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运营分析的方法

运营分析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运营分析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运营分析的方法

运营分析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场细分;运营商;市场空间预测

一、引言

收入预测是运营商在制定包括网络投资建设、财务运营管控、人力资源配置、渠道布局投入等各项工作未来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基础,由于这是指导运营商投资跟发展方向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备受运营商及理论研究界的重视。传统方法对收入的预测,一般会从总用户量的整体趋势判断入手,同时考虑用户带来的ARPU值的变动趋势,进而得到收入变动趋势。此种思路简单易操作,更多的是从总体的角度来进行预测,而没有精细化考虑从各个可能带来收入的市场或用户群自身入手,分别根据各细分市场自身特征来采取适当方法进行收入预测,最终得到总收入。本文打破传统方法收入总体预测的思路,以某省运营商为例,从外部发展空间来研究运营商收入构成各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细分市场考虑不同方法预测,从而实现整体用户及收入预测。

二、总体预测研究思路

总体来说,首先根据目前运营商的用户群体状况,对运营商可带来收入的市场空间进行细分,然后针对每一细分市场的用户及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选择适当的用户与收入预测方法分别进行预测,最终得到总的收入水平。如下所示整体细分市场思路图。

本文以下内容将挑选如上所示典型细分市场中的城镇4G用户市场、固网业务中的家庭宽带用户市场、政企客户的中小学校园市场跟行业客户市场的预测思路分别加以说明。

(一)城镇4G用户的预测

以某省运营商的城镇4G用户市场为例,考虑通过城镇居民用户规模的估算,4G普及率以及对象运营商4G用户的渗透率目标,并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来估计其4G移动业务的ARPU值水平,得到4G城镇用户数及其带来的收入。

首先,对城镇人口规模的预测,主要考虑该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中对城镇化进程的一个判断,得到该省份年城镇人口增长率,继而结合该省当前城镇人口总量,估算城镇人口总数。其次,该省4G渗透率的预测。4G用户的发展与3G用户发展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典型国家的3G渗透率发展的趋势。目前该省4G用户渗透率超过30%,进入快速增长期,结合其实际发展情况,可估计其下一年度4G用户渗透率水平。

再次,对象运营商的4G市场份额确定。这一参数,主要采用对标分析法。一方面,估算对象运营商当前的4G用户市场份额,并参考其历史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对标先进可比省份的同样演进路线,得到对标省份发展历史过程中,处于该阶段时的渗透率变动趋势,并依此作为对象运营商的发展目标的确定依据。即可得对象运营商下一年度4G市场份额。然后,对象运营商的4G用户ARPU值的确定,这一块,综合考虑该省4G用户市场结构等因素判断未来变动趋势,初步设定下一年4G的ARPU值。根据以上参数,即可计算下一年对象运营商的城镇4G用户数=城镇人口总数*4G渗透率*4G市场份额,结合4G的ARPU值,可估算城镇4G用户带来的收入。

(二)家庭宽带用户市场预测

以对象运营商的宽带用户市场为例来说明家庭宽带用户市场带来的收入空间预测思路。宽带市场的预测,主要考虑从人口、户均人口、家庭宽带普及率、市场份额几个关键指标入手,同时,根据对象运营商的要求,需要考虑家庭宽带用户带来的融合业务收入。通过该省总人口及户均人口数的变动趋势,可以估算总的家庭数量;然后采取对标可比先进省份的方法,对该省家庭宽带普及率水平进行预测,确定下一年该值;根据对象运营商当前在该省份的竞争地位以及其对自己未来的一个预期定位情况,运用波士顿“三四规则矩阵”对其未来市场份额进行判断,最终确定下一年对象运营商的市场份额达到的水平。

由上述可计算出对象运营商下一年的家庭宽带用户规模=总的家庭数量*家庭宽带普及率*市场份额。

(三)政企客户类的市场预测

以对象运营商的政企客户部所面对的用户群为例来说明另外一种预测思路。我们将政企客户部面对的用户群进一步细分为中小学校园客户、行业客户跟商业客户。由于每个客户群的特征不同,能获得的数据支撑不同,因此所采取的预测思路也不同。这里以前两个客户群为例加以说明。对于中小学校园而言,给政企客户部带来收入的主要是学生以及其家长群体。通过该省份宏观政策的分析解读,发现该省中小学在校学生数量以每年3%的速度在递减并将保持递减趋势,据此估算出下一年在校学生数量。根据对象运营商目前的中小学校园渗透率水平以及家长渗透率水平,综合考虑其在下一年对自己的市场定位,以及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等因素,估算两个渗透率水平在下一年分别为3%和15%。这样,学生用户数跟家长用户数即可得。带动收入的行业客户由于涉及到较多行业,但能获得的有效数据非常有限,因此测算起来相对复杂。通过该省份各行业宏观环境的分析,考虑从全行业入手,统计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量并对其未来增长趋势做出判断;再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确定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由此来估算该省规模以上行业潜在的用户规模;然后,计算出当前对象运营商的市场渗透率水平,结合其自身定位等因素,估算出下一年其行业客户渗透率水平。由此可得行业用户大致规模。行业用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平均从业人员数*行业渗透率。

三、结束语

综上可见,本文打破了传统方法对运营商市场空间整体判断的模式,将市场进行细分,并针对每类细分市场的特征以及支撑数据的可获得性,灵活采用不同测算思路,不失为一种市场空间判断的创新。然而,不得不承认,上述讨论的方法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由于外部空间的判断牵涉到的因素较多较复杂,其变动趋势受各方环境影响,另外,对于许多参数量级的确定,仍然需要较强的主观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后续思考的方向。

运营分析的方法范文第2篇

一、“悟导练”教学方法的研究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高中英语教学要有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 ,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能力。然而,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在现行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课堂目标单一,课堂活动形式也囿于书本知识的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忽视了学生理解,体验,感悟。为了在 教学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另劈奚径,探索了一套教学方法,笔者称之为“ 悟导练”教学法。

“悟导练”教学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讲学生最需要讲的内容。教学步骤是:悟(领悟)——导(指导)——练(训练)——测(监测)——评(讲评);教学原则是:悟为先,导随后, 悟中练,练则评,评则精。该教学法强调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水平来感悟所学内容,然后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配以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处于思考状态,都在积极主动的内化知识,这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悟导练”教学方法的探究背景

20世纪六十年代后,国外的自主学习进入了系统研究阶段,各理论流派提出的理论虽有不同,但其主要思想都是:知识是不可传授的;教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具有必要的情意因素外,还必须要鼓励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只有学生发现和学到的知识才是最有意义的,才能真正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自主学习做系统研究,自主学习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所有这些教学实验都把“学生自学“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明确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作为主要追求目标。

三、“悟导练”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借助其他人的协作和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主动构建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可见,建构主义理论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因此。“ 悟导练”教学方法中:“悟为先,导随后”的教学原则是符合建构注意理论的。“ 悟导练”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的自我感悟和实践操练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调空和自我修正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这一点符合元认知理论。

“悟导练”教学方法提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但要通过感悟,自己归纳语言规律,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各练习的形式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当学生意识到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想和实践掌握并运用某种知识时,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从而激发了学习热情。这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四、“悟导练”教学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1.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高中生的认知更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他们在学习中更希望主动探索英语语言的内在规律,而不是一味地听从教师的讲解。“ 悟导练”教学方法首先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相关的图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感悟和归纳。因此,它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也满足了自我探索的心理需求。

2.符合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

牛津高中英语“先学后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先让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处理,并根据自己所提取的信息,尽量独立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然后,教师在必要的时候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可见,该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助于实施《牛津高中英语》

现行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信息量大,词汇多,如果只靠老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深刻印象,而且课堂效率也很低。因此教师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指导他们借助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 悟导练”教学方法提倡“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以练代讲,讲学生最需要讲的”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而且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从而为独立学习提供了可能,确保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效地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

四、“悟导练”教学方法的运用实例

笔者在教高一定语从句部分:“关系代词;介词+关系代词”的使用区别时,先给学生如下例句:

1.This is the town that/which/I visited.

2.This is the town that/which was built last year.

3.This is the town about which we talked .

4.This is the town to which we paid a visit .

5.Wusong was the man by whomthe tiger was killed .

6.This is the town of which the villagers are proud.

针对以上例句,笔者首先让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感悟先行词后面的定语从句引导词的异同。学生能迅速发现例3,4,5,6 在关系词前多了一个介词。就此,教师引出“介词+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这一概念,接着笔者再引导学生观察例1,2中定语从句中动词与例句3,4,5,6定语从句中动词的特征。和学生一起总结出以下规律:关系代词用于当定语从句缺主语时或从句中及物动词后缺宾语时,“介词+关系代词”用于当定语从句不缺主语也不缺宾语时,更直观地说,当从句中的动词为“不及物动词或虽为及物动词,但已经带全了宾语,或虽为及物动词,但已经用了被动语态,或联系动词后面不缺表语时”。

以上笔者完成了让学生悟和教师导的两个过程。接下来,我再给学生几个巩固练习。事实证明,学生听课状态轻松而又专注,效果很好。

而在引入关系副词的用法时,我先给出以下例句:

1.This is the town where I was born .

2.I still remember the day when I joined the party.

3.That,’s the reason why I didn’t come.

再以同样的方法和步骤讲述关系副词与关系代词的用法区别。

运营分析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集成运放;基本电路;节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6)11(S)-0049-3

1引言

集成运放是电子电路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目前在很多模拟电路的教材中,对于集成运放中的比例放大、差动、求和等电路、微积分电路、对数及反对数等基本电路中使用虚断、虚短、虚地和电流等概念来求解相应的输出等,而且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同学对于什么时候看作虚地、虚断、虚短[1-4]等分不清楚,而且很容易混淆,对他们理解也比较困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尤其是对于学时数相对比较少的医学院校来说更是突出。另外,在推导不同情况下的连接时,使用的方法不同,这使得学生更不容易掌握。同时学生对于电流方向的理解也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教学的实践,总结出一种关于集成运放基本电路教学方法供大家探论――节点分析法。

2教学基本思路

从总体上说,笔者在讲解时,先讲电路分析中的各种常用分析方法,重点是讲解节点分析、电源替代定理和叠加定理,并通过一定的实例加深学生对节点分析法的理解和具体的应用,然后讲解实际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参数等,并说明其代表的意义,比如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然后让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到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要解决实问题,通常会建立一个理想模型,在理想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原理和定义等推导出相应的结论,并把结论应用到实际中,看是否与实际相符或者二者的差距是否可以被接受。具体到我们要讲的运算放大器来说,首先要建立一个理想模型:理想运放,它的特点是实际运放的最优化,增益为无穷大(因为其值是越大越好);输入阻抗(电阻)为无穷(因为其值越大越好);输出电阻为零(因为其值越小越好)等。根据理想运放的这些特征不难得到两个结论:U+=U-,I+=I-=0。利用这两个结论和节点分析就可对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基本电路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完全避开虚地、虚断、虚短等不容易理解的概念,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该方法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3具体推导思路

(1)利用节点分析法,分别以理想运放两输入端即同相端和反向端列出方程。由于理想运放的输入电阻为无穷,因此在以运放两端输入端为节点列方程时,不考虑其内部。

(2)对于有其它节点的,需以其它节点根据节点分析列方程,有二极管和电容的可以用电源替代定理来列方程。

(3)根据理想运放的结论U+=U-,I+=I-=0和节点方程便可得出输出和输入的关系:

u0=f(ui)

4应用举例

4.1同相比例放大器

对于其它的也依此类推,在这里笔者就不一一再讨论了。综上,可以看出使用笔者介绍的方法,对于运放组成的基本电路利用节点分析和运放的两个特征,就可以进行计算,且计算起来也比较简单,同时也便于理解,回避了不便于初学者理解的概念,但是要求使用者必须对节点分析比较熟练。此方法为笔者自己的教学体验,仅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电路与电子学(第二版).刘淑英 蔡胜乐 王文辉 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年3月第2版: 284-296

[2]高翠霞. 医用电子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95-197

[3]陈武凡主编.影像电子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4~302

[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39-3672004年4第二版

运营分析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 运营监控 建设

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企业的产品不断丰富,下属企业不断增多,涉及的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集团化、集约化将成为大型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也就带来单一企业经营管理向集团化管理的转变。

1.建设企业运营监控中心的必要性

在集团化管理过程中,企业运营信息是管理和决策重要依据,企业运营监控中心的构建,就是要利用丰富的信息资产,监测和分析公司运营业务的开展情况与绩效表现,从而全面掌控公司运营状况,持续强化薄弱环节、加强分析控制,促进企业整体绩效提升。

2.企业运营监控中心的目标和功能定位

企业运营监控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利用信息化集成手段,全面监测公司内部运营状况,及时发现经营过程的异动和问题,督促企业相关业务部门或下属企业改善绩效,从而提高集团型企业或大型企业的集约化管控能力。

①是集团内部的信息化资源,对分散在各业务系统、各子公司、各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收集和整理,打破专业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企业运营信息的全汇总。

②是发现企业运营的异动和风险并快速定位其原因,通过全面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企业运营的异动和风险并快速定位其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及时消除异动和风险,使企业运营更加高效、平稳。

③是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加快实现,厘清集团整体发展战略与各业务条线、各子公司经营目标的支撑关系;明确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和环节,促使各业务部门与下属企业围绕整体战略目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确保战略落地。

3.企业运营监控中心核心业务能力的建设思路

企业运营监控中心的业务能力可描述为:以业务信息系统为数据支撑,以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为需求,对企业运营要素开展全面监测,促进企业经营风险预控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3.1构建监测指标库

指标库是运营监控所需结构化数据的集合,它的功能是集中管理监测分析业务所需的各类型指标,确保各类监测和分析业务中使用的指标的唯一性与准确性。指标库的构建思路是:从企业运营核心要素出发,运用关键因素分解方法,逐级分解成相应的关注维度和关注点,从关注点再落实到具体指标,对指标事先规定定义、数据格式、来源、颗粒度等,最后汇总形成指标库统一管理。

3.2构建监测方法库

监测方法是指对某一监测指标或一组相关监测指标进行监测所采用的方法。利用设计好的监测方法,能够快速、方便地发现企业运营管理的异动和问题。常见的监测方法有:阈值预警、关联监测、比对监测、穿透查询等;针对不同的指标,也可同时采用多种方式灵活配置,组合使用,或设计出适合本企业的专用监测方法。多种监测方法组成企业监测方法库,以此指导全面监测业务的开展。

①阈值预警

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与采集的指标数据进行即时比对,当越限时进行预警,以便及时发现经营活动的异动。

②关联监测

根据业务管理关系和指标体系定义,将多个相关指标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构建形成关联模型,或者关联到相关的业务指标,通过对指标的多维度解析,发现指标间的差异和问题,进行快速预警及定位分析。

③比对监测

通过指标自身同比、环比、趋势、对标等不同形式的比对,查看指标所对应的业务变化趋势,发现异动与问题。

④穿透查询

根据监测业务需要,对具体业务系统进行穿透查询,获取业务明细数据并进行多维度分析,进而发现异动的根本原因。

3.3构建分析模型库

分析模型是指对监测发现的异常或问题运用事先设计好的方法开展分析,以查找管理短板。在分析业务开展过程中,应全面收集、消化吸收先进通用的分析模型,并结合管理实际,构建分析模型库,用于指导分析工作的开展。

①通用的分析模型主要包括:

PEST分析:这是对企业所处宏观环境的分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主要用于综合分析中的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SWOT分析:根据企业自身既定的内在条件,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所在,主要用于企业竞争能力分析。

波士顿矩阵分析:这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将复杂的企业行为用市场增长率和市场份额两个指标进行分析,主要用于企业各种业务组合的战略制定。

波特五力分析:通过分析企业的五种能力,明确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主要用于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价值链分析:通过对构成企业价值链的基本经营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用于竞争能力分析和成本控制分析。

杜邦分析:通过财务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分析评价企业综合经营管理水平及经济绩效的好坏,主要用于企业的EVA和绩效分析。

②除了通用分析模型外,针对需要分析的主题,还可以综合运用各种通用分析模型,构建适合本集团企业实际情况的分析模型,不断丰富拓展模型库。

指标库、监测方法库、分析模型库的建设构成了运营监控核心业务能力的主要内容,其中指标库是监测和分析的对象支撑;方法库和模型库为监测分析业务提供业务指导。

4.小结

建设运营监控中心,健全运营管控体系,是集团型企业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运营监控中心的建设也是一个全新课题,是一项管理创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应当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一套适合本企业运营管理的最佳运营监控方案。

参考文献:

运营分析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航空公司;运营效率;概念形成;研究方法

1航空公司运营效率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航空公司在竞争中崛起,而又有一些航空公司因经不起市场竞争的考验而纷纷倒闭,淹没在竞争的海洋中。企业的存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追求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在我国对航空公司运营效率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存在一致的看法认为,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是指航空公司在有效地保证其盈利性、安全性基础上,能够合理配置企业自身的资源,并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是航空公司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称。

航空公司的生产运营是一个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企业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利用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获得最佳的效益,这个转化过程的效率即企业运营效率。随着航空公司改革的推进,我国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总体上说,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取得了一定的增长。这一方面得益于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给企业自身运行机制带来的可喜变化,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发展给企业带来的外部竞争压力,也促使其提高了产出效率。由此可见,各航空公司对效率问题的日益重视也是企业自身的需要和自我调节的反映。航空公司运营效率评价是一个复杂项目的评价,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内容繁多。对航空公司运营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不仅可以研究企业结构,还可以为优化企业结构指明方向。

2航空公司运营效率的研究方法综述

2.1 单要素财务指标分析法单要素财务指标分析法一般是通过对航空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如盈利性指标、成本费用指标和资产配置能力指标等进行量化分析,来考察航空公司的运营能力、控制成本的水平和规避承担风险的能力,进而反映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水平。

用于研究航空公司运营效率的单一财务指标主要有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收入利润率等,通过这些指标来衡量航空公司的产出能力和效率高低。此种方法以财务报表为基础,计算出相关财务比率,以此来评估受评组织的运营效率。而分析的模式,一般可分为主成分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受评组织的经营效率,但其所提供的信息却相当有限。

2.2 边界分析法边界分析法是利用Farrell(1957)所提出的效率概念,即将最具有效率的生产点连接成生产边界,任何一个生产点与生产边界的差异大小,代表该生产点无效率大小。而边界分析法依据是否预先设定函数形态来估计效率前沿边界或是生产边界,亦可划分为两类方法:参数法(Parametric)与非参数法(Non-parametric)。参数法先设定厂商的生产函数,一般采用计量的方法来估计效率前沿面;非参数法不须事先设定函数形态,一般采用线性规划[1]。

2.2.1 非参数方法非参数方法是一种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同类型部门或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的一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没有限定效率前沿的形状,不要求对基本的生产函数作出明确的定义。常用的非参数方法有两种: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和无界分析(Free Disposal Hull-FDH)。

2.2.2 参数方法参数方法分析前沿效率,通常是先估计一个生产函数,且考虑到该生产函数中误差项目的复合结构及其分布形式,并根据误差项的分布假设不同,并利用样本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来估计生产函数中的各个参数[2]。

根据测度航空公司效率为无效率项和随机误差项及对两者分布函数假定的不同,参数法主分为随机前沿法(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SFA)自由分布方法(DFA)、厚前沿方法(TFA)。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随机前沿法,其他两种方法都是它的变形。

2.3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的测度方法,总体上可以分为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参数方法从生产函数出发,通过对生产余值的相关计算来获取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生产函数是使用参数方法的关键,因此确定生产函数是参数方法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生产函数的好坏会决定最终的评价结果。而非参数方法则绕开了生产函数,直接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考虑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率。它采用多投入多产出的模型,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生产的效率状况。

3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李艳伟,于剑,吴育华(2008),基于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中美航空公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作了测算与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998-2006年期间,中美航空公司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虽然都有所提高,但其增长的驱动因素并不相同。美国航空公司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技术变革与创新,中国航空公司业的发展动力主要为对已有技术的运用以及组织管理效率的提升。中国航空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除继续强调综合效率的重要性之外,也要进一步加强对技术进步与创新的重视。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将更加重要,它是产业特别是成熟期的航空运输业持续增长的源泉[3]。

于剑(2007)运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方法,对我国5家主要航空公司2002-2006年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作了测算。研究结果显示,2002-2006年中国航空公司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1.2%,生产效率总体上有所提高,并且这种增长同时受到综合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中国航空公司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除继续强调综合效率的重要性之外,也要进一步加强对技术进步的重视,单独依靠一个方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将是有限的[4]。

台湾学者蔡宗标(2006)以DEA评估2004年12家航空公司的经营绩效,选取总资产及营业成本作为投入要素,选取营业收入作为产出要素。实证结果显示:航空公司大多数处于技术无效率,少数有效率的航空公司均是低资产总值航空公司。台湾地区航空公司大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大陆地区航空公司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另外,该研究还指出影响航空公司技术效率的最重要投入项是营业成本[5]。

张越,胡华清(2006)使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对我国民用机场的运营效率进行了分析。选取了九个样本机场(首都机场、上海机场、广州机场、深圳机场、西安机场、成都机场、长沙机场、宁波机场、珠海机场),将航站楼面积、机坪面积、停车场面积和货运库面积作为相应的输入,将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架次作为输出指标。通过对这些机场1995~2005年期间输出、输入指标关系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民用机场业务量增长主要依赖设施规模的扩大,机场规模效率和技术因素在业务量增长过程中所发挥作用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并且随着机场设施规模的迅速扩大,生产和管理技术进步指数出现了下降趋势,导致机场整体运营效率下降,并未随着业务量增长而同步增长。另外还发现我国机场运营效率和运营规模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性[6]。

杨春妮(2005)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经典的SCP范式为基本的分析思路,结合微观规制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我国民航业市场化改革以来的竞争格局,运行效率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优化行业结构,提高行业运行效率和竞争力的政策建议。作者在该研究中以单要素生产率分析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并进一步利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整个航空公司业的规模经济效率[7]。

蒋迪娜(2003)利用1985-200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分别分析了我国的公路运输业、铁路运输业、民航运输业和水路运输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研究中作者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员工人数作为投入指标,将旅客周转量和货运周转两个作为产出指标。分析结果显示民航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为明显,除个别年份外,全要素生产率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技术水平的逐年增长为民航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作者认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是通过影响民航运输的规模效率(进而影响民航业的综合效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这说明民航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性。技术水平的变化则主要是固定资产更新投资增长率变化引起的[8]。

Alder and Golany(2000)将DEA应用于西欧国家的航空产业研究上,其研究主题为探讨转运航线网路的效率。为克服使用过多投入与产出所造成的分析困难,Alder and Golany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整合某些分群资料(Clustered data),以确保得到类似在原始DEA模型下得到的结果。

Sengupta(1998)采用DEA评估7家国际知名航空公司在1988-1994年各年的生产效率,并且以一般化最小平方法(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GLS)估算评估期间的对数生产函数,Sengupta利用投入价格随时间变化造成的资本投入变化,将技术进步造成的生产力变化纳入DEA模型中。实证结果显示:各家航空公司的效率有显著的变化,但是Sengupta并未对此现象多做解释。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航空公司运营效率的分析方法很多,不同学者采用的分析方法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首先,有学者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通过选取相应的投入、产出变量,并从DEA模型当中选择合适的模型对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进行分析。不同的学者所选择的投入产出指标并不尽相同,选择的DEA模型也有所差异。其次,有学者则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航空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分析,该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就是对于各项投入、产出指标的权数如何给定还值得商榷。有学者采用随机前沿函数法对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进行分析。此外,还有其他的一部分学者应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法对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进行分析,该方法同样还要涉及到投入、产出变两个的确定,不同的学者做出的选择也是不同的。

未来可以推广应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因为全要素生产率由全部投入、产出要素所决定,在内涵上代表了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因素对产出的作用,体现的是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产出的增长中,一半来源于实际投入要素的增加,另一半来源于使用这些投入要素的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实质上,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就是代表投入要素综合利用效率的高低。一般来说,在粗放型发展阶段,对企业收入增长贡献比较大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和资本。但随着企业的发展,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集约型发展阶段,劳动和资本投入对于企业收入增长的贡献己接近极限,这时候增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反而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研究全要素生产率能够发现经济增长的源泉,从而有效地促进航空公司更好地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邓慧学.本地网运营效率评估体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6.

[2]但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前后经营效率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3]李艳伟,于剑,吴育华.中美航空公司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5):19-26.

[4]于剑.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我国航空公司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9(6):43-46.

[5]蔡宗标.航空运输业效率之研究—资料包络分析法之应用[D]:[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大叶大学国际企业管理学系,2006.

[6]张越,胡华清.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我国民用机场运营效率分析[J].系统工程,2006,24(12):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