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市场信息特征

市场信息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市场信息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市场信息特征

市场信息特征范文第1篇

市场机制属于经济机制的范畴,从根本上讲,市场机制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即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功能。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市场(Accounting Information Market,以下简称AIM)建设处于试探性阶段,真正意义上的AIM尚未形成。AIM机制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逐步走向成熟亦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AIM的发育状况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黑色交易阶段、灰色交易阶段和阳光下的交易阶段,每个阶段的市场机制特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黑色交易”阶段市场机制的特征

该阶段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会计信息交易市场,各种交易关系隐藏于实体经济关系中的阶段,市场机制表达不明确,市场运行效率低下,AIM隐藏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中。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一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发展的程度尚未达到须把AIM分离出来独立成市的必要。会计信息没有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加以充分有效地利用,交易成本较高。当前我国的AIM处于这一阶段。

(一)价格机制的隐含性

学术界普遍认为,会计信息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会计信息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失灵。现阶段会计信息消费的公共性是否就意味着消费会计信息是完全免费的?价格机制是否就不发生任何作用?对此笔者持保留态度。其一,在会计信息的黑色交易阶段,会计信息的“交换”关系附属于经济业务实体并隐藏于经济关系中,会计信息价格机制是在以一种隐含的方式间接地发挥作用,即会计信息所有者从提供会计信息所支持的某一实体易的成功中取得收益,会计信息需求者取得会计信息的代价也隐含地包括在会计信息所支持的某一实体易成功后所支付的价格中。这说明,会计信息的获得和提供并非是免费的,只是价格在交易过程中具有隐蔽性,且价格支付行为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的取得。其二,会计信息的非排他性是不充分的。会计信息一旦被公司管理当局生产并披露,特定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一般都会影响到其他投资者对使用会计信息的效用,即会计信息使用成本随使用人次和时间的增加而递增。这种成本从广义上来看可视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向企业支付的会计信息价格的一部分。所以,现阶段我国AIM价格机制不仅存在,且以一种间接、隐含的方式在发挥作用,只是价格调控作用不显著,不易察觉。

(二)供求机制的模糊性

一方面,会计信息供给主体模糊,导致供求机制的表达模糊。任何一个市场的主体都是由供求双方构成的。从理论上讲,会计信息的产权应属于企业的所有者即股东,股东应是会计信息的所有者和提供者。但实际上,会计信息被企业管理当局控制着,“内部人控制”的现状导致会计信息产权不明晰,会计信息供给主体难以界定。另一方面,会计信息需求主体缺位也导致了供求机制的表达模糊。政府以宏观管理者身份通过政治权力而非市场途径获得会计信息:金融机构则以债权人身份从贷款协议的有关条款规定中要求企业提供会计信息:国企所有者缺位导致的企业所有权虚化问题使得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没有内在的动力;中小股东人数最多,规模最大,但由于证券市场不发达而存在严重的投机行为,他们往往更关心股市行情而不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另外,会计报告体系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特点使会计信息难以被广大需求方充分理解并有效利用,加之会计咨询业务不发达、会计造假和审计不独立等,这些都导致需求主体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弱化。

(三)竞争机制的低效性

本阶段市场的竞争程度相当低,表现在:1.需求方内部的竞争不是建立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这一时期国家充当了宏观经济管理者和微观经济参与者的角色。政府职能的多重化导致政企不分,国家与其他会计信息需求者相比处于信息获取的优势地位。2竞争机制在供求双方之间也未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导致了需求方在会计信息交易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在法制不健全、不足以保护他们经济利益的情况下,需求方往往持悲观和谨慎态度,供求的竞争关系不明显。3.会计信息提供者之间大规模的竞争尚未形成。一方面,AIM之外的市场体系包括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及经理人市场等尚不成熟,法律法规及市场监管也还需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普遍:另一方面,有助于权力制衡和决策科学的公司治理系统尚未形成,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都存在较大的缺陷,企业缺乏自愿披露更多、更透明信息的动力。以上原因导致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达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期望值,供给者之间的竞争缺乏效率。

二、“灰色交易”阶段市场机制的特征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得AIM从其他市场中分离出来单独成市成为必然,会计信息交易继“黑色交易”阶段后逐渐进入“灰色交易”阶段。AIM作为一种会计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形式得到学术理论界的充分论证和社会的初步认可,会计信息商品化的观念被人们所接受。但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的交易往往呈现非理性化。这一阶段是AIM建设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经历的时间相对较长.存在的问题也会很多,需要在发展中去不断完善。

(一)价格机制作用显化,会计信息商品的价格以个别使用价值而非社会价值为基础

由于市场理论与实务发展的不充分,人们对会计信息这一特殊商品的定价难以做到量化,会计信息使用者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是否购买特定的会计信息,即使用者通过粗略比较购买及使用会计信息的总付费与使用这一会计信息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的折现值做出是否购买的决定。由于会计信息生产成本相对而言较低,而其所能带来的收益却难以计量,有时甚至很大。会计信息的价值衡量变得困难,以价值作为交换价格的基础在该阶段行不通,会计信息的价格以使用价值作为交换价值的基础更具可行性。

(二)供求机制作用凸现,AIM是一个供方主导的市场

随着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扩大,经济业务所涵盖的范围日益宽广,会计信息的提供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已十分丰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同时,资本市场的日臻完善大大降低了投机行为,市场理性的增强使得投资成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会计报告受到广泛的重视,各种经济决策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 由此引起社会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大幅攀升。但在这个不完全的市场里,由于会计信息生产上所固有的垄断性和外部性,可能引发企业的以下两种行为趋向:会计信息提供者利用所占有的信息优势而损害投资人利益,供给方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难以得到根除。这使得AIM成为一个卖方市场,信息供给方占据了市场的主导权。

(三)竞争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但仍然是不完全的市场竞争

此阶段的AIM已具有了一定的竞争性,但还不是完全竞争,表现在三个方面。1.会计信息需求者之间的竞争。需求者对特定会计信息的需求弹性较小,不会因为某会计信息贵了一点而不购买该信息,也不会因为它便宜了一点就购买很多。依赖于此信息而参与的实体交易的竞争比会计信息竞价本身更为激烈。2会计信息供求双方之间的竞争。强大的需求带动供给的进一步升温,竞争机制初步发挥其市场效力,但信息不对称及会计信息商品生产的完全垄断性也决定了此阶段的AIM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竞争。3.会计信息供应者之间的竞争。由于AIM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的滞后,在短期利益的诱导下,容易出现劣质会计信息驱逐优良会计信息的情况,市场理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阳光下的交易”阶段市场机制的特征

这是AIM发展的高级阶段。在此阶段,会计信息的商品化程度很高,会计信息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完善,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大部分都是从这个开放、有序的专门化市场中取得的。如果政府对AIM存在失灵的领域加以有效率的监管,那么此时会计信息资源的配置将达到帕累托最优。

(一)会计信息商品交换价格向价值回归,形成“价值导向型”价格机制

在一个成熟理性的市场中,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外在反映,商品交换价格随着市场供求的变化而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市场价格在这个阶段也必然遵循经济规律的作用。会计信息的价格已由第一阶段的隐蔽价格发展到第二阶段的个别交易价格(以使用价值为基础),最后发展到第三阶段的完全市场化价格(以价值为基础)。此时,会计信息在市场上进行“阳光交易”,价格表达为公开的、由社会整体客观衡量的、以明确的价格标准来表现的市场价格,价格机制得到最为清晰的表达。当然,这里也隐含着一个前提:即会计信息交换市场以外的各种经济市场都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各经济部门之间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此时,会计信息的出售和服务的提供已经成为一个产业,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其利润率与其他部门的利润率趋同,即会计信息提供者出售会计信息商品和提供相关劳务的平均收益水平等于投资者(会计信息的需求主体)利用该会计信息参与经济活动的平均收益水平。

(二)AlM呈现需求个性化、供给多元化特点,形成“需求导向型”供求机制

会计信息的供求结构呈现出多层次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需求的个性化。社会经济活动的极大丰富使人们对经济信息特别是企业会计信息具有普遍性的需求,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素质水平也有了普遍提高,他们对所消费会计信息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强烈,需求结构呈现出多层次性。2.供给的多元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会计信息的生产供应也具有其特殊性,即生产的低物耗、高智能耗和供应的无限组合、复制。借助于现代通讯工具和交互式电子计算机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实时会计信息商品的网上订购,客户可依据自己的消费偏好来选择特定的会计信息。这无疑使会计信息的供给呈现出多层次性的特点。在这样一种供求结构下,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是会计信息供给的内在驱动力。该阶段,会计信息披露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自愿性披露动机增强。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会计信息生产趋向和政府的会计准则制定宗旨,AIM的供求关系主要以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为导向。

(三)市场竞争开放、有序,形成“风险导向型”竞争机制

风险意识是企业的立足之本,特别是在市场环境千变万化的信息时代。供给者的风险在于要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会计信息产品经过审计部门的“质检”以后,从生产领域传递到流通领域,会计信息在成为商品以前(即事实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由企业(承担会计责任)和审计部门(承担审计责任)共同负责。会计信息经过中介机构进行深度加工以后在AIM上出售,成为会计信息商品(即分析预测性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从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以后的会计信息后续质量该由谁来保证?显然应该是中介机构。其所运用预测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否科学、用来加工原始会计信息的方法程序是否合理等都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后续质量。在法制日益完善的未来社会,会计信息供给者容易招致需求者善意的或恶意的,消费者在使用该会计信息参与经济活动受损以后,他们更倾向于把会计信息的使用风险转嫁给会计信息商品的提供者。竞争各方都尽量把自身可能遭遇的风险限制在最低的程度,市场的竞争关系实质上是会计信息风险在各方之间的控制、转移和平衡关系。这一阶段,会计信息供给方开展业务势必以风险为导向。

市场信息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动态心电图;电解质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发展的最后阶段,其主要治疗手段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 dialysis,MHD ),而MHD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很多并发症,其中以心律失常为猝死的主要诱因,因此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律失常的防治显得十分重要[1]。本研究通过分析尿毒症MHD患者动态心电图以探讨患者心律失常和ST-T改变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或门诊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5例,女25例,年龄23~79岁,平均62.8±14.6岁,其中高血压肾病2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糖尿病肾病37例,多囊肾1例,梗阻性肾病5例,维持性治疗时间为6各月~14年。

1.2 方法 本研究所有MHD患者治疗仪器均为德国费森尤斯 4008B型透析仪、三醋酸纤维膜、聚砜膜和血仿膜透析器,膜面积为1.1~1.4m2,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持续时间为4h。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器为美国DMS 7导线三通道动态心电图记录仪,选择不接受透析时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时详细询问和记录生活日志,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回放,结合生活日志对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发生的心律失常和ST-T改变特点进行分析。

1.3 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 参照相关研究[2]中对于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早搏分级:①偶发: 早搏

2 结果

本研究患者100例,其中窦性心律88例,异位心律12例,患者24h平均心率为(78.9±14.0)/min,最高心率(117.2±26.1)/min,最低心率(55.9±7.4)/min,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早搏现象、ST-T改变和左心室高电压,其中偶发15例,较多11例,经常12例,频发8例,缺血性ST-T改变和T波高耸54例。心律失常包括早搏、心房纤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其中房性早搏31例,室性早搏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7例,心房纤颤11例,缺血性ST-T改变28例;T波高耸26例;左心室高电压62例。26例T波高耸患者进行电解质检查提示血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5.85~6.23mmol/L),透析后1h复查提示血钾降低,T波振幅降低。

3 讨论

尿毒症患者常常伴发有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报道[3]有90%以上的尿毒症患者可能有心电图的异常改变,而MHD则提升了循环系统压力,加重了心血管病变的风险,导致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的发生。尿毒症MHD患者常常扮演左心室肥厚和ST-T改变,本研究中缺血性ST-T改变28例,左心室高电压62例,患者伴有明显的高血压、慢性肾衰竭、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高。血管紧张素II能够导致心肌细胞肥大,长期高血压能够导致左心室扩张和心肌受损,且引起全身小动脉硬化,动脉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心肌后负荷增大[4]。左心房异常是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主要指标。本研究采用动态心电图为主要的检查手段,分析患者心律失常和ST-T改变特点,结果显示房性早搏检出31例(31%),室性早搏检出28例(28%),再结合患者生活日志和临床资料,显示ST-T缺血性改变时患者无典型的胸痛、胸闷等症状,主要表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提示尿毒症对心肌缺血痛觉感知方式独特。T波高耸26例(26%),提示有高钾血症。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心律失常与ST-T的改变原有是综合性的,除患者本身原发性疾病外,尿毒症产生的毒素、患者水钠潴留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都是导致心律失常和ST-T改变的主要原因,尤其以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因此临床上对于尿毒症引起的严重心率失常患者应给予充分透析并及时纠正电解质和酸碱紊乱,并给予药物对症治疗[5]。

临床上高钾血症常常提示心电图改变,主要包括T波高耸、PR间期延长、QRS波增宽等,出现上述表现时均需及时给予治疗,以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全面了解患者心律失常和ST-T改变的程度和特点,有效减少误诊误诊。

参考文献:

[1] 张晓峰.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2):84.

[2] 卢小琼.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后并发急性心衰临床探究[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21):1-2.

[3] 王润蕾,周莲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10例临床报告[J].黑龙江医药.2013,26(6):1096-1098.

市场信息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信息效率; 信息形态; 参与者结构; 产品结构; 学习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5. 056

[中图分类号] F293.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5- 0099- 03

1 前 言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是不完全的和不对称的,经济个体通常并不具有做出最优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完全理性转化为有限理性,同时个体理性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价格并不能囊括全部的市场经济关系,信息经济就是要运用机制设计理论来设计“非价格”制度。

机制设计理论考虑构造什么样的博弈形式,使得这个博弈的解最接近设定的那个社会目标。它包括信息效率和激励相容两个方面的问题[1]。信息效率研究制定的机制是否只需较少的信息传递成本,较少的关于消费者、生产者及其他经济参与者的信息等问题。

房地产市场中各类参与者都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房地产市场信息表现出以下一些特征:一是不同的参与者需要的信息不同;二是信息可能不真实,为了在交易中获取更大利益,各个参与者会积极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隐瞒不利信息,如果监管不到位,他们就可能提供虚假信息;三是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信息是稀缺资源,获取信息需要成本,各类参与者很难获取决策所需的全面、细致的信息;四是信息来源多样,可信度不一。

影响房地产市场信息效率的因素十分复杂,主要有4类,即信息形态、参与者结构、产品结构和学习模式。在有效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各参与者之间进行着复杂的博弈,各种乱象此起彼伏,严重地阻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影响房地产市场信息效率的因素入手,研究房地产市场的信息效率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房地产市场信息形态

信息形态是指由信息的多种特征或属性结合在一起所表现出的状态,包括信息的强度和传播方式等[2]。房地产市场信息不仅是动态的,而且以多种形式存在,信息形态的差异影响着市场的信息汇总程度。概括地看,房地产市场信息形态对房地产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主要源于以下3个原因:一是房地产市场信息分布的不对称;二是房地产市场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三是反映房地产信息的变量选择差异。

2.1 房地产市场信息分布的不对称

与其他商品市场相比,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信息分布处于更加不对称状态。房地产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卖主比买主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买方处于信息劣势地位,而卖方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卖方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尽可能地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其市场行为会使消费者的正当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从而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在房地产市场存在 “劣质商品”的情况下,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消费者就会做出逆向选择,即不轻易购买房地产商品或持币观望 ,即使市场上存在实实在在的 “优质”房地产商品。这样,整个房地产市场就会在不断萎缩的状态下运行。从总体上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 “逆向选择”问题导致整个房地产市场效率低下。

在房地产交易完成以后也存在着道德风险。由于不对称信息和不完全合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者不能承担全部损失 (或利益),因而他们不承担其行动的全部后果,这会引起市场交易各方的效用冲突,导致市场的低效率。

2.2 房地产市场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传播方式指传播的速度和途径,如信息是以渐次传递方式被公众获知,还是瞬间扩散到每一个受众,属于传播速度的差别;信息通过媒体披露还是个人之间交流而被传播,属于传播途径的差别。不同传播速度和传播途径交织组合在一起,构成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1) 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政府部门、开发商、房产中介、房地产专业网站、研究机构、已购房亲友等都是房地产市场信息的提供者;各类提供者由于不同的利益诉求,采用多种途径来传播信息,也导致信息的可信度参差不齐。

(2) 传播速度的影响:早获得信息与晚获得信息的交易者对房地产的需求量存在显著差异,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信息获知的早晚必然对房地产价格产生作用,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信息效率。其原因是信息直接影响人们的预期,而预期对房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获得信息的早晚对房价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2.3 反映房地产信息的变量选择差异

选择反映房地产信息的不同变量对市场价格产生不同作用,并且不同变量的价格敏感性也不尽相同。房地产信息主要有:房源、产品、政策、信誉、历史交易记录、消费偏好及消费能力、国有土地、各类购房总需求、房产档案、房地产行业从业主体等信息。

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关注的信息不同,即使同类型的参与者关注的信息也不尽相同。如同样是产品信息,有的关注价格、面积、地理位置、地形、交通情况、户型等基本信息;有的关注增值潜力和物业管理等不确定性信息;还有的关注产品的成本、质量、盈利能力、增值潜力等内在信息。

由于信息不完全和存在信息成本,每个市场参与者只能选取自身最关注的信息变量。研究房地产市场各类参与者各自更关注哪类信息变量,并提供这些信息变量相关的真实数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3 房地产市场参与者结构

参与者结构是指不同类型参与者间的数量关系及其分布特征。房地产市场参与者的结构不同,导致竞争程度不同,市场价格所显示的信息也不同。参与者结构从4个角度影响市场汇总信息。

3.1 市场影响力差别

市场信息效率理论发现:当具有垄断地位的市场参与者以价格而不是产量作为操作目标时,其交易仅会使价格增加。如开发商有充分的激励维持高价并在此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其原因是通过等待可以获得有关消费者更多的风险偏好程度的信息从而在讨价还价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维持高价的房地产开发商是可以把房子卖出去的[3]。

但是当垄断参与者面临竞争对手时其策略转为选择产量,导致市场价格的信息效率得到改善。这也说明,参与者市场影响力的变化(这里表现为从完全垄断到寡头竞争)会导致竞争策略的改变,市场价格显示信息的程度随之改变。

3.2 状态依存偏好

所谓状态依存偏好,是指随着房地产市场状态和参与者心理等状态变量变化而发生改变的交易偏好。最常见的情况是,参与者所处的收益状态不同,所采取的交易策略会有所不同,结果造成市场汇总信息的效率不同。

最简单的收益状态有两种:损失和赢利。当参与者处于损失状态时,就会存在损失厌恶心理,倾向于推迟交易以避免损失成为既成事实;相反,当其处于赢利状态时就会产生赢利锁定动机,愿意立即交易以锁定盈利。

因此需要将由这些状态依存偏好形成的参与者结构考虑进来,才能理解信息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的方向,也有助于对房地产市场信息效率的分析和检验。

3.3 禀赋差别

参与者事前所具有的资源(包括资产、信息等各种可用的资源)和反应模式上的差别形成了禀赋差别。比如知情者和不知情者之间的差别就是一种禀赋差别。

不同禀赋参与者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代表特定的市场结构,各类参与者在市场上的比例出现变化,则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供求压力也会发生改变,市场均衡过程必然因此有所调整;即使面临相同的信息,市场价格也可能是不同的,可见禀赋差别对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

3.4 决策模式差别

异质性的参与者具有差异化的决策模式,不同决策模式导致定价函数和定价机制的差异,因此房地产市场价格必然受决策模式的影响。就市场整体而言,具有不同决策模式的交易者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决定了各种决策模式发挥作用的程度及其相互影响。

4 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指产品的种类及其数量对比关系。房地产市场可以粗分为住宅和商业地产,住宅又可分为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别墅等,各种房产又可以按面积、价格等要素进行细分。随着不完全市场理论的发展,产品结构对房地产市场均衡的影响逐渐引起重视。有关产品结构与房地产市场信息效率关系的研究主要沿着以下两个方向进行。

4.1 市场不完全性

当参与者具有的信息不同时,房地产市场不完全必然导致资源配置的不确定性,资源配置的不确定将转化为价格的不确定,导致即使面对同样的环境,理性预期的市场价格也可能有多个,房地产市场价格与信息不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因此价格信息不能有效发挥指导作用。

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全,投资决策时必须同时考虑当前的收益和预期的未来收益,投资者必须考虑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未来的不确定性是无法准确预见的,以此为依据的决策必然包含噪声,并且噪声的含量将因房地产市场不完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意味着资本市场的不完全性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不能完全显示信息。

房地产市场不完全性的影响具有实质性和稳健性特征,不可能被轻易消除,房地产市场的不完全性将加剧房产价格偏离其基础价值的程度。

4.2 具体结构

通过两类不同属性组成设定具体的产品结构,研究不同产品的数量对比关系。房地产市场的不同产品类型之间存在信息上的互动,房地产产品结构通常是参与者决策的重要依据。

5 学习模式

现实中人具有的异质性和不完全理性,要将人的学习行为(如观察、模仿、推理等)与特定的外部条件(如信息环境、产品种类和数量、交易者的类型和数量等)结合起来考虑信息汇总过程。

5.1 学习方式多样性

在私人信息不足时,模仿以往的决策范例或别人的行为是普遍现象,而这导致羊群效应必然发生,因此市场均衡是信息无效的,从而导致市场对信息的汇总不足。

口口相传式学习也是一种普遍的学习方式。采用这种学习模式,市场均衡状态受样本大小、现实状态的数量以及交易者取样的方式影响,多数情况下都会阻碍市场对信息的汇总。

参与者对他人的错误行动做出策略性的反应,调低他人信息的权重,调高自有信息的权重。结果造成即使参与者是理性的,房地产市场对信息的汇总也是不理性的。

5.2 有限的努力程度

假定人是完全理性的,那么搜集信息的努力程度就必然是进行到成本与收益相等那一点。然而在社会学习背景下,这一观点变得不那么肯定了。对于不同的均衡状态,参与者搜寻信息的努力程度是不同的,在未得到足够的信息之前,他以最大的努力程度去搜寻信息,一旦获得了足够的信息,他就把这种努力程度降到最小。

同时一个人对信息搜寻的努力,不仅依赖于他已经掌握的信息,而且依赖于信息的质量和其他人搜寻信息的努力程度,在给定信息分布以及他人的信息质量和努力程度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参与者的最优搜寻努力随着个人信息精度提高而下降,同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参与者的搜寻努力随着他人努力程度的减少而增加。因此房地产市场价格中的信息含量受参与者为获取信息所付出的努力程度的影响,市场均衡通常不可能汇总全部的信息。

5.3 策略选择

有限理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形式对价格调整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房地产市场参与者一般不愿意改变基于私有信息做出的决策,这表明,房地产市场价格中错误信号的含量可能很高。

6 政策建议

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给房地产市场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但同时,要彻底消除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现象、营造完全竞争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又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研究如何实现激励共容和提高信息效率。通过对房地产市场信息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提高房地产市场信息效率的政策建议。

6.1 确认各方最核心、长远的利益诉求,寻求统一、明确的社会目标

房地产市场参与者众多,各方的利益诉求不一,需要厘清各类参与者最核心、长远的利益诉求,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统一、明确的社会目标;这个社会目标是各项房地产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6.2 调查本地区各类参与者最关注哪些信息,针对不同的信息,从信息处理的环节入手,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由于信息成本的存在,调查参与者最关注的信息,可以抓住重点,有效提高效率。在此基础上,根据核心信息的种类,从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收集、加工、、反馈等)入手,采用检查、奖励守信者、严罚违规者、畅通民众反馈机制、多渠道降低维权成本等方法,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6.3 减少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建立真实、全面的信息传播平台

由于市场机制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有其自身的缺陷,因此,要求政府加大规制力度,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设计激励共容机制,鼓励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树立“诚信”意识,提供完整、真实的私人信息。

构建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积极引入多种社会力量,构建平台型的房产信息服务公司;政府应做好督促、指导、检查等管理工作,并及时提供政府所拥有的相关房产信息。

6.4 整合政府现有的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基于唯一数据信息源、统一平台、统一工作流、应用系统模块化、集成各项应用的信息综合管理系统[4]

为全面客观地反映房地产运行状况、准确的市场信息、增加透明度、及时发现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判断市场发展趋势、提出调控对策,需要在统一的系统平台上,构建统一运行环境、统一服务配置、统一定制工作流、统一数据源、应用集成的房地产市场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娜.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房地产市场博弈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2] 吴忠群,张群群. 市场信息效率理论的新进展[J]. 经济学动态,2012(5).

市场信息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柠檬市场 信息不对称 农产品

传统经济学理论基本假设前提中,市场买卖双方拥有完全信息,并把市场视为满足完全竞争条件的市场。然而,现实中农产品交易市场并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在经济活动中,信息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信息不对称问题则是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基础理论,阿克洛夫的“柠檬”市场模型开创了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理论的先河[1]。信息不对称问题既是农产品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农产品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由农产品市场失灵所造成的市场扭曲(尤其是价格和质量扭曲),会给农产品交易各方带来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2];从长远来看,还会影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提升,进而影响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农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市场扭曲的影响机理,进而探索矫正农产品市场失灵的途径,对于农产品市场整肃和维持农产品市场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

1 农产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是指当市场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出现一方多,一方少,或者一方有,一方无的情况或交易主体为多个时,只要有一方比其他各方知道的多,或者有一方比其他各方知道的少的情况,均为信息不对称[4]。

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不对称信息有着不同的类型:从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来看,可分为事前不对称信息和事后不对称信息。事前的不对称可以统称为逆向选择模型,事后的不对称称为道德风险模型。从不对称信息的不同内容来划分,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模型称为隐藏行动模型,研究不可观测知识的模型称为隐藏信息模型或隐藏知识模型,前者是指参与人一方的行为对另一方来说具有不可预测性,后者是指参与人一方所具的知识条件对另一方具有不可知性[5]。将信息不对称情形进行细分,得到5种不同的模型,见表1。

1.2 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是指农产品市场上卖方与买方对于有关交易对象的农产品在质量、特性价格等方面信息掌握不对称。农产品市场并不像传统西方经济学上所讲的最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农产品市场牵涉到的主体有农资供应商、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经营者、农产品消费者和政府部门,不同主体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6]。下面将针对农产品信息不对称问题,着重介绍农产品生产者与农产品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7]。

1.2.1 农产品生产者与农产品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农产品生产者与农产品经营者、消费者进行交易时,生产者对于农作物种子或禽畜品种的选择、培育、化肥、农药的施洒、种植或饲养的方式以及对疾病的检测和防治水平要更加清楚。这些方面也构成了农产品隐藏的内在的质量信息。而农产品经营者和消费者只能通过农产品的外在特征如外观、颜色、新鲜度等进行质量判断。这就构成了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产品难以实现优质优价,而普通产品就存在着掠夺优质农产品市场的可能。而在定价方面,农产品经营者则往往更了解市场信息,作为农产品生产者的广大农户和消费者掌握的信息往往较少,这种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农产品经营者压价收购,高价售出,获取收益。

1.2.2 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在进行交易时,他们对于农产品相关信息的把握是截然不同的。对生产者向市场提供的安全农产品,多数消费者并不清楚其真实的安全水平。根据王秀清等人对我国食品市场上的质量信号问题的研究,农产品的安全品质具有“信任品”特性,消费者既难以在消费之前从外观辨识出来,也难以在消费之后感知出来。农产品品质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比如,加工企业知道其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使用情况,而消费者却不知道;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上的商贩知道其产品在储运和销售过程中是否卫生和安全、是否受到污染,消费者也不知道。而农产品,尤其是食用农产品,属于后验性物品,即只有通过食用才能较为准确地了解产品质量安全,甚至食用后也未必能够精确认定其产品质量安全,这就无疑造成了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1.3 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农产品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普遍,如质量信息、供求信息、价格信息等在生产、流通、销售乃至消费各环节均有大量的不对称现象出现,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如交易双方为实现其利益最大化动机而故意造成信息不对称,或交易主体缺乏信息获取能力;客观原因表现为农业生产的长期性及不确定性导致的不对称信息,低效率的交易制度安排导致信息传递的失败等。由于农产品是一种典型的经验品和信任品[8],并且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保鲜、包装等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其色、香、味、形都有很大改观且日益复杂多变,从而使得农产品“经验型品”和“信任品”的特性增强。正是由于农产品的这种“经验和信任性”特征,使得有关农产品质量的信息在市场交易双方间形成非对称分布(通常表现为卖者比买者拥有更多的信息)。并且在既定的制度环境条件下,农产品信息不仅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不对称,而且在生产者之间也存在不对称现象,农产品市场秩序很难形成[9]。

市场信息特征范文第5篇

1,了解公司运作方式及产品

1.1,了解公司工作开始后,用大概一周左右,了解公司业务流程,认识这个业务链条上相关同事。包括销售经理,销售工程师,销售助理等。准确定位自己的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及在公司中的位置。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并尽快融入其中。

1.2,初步熟悉需要推广的产品用大概一周的时间,熟悉公司需要推广的产品。包括各个产品的规格,工艺,特征,以及同行业其他公司产品之间的替代或竞争关系。和原厂沟通,详细学习产品的技术细节。以BCD公司为例,其拥有的产品线比较广泛,电源管理方面的IC种类也比较多。它的产品在市场上和UTC等公司的产品重合比较多,替代性强。工作中需要详细分析其中产品的差异,特别是BCD产品的优势特征。比如说创达公司主页上有推广BCD公司生产的AS339电压比较器。这类芯片应用范围非常广,制造厂商也多。现在市面上较流行的还有IR2339、ANI339、SF339和LM339。这几款基本都可以互换。对于Everlight公司的LED类产品,其主要关心的参数有波长,亮度和一致性。对创达公司所的也应当详细了解。对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应当积极尽快整理出来,以此将市场进行细分。

2,市场进一步规划

2.1,公司内部市场信息整理估计需要一周时间,通过和销售工程师的谈话了解整个行业的市场状况,公司在该行业中的细分市场定位,以及竞争对手状况;并通过销售人员初步接触公司客户,将这些客户信息归类,方便日后统筹管理。

2.3,客户端市场信息整理从内部整理出的市场信息中,和销售人员协商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客户,做出时间表,同销售人员一起拜访。通过客户端,了解所销售产品在市场上的反馈,更深入地掌握客户所关心的产品的关键技术参数和客户的需求。

3,日常工作

3.1,安排好时间表,和销售人员对需要技术咨询的客户拜访,帮助客户了解并认可公司产品,协助销售人员完成销售任务

3.2,对市场需求大的产品,做库存备货预估

3.3,每日与个别销售同事详细review工作情况,每周简单与所有销售同事review工作情况;并定期给销售人员做产品培训。

3.4每月做工作计划及竞争对手的分析报告。

3.5,对客户投诉及时做出反应,协助客户解决应用难题。遇到疑难或重大问题,积极与原厂沟通,共同解决客户端的技术或产品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