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推广普通话的好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教育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坚持讲普通话。
3、希望学生能互相督促、互相鼓励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对不讲普通话的现象勇于指正。
活动准备:
以组为单位自己准备一个节目,内容要关于讲普通话的。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语言不通,方言隔阂阻碍着社会交际,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也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推广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如果你想与人交流,你应该说普通话;如果你走出广州,你要说普通话;如果你想做国际人,你必须学会说普通话!
在欢快的音乐中主持讲故事。
南方有一位商人在一次与北方商人的业务谈判中,对北方人说:我们公司决定薄利多销。北方人听不明白。因为语言不通而无法交流,无奈之下,因而,他失去了一次赚大钱的机会。
a: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b:为了大家都能听懂对方讲什么,我们都请讲普通话。
a、b(合):《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小小论坛。(大家举例讲讲说普通话的好处)
三、学生表演节目。(评选出普通话说得标准的学生,并给予奖励)
歌曲、舞蹈、诗歌朗诵
最爱喝的水呀 永远是黄河水
给咱一身太阳色 能把那雪融化
最爱吃的菜 是那小葱拌豆腐
一青二白 清清白白 做人不掺假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
站得稳 走得正 踏踏实实闯天下
最爱说的说 永远是中国话
字正腔圆 落地有声 说话最算话
最爱写的字 是先生教的方块字
横平竖直 堂堂正正 做人要像它
最爱做的事儿呀 是报答咱妈妈
走遍天涯 心不改 永远爱中华
四、大家齐读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五、顺口溜朗诵
1、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谁能说准四十,十四,四十四,谁来试一试,
谁说十四是四十,就打谁十四,
谁说四十是细席,就打谁四十
2、 板凳宽,扁担长, 板凳比扁担宽,
扁担比板凳长, 扁担要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板凳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六、小组讨论:怎样推广普通话?
七、请小组代表发言。
八、a:我们今天的活动场景真的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b:是呀!推广普通话已经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a:其实,我们的课堂上,同学与老师的学习交流就是使用普通话。
b:那么,课下同学们之间的沟通也应使用普通话。
a、b(合):下面请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请我们的班主任为我们的班会作小结!
九、班主任发言。
今天的班会开得很成功!语言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素质,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更应该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学好我国的语言。如果你想与人交流,你应该说普通话;如果你走出广州,你要说普通话;如果你想做国际人,你必须学会说普通话!
一、明确学习目标,不辱使命
省教育厅、省语委、省文明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把用语用字规范作为文明单位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加大了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力度。在文化上,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科技上,它直接促进了计算机、通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到其他一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教育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所以,语言文字工作不仅应该跟社会发展同步,而且更应先行。 因此,学习语言文字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二、提高教师水平,以身作则
在有方言的社会里,学生在家学的是方言,标准语的教育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在孩子眼里,教师的语言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正确的,因此,教师这个行业承担着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当然也承担着普及通用语言的任务。语言是教师工作的载体,普通话的培训也一直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种职业技能培训。语文教师通过普通话培训、测试普通话水平均要达到二级甲等。平时要勤练字。“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字)都要达到规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在无声无息之中给学生树立榜样,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自己做好。教师书写时,也应严格按照“三个一”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学生写字姿势的“偶像”。
三、注重课堂用语,提高效率
在课堂上,要求师生坚持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如有错误,还要及时纠正,起表率作用。对易读错的字用幻灯片出示后让学生反复读准确;对易写错的字教给学生识别的方法。如“竞与竟”这两个字,不仅读音一样,字形接近,最难区别,我这样教的:“竞”下面是“兄弟”的“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参赛选手就好比兄弟一样,因此下面是“兄”就是有“竞赛、比赛”的意思。所有表示这个意思的都这么写。下面是兄子多一横的说明兄弟之间有隔阂,让人觉得“惊异、不可能”,有“竟然”的意思。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还恰到好处地渗透了人文教育。
四、抓住典型课文,加强训练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都是情感丰富、文句优美、语言规范的文章。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不仅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受到思想教育,而且能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体会优美文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说普通话能力的发展。
五、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兴趣
学校可以定期举行讲故事、朗诵、演讲等比赛,通过比赛,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学校安排专人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汉字工作,将普通话作为考核教师能力水平的内容之一,激励教师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发挥教师推广普通话的表率作用。 在校园中布置宣传阵地,充溢着浓浓的推普氛围。每个班级都出了一期关于普通话的黑板报;在学校内设了宣传标牌;在教学楼的醒目处张贴标语“普通话――校园文明的使者”;通过朗读,积累美的语言,进而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
六、走进现实生活,规范语言
学生平常容易写错的字,可以整理下来,集中学习区别。如按(安)装,甘败(拜)下风、再接再励(厉)、老俩(两)口、自抱(暴)自弃、穿(川)流不息、一幅(副)对联、山重水复(山穷水尽)疑无路。名句与俗语有出入,背诵时严格按课文来就不会出错。小乔初(出)嫁了“初”为“刚刚”之义,衬托周瑜年轻,而“出嫁”仅陈述小乔嫁人。朦胧―蒙,毋宁―无宁,执勤―值勤,相片―像片,爱滋病―艾滋病等。最后词汇方面的不规范现象还表现在生造词,如某些小说中出现的“哑静、期盼、楞生、路道、土尘、拉躺、克抑”和乱简称如“男牛鞋”(男式牛皮鞋)、“政攻” (政治攻势)等方面。不规范现象也表现在文字上,其中最突出的是使用繁体字和生造简化字。语法方面也存在不规范现象。如“除非 ……”格式有两种用法,既可以说“除非男女双方同意,才能离婚”,也可以说“除非男女双方同意不能离婚”。
七、随时了解信息,接受变化
很多语言规范,特别是新词新语,都是首先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使用而逐渐推广的。如“创收、抢手、新秀、歌星、集资、拼搏、创汇、倒爷、商业网点、公关”等。文艺作品的语言规范问题也值得注意。如现代汉语普通话一些词的读音的变化,新的读音是发展的趋势,但旧的读音还没有消失。例如:“缔结”原来的读音是tī,现在dì;“秘密”原来的读音是bì,现在是mì等,现在经过审音,确定后一个读音为规范音。
主持人:在前不久召开的上海文代会上,从事儿童语言教学工作多年的梁海燕老师的一个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她一直从事着规范普通话的教学和推广工作,但偶尔也在教学中让孩子们学一些祖国各地的方言,如山东话、苏州话、宁波话、苏北话等等,当然那只是作为一种娱乐,增强一些教学的游戏性罢了。来曾想近年来她碰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她不得不一本正经地在上海的土地上教起了上海孩子说上海话,的的刮刮的上海孩子居然不会说上海话,甚至连听都听不懂。看来前一阵有人提起要“抢救上海话”并非危言耸听了。在这样的“上海孩子学说上海话”的背后,究竟反映出什么样的文化生态和心态,今天我们请梁海燕老师和两位资深民俗学家一同来探讨一下。
蔡丰明:上海孩子不会说上海话,这一现象的确十分滑稽。我们老一辈的上海人,似乎大都以会说上海话为荣,其中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那些不会说上海话的人表示出很大的蔑视,称他们为“乡下人”。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反了过来,许多上海家庭出生的孩子倒不愿说上海话了。因为现在上海城市中的孩子平时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而学校规定必须讲普通话。同时,同学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不是本地人,长期的普通话交际环境,致使许多上海孩子对于上海话逐渐陌生、淡忘,并且失去了兴趣。
程蕾:我记得我们小时候老师上课基本是说上海话,或他们各自的乡土方言。后来才要求老师上课用普通话,并在全体市民中也推广普通话。现在,孩子们从进幼儿园起,就开始学普通话,说普通话。各级学校的老师也基本上用普通话上课,这已经形成一种教学规范。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坏事,是我们努力多年才做到的。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为了应用的。中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无论为了对内凝聚各族人民,还是为了对外方便联系世界人士,我们都既需要统一的文字,也需要统一的语言,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是我们今天来谈保护方言的根本前提。当然,各地方言有其存在的合法权利,语言的多样化是文化多样化的保证,也是文化多样化的标志。上海话承载着上海文化,或叫海派文化的许多内涵,我们既要弘扬和发展海派文化的优秀方面,当然不能让上海话日趋消亡。所以,在我看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继续推广普通话,同时又认真保护上海方言。这样两件事,的确是有矛盾的,但我想,我们有能力把它处理好。
梁海燕:上海是一个日益国际化的大都市,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大量外国人的涌入带来了国际流行文化的盛行,掀起了英语学习的热潮。大量外地人的涌入,使得普通话在上海成为主要的交际语言,而作为上海本土的语言似乎有渐渐被淡化的趋势了。
蔡丰明:从一方面说,上海城市交际语言中出现其它非本土语言的现象, 正显示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那种文化多元性、兼容性的特点,这对推动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是具有一定有利作用的。如果一个大城市只流行一种本地方言,那么,它的语言创造力就会降低,文化开放度就会减弱。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如果上海城市交际语言中非本土语言的因素显得过分强势,就会造成削弱本地方言、压抑本土方言的结果,致使本地人文化心态失衡,产生对于自己家乡方言的“失忆”状态。
程蔷:这里的确有一个“度”的问题。还有一个语言的自然形成和自觉塑造的问题。所谓自觉塑造,就是既要推广普通话,这是一方面;但又要保护上海原有方言,还要积极汲取外来语、各地方言,乃至科技语、网上语等等,加以综合,经过群众实践的选择删汰,专家的及时总结和清理,使之慢慢形成新的上海方言。语言自觉健康的发展,对国民素质的养成关系重大,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值得下功夫研究。梁海燕:方言是地域文化最主要的载体,人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苏州人的“软”和宁波人的“硬”都体现在语言上,而上海话介于两者之间。同属于吴方言区,在语言上却有着如此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又体现了不同区域文化和语言的个性。我们在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不能把有着丰厚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方言丢弃了。就好像学说英语并不意味着要扬弃中国话一样,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我们更体会到中文、中国话在表达中国人特有的思想和感情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同样在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上海话在表达上海人特有的幽默、智慧,甚至“小气”等方面,有着普通话不可替代的那种传神。
蔡丰明:这一点说得非常好。其实,在上海话的表述方式中,存在着许多独特的韵味与地方风情,这是一般普通话所不能替代的。例如上海话中形容一样物体明亮时叫做“实刮上亮”,形容一样物体光滑时叫做“精光的滑”,形容一样物体为黑色时叫做“墨出乌黑”,形容一样物体为绿色时叫做“碧绿生青”,形容故意找茬叫做“扳叉头”,形容敲诈勒索叫做“敲竹杠”,形容一个人没有出息叫做“现世宝”,形容物体体积大叫做“老老大”,形容物体体积小叫做“眯眯小”,形容物体数量少叫做“一撮撮”……这些方言词汇说起来非常生动形象,反映了上海本地人对于各种事物的独特理解与认识。如果没有它们,上海人就失去了上海人的味道,就会变得与北京人、山西人、广东人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有个人十个手指伸出来都是一样齐的,人们肯定会感到很奇怪; 那么,如果各个地方的人们都用着一种方言来说话,这对于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来说, 同样也是很奇怪的。
梁海燕:孩子们在学习普通话中体会普遍性的中国文化,在学习英语中了解世界文化,那么他们是否也有必要通过耳濡目染地学习上海话而体会一下上海文化的精妙之处,而传续一点作为上海人的文化的神韵呢?
目前上海的儿童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小学都说普通话,大量的新上海人和一些年轻的上海籍爸爸妈妈也让孩子在家里说普通话,这当然并不是坏事,但孩子们平时能接触上海话的时间、机会、场合又确实太少了。我们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同时,要让他们感受丰富多采的精神生活,让地方文化的营养也能够伴随着他们的成长。程蕾:我大姐的孙女,是小学一年级生,在学校讲普通话,回家也讲普通话。但我大姐发现,在某种场合,当她觉得用普通话无法表述,或表述得不满意时,她会突然冒出一个两个上海话词语来,如“恶形恶状”,“尴里不尴尬”。这说明她毕竟生活在沪语方言环境中,有些语言自然进入她的脑海,自然地就会使用。上海孩子既掌握普通话,又会说上海话,是不难做到的,只要我们肯稍费些功夫,认真地去做这件事。
蔡丰明:现在让孩子们学些上海话,当然很有必要,因为在上海方言中,隐藏着丰富的上海文化传统密码,通过它们,上海人的后代们就能够掌握更多的上海遗传基因,承传上海的文化血脉。
但是更重要的是怎么学。我认为,仅仅让孩子们从书本上学上海话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堂教育只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许多孩子在课堂上学到很多知识,但到了现实生活中却并不能实际运用。因此,如果要想使孩子们更好地接受上海地方文化知识,最重要的是应该塑造一种浓厚的上海文化氛围,让他们天天耳濡目染,亲身感受。在这里,父母、社会,都有很重要的责任。要想让我们的孩子热爱、认同上海文化,我们的家长、社会就必须也要热爱、认同上海文化,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理解上海文化,我们的家长、社会就必须也要认识、理解上海文化。
梁海燕:最近,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同仁收集了大量30年代至6 0年代流传于上海的市井童谣。吟唱起这些弄堂歌谣,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我们把它编辑成册,配上录音,希望它能够迅速地流传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虽然与当时相比,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孩子们的生存状态均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当初盛行在校园、弄堂的跳橡皮筋、跳房子等游戏早已被电脑、游戏机、电视所取代,但儿歌和童谣是孩子们天生的朋友却是毋庸置疑的。童谣里传递着十分丰富的风土人情、家长里短、人际关系、自然知识等等,又有着丰富的节奏和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在对儿童教学方言童谣的过程中,熟悉的乡音、幽默的话语、饱含乡土气和滑稽味的小段子使孩子们由于动情而投入地喜形于色, 由于有趣又兴奋得手舞足蹈。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艺术教育的方式。
程普:孩子们熟悉上海话,有很多好处,除了多一种交流工具外,至少可以开阔他们的艺术欣赏面,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比如,他们就能够欣赏那些用上海方言演出的剧目。现在每天在电视台播出的《老娘舅和他的儿孙们》、沪语方言谈话类节目《三人麻辣烫》和一些滑稽小品、沪剧,很受老上海人欢喜,年轻人懂得上海话后,也有一些会成为热心的观众。上海话是吸收综合了吴越多种方言而成,所以若懂得上海话,对用苏州方言演出的评弹,用无锡方言演出的锡剧,以苏白对话道白的苏昆,以越地方言为基础的越剧等,也就容易听懂,能够欣赏了。这些剧种都有很多精华,甚至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如果断档、消亡,实在太可惜。而如果观众后继有人,许多地方剧种也就有了传承、发展的可能。不要小看教孩子们几首沪语歌谣,坚持下去,不断扩大战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蔡丰明:这说明,文化传承不仅要重视氛围,而且也要重视方法。对于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接受文化传承,就必须找到符合他们年龄特点、能够引起他们浓厚兴趣的载体,而不能脱离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来生搬硬套。我感到现在的儿童们很苦,他们接受知识与文化,往往是依靠着没完没了的应试教育来实现的。他们被束缚在狭小的教室里,成天地读书、写字与应付考试,回到家中,就是成天地上网。他们远离了纯真广阔的大自然,失落了与他们有着深厚血脉关系的地方文化情感,忘却了那些曾经让他们喜爱、痴迷的歌谣与游戏,这对当代社会儿童的成长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现在提出加强对儿童的素质教育、艺术教育等理念非常必要。
程蔷:幼儿园、小学低年级,是否可以教孩子们一些传统的游戏,“一撸麦,两撸麦,三撸开大麦”啊,“金索银索,嘎啦啦一索”啊,“造房子”、“跳皮筋”、“掷竹贴子”啊,乃至于“滚铁圈”“抖空竹”“打陀螺”啊,不妨因时因地制宜地玩一玩,从儿时游戏人手,自然地接触曾在上海普遍流行的游艺文化。后来长大了,不再玩了,但留下美好的儿时记忆。这有利于文化的代代相传。海派文化是个大题目,但不妨从小处一点一滴地做起。
梁海燕:艺术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教育,而是一种对心智的培育,是对人的情感的培育。为孩子们讲解儿歌、童谣(包括方言童谣),让孩子们感受的不仅仅是语言上单一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用另外一种和大人们完全不同的自然心去感受生活,帮助他们一扇扇地打开生活中五光十色的大门,让他们走进丰富多采的大自然,走进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去感受美,感受一切。这种感受在他们的内心渗透着,熏陶着,并逐步地进行着一种对孩子情商的培育,完成着一种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
蔡丰明:西方许多教育学家认为,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塑造与心灵塑造,是现代教育所应担负起的最为重要的责任,它的社会意义,要比单纯的知识教育与技术教育大得多。一个人的人格塑造,不仅包括对于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的树立,对于人的各种精神要素与技能要素,如理想、志向、道德、责任感、意志、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而且也包括对于人的文化情感与审美取向的培养。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失去了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情感,失去了对于自己乡土文化的热爱,那么,这个人实际上就不可能有完善崇高的人格。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我们现在强调对于孩子们进行适合其儿童特点的文化素质教育、乡土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程普:热爱乡土,爱国主义,都是具体的,实际上都是要落到实处的。上海的孩子长大,有的到外地读书,有的到外地工作,有的甚至出了国,回过头来看上海文化,可能更理智地看清它的优点和弱点。但不管如何,童年生活总是难忘的,童年生活的烙印总会显现。只是当他们有了判断力之后,他们就能自觉发扬优点,克服弱点,成为成熟的人。关于教育的效力,老话有“幼年如漆”的说法,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应该给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们的心灵,“漆”上尽可能多的美好色彩。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梁海燕:曾经有一位朋友从海外归来,谈到许多华人的孩子童年时代去了国外,后来他们不喜欢自己母语文化的背景,甚至瞧不起自己的父母,急于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但是到读大学以后,许多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背景不是一个负面的东西,发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感觉,并开始喜欢甚至强化这种文化背景。这就是他们童年时代的记忆在起着作用,从小耳濡目染的乡土文化在他们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许多童年时代去美国的孩子都有过这样一段心历路程。在童年的教育中很自然的会有一种地域文化的渗透,像化学反应有多种元素在起作用一样,地域文化虽不是核心和一切,但它肯定是一个人精神世界健康和丰富的必要元素。
凌惠芬,上海人
如今上海话所能承载的内容除了油盐酱醋的生活以外却实在已经是少而又少了。我们写文章的时候思维的语言是普通话;我们谈天说地讲到稍微阳春白雪一点的内容也不得不用普通话。对我来说,上海话是亲切并且不可缺少的,在这里或者那里精准地表达着我用普通话无法描述的语意。然而,我却也不得不承认,我已经不再具备只凭借上海话而思考而交流的能力了。
两星期前,去参加一个晚会,见到了一个五十来岁的上海男人。他有上海男人里不多见的高与挺拔,可他也有纯粹属于上海男人的上海话。在他与我一整晚的交谈里,除了一些专业上的英文单词,他是全用了上海话的,甚至连一些带了文气的书面话和关于学术的话题。我不是不有些吃惊的,并且着迷的。这已经是我所无法做到的,当我在一句上海话里只能用普通话表达这个词或者那个词的时候,是无奈的。当他用不太快却很流利的上海话告诉我他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曾经到过的地方,他对许多东西的看法,夜风灯影里的时光仿佛是凝止的。
我常以为,苏州话不适合于男人讲,宁波话不适合于女人讲,上海话则绝无禁忌,只要你愿意,你能说得儒雅,你也同样可以拿它来吵架。我倒是不大赞成说上海话的好处在于洋场时代里吸收了许多外来语,并把其中的一些传播到普通话中。其实,作为吴方言的一种,上海话也保留了古代汉语里的不少读音,比如入声字,而在普通话里它们已经消失。所以不管洋与古,上海话自然是上海文化的一个载体,并且也是它的一个表现。虽然,我不觉得它该是上海人与人隔阂显示优越感的工具,或者该是大张旗鼓号召全民去学习的技能,但作为一个城市,如果渐渐遗失了它自己的语言,大概不是不可惜的吧。
上海闲话其实满土的
粒粒橙,南京人
上海近百多年来一直是中国风尚的前沿,七八十年代提到上海即和“时髦”挂上钩,凡是和上海有关的东西都是洋气的,就连吴侬软语的上海话也是smart的。老妈因为职业的关系会讲上海话,每每使用,听到的人都以极其艳羡的眼神传达“你是上海人啊!”的讯息。
所以地道的上海人更是始终把上海话挂在嘴边,就连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也讲上海话,真让我诧异,在南京就算普通话再差的人憋也要憋出“南普话”来呀。在我这个外地人看来就是上海人的本位意识太强。家访时一个爸爸(不是上海人)硬是憋出不怎么样的上海话跟我说,他以为我是上海人,我对他直接了当地说我是南京人,不会讲上海话。
在上海呆的时间久了,对上海话更加了解了才发现其实上海话很土的,很多用语和老南京话一样,年轻的南京人已经不用了,比如:
厉害、伟大、灵光――“来斯”(读音来塞)。我所任教的上海学校里的一位老教师在教《》时问学生“来斯吗?”全班答“来斯!”被传为笑谈。
厉害――“激棍”,这个词的意思我不能完全表达,反正是程度很大。
两者相关――“搭嘎”。
给你――“把侬”,用南京话讲“把你”俨然就成苏北人了。
抹布――“揩布”(读音卡布),擦――“揩”当我第一次在上海的班上让同学擦桌子时他们竟然嘿嘿笑,我告诉他们用普通话讲“揩”才好笑。
学校――“学堂”(读音窝当)让我联想到清朝的半瓢头。
还有上海人B念“鼻”,D念“笛”,同事讲CAD为“西A笛”我愣是反应了一会儿。
上海闲话有些气虚
丁三郎,上海人
小时候,我普通话讲得呱呱叫,同学羡慕得要死,跟我学普通话这种外语,回家就给她妈狠揍了一顿。当时的情况确实是这样。因为我念书的时候甚至上海的学校还没有推广普通话,连老师上课都讲方言。讲一口纯正的上海话,当时对任何一个在上海居住的人来说,是一种荣耀。往往在一个气派的商业街,一个神采飞扬的中年妇女连指带骂将一连串沪语段子丢向一个外地农民老伯的时候,那是一种多么具有扑倒性的力?以至于外地老伯,眼睛就看着中年妇女继续喝骂,乃至妇女扬长而去。耳边久久回响沪语的响亮语音,良久反应过来是骂什么,也只能干跺脚。
等我长到会讲上海话的时候,更不愿意讲。不知为什么,觉得上海话除了充满霸道和鄙视之外还有一讲出口的虚伪。我讲真话的时候,全部不用上海闲话,而是用普通话。其实用“虚伪”这个谴责性质的词语很霸道,但上海话一说出口多少有些气虚那是有的。尤其是现在,情形和当年相反,上海话语音中的特殊骄傲完全已经给消磨了。和客户谈生意的时候,你如果习惯讲上海话就显得乡土气,尤其对方如果是海龟或者台湾同胞,对你一出口的乡下话就显得鄙夷万分。我知道那些台湾人或者美国佬虽然没有鄙陋到当面用语音伺候你,但在心里面油然感受到一种来自高级地区的歧视。处境如同当年老农面对上海妇女。
以前有一段时间,开会便是我的工作,上级领导是老上海,习惯用上海话读稿子。因为使用普通话这些个老人就是洋泾浜。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重新体会到上海话的语音魅力,因为你用普通话主持会议的话,尤其是在一群上海人中,你就显嫩,没有领导的威风。相反你叫那些老人用普通话主持会议,他们也立刻变成土鳖。因为读那些言不由衷的报告用一说出口多少有些气虚的上海话那就是负负得正。用普通话就完全没有办法将言不由衷读到慷慨激昂。
上海话多少有些气虚,也决非我夸张,就说上海有一条黄浦江吧,不管你用沪语还是国语,黄浦江说的都不那么响亮。在上海的俗语里面,常见的一句便是跳黄浦江。谁说出来他要跳黄浦,人一听就感觉到这是窝囊废。但你要是东北人,你们要跳江,无论是黑龙江,还是松花江,都可以说得字正腔圆,义无反顾。你们的自杀无论怎么听起来都像个烈士,叫人忍不住喝彩。在上海话的气虚下面,连自杀都不体面。
但是其实,一直也被人深重误解为窝囊废的上海人,尤其是南市区人,曾经的曾经,整个非洲大陆的人口加起来也没有这小小一个区人多,一个平方挤三个人。那是一种什么情形?所以上海人不得不虚伪一点。讲话也不得不虚一点。讲到海纳百川的时候,山东人海南人可以面朝大江大海,春暖花开。我们上海人面朝的是隔壁邻居家鸡棚一样的亭子间。所以一讲到海纳百川的时候,上海人就容易将现实的狭小联系起来,怎么也做不到理直气壮。有人说上海是一种东西结合的石库门文化。而不才和坊间达成的看法:石库门文化是一种广告文化,不属于上海的大多数。上海沉默的大多数人,其实是不折不扣的亭子间文化。身处一百年亭子间文化的上海人不得互相虚伪一点。要是都要求我们言语直接一点,加强发展雄浑有力的语音,那么每天挤在一起的上海人之间,整日不鸡飞狗跳才怪,也无处可逃,你叫上海人还如何生存?
就算现在大量的猪笼鸡棚不见了,变成了依旧大量群居的新公寓,你说我们可能几年没见过面的邻居之间是不是要依旧虚伪和客套一点?小时候的事情依旧很有说服力,邻居张大妈养了很多鸡,隔壁王老伯养了一只猫。白天鸡拉了很多屎在王家和张家公用的门口。王老伯看到了一句激烈的话都没有,老上海讲话的表达都很婉转。王老伯通过二个小时的努力促使张大妈良心发现主动打扫了门口。但是王老伯觉得张大妈使他浪费了很多精力口舌。于是晚上张家吃鸡的时候老王串门扫走一只鸡腿。第二天张大妈就用扫帚把老王养的猫给打跑了。但是邻里之间尽管总有些疙瘩事,难免吵架。而吃亏的总是畜生,波及不到人类。两家要么一直能压着不撕破脸皮,真要吵起来积压的力量爆发那也是惊天动地。但地方小,五邻六舍因此统统半夜睡不着觉,这个时候想闹大,周围邻居也会加入制止。所以其实上海生活从前是很安全的,完全见不到打架,大家通过语音就解决了。
从这一点共存精神看,换成你们东北或者外地人因住亭子间而争斗起来,恐怕不仅畜生遭殃,更是人类要毁灭。
说笑,打住。
上海闲话,上海肌理
陈乐,安徽人
我认为上海话是一种有防守性攻击力的语言。不过不仅仅是上海话,老北京土话我感觉同样也有。
我1999年从安徽考入上海某高校。进大学时全班接近60人,一半是上海人,还有一部分是回沪知青子女,结果上海话成了班里的通用语言。
我被任命为班长。“执政能力”不足的我只能拼命学上海话。开学之后,几乎没有听什么课,而是每节课都有意坐在几个上海男生前面一排,默默听。听力课持续了一个月,我发现自己基本能听懂了。
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回到家乡,发现自己的第一语言已经成了普通话。只有面对父母的时候,家乡话才会顺势而出。2003年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上海工作。时至今日,我说的普通话怎么听都带着浓重的上海味。而且我也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上已经越来越多地沾染上了上海文化的气息,很多东西甚至是我非常不喜欢也很警惕的。
有一次妈妈走亲戚带回一张表,是上海远亲们的联络方式,大概有那么六七个人。我看了那张表一眼就断言,混得都不怎么样啊。妈妈问,你怎么知道?
我指着表说:"你看,杨浦的、闸北的、普陀的,没有静安、徐汇、黄浦的。你再看住的地方,404,604,都是老公房。都是04的,说明一梯四户,一梯四户的房子都很差啊。杨浦、闸北、普陀三区在上海传统中穷人为多,而静安、徐汇、黄浦则相反,上海人叫‘上只角’”。
今天举行了《新员工入职培训》,整体效果还不错。通知到的每一位员工都到了,虽然有些人迟到了点,但还是来齐了,一共到了十八个人。培训课程一共讲了两个小时,自己都没有预料到能讲这么久。按我的预测,不会超过一个小时。
这次培训,采取的是圆桌讨论式这种比较轻松的授课方式,通过人人参与、各个发言的行式来培训的。人人发言的好处,一是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产生互动;二是要集中大家的注意力。新员工入职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让新员工了解企业、感受企业文化,更快的融入到企业这个大家庭中。授课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而不是通常的知识性授课,所以要给员工一个比较轻松的企业氛围,让他们感知到企业的前景光明,管理规范,对待员工明主的和谐氛围。
这次培训比较好的地方有四点,一是和员工的互动不错,这得益于前两晚上看了崔冰的员工培训视频;二是克服了胆怯的心理,刚开始心里有些紧张的,但越讲就越放开了,我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心理。其实,人们说的没有错,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只要你战胜了自己,跨过了自己的这道坎,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我跨过了自己的一道小小的坎;三是不再照本宣科,很多地方都展开讲了,自己的课前准备得还不错。以后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我可以做好,而且,我相信我会越做越好的。四是我事先拿了一份人员名单,请人回答问题的时候,基本能叫出每一位培训者的名字,除了保安和园林有一个叫不出来之外,都能名字和人对上号。直呼人的名字有个好处,可以让人有种被重视的感觉,尤其是保安、保洁人员,能够感受到公司对他们的关注。
虽然这次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为以下四点:一是普通话不够标准,这是我非常应该注意的地方,再好的培训内容,如果你的普通话不标准,也还是带点乡土气息的,我以后我找方法去改正;二是时间控制的不太好,一共讲了两个小时,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中场也没让大家休息一下,导致到最后,有个别人有些思想不太集中了;三是自己的知识面还是不够广,有些东西还是讲得不够透彻,以后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讲得更深入一点;四是自己激情不够,还没有很好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以后,要引入一些小故事,影响他人,多看一些营销、推广、成功学、激励等方面的视频,向他们学习如何感染他人,把自己的激情传递给他人。
要想做好一名管理者,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就一定要擅于培训,要达到专职培训师的水平。在以后的培训课程中,我还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做好每一次培训,战胜自己的每一个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