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读书日宣传语

世界读书日宣传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世界读书日宣传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世界读书日宣传语

世界读书日宣传语范文第1篇

2、 开卷有益人生,读书点亮生活。

3、 读书让理想展翅,学习让生命飞翔。

4、 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5、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6、 龙江书香,“读”领。

7、 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8、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9、 攀登书山与知识同行,遨游学海以真理为伴。

10、 品读经典,传承文明;欣赏美文,淘冶情操。

11、 品读人文温岭,开启书香生活。

12、 品书香、长知识、强素质、多受益。

13、 开卷有益,为生命加钙补锌。

14、 以读书求新知 以读书促进步 以读书促和谐

15、 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

16、 读书,畅达世界;开卷,完善你我。

17、 读书成就梦想,知识照亮人生。

18、 龙腾盛世,“读”占鳌头。

世界读书日宣传语范文第2篇

在中国古代,把官员贬往偏远之地被视为一种惩罚,去往人迹罕至之处等同流放。但是,在现在的旅游论坛上,藏区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人人都声称那是一个可义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的地方,多少人说自己的人生观在那里发生彻底改变。

从什么时候起人类爱上了旅行?从什么时候起荒凉之地成了目标?旅行成了一种姿态?

这一切也许来自城市的发展,是工业革命后,浪漫主义思潮的副产品。苏珊・桑塔格在《对旅行的反思》一文中写道:“旅行本身曾是一种反常的活动。浪漫主义者认为从根本上说自我就是一个旅行者――一个不断追寻,无家可归的自我,他归属于一个根本就不存在,或已经不复存在的地方,那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

浪漫主义者认为,这种追寻是没有止境的,因此目的地也是不确定的。旅行从此成为现代意识和现代世界观的先决条件――是对心中的渴望和绝望的宣泄。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潜在意义的旅行者……也许正是这种思想上的逃避、追寻,塑造了旅行的意义。

因为都市人久在樊笼里的强烈渴望,创造了旅游业的庞大市场。其实旅游发展都逃脱不了这样的一个发展模式:某地被“发现”、被包装后推向市场,开始走入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起到了地区经济的带动效益后,最终又不免陷入“过度商业化”的困境,丽江就是经典的案例。

背包客、驴友,旅行的绝对拥护者,绝不喜欢过度商业化的地方,他们瞄准的是原生态的乡土,离城市越远越好。如今,甚至连旅行都已经落伍,在远方开家客栈才是真正的“生活在别处”,浪漫是生活必不可少的外衣,《哪里那里》一书,正是瞄准了人们对“生活在别处的渴望”。

本书邀请了从全国旅行目的地挑选出的41家特色客栈掌柜,由他们亲笔写下关于自己、关于客栈、关于旅行者的私家故事,同时推荐当地的旅行线路。

每家客栈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读书的同时,仿佛推开了客栈的门,感受到主人的独特气息。本书的宣传语上写着:这些客栈老板的故事,正在为我们诠释一种“自由与梦想”,我们称之为“栈客文化”。他们不逃避、他们不被动、他们不消极。人生本来就是你自己的,怎样活,由你决定……有关自由的蛊惑真够诱人的,读罢此书,掩卷沉思,真恨不得自己也有一家客栈。

这些店家有的曾是都市白领,有的曾是IT海归,却都放弃了城里的生活,过上了掌柜的日子。他们的选择确实让每个读者思考如何挣脱笼罩在自己头顶的宿命?

为什么开客栈昵?客栈开张的理由各有不同,作为一个旅行爱好者,墨脱兄弟客栈的掌柜老粥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除了实现自我理想之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交流和结识更多的朋友,探讨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对户外运动的理解,让更多喜爱户外运动的人们感受到乐趣,享受过程,获得不同于以往的生命体验。

世界读书日宣传语范文第3篇

(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给其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

北京时间2016年4月4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于第53届博洛尼亚儿童书展开幕日当天公布了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获奖者名单。最终,来自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不负众望,顺利摘得这一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至高荣誉,实现了华人在该奖上零的突破!继莫言2012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的文学力量再次在世界面前展现了蓬勃的生机与无限的希望!

(2)曹文轩的获奖词是:“作品读起来很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假如曹文轩来到活动现场,针对该获奖词的内容,你会提什么样的问题?(至少提一个问题)

(3)“国际安徒生奖”被u为“小诺贝尔文学奖”。得知曹文轩教授获奖后,请你给他发一条祝贺短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送上太空。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本报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温庆生 见习记者章文 通讯员杨欣)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二号自9月15日发射入轨以来,与神舟飞船开展的首次交会对接。

据了解,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9日1时11分转入自主控制状态,向天宫二号逐步靠近,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两个飞行器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自动交会对接实施期间,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值守,密切监视飞船仪表盘各类数据和对接过程,执行各种指令发送操作,并向地面报告交会对接实施情况。

6时32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先后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后续将按计划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选自2016年10月20日《光明日报》)

A.根据这则新闻的导语,在横线上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25个字)

B.请你根据新闻的内容拟写一副对联,寄托祝福之情。

(2)为庆祝“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某同学撰写了下面的宣传语,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笑看一箭穿云驰骋宇宙,

________________约会嫦娥。

(3)学校准备举办“走近中国载人航天”科普宣传活动,请你帮助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项目一: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二: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以“科学”为话题,写一句赞美“科学”的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公元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也就是十二生肖的鸡年。班级拟组织以“鸡年话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有关鸡的成语很多,请打开你的“积累库”,点击含有“鸡”的四个成语。

(2)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每条横线限填四个汉字)

鸡常常出现在案几的墨色里,却没有固定的情志,可以随着诗人的志趣抒发多种意趣。“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白借鸡抒发青云之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借鸡表达________;“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陶渊明借鸡描画闲逸的心境;“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借鸡状写________的悲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借鸡勉励青少年________。

(3)《丁酉年》生肖邮票将“国”和“家”的概念作为整套邮票的创作理念,全套邮票蕴含着“合家欢”主题。请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分别写出其寓意。

(4)阅读下面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雄鸡头戴高高的、火红的鸡冠,给人文质彬彬的感觉,是为文德;鸡脚后面有突出的足趾,是天生的进攻武器,是为武德;在强敌面前,鸡敢于一拼,是为勇敢;鸡找到食物后不独自占有,会呼唤同伴一同啄食,母鸡对子女更是关爱有加,是为仁爱;雄鸡每天准时报晓,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即使在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早晨,雄鸡依然啼叫不止,所以《说文解字》说鸡是“知时畜也”,鸡是大自然的闹钟,是为守信。

4.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传递着超越时间和地域的力量,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阅读下面新闻,在横线上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21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报北京2月8日电(记者苏丽萍)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8日揭晓。科学家孙家栋、潘建伟榜上有名。

这10个人分别是: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王锋、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的秦h飞、训练中壮烈牺牲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电焊工李万军、让众多患者挺直脊梁的好医生梁益建、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量子通信的领跑者潘建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此外,“感动中国”还向中国女排特别致敬。

其中87岁的孙家栋是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46岁的潘建伟是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2016年8月16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选自2017年2月9日《光明日报》)

(2)当“感动中国”特别致敬奖颁给中国女排的刹那,不知让多少人再次感慨“女排精神”的回归。请你根据下联内容,以中国女排为中心,拟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

下联:华夏健儿,顽强拼搏,世界扬美名。

【参考答案】

1.(1)示例:曹文轩教授获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 (2)示例:曹老师,您好!您塑造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青少年形象,您认为哪些人物形象可以作为我们面对艰难生活时学习的榜样呢?可以给我们举些例子吗? (3)示例:曹教授,您好!祝贺您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您的获奖,犹如火炬,让中国的儿童文学为世界所瞩目!不仅让国人自豪,也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2.(1)A.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B.示例:神舟赴星河举世瞩目,英雄游太空万众盼归 (2)示例:喜见神舟再度问天 (3)示例一:举行“我的飞天梦”作文大赛;示例二:举行航模制作比赛 (4)示例:科学像一粒种子,孕育了巨大的生产力;科学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文明创新思维的大门。

世界读书日宣传语范文第4篇

刚刚接触版权贸易这一行业时,前辈告诉笔者,版权经理人不仅需要广阔的视野,了解国际出版市场的动向,参与选题的规划和开发,而且,在日常业务中还要面对繁琐的业务流程,漫长的版权谈判,和每个细节的执行到位。通过这几年的工作,笔者也渐渐切身感受到,这种“大视野”和“小细节”的融合,是版权工作最大的特色。

大视野

作为版权经理人,最重要的就是关注国际出版信息,了解新书出版动向。但是,在判断一本书是否能做的时候,编辑甚至我们自己,都会有意无意地用“此类图书是否畅销”这一经验去判断。这些当然是十分重要的考量依据。不过有时候,畅销书的出现,永远在意料之外。一本书的畅销,不代表一类书的畅销,更不代表今后这类书一直会畅销。就像《史蒂夫·乔布斯传》一书中提到的乔布斯的创新理念。乔布斯坚信用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锁定特定族群来设计产品是很困难的。因为大部分时候,人们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直到你展示给他们看。”笔者非常喜欢这个理念,认为“读者也许并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样的书,直到你把好作品摆在他面前。”所以笔者会提醒自己,有时需要用一种“留白”的想法去看待每一部外国作品,不能拘泥于现有的畅销书经验,或者某一条已经成熟的产品线。

那么,有了好的内容之后,如何让作品来到读者面前呢?这个问题笔者意外地找到了答案:4月有机会与社里的两位主编一起,拜访了日本东京的多家出版社,并参观了很多书店。我们发现,一本上世纪90年代在英国出版的《世界史》,其日文版竟然是书店的热门畅销书,被码放在每个显眼的地方,连地铁里都是这本书的大幅广告,总销量超过了30万册。我们刨根究底地查找一番后发现,这本书原来在国内也有过一个版本,但是总销量还不到5万册。为什么同样一本书,日文版走进了每个人的生活而中文版却在书店被遗忘的角落里结起蜘蛛网?

我们思考一番后认为,日本的外版图书,都在本土化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找到了与本国读者兴趣的结合点。比如刚才提到的《世界史》,腰封宣传语上写着:东大、早大、庆应三校销售冠军。众所周知,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是日本顶尖的三所名校,他们的毕业生是日本精英阶层的主力。而一部世界史如果能被这三所学校的师生认可成为必读书,一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读性。日本又是一个崇尚学历和名校的社会,得到三大名校认可的图书,对希望考入好大学的学生和家长,甚至上班族来说,就具备了很大的吸引力。这样的本土化结合,让一本在国内无人问津的图书在日本成为畅销经典。

此外,在与日本出版社交流时,对方介绍说,同样一本书,他们还会根据季节不同、社会热点话题的不同更换腰封,让同一本书在书店陈列上不断“与时俱进”。这些都是我们在图书引进方面值得学习借鉴的方法。

小细节

有过日文版权业务的人可能都有体会,与日方合作,第一沟通慢,第二流程复杂程序多。其原因,一是日文版权业务一般要通过两家公司,一家国内,一家日本;其二,日本人工作注重细节,作者为大,任何小细节的变动必询问作者意见,更拖长了反馈时间。笔者的经验是,一方面与编辑做好沟通,对日方的反馈时间要有心理准备和合理的时间安排;另一方面,在通过与外方沟通时,明确提出希望反馈的时间点、可操作的实际建议,不要等到日方来提。这样公司也会明确地将我们的意图传达给日方,让对方了解我们的工作计划,与我们配合。另外,在合同签约阶段,尽量将可能影响到工作进度的因素提出,写进合同,规避风险。

世界读书日宣传语范文第5篇

其实在见到薛舒之前,我以为我会见到一个憔悴的女儿,毕竟我已经从她的文字上读到了父亲病发时那些让她疲于奔命甚至几近奔溃的日日夜夜;但当我们在巨鹿路上、作协门口那间熟悉的咖啡馆里见面时,我看到的却是一个有着圆圆脸、齐刘海、一笑起来就喜气洋洋的女子。而当我们面对面端着咖啡杯聊起她父亲的时候,我渐渐了解了这种被她简称为AD的病症的全过程――它的开始不知不觉,你以为那只是老人的坏脾气;可它的破坏却惊天动地,那种每天醒来都面对一个陌生世界的惊恐会让病人歇斯底里地抓狂,继而肆无忌惮地折磨着亲人――在他眼里却是陌生人;然而它的结局却又充满禅意:当病人最终失去全部记忆,对世界关上门窗的时候,他就像初初来到这个世界还没打开门窗时一样。父亲最终变成了一个宁静的婴儿,躺在床上等着女儿喂苹果,当嘴里的苹果吃完没有等来下一口时,他就把自己的手握成拳头放到嘴边吧嗒吧嗒地吮吸,“再也没有吵闹,再也没有伤害,我看着这样的父亲,忽然觉得很幸福”。薛舒的刘海齐齐地压在眉上,这使得她一双眼睛笑起来就弯弯的尤为喜悦,当她用这样一张笑脸说出“偶尔我会难过他的世界里已经没有我,但更多的是为他得到安宁而感到欣慰”这样的话时,我忽然就有点难过了。

在薛舒的记忆里,一切都开始于2012年6月的某一天,那一天是父亲的七十岁生日,他终于等到可以使用免费乘车卡的日子了,于是迫不及待地去领卡。“这个刚满七十岁的双子座老人,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喜滋滋、羞答答地去居委会领乘车卡,那是他一直期盼的事情,好像终于可以到达人生的某个节点了,觉得特别有意义。”在《远去的人》里,薛舒这样打趣地记录。可是,那一天父亲最终空着手回了家,问他原因,父亲有点喏喏:“今天是周日吧?居委会大概休息,弄堂里所有的门都紧闭着,所以,没领到……”这理由听起来很正常,女儿薛舒因此没有多想,然而第二天父亲再次欣然前去领卡时,一小时后竟还是空手而归,情绪却虚弱而委顿:“我怎么寻不着居委会了,明明去过很多次……”居委会就在小区隔壁的弄堂里,骑自行车只需要五分钟,可是薛舒的父亲就在那条熟悉地走了十八年的弄堂里,迷失了方向,弄丢了自己。最终,还是薛舒的母亲去把免费乘车卡领回了家,可是那张卡至今一次都没有使用过――在领到卡之后的第四个月,父亲就失去了独自出门的能力,“阿尔茨海默病”――中国民间粗暴地称之为“老年痴呆症”的病症悄然侵袭了他的头脑,全家为此陷入“密集而又压抑的情绪环境中”。作为女儿,薛舒的生活重心不得不偏向父亲。作为一名作家,她内心焦灼,无法安静写小说。

“那一段时光真的是暗无天日”,薛舒的住所距离父母家有七十多公里。很多个深夜,母亲哭泣着打来电话,父亲又发病了,他捏造了很多故事安在妻子头上,“把她塑造成为一个道德败坏的女人,勾搭她的男人就是他所认识的所有男人中印象比较差的那一类,包括隔壁种花老头、饭店里的大厨、装潢公司的老板……”父亲沉浸在疾病造成的幻想中,不让母亲睡觉,逼她交代。接到电话的薛舒只有马上停下写作,即刻飞车前往,然而每次赶到父母家门口,她都必须停下车在驾驶座上坐一会儿――因为不想进家门,不想面对患病的父亲,不想面对伤心气恼的母亲,那段日子薛舒常常觉得自己已经踩在了临界点,也许下一秒就会奔溃。“当然,我没有把自己长久地关在车里不出来,我知道那是逃避不掉的,所以每次我都只是喘口气,然后挺一挺酸麻的脊梁,脸上堆起笑容,走进那所充满迟暮气息的房子。那个自私的老男人,从不意外地以三岁幼儿的头脑和七十多岁老年男性的躯体呈现在我面前:他正把一只板凳从客厅拖到厨房,又从厨房拖到卧室;他为不肯洗澡而站在卫生间门口与他的老妻怒目对峙;他摊开手掌冲着走进家门的我讨要零食,但当我举着香蕉问他我是谁时,他的视线投向香蕉:对不住,不知道……”一次又一次面对这样的父亲,薛舒终于意识到,父亲是真的把母亲和自己忘了,可他曾经是怎样记得自己的?是不是,不久以后,自己也将忘了那个认得女儿的父亲?

在这样的自我追问下,薛舒惊觉遗忘是那么容易,她开始急切地想要写下这个已然不认得女儿的父亲,这个生养了自己的至亲之人。“我没想要写一个作品,就只想记录下正在经历的事情,也是为了给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出口――《远去的人》中的那些故事,那些遭遇,有关父亲的,有关我们家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没有一处虚构的千真万确的事实。小说的虚构已经无法承担我的焦躁,我必须毫不隐藏地袒露,以及宣泄。” 就这样,薛舒停下手头已向作协报批了选题的小说创作,开始着手记录父亲患病后那些鸡犬不宁的生活。三年之后,这份关于失智患者的生存记录以《远去的人》为题先发表在了《收获》杂志,后又出版成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相当的社会影响。“用我的记忆,挽留你的记忆。”作家王安忆这样评价。

其实,这并不是父亲第一次出现在薛舒的作品里。2009年,薛舒就曾以父亲为原型创作了一部近12万字的长篇小说:主人公苏金富十六岁,只身去往上海,“以冲天的干劲成为了工人阶级中的一员”。那是一个青春而充满活力的形象。“蚊子在苏金富年轻而饱满的脸颊上亲吻出层层叠叠的肿包,与他青春的痘痘们拥挤在一起,不分彼此。少年苏金富在上海的第一个夏季里,便表现出了过于激烈的走进青春期的征兆。”在那部“虚构”的小说里,薛舒这样写过父亲,而除了这部长篇,父亲给薛舒的写作也提供过不少素材和资源。“小时候他会给我们讲故事,讲他小时候的事,年轻时候的事,那些事基本上都进了我的小说。”但是,连她自己也没有料到,父亲有一天会以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身份出现在自己这部“非虚构”的作品里。而这一次的“非虚构”写作更是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记录刚开了个头,我就感觉到了叙述的困难。显然,我正在揭父母的短,或者说,我正在外扬家丑。我终于体会到真正的坦白有时候实在令人难堪,不知道继续坦白还需要拿出多大的勇气。”比如,在疾病孕育而未被发现的初期,父亲变得心胸狭隘,不信任妻子。当老夫妻去桂林旅游时,就因为要模仿拉手的动作,同团的一个老头“摸”了一下母亲的手,父亲因此认定妻子“背叛”了他,足足生了半个多月气……在薛舒看来,虽然自己以父亲为题已经写过不少作品,但要以“非虚构”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剖析和内心挖掘,自己却始终不敢轻易触碰,“因为他们是我的父母,我有一种挖自己心肝的疼痛。”

然而,父亲病后,薛舒却愈发感到记录他们的真实人生是多么迫切,哪怕有瑕疵、裂缝、缺陷,“但最为真实的呈现,最为坦然的记录,恰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我想,每一次我意欲寻找父母的人生缺憾,那就是一次满怀敬重的追忆,以及一次自我的完善”。也许正因为这份勇敢的正视所凝聚的真实的力量,作品问世后,不断有阿尔茨海默病家属找到薛舒,流着泪说这简直就是他们家的写照。薛舒也应邀加入了阿尔茨海默病家属的一个QQ群,里面的800多位群友每天面对着与她极其类似的问题――病人独自在家,万一开了煤气怎么办?烫了手脚怎么办?为了照顾病人,拖垮了家人怎么办?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让薛舒无暇考虑文学在这部作品中的意义。“文学是否必须要有一种责任感?这本书中我很难这样说。只是在这个作品中,虚构的形式已经无法承载我的情感,我沉浸在眼前密集的情感中无法脱身,只是如实地宣泄和记录。”

而事实证明薛舒选择的这种“非虚构”的记录式写作是正确的,在记录的过程中,薛舒常常跳开一步,仿佛站在远处旁观自己和父亲,这使她随即发现一个问题:当父亲“倒退”成为一个孩子时,却没有人把他当孩子看待。“因为对家和身边的人都充满陌生感,父亲常常睡不着,要我给他讲故事,这个七十岁的老头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看着我,目光充满期待,我心里真的很复杂。”于是,薛舒给父亲讲起了他自己小时候的事儿,那都是从奶奶、姑妈或者父亲自己口中听来的,比如父亲当年六岁了还没断奶,独自撑船过河,去田里找妈妈吃奶……听到激动处,父亲几乎扑上来要拥抱她,这让薛舒不知所措,近乎本能地挡住父亲的双臂。“我做不到,他是我的父亲,我拒绝把他当作一个孩子,骨子里拒绝。不过当我事后记录下这些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如果当时听故事的是我儿子,我会毫不犹豫地接受他的拥抱――是不是,我们生来就这么羞于表达对父母的爱?可是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给他抚慰?”而母亲亦是薛舒反思的镜鉴。生活中,父亲曾是母亲的坚实的后盾,但他患病后,支柱倒塌,母亲开始越发的怨天尤人,一开口便流泪控诉。当记录下这些时,薛舒心里和笔下难免有些责怪母亲,但很快,她就“感到严重的不安”――母亲是在用倾诉的声音抱怨,自己又何尝不是在用五号宋体字抱怨呢?“人性的确很顽固,但反省还是有用的。我们不能要求在反思后的短时间内立即看到效果。”薛舒说,“但是在写完这本书后,我已经能做到拥抱父亲了,而母亲也已完全接受了父亲的状况,把他当婴儿一样照顾。”

“你有没有尝试过用你的这些文字帮助父亲找回记忆?”这个问题是我看到腰封上的那句话时就想要问薛舒的,对此薛舒说这也是她的一个无解的遗憾――几年前,她为父亲写过一个长篇小说《我青春的父亲》,以他为原型的男主角生存得有活力而始终努力,那是2009年春天的故事。六年后的今天,父亲却在薛舒的另一个长篇里以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身份渐渐远去。“他没有读过《我青春的父亲》,因为那篇小说是虚构的,我不敢让他读。如今,他已经不再有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当然也无法读这本《远去的人》――然而倘若他能读,我亦是不敢给他读的,因为这本书里的一切都并非虚构。

虚构与非虚构,都让薛舒羞怯于把自己的作品坦陈在父亲面前。“原因是唯一的,那就是我一直回避的、现在不得不说出来的一个字――爱。”

记者:如今父亲是完全不认识你了么?

薛舒:他不认识我已经将近一年。这一年里,每次去探望他我都会对着他大声呼唤:爸爸!大多时候他会爽快地回答:哎!女儿。可他并没有注视我,而是眼神涣散飘忽地看着某一处虚空。如果我拍拍他的肩,再问他我是谁,他就会抱歉地一笑:对不住,想不起来了。所以,就算他脱口呼唤我“女儿”,也只是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机械动作,与记忆毫无关系,他是不认识我的。

记者:所以在你眼里,他是个“远去的人”。

薛舒: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平均寿命是五到六年,那几乎是咫尺的距离,很近,很快,我是眼看着父亲用两年时间,从一个相对健康的人,一步步走向失忆、失智,现在是他患病的第三年,他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他还在继续远去,毋庸置疑。我无法让他知道,我用一个小小的长篇记录了他患上阿尔兹海默病的两年时光。他当然可以不记得一切与他有关的荣耀和遗憾,可我不能不记得。而文字,帮助我记住更多有关他的过往岁月。

记者:我们一直在说“非虚构”,你如何定义这种文体?

薛舒:其实我觉得“非虚构”一直存在,以往我们的散文、纪实文学什么的其实都是非虚构。但在抒情散文里有些虚假抒情或者过度抒情,有些东西不是真正贴近人的内心深处的,这也是现在很多“鸡汤散文”不受待见的原因。就写作而言,非虚构的叙事力量更强,能够表达和承载的更丰富。

记者:那么“非虚构”和“纪实文学”或者“报告文学”有什么区别?

薛舒:我觉得从题材来说,“非虚构”可能更加偏向于个人视角,而后者可能比较多的着眼于公共领域。另外,《收获》的钟红明老师有一次在《远去的人》读书会上提过一个看法,“在非虚构创作中,有一个特质很重要――不是简单的忍耐,不是浅层的再现,而是追问。有了追问,内里和肌理都会浮现出来”,我很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