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产品推广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农产品;仓储;物流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既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又要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如何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产品仓储管理水平,成为除了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外的第三利润源泉。而中原经济区作为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地,如何提高农产品仓储物流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产品仓储的相关概念
仓储是指利用仓储存放暂未使用的物品的行为,是物品在供需之间转移中存在的一种暂时的滞留[]。
农产品仓储指农产品离开生产过程,尚未进入流通流通领域之前,在流通过程中的停留。由于农产品有产地集中,季节性强以及易腐烂等特点在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上都有程度不同地要对农产品进行仓储,仓储的时间不同,要求不同,可以在产地仓储也可以在销地仓储,可以是现代化的仓储条件,也可以是传统的建议仓储设施。
二、中原经济区农产品仓储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仓储整体水平低,仓储方式落后
中原经济区农产品大宗物流主要是通过批发市场流通的,但中原经济区的农产品产业链条和仓储设施设备落后,和市场需求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大多数批发市场的仓储功能较为单一,仓储水平较低。而且先进的仓储技术投入大,因此对于鲜活农产品进行仓储的冷库只有少数批发市场才有,大部分农产品仓储还是以常温或自然仓储为主,低水平的仓储条件难以适应越来越大的农产品仓储需求,不仅仓储成本高,而且损耗率大,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供销关系不稳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中原经济区农产品人口较多,分布较为分散,大部分农产品生产以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为主,因此在销售及仓储上也是传统一家一户的仓储销售占主导地位,这样分散的农产品流通方式难以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庞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对接,经销商也难以与农户形成稳定的供销关系,而且农产品从生产到零售,要经过生产、包装、仓储、运输等过程,过多的中间可流通环节不仅加大农产品仓储难度,加大仓储的风险,也使农产品仓储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无法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使农产品仓储市场缺少龙头企业和大型批发市场的支撑带动作用。
(三)农产品仓储设备落后,先进仓储技术推广过程慢
中原经济区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农产品先进技术的推广的重视程度也不同,目前常规的农产品仓储技术仍然因为习惯、熟悉度、投入少等因素占主导地位。如中原经济区大部分农产品仓库为普通仓库,特种仓库(低温库、冷藏库、立体库等)极为缺乏,由于先进的仓储技术前期投入成本大,收益慢,长期的巨大效益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因此新技术推广程度慢。也因此农户在储存农产品时一般用简易仓库并混合储存、分散储存,甚至露天堆放,不仅如此,大部分仓库老旧,会出现上漏下潮,墙体裂缝,气密性差等问题,这些仓库的设施,仓储方式等跟不上农产品仓储的要求,使农产品的价值和品质大大下降。
三、农产品仓储问题解决方案
(一)加强仓储资源整合,形成科学合理的仓储设施体系
加大投资力度,在现有仓储的基础设施上努力提升仓储水平,不断地对一些老化陈旧的仓库及仓储设备进行维修改造,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推广现代化仓储设备的使用,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选择优秀农产品,做好统筹工作。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经验,但不可盲目跟风,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合理整合资源,形成科学的仓储形式。
(二)培育和完善农产品仓储物流主体,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程度
农产品生产较为分散且农民的合作意识不强,这些使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难以对接,因此要鼓励全社会各类服务组织及农民介入农产品仓储物流市场,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采取“农户+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农户+第三方物流+零售商”、“农户+物流配送中心+零售商”等不同模式,将农产品仓储环节中的储藏、保管、流通加工、包装等要素组合起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
(三)推广先进仓储技术的广泛应用
1、低温和准低温农产品仓储技术。
低温是指能将农产品温度控制在15℃以下,准低温是指能将农产品温度控制在20℃以下的储藏技术。低温仓储农产品能杀虫抑菌,抑制农产品呼吸,减少农产品干物质损失,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保证农产品安全卫生,而且低温能有效延缓农产品陈化,确保农产品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这是其它储藏技术所无法比拟的。
2、农产品品质监控技术 农产品品质监控技术是农产品仓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是要控制农产品品质发生变化,尽量减少损失。品质监控要贯穿于收购和储藏环节。在品质监控方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快速取样、在线取样以及快速简便检测仪器的开发与推广。另外,要真正建立农产品品质分级制度,科学制定农产品仓储品质控制指标及判定规则。农产品仓储品质监控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新鲜、营养、安全的农产品流向市场,为人民群众提供放心的绿色食品。
(四)发挥优秀的传统仓储方式的作用
菜窖是北方为防止农产品冻坏,在地下挖几米深的土坑储存农产品用的。菜窖可以起到恒温保鲜的作用,放在菜窖里的蔬菜长期处于恒温下,不冷不热,能长期储存。为此可以建立菜窖子工程,利用不菜窖作为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仓储节点发挥农村联合经营优势,通过建立农产品管理信息平台,将各个分散的菜窖联合起来,统一仓储管理配送,起到配送中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主编 何庆斌.仓储与配送管理上海[M]复旦大学出版社:2
品牌定义与农产品界定
品牌一词由英文“Brand”而来,在中国古代也有诸如“字号”、“招牌”等多种品牌行为,但直到20世纪末,品牌才为中国大陆学界与广告界广泛应用。学者们在一系列的研究与讨论中逐渐把品牌动机聚焦于三个功能上:“为了识别;为了防御;为了体现权益”。在品牌定义方面,诸多学者给出了各自颇有理由的见解,大都承认品牌是一个综合体,要涵盖多种因素。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狭义的农业只包括传统的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则包括了农林牧渔等诸多范围。尽管我国目前在牧业、渔业以及其他广义农业范围内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是狭义的栽种业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结合我国实际以及本文叙述的重点,将“农产品”界定为狭义农业,即传统栽种业所产出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农产品品牌的推广现状
随着生活品质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品牌逐渐走入了普通大众的视野,成为一股强有力的消费推动力。以超市为例,外国农产品不仅抢滩市场,同时在价格上远远超过国内农产品。在大中城市,超市销售的农产品数量已达总销售量的1/3以上,并将可能成为城市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主要方式。超市销售方式的迅速发展为有品牌的农产品提供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同时也排斥无品牌农产品进入市场。中国农产品并非没有品牌,但是消费者在对其品牌的认知上并没有准确介入。
中国农产品品牌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则是冒充品牌现象的存在。众所周知的茶叶品牌西湖龙井仅仅具有为数不多的产区与产量,但是市场上号称西湖龙井的茶叶并不在少数,这些茶叶产品不仅盗用西湖龙井的品牌名称,而且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严重损害了正牌西湖龙井的品质与声誉。
之所以要进行品牌经营,除了可以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有效沟通、为生产经营者带来更多的销售收入之外,更重要的是品牌是建立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工具。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则阻碍了这种沟通方式的有效进行,优质农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得不到体现。
寒地黑土品牌领路――农产品品牌的行销力建构
寒地黑土是黑龙江省的一个优势农产品品牌,从2004年起步运作到2008年寒地黑土农业物产集团成立,寒地黑土品牌已经覆盖了黑龙江省的优势农产品,有效整合了当地的小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寒地黑土品牌积极向外拓展市场,在京津、长三角地区都有不错的推广成效。寒地黑土集团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将寒地黑土品牌建设成代表黑龙江最高品质的集群式高端农产品品牌,为全国的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高品质的农业物产。
从寒地黑土的品牌推广经验来看,农产品的品牌推广首先要基于自然环境的投人,其中地理因素在农产品品牌建构与推广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黑土带的土壤肥沃,适于农作物的种植与生长,现在世界上的黑土带仅存三处,而只有我国东北的寒地黑土可以算是保存较完整的黑土带。
区域大品牌的建立对于区域内的农产品推广具有不小的意义。由农业部信息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上,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了国内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价值评估报告,寒地黑土品牌被列为百强之首,评估价值为115.95亿元。寒地黑土品牌地域地理辐射圈上百万平方公里,以黑龙江省为主、涉及三省一区的相关地域。东北松辽流域的黑土地,是国家主要粮食产区,其品牌辐射圈内的经济总量对品牌的支持能力巨大。
农产品同其他产品一样,同样需要人文环境的投入,这包括劳力、资本、市场、技术以及政府支持等各方面的因素。在5年时间里,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绥化市上上下下的努力,黑龙江省发改委、财政厅、商务厅、工商局、绿办、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等部门和媒体不同角度的支持,使寒地黑土品牌有了较好的知名度,其理论创塑、文化助推、媒体宣介、展示展出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①张光辉,张蓓,《农产品品牌系统及其管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第4期。
②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193页。
③奚国泉,李岳云《中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9期。
④王革,景琴玲,《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2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农产品;销售模式
在我国一些农业大省的特色产品销售过程中,由于产品本身的优良特性,使得实际的销售量收入相当可观。不同农产品的来源产地不同,在成本投资及保养措施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农业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农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主要包括:销售路径的繁琐;销售方式的单一;运输过程的困难;产品信息流通效率的偏低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造成了农产品整体的销售工作无法持续地进行,对相关的投资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互联网的迅速崛起,间接地为农产品的销售工作提供了更多可靠的思路。其中,网络营销模式的出现,使得相关的企业在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拥有更多选择。
一、网络营销的相关概念综述
网络营销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它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将产品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发送到网络平台上,吸引消费者购买的过程。网络营销相对与传统的销售模式具有很多的优势,主要表现为:(1)信息传播速度快,产品信息资源丰富;(2)销售成本降低,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开支:(3)扩大的产品的经营范围,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4)利用计算机的技术优势,丰富了销售手段;(5)减少了人员配置,提高了销售过程中整体的工作效率。
二、利用网络营销促进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对于网络营销信息量掌握太少
网络技术的推广,主要针对的消费群体是知识量掌握相对较多的网名。作为农产品销售的相关人员,由于文化程度的制约,导致其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只能依靠传统的销售模式,自身产品在具体的推广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农民来说,网络营销类似于一种想象中的概念。其中涉及到的最基本的网络知识甚至是技术操作,他们都无法理解。这种客观的现状使得农产品销售的整体工作效率普遍偏低,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最终目标。因此,对于一些从事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农民,对其开展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普及培训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二)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不健全
计算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刺激了各行业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但是,农村的网络建设步伐依然缓慢,相关的基础设施也没有达到科学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基本无法接触到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这也造成了网络营销对于农村无法实现快速地推广,相关的农产品销售工作也就无法正常地开展。
(三)生产规模化较小
当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利用网络营销手段,可以使产品在一定的时间内快速地占领市场,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但是,当前形势下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及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过于分散。即使利用网络营销的技术手段推广自己的产品,有时也无法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导致农产品的销售工作停滞不前。
(四)专业人才的匮乏
这主要是针对农产品销售的相关工作者整体的工作能力。针对网络营销的实际工作,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做好专业网站的建设工作,能够利用技术手段对农产品相关的信息进行一定地丰富和优化,进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但是,农村整体的信息化水平较低,相关的销售人员也不具备专业的网站建设管理能力,导致网络营销无法进行有效地推广。
三、解决网络营销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一)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营销主要依靠的是计算机强大的技术优势。因此,对于农产品进行推广和销售的相关工作,要做好网络营销,就必须加快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针对农村实际的地理环境和整体的发展水平,做出一定的网络规划设计方案,从而使更多的农民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快速地销售自己的产品。
(二)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提高网络管理的综合水平,丰富农产品的相关信息,是做好网络营销工作的关键所在。农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相关的农产品种植销售人员,对于网络营销手段认识的不足,导致自身农产品销售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对相关的农产品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的网络知识的宣传和专业技术的培训,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产品销售不利的局面。
(三)建立先进的农产品示范基地
为了使更多的农产品能够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就应该通过相关部门与农产品销售人员的共同合作,建立先进的农产品示范基地,扩大农产品的影响范围。建立农产品示范基地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方式,这对农产品销售工作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四)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农产品销售常见的问题就是保质期过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及时地将产品运送出去,很容易造成成本费用的加大。因此,在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周边区域,及时地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物流配送体系,对于农产品的销售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会直接加大网络营销的应用范围。
结束语:
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销售方式,对于农产品的推广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网络营销在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利的影响。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农产品整体的销售工作无法取得实际的效果。因此,解决好网络营销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对于农产品销售相关的企业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燕.以网络营销促进农产品销售的难题探析[J].农业经济,2014(,02).
2013年10月10~11日,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和辽宁省北镇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3中国・北镇葡萄产业发展研讨暨水果贮藏保鲜技术培训班在辽宁省北镇市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是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2013年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先行先试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了北镇市农口部门、种植户、经销户、合作社和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热烈欢迎,参会代表超过500人。与会代表学习交流了北镇葡萄种植、贮藏、市场营销等做法与经验,探讨了葡萄产业的发展思路;交流了各地开展科学贮藏的好做法、好经验;研讨、审定了苹果、柑桔、梨、葡萄等15种主要水果贮藏保鲜操作规程;实地考察了北镇市葡萄贮藏保鲜设施及技术。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张天佐局长说,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加工技术先行先试项目有两方面考虑。
一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近十几年来,我国各级有关部门在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初加工、综合利用等方面设立了许多课题和项目,产生了不少科研成果。但由于交流渠道不畅,供需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了政府的大量投入、科研人员的研发成果无法实现“接地气”、“落实处”。为了改变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科研成果转化率长期偏低局面,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启动实施了技术推广、技术对接以及先行先试项目。技术推广:先筛选项目区域的技术需求,然后请专家针对技术需求在国内筛选成熟、适用的加工设备设施,建立试验示范点,再开展现场培训指导等工作。技术对接:首先筛选技术需求,然后利用专家资源针对技术需求编写技术方案或技术手册,再召开专家与企业、合作社、农户代表的面对面技术对接交流活动。先行先试:一方面收集整理各科研单位的成熟技术成果,统一审定、编排成册印发各地的加工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参考使用;另一方面支持科研单位已研发成型的、适于农民使用的加工技术、加工设备设施开展试验示范或技术推广。
二是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建管用”机制。目前,我国水果产量超过1.5亿吨,蔬菜产量超过7亿吨,由于贮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处理由农户完成的比例超过80%,并且冷藏保鲜能力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水果、蔬菜产后损失率分别高达15%~20%和20%~25%,严重影响了果蔬产品的有效供给、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还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此,2012年,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按照不超过单个设施平均建设造价30%的定额补助标准,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扶持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果蔬烘干等三类初加工设施。经过两年建设,全国14个省区共建设通风库2200多座,冷藏库8000多座,新增贮藏能力60万吨,其中冷藏能力超过50万吨。据测算,贮藏水果、蔬菜的产后损失率分别从15%~20%、20%~25%降低到4%、6%以下,相当于增加了4.4万吨水果、3.2万吨蔬菜的有效供给量,农民因减损而增收1.2亿元。同时,由于水果、蔬菜的入库贮藏和错季销售,价格比收获时的地头价格平均高出50%,农民因贮藏而增收4.78亿元。按照设施使用寿命15年计算,可为农民带来90亿元的收益。因此,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农产品的择时采收和错季销售,实现了农民分享流通、贮藏收益增收的目标。把这些补助设施用好、维护好,实现“一窖多用”、“一库多用”和“一房多用”作用,建设户还迫切需要不同果蔬品种的贮藏保鲜操作规程和不同制干果蔬的烘干工艺,来进一步延长初加工设施的使用周期。据了解,有些地方已经编制了大枣、金银花、杏干等果蔬的烘干手册,指导农户科学合理使用烘干房。这一做法使得老百姓烘干房从烘干大枣扩大到烘干应季上市的多种果蔬和药材,烘干房使用周期从20多天延长到7个月,每个农户每年由此而多增收4~18万元,效果十分显著。
2013年,农产品加工局开展了农产品初加工技术先行先试项目、成熟技术推广和对接活动等工作。委托国家农产品保鲜中心开展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技术项目,收集整理了苹果、柑桔、梨、香蕉、桃、葡萄、枣、柿子、荔枝、龙眼、猕猴桃、李子、红果、石榴、哈密瓜15种水果的贮藏保鲜操作规程,这些技术规程研讨、审定后,印发给各地的种植大户、经销大户、合作社参考使用,逐步提升整个行业技术水平;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所开展农产品产地干燥技术项目,对黑木耳、辣椒、枸杞等6种农产品进行干燥工艺技术的试验研究、生产实验和实地验证,形成相应的操作规程,为相关企业及农户干燥农产品提供有效的干燥工艺方法,解决农产品产后急需干燥等问题,减少干制农产品的产后损失,增加农民收入,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与保障。此次培训班采取研讨审定、以会代训的方式,通过部省联动,促使更多省份参与成熟适用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促使更多农民群众了解知识、掌握技术,尽快提升我国农产品贮藏保鲜整体技术水平。今后,广大农民群众掌握了不同果蔬品种的贮藏保鲜技术,进一步发挥冷藏库“一库多用”、“周年使用”的功能,将极大提升补助项目“增加供给、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保证加工、促进增收”等一举多效作用。
对于农业企业而言,成功打造一个农产品品牌,将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产品可以被模仿,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农产品品牌,可以为企业带来稳定的源源不断的利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品牌也可以节省消费者的搜寻成本、选择成本。由于市场上农产品的品种繁多,质量参差,消费者无从选择。由于品牌巨大的号召力,优秀品牌的农产品往往成为消费者优先选择和购买的产品。
对于消费者需求而言,打造农产品品牌也是势在必行。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优质品牌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在消费者心目中,品牌代表了高质量、可信任,他们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金钱。尤其是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消费者已经成为惊弓之鸟,将会更多的选择品牌农产品,这对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消费者在选择购买农产品的时候,一定会越来越多的倾向于选择购买那些被大众接受并认可的品牌农产品。
打造农产品的品牌还有更多的好处,比如在渠道开发和建设方面将具有更多的话语权,等等。言而总之,农产品走品牌化之路势在必行。
但是,到底要怎么才能打造一个成功的农产品品牌呢?
首先,应该克服一个常见的误区。农产品的品牌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做做Vi、做做形象和广告,就成了品牌。先做品类创新、先做渠道、先做销量,当品质得到认可,渠道实现全覆盖,销量做大、营销团队强大之后,自然就是品牌了。所以,品牌化的过程,其实是农业企业做产品、做渠道、做销量、做团队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一是产品质量的提升,二是不失时机的对产品进行品牌推广和宣传。
质量是品牌的基石
产品质量塑造和提升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产品的价值感,树立质量标杆。产品质量是品牌的基石;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品牌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木之本。纵观世界上任何品牌,都是建立在扎扎实实的产品质量上;农产品更不例外。因此,不遗余力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这是打造农产品品牌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二是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在我国,由于农业发展的滞后,很多农产品都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这无疑不利于农产品的品牌的形成和打造。因此,谁能够抢先树立行业标准,谁就能够抢占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制高点。因为,做品牌的最高境界是做标准,做标准的企业往往在行业最有发言权。比如,有机蔬菜,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机蔬菜?谁能够抢先建立标准,谁就能够在品牌建设上领先。
三是进行品类创新。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中,很多农产品的细分市场已经饱和,竞争十分激烈,如果再进入这样竞争充分的市场,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对于这种情况,进行品类创新是打造产品质量和品牌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是把握区域的特色资源,打造地域名片。很多地方特色农产品以产地来进行区隔,如:白洋淀的鸭蛋、阳澄湖大闸蟹、龙口粉丝、西湖龙井茶、涪陵榨菜等等。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地域性优势非常认可。因此,如果能够将产地的优势抢占为品牌的优势,将为品牌成为品类老大创造最重要的法码。农产品的发展首要依托的是产地优势,产地化发展是农产品品牌化的重要因素,它是农产品品牌的血统,也是农产品本身品质的衡量指标之一,比如说西湖的龙井、山西的陈醋等,这是成千上百年以来,形成并且不断传承下来的,可以说是农产品品牌的基础。所以,对于农产品企业来说,做好企业品牌化工作的重要一步,其实就是做好企业品牌产地化,有了产地化依托,农产品的价值和市场潜力才能够被定性。
品牌传播和推广是助推器
在农产品品牌化过程中,除了要有出色的产品质量之外,对产品的形象包装、品牌的传播和推广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产品的设计包装是体现品牌形象、档次的重要载体。正所谓好马配好鞍,因此,好的产品,还需要有好的包装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品牌的价值感,才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很多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包括商标、产品名称等都非常质朴和老土,很难让人和优质、高价、品牌等挂上钩。因此,提高设计的水准,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品牌名称、商标、包装等方面做到更好,才能够有利于品牌的长远发展。
在品牌的传播和推广上,不仅仅要着眼于品质、质量等,也要充分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历史底蕴等。农产品相比较工业产品而言,其科技含量或许不足,但是可以从它的文化历史内涵中做文章。尤其是一些地区的特色产品,每一个特色产品背后都是有故事的。通过为农产品注入更多的感性消费元素,让消费者愿意为品牌买单。
在具体的品牌传播推广上面,可以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工具或手段,比较直接的方式有电视广告、平面广告等,比较委婉的方式有终端媒体化、公关借势、品牌植入、网络推广等品牌推广手段,大力推广品牌,快速占据消费者心智。
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媒介渠道推广品牌,同时也要关注和消费者的每一个品牌接触点。有些企业的广告做到了中央电视台,但是自己的专卖店却不入流。其实每一个和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发生接触的地方,包括推销人员的形象和素质,都会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或改变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或看法。因此要注重细节,把握每一个和消费者接触的品牌接触点。
渠道选择是品牌接触点的重要部分。什么档次的产品,就应该匹配与之身份相符的渠道和终端。因此,对于志在打造农产品品牌的农业企业而言,注重渠道和终端的建设,匹配与其产品相符的渠道和终端,也很重要。比如说,好想你枣片在品牌化过程中,就依托自建连锁体系,为品牌升级实现了加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