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度创新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实问题剖析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以下简称离任审计)是监督干部的有效形式,是考察了解干部、教育保护干部的重要手段,也是纯洁干部队伍,规范干部行政、经济行为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我们开展离任审计工作的时间不长,实践经验不足,在体制、机制、制度建设等方面,还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未被完全认识和准确把握,致使目前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改革和完善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审计时限紧,被动应战问题比较突出。离任审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操作过程,不仅需要充裕的时间,而且需要配置相当的人力资源。由于干部免、审、任的时间差很小,或未审先任,或审任同步,导致时间仓促。再加之目前审计力量普遍偏少,审计方案中确定的重点范围和内容又要求审深审透,而领导干部一般任职期限都较长,这些单位形成的会计资料繁多,问题情况很复杂,且财务人员更换频繁,新的财务人员对过去的一些经济事 实不甚了解,结果导致对离任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失之于粗、失之于宽。
二是体制不顺,“走过场”问题比较突出。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然而在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下,各级审计机关的人财物均操控于地方政府,它实质上仅是地方政府的一个内审部门。在这种体制下,有一些审计干部屈从于行政官员权威,淡忘了职业道德。个别审计人员受复杂人际关系和不良风气的影响,拿原则做交易,导致审计结论文不符实, 为被审对象“遮风挡雨”。此类“走过场”的离任审计带来了消极影响和现实危害,造成审计工作深入难、取证难,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监督功能。对上述问题,应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制度创新建议审计理论创新。现代监督理论与实践经验证明,在各种监督制约机制中,最有力、最有效、最权威的是自上而下的垂直监督,其他监督是否奏效,都取决于垂直监督机制是否健全强化。国家审计的本质是监督,而监督的效能也同样取决于领导体制上的突破与创新。党的十六大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的高度,赋予 了审计机关更重要的职责。为此,建议国家审计的领导体制应由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尽快向相对垂直的领导体制(即实行人财物省以下垂直领导)转变;离任审计的重点也应向全面评价其是否规范地依法行政、有无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损失浪费、有无因搞“政绩、形象工程”等而造成本级政府或本单位严重负债、有无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有无重大责任事故等方面转变。
法律法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现行审计法律法规有些已经跟不上时展步伐。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也需要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适应性调整。除在审计领导体制改革上提供法律支持以外,还应对离任审计工作统筹进行依法规范,由单纯的合法性审计向合法性审计与效益审计兼顾转变;由单纯的低层次财务收支审计向高层次的客观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转变,并从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实施程序等方面,为离任审计提供适应性较强的法律保障。
协调机制创新。开展高效能的离任审计必须确定科学的协调机制,即通过相关权力的合理分割,建立权力的制衡和约束机制,从而有效地防止权力的滥用,克服权力异化现象,使权力的运作从属于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必须统筹协调好各有关部门,使离任审计形成整体合力。
首先,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应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离任审计的组织领导,提高广大干部认真接受离任审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组织部门作为干部离任审计的牵头单位,应提前向审计部门提供待审对象名单,合理安排免、审、任的时间差,为审计部门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再次,纪检监察机关应向审计机 关提供被审计对象的有关情况,及时调查处理离任审计移交的有关问题。此外,还要健全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报告制度。审计结果报告应同时抄送本级和上级党政有关部门,上级领导机关应区别问题的不同性质,采取相应的查处措施。
方式方法创新。首先要强化审计工作的“阳光操作”。在干部离任审计过程中,要通过召开座谈会、通报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广泛发动群众,拓展取证渠道;充分利用内审成果和民主理财、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等有关资料,深化离任审计重点,建立并完善审计结果公示制;要重视群众质疑,对群众提出的疑点,应深入调查,辨明真伪,不留盲点。
其次,要关口前移,将任前、任中、离任审计有效结合。通过任前审计从源头上净化干部队伍;通过任中审计,较好地解决单纯离任审计存在的“马后炮”问题,实现监督的连续性,而且任中审计所积累的审计结论可以直接为离任审计所应用。将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可有效整合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
再次,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单位和重点人员,应该推行下审一级和异地交流审计制度,使审计摆脱地方保护和人情干扰,维护离任审计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关键词:医院 人事管理制度 管理 创新
随着现在的经济发展,社会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医院要想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以求在市场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在医院内部确立好市场竞争的相关管理理念、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设置适合的组织形式。要想适应市场对于医院的需要,就要从根本上将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起来,让每一个人都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医疗卫生事业相比较其他的事业队伍更加需要丰富的人才资源,可是在目前的医院传统人事管理的相关制度之下,对于医院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并不是一个有利的因素,也就是说,传统的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已经难以适应现在社会对于医院的要求,对于医院的发展只能够起到阻碍的作用。因此,我国的医院应该在人事管理上加强相关的工作同时也要对人事管理工作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不断的发掘和发展有关的人才,最大限度的保证医院的快速稳定发展。
1.传统的医院人事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国实行的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这对于医院的管理方式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最直观的就是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也是按照计划的安排来对相关的资源进行配置,实行的是平均分配的方式,这样的分配方式对于现在的快节奏工作是完全不适合的,只会让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等待相关的资源分配上。当然,这样的管理制度也让医院的工作效率不是很高,职工之间缺乏必要的竞争力,这就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容易让职工对医院产生依赖感,依赖感越强,职工在医院中进行的相关工作可能会更加的效率低下,而且依赖感过于强烈也会造成一些人才流动方面的不便,不利于人才的交流和科学的发展,也就难以造成竞争的环境,阻碍了医院的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对于医院长远的发展十分不利。
医院中的人才结构也并不是十分合理,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在社会对于高知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医院中高级或者中级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专业的技术力量不足,尤其是医院里面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和医院的一些专门技术工作人员的严重缺乏,一些低学历、低技能、低职称和老职工的相对较多等等方面,都是阻碍医院向高科技、高技能、高效率等方面转变的阻碍因素,不利于进行必要的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
而且现在医院中的工资分配的制度也是沿用了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所规定的制度,缺乏了现代管理制度中所必须的激励制度和一定的自主分配权等等,让医院中的工作人员的工资与其工作绩效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得医院的管理制度难以有效的进行改革。在医院的发展和一些分配问题上面的不平衡制度,使得医院工作人员的心理也或多或少的产生了一些不平衡的感觉,这种情况的出现十分不利于医院的发展,对于医院的稳定也是一个隐患。我国医院在进行医院相关制度的改革的时候,外部环境的一些因素和国家的卫生制度方面的改革并没有给医院的改革带来有效的助力等等方面,造成了现在医院进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动力不足;而一些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对于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干扰,也让医院进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平添了不小的阻力。
2.医院人事管理制度的关键之处
首先,要想进行医院人事有效管理和一定程度的创新,管理阶级的有效领导是将人事管理制度进行有效改革的最重要的一个保证。在现在的大多数的医院中,医院的院长基本上都是由一些医疗的技术人员兼职担任,他们对于管理知识并不是很了解,对于有效的完善医院的人事管理制度并不是很清楚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特别是在进行一些科室方面的核算工作、经济方面的成本核算和一些人事管理方面并不是很清楚相关的知识,这对于医院的有效管理和领导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医院的管理阶级应该加强相关方面的学习和进行一定的培训,让院长从完全的医疗技术方面的人员向专业的业务管理人才转变,从而有效的加强医院人事方面的管理,对于提高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相关的医疗效益都是十分有利的。
其次,将医院中的所有工作人员的思想进行有效的统一是进行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基础之所在,是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最有效的助力。在平常的医院管理的过程中,经常性的会出现一些需要工作人员迅速解决的问题,面对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对于医院中的规章制度和办事的程序过分的进行强调是不适合医院这一特殊的行业的。当医院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以往的例子可以借鉴,没有规章制度可以遵循,这种时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可以随机应变,通过自己以往的一些经验来进行有效的分析判断,做出对大家都有利的决策,保证医院的服务对象、服务人员和医院本身的一些利益。在对医院的人事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医院工作人员的支持对于有效的改革是十分有利的一个因素。
最后,以人为本让所有工作人员都感受到医院对其的关怀和期望,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自身能够更好的发挥医务人员以人为本的崇高思想,医院的工作人员才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最大限度的被激发工作的热情,积极的工作。现代的企业管理都是偏向于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注重对于人们的思想上面的管理,对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激发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医院的人事管理也应该继承前辈的救死扶伤的崇高情怀,将医院对于工作人员的关怀也传递给医院的服务对象,这样才能够激发医院工作人员内在的工作动力,让医院的管理阶级在医院所有工作人员的信任中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
3.医院人事制度的一些具体创新策略探讨
首先,对于医院中的所有工作人员在制定了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之后都实行聘用制。医院可以根据各个层级、各种人员的一些具体情况来决定不同的聘用时间,逐渐的形成一种契约化的管理,这样可以让医院的工作人员在危机意识的感觉下,最大限度的被激发出工作激情,再加上领导们的正确引导,就能够让医院在良性的竞争中逐渐走向发展的道路。
其次,医院应该建立起一定的工作程序,这样才能实现对医院中的人才结构的优化设置。在医院中建立规范的、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合理的进行相关岗位的设置,调整有关的规章制度,使得卫生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能够向临床等能够发挥其工作能力的岗位流动。与此同时再调整医院的人才方面的战略,打破以往的常规性,进行有目的的、有步骤的、有计划的将医院发展过程中紧缺的人才进行引进,改善目前医院出现的人才断层的情况,实现医院的人才结构方面的优化设置,为医院长远的发展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人才。
最后,对于医院中已有的人才资源要进行有效的利用。医院的管理都深深的受到我们自身的历史文化的影响,而现在的医院应该要树立起人力资源才是排名第一的资源的观念,要将人力资源看做是医院固有的一项资本。我们在对医院人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于医院内部进行有效的结构调整,让每一位医院的工作人员的知识潜能都得到最大化的开发,然后才能够让医院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与此同时应该帮助医院的工作人员建立起活到老学到老的这样一种思维,建立起有效的医院人才培训程序,按照医院的需要和职工的潜能进行有关的培训,从而有效的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的丰富度,为医院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无限的提供者生力军。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导―督 创新模式
[作者简介]王晓红(1972- ),女,河北廊坊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马玉琴(1978- ),女,河北永清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河北 廊坊 065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069-01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中,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都是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而我国高职教育为迎合市场需要,往往只关注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所以,探索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文素质,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最紧迫的课题。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应教会学生鉴别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鄙、真善美与假恶丑,修身至善,格物明德;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共处,为社会输送人格健全、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自身发展潜力的人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加强职业院校的人文内涵、提高教育的人文价值,有助于改变目前职业教育中培养“工具人”的弊端,有助于回归高职教育的真谛,是对职业教育的未来负责。另外,加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一个人所学的技术在多大程度上被有效运用,受其综合素质高低的制约。一些高职毕业生由于人文素质低,导致职业发展缺乏上升空间。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更重要的是,人文素质教育还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健康发展要求员工除具备劳动技能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奉献精神等,而这些正是人文教育的目标。
二、高职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1.高职生人文素质现状。(1)道德认识与实际行动脱节,责任意识淡薄。高职学生都是经过了十二年的学校教育,大都有了正确的是非观念,但是在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时学生的认识与所受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近半数的同学注重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社会责任意识淡薄。(2)人文知识参差,艺术素质欠缺。高职院校中绝大多数同学已经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但是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学生对人文素质的内涵并不十分理解,人文知识掌握情况参差不齐。比起进入本科院校的大学生来说,高职生普遍存在“两差”“两低”,即学习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差,文化成绩低、人文素质低。(3)心理调控失衡,适应能力较差。高职学生心理意志脆弱、信心不足、缺乏个性的现象十分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近半数的高职生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对前景不乐观、对未来不自信。超过20%的学生认为自己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快节奏的工作往往无所适从。
2.高职生人文素质偏低的原因。(1)对职业教育存在错误认识。受社会上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片面看重职业教育的实用功能,只重视专业技术课程教育,认为“职业教育只要教会学生一技之长就可以了”,这种想法严重妨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2)课程设置中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不健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多是围绕市场转动,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随着“面向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方案”的推行,大部分高职院校人文课程课时数一般不超过总课时的10%,远低于发达国家。学生人文知识的欠缺,势必会导致“工具人”的出现。(3)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手段单一,创新程度少。高职人文基础课不受重视,教师很少能够出去交流学习,实际教学中往往采取合班形式,学生人数多,管理难度大,教学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三、对创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教育的各个环节着手,通过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来强化习惯的养成,直至影响到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据此,我们尝试建立一种“教―育―导―督”的创新型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目的在于: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掌握人文知识;利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培育”学生的人文修养;利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利用人文素质测评体系“监督”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1.教――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实现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开设一定的人文类课程,寓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大多推行“面向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成若干模块,不同专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模块。例如,可以将人文素质课程分为“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类”“心理健康类”“文学修养类”“艺术欣赏类”“职业和综合素质类”等模块。必修课程以外辅之以成系统的选修课,增加专业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使大学生建立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次,改革人文素质教学方式,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必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求避免知识、概念的直接灌输。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把课程从以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为载体。
2.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及美好人格的塑造、高尚情操的陶冶具有重要作用。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做到:第一,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师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因素,不但要精通专业知识、技能,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包括思想、情感、品德、人格在内的人文修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熏陶和影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第二,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把校训、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特色、管理模式、专业优势、优秀校友事迹简介和党的教育方针、学院的教育发展思路、社会需求评价等内容,通过文字、图片、文化设施等形式表现出来,并加强宣讲和阐释,以此营造昂扬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彰显充满活力的校园人文精神。第三,加大学生社团建设力度。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在社团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不再是“教师怎么教他就怎么学”,而是自己思考、自己调查、自己组织、自己检验、自己纠偏,最终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3.导――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和组织好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对校风、学风建设,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借助学生社团,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竞赛活动,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调查、勤工助学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社会、深入行业,在实践中了解行业现状,认识社会,调整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4.督――探索人文素质评价体系,保障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能够保障人文教育实效性的落实。人文素质测评内容可从德育、智育、组织活动能力、技能、创新能力、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因此,我们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新的评价体系里,课程考核采取完成特定任务、展示技能或提交成果等多种形式进行;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由考勤、讨论、作业、成果展示等多种检测环节构成;评价的重点是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考核方式的改革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恒展,马武军,张军.高职院人文课程建设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6).
[2]宫麟丰,刘瑞军,于长东,等.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体系的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高校人事管理的重要指导原则。人事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管理过程当中坚持把管理对象———包括所有教职员工,作为全心全意为之服务的主体,在管理服务中倡导并秉承尊重、理解、服务、关怀的理念,着力培育和谐友爱的整体环境。因此,在人事管理中只有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个目标转换为通过管理塑造一种环境,激励和启迪人们自觉为实现学校目标和个人价值目标的统一而奋斗。
公平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一直就是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相互间的社会比较和历史比较,就必然会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公平还是不公平的问题,公平的实现与否对于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校人事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关于高校“人”(教职工)的管理,具体而言,是高校人事部门以在高校中从事劳动的人和有关的事的相互关系为对象,通过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手段,来谋求高校人与事以及共事人之间的相互适应。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内容广泛,涉及教职工最切身的利益,高校人事部门是学校内部任务繁重的部门,同时也是权力比较集中的部门,高校人事部门工作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
一、高校人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的使用权与所有权高度结合。教师本人不能自主择业,学校不能自主择人,人才的流动实行按计划统一调配的形式,市场化程度低,人才资源难于优化配置,用人效益不高。由于实行人员管理和档案管理合一的方式,人员一旦调入学校,就意味着人事关系的各个方面(家庭、孩子、房子等)都要学校负责。同时,只要他(她)不犯什么重大错误,一般就再也难于让他离开学校。这种“国家办教育,学校办社会”和“能进不能出”的现象,造成学校机构臃肿,冗员过多,负担沉重,使学校有限办学资源难于优化配置,竞争激励的用人机制无法建立和运行,办学效益低下。
2.非教学人员膨胀过剩。由于不注重投入产出效益化,人员引进比例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和调控措施,非教学人员的引入往往受到解决教职工后顾之忧及照顾学属等思路影响而失控。引入的非教学人员由于缺乏系统的潜能开发和合理配置,出现大量的隐形过剩现象。
3.非教学人员缺乏合理流动。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致非教学人员缺乏合理流动,而高校聘用临时工则有较大的自,这进一步加剧了该类人员的隐形过剩,并使他们有一种潜在的优越感与无为感。这种心态助长懒惰心态的滋生与蔓延,并容易产生思维的僵化,而改革与发展造成一种韧性抗拒。
4.教学与非教学人员的工作量缺乏明确的可比尺度,导致了平均主义盛行。这种分配的模糊化会因为财务调控措施失衡挫伤甚至压抑人的积极性,而非教学人员收入与教学人员收入持平乃至超出教学人员收入则混淆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无法体现优劳优酬的原则。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和改进高校人事管理工作
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做为统领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把追求公平,提高人事管理工作实效做为是人事管理的目的。确立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深刻理解公平内涵,更新人事管理理念。以公平为基本原则,加大对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
在“以人为本”的本质及内涵基础上,健全和完善高校人事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为高校做好人事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据。
(一)将“人本”思想应用于高校人事管理中
人事工作岗位是为广大教职工服务的窗口,备受瞩目,人事部门的服务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被看作是学校整体工作作风的“晴雨表”和价值导向的风向标。人事部门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把广大教职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人事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地搞好服务。建设好服务型人事部门。增强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建立规范服务,转变机关职能和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改进和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由以往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服务,完善人事部门的职责,加强服务功能。把人事管理活动当作一门技术来研究,制定符合本行业职业规范的人才招聘、人才测评、业绩考核、薪金设计、职业生涯设计等人事管理体系。人才是高校的最大的财富,人事管理者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用才之术、护才之胆、容才之量。在人才的使用上,要知人善用。扬长避短,把人才安排在最能发挥其长处的岗位上。在用人过程中,做到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当其长、用当其愿。在人才使用上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给人才以宽松的环境、用才的舞台,从待遇留人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论文关键词: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制度创新
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是打破原有低效率的制度均衡,实现新制度均衡的帕累托改进过程。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不仅取决于新的制度安排是否会给相关利益集团带来潜在收益,更重要的成本收益的比较和力量的对比。当前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中的利益集团主要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林业部门及关联部¨、林业企业、林农、合作组织、潜在的投资者、其他社会团体等。根据他们的特点.可将利益集团分为林业集团和政府部门两大类。林业集团,即经营林业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林业企业、林农、潜在的投资者和其他社会团体。政府部¨,即管理林业的利益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林业部门及关联部门。在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过程中,分析制度创新的主导力量,直接炎系列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的创新类型。
1林业集团在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分析
在现行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安排下,商品林业投资效益低下已是一个众所共认的事实。而投资效益低下的状强必然会使人们产生获取较大收益的合理预期,对更高收益预期的产生又会导致对现存以及新的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安排的成本和收益的评价发生改变,从而强化对投融资制度创新的期望。因此,林业集团自然是新制度的最大受益者。因为,对林业经营者而言,新制度的实施,将增强他们对从事林业经营的预期和偏好,激发了他们的投资热情。对潜在投资者而言,新制度为他们提供了直接投资于商品林业的渠道和方式,使林业投资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成为可能,从而成为投资组合多元化、风险分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林业集团是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的最大受益者,由他们发起的需求诱致性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必然能够较好地满足制度的需求。但是,由于林业集团的大集团化、组织化程度低等特点,导致制度供给的速度太慢,组织、协调与谈判的成本太高。
首先,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有一个新制度安排的“发明者”或“创新者”自发组织实施。这个发明者类似于制度创新的熊彼得式的“企业家”(能发现制度不均衡及其潜在的获得机会),他们是整个制度创新的“初级行动团体”和“发明创造者”。但是,由于林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加之林农的意识形态落后,难以产生制度创新的发明者与创新者。一方面,较小的私人收益不足以激励林主参与集体行动。林业集团成员规模庞大,即使制度创新的收益可预期,但单个林主荻得的份额可能很小,该利益甚至难以弥补他们参与集体行动的个人成本,于是林业经营参与集体行动的激励自然也不足。另一方面,林农在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传统中的序位靠后,在社会潜意识和人们思想深处,农民总是与贫穷和愚昧联系在一起,林农自然更不例外,如此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使林业成为一个弱势压力集团。而林农自身的意识形态障碍,也使他们难以认识到集体行动的利益所在,认识不到自身对制度变迁可能施加的影响,他们只是受制度的影响,而非积极地去影响制度,这也弱化了林业集团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第二,林业集团主导的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下而上、从局部到全局的制度变迁过程,制度变迁的成本较高。而林业集团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又进一步增加了制度变迁的成本。首先,林业集团规模庞大,制约了其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当许多人组织起来一起行动和捍卫自身利益时,其组织成本远高于少数人做同样事的成本。林业人力资源庞大,仅林农就数以亿计,将林主有效组织起来一致行动的组织协调成本人高。其次,林业经营特点制约了其较低的组织化程度。林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林农生产地点分散,林主生产的地理集中度偏低,从地理位置上讲,林主联合须跨越更大的障碍。再次,林主之间在地区、职业等方面具有共同利益,但是林主之间缺乏有效的社会联系,他们对集体行动必要性的认识不足,这使林主聚合起来,建立有效联盟,以强化其共同利益的难度骤增。总之,松散的林业集团高度组织化并非易事,其组织、监督、运行的成本太高,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利益共同体,无法在制度变迁中表达自己的看法,难以直接影响制度变迁的过程。
第三,由林业集团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不仅其组织成本和实施成本较高,而且面临着普遍的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由于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属于公共产品,具有强外部性,收益将为集体所有成员分享。每个林主的个人行动都具有较大的外部性,理性的林主更愿意保持沉默,让他人去奋斗,由别人去承担创立成本,自己“搭便车”分享制度创新的利益。越是大集团越是会受到“搭便车”问题的困扰。林业是名副其实的大集团,集团成员规模庞大。2000年末,仅我国林农人力资源总量就达104万人,2002年退耕还林在全国铺开后,林农人数数以亿计。如此之大的集团规模,又缺乏类似的强大约束以对林主的“搭便车”行为实施有效监督,故“搭便车”行为在林业集团内很容易发生,这极大地降低了林业集团集体行动的效率。
第四,诱致性制度变迁依据的只是共同利益和经济原则,它要受制于制度环境(如宪法秩序和法律制度)和其他外部条件(如知识、意识形态),给新制度所留下了空间和边界的制约。如果新的制度安排超出了制度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即使是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制度变迁也不大可能发生,新的制度安排也难以出现。
2政府部门在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分析
制度供给是国家的基本功能之一。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国家在使用强制力时有很大的规模经济。作为垄断者(国家在提供制度产品上具有自然垄断优势),国家可以比林业集团以低得多的费用提供一定的制度。国家在制度供给上除了规模经济的优势外,在制度实施和组织成本方面也极具优势,可以对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的合法性问题加以保护,这是其他经济和社会主体所不具备的,也是政府提供制度安排的重要原因。因此,制度的确立和保障需要强制性的力量。正如诺思所指出的,“虽然我们可以没想资源的组织可以在有限范围内保护所有权,但是很难想象没有政府权威而可以推广这种所有权的实施”。
在政府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下,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完全是由政府提供的。政府发动和组织的制度变迁所遇到的阻力,一方面来自其他主体和利益集团,取决于支持变革的主体:阳利益集团与反对变革的主体和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关系及其变化;另一方面来自政府自身,取决于政府的偏好和政府机构的官僚化程度。这些都可能会对制度创新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双重的,一是经济目标,即通过降低交易费用使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二是政治目标,即通过为不同利益集团设定不同的产权,使其自身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收益最大化,以赢得最大化的政治支持。具体到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而言,政府要实现的经济目标就是要努力提高商品林业的投资效益,提高林农经营林业的收益。而政治目标则是实施对林业的控制,实现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经济目标同社会目标常常是会发生冲突的,当经济日标与政治目标冲突时,政府的政治目标通常支配着经济目标,即预期政治收益大于政治成本,是政府实施制度创新,包括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创新的先决条件。事实上在现行的商品林业投融资制度下,导致商品林业投资交易成本高的多个要素:如林地非流转性、采伐限额限制等,均是由于政府在资产所有制属性的规定和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所造成的,这也正好验证了经济目标与政治目标发生冲突时优先满足政治目标的结论。
其次,尽管供给主导型商品林业制度创新可以降低组织成本和实施成本,节约制度选择和推广的时间,但由于它可能违背一致性同意原则。地方政府为其自身利益会“修正”“曲解”上级意愿的制度供给,或者以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实施新规则,容易出现“改头换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增大制度变迁的“阻滞成本”。这样不仅不能保证法治的统一和政令的畅通,而且会使制度变迁扭曲变形。如改革开放后,南方集体林区木材市场放开后导致的滥砍滥伐就是一个例证。
第三,在政府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中,政府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特殊利益和权威显示偏好而实行过度的行政管制性制度供给,导致政府行为的越位和制度供给的“过剩”。例如为了生态安全我国政府觇定了严格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却没有给予林业经营者应有的经济补偿,使林主蒙受了经济损失。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森林采伐进行约束和限制是必要的,但是政府对于林业经营者财产权的约束是应有一定限制的,要依照法律规定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无所限制地行使公权而侵犯私权。
第四,由于国家总是通过政府来行政的,而政府则是由人组成的,政府官员本身也是“经济人”,他们的私人净收益并不等于国家净收益(或社会净收益),因此社会净收益的存在不一定能导致制度的有效供给,或者他们供给的制度只是为了获得垄断租金的最大化(寻租空间的最大化),从而导致低效制度供给。例如在森林采伐限额的分配上,政府的操作缺乏某种程度的透明度,这给地方和部门行政权力“寻租”提供了极好的土壤和机会。采伐指标的发放依据的往往不是林木生长、成熟的状况,而是权力大小、人情关系远近等因素。因此,采伐限额制度的实施常常以牺牲山林产权者的利益,特别是当地农民的利益为代价,从而最大程度地遏制了市场主体投资于林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