够学会转换角度,关注孩子为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用爱去温暖孩子受挫的心,用言语的力量去激励孩子勇敢前行,父母的支持成为子女前进的不竭动力。家庭成员间形成的良性沟通模式、充满爱的家庭氛围,这无疑将极大的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3、完善个人特质系统

(1)准许为人,接受失败

Permission to be human被译为“准许为人”。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挫折,都会体验到失望、焦虑的消极情绪,这些负面情绪是人天生的一部分。准许自己为人,意味着准许自己失败,准许自己痛苦,给自己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内面对自己时准许自己为人,不压抑本性,不后悔自责,接受现实,接受困境。情绪ABC理论指出,嫉妒、焦虑是人天性的一部分,但不意味着要屈从那种情绪,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能够改变对它的诠释。主动接受而不屈从,它意味着有些事情无法改变,而有些事情能够而且应该去改变。

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应该首要学会的便是接受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允许自己失败,从失败中分析原因,不断摸索、不断尝试,发现那隐藏在失败经历后的点滴进步。将困境解释为成长的契机,发掘出失败中的闪光点、失败中的机会,指导下一步的行为。

(2)增强心理弹性,提高耐挫力

心理弹性是个体遭遇压力、挫折等危险性因素时具备的能力和特质,它是由逆境激发而出的潜能和建设性力量,帮助个体面对重大生活压力时,调动积极的心理资源,有效调控情绪和行为,钝化不良应激反应,实现良好适应。家庭环境系统、社会支持系统、个人特质系统构成心理弹性的动力系统。个人特质系统中多元问题解决策略、成熟的防御机制、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是大学生个体应该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学习的。

大学教育现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隐喻 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教学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是一种认知教学即“应试教学”。一方面,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传授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学生把大量精力用于识记词汇、句型和语法规则上,而很少利用课余时间汲取相关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是复杂的教与学双边活动,受各种因素影响。英语教学又是双语并进的双边教育活动,更加受到中西方文化因素的复杂影响。如果教学中不重视文化内容,学生就不能掌握与目的语语言文化密切相关的价值观、交际规则等,从而造成交际障碍。

二、隐喻理论及其功能

“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其中meta意为beyond,change,而pher则表示carry。隐喻的基本作用就是把一个事物的某些特征映射到另一事物的认知过程。传统语言学对隐喻研究有两个基本认识:(1)隐喻是语言中的非正常现象。(2)作为一种纯语言现象,隐喻是可有可无的;随着语言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开始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认识、研究隐喻,并提出了一系列解释隐喻现象的理论。1980年,美国两位学者Lak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 We Live By,其中提出了概念隐喻,即指存在于人们头脑里的一种经过归纳的、反映事物本质的隐喻表达句式,是跨概念域的整体映射。从而使我们认识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隐喻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现象,其功能可以从心理学、语言系统和修辞学等多角度来阐释。所以它具有认知功能、语言学功能和修辞功能,三者互相联系、相辅相成。(1)认知功能:隐喻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文化的反映。隐喻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原则,是人以隐喻化的方式对世界进行知觉、理解的产物。许多文化现象是以隐喻的方式联系起来的。研究者发现通过解释和使用隐喻可以扩展人们理性思维的能力。(2)语言学功能:“导致语言变化的触媒是隐喻”,隐喻是语言系统的再生机制。隐喻,即利用事物的相关性和相似性,将指示该事物的词语从一种概念域投射到另一个所想表达的物体的概念域,这样就形成了认知语言学家所说的认知投射或映射。胡壮麟先生总结说:“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新鲜感得益于隐喻的创造。”(3)修辞功能:隐喻极富表现力,可以言简意赅地表达复杂的思想,能表达不可表达的事物和思想,能够增强语言的创造性、新颖性和艺术性。通过隐喻的延伸,我们的语言能力获得提高。

三、隐喻与文化的关系

隐喻与文化具有互动关系,隐喻具有文化性,因为隐喻的基础是体验,同时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工具,又将某些成分反馈到文化世界中。隐喻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认知网络,它超越个人的大脑,进入文化的世界中。人可以通过隐喻来学习文化,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同时,隐喻也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有些隐喻被放弃,有些则比以往更具有生命力。隐喻不仅深深植根于人的体验中,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而且是经历或者体验本身。许多重要概念都来源于我们的切身经历和体验,而在这些体验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反过来又为我们获取新知识、理解和经历新事物提供了基础。

四、隐喻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外语教学应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已是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者的共识。而文化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将学习者带入以目的语为母语的交际世界中。因此,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隐喻植根于人们对文化世界的体验,并用具体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反过来影响人们对文化世界的认识。隐喻研究可以揭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透视文化,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在隐喻的使用上有显著差异。因而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是目前外语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

1.重视文化内涵教学,注意目的语与母语隐喻的不同。作为重要的认知手段,隐喻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人类社会文化背景存在种种相似之处,尽管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但基于共同的认知结构,扎根于不同文化中的隐喻便有可能重合,形成文化共核。如蛇(snake)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危险、邪恶、狠毒”之意,猪(pig)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懒惰、愚笨、嘴馋”等贬义。但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并不能排除不同语言的差异性。隐喻作为认知现象又体现着文化的差异,具有民族性和预定性。例如不同语言群体赋予颜色以不同的比喻意义。在英语中green使人联想到“大自然、天然纯洁”,如green hand(生手),green as grass(幼稚,无经验的),但汉语中却没有此意。

2.把隐喻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教授语言不可避免地要教授文化。除了向学生作必要的语言分析以外,教师还要将隐喻置于语境中进行教学。将隐喻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学习文化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语言的实际用法。

3.帮助学生掌握隐喻的分析方法,自觉地通过表面的语言现象发现和整理深层的文化内容,培养其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Littermore(1998)提出,隐喻能力是一种松散性类推和发散性思维的心理过程,隐喻类推需要把各种信息进行比较,通过发散思维、想象找出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对比分析,学会正确对待异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五、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本文通过对隐喻及隐喻与文化的关系的阐释说明,提出通过隐喻进行文化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学习文化知识,从而有效地掌握语言的实际用法。

参考文献:

[1]Byram,M.&Risarger,K.Language Teachers.Politics and Culture[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9.

[2]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马清华.隐喻意义的取向与文化认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

大学教育现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现代大学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 儒家教育

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兴起,世界各国对古老的中国文明充满好奇,特别如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政府出资,涌现专门研究儒学思想的研究人员。几乎所有顶级的世界名校都有东方文化和哲学研究所,最代表东方哲学的当然是儒家文化,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在西方有着深远影响。亚洲以日韩为代表的国家更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入研究,韩国和日本的小学都设有儒学课程,学习四书五经。自古以来,日韩两国就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历史上有名的日韩两国的儒家学者举不胜举,深深影响那个时代的思想和教育体系。直到现代,我们依然可以从两国社会制度、日常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看到儒家思想的痕迹。

为了使教学工作更有效地展开,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不可或缺,根据高校教师工作经验的总结,我认为教育思想研究有助于大学老师的工作。在中国,最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普遍认为是儒家教育思想,这得到了中国近千年问题来教育实践证明。儒家教育的典型代表是孔孟,对孔子和孟子思想的研究,对现代教育有很重大的作用。现在学校存在教育失衡和道德缺失现象,尤其近段时间,出现了一些引发全国议论的事件,人们对教授失德、富二代现象、大学生学习目的进行了大范围探讨,纵观了古代中国传统教子之方,以及对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道德的严格要求。通过女子传统教育的研究,分析现如今女大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合乎传统价值和道德标准的社会观念形成的原因。传统文化教育应用于现代大学中的研究,对反思教育问题、反思教师职责问题有很深远的意义。

中国如今掀起一股复古风、怀旧风,有些人对现代社会道德感到失望,尤其对人情冷漠、诚信缺失、女性独立自主等问题提出质疑,社会和教育界应反思是否丢弃了最基本的东西。人们重新对儒学产生兴趣,是因为在寻找思想寄托,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道德理念对失望的人和寻找社会正能量的人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有意补充。如今随着中国崛起和国力强盛,特别与邻国的一些领土争端,引发一些国家的担忧,遏制中国论由此甚嚣尘上,作为亚洲传统文明古国的中国,我们应该让邻国认识和回忆中国大国崛起历史,古代中国并非靠武力,而靠仁义、礼仪和文化成为亚洲中心、汉文化圈的中心,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都受到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熏陶。现代中国不仅应在经济方面超越其他国家,更应该是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中国社会制度和教育息息相关,有教无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研究教育问题,向学生传授道义,教育学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信义”为先,遏止社会道德腐败堕落之风,重振华夏文明。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国力迅速增强,国富民强,与日本重视国民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反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中国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文明却与之不相匹配地出现倒退现象。尤其中国教育并未随着经济发展得到更全面、更完善地发展,造成国进民退、国人素质不高的问题。这表现在中国人在国外进行文化交流、旅游、移民时,出现文明、公德心和遵守社会秩序方面的冲突和摩擦,因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中国现在的教育以大学教育为最高等教育,自中国近代化以来,大学教育都是培养中国知识分子的主要途径,知识分子一直是国家建设的栋梁和精英。但是也出现了种种问题,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学术腐败,大学教育功利化、职业化,缺少人文精神和学术信念。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自古就将受教育看做修养身心、提高道德素养的过程,学习儒学经典,明志明德,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古人以道德为教育之本,古今对照,读书人应有的德行我们是否有所传承?从教育角度分析社会道德问题,思考提高国民素质的问题,讨论社会文明是否依靠重振中国人传统道德保持,已经是当务之急。

传统道德书籍,如《四书》、《五经》等,蕴含着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是古代有关中华教育的典型代表。儒家教育思想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传统主流,以道德修养、品格完善为要著,使人在修身养性、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学习知识,至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今社会由于种种因素,在现代教育中出现了许多错误观念和误区,因此儒家经典中体现出的儒家教育精华思想,对现代教育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儒家思想在整个思想史上是伟大的,是值得中国人传承和弘扬的宝贵思想,是中华文明最引以为傲的瑰宝。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教育工作者在高校教育中肩负着传播传统文化、教书育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郑星季.论语精读.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5.

[2]张凤娟主编.论语.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1.

[3]任俊华主编.大学孟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