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世界贸易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培养专业兴趣——世界贸易组织法本科教学的根本目标
世界贸易组织法包括货物贸易协定、服务贸易协定、知识产权协定、争端解决谅解备忘录等共约30个协定,以及成员方在降低关税及开放市场等领域所作的单独承诺(即减让表)共约3万页的文件,①而世界贸易组织法课程安排的授课时间一般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正是学生备战考研的阶段,所以学生通常根本没有精力对浩繁的规则进行详细的解读,也没有兴趣听老师针对冗长拗口的条文进行细致分析,所以教学目的像很多人说的要“使学生能够熟悉与掌握世贸组织有关法律规定,并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这些法律规定的能力”是不现实的,没有针对本科生学习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另一方面作为正规的法学教育科目,世界贸易组织法对于多数本科生而言均是第一次接触;又不同于民法、刑法等国内部门法,世界贸易组织法针对的是国家政府机构的贸易管理行为,与个人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如何能使本科生对该科目形成清晰的认识及专业兴趣才是本科阶段开设世界贸易组织法的根本目的。所谓专业兴趣即促使学生在了解世界贸易组织法各部分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认识到世界贸易组织制度和运作的特点,养成自觉关注世界贸易组织动向的习惯,并训练从世界贸易组织法发展的角度观察国内外相关事件、分析其中涉及的世界贸易组织法问题。
如何培养专业兴趣,关键在于增强趣味性。首先,让学生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时期总共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成功运作给世界带来了实惠:比如因为关税降低,在国内可以买到价廉物美的外国产品;因为服务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的要求,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领域也出现了外国机构的身影;因为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国内可以看到来自美国、欧洲等多国的电影等影像制品等,使学生确立这个组织具有实际意义的信念。其次,以讲故事的方式补充一些关于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过程、各回合谈判经过、中国入世历程、中国参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经历等背景资料,另外还可以专题介绍中国入选争端解决专家组专家与上诉机构法官的个人履历,一方面扩充信息量,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加强学习,以能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工作为奋斗目标。再次,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可更多地选取中国作为当事方或第三方的案例,特别以中国参与争端解决进程中的观点立场作为分析的重点,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特别是学生在搜集资料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推荐一些参考书目、外国期刊及网络资源,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开拓其视野。
二、搭建世界贸易组织法体系框架、针对重点规则进行深入浅出地分析——世界贸易组织法本科教学的基本模式
世界贸易组织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法规制的是国家贸易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行为。因此世界贸易组织法直接影响的还是国家层面的宏观政策,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外贸关系;就必然跟直接调整个人主体之间社会关系,以及国内政府机构与个体之间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国内法有较大区别。这决定了世界贸易组织法的学习不可能是对所有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规则的全面解读,就知识传授的作用而言,本课程应以使学生对世界贸易组织法体系包括的层面——实体及程序、原则与涉及的内容方面有清晰的了解为主要目的,在整体框架搭建起来的基础上,适当地对各主要协定的主要实质性条款进行分析。
例如作为乌拉圭回合的重要成果,其就服务贸易领域达成的一揽子成果,不仅包括核心规则——《服务贸易总协定》;还包括专门就服务部门或具体问题对规则进行补充的协定,这些协定有的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附件,有的则采用部长决定的形式;以及成员方的国别减让表。②虽然在框架形式上与货物贸易的一揽子成果相似,但不同的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一些主干条款必须结合国别减让表中的具体承诺才能进行确切地解释,如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前者作为成员方的具体义务,不再具有货物贸易领域内普遍适用的地位,而取决于成员方减让表中就具体服务部门所作的承诺;后者作为成员方的一般义务,原则上仍然享有基本原则普遍适用的地位,但依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第2条的规定,成员方可以豁免清单的方式具体列举其不愿意适用最惠国待遇的国内措施。因此了解服务贸易领域的国民待遇与最惠国待遇,除了解读《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相关条款外,还必须就减让表的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另外,将《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的规定与《货物贸易总协定》(GATT)中的相应规定对照起来讲解,更有利于对规则的理解。
三、通过案例对规则进行启发式思考——世界贸易组织法本科教学的有效方法
针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都具有文字晦涩难懂、制度难以捉摸的特点,采用案例分析法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依据世界贸易组织法自身的特点,其案例教学也必然具有与一般法学案例教学法不同的地方。一般法学案例教学法旨在通过判例(通常指国内法院的判例)中司法机构的分析推理,使学生了解涉及法律条文的确切含义;而世界贸易组织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其规则条文均为成员方谈判的结果,属于国际法的范畴。国际法区别于国内法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没有统一的最高立法机构与司法机构,国际法规则相较于国内法规则来说其含义的确定性较差,而利益牵涉国家的立场声明与态度阐释,以及有管辖权的司法机构的具体运用都可以作为解释国际法规则的有效依据。因此针对世界贸易组织法的具体规则就可能出现不同的解读,这一点在专家组、上诉机构不止一次地自我否定或相互否定其之前的结论上得到印证。例如,在“中美出版物和视听产品案(China-MeasuresAffectingTradingRightsandDistributionServicesforCertainPublicationsandAudiovisualEntertainmentProducts,WT/DS363)”中,专家组在解答GATT第20条(a)项“公共道德”例外条款是否可以适用于中国入世文件这一前提问题时,采用了“美国对报税产品征收海关反倾销税/反补贴税案(US-CustomsBondDirectiveforMerchandiseSubjecttoAnti-Dumping/CountervailingDuties,WT/DS345)”上诉机构报告的思路,即采用“辩论过程中的假设法(arguendo)”,先假定中国可以援引GATT第20条(a)项作为抗辩,然后再审查中国的相关措施是否满足该条款规定的“公共道德”的要求。③然而上诉机构却在终局裁决里又了这一思路,认为“辩论过程中的假设法”可以促使决策的简单易行与有效,但却不易对相关规则进行清晰解释,而且也给规则实施带来了困难。④因此在世界贸易组织法的案例教学中,应注意不要将上诉机构的裁决当成法律,应将关注点放在其适用世界贸易组织法的推理分析上;要鼓励学生勇于对争端解决机构的结论提出质疑。2011年6月28日,上诉机构成员张月姣在为2011年度上海国际法暑期学习班的学员做专题报告时强调,研究世界贸易组织法应加强对争端解决机构案例裁决的研究,但不要囿于专家组、上诉机构本案中如何说,要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自己的判断。因为下一个类似案例里己方的辩词恐怕就在这样的质疑中产生。在国外的一些著名法学院中,所开设的与世界贸易组织法相关的课程也基本上是以如何进行相关律师为授课目标。曾经在多个世界贸易组织案件中担任专家组成员的约瑟夫怀勒教授表示,日本在“日本酒精饮料税收案”中并不是没有胜诉的可能,但其律师回应不当,故最终败诉。因此,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⑤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至今处理和正在处理的争端案例已超过400个,而每一个争端案的材料,包括原被告双方的诉求主张与抗辩事由、专家组与上诉机构的分析推理以及第三方提交的立场声明等可谓卷帙浩繁,争议的事项也往往涵盖世界贸易组织各协定的多个条款以及具体的国别入世承诺。因此本科课程上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案例分析不可能涉及所有案例的所有争议点,那么如何选取适当的案例开展教学是世界贸易组织法案例教学能否奏效的基础。
首先,教学案例的选择应当具有典型性,即切实体现所要讲述知识点的基本内容。例如在讲国民待遇原则时,日本酒税案(Japan-TaxesonAlcoholicBeverages,WT/DS8)与加拿大期刊案(Canada-CertainMeasuresConcerningPeriodicals,WT/DS31)就是典型案例。前者对于判断何为“同类产品(likeproducts)”及“直接竞争和可替代产品(directlycompetitiveproducts)”的要素认定上给与了详尽的阐释,构成争端解决机构在之后相关争议的裁决中经常援用的先例;后者的意义主要在于其产品本身的特性上,期刊不同于一般的有形货物,其价值主要在于刊载的无形内容,因此如何判断争涉期刊杂志是否为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和可替代产品的标准不同于一般货物的标准。其次,教学案例的选择应注重时效性及与我国入世后发展的关联性,毕竟我们学习世界贸易组织法最终的目的还是要维护我国在这一组织中利益。我国自2001年12月入世以来以原被告身份参与的争端解决案例已有30个,⑥从涉案产品范围、涉案国内措施、法律争议点、裁决后我国的应对等各方面都值得深入研究;另外不同时期的案件数量与案件性质等也呈现不同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国内经济建设、社会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例如2007年提起的“中美出版物和视听产品案”里中国的涉案措施包括了我国文化进出口管理体制的基本管理方法(进口前的内容审查),我方败诉的结果意味着我国对于沿袭已久的带有计划经济时代色彩的文化外贸管理政策措施必须进行改革,该案发生在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就尤其值得关注。当然选择与中国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最后,教学案例的选取还应注重与关贸总协定时期相关案例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发展过程中前后之间的对比性,可以使学生对世界贸易组织法的形成及其现实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法本科教学的重头戏,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时应注意将案例讲解与课堂讨论结合起来,将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结合起来。课堂讨论的方式应该不拘一格,在重视师生互动的同时,也要把生生互动放在显著位置,组织活泼多样的小组讨论、组际辩论等。另外还可以将现有案例的分析与案例情景的设计结合起来。老师可设计具体情景,也可鼓励学生自行设计,然后就相关内容发表演讲或辩论。⑦
四、重视国际公法基础知识对WTO教学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法本科教学的重要切入点
世界贸易组织作为一个以国家为主要成员的贸易体制,属于国际公共秩序的组成部分。世界贸易组织法从大范围讲归属于国际法课程群。无论是世界贸易组织本身的形成历史与国际组织性质,还是世界贸易组织各协定等法律文件的制定过程与实施要素以及争端解决安排,无不显露出国际公法的重要作用。只有具有一定的国际公法理论基础,才能对世界贸易组织法进行系统学习;世界贸易组织法作为国际法的一部分,对它的研习也是对国际法基础理论的应用研究。在具体授课实践中,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理清国际公法基础理论与世界贸易组织法之间的密切关系:⑧首先是条约法。《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谅解书》第3条第2款规定,争端解决机构(DSB)“按国际公法解释(条约)的习惯规则来阐明这些协议中的现有规则。”这一条是世界贸易组织法与国际法直接相关的有力证明,有助于纠正将世界贸易组织条约视为契约的错误认识,也决定了任何有关世界贸易组织法的解释争议都要依据条约法上有关条约解释的规定来解决。什么是解释条约的习惯规则?就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2条,因为它是对已有习惯的编纂。通过对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条文含义的阐释,使学生对抽象的条约解释规则有了具象的理解。
其次是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即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问题。理论上存在“纳入”与“转化”两种方式,从内容来看,世界贸易组织法义务更适宜“转化”。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本身似乎也倾向于“转化”的方式,因为它强调了成员的法律要与其义务保持一致。各国、各地区适用世界贸易组织法义务的实践也表明,“转化”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方式。我国入世前对国内法进行的立、改、废,以及入世后特别是每一次争端解决败诉后对国内法的调整都是转化适用世界贸易组织法的实例。最后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是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自由贸易问题,它体现了国际公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首先它为和平解决争端而设,本身也是条约的结果;更重要的,它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法义务裁判,而裁判时必须根据条约法加以解释和适用,必须根据国际责任制度确定有关的责任,必须考虑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及实践。它适用的法律,不仅包括世界贸易组织各协定,还应包括国际公法的其他内容。例如美国虾龟案(UnitedStates-ImportProhibitionofCertainShrimpandShrimpProducts,WT/DS58)中,上诉机构就引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21世纪议程》、《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来解释GATT1994第20条(g)款,以证明海龟属于“可用竭的自然资源”。
五、充分发挥双语教学的功能——世界贸易组织法本科教学的最佳途径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明确将双语教学列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考察指标之一,虽然相关的评估要求在2004年修订时降低了一些但对于法学等四个专业仍然提出了明确地要求。⑨世界贸易组织的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法语及西班牙语,这三种语言的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文本(包括中国的《入世议定书》等入世文件)才是正式文本,中文译本仅供参考,不具有法律效力。这就意味着一旦我国与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发生争端,只能按照官方语言文本通常是英文文本来解释和适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因此将世界贸易组织法作为双语教学课程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使学生既能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又强化了专业英语语言的运用技能。
关键词:珍妮特·阿布一卢格霍德;《欧洲霸权之前》;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维护机制
中图分类号:F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3-0012-06
世界体系理论是一个融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研究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涉足其间。在有关世界体系的各种争论中,对世界体系起源的争论最为激烈。以沃勒斯坦为代表的世界体系论者认为唯有16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才是真正的世界体系,美国社会学家珍妮特·阿布一卢格霍德则对此提出质疑和批判,并重构了16世纪之前的世界体系,大大丰富了世界体系理论。基于对跨地区经济交流的分析,阿布一卢格霍德在《欧洲霸权之前:1250-1350年的世界体系》一书中集中阐释了13世纪的前现代世界体系。在她所建构的13世纪世界体系中,国际贸易占据很大比重,跨区域贸易在整个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通过推动系统化的互动深刻影响着个体社会和整体世界的发展进程。本文简要评介阿布一卢格霍德所界定的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的内涵,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其着笔甚少的该体系维护机制进行探讨。
世界体系的经济层面是沃勒斯坦和弗兰克等世界体系论者集中讨论的主题,而区域贸易或跨区域贸易又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诚如菲利普·柯丁所言:“跨文化领域的贸易与交易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一个关键性的角色,抛开军事征服不可估量但略显消极的影响不说,它可能是引起历史变迁的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相比学界对近现代世界贸易体系的深入研究而言,国内外学者对近代之前贸易网络的研究较为薄弱,既有研究成果要么宽泛描述世界历史上的贸易往来①,要么将注意力聚集于某个区域性贸易网络②,鲜有学者针对性地就前现代世界贸易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正是对前现代世界体系的疑惑促使阿布一卢格霍德亲自前往欧、亚、非三洲多个国家搜寻史料,重构了欧洲霸权之前的1250至1350年世界体系。
在阿布一卢格霍德看来,13世纪尤其下半叶是世界历史上一段非同寻常的时期,其间一个世界性贸易体系从西北欧一路延展到中国,涵盖了整个欧亚大陆以及东非和北非等地区,整个商业网络狭长而辽阔,吸引各地商人和生产者参与其中,参与地区之广泛,贸易交往之频繁史无前例。虽然11世纪已有很多地区融入以欧亚大陆为主的经济交流体系中,但直到13世纪中期这种交流才随着游牧民族崛起以及东半球跨文化交流增加达到鼎盛。欧亚大陆是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所涵盖的主要区域。虽然真正遍及全球的世界市场1500年之后才渐趋形成,13世纪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尚处于以欧亚大陆为主体的世界贸易体系之外,但是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言,“正如世界史的结构要求我们着重研究对人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那些历史运动一样,世界历史地理也要求我们着重研究发生那些历史运动的区域。如果这样做了,我们就会发现,有一块陆地在世界上踞有独一无二、无可争辩的地位,这就是欧亚大陆——它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是世界历史的真正心脏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人类的历史也就是欧亚大陆各文明地区的历史”。根据地缘因素,阿布一卢格霍德将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分成西欧、中东和远东三个中心地区,这三大地区又可以划分为八个相互联结的贸易圈,即西北欧贸易圈、跨地中海贸易圈、中亚贸易圈、波斯湾贸易圈、红海贸易圈、阿拉伯海贸易圈、孟加拉湾贸易圈以及南中国海贸易圈。虽然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不是一个全球性或世界范围的体系(波罗的海地区稍有涉入,非洲只有东海岸涉入,新世界依旧与世隔绝,日本是体系外的边缘地带,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太平洋诸岛都置身体系之外),但它覆盖了欧亚大陆绝大部分地区,囊括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口。
全面兑现入世承诺的8年
全面解读兑现入世承诺全面兑现入世承诺,结束了作为新成员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开始了与世界贸易组织其他成员一道共同行为推进贸易自由化的时期,尽管出现了数十年来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但我国并未放缓或停滞兑现入世承诺的进程,充分显示出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国际信誉与责任。
入世8年,我国已经全面兑现了入世的承诺,完成了降低关税的过程,使关税总水平降到了9.8%,处于发展中国家中的较低水平。开放了国内市场,适应了国际经贸规则,改进了我国的贸易体制,实现了与世界贸易组织框架的对接。
兑现承诺的这8年时间,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缓冲期,使我国国内市场通过分阶段地降低关税,逐步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为国内相关产业适应国际化的竞争提供了一个递进增长的时间表,在适应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个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广阔空间。
两个阶段的联系与对比前后两个阶段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从二者的联系来看,前一个阶段突出地表现为一个新成员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后一个阶段则把二者的关系定格为成员与组织的一般关系。以此为发展的分界,构成了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阶段:前一个阶段主要表现为世界贸易组织依据我国作出的承诺约束中国,监督中国兑现承诺,而我国要履行入世承诺;后一个阶段集中表现为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其他成员共同推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进程。
两个阶段的运行机制不同:前者在于入世谈判结束,中国按照入世承诺的减让,履行入世义务;后者在于推进全球经贸秩序的合理发展。任何推进贸易与投资的举措都必须通过新的多边谈判,由所有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采取共同的行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是通过多哈发展议程的多边谈判与进展,来实现更广泛的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
两个阶段的影响方向不同:前者是世界贸易组织期待中国的贸易体制及国内的经济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使之达到一个新的开放水平;后者是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包括中国在内,采取共同行动,共同推进全球的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进程。
入世承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税降低与国内市场的开放表现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兑现承诺,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对接,必然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入世前后已有的认知及其验证对我国来说,入世过程是一个市场化教育或理念推广的过程,对于入世可能会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曾经引起过国内广泛的讨论,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说法就是所谓的“狼来了”和“双刃剑”之说,担心国内市场会为外国产品占领,民族工业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挫折;认为入世既可以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也会给国内相关产业和部门带来致命的冲击。然而,入世8年的实践表明,入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成长和国内市场的发育,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其效果总体上是积极的和正面的。当然,这要归功于入世大讨论引起宏观决策部门的关注,在兑现承诺的同时,采取的一系列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措施。实践证明,动态的入世过程,即伴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积极调整的过程,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竞争力和国内市场发育都是一种推进力量。
经济影响的多元理解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改革开放的理性决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对中国来说,实现了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外需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保持着8%―10%之间的年增长率,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国家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2009年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连续多年居于发展中国家之首;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发展议程,充分利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空间,成功地在2010年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开始通过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可兑换走向国际化。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出口贸易迅速发展,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双反”诉讼也频频指向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成为制约我国公平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制度。国内市场竞争力度增强,国际产品竞争和国内客户选择的双重压力,对国内企业的生存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全面兑现入世承诺,促进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建立,出口贸易迅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进口规模扩大,消费空间拓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格局基本形成,要素配置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参与了国际分工体系,成为新兴的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为走向贸易强国创造了条件。
对贸易伙伴来说,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和制造业大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增长,对资源与能源的供应,对高端大型机器设备的需求,成为一些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以及诸多发达国家的巨大市场。中国有着13亿消费者,购买力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提高,对商品质量花色品种的要求不断更新,酝酿着巨大的商业机会,贸易制度的透明化及国内市场的开放,是兑现承诺的直接效果。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通过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也为贸易伙伴的国内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
对世界贸易组织来说,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了中国这个今天已经成为贸易大国、出口占据世界第一的国家参与,其代表性明显提高,世界贸易组织需要中国。由于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内部结构的失衡状态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及作用得到了提升与加强。一个由中国和东盟10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区,经济总量达到了6万亿美元,贸易总量达到了4.5万亿美元,将显示出在全球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群体通过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对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推动作用。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市场机会成为企业发展公平追逐的目标入世承诺的兑现一方面表现为国内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另一方面也获得了较为宽松的国际经贸环境,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在国际市场上遇到的摩擦逐渐有了制度性保障,市场机会成为企业发展公平追逐的目标,以此诱导出的较为合理的商业行为将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的动力源泉。
未来的推进
未来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既是一个自主开放的过程,也是一个多边博弈的过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该在各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以多边框架下的共同开放为主,推进国际经贸环境的良性发展,以自主开放为辅,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作出贡献。
关税减让仍有空间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关税的减让与市场准入有不同的层次,既有全体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间的谈判,实施全面的减让,也有部分成员间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其他类型区域贸易安排的谈判,实施局部的减让。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应该是我国在多边贸易体制进程屡屡受阻的情况下,以区域推进的方式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及投资自由化的一个新开端。在这一制度的安排下,双方减让承诺在预定时期内将进入零关税时代。在原有的多项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拓展新的区域合作伙伴,如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议题,争取与经济发达国家在区域贸易安排上实现零的突破。
非关税措施的改革与互动以及贸易便利化措施将成为各方努力的重点由于非关税措施的复杂性和隐蔽性特点,我国还需要在这些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应对贸易伙伴可能采取的有碍于贸易自由化的非关税措施,对我国出口产品形成的非关税壁垒;另一方面需要清理自身在这些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自主地推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进程。
优先开放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服务业已经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我国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一项战略性举措,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尚处于逆差状态,仅在旅游和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在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领域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还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要把开放服务业,提高服务市场的准入和竞争水平,作为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重点举措。
国际物流是指货物(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及物品(包括邮品、展品、捐赠物资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流动和转移,是跨越国境的物流活动方式。国际物流具体表现为进出口商品转关、进境运输货物、加工装配业务进口的料件设备、国际展品等暂时进口物资、捐赠、援助物资以及邮品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所作的物理性移动。狭义而言,国际物流仅指为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而进行的物流活动,包括货物包装、仓储运输、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报关、商检、国际货运保险和国际物流单证制作等[1]。物流规模是从量的角度反映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主要包括物流活动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的作业量。货物运输是物流过程中真正实现产品位移的中心环节,用货物输送量和输送能力来衡量社会物流规模是最接近实际的。我国的国际物流量和对外贸易是同步增长的,二者均超过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我国的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我国在世界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翻两番作为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额将达2万亿美元,这一贸易额相当于现在世界上最大贸易国的贸易规模,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年增长率应达到7.2%以上[5]。代表我国国际物流发展规模的海上国际集装箱运输量近十几年以两位数的平均速度快速增长,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1997年首次突破千万标箱,达到1076万标箱。以沿海主要港口为中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初步形成。在2002年底,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33450个,主要港口生产性泊位比1989年增长了1.1倍。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6.8亿吨,比1989年增长了3.6倍。有7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港行列,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超过两亿吨,成为世界第四大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十多年以30%的速度递增,2002年完成3700万标箱,比1989年增长了31.4倍,上海和深圳两港已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十强行列。2010年,远洋集装箱直达率达到70%;大型专业化原油、铁矿石等码头建设布局基本形成,采用大型泊位接卸原油的比重达到95%,接卸矿石的比重达到90%。我国沿海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30亿吨,集装箱码头总吞吐能力到1亿标箱,基本形成干线港、支线港、喂给港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港口集装箱运输体系。到2020年,远洋运输集装箱直达率将达到80%,主枢纽港航道基本满足大型船舶到港的要求[6]。我国物流近些年的加速发展,已具备了相当规模,但总体上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物流效益不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尤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国际物流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存在的问题: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技术装备落后;管理较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开放,为我国的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也为境外企业和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创造了条件。我国遵守WTO规则,已经对约2300项法律法规进行了修订,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获得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国际经贸环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增强了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和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由于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扩大,我国的物流产业必将融入全球性物流产业跨国化、大型化和互联网经济化的潮流。这对我国贸易和产业的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这种布局将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口关税的下降、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的逐步取消以及海关管理、商品检验、卫生及动植物检验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改善,都大大降低了生产要素和商品流动的费用。同时,物流业的市场准入将得到金融服务业、基础电信服务业和专业服务市场准入的支持,这必将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从而降低贸易运输费用。运输费用以及克服贸易壁垒费用的贸易转运费用的下降将推动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加速增长[4]。可见,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短期内,由克服贸易壁垒费用的下降所推动的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市场空间。从长远看,物流业的发展能降低贸易的运输费用,从而对同一市场的形成、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缩小带来积极影响,同时加速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最终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扩展的市场空间。同时,由于物流业的市场准入,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如三菱物流中心建立了上海菱华仓储服务公司,其主要服务功能是对进入到我国的日资企业产品提供保管、运输,并对有关企业提供面向我国国内的货物运输服务。总统轮船公司在我国开通了第一条公路-远洋多式联运专线,连接南京和世界各地,还开辟了哈尔滨——大连的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服务。该公司的集运子公司——美集物流(中国)有限公司率先取得许可证,在我国提供全套仓储和集散服务。日通与日本国际货物铁路公司从事以日本至我国的海陆多式联运为主的国际多式联运。该公司利用我国的多式联运、国内铁路运输和新亚欧大陆桥,开展面向我国周边国家的运输服务[6]。
3我国发展国际物流应采取的对策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物流业面对拥有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的外国物流企业的挑战,应凭借现代物流理念和采用先进的运作方式,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以应对物流市场的国际化竞争,这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的当务之急。为了加大我国物流业的开放力度,加快企业资源整合,提倡国内外物流企业携手合作,积极支持国外物流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同时鼓励我国物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加速实现国内外物流市场服务的一体化。除了应对物流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外,我国发展国际物流还需采取如下对策:第一,搞好规划和协调,合理设置国内外的物流网点,促进我国物流相关行业的配套发展。形成物流配送基地、物流中心,推动我国发达、配套的物流体系。第二,不断扩大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和欧亚大陆桥运输的规模。国际物流多式联运具有运送迅速、安全准确、手续简便的特点,是国际物流的高速公路。构建国际物流经营运作的基础设施,形成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站。在建立以港口为龙头的海陆、海铁多式联运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空港物流区的运作,从而实现海陆空多式联运体系,形成与国际物流相关、保证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的功能体系。第三,充分利用信息流,防止货物在途滞留,以节约时间,加速商品和资金的周转,提高国际物流效率。推动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与国际电子商务的结合。随着国际物流信息化趋势的推进,加快建立我国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确保全天候地连接国际互联网,以满足国际物流运作的需要。研究改进国内外的运输路线,减少相向、迂回运输,以降低运输成本;减少包装的材料、尺寸,以提高单位包装的载货量和降低成本;更新和扩建港口设施,改进管理,提高装卸率,减少船舶停靠时间和港杂费;把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物流运行的规律和特点,构筑高效便捷的“大通关”体系,提高口岸的工作效率,深化“大通关”服务改革;在“大通关”的各个环节体现对企业的服务,清理不合理的收费。加快口岸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建设口岸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第四,扩大开放的力度,加强国际物流合作。国际物流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建设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成为当今经济竞争中的一个焦点。因此,只有广泛开展国际物流合作,才能促进我国国际物流的繁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政府关于限制外商投资的壁垒将逐渐被打破。这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敞开了大门,而跨国公司的进入对国内传统物流业具有重大的影响。一些跨国公司把物料采购、物流配送外包给合作伙伴,同时也特别强调对本土资源的充分利用,这给中国的物流与分销服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市场。对国内物流企业而言,其发展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如资金、技术、管理等,但同时它们也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熟悉传统文化、熟悉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许多跨国公司由于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因而十分需要国内的合作伙伴。因此,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有效合作将是一种双赢的战略伙伴关系。
关键词:园艺产品;出口增长成因;CMS模型;中国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8-0011-06
一、引言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出口额由2000年的41.1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43.73亿美元,增长了249.20%;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388.38%。而贸易顺差也从1992年的26.16亿美元,扩大到2000年的33.58亿美元。而且入世后贸易顺差更大,到2008年达到112.71亿美元,其增长幅度是1992年的4.31倍,是2000年的3.36倍。同时,中国农产品贸易从2004年开始出现了46.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而后贸易逆差有小幅度减小,但是到2007年又扩大到40.8亿美元,甚至2008年出现高达181.6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在平衡农产品贸易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园艺产品出口大量增加,出现巨额的贸易顺差,这是否说明中国园艺产品具有非常大的比较优势?分类的园艺产品是否都具有比较优势?根据以往相关的研究表明,中国各类园艺产品有些表现出较高的比较优势,有些则没有比较优势。如刘雪[1]、张涛[2]、陈永福[3]、蔡岩[4]等认为中国出口蔬菜具有国际竞争力优势,而汤勇[5]、蔡岩[4]等认为中国出口蔬菜的大部分品种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刘汉成[6]、余国新[7]等认为中国水果整体没有比较优势;祁春节[8]等认为中国花卉没有比较优势。由此可知,中国园艺产品总体上缺乏比较优势。既然中国园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显著,那么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增长的源泉何在呢?是什么推动着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呢?本文拟运用较为成熟的CMS模型,对1992―2008年中国园艺产品出口增长进行分析,以寻求中国园艺产品出口增长的源泉。
二、理论分析框架
(一)文献回顾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onstant Market Share,CMS)最初是由Tyszynski(1951)提出,后由Kamer、Stem、Jepma和Milana多次修改完善,成为研究贸易波动、增长源泉和产品国际竞争力发展趋势的重要模型之一。该模型在学术界已被广为采用,如Zelal Kotan[9]对土耳其在欧盟市场上出口份额进行了研究;Kevin Z. Chen和Yufeng Duan[10]研究了1980―1997年加拿大农产品在亚洲市场上的竞争力;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2002)利用CMS模型分析了东亚发展中国家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出口竞争力的表现;栾敬东等[11]利用CMS分析了中美农产品贸易增长特征及其成因;李常君[12]分析了中国蔬菜出口日本的增长效应;宗成峰等[13]利用CMS分析了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李海鹏等[14]利用CMS分析了中国蔬菜出口的增长效应;刘星等[15]利用CMS比较分析了中美农产品的贸易情况;陆文聪等[16]利用CMS分析了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增长的成因;周力等[17]利用CMS对中国葡萄酒的进口贸易波动进行了研究,等等。
由简要的文献回顾得知,国内外学者对CMS模型的运用已较为成熟,研究的目的大都是探寻出口增长的原因,也有针对出口波动进行的分析,而且大多是采取两国或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这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可以发现研究中国与其他多个国家或地区间的相关文献较少。本文拟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与13个国家或地区间园艺产品出口增长的因素,这将避免两国间比较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也将填补国内对园艺产品出口增长因素研究的空白。
(二)模型的设定
在CMS模型中,一般可以把出口产品的增长分为世界贸易效应、商品构成效应、市场分布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其中,世界贸易效应表示由于世界贸易规模(如需求)的变化而引起A国出口贸易的变化;商品构成效应反映因世界需求与国内生产之间的品种差别所引起的出口变化;市场分布效应是衡量出口国某个出口市场贸易规模的相对变化所引起出口贸易的变化;竞争力效应反映了给定市场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变化所引起的出口变化。
假设V表示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额,i表示园艺产品的种类,j表示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目的地。Vtij表示在t时期中国对j国或地区i产品的出口额;Vti表示在t时期中国i产品的总出口额;Vtj表示在t时期中国对j国或地区的总出口额;r表示世界园艺产品的进口增长率;rij表示中国对j国或地区i产品的出口增长率;ri表示世界i产品的进口增长率。则中国在1期和2期的出口变化为(V2-V1),模型的具体结构如下:
Vt=Vtij=Vtj=Vti t=1,2(1)
我们由
V2ij-V1ijrijV1ij+(V2ij-V1ij-rijV1ij)(2)
得到
V2-V1rijV1ij+(V2ij-V1ij-rijV1ij)
rV1+(ri-r)V1i.+(rij-ri)V1ij+
(V2ij-V1ij-rijV1ij)(3)
由式(3)可得到中国园艺产品出口额的变化(V2-V1),具体可分解为以下几部分:
1. rV1:世界贸易效应。如果该值为正,表示世界贸易规模的扩大拉动了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反之则阻碍。
2. (ri-r)V1i:商品构成效应。如果该值为正,表示中国出口集中在那些需求增长较快的园艺产品上,否则表示中国出口集中在需求增长较慢的产品上。
3. (rij-ri)V1ij:市场分布效应。该值为正,表示中国园艺产品出口集中在那些需求增长较快的市场上,否则表示出口集中在那些需求增长较慢的市场上。
4. (V2ij-V1ij-rijV1ij):竞争力效应,也称竞争力残差。如果该值为正,表明竞争力的增强促进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产生正的效应。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所指的园艺产品(horticultural products)主要包含蔬菜、水果、花卉和茶叶。具体的贸易数据来自UN COMTRADE数据库,园艺产品的HS编码及说明见表1。
由于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市场较为分散,本文将贸易主体分为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德国、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荷兰、泰国、意大利、加拿大和西班牙。在研究期内中国园艺产品出口到这13个国家或地区占中国园艺产品总出口的情况较为稳定,1992年占中国园艺产品总出口的68.38%,最高年份2001年为76.26%,2008年占71.00%,因此所选样本能较好地代表中国园艺产品的贸易流向。
根据1992―2008年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的波动情况,我们将其园艺产品出口额细分为3期(见图1):第1期(1992―1995年)、第2期(1996―1999年)和第3期(2000―2008年),并且把第1期至第2期的变化划分为第一阶段,把第2期至第3期的变化划分为第二阶段。
三、中国园艺产品出口增长的实证分析
将中国与13个贸易主体间的园艺产品出口额数据代入式(3)中,得到中国园艺产品出口贸易增长CMS模型分析的结果,下面分别从出口总量和具体产品出口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见表2和表3)。
(一)总量的增长分析
总体上看,第一阶段中国园艺产品出口额增加了491.66亿美元;第二阶段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势头有所减弱,增长的贸易额为247.21亿美元。通过CMS模型的分解,可将出口额的增长分解为如下四部分:
1. 世界贸易规模的扩大对中国园艺产品增长产生正效应。世界园艺产品贸易在两个阶段内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在中国园艺产品出口保持原有份额的条件下,世界贸易规模的扩大促进了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具体来说,第一阶段的影响效应为1 566.38亿美元,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为318.59%;第二阶段的影响效应为1 577.06亿美元,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为637.94%。
2. 商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增长产生负效应。两个阶段商品构成的影响效应分别为-35.47亿美元和-69.34亿美元,说明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结构不是很合理,阻碍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阻碍贡献率达到7.21%和28.05%。在第一阶段中,HS06、HS07、HS08科目的出口增长率低于世界园艺产品的进口增长率;在第二阶段中,HS09、HS24科目的出口增长率低于世界园艺产品的进口增长率,导致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园艺产品进口的增长速度。
3. 市场分布的变化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的增长产生的效应在两个阶段不同。第一阶段产生负效应,第二阶段产生正效应,分别为-659.20亿美元和1 557.92亿美元,贡献率达到-134.08%和630.20%。在第一阶段,中国对美国、俄罗斯、德国、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泰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的园艺产品出口增长率低于世界园艺产品的进口增长率,而且所占比例较大,因此产生负效应;而在第二阶段,中国只有对日本和中国香港的园艺产品出口增长率低于世界园艺产品的进口增长率,其余的都高于世界园艺产品的进口增长率,因此产生正效应。
4.竞争力的减弱阻碍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增长。第一阶段的竞争力残差为-380.05亿美元,其贡献率为-77.30%。这段时期,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呈下降的趋势,竞争力的减弱抑制了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而在第二阶段,竞争力残差达到 -2 818.43亿美元,阻碍贡献率为-1 140.10%,中国园艺产品总体竞争力进一步下降,这也是导致总效应下降的主要因素。
由上述分析可知:1992―2008年中国园艺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世界贸易规模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而出口商品构成虽然所起的阻碍作用较小,但是阻碍作用也在进一步加强;市场分布的作用由原来的阻碍作用逐渐转为促进作用,而且在第二阶段的贡献比例仅次于世界贸易规模的拉动作用;竞争力的缺乏阻碍了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而且阻碍作用明显加强,所占比例最大。
(二)具体产品的增长分析
1. 第一类产品(花卉产品,HS06)。在第一阶段,中国花卉产品出口额增加了0.36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世界花卉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分布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中国花卉产品长期缺乏竞争力,对中国花卉出口增长的阻碍作用较大,而且出口商品构成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花卉出口的增长;在第二阶段,花卉产品出口额增加了2.92亿美元,其中,除了处于劣势的竞争力因素阻碍出口外,世界花卉贸易规模、商品的构成以及市场分布都促进了花卉的出口。
2. 第二类产品(蔬菜产品,HS07)。在第一阶段,中国蔬菜产品出口增长总效应为-11.96亿美元,其中起促进作用的仅有世界贸易规模,而商品构成、市场分布和竞争力都阻碍了出口的增长,而且市场分布的阻碍作用最为明显,说明这个阶段中国蔬菜的出口品种和市场布局不是很合理;第二阶段的总效应为166.96亿美元,在此阶段,中国蔬菜的竞争力有所下降,对出口增长的阻碍作用有所加大,而世界贸易规模、商品构成及市场分布都促进了出口的增长,说明该阶段中国蔬菜的出口品种和市场布局得到改善,促进了蔬菜的出口。
3. 第三类产品(水果产品,HS08)。在第一阶段,中国水果产品出口增长的总效应为31.40亿美元,促进出口增长的因素仅有世界贸易规模的扩大,而商品构成、市场分布和竞争力因素都阻碍了出口的增长,而且市场分布的阻碍作用最大,这表明中国水果的出口市场和品种结构都不合理,加上竞争力的缺乏阻碍了中国水果的出口;第二阶段的总效应为122.10亿美元,仅有竞争力对出口增长起阻碍作用,其余几个因素都促进了出口的增长,而且市场分布和世界贸易规模的促进作用较大,表明中国水果的出口品种和市场布局得到改善。
4. 第四类产品(咖啡、茶等,HS09)。两阶段的总效应是相反的,其中,第一阶段的出口额增加了127.74亿美元,而第二阶段的出口额减少了176.09亿美元。具体而言,在第一阶段,世界贸易规模和商品的构成促进了中国咖啡、茶等出口的增长,而市场分布和竞争力则阻碍了出口的增长,说明中国咖啡、茶等产品的出口品种较为合理,但是市场布局不合理和缺乏竞争力阻碍了该产品的出口;在第二阶段,商品构成和竞争力阻碍了出口的增长,世界贸易规模和市场分布则促进了出口的增长,说明这个阶段调整了市场的布局,但是品种结构和竞争力缺乏阻碍了出口的增长。
5. 第五类产品(果蔬制品,HS20)。在第一阶段,果蔬制品的出口额增加了71.56亿美元,世界贸易规模的扩大是促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商品构成也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用不大,而市场分布和竞争力则阻碍了出口的增长,而且竞争力的阻碍作用较大,说明不合理的市场布局以及国际竞争力弱不利于果蔬制品的出口;在第二阶段,出口额增加了240亿美元,世界贸易规模和商品构成继续促进出口增长,同时市场分布从负作用转为正效用,而且促进作用最大,表明市场布局的调整有利于果蔬制品的出口。
6. 第六类产品(烟草及其制品,HS24)。在第一阶段,中国烟草及其制品出口额增加了71.56亿美元,其中,世界贸易规模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商品构成和竞争力也有所贡献,而市场分布阻碍了出口;在第二阶段,中国烟草及其制品出口额减少了7.63亿美元,起促进作用的因素有世界贸易规模和竞争力,起阻碍作用是商品构成和市场分布,而且所占比例很大,说明烟草及其制品出口的品种结构和市场布局需要改善。
由以上分析并对比两个阶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第一阶段,世界贸易规模对六类产品都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贡献比例也最大;商品构成对不同产品的作用不一致,对第一、第二和第三类产品起阻碍作用,而对其余三类产品起促进作用;市场分布除了对第二类产品起阻碍作用外,对其余产品起促进作用;竞争力因素除了对第六类产品略有促进作用外,其他都阻碍各类产品的出口。(2)在第二阶段,世界贸易规模对各类产品的出口增长继续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对前五类产品的贡献比例相应减弱,而对第六类产品的贡献比例迅速加大;商品构成对第四和第六类产品起阻碍作用,对其余产品起促进作用;市场分布促进了前五类产品出口的增长,而阻碍了第六类产品的出口增长;竞争力因素对前五类产品起阻碍作用,对第六类产品起促进作用,而且第三、第四和第五类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阻碍作用更大。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简要结论
由以上分析得出:由于世界贸易规模的扩大,拉动了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的增长;而商品构成总体上阻碍了中国园艺产品的出口,而且阻碍作用进一步加强,说明中国园艺产品生产结构不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市场的分布效应由负效应转为正效应,而且促进作用有加大的趋势,说明后期中国把园艺产品的出口调整到了那些对其需求较为旺盛的市场上,从而增加了出口;竞争力因素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增长起阻碍作用,而且阻碍作用大体上进一步恶化,表明中国园艺产品的竞争力优势在减弱。
(二)对策建议
由上述分析及其得到的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1. 立足现有市场,积极开拓新市场。由于世界市场的需求较大,对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因此我们应该立足现有市场,针对不同市场的需求特点,出口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努力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而且可以利用国际市场产区与非产区以及品种差异性,快速填补市场空缺,积极开拓新市场。
2. 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出口品种结构。中国出口园艺产品的品种结构不合理,阻碍出口的增长,因此应该逐步改善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发展名优特产品;调整早中晚熟品种结构,实现均衡上市;把握国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动向,及时调整中国园艺产品出口的品种和结构。
3. 调整市场布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应该吸取以前市场布局不合理的教训,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观测,及时调整相关产品的出口市场布局;并且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发展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国际间的各种合作机制,创建良好的贸易环境。
4. 协调组织生产,加强科技创新。由于中国园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为此应该加强园艺产业的协调,按照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园艺产品的区域布局,实行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并且应该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培育新品种,提高园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雪,傅泽田,常山.我国蔬菜产地整体格局的变化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11).
[2]张涛.中日蔬菜生产效率比较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4,(6).
[3]陈永福,魏荣.世界蔬菜贸易竞争力与产业内贸易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4).
[4]蔡岩,吕美晔,王凯.我国蔬菜产业及其主要出口蔬菜品目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6).
[5]汤勇,黄军,李岳云.中国蔬菜的比较优势与出口竞争力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4).
[6]刘汉成,易法海.中国水果出口特征及国际竞争力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4).
[7]余国新,王凯.我国水果产业及主要出口产品品目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12).
[8]祁春节,彭可茂.我国花卉进出口贸易分析与对策[J].林业经济,2002,(11).
[9]Zelal Kotan, Serdar Sayan. A Comparison of the Price Competitiveness of Turkish and South East Asian Exports in the European Union Market in the 1990s[R]. the Central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Turkey, 2001.
[10]Kevin Z. Chen, Yufeng petitiveness of Canadian Agri-food Exports against Competitors in Asia: 1980―1997[J].JournalofInternationalFood & AgribusinessMarketing, 2001, (4), 1-19.
[11]栾敬东,李靖.中美农产品贸易增长特征及其成因探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2).
[12]李常君.中国蔬菜出口日本的增长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2).
[13]宗成峰,赵霞.我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7,(11).
[14]李海鹏,张俊飚,朱信凯.我国蔬菜出口的增长效应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2).
[15]刘星,阎建.基于CMS模型的中美农产品贸易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22).
[16]陆文聪,梅燕.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增长的成因:基于CMS模型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