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规划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经济、环境和能源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循环经济模式逐步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选。近年来,合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其面临着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等发展“瓶颈”。2006年,合肥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合肥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2007年7月,启动了《合肥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本文通过对合肥的现状调查分析,形成了如下规划方案。
1合肥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
1.1经济基础近几年,合肥经济进入加速期,具体经济数据如表1,形成了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轮胎、电子信息及软件、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8大工业板块雏形。2005年,合肥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35位,安徽省第1位;增长指数居全国21位。
1.2社会文化基础2005年,全市总人口445万人,人口素质良好,成人识字率91.3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合肥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26.47元,同比增长21.9%,经济增长促进了文教、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进步。
1.3环境保护基础合肥市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近期累计投入环境保护资金35亿多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先后获得了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全国节水型城市等荣誉称号。
1.4循环经济的基本经验第一,合肥市政府重视循环经济开展工作,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制,明确了目标、思路,先后进行了第一批19家和第二批23家试点单位示范引导工作,很好地推动了企业的生态化改造步伐。第二,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构建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生态链。第三,注重建立技术支撑平台,支持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自主研发等方式进行技术攻关,激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第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开展良好:工业废物以冶炼钢渣、化工磷石膏废渣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为重点;农业上推进秸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综合利用。第五,大力推进国家节能省地型住宅合肥产业化基地建设,是国家建设部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住宅产业发展基地。第六,有意识地优化能源结构,借助“西气东输”,推广使用天然气。第七,积极参加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交流,积极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圈。
2合肥市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2.1土地问题2004年,合肥市人均耕地1.17亩,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合肥市的土地利用效益市辖区与辖县差异较大,现阶段的地价水平偏低,不利于其产业布局集中化、规划合理化、开发紧凑化。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3]。农用地粗放经营,生产率低,水利工程无法满足农业需求;现有林地、园地量少产低。建设用地中居民点用地面积大,布局乱,利用率低。市郊土地污染严重,乡镇企业占地多。
2.2水资源问题合肥地处江淮分水岭,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同时存在。2005年合肥市水资源总量23.39亿m3,随着合肥市的发展,优质水源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巢湖污染现状也使合肥供水可靠性降低。
2.3能源问题合肥能源结构以煤电为主,石油、天然气所占比例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合肥市能源浪费严重主要表现在燃煤锅炉热效率较低、建筑节能不够、电机综合效率低等,重点用能单位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总体偏高。合肥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根据2006年合肥年鉴数据:2005年合肥市工业用电量655839万kW/h,比上年增长12.9%。能源将成为制约合肥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
2.4生态环境问题合肥市原有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价值导向使土地这种稀缺资源从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迅速转变,并由此产生生态环境破坏的链式反应。当地农业的面源污染造成合肥地表水污染严重。合肥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了煤烟型为主的空气环境污染。2.5产业结构与布局问题2007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6∶49∶45,较上年的8∶43∶49数据,三产比重下降。合肥市作为商务部全国服务业外包试点城市,三产发展应该提速。工、农、三产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2005年合肥市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子指标[1]:结构指数仅列第42位,规模指数只排第34位,合肥城市群竞争力在全国15个城市群中排名最后。
2.6科技发展水平问题合肥市科技资源存在部门分割、领域分割、区域分割等问题,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第一,科技资源含量丰富,但企业聚集程度不高。第二,知识创新能力较强,但技术创新能力需要提升。第三,合肥具有高新技术优势,但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势不明显。
2.7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合肥市循环经济的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融资机制、补偿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有待建立和优化,缺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在技术层面上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的环境工程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等还处于研究、试点阶段,尚未得到普遍推广;缺乏关键生态链接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尚未形成。
3合肥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优势
3.1省会城市的导向优势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开展循环经济工作对于安徽省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有着变革和现实指导意义。合肥市是安徽省第一批进行循环经济的试点地区。合肥市政府也正在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工作。
3.2合肥市的环境优势合肥市是中国首批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合肥市正在环巢湖建设生态型滨湖新区,将逐渐形成一座沿河、滨湖、通江、达海的现代化滨湖城市。合肥的水、电、气等生产资源充裕;建有一批高质量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如国家级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政府批准的首批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开放的科技工业园区;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连续多年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开发区中排名第1。合肥市环境竞争力2006年度排名全国第22位,为合肥市循环经济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3合肥市的科教优势合肥市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中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拥有各类高等院校59所,各类国家、省部属研究院所200余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0万人,科研、人才资源在中国城市中名列前茅。合肥市的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布局密集程度居全国第2。合肥市科技资源拥有全省55%的科研机构,60%的科技人员,70%以上的国家科研项目,69%的科技经费,80%的仪器装备[4]。良好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可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的形成。
3.4合肥的区位优势合肥的地理位置优越,毗邻长三角,交通便捷,人力资源丰富,综合商务成本低,具有明显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2008年,长三角区域规划正式吸纳安徽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中对以安徽为主的“泛长三角”进行规划,与之相匹配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将增提“泛长三角”概念,初现“3+1”合作格局。新长三角国家层面的定位给合肥带来发展契机,有利于合肥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和自身产业升级。
4合肥市区域循环经济规划的设想
4.1三个阶段由于合肥的循环经济规划范围地域覆盖面广(合肥全市面积7029km2),规划子对象数量众多(包含辖肥东、肥西、长丰3县和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且区域内外发展的不平衡,宜采用分阶段逐步实施的方式进行。初期(2006~2010年)主要靠政府引导和推动,通过调研,找准主要切入点,提出实施方案,做好试点示范工作,搞好循环经济的宣传和培训,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制政策,初步形成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机制和基本框架。中期(2011~2015年)以政府推动为主,企业广泛参与,大力发展资源回收和再利用业,培育和规范绿色消费市场,建设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框架。远期(2016~2025年)以市场为主导,拓展深化循环经济建设,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基本形成循环型社会。
4.2四个层面根据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一般从企业(如杜邦模式)、产业园区(如丹麦Kalundborg工业共生体[5])、社会(如德国DSD双元系统[6])三个层次具体展开。合肥循环经济规划可沿用该层次分法。考虑到合肥市的区位条件、政策性优势、经济外向性特征和长三角经济圈的密切关系,循环规划的范围应考虑到长三角甚至是全国范围,进而形成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宏观层面和大循环圈四个层面。其中,将合肥市置于上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构建大循环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毗邻地理优势,可以促进合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优化合肥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产业链;更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区域跨界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实现把难于在合肥地区内部循环综合利用的原材料、废旧物资放到大循环圈内进行综合调剂等等。
4.3四个循环体系循环经济的资源循环利用包括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两个方面。生产领域的循环利用主要在产业领域或产业园区内企业之间进行,企业包括了农、工、三产三大类。消费领域的循环利用是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实现消费过程与消费过程后的物能循环,其主要由社会载体实现。由此,合肥循环经济规划由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第三产业、循环型社会四个循环体构成。
4.4循环经济的关键问题在循环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合肥科技优势,搭建与企业的循环经济的合作平台,加速支持循环经济建设技术的成果转化。合肥工业园区建设拥有政策扶持、劳动力竞争力强、生产资源充裕的优势,提高产业升级转化时循环经济思想的入园门槛可以提升合肥循环经济建设水平。循环经济建设中要强化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和延展:一、逐步形成在市场体系下,理顺价格体系,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建立共生关系,增强产业生态链柔性;二、科学构建和规范管理废物综合利用分解产业链;三、考虑在工业园区以外至大循环系统内延伸产业链。在产业链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生态产业网。如合肥目前已经试行的利用化工磷矿磷铵生产中的磷石膏废渣生产的纸面石膏板产业链;利用禁烧秸杆制板、食用菌原料、堆腐还田、秸杆发电等产业链;合肥农村的猪-沼-菜(果、粮)等生态养殖产业链模式等。
关键词: 城市规划设计;决策支持;技术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ustainable city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merging topics in the field of modern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To do this task, not only ne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ield synergy multi-disciplinary experts, there are a number of decision support technology and method. In this paper,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city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project, the special needs of decision support, and based on this, some important decision support technolog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contemporary city can use and method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 city planning; decision support; technical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的概念
根据可持续发展三基线(Triple-bottom Line)原则,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应当注重自然、经济和文化三方面的持续发展,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健康发展、文化生活丰富多样的人居环境。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规划设计,它更加注重节约自然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居民交往、开辟就业机会、丰富文体医疗设施等问题。其决策因素更加多样,决策过程更加复杂,对规划成果的预见性分析要求更高,因此也更加需要先进的决策技术和方法的支持。
2 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的决策需求
人类聚居的城市,可以看作是由互相关联的价值体系和各种活动构成的复杂、动态的有机体,它所包含的内容,远远超出了给排水、交通、土地使用、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特定学科领域或学术问题的范畴。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要求不同决策者能够充分理解和把握城市这个有机体之中众多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且能够在项目进展的不同段,使包括城市居民在内的各方相关人士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决策过程之中。传统的以个人创作加专业小组讨论式的规划设计决策过程,以及图纸和模型等表达手法,已经无法满足可持续城市环境规划设计项目的复杂要求,它需要更加先进而有力的决策支持,这尤其体现在项目设计方案的三维视觉化表达、项目进程中的互动交流与过程控制、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分析与环境预测等三方面。
(1)三维视觉化表达
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提倡多专业、多背景、多层面相关人群共同参与的规划设计过程;其中,清晰的表达和顺畅的交流是决策成功的关键。传统上,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各种专业设计图纸、技术文件以及手工模型来表达。对于普通市民或非专业人士来讲,前两者往往很难理解,人们更希望看到模型。但手工制作模型耗时费力,而且成品很难做进一步调整,因此有很大的局限性。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决策过程需要能够将复杂的专业术语和项目成果转化为直观的三维、动态视觉语言,并将其中各类因素及其关系清晰表达出来的技术,以及有助于专业人员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多方案比较、调整和改进的视觉化手段。
(2)互动交流与过程控制
如前所述,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强调多方参与的设计过程,而众多不同背景的决策人群必然对当地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因素有着多种不同的理解、愿望和需求,同时,规划设计方案的形成与各种内外因素之间也有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在方案进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方便操作的互动交流平台,以促进项目参与各方全面了解信息、互相理解愿望、最终达成决策共识。
(3)环境预测与环境分析
在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项目中,人们需要较为清楚地了解项目的实施对未来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服务设施的影响,对城市居住人口密度的影响等等。对这些影响能够做出准确预测和综合分析的技术将成为项目设计决策的重要依据。
3 适应以上需求的当代决策支持技术与方法
当代的规划支持系统( Planning Support System, 简称PSS)最早由哈里斯(B. Harris)提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得到逐步应用,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尽管大多数还处于研究阶段,但也出现了少量比较实用的、甚至是商品化的规划软件。其中所采用的一些新兴的技术与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和满足可持续性城市环境规划设计对决策支持的需求。
关键词:环境规划;发展趋势;中国
引言:
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其目的是指导人们进行各项环境保护活动,按既定的目标和措施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改善生态环境,防止资源破坏,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规划担负着从整体上、战略上和统筹规划上来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历史并不长,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人们对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作为协调人类环境和发展的环境规划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接受。6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先后在环境规划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建立环境规划委员会,指定并实施全国的、州的、城市的和工业区的环境规划。
我国也于70年代末开始制定和实施环境规划,并开始进行环境规划理论方法的研究。经过众多环境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已形成了初具规划的环境规划体系。然而,我国目前的环境规划体中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严重影响了环保工作的进程,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目前环境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我国的环境规划应该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建立新的环境规划体系
规划体系用以概括规划工作内部各技术层次的递进关系。我国当前的环境规划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境规划法规体系、环境规划行政体系和环境规划技术体系。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规划理论方法研究渐渐跟不上步伐,当前的环境规划体系已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暴露出种种弊端,比如法制不够健全、政府职能不够完善、心态未能摆正、环境规划质量不高以及环境规划与管理脱节等等。因此对旧的环境规划体系进行改革,建立新的科学的环境规划体系必然是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环境规划体系应包括环境规划体系、环境规划行政体系和环境规划运作体系,其中环境规划运作体系包括环境规划技术体系、环境规划管理体系、环境规划理论体系和环境规划教育体系。新的环境规划技术体系应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战略性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规划实施方案。对于省级以上的环境规划要以总体规划为主,只作战略性的指导,给地方环境规划留以足够的灵活性;而对于区县级以下的环境规划,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可能详细地编制,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要加强大区(如经济区)、流域、乡镇、小区(控制单元)及企业的环境规划编制工作。
2、加强环境规划理论研究
环境规划理论研究比较枯燥,因此对其研究相对较少,在我国更是如此。我国目前的环境规划编制模式基本上都是延用以前的模式,对一些新出现的环境问题考虑不够,例如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近岸海域的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中所用的方法也都比较落后,对规划中所包含的大量不确定因素未能进行系统分析,而许多较先进的规划方法却未能得以推广。总之,我国的环境规划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规划的实践,是目前环境规划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急待加强。
3、加强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结合
加强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结合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加强环境规划的管理和实施;二是加强环境规划工作与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的结合。
3.1、加强环境规划的管理和实施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担负着从战略上、整体上和统筹规划上来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但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依靠环境规划管理,依靠环境规划的具体实施。实施规划,让规划在社会生活中变成现实是规划工作的真正重点。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环境规划理论方法的研究,尤其是规划实施方面的理论研究,从理论方法、原则、工作程序及支撑手段等方面建立一套动态的环境规划管理体系,以适应环境规划不断更新调整修订的要求。
3.2、加强环境规划工作与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的结合环境规划工作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们要先弄清规划与规划工作的区别。规划是预测和决策的产物,而规划工作则包括准备工作、审批工作、执行和检查以及规划的评价调整等,它是预测、决策、管理、控制的综合体,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环境规划的管理和实施。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在环境规划工作中应追求资源、环境和经济的有效结合,而ISO14000的基本思想,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和资源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环境规划工作与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尤其是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结合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也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目前环境规划工作的需要,相信这将为我国今后的环境规划管理工作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4、完善环境规划法制建设
国家法律及各项相关法规、制度、条例、标准等是制定实施环境规划的依据。但我国在环境规划的法制化方面做的还很不够,具体的《环境规划法》尚未出台,国家一级的环境规划法规体系刚成雏形,地方性的环境规划法制建设也还未全面开展,因此在环境规划的编制实施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依据和约束。未来的社会是法制社会,一切都要以法律为准绳。我们应将环境规划真正纳入法制化轨道,并使其运作规范化、程序化。环境规划的法制建设不仅要对环境规划从编制的实施的各个环节中规划管理部门及相关行政机构的职权内容和范围进行设定,还要制定各个环节中所必须遵守的程序规定。为此,我们应尽快出台《环境规划法》,同时制定各种地方性法规条例,把规划申请、授权许可、公众参与、规划上诉等各个过程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化,形成全面的环境规划法规体系,做到依法编制、依法行政。
5、加强环境规划
教育环境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它的影响因素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难以预测的变化,不可能完全彻底地实现目标,因此目前有些领导把环境规划看的一文不值,认为是搞形式主义。也有一部分领导过分看重环境规划,希望把它编成具体操作手册,对其横加干预。环境规划毕竟是一种不确定性很强的宏观规划,追求的是规划的整体性、综合性和长远性,不可能编的过分详细。因此这两种心态都是不可取的。此外,目前我国部分规划人员也存在“思想错位”,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过分注重规划的编制技术,而对规划的实施考虑不够,从而使得本应是政府行为的环境规划变成了编制人员技术行为,增加了规划实施的难度。新晨
为使政府部门及规划人员对环境规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为了促进环境规划理论方法的研究,我们应加强环境规划教育。对于一个完善的环境规划体系,环境规划理论研究和环境规划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系统的、完善的环境规划教育体系将有助于环境规划学科的健康发展。未来的环境规划教育体系应包括环境规划普及教育、规划专业高等教育、规划职业准入制度和规划师职业联盟组织,如学会、协会等。在环境规划教育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重视规划人才的培养。
结论
环境规划是我们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纲领和依据,是起指导作用的,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我们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我国目前的环境规划体系中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影响了环保工作的进程,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环境规划体系建设,建立一个科学的、健全的环境规划体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未来的环境规划体系应包括环境规划法规体系、环境规划行政体系、环境规划技术体系、环境规划管理体系、环境规划理论体系和环境规划教育体系等多个方面,将是一个比较系统和完善的体系,能使环境规划真正起到促进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环境规划;景观细部设计;整体与局部;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作为一处景观,人是其主要的使用者,人们在城市中或者在大自然中进行娱乐活动、交往活动、观光旅游活动,景观为其创造了宜人的条件,因此,创造出仅仅让人进出的空间性的视觉艺术形象的景观是不合格的,景观中的每一个细小的部分都应尽量美化、设计,每一个细部都决定着整个环境规划的优良恶劣。作为设计者,在环境规划好的大前提下,要注重大尺度的空间形式设计,同时更应当关注与人最直接接触的细节――细部的形式纹理,包括质感、节奏、光线、家具及色彩。
1 、环境规划及景观细部设计的基本内涵
1.1环境规划的基本内涵
环境规划是指人类为了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宅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它具有动态性、整体性、区域性、综合性、信息密集及政策性强的特征,旨在指导人们按照既定的目标、标准和措施隔离排污,有效削减排污量,最大程度上约束排污行为的发生,开展各种环境保护活动,改善环境,有效防止资源的破坏,进而将保护环境纳入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活动计划中,总之,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佳最优的环境效益,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环境调查与评价,环境预测,环境功能区划分,制定环境规划目标,设计环境规划方案,选择和实施方案等内容。
1.2景观细部设计的内涵
景观环境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的都市的三度空间、时间和人的视觉等具有形态独立性下,自然、环境、建筑和设施予以组织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景观细部分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部分,广义上来讲,细部设计就是相对整体环境规划而言的具有独立结构、功能的视觉单元,但这不意味着景观细部设计是简单而细小的;狭义上来讲,景观细部设计是以建筑和空间的结构和功能为基本单位,在环境空间中按照秩序排列的部分,即节点细部。
2、环境规划和景观细部设计的关系
2.1细部设计理论是设计学科的基础理论。
在任何一种事物中,细部往往具备有一定的物质功能,而且这种功能性细部又总是具有一定的艺术形式,一个细部的完善,往往需要二者相互交融,统一协调,作为一种组织丰富事物的环境也是这样,一方面,多种构造出完善的功能,由处理多种材料而共同组成,另一方面,功能和形式有机统一,使得多个相对独立的形式构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形象。因此,细部设计的基础性就不言自明了,它也是研究真个学科理论的基本问题之所在。
2.2景观细部设计是整体环境规划中的一部分
景观细部设计作为整体环境规划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功能,景观细部设计是整体的一个局部,是一种在“特写”和“直接”尺度上的景观物质纹理。从整体、或从远处上来看这个局部,它们的个性往往并没有很强,但当人们逐渐去接近它们时,就可能会发现一个全新的景观,这种的局部就是景观细部设计的魅力之所在。它们既片断又独立,它们承担着功能、结构和构造的责任,但同时又时刻体现出自身的细致与精美,本身也极具欣赏价值,个性张扬,无处不体现着设计者的用心,向使用者、观看者传递最直观、最直接的信息。
2.3景观细部设计体现文化。
在一个特定文化中,景观细部设计可以彰显文化寓意。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景观均表达出那一文化层次的象征意义,由于整体环境所处的历史、地理与文化背景不同,景观就有着不同的细部特征,因此,通过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细部设计的运用,创作出的景观也就会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反之,有意识的观察景观的细部设计,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一地一时的文化。
3、景观细部设计的感受
3.1图案
图案是一种材质表面组织,就如同人们对于图案有一种天然反映一样,有着与生俱来创造图案的愿望,图案可以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以及认同生活中的社会秩序。比如说人行横道、停车标志、红绿灯等,这些图案的重复性在整个区域乃至一国甚至于全球延伸,当然,他们同时具有多样性和整体性的视觉特征。在一个整体的环境景观中,图案的产生会受到自然、几何及形成的过程和使用的方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3.2质感
质感会给人带来以触觉和视觉的印象。一个景观的质感,有助于将人们所看到和所感受到的东西联系起来,形成特有的视觉特征,从而增进景观的活力,增添景观的魅力。在城市环境规划中,材料质感的不同组合和变化,也会暗示着场合功能和性质的改变,具有引导提示作用。既能通过触觉传递,又可以通过视觉传递。比如长满苔藓的整石铺砌或密植的草皮强调着下部场地的形与体,增强其
可见的尺度,对于拔地而起的物体起着背景的作用。无论是硬的物质铺面还是如草地、苔藓等软的物质铺面,无不透露着景观设计者的精心设计,不同的组合法师,或是看似随意却又用心的铺砌,添加者鹅暖石或是嵌入古韵的铺装,千变万化、造型百变的小路,都带人以趣味,令人留连忘返。
质感和光线及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距离的不同而出现不同层次的质感,即重复质感,这种方式在城市规划中时常用到,如质感被当做地面或植物的整体北京市,可能就会呈现出较大尺寸的长方形交错分格的质感;而当人们游走在上面时,质感就有可能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变化。如这种“一次质感”和“二次质感”可以被我们反复推敲、仔细运用、巧妙设计,营造出丰富的感官体验和细部景观。
3.3色彩
色彩往往可以使物体引起人们的注意,景观细部设计也是一样的。色彩作为视觉信息的传递工具,尤其特定的心里暗示功能,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比如蓝色引发忧郁、红色引发热情、绿色引发随意等,是的观看者与设计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设计者设计色彩时,要充分考虑到光线这一因素,因为色彩与质感相似,它们都有光线有着密切的关系,色彩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设计时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如色彩的季节性变化、有声无声的区别、是单调还是鲜艳,结合整个环境规划和各种因素设计色彩,也通过色彩的设计表达景观的含义。
3.4光线
由于不同的时间、气候下光线对景观的感受不同,所以景观的设计师有大部分时间是在于光线打交道,随着光线的变化,每一个景观细部所展现的风姿更是千变万化。因此,要想设计好细部景观,就需要掌握不同时段、不同气候、不同光源的光线,尤其要注意自然光与人工光对景观所造成的影响。
谈到光线就离不开阴影,阴影的设计也成为景观构图的一部分,随着光线的变化阴影也随之而变,不同大小、方向的阴影也丰富着图案效果,带给人们不同以往的视觉享受。
综上所述,景观细部设计是整体环境规划的一部分,要宏观规划好环境规划,更要多加注意景观细部设计,细节决定成败。
参考文献:
[1]陈镌,莫天伟著.《建筑细部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生态环境规划课程 实践教学 问题 对策
1.引言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一个技术性与实用性很强的专业[1],生态环境规划作为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多数院校该专业开设的生态环境规划课程多偏向理论分析,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影响学生就业率的提高。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生态环境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2)不注重与本课程有关课程的衔接;(3)现有的实践教学条件不能保证实践教学效果;(4)部分院校该课程主讲教师的能力有待提高。对此,我们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2.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并优化教学内容
合适的教学目标是保证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前提。首先,各个学校应根据自己学校、学院和学科的资源和人才优势,突出所办专业的专业方向和特色,制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其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生态环境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最后,通过调查生态环境规划课程实践教学效果,及时完善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调查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及学生就业后所需的实践技能,我们认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至少应达到以下目标:通过生态环境规划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编制《环境规划》、《生态市(县)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在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后,要进行教学内容优化。生态环境规划教学主要内容包括:环境调查与评价、环境预测、环境区划、环境目标、环境规划设计、环境规划方案选择、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保证等。教学内容优化应结合课程特点和实践要求,优化设计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既要满足规划知识和理论的方面需要,又要满足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因此,课程教学内容需要注重将基础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突出针对性、实用性、整体性等特点,从而为培养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1)课程基础实践。如自然地理学方面各种课程实验、自然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测量与地图学实验、遥感技术应用实验、环境学概论实验和环境化学实验等。
(2)课程认知实践。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等。
(3)课程技术实践。主要包括以AutoCAD、Photoshop等软件教学为主的计算机辅助制图实验。
(4)综合应用实践。如编制《环境规划》、《生态市(县)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另外,鼓励和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如: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分别参与《信阳市环境规划》与《信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
3.注重与本课程有关的基础课程的衔接
由于生态环境规划课程涉及到的知识和内容较多,如环境、生态、经济、统计、数学、信息系统、计算机等,因此,在开设生态环境规划课程之前,学生应学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环境学概论》、《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质量评价》、《遥感概论》、《自然地理学》、《计算机制图》(如AutoCAD、Photoshop、MAPGIS等软件应用)等课程,并且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目前,有些院校上述课程没有开出,就直接开设生态环境规划课程,必定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上述部分课程在生态环境课程中作用如表1所示。
4.加强实习场所的建设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原理、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调查发现部分高校现有实习基地(主要指实验室与实习单位)明显不足,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实习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前提,实习基地的条件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本课程应具备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为该课程的实践实习和生产、科研提供保障,并为当地企事业提供服务。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实现实践教学硬件设备、场所的多功能化、规范化,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最大限度地有机结合,实现讲、演、练、教、学、一体化。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应与学科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校外基地是学生实习的主要场所。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强调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建立双方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调动协作单位参与实习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学院可与多个科研单位或企业联合共同建立实习教学基地。企业参与培养学生的教育过程,学生参加企业的生产、科研等活动;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实习教学计划,联合指导实习教学,联合考查实习质量。
目前,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校内实习基地有:城乡规划实验室、环境分析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地图遥感实验室、标本模型陈列室等[2]。与生态环境规划课程有关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及使用情况见表2。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生态环境规划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边缘性和创新性等特点[3]。师资队伍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调查发现部分高校该专业与该课程师资明显不足,如知识结构不合理、职称和学历结构不合理、学术梯队不合理、学缘结构不合理,甚至年龄结构也不合理。这些因素将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专业教师应根据社会需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可以通过国内构建的专业交流平台或者到国外大学进修学习,加快知识体系的拓展和更新,为保证教学质量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8.
[2]苏华,王义民,余斌.地理科学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创新模式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6):32-34.
[3]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7):73-74.
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与河南教科所项目(2009-JKGHAG-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