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媒体传播的优点和缺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旅游媒体互动性立体化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194-02
一 旅游广告的含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广告在传递旅游信息,沟通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作用,旅游广告逐渐从普通的商品广告中脱颖而出,成为专门的广告分类。旅游广告是由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旅游组织或旅游企业出面用付费的方式选择和制作相关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信息,并由媒体向社会的一种宣传方式。旅游广告通过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和推广旅游产品,有效地推动旅游产品的销售,从而帮助旅游企业获得经济利益,成为旅游产品市场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 旅游广告的特点
由于旅游产品在生产、消费、推广中的特点,决定了旅游广告与其他一般商业广告有所区别,主要存在以下三点。
1.旅游产品的高卷入性要求广告的高互动性
旅游活动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跨文化性,会增强旅游者对目的地信息交流的需求。旅游者在旅游决策之前,需要经过反复的信息收集、整理、比较、筛选,最后再作出决策,出行前也要进行很多的准备工作。旅游广告主就需要能够针对这种消费心理,提供高互动性的传播与信息交流平台,帮助旅游者加深对其旅游产品的认知和记忆,更好地帮助旅游者作出旅游决策,享受旅游体验。
2.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决定旅游产品的立体化
旅游产品既包括旅游地有形的各种景点和接待设施,还包括各种无性的服务,涉及旅游组织者和旅游地的接待部门以及方方面面的服务人员。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产品广告推广中信息含量极高,要求广告能为观众提供各种立体化的信息资源,既包括景区、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方面的信息,还要提供各种旅游常识、历史文化、应变求生等相关知识,丰富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知识,帮助旅游者更好地达到旅游审美和愉悦的效果。
3.旅游产品时空的统一性决定旅游广告的多元化
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旅游者消费产品的过程,旅游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统一的。因此,要想使旅游活动顺利进行,就要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和控制旅游者的参与行动。这也就是说,旅游企业进行旅游广告重点考虑的重点之一就是在旅游活动开始前、进行中以及结束后对旅游者的导向、教育以及审美、文化的熏陶。
三 旅游广告主要媒介的应用分析
传统广告媒介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广告媒介――网络。由于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广告的宣传上各有优缺点。
1.报纸广告
报纸是一种印刷媒体,是最主要的广告媒体之一。在旅游广告业中,报纸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报纸广告有很多优点,广告量大,文字说明详细、及时、可信度高、可选择性较强,本地市场覆盖面大,可以重复阅读和保存,费用也较低,报纸广告以其自身的优势,备受广告主的青睐。但报纸广告也有一些缺点,如受广告印刷和版面的限制,没有声音和动画,表现力不强,内容不丰富。
2.电视广告
电视广告是利用电视来传播旅游广告信息,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广告媒体。它集声音、图像、色彩、动画四种功能于一体,可以直观、真实、生动地反映旅游景区的特点,特别是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的旅游广告,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但旅游电视广告也存在电视广告共同的问题,如屏幕驻留时间短,制作技巧和播放费用较高等。
3.户外广告
户外广告通常包括标牌广告、候车亭广告、车身广告、路面广告、灯箱广告等,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广告媒体。户外广告画面醒目,制作精美,宣传时间比较长,容易吸引路人的眼球,使游客和潜在的旅游者在旅游观光、购物或日常生活中反复观看,从而留下一定的印象。但户外广告宣传的内容十分有限,由于版面的限制,只能将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表现出来,不能详细地展开说明。
4.杂志广告
杂志广告与报纸广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它能够更加突出所宣传的产品。由于杂志有自己特定的读者,使旅游杂志广告容易对准目标市场。同时,杂志广告的印刷比较精美,有一定的艺术性和专业性,有利于旅游品牌的宣传。但是,由于杂志广告的传播范围有限,广告制作成本较高,版面受限制,出版周期较长,时效性不强,这对旅游广告的宣传有一定的限制。
5.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具有双向性、传播立体化、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受众的自主性比较高等众多优点,完全符合广告业的各项要求。现在的网络广告主要通过旅游目的地的网站、各种旅游综合网站、旅游企业或较大的广告窗口,其传播的广泛性与时效性优于其他广告媒体。但由于当前网络的发展还有一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也制约了旅游网络广告的发展。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态势,结合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所具有的特点,旅游广告的推广形式和媒体信息要满足新的要求。旅游广告主在进行旅游宣传时,要综合考虑所推广的产品的性质、特点、受众特点,覆盖范围等,充分考虑不同媒体的优点和缺点,正确选择适当的广告媒体,制定适当的广告策略,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从而推动旅游产品的销售。
参考文献
[1]彭蕾.浅析旅游广告的表现形式及其现状的思考[J].商务营销,2010(1)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阅读;缺憾;引导策略
阅读是一种陶冶情操,提高自我修养的精神活动。从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就是人类阅读史的不断变迁和积累。反过来说,每次人类阅读形式及载体的变革,几乎都能引起文化发展的转折及突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文化阅读主体的人也会因为阅读载体的瞬间转换而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适应、焦躁、障碍等心理或现实问题产生。所以,在阅读即将或已经发生了某种裂变的过程中,关注新型阅读方式的新变,探析阅读主体的心理及阅读效果变化,以及反思由此所带来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引导,便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话题。
一、大学生新媒体阅读现状抽样调查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恰好处于如此转折关头。从阅读发展来说,随着19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蓬勃兴起,传统纸质阅读日渐减少,新媒体阅读不断增多,新媒体阅读已经深入地融汇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文化知识的传播、积累中。对于新媒体使用主体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情形。我们对嘉兴学院大学生新媒体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印证了这一点。
新媒体阅读成为大学生“熟悉”的阅读方式。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我们调查的第一个问题是“您是否知道什么是新媒体”,结果显示,有效调查问卷回收1020份,选择知道的(包括了解、熟悉)有920份,选择“否”的是100份,分e占比90%、10%。同时,在回答“您主要的阅读方式是新媒体阅读还是纸质阅读”时,选择前者的同学占比74.67%,而选择后者的为25.33%。其中后者的占比还不乏包括平时的教材阅读和书本阅读。
新媒体阅读内容和目的上趋向实用性和娱乐化。关于这方面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您的新媒体阅读物主要是哪些类”,这是个多选题,得出的结果是,选择经典名著的同学有410份,占比40%;选择网络小说的613份,占比60%;选择娱乐新闻的551个,占比54%;选择考证考级类是592份,占比58%;选择学术类有100份,占比9.8%。
新媒体阅读优劣互现。在新媒体阅读的优点调查方面,有58.67%认为阅读内容比较简单,容易领会;有68%的人认为阅读方式比较方便,不受时空的限制;还有72%的人觉得接触的信息量大,具有时效性。而对于新媒体阅读的缺点,65.33%的人选择了“垃圾信息偏多”;69.36%的人选择了“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还有57%的人选择了“选择性太宽泛”等。
二、大学生新媒体阅读所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由上可见,新媒体阅读因为它的各种特点和优势已然成为了大学生的阅读时尚,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其中所存在的各种的不足和隐忧,比如碎片化、快餐化、娱乐化等,对此,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反思。
首先,如何在新媒体阅读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调查中,大学生的新媒体阅读时间有45.3%的人在3小时到5小时之间,可是他们主要是用来浏览网络小说和娱乐新闻,其次是实用性考试,而修养类经典名著和科普知识阅读则排在最末。究其原因,显然和外在的社会氛围及内在的就学压力较“快”心理紧密相关,在此心态下的人容易养成急躁、浮躁、暴躁的“三燥读书观”,“快餐化”阅读流行校园也便不足为奇。随之而来的是阅读的八卦化、庸俗化、功利性,偌大的校园里几乎安放不了几张平静的书桌。所以,如何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便成为了一个棘手问题。
其次,如何将新媒体阅读与传统阅读更好地融合。调查中还发现,虽然新媒体阅读比重日渐加重,并有各种优势和便利。但是同时也有近50%的同学依然没有放弃纸质阅读。尽管他们没有具体说明其中缘由,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新媒体的缺点恰恰是纸质阅读的优点,比如书香气息、留魅遗韵、无辐射、注意力容易集中以及内容深厚、专业系统等。反过来,纸质媒体的缺点,比如携带不方便、内容较深、传播速度慢等,又恰恰是新媒体的优势。所以,这两种载体的阅读尽管看是新旧交换,但是否一定是冲突和要替代的关系呢?难道就不能兼容吗?当然未必。两者完全可以寻求到较好的嫁接贯通之途径。
再次,如何有效整合新媒体“碎片化”阅读行为。新媒体阅读中的“碎片化”是一个顽症,它分散了人的专注力,形成了阅读者惰性化思维,降低了阅读效率。尽管如此,但换一个角度看,“碎片化”阅读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说,它较好地利用了人们的零碎时间、拓宽了大家的知识面、同时也有交互性强等优点。因此,如果能够有效整合及发挥新媒体“碎片化”有利阅读功能,必将能够化缺点为优点。
三、大学生新媒体阅读引导策略探析
新媒体阅读来了,我们不必讶异欢呼,也不必大叫“狼来了”。除了直面新媒体阅读中所存在各种问题外,我们或许还能根据实情,在阅读策略上加强一些引导和钻研。
第一,进行作者与读者身份的正确转换。新媒体阅读形式灵活多样,读者与作者之间更趋向平等和互动。此时你是读者,彼时你可能就是作者,反之亦然。所以就需要新媒体参与者,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对于身份要有清醒的位置转换及责任担当意识。作为作者,要尽量提供雅俗共赏、正能量的作品;而作为读者,要有辨析真假恶丑信息的素养和能力。如此,新媒体才能成为优良的阅读平台。因此,正确引导读者和作者在新媒体阅读环境中位置的转换是新媒体阅读必不可缺的一环。
第二,加强读者自主性学习意识,弱化新媒体娱乐性特征。当前新媒体阅读一大误区在于,纸质阅读被视为学习,新媒体阅读比看作“不务正业”。由此导致学生习惯性将新媒体用来娱乐消闲、游戏游乐。其实像微博、知乎、豆瓣等都是一些大学生聚集并贴近校园学习的优秀新媒体平台,其中有着丰富的学习信息和视频资源。只不过面对它们提供的海量信息,如何为我所用,为大学学习所用,需要我们老师和同学们结合相关课程来进行因势利导。所以,提升大学生的新媒体整体素质与对优秀作品的自我辨识能力将有助于提高新媒体阅读效果。
第三,营造良好的新媒体阅读环境,辅助全民阅读。良好的文化语境是新媒体阅读蓬勃发展的基础,如今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信息过多过杂,很容易成为谣言的温床。虽然互联网环境具有自净能力,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自我消化,但如何完善这一过程仍然需要新媒体平台的有力监管和大众读者的监督。所以,大学生加强这方面的素养提升及引导也是势在必行,这样大学生新媒体用户将会在互联网热潮中找到属于自己阅读和学习的方式,并引领社会大众阅读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银燕,聂英杰.E时代新媒体阅读应对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 (05).
关键词:地方电视媒体;
涉农传播;
形式
1 地方电视媒体的职能定位设计
电视媒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信息事业的重要角色,近年来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一般来说,电视媒体作为媒体的一部分,有其固定的作用:一方面电视媒体在社会主义环境下,有“喉舌”的作用,也就是充当党和政府的舆论先锋;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媒体又有经济主体的角色,参与很多重要的经济活动。
众所周知,地方媒体作为基层的信息平台,必然要与其他电视媒体指向略微不同。中国目前依然在城市化的进程当中,从本质来讲,我们依然是一个农业社会,基层电视媒体所要服务的受众,农民要占大多数。所以说,基层媒体所针对的受众是有别于大城市媒体的。这不得不作为我们媒体战略设计的重要考虑维度。
从发展沿革来看,我们众多的电视媒体中,专业的涉农媒体并不多。而且涉农媒体的信息量也不是很大。这寥若晨星的区区几家媒体,显然无法满足我国新农村事业的建设要求。而根据查阅相关资料,这些农业频道中实际运营成功的就更少了,这显然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收看诉求,与咱们农业社会的现实完全不符合了。
所以我们的基层媒体人在进行媒体的职能设计的时候不得不考虑三方面的思路。
一、牢牢把握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服务三农大局。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大量的实用资讯、信息交换。我国电视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觉悟,把服务三农作为一项战略问题来抓。这是由我们电视媒体的先天属性来决定的。
二、充分考虑基层实际,以受众的信息诉求为工作中心。电视媒体既不能没有专业的高度,又不能脱离受众的信息诉求。因此,我们的媒体工作者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自己地区的农业情况。要按照农业产业结构、农民文化情况、农业季节和天候的变化、农业市场供求信息等等情况的不同,来进行媒体策划。力争做既有水平,又为基层群众欢迎的农业节目。
三、创新媒体节目机制,要树立品牌意识产生综合效益。长期以来,计划经济对我们的思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部门不注重效率、不注重品牌、不注重经济效益,导致很多工作缺乏发展后劲,最后不了了之。所以在新时期,我们的基层电视媒体一定要树立品牌意识。力争做出一个有知名度的节目,做出一个有美誉度的频道。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要着重服务农业市场,只有市场资讯、市场思维进入农民的意识,才有可能有现实效益和提供发展后劲。
2 地方电视媒体的涉农传播形式的思考
电视媒体有它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如何扬长避短,更好进行涉农传播,将是值得思考的一个好话题。
电视媒体具有其它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作为传统的媒体,它拥有巨大的普及率和使用率,这一点连网络媒体也没有达到。其次,电视媒体画面生动,形式通俗,易于被受众接受。显然,作为传统媒体,它拥有巨大的覆盖率。 最后,电视媒体还可以进行大众的互动活动。
当然,电视媒体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的信息采用线性传播,如果观众错过,将很难再获得相关信息。其次,昂贵的传播费用也影响了一些农业资讯的传播。当然,电视媒体作为大众媒体,在进行客户的分析、选材的定位上也有一定难度。
因此,我们在传播中根据经验,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充分考虑农民作息规律和季节差异,调整不合理的节目时间安排。
(二)大胆增加大量通俗易懂的材料并且结合本地农业产业情况,从而方便制作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
(三)建议改变以前的单向传播策略,增加涉农节目的互动性,特别是对某些农民十分关心的话题,可以专门开辟热线,邀请有经验的专家进行及时的答疑;同时也为农民朋友反馈情况提供渠道。
(四)针对电视节目的线性传播缺点,可以开辟专门的网络渠道,有需求的观众可以登录电视台官网进行检索。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将相关的节目信息提前传播出去。
(五)寻求相关的企业合作。电视媒体起到联系农民和产业终端的作用,在解决农民资金缺少的问题的同时,还能够为企业市场营销做出精准的目标优选。
(六)打造一档有知名度的涉农栏目或农业频道。
(七)在坚持节目稳定性,取材连贯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于受众的精准定位和服务,改变过去的大而空、广而泛的传播印象。
3 地方电视媒体涉农传播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由于长期以来工作中的某些错误没有得到纠正。导致了涉农频道、涉农节目的诸多问题,因此我们要改变这些弊端,做出及时的创新。
(一)某些节目闭门造车,只讲枯燥的实验数据和理论,使得节目在老百姓心中接纳度不高。
如果节目只考虑策划的完美、取材的方便,只顾拿格式化的数据进行说教,完全不考虑老百姓的实际操作效果。那只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节目制作过程只考虑单纯经济收益,插入广告量太大,造成了收视率不高、观众抵触情绪较强等后果。
(三)专业人员不足,实践经验缺乏。
我们很多媒体人有媒体的相关知识,但是有可能缺乏农业相关知识。同时,由于长期生活在城市,很多媒体策划无法做到自然的亲近农民的效果。
正因为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深入三农,做好节目策划之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大量的拍摄前采访,实地考查各类资料。坚决避免闭门造车的现象发生,并且要引入有经验的一线涉农人员参与节目活动。
(二)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人员素质决定了节目和媒体的质量,因此人员培训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培训和采访,我们要着重了解农民到底关心什么样的信息?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关注?如何关注效率最高、最容易接受等等。只有消除了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隔阂,我们的传播和沟通才算是有效的。传统以来的节目内容与农民需求脱节,节目形式单调、播出次数少等等问题都应该在培训中做出针对性的纠正。
(三)涉农传播的受众素质。电视媒体的涉农传播本来就是服务于三农大局的,因此这项系统工程还需要各方面的通力配合,因此,申请政策支持,为受众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是我们传播效果 的重要环境。
作为服务者和管理者,政府要做的还有很多。至少在农村,我们针对信息的接受者,应该进行更多的关注和教育。这就要求国家要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保障媒体信息传播的硬件环境。涉农传播的公益属性比其他节目更大,因此,在对三农进行投入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对涉农公益媒体的扶持。这两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刘为民.涉农传播技巧[J].中国三农,2009(09).
[2] 陈雷.媒体优势在涉农传播的运用[J].中国媒体人,2010(09).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从课件教学发展到多维视角应用教学。尤其在小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既能呈现有关实验的根本内容,又能展现实验过程中的其他知识,还能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实验过程,有效地认识实验物质。例如,在教学“认识岩石”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信息收集技术,既呈现各种岩石的形态、质地、特性、色彩和纹理等,又呈现各种岩石产生的原因,这样,便于学生了解不同岩石的不同生成环境、生成后的岩石受自然影响的程度以及岩石的种种变化和差异等。于是,不仅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如,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遇到信息局限或信息扩展不便利等弊病。在采用多媒体教学后,不仅易于获得大量的资料和信息,更易于扩展信息,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并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二、多媒体教学的特性
多媒体教学,即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它的分类很广,最简单的有PPT课件教学,最复杂的有3Dmax技术以及信息投影教学,它们均对小学实验教学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例如,最简单的PPT课件教学,它能通过声音、图像展示动态实验过程以及动态实验组合等,以使学生具体了解整个实验过程,并让他们觉得做实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这样,便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课堂教学中阐述的知识要点。又如,分段式多媒体课件教学,它能分段讲解课件知识,有效分解实验步骤,使学生深刻领悟实验意义,并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从而体现多媒体教学的系统性与快捷性。
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提倡多媒体教学,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教学。由于每种教学手段都有优点和缺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三点:一是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二是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三是注意从自身实际出发,重视教学过程,并将崭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不仅培养学生适应多媒体教学的能力,更锻炼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能力。
关键词 传统媒体 微信公共账号 新闻客户端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能快速发送文字和图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截止到2013年10月24日,微信用户数量已超过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①。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应运而生的公众平台订阅号,以其丰富的资讯内容,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微信公共平台的风靡,使得广播、电视、报纸和杂志等传统媒体,纷纷开设公众账号,竞相争夺新的新闻信息渠道,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在移动网络的技术支持下,传统媒体使用微信订阅账号已经成为趋势,但在微信订阅账号的优势与瓶颈之下,手机新闻客户端又为传统媒体的移动数字化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
一、传统媒体新闻类微信公共订阅账号的优势与局限
1、传统媒体新闻类微信公共订阅账号的现状
截止到2014年2月1日,微信公共平台可搜索出含“新闻”的微信订阅账号共135个,其中官方认证账号130个。传统新闻媒体的公共账号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其一,以央视新闻、新闻直播间等为代表的央视和省级卫视新闻频道的节目账号;其二,以北京新闻广播、江苏新闻广播为代表的11个省市级新闻广播账号;其三,以新闻晨报、南方周末为代表的报纸类公共账号。这些新闻类账号,每日都会为“订阅者”推送消息,通常是4-5则当日的重大新闻,图文并茂。如果有重大事件发生时,则单独以文字的形式即时推送。微信公众账号有五个基本传征:(1)点对点的大众传播模式;(2)噪音干扰较少的传播过程;(3)真实且实时接收的受众;(4)受众筛选的准确性;(5)强大的信息扩散能力。②这五大特征使得传统媒体能够有针对性的对移动用户进行有效的实时新闻传播。
2、新闻类微信公共订阅账号运行的优势
随着传统媒体纷纷在微信公共平台上开通订阅账号,使得越来越多受众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在微信上获取新闻资讯。传统媒体在微信订阅账号的运行,既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大众获取新闻的渠道,其优势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1)传播方式发生改变,由单一式向互动式转变。在传统媒体的平台上,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杂志,都仅仅是提供新闻消息的单一性传播,除了收视率、发行量等数据,无法了解到受众的真实动向。而传统媒体在微信平台上,除了传播优质精选的新闻外,还激励受众参与到微信平台的互动中,互动模式正改变着媒体的传播方式。如:中国新闻网在2014年大年初一至初五期间推出的“晒全家福就有机会得福利”的活动,此外,2月11日央视新闻在微信平台上发起“征集:离家时包里多了什么?上央视得动车模型!”的活动,参与方式只需在订阅号中“晒行囊”即可。多样的互动活动拉近了媒体与受众的距离。
(2)目标受众定位准确,开启点对点的大众传播模式③。微信公共订阅号是大众主动关注的公众平台,受众掌握着自主选择权。受众一旦关注其所需的公共账号,说明该订阅号有其需要的信息,这使得公共订阅账号的目标受众得以明确。在传统媒体的公共订阅号的关注上,受众需要的更多的是官方、权威且有公信力的新闻信息。因此,传统媒体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精心制作推送内容,为“订阅者”提供优质信息。与此同时,微信用户对订阅号提出问题、留言时,账号可自动或人工回复,实现了点对点的传播互动。
(3)新闻传播效果提高,受众广泛、信息扩散力强。目标受众定位准确的情况下,“被订阅方”的媒体在满足“订阅方”需求的同时,有的放矢地调整内容,让新闻的传播效果得以提高。传统媒体突出内容优势,打造风格特色化的订阅账号,增强客户粘度,实现微信和媒体之间的良好互补。在微信用户5亿、手机网民6亿的用户量支持下,传统媒体借助微信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使得信息扩散力和账号影响力增强。
3、新闻类微信公共订阅账号运行的局限
微信公共订阅账号的开发使用已近2年,传统媒体的微信订阅账号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订阅账号的缺点和不足也逐渐浮出水面。
(1)订阅账号爆发式增长。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在微信公共平台上争夺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与新闻相关的订阅账号也如雨后春笋般增长,尽管微信已经加大对账号的审核力度,但是也难控制其爆发式增长的局面。这种局面虽然使受众有更多的选择,但使得媒体公众账号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2)推送信息受数量局限。在传统媒体每日推送的信息数量上看,难以满足对新闻有更多需求的受众。以每日最多信息推送次数3次,每则信息5条新闻计算,每天受众可接受到的新闻仅15条,尤其是对综合类新闻媒体而言,信息量小于其需求量,难以满足部分受众的信息需求量。
(3)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随着各类媒体的公共订阅账号不断增长,每天有限的新闻被各类媒体不断转载,不少媒体订阅账号,重拾“媒体网站”的旧路——剪刀手加粘贴板。尤其是国内外重大新闻发生时,几十个订阅账号的信息如出一辙,食之无味。这与传统媒体在微信公共订阅账号推出之初,以“内容为王”的口号,大相径庭,也让不少账号失去了订阅的价值④。
(4)传播效果待重新审视。在传播效果上,传统媒体的微信公共订阅账号以锁定目标受众,一对一传播的效果而津津乐道,但由各种原因引发的对媒体推送信息的忽视、甚至取消账号的订阅、双向互动的效果等都影响着传统媒体在微信平台上达到的预期效果。因此,对于传统媒体在微信公共订阅账号上的传播,还需理性分析,客观评价。除了媒体自身审视推送内容,优化运行模式外,传统媒体也开始寻求新的移动终端平台。
二、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发展
由于媒体公共订阅账号的发展受到限制,新闻客户端成为传统媒体在移动平台上继续拓展的领域。这些软件不仅将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的内容全部涵盖,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查找相关新闻,以多媒体方式呈现,还可以随时分享资讯,这些操作只需要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就可以完成。
1、传统媒体对新闻客户端的开发
在苹果APP STORE里面搜索“新闻”类客户端,精选之后,有73个相关新闻客户端。这73个新闻应用中,有大部分是网站的新闻客户端,如网易新闻、新浪新闻、搜狐新闻等,下载应用量也在前几位;其次是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包括央视新闻,新闻网,新华社等媒体,也有南方周末、新周刊等发行量较大的报刊杂志;最后是地方新闻或专业新闻的客户端,如温州新闻、深圳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等客户端。
2、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发展与竞争优势——以“央视新闻”为例
传统媒体所开发的新闻类客户端,几乎都是以传统媒体平台为依托和其他形式共同发展的情况下推广使用的。传统平台和应用软件呈现出相辅相成之势。
(1)“央视新闻”客户端概述。以“央视新闻”为例,公共订阅账号不仅在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上运行得风生水起,新闻客户端也成为了受众获取新闻的重要平台。“央视新闻”客户端最早在2011年9月30日1.0版本,受到当时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开发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使用率、推广率并不高。直到2013年7月9日4.0版本的,受众才广泛的关注和使用。此后的使用版本也经常更新、完善。此外,从2014年新年伊始,央视通过CCTV各大频道在黄金时段,给央视新闻客户端做广告,告知大众如何下载和使用该移动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以央视为依托,将各个频道、栏目新闻整合优化,增设个性化的新闻栏目订阅、听新闻、边看边聊等功能,使得受众在获取新闻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互动中,拉近了媒体和受众的关系。
(2)“央视新闻”客户端的竞争优势。“央视新闻”客户端除了拥有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的优点外,它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内容充实,面面俱到。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承载着原有媒体丰富的新闻资讯,无论是直播、点播、预告、搜索还是独家新闻,在客户端上均以多媒体的形态呈现,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尤其是传统媒体本身原有的品牌节目、专栏,在新闻客户端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次,综合新闻,随时更新。新闻客户端24小时滚动更新,让受众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资讯,参与互动。尤其是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每日更新的消息均在同一专题之下,便于用户深入了解新闻事实、新闻走向。在新闻报道下的受众更贴讨论,也让媒体了解受众的需求,对下一步报道的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最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听电视、看直播、乐分享,看似离开了传统媒体的介质,疏远了看电视、读报纸的习惯,可摇身一变,拿起手机、平板电脑,又将生活与传统媒体形式拉近。
3、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发展建议
传统媒体的客户端已经成为大众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保持媒体的品牌特色,各类平台同时运行,提升受众的忠诚度;客户端与传统媒体平台的合作共赢;根据需求来调整板块,顺应时展满足受众需求;美化客户端版面设计,合理安排栏目、内容布局,达到“声、光、色”的统一;紧跟硬件升级的步伐,即时更新和维护客户端的运营。
总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不仅要在传播渠道上建立与受众的桥梁,更要重视新闻本身的内容。无论在哪个时代之下,“内容为王”,都是新闻的根本。传播渠道越是多样,信息内容越是繁杂,传媒人更需要保持“媒体人”的心,“把关人”的智,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做好新闻、做好媒体,以迎接全媒体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①《支付宝下月开启收费模式 应对6亿“微信支付”潜伏》,cfi.net.cn/p20131119000579.html
②陈晓华,《传统报纸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新闻传播》,2013(1)
③孙世庆,《浅论微信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发展》[J].《东南传播》,2013(9)
④曹玉枝,《移动新闻客户端发展走向探析》[J].《中国记者》,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