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学的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我对语文新课程改革有了自己更深一步的认识,下边仅对自己的几点体会做一分析:
一、创设互动环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环境。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我们总认为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只能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由于我们是以“教”为中心,所以,语文中常见的阅读训练,讲解得过多,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观念,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我们要努力去激发学生敢说、敢想、敢做的热情,或借助实物、直观教具创设互动环境。
二、提倡简单教学
有人说,语文并不简单,是很复杂的学科。从学习的生理、心理机制看,语文确实是复杂的,但怎么才能学好语文却并不复杂,就是“新课标”上所说的“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就是多读多写吗?“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课标”里还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就是说――写多了,就会写了。所以我们不要人为地把语文教学搞得那么复杂、那么高深。
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将语文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能力点”,逐一进行训练,试图用这样的教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那完全是一厢情愿。语文学习是混沌的,是熏陶,是习染,是点滴积累,是日有寸进。
三、追求真实探究
现在的语文课,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少。如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体,都要让学生表演;明明每人手里都有课本,却偏要把课文逐段打在屏幕上;明明自己朗读得很好,却偏要让录音机代劳。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读自己的课本呢?为什么不可以老师自己范读呢?又如将合作学习与四人小组讨论等同起来,动不动就让四人小组讨论,还没有说上两句,又立刻叫停。这样的合作学习又有什么实效呢?一堂课,热热闹闹,却看不到扎实的训练,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学生有何所得呢?
在教学研究中,也存在着追求浮华、不讲实效的问题。上研究课,追求观赏性、可看性,花样多了,务实少了。有些教学研究文章,追求所谓的“学术性”,术语堆砌,故弄玄虚,让人读后不知所云。
对于“训练”,在“课标”中似乎有点淡化了。其实“课标”所反对的只是过去充斥课堂的繁琐、机械的训练,是只对考试有用而对终生无用的那些“题海战术”,如疲劳轰炸式的抄抄写写、连篇累牍地做模拟试卷……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感悟、积累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比如写字、读书、习惯等,还是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的。
习惯,不仅是指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就连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能力,也必须达到技能乃至习惯的程度――也就是要形成张光鉴先生所说的“快速反应通道”,对学生才有实际的用处;离开了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达不到自动化的程度,就不能派上什么用场。
这话吕叔湘先生早就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实践。”
国外有一个统计资料很能说明问题:人对任何一个词汇或句子,都需要300遍以上的听说读写实践,才有可能终身不忘。而要想运用自如,其实践必须在1000遍以上。当实践次数达到3000遍以上时,这些词汇或句子就会被认定为母语。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精神 培养
正文: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其内涵是十分深厚和广褒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发挥教材所蕴涵的创新优势,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辟道路呢?下面就我个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合理质疑,燃起创新的希望。
学贵有疑。疑问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只有当学生感到需要问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教师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与热情;学生通过质疑、探疑、解疑的过程,开拓了思维,发展智力,强化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主动质疑,先是提出一些理解课文中心内容的疑问: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2.小壁虎向谁借尾巴?3.它们为什么没有把尾巴借给它?然后又提出一连串有利于开启智力,发展创新能力的新问题;如果小壁虎被蛇咬住,挣不断会怎样?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心里会怎样想?这时教师乘机继续点拨,如果你们遇到高兴的事会向谁说?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遇到小鱼、黄牛、小燕子会对它们怎么说?又会怎样做?以这些疑问为线索引导,学生不但能通过朗读,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还能开动脑筋,展开各种各样的联想,。
二、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巧妙创设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添学习兴趣,孕育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就现有条件来说,可通过欣赏挂图、配乐朗读、播放录像、课本剧表演以及制作多媒课件等,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结合生动的语言描述渲染课堂气氛来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发挥出创新的潜力。如在教《海底世界》这一课时,老师通过演示多媒体课件,把课文所介绍的海底景色和动物声音的变化过程表现得活灵活现,引导学生进行欣赏,然后通过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使学生真正入情入境,当学生领悟了课文的表现手法后,教师又通过制作的课件展示另一种与课文所述不同的海底情境,让学生观看后作口头描述,结果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显示出来,他们已不受课文语句所局限,自由地观察想象,有声有色地描述,显得十分生动形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那就要选择美的教学手段,运用美的语言,去再现教学内容之美,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中。
三、想象,让学生展开创新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根基,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或者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意,或者填补课文的潜在信息,或者填补课文的"艺术空白",多方提供训练机会,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思维和说写能力。如《海底世界》这课,可以让学生在课文和课件的基础上,自己去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海底世界,可以是演讲,可以是写作,也可以是绘画……这种形式的训练,有利于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创新精神到创新能力的转化和飞跃。
四、语文活动,让学生体验创新的成功。
活动是指在课堂以外,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项目和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形式。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活动这一有效载体,善于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一年级学生的训练重点是字、词的训练,学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温故而知新,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针对低年级的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活动中得到更充分地发展。如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办黑板报、小报、编故事、讲故事、表演课本剧等。像这些活动,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可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创作,让学生感知创新的快乐。
一
之所以说文学的变化是革命性的,这是因为不论是在作者群落、读者群落以及文学一些重要的生命要素上,还是在文学生产、文学消费和文学传播以及文学的表现形式和表意的内容上,都涌现出了从没有过的生态景观。比如,文学作者开始由诗人、小说家、文学编辑和文学评论家等垄断文学的专业群体,转变为网络时代数以亿计的“草根一族”,通过网络或者手机短信,他们的网络文学或手机小说瞬间走进千家万户;文学读者开始由具有一定知识储备、语言解码能力和审美训练的文化群体,转变为几乎所有的人,网络文学表意的通俗性撤离了文学阅读的高深门槛,全民都可以成为网民,成为手机一族,随时随地进行自由的、无限制的即时阅读;文学传播开始由单向传播转换为多向交互式传播,由延迟性传播转换为迅捷性传播等,从物质、时间、空间三位一体上突破了原有的藩篱,实现了文学的无障碍传播等等,不一而足。
表面上看,新媒介时代,文学走向了文化民主,走进了空前繁荣的历史发展期。可是,把新媒介所衍生的新形态文学同传统文学放在同一维度之内进行观照,人们发现传统文学与生俱来的那种审美魔力在新形态文学中难觅踪影。虽然文学作者的群落空前广大,然而,他们的文学写作多是游戏性写作、娱乐性写作和随意性写作。在每年产出的成千上万的文学作品中,真正具有艺术感染力、审美穿透力和思想震撼力的作品已成濒临灭绝的“稀有物种”,多数文学作品只能称得上是具有“文学性”的文化产品。恰如米勒所言:“新形态的文学越来越成为混合体。这个混合体是由一系列的媒介发挥作用的,我说的这些媒介除了语言之外,还包括电视、电影、网络、电脑游戏……诸如此类的东西,它可以说是与语言不同的另一类媒介。”①这种“新形态文学”虽然具有“文学性”,但是,已经远远不是传统文学维度里的“文学”。传统文学的美学原则却在新形态文学这里被视如破履,其“所追求的就只是欲望的生产、快乐原则和当下的身体感,它们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很轻易替换成‘美是欲望的感性显现’。”②
新媒介时代文学阅读的传统韵味也日渐稀薄,传统文学的“细读”即“修辞性阅读”(米勒语)已成昨日黄花。当下人们所进行的文学阅读多是“快餐性阅读”、“感官性阅读”的“伪阅读”。那种企望通过解码文学语言难以言说的美学魔力,抵达生命彼岸,寻求心灵慰籍,安置精神所在,实现审美超越性的传统文学阅读,越来越成为日益沧桑的“历史文物”,只有在遥远的历史景深里才闪烁着楚楚动人的文化光泽。不仅如此,正如文学走向“泛化”一样,文学阅读也走向“泛阅读”。比如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看电视或者电影,再转向电脑、网络以及所有具有“文学性”的电子文化产品。
二
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学事实,世纪之交,美国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向世人宣称了“文学终结说”这样惊世骇俗的结论。其实,“文学终结论”只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米勒本人也不会相信文学会终结。米勒旨在提醒人们,“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而把它引向终结”。从米勒所论来看,这里所谓“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主要指“过去在印刷文化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一些因素,如私人生活空间的隐秘性、自我意识或精神生活的独立性(甚至是孤独性)、内心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二分所造成的距离等等。以语言为媒介、以情感为动力的文学,则可以说是人的精神生活最丰富的表现形式,它的神奇之处是创造一个虚拟的现实,这个现实是与外部世界分离和对应的,只有通过个体化的想象和自我体悟来把握和体验,他一旦变成现实化、感官化或直观化,就无异于消解它的存在。然而在当今的数码时代,“所有那些电视、电影和因特网产生的大批的形象,以及机器变戏法一样产生出来的那么多的幽灵,打破了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区别,正如它破坏了现在、过去与未来的分野”③可见,米勒所谓“文学终结”,不是指文学形式的终结,而是指文学精神的终结;他所说的文学危机,不是指“文学性”的危机,而是指文学精神的危机。可是,在现代传媒(如互联网、电视、移动电话、手提电脑、随身听等等)的强势覆盖下,不但空间的距离显得微不足道,心理上与意识形态上的传统有关“距离”的内容也将日渐被人遗忘。现代传媒消弭了文学发生的距离,文学距离的消失导致文学的生存危机。
然而笔者认为,表象上看来新媒介挤压了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导致文学生存的危机,其实,文学危机是心造的困境。米勒所言的“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而把它引向终结”,的确,新媒介取消了文学审美发生的“距离”——这个“文学存在的前提”。可是,一个不容忽略的文化事实是,新媒介取消文学发生的“距离”,只是在新形态文学中才发生作用,而在以“审美”作为文学本质诉求的传统文学写作里,作家们仍然顽强地坚守着阵地,“文学距离”依然没有被取消,而且,只要仍有以“审美”作为阅读期待的读者在,传统文学写作的阵地即使坚守人的不是众多,也永远不会沦陷。我们乐观地看到,在当下广大的文学读者群落中,虽然把新形态文学作为阅读对象的读者蔚为大观,可是,仍然沉潜在传统文学阅读里,寻求心灵慰籍和精神家园的读者依然没有灭绝。
同时,新媒介语境下新形态文学的出现不仅没有必要忧心忡忡,相反,却有理由去欣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在每一个时代,媒介是人的延伸,也是催动文学延伸的技术引擎。媒介的变化必然牵引着文学的变化。可见,新形态文学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历史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学与时俱进蓬勃发展的强劲生命力的呈现。可以设想,如果人类文化历史发展到了今天,现代传媒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呈现者和组织者,而文学还停留在印刷媒介时代的前历史状态里没有任何改变,那将是一幅多么不可思议的文化景象!如果设想成为事实,那才是文学的真正终结之时,消亡之日。
正如传媒的发展,印刷传媒无法取代口头传媒、影视传媒无法取代印刷传媒以及今天的数字传媒也无法取代影视传媒而是各种传媒的多元共存一样,同理,新形态文学的产生,并不会导致传统经典文学的消失(如同米勒所说的,是旧的文学符号和文学批评的消失,新的文学符号和文学批评的诞生),而是新形态文学和传统经典文学的共存共生。也即是在现代传媒语境覆盖下的文学生态里,新形态文学和传统经典文学之间的关系,不是谁排斥谁、谁驱逐谁、谁吃掉谁的关系,而是共同形成互为依存、互为发展的文学新生态、新景观。
三
不可否认,新形态文学以其人多势众的绝对优势抢占了当下文学生态的主体风景,它们过于迷信电子数码技术的魔力,过于屈从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消费主义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过于迁就了人性的弱点,不遗余力地在打造视觉吸引力和感官冲击力方面下功夫,以虚拟的真实性替代了思考的深刻性,以肤浅的趣味性消解了理性与意义的深度,以直觉取代了精神美感,散发着电子媒介的诡秘光泽和炫惑的气息,惊艳迷人而又枯冷空洞,以致成为一片过度繁荣的“无心的风景”。“文学不再成为我们对世界的整体性经验的叙事,它不再传达我们对世界的整体感,不再像我们呈现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图像,相反,文学附着在电子媒介的肌体上,以脚注或者模拟的方式再现当前世界的破碎而空洞的电子图像。作为文学灵魂的诗意被‘堂皇’地粉碎了。”④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传统经典文学重精神、重教化、重灵魂,而新形态文学重感官、重趣味、重娱乐。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文学功能中精神性和教化性的一面被过度地强调,而文学功能中趣味性和娱乐性的一面却被过度地压抑,文学娱乐功能一旦得以释放,便自然会有矫枉过正的生态呈现。同时,由于现代传媒技术出人意料的快速发展,文学娱乐功能便驾驭着高、精、端的电信技术一路疯狂高歌!然而,人毕竟是一个具有情感的理性的动物,不可能一直沉湎在感官的狂欢里执迷不醒。人类需要娱乐性的文学放松紧张的肉体,更需要审美超越性的文学安顿寻找彼岸世界的灵魂。短时段看来,当下文学生态中娱乐性的新形态文学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拥戴,而具有精神性的传统经典文学则遭受极度的冷落,然而以长时段的视角进行关照,正如布迪厄“文学场”的理论所分析的那样:“赢者输”“输者赢”,文学自身发展规律将会自我调解文学生态的失衡。毕竟沉重的肉身在疯狂的娱乐中累了,精神就要醒了。苏醒的精神要超越世俗的世界,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可是,通过什么来寻找呢?最终还要回归到具有精神超越性的文学艺术。
因为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它一方面运用抽象的语言符码进行思维与表达,由此充分发展了它的想象性与超越性,也不断实现它的理性化提升;另一方面,文学的思维与表现内容又是充分感性化和形象性的,两者结合达到高度的意象化,成为感性与理性统一,把握世界与表现自我的特殊方式。文学既以形象化的一维连系着我们的感性经验世界,同时也以理性化的一维导向对现实的分离与超越,导向美好想象的世界,构筑人类精神家园。”⑤米勒曾转述德里达的看法时说: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会隐藏一些事实,隐藏起来一些永远不被人知晓的秘密,这是“文学作品权威性”(即所谓的文学性)及其魔力所在。⑥正是文学的这种秘密与魔力,它使人们在面对文学时,可以通过语言阅读与思维想象,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使心灵获得慰藉,让精神回归家园,使人性得以丰富。
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在人类过度沉溺于感官狂欢的今天,在人类纵情迷醉于现代传媒声电光影的当下,人类尤其需要文学的审美超越性来救治自己生存的片面性和精神匮乏性,这样才不至于在当下的消费主义的现实生存中失去人生的意义,失去人性的丰富性,使人更多一些“诗意地栖居”,或者更加“合乎人性地生活”。毕竟人类作为万物之灵,不仅是一个社会存在,还是一个心灵的存在、情感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不仅永远不会终结,而且还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将会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文化转向和异彩纷呈的生命绽放!
注 释
① 米勒:《“我对文学的未来是有安全感的”——希利斯·米勒访谈录》,《文艺报》2004年6月24日。
② 赖大仁:《文学“终结论”与“距离说”——兼谈当前文学的危机》,《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
③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④肖鹰:《媒介扩张与文学批评——当代中国主流批评症候》,《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⑤赖大仁:《图像扩张与“文学性”坚守》,《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⑥希利斯·米勒:《论文学的权威性》,《文艺报》2001年8月28日
关键词:人文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教学
正文内容: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的学生具有比以往任何年代的学生都更优良的学习条件,拥有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但伴随而来的却是有些学生道德水平下降、厌学、社会责任感差、精神无所皈依……。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是人文精神的滑坡,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和精神发展,忽视了人文精神的熏陶。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在学科教学中充分渗透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是人和人类社会自我完善所需要的美好的精神要素,是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价值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这包括人对完善自己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等等。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任何一种专业训练能够完成的,它是各学科综合教育的结果,信息技术虽然是属于科学技术性学科,但它与其它学科一样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就强调指出:课程即要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体现为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了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里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与热情,更是指内心情感体验和心灵的触动;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赋教学内容予人文精神的内涵,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我在教学中主要是从这两方面来实现的:
1、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赋教学内容予鲜活的生命力:
情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当学生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思考中。所以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与价值观,并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中,摒弃以往只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观念和做法,赋予教学内容鲜活的生命力,这个过程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而要有机地融合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比如:在学习Photoshop图像处理的知识时,我给出一个总任务--每人制作一套家庭电子相册,来贯穿整章的学习,利用所学的图像裁剪修补,图像合成,图像的色彩调整等知识来对学生童年的老照片进行修复、加工、润色,学生在学习与操作过程中,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童年,在重温童年的快乐点滴之时体验长辈的关爱之情,让美好的情感渗透于学习、问题解决之中,并相互作用和影响。又比如在学习Flash 动画制作软件中的文字渐变动画时,我提前布置学生收集或自行创作若干爱心标语或励志格言,如:"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又如:"志高山峰矮,路从脚下伸。" "多一个微笑,多一点爱心,让世界更温暖"等等,上课时就用学生自己采集的标语作为素材来进行文字动画的学习与制作。接下来的课堂的就具备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情感情境,不少学生在学习中被这些语句的意境所感染,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在完成Flash这一章的综合任务时,我要求学生制作一套公益动画广告,内容可以涉及爱国、环保、教育、敬老、爱心、助人为乐、励志等题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广义的道德感,包括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尊严感、同情感、友谊感以及人道感等等,通过综合广告的制作,使学生又一次经受了一种健康、温馨、崇高的情感冼礼,从而促进了知识的掌握。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时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与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并引起心灵的触动则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学习Excel电子表格的知识时,我收集了大量有关于东莞近十年来的经济,文化,人口,教育各项领域的发展数据和图表作为教学素材,这些数据贴近生活使学生觉得很亲切,在学习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了东莞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家乡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他们更加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同时又激发了学生们报效家乡的志向,增强了学生建设强大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转贴于 又比如在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的学习中,我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来制作班级网站,班级网站主题要求展现当代青少年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并体现同学之间的团结与友谊,同时大造声势宣传举行全年级的班级网站评比活动,接到这个任务,学生们按老师的要求分小组合作,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在争论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学会了合作,感受到了合作的欢愉、发现的惊喜,他们力求做到最好而为自己的班级争光,从始至终学生们都强烈体会到班级体的凝聚力,感受到了合作过程中迸发的同窗之间的真挚友情,在这样的心态下作出来的网页,当然比我想象中的更具感染力!
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时,刚好经历了劳动节,母亲节两个节日,学生制作节日贺卡的兴趣高涨,劳动节贺卡让他们重新理解了劳动的崇高和乐趣,母亲节贺卡将他们酝酿以久的对母爱的感激之情抒发和表现出来,当设计新颖、版面精致的贺卡在手下产生时,同学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经历了一次艺术和美学的熏陶。在学习制作电子小报时,我让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实实在在地先做一些调查,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市场菜价,中学生心理现状,中学生课余生活等,同学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去收集小报的素材,与此同时,他们的内心涌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贯穿了整个小报的学习制作过程,最后学生制作出来的作品的确让人感到中学生的成熟的一面。在讲到互联网这一部分时,我精心收集了不少具有趣味性、艺术性、科学性的优秀网站网址提供给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让学生开阔视野,补充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又如在讲述病毒、黑客等内容时,我举例讲到计算机病毒给我们造成的危害和带来的巨大损失。如电脑病毒"CIH",98年4月26日造成全球6000万台计算机被毁,此后每年的4月26日定期发作,继续造成更大破坏。触目惊心的事实让学生感到了痛惜与愤怒。从而更容易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建立了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总之,花心思研究教材,将教学内容与情感目标有机结合,用真情包围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则能不断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在课堂中加强师生情感互动:
教育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一个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双向撞击过程、在以往的技术类学科的教育中,侧重于追求教育的效率、追求教育过程的程序化、技术化,导致情感陶冶弱化,师生情感交流减少,学生本是有血有肉的人,却几乎要被培养成学习机器,导致知识与能力脱节,道理与行为分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重视建构知识的同时,重视师生人际关系的建构。要有强烈的教学激情,让课堂成为富有情感的课堂。
古语说的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爱换爱,以情激情是培养师生融洽关系的根本途径。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是推动学生不断进步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具有吸引力。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爱与期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作积极的"倾听者",时时以高兴、满意、慈爱、鼓励的态度欣赏学生个性化的表现,关注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用诸如"这个步骤的操作你掌握得非常好,还有其它方法吗?""真棒!""错了没关系,再试试看,好戏在后头呢"等语言来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探究,思索,并起到控制学生的教学活动中的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状态的作用。总之,教师用自身的激情,亲切的面容,期待鼓励的目光,生动的手势,使学生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而愉快地接受教师这种热情的感染,转化为对学习的热爱。
新课程改革正实施得热火朝天,我们不再只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过程,应当重视人的情感、价值、态度体系在学习中的作用和发展,将人文精神融入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学习和探索,让健康美好的情感伴随在课堂的始终,让学生不断得到精神上的充实,用人文精神去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吧!
参考文献:
王坤庆 《精神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沈贵鹏 《试论人文教育目标的厘定》 当代教育科学 2003年第10期
彭绍东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评析》 中国教育报 2003年第7期
一、教学目标的转变
课改前高中语文同传统教学中的其他科目一样,其课程目标框架是奠基于“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之上的。课改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就课程设计的思路而言,语文课程目标分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两大部分。就课程设计的框架而言,纵向线索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这是隐性线索;横向是 “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口语交际”、“梳理探究”、“名著导读”五个方面,这是显性线索。两条线索纵横交错,贯穿于整个目标体系中,使语文课程目标体系显得严谨、完整。通过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达到五个方面的提高: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
由目标而悟: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不仅仅是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体验生活的过程,要在该过程中悟出方法。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的课堂就有了很多新的变化,一些新想法、新思路就开始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设想和设计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注意:语文目标陈述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一定要具体、清晰、明确;“三维”目标的表述要有机结合。
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首次出现了“语文素养”的新概念、新提法,起初我们总弄不懂,经反复学习领会到所谓的“语文素养”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民族的母语情结;二是较强的语言感受力和领悟力;三是熟练且规范的语言行为;四是良好的语文思维品质;五是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这个新的综合概念一旦弄懂,了然于胸,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关注点就不只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了。就有了新课程高中语文的时代“韵味”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学习是一个以“学”为中心,以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目标,寓学习、交流交互于一体的资源“网页”。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完成模块的意义建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丰富全面的语文素养。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要有研究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不但要了解语文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要掌握语文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且要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内容,如,美学、地理学、历史学、音乐等学科的知识,甚至包括理科的一般常识。语文教师只有通晓诸子百家,涉猎天文地理,不仅是专家,而且是杂家,才能游刃有余地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妨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建立起民主平等、情境交融、全面开放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感。要彻底地改变单一接受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高效的语文教学。
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并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与其让教师这般“可恶”地唱独角戏,倒不如让学生“可爱”地过把瘾,体验当“小老师”的快乐。因为老师的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学生的潜能:如果他是金子,你就想法让他闪光;如果他是矿石,你就想办法把他提炼成钢铁;如果他是泥巴,你就尽量把他烧制成砖瓦。在语文课堂上,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有机会和老师平等对话,积极展现自我,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让他们从 “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用“我要学”、“我会学”、“我爱学”代替“要我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他们以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的身份积极加入到学习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