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劳动制度

校园劳动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劳动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劳动制度

校园劳动制度范文第1篇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卫生工作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它对于创建良好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气氛,建立优美的教学环境,优良的教学秩序,优秀的教育质量,提高师生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担任主任,政教主任担任副主任,并由教导处、卫生室、总务处、工会、学生会等方面成员组成的学校卫生管理委员会。在校长的带领下,定期召开会议,明确工作职责,布置专项任务,每年学校都将卫生工作纳入全校工作计划中,使卫生工作有计划、有制度、落实到实处。

二、健全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

(一)、为了创建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卫生保洁制度。

1、建立晨扫制度。坚持每天早自习时间轮流有一个班级晨扫,清扫校园环境,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2、建立每天中午十分钟劳动制度。利用中午的十分钟时间,既打扫了校园和教室,又培养了学生的劳动习惯。

3、建立每天放学后的值日生打扫制度。由各班劳动委员进行安排,打扫完毕,要有劳动委员检查通过,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4、建立每周一次的全校大扫除制度。规定每周一下午4:00以后全校进行大扫除,由卫生老师和卫生员全面检查各班教室内外及包干区的卫生,打分公布并详细记录备案,所评分数与文明班评比联系起来。

5、建立文明组室值日制度。教师办公室以年级部为单位,坚持每天小扫一次,每周大扫一次,由工会进行评比,评比结果与文明组室评比联系起来。

这些制度的建立,使我们做到了天天有小扫,一周有大扫,每月全面彻底扫,校园环境做到了“三无”(无纸屑果壳、无痰迹,无积尘)、“四洁”(课桌椅整洁、地面整洁、门窗玻璃整洁、黑板整洁),同学们都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校园。学校为了考核学生的文明习惯,曾有意识的做过这样一个测试:在校门口放了一张纸屑,看同学是否会把它捡起。测试效果非常好,同学看到后马上把它捡起放入垃圾箱。实践证明,几年来,我校的爱卫会工作卓有成效,学生的卫生文明习惯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提高,学校多次被评为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二)学校制定了定期检查个人卫生的制度

我们定期组织卫生员对全校学生进行头发、手帕、指甲的检查,发现指甲长的,当场督促剪掉,几年下来,同学们都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形成了以讲卫生为光荣,不讲卫生为耻辱的好风尚。

(三)为了学生的健康,建立了饮食饮水卫生制度

1、饮食卫生:我校领导历来重视食堂卫生工作,新建食堂后,学校投入了专门的人力物力,现在,食堂硬件上去了,软件建设也要跟上。为此,我们在食堂工作管理上下功夫。首先,从人员配备上着手,挑选素质好的、合格的厨师和阿姨,是办好食堂工作最基本的保证;其次,严格加强管理,制订严格的管理制度,食堂的食品卫生工作责任重于泰山,要求炊事人员上岗前先进行岗位培训,将所有的规章制度、岗位责任条例发放给每个工作人员手中,先自学后宣讲,让其了解执行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对食堂卫生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要求操作,食堂工作是一项责任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由于加强了管理工作,开办至今没发生过食物中毒事件。由于管理严格、服务到位、设施先进,我校食堂被评为A级食堂。

2、饮水卫生:为了解决学生、教师的饮水问题,我校专门添置新的饮水设备,并在教学楼、办公楼每个楼层放置电热水器,每天由专人负责开关,保证学生饮水安全和卫生。

三、学生自主参与

我校实行分级管理制度,除了卫生室对全校卫生进行检查外,每个年级部都有一个自主委员会,他们其中的一样工作就是对本年级各班的卫生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到金爱心文明一条街、63路车队、曹安xx街道、各里委、敬老院、医院进行卫生宣传,大扫除,培养广大学生的卫生参与意识,并内化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觉行动。我校在**年评为“全国绿色学校”,全校师生自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卫生健康工作水平。

四、定期宣传,加强教育

定时、定期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开展卫生宣传,普及卫生知识。坚持通过每月一次黑板报的形式,向学生宣传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方法,增加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每周20分钟健康教育课课时落实,授课教师落实,教学计划内容落实。并与团队结合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观看录像,扩大教育效果。

五、切实落实卫生预防工作

认真配合卫生部门按规定做好计划免疫和其他疫苗的接种工作。两年一次的粪检工作是又臭、又脏、又累的事,近几年来,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克服种种困难,粪检率达98%,受到防疫部门的表扬。认真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特别是在春秋季节,及早及时地向学生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一旦发现病人,立即报告防疫部门,做好病人的隔离工作,并在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对教室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以制止传染病的传播。建立晨检制度,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卫生室每天早上统计学生和教职工缺勤情况,并逐一询问缺勤原因,做好记录,并实行追踪随访制度。

校园劳动制度范文第2篇

(一)总则

1、学生必须遵守校园管理制度,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秩序,讲究文明,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创造整洁、优美、安静、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2、进出校门应遵守门卫制度,主动接受门卫管理。3、禁止喝酒、赌博、打架斗殴、聚众喧哗,树立良好道德风尚。4、爱护校园公共设施,不准在门窗桌椅墙壁布告栏等处涂抹乱刻画,损坏应予赔偿。5、住校生应遵守《寝室管理制度》,未经同意学生宿舍不能留宿外人,通校生不能进入寝室。6、教室是进行上课、自修等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学生进教室学习,不准穿背心、短裤、拖鞋。7、教室内随时保持干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8、未经允许不得将有关娱乐工具带入教室。9、节约水电,教师无人勤关灯,厕所无人勤关水,不在教室内私自用电。(二)卫生制度

1、教室卫生:先洒水后扫地;教室内外地面干净;讲台、课桌凳干净,黑板用水洗干净;课桌凳纵横对齐;扫把摆齐;凳(椅)放入桌子下边;门窗干净;纸篓、畚斗空;抹布挂好;脸盆水桶放好;天花板无蜘蛛网,墙上无球印脚印,其他物品清洁并摆放整齐,不乱张贴。

2、个人卫生:(1)穿戴整洁,朴素大方,提倡穿学生服;注意仪容、仪表,不穿拖鞋、背心、短裤或打赤膊、打赤脚进教室、办公室、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上操等。(2)头发干净整齐,男生不留长发,男、女生不烫发染发、少化妆、佩戴首饰,校内不穿高跟鞋。(3)做到“四勤”“四不”:勤洗手剪指甲,勤洗头理发,勤洗澡换衣,勤刷牙漱口;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4)保持环境清洁,不往楼下倒水,争创“无垃圾”班级,每人自备垃圾袋,自己垃圾自己负责。

3、包干区卫生:分到各班的包干区要求每天做到:地面干净,无大石块、木棍、果皮、纸屑等其他杂物。各层厕所要求干净。

(三)上课制度

1、学生不得在教室内进行有碍于教学的活动。

2、上课铃响,立即在自己座位上,等待老师来上课。

3、上下课须按下列程序:(上课)教师:上课班长:起立教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教师:请坐下

(下课)教师:下课班长:起立教师同学们再见学生:老师再见班长:解散

4、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适当笔记,勇于发问,发问时正确举手,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问或答问时声音响亮,用普通话。

5、实验课要按规定操作步骤进行,注意安全,爱护器材。

6、确有事迟到者应在教室门口立正并喊“报告”,经老师同意方可进入。

7、自习课不能擅自离位,不准谈笑等或做与自习无关的事。

(四)寝室管理制度

(一)寝室纪律

1、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和就寝。

2、保证宿舍安静,严禁在室内酗酒、赌博、划拳和大声喧哗、吸烟、打架、床上蹦跳,熄灯后不得讲话、唱歌或做与睡觉无关的事(窜门、玩、借东西等)。

3、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他人寝室(男生),男生不得进入女生寝室,不得将校外人员及通校生带进寝室。

4、不得在寝室内或走廊上溜冰、跳舞、放鞭炮等,不准向墙上踩脚印。

5、未经班主任同意,周日进校至周五放学,不得出校门、上课时间(自习、做操、劳动或其他集体活动)不得在寝室逗留。

6、未经班主任或管理人员同意,不乱涂刻画,不在墙上乱钉钉子,不向窗外、走廊楼梯等处倒水,丢废物。

7、爱护公共财产,注意安全,严禁在室内用火(点蜡烛、油灯)、用电。

8、本寝室内由寝室长负责,其他成员应服从管理。9、寝室每天必须及时上锁,钥匙由寝室长负责管理,不得采用任何非法形式进入寝室。

(二)寝室卫生

1、墙上整洁、无蛛网、鞋印、球印,无涂写痕迹,不乱张贴。

2、门窗、地面整洁、无果壳、纸屑等杂物,无积水。

3、床铺整洁,衣物叠放整齐、不乱挂乱乱放,被子叠放整齐叠好统一在右侧床头。

4、物品放置统一,桌面整洁,水盆放置统一,毛巾放置统一,碗、饭盒,热水瓶、菜罐、米袋等放置统一,鞋子统一放在床下正中间,卫生清洁工具统一放在门后。

5、宿舍值日按值日表,每天早、中、晚三次,值日生缺席须有人代替。

6、门前无杂物,无积水。

7、不得往楼下倒水,女生不在寝室内洗衣物。

(五)食堂制度

1、中餐排队,在教室门口排队,通校、住校两路纵队路对整齐。

2、遵守就餐时间,不得提早在食堂门口喧哗吵闹。

3、自觉在窗口买菜买饭,不插队。

4、节约粮食,剩菜饭必须到在指定的容具内。

5、尊重工友,尊重他们的劳动,买饭菜打水要服从指挥,不顶撞不无理取闹。

6、有意见可向食堂管理人员或学校总务处反应。

(六)体育锻炼制度

1、对统一安排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早操、眼保健操和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竞赛,都要参加。

2、严格执行体育课常规。

3、参加早操做到静齐快,在教室门口排队,有序进场,有序退场,带到教室才解散,做两操动作到位。

4、参加体育锻炼,既要刻苦又要适量,既要勇敢又要小心,注意安全,严防意外。

(七)集队制度

1、集队前各班应整队,清点人数。

2、进场要秩序井然,有序进场有序离场,不得拥挤。

3、开会时要保持安静,做好笔记,做到不谈笑,不吃东西,不乱扔,不中途离场等。

(八)劳动制度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从劳动中培养热爱劳动的美德。

2、劳动时听从指挥、服从安排,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3、爱护劳动工具,爱惜劳动成果。劳动时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4、劳动中要注意安全。

(九)安全制度

1、举止文明,严禁打架,辱骂他人;不得跟校外品德不良人员交朋友,不得叫校外人员殴打本校学生;不得携带管制刀具(匕首、三棱刀、弹簧刀等)、枪械。

2、严禁擅自爬跳窗户(大扫除要有班主任在场)、围墙、校门,不得攀滑楼梯、栏杆、树木、悬崖等。

3、校内严禁参加如玩具枪、飞镖、皮筋弹纸等对人身有危害的活动,参加校内体育运动、生物实验要注意安全,如单双杠、铅球、标枪、溜冰、滑板、有关实验等,对校内有危险的设施不靠近并告诉有关老师。

4、严禁将篮球、排球、足球带入教室,未经允许严禁在教学楼内进行各项活动:玩任何球类游戏及其他危险游戏(如打雪仗)。

5、严禁在楼梯、过道上人员集中处起哄、推搡。

6、注意饮食卫生,不买不吃霉变、腐烂等不洁劣质食品食用,不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物品(电器、药等)。

7、校内时间未经班主任同意不能出校门,校外时间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单独外出。

8、住校生在寝室中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老师,住校生熄灯后不得擅离本宿舍迟归或不归留宿他处。

9、未经老师许可,校园内严禁用火(特别是教学用房和学生宿舍),严禁将易燃、易爆、易蚀、放射性、剧毒等危险用品带入校内;校园内严禁私自用电。

10.严禁擅自无组织地到江、塘、水库游泳、洗澡。

11.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上学路上或放学回家,骑车要注意安全,遵守靠右骑车的原则,不攀爬、牵引车辆,不双手离把,不超速、强行拦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穿越国道线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不在公路、桥梁上玩耍,不乘坐超载、无牌无证的交通工具。中学生不得驾驶机动车。

12、非常时期(学校施工、大暴雨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停水停电、火灾、流行性疾病等)学校另行规定。

(十)考试制度

1、听从监考教师指导,严肃认真参加考试。

2、考前准备充分,准时进入考场,按规定位置就坐,按规定时间交卷。

3、考桌上只准放应带的文具用品,答题只准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

4、保持安静,独立思考,不准以任何形式作弊。

5、卷面不清应举手询问,不私下议论。

6、以任何形式作弊,根据情节轻重都应受到相应处分。附:任何形式作弊是指交谈,传递书籍、纸条,在课桌上做记号,调换位置,换试卷,偷看等等。

(十一)奖惩制度

(一)奖励

一、凡符合下列条件,给予奖励:

1、德智体全面发展,或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体育、科技、艺术等方面表现突出。

2、模范遵守校纪校规,维护学校利益,敢于向不良行为斗争。

3、大公无私,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等造成社会影响。

4、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有重要贡献者。

5、有其它先进行为者。

二、奖励方式

1、口头表扬。

2、通报表扬。

3、颁发奖状、奖品、证书、奖章、奖学金。

4、授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班干部”、“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等光荣称号。

5、报上级机关给予嘉奖。

凡受奖励的一律记录学生档案。

(二)处分

一、凡违反国家法律、《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者,按照情节轻重给予必要处分。

二、处分方式:

1、公开点名批评

(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给予全校公开点名批评。

①不认真学习,经常旷课(两操、集体活动等),经常不交作业。

②扰乱课堂秩序,破坏课堂纪律。

③不听从教师的正确批评教育,故意顶撞,态度蛮横。

④蔑视学校规章制度,明知故犯。

⑤损坏公物,在通知、布告、黑板报上乱涂改。

⑥故意破坏学校绿化。

⑦进入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⑧其他未列违纪行为。

(2)公开点名批评可由班主任或者有关部门提名,经政教处查实,予以公开点名批评,学校备案。

(3)公开点名批评不予撤销,经三次公开点名批评做警告处分。

2、警告处分

(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给予警告处分。

①同学关系不和、矛盾,产生纠纷,首先引起打架事件。

②学习极不认真,任意旷课达15节以上,多次破坏课堂纪律,影响教学秩序。

③多次不听从教师的正确批评教育,态度恶劣。

④考试作弊。

⑤故意破坏绿化,情节严重。

⑥偷窃他人钱财,敲诈、勒索、抢劫他人钱财。

⑦多次进入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⑧参与抽烟、喝酒、赌博等违法行为。

⑨住校生夜不归宿。

⑩其他未列违纪行为。

(2)警告处分可由班主任提名,政教处核实,公开宣布,张榜公布,学校备案,记录档案。

(3)受警告处分的学生,如确有悔改表现并付诸行动,三个月后可由本人或班主任提出撤销处分申请,经政教处同意,可予撤销。

3、严重警告处分凡已两次警告处分的学生,经政教处查实,可给予该学生严重警告处分,严重警告处分适用于严重犯错误且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学生,如确有悔改表现并付诸行动,三个月后可由本人或班主任提出撤销处分申请,经政教处同意,可予撤销。

严重警告处分由政教处审批,公开宣布,张榜公布,学校备案,记录档案。

4、对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严重违反校纪校规,且在学校及社会造成不良后果的学生,视情节轻重学校将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包括记过、留校察看、劝其退学、勒令退学、开除学籍。

(1)记过处分由政教处提案,校行政会通过,校长公布。

(2)留校察看处分,由政教处提案,校行政会通过,校长公布,报教育局备案。

(3)劝其退学、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处分,由政教处提案,校行政会通过,报教育局普教科批准,校长公布。

5、对犯错误的学生,学校应热情帮助为主,严格要求,处理时要慎重,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处分要适当,处分意见同本人见面,允许本人提不同看法。

④蔑视学校规章制度,明知故犯。

⑤损坏公物,在通知、布告、黑板报上乱涂改。

⑥故意破坏学校绿化。⑦进入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⑧其他未列违纪行为。

(2)公开点名批评可由班主任或者有关部门提名,经政教处查实,予以公开点名批评,学校备案。

(3)公开点名批评不予撤销,经三次公开点名批评做警告处分。2、警告处分(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给予警告处分。

①同学关系不和、矛盾,产生纠纷,首先引起打架事件。

②学习极不认真,任意旷课达15节以上,多次破坏课堂纪律,影响教学秩序。

③多次不听从教师的正确批评教育,态度恶劣。

④考试作弊。⑤故意破坏绿化,情节严重。

⑥偷窃他人钱财,敲诈、勒索、抢劫他人钱财。

⑦多次进入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⑧参与抽烟、喝酒、赌博等违法行为。

⑨住校生夜不归宿。

⑩其他未列违纪行为。

(2)警告处分可由班主任提名,政教处核实,公开宣布,张榜公布,学校备案,记录档案。

(3)受警告处分的学生,如确有悔改表现并付诸行动,三个月后可由本人或班主任提出撤销处分申请,经政教处同意,可予撤销。

3、严重警告处分凡已两次警告处分的学生,经政教处查实,可给予该学生严重警告处分,严重警告处分适用于严重犯错误且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学生,如确有悔改表现并付诸行动,三个月后可由本人或班主任提出撤销处分申请,经政教处同意,可予撤销。

严重警告处分由政教处审批,公开宣布,张榜公布,学校备案,记录档案。

4、对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严重违反校纪校规,且在学校及社会造成不良后果的学生,视情节轻重学校将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包括记过、留校察看、劝其退学、勒令退学、开除学籍。

(1)记过处分由政教处提案,校行政会通过,校长公布。

校园劳动制度范文第3篇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而实践教学是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更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特色和教学模式的核心特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尤为突出。高职院校应切实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以保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出高职特色。要想提高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仅有优秀的指导教师、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宽敞的实践场地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科学有效的管理。面对越来越高的要求和监控能力减弱的状态,探索建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全程实时控制和制度化的质量保障体系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引入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搭建一个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理想的途径。

高职实践教学的人力资源管理

资源是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保持和改进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基础,也是高职实践教学实现质量目标的必要条件。高职实践教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既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也包括实践指导教师,即包括校内专任教师,也包括校外兼职教师。为使实践教学质量监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细化岗位职责,建立相应的监控程序和必要的考核制度,实现事事有章可循、人人职责清晰的局面。

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一是绩效管理,即根据既定的目标对员工的工作结果做出评价,发现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包括制定绩效计划、进行绩效考核以及实施绩效沟通等活动;二是薪酬管理,即确定薪酬的结构和水平,实施工作评价,制定福利和其他待遇的标准以及进行薪酬的测算和发放等;三是关系管理,即协调劳动关系、进行文化建设以及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工作氛围。根据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激励加约束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最佳途径。一方面,进行人本管理也需要从基础和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入手,加强标准化、定额、计量、信息数据管理和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建设,用制度约束人的行为,以法治校。另一方面,在强化对人的行为管理的同时,还应该正确运用激励理论,建立健全各类高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内在潜能。常用的激励方式包括以下几点:

1. 目标激励

就是让职工把个人目标、学校目标和国家整体目标结合起来,形成目标锁链,从而激发职工动机,调动职工积极性。实践证明,大多数人都有成就需要,希望不断获得成功,成功的标志就是达成预定的目标。有目标,人才有奔头,才能产生动力,因此目标是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

2. 关怀激励

就是指管理者对职工无微不至的关怀,把温暖送到职工的心坎里,从而激发职工主人翁责任感,调动其积极性。管理者应采取处处关心职工的态度,努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排除干扰,使职工深感学校和集体的温暖,从而激发起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

3. 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多数人都不甘落后,但往往不知应怎么干,或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气。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和领导者的宣传示范,可以使职工找到一面镜子、一把尺子和一根鞭子,使职工增添克服困难争取成功的决心及信心。

4. 竞争激励

竞争意识来自市场经济,也必将反映到人际关系中,随着学校人事劳动制度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会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竞争既是压力,又是动力。竞争可以激发起一种争夺目标的精神,然后产生相应的积极行为,而行为的结果,无论胜负都可能激发起不断迎接新挑战的信心、决心和勇气。我们可以正确运用积极的竞争,发挥其激励作用。

5. 校园文化激励

校园文化源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企业文化,近年来已在我国学校中形成了不可阻挡的热潮,并赋予了人本管理思想中最新的内容。校园文化一般包括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通过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校园文化,可以使职工统一意志,提高向心力,自觉实现教学目标。

高职实践教学的环境设备管理

1. 高职实践教学的教学环境管理

高职实践教学的教学环境包括实践教学用房,如各类实验室、实训室等;实践教学辅助用房,如各种工具库、材料库、作品库、展示厅等;服务用房,如实验员办公室、教师休息室等;以及生产型实训中心等各种建筑物。要求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疏散便利,适合实践教学的特点,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成为服务于实践教学的协调的统一整体。实践教学环境管理要求安静、整洁、舒适、优美。实践教学环境管理规章制度要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践教学环境管理工作分为“动”和“静”两个方面。“动”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教学活动;“静”是指如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应遵循以下管理原则:

(1) 教育性原则

加强实践教学场所内的环境管理,使其有利于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加强教育作用。

(2) 艺术性原则

每一个局部的环境,都应做到与学校的整体环境相配合;用来布置环境的形式与内容要注意协调、美观,富有艺术的意味;布置的物品要整齐中富有变化,色彩须调和而适宜;各种标语应尽可能适应学生兴趣,附加适宜的图画。

(3) 经济性原则

在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中,要尽量利用现有设备;实践教学的环境布置应由师生共同设计、搜集、制作,并尽量由学生去完成;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所配备各种设施要便于管理。

(4) 安全性原则

实践教学环境应有严格的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将责任下达到人;化学药品应注明名称,含毒性的应特别注明。

2. 高职实践教学的设施设备管理

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管理的任务,集中到一点就是要为实践教学提供最优的技术装备,使实践教学建立在最佳的物质基础之上。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的范围很广,有教学设施设备;辅助教学设施设备;研究实验设施设备和管理用设施设备等。其中主要部分是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和辅助教学设施设备。

对设施设备进行管理,应用系统的观点是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把影响设施设备运动效果的各种因素,严格的控制起来。在设施设备运动的全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形态:一是设施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包括从设施设备的选购、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等;二是设施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包括设施设备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支出、折旧、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积累、支出等。设施设备管理应当包括对设施设备这两种运动形态的管理,前者即为设施设备的技术管理,后者称为设施设备的经济管理。实践教学设施设备管理的具体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正确选购设施设备。

(2)采取与设施设备自身运动的客观规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技术管好设施设备,保证设施设备始终处于最佳技术状态。

(3)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加强设施设备的经济、组织管理,降低设施设备管理各环节的费用,达到设施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提高设施、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

(4)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和设施设备的磨损程度,适时的对设施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新。

(5)加强对引进设施设备的学习、研究、消化,尽快掌握其使用和维修技术,充分发挥引进设施设备的效能。

高职实践教学的教学过程管理

为了实现实践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更好地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根据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高职实践教学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实施。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

1. 做好实践教学前的管理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实践教学前应采取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管理,从而使实践教学的设计具有“四化”特征,即实践教学内容的科学化、实践教学结构的有序化、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实践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2. 做好实践教学中的管理

对实践教学方案实施的监督与管理,应从三个方面着手:(1)实施实践教学方案的教师对实践教学程序的自我管理。(2)学生干部在班级日志上如实记载实践教学的效果。(3)学校领导对不同时上课的教师进行听课抽查。同时,实践教学过程应符合“八性”要求:(1)实践教学目标的明确性。(2)实践教学内容导入的新颖性。(3)实践教学环节衔接的自然性。(4)实践教学过程的应变性。(5)实践教学手段运用的适时性。(6)实践教学结构的合理性。(7)师生活动的协调性。(8)实践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3. 实践教学结束后的管理

实践教学评估是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实践教学效果的评定管理办法包括,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让他们谈学生体会和对实践教学的意见;组织教师谈实践教学感想;其他教师和领导谈听课的感受;分析得失,进行归纳总结。

按照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督导,努力实现对实践教学质量督导工作实现目标管理、过程监控、信息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系统,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就是根据预定的标准,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实践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以及最终结果,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结 语

高职实践教学应树立新的质量观,建立长效的质量保障机制,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保证高等技术应用型和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引入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搭建一个集人力资源、环境设备和教学过程“三位一体”的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对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

校园劳动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基本认识:动因:发展对策

一、对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基本认识

职业教育坚持“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规律决定的。马克思曾说过:“从工厂制度萌发出来的教育同生产劳动详解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从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在中世纪便产生了传统的学徒制度,这一制度便是目前的职业教育的雏形。传统的学徒制度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使徒弟通过学习掌握师傅所掌握的职业技能。这种“一对一”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根据徒弟的个性差异实现因材施教,同时也能在具体的学习与实践中,建立良好的价值情感。

二、推动职业教育采用“工学结合”模式的动因

职业教育采用“工学结合”模式进行教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需求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书本的学习,但是专业技能则必须通过实践来掌握。从理论上来讲,只要职业学校具备相当的实训设施和师资,学生便可在学校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但是,在学校的实践中,学生会觉得只是实习,而没有真正工作的意识,这就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国外很多职业教育都采用“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也就是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出发,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在真正的工作中,掌握必备的职业能力。教学的需求促使学校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教学问题,使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成为具备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就业导向

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技之长,顺利就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得学生在校期间便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毕业之后也更容易就业。另一方面,“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也能够检验职业院校的教育水平和办学能力,便于学校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实施“工学结合”的专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一般比较旺盛。学生就可据此来选择专业,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就业导向促使“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同时也能更好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3.学费补充

实行“工学结合”,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便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训,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知识,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在企业顶岗实训的过程中,直接参与了企业产品的生产,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企业按照规定会支付给学生一定的报酬,学生从中便获得了顶岗实训补贴。学生可以将这些补贴用来贴补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这一因素也促使职业院校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下,一些学生通过顶岗实训甚至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这对贫困家庭的子女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会促使学生选报职业院校。职业院校的生源也会越来越好。因此,“工学集合”的教育模式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用的问题,也帮助职业院校解决了生源问题。

4.资源扩张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许多学校出现校舍不足、设施欠缺、师资不足、校园用地过少等问题,这些都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阻碍因素。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也都普遍在教育机构外寻找职业教育的办学资源。目前,许多职业院校都采用了“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三年的中等职业教育,有一年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训,这样就等于在中等教育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三分之一的学习机会。此外。学生的实训设备更新较快且价格较高,无形中增加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成本。职业院校采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就成功地解决了实训设备的问题。以上两个资源方面的问题也促使职业院校选择“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来解决职业院校的投入问题。

三、制约“工学结合”的因素

“工学结合”不是一个单纯的观念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

1.社会企业水平的制约

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完成工业化的发展进程,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并朝着集团化的方向发展。这些企业已经具有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力。而我国工业起步较晚,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大部分仍处在资本积累阶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发展资本不足,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参与职业教育。即使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具有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力,但是其数量较少,参与的程度有限。

2.机械化程度与劳动力的数量问题

发达国家的机械程度普遍较高,并且人口少,劳动力缺口较大,企业与学校进行合作,便可实现双赢。而我国的机械化程度整体较低,最重要的是,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众多,劳动力过剩现象普遍存在,这就降低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并且,只用人不养人也是我国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随着我国企业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劳动力过剩的情况还会加剧,这些都成为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关键问题。

3.国家财政投资能力的制约

工学结合的顺利进行,要么是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有着极大的渴望,要么是具有政府大量的资金支持。20世纪60年代,我国出现的半工半读热潮,一方面是企业有需求,另一方面是国家出台了相关的制度来进行保证。而现阶段,我国在政策和投资力度上都有所下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少了财力的支持,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也会有所下降。

四、实现职业教育“工学结台”的对策

我们只有认清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制约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来推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现。下面我就从“双师素质”型教师、项目化教学和工学结合的发展途径三个方面,来介绍实现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对策。

1.“双师型”教师

对于“双师型”优秀教师的培养,学校在选聘教师的时候,首先。应选择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经过专业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其次,学校应充分借助合作企业的力量。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学校可以将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送到企业进行培训和挂职锻炼,让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对其进行实践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最后,学校对新进的教师,可以采用“一对一”帮扶制度,让老教师与新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关系,互相学习,互相指导,共同提高其教学水平。

2.实行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是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以任务的完成来驱动,逐

渐将理论与时间进行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必须具备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在项目化教学中,如何选择项目。选择什么样的项目,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项目的选择,应源于企业,高于企业,选择的项目不仅要包含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保证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项目从计划、实施到完成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完成项目之后,看到项目的成果,便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工学合作的发展途径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模式,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寻发展,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职业院校要想保证其持续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加强工学结合的内部机制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任务。

(1)政府应积极支持职业院校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其做好制度、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服务。政府应出台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来保证校方和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减少校企间的摩擦纠纷,为其合作办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多寡作为评价、考核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而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2)职业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做好专业的优化设置工作,同时加强自身教学能力建设。职业院校的教育是学生顺利就业为根本导向的,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与市场需求关系密切。因此。学校要深入企业、深入市场,了解企业和市场的用工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此外,学校还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学水平,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在实践中,找到校企合作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双赢。

校园劳动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

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可以有效推进企业、产业与职业教育的进程,实现产业与专业需求对接、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对接、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对接、职业证书与毕业证书对接。从教学层面来讲,现代学徒制是根据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现状所提出的,是新时代我国高校快速发展的关键一步。

一、学徒制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我国针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已有显著的进展,但在学徒制的实施路径上,存在不同的观点。高秀婉(2012)指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学徒制体系,需要将相应的劳动制度与教育制度相融合,并在社会、学校、企业及政府四个平台的合作与支持下进行构建。也就是说现代学徒制应突破高校与企业的行政范畴,将人才培养体系所涉及范畴拓展到社会与政府部门,以此构建出符合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外部环境。郭全州(2014)则根据新时代下高校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教学目标,提出构建新型的现代学徒制体系,即将企业、行业、学校与政府融为一体,使政府与行业参与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重建学习载体,改革管理模式与教学组织,构建教学团队,建立基于文化价值的教学评价机制。陈庆武(2015)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政府为主的管理机制,通过产教结合的方式,实现对专业学生的教育目标。

(二)国外研究现状现代学徒制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机制,能够通过校企合作、制度改革以及社会实践的形式,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虽然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各国的运用情况不同,然而却被诸多国家视作推进国家发展战略落实的有效方略。英国学徒制主要通过设计培训计划,探究学徒制的使用情况,采用合理的手段构建出符合专业特点的学徒制机制,因此英国学徒制的基本特征是动态性、变化性,是可调节的人才培养机制;美国学徒制则主要以“岗位交互”的形式展开,根据不同学科及岗位的特征,制定双向评价体系,即专业教师通过学生的工作状况,对其理论应用情况进行考核,企业则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可以说西方学徒制体系更加灵活、更人性化,能够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当前高校的教学需求出发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方向、方法、内容进行调整,以此解决现代学徒制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我国高校在采用现代学徒制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时,可借鉴西方相关理论与研究,以此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徒制培养体系。

二、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问题

我国酒店管理专业是面向酒店管理方向开设的学科,是结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学生就业需求形成的应用型学科。传统教学体系中,高校在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组织管理、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体系中,缺乏对社会经济的探索意识,难以从社会发展特征、时展规律的角度调整并完善现有的专业教学体系,造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无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提供助力。

(一)课程设置不符合岗位需求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整合,难以有效摆脱应试教育及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高校教师通常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将理论知识作为专业教学的主体,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过程,简而言之,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有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的倾向。由于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岗位实践经验,无法通过合理的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对岗位知识、岗位技能以及岗位要求的了解,进而致使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无法满足酒店管理岗位的人才发展需求。在教学评价的层面上,酒店管理专业通常将相关理论作为考核重点,而涉及酒店管理基础的案例分析、管理方法以管理策略则难以得到重视,因此部分学生为在专业考核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将精力集中到对相关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可以说专业教学与岗位需求相脱离的问题,主要源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必将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的不足。

(二)缺乏长远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要加强教学与社会的衔接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体系,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组织开展更加有效、丰富的技能训练与知识传授机制。然而,我国部分酒店在校企合作中通常采用形式简单的培养模式,即通过短期培训,将从学校招收的学生直接投入到具体工作中。因此高校学生在岗位实训过程中,缺乏与高校教师交流理论知识的机会,无法对岗位实训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进而失去校企合作的教育功能。此外,高校教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身份的限制,难以对学生的实践内容及实训岗位进行安排,致使教师无法从服务教学、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构建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校企合作模式中,高校与企业的教学理念存在相互对立的情况,常常出现实践经验与专业理论相冲突的问题。因而学生在具体的岗位实践时,极易对高校现有的理论体系产生质疑,无法发挥高校专业教学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三)高校与企业的文化兼容问题现阶段酒店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缺乏与酒店企业的文化共融与对接,造成校园文化缺少教学特色与职业气息。通常来讲,高校学生在实践关系、人际关系、价值理念等层面的认知与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异性。而高校缺少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对接,难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致使大学生形成行为差异与心理差异,进而造成排异反应。换言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心理感受的重视,无法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进而在校企合作中,忽视学生的思维特征与心理差异,难以发挥校企合作真正的效用。从酒店管理的角度来讲,酒店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过渡机制”,即学生从校园过渡到企业的制度与体系,通常以现有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以及工作氛围,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工作,迫使学生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体系,以此适应酒店现有的文化氛围,因而导致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限制。陈元宿(2009)指出,要想学生真正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发挥校企合作真正的教育效用,需要企业与高校提前为学生适应企业文化环境做好准备。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生才能有效地从事岗位工作,着力探索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三、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策略

(一)制定法律法规制度为增强酒店与高校的校企合作质量,需要建立并完善有助于推动校企合作的法规政策,制定相应的制度举措,管理、规范、支持酒店的参与。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明确实施细节,确定酒店与高校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义务与权利,奖罚分明,保障相关政策的充分落实。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明确校企合作中的现代学徒制内涵,制定相应的辅助措施,促使在管理与运营层面处于领先地位的酒店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模式中。其次,对酒店与高校的文化环境进行规定。针对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存在严重的社会适应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结合教学与管理实际,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方式进行规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涯,在保障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渗透企业文化、社会价值体系以及酒店文化内容,使学生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提前接触酒店特有的文化氛围,进而为后续的实践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二)建立三段式培养体系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应结合现代酒店的特点,构建“酒店认知+专业学习”、“技能实训+技能学习”、“综合实习+职业养成”的三段式培养体系。在三段式培养体系中,高校要将学生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所学习的专业课程作为校企合作的基础,根据现代酒店的人才培养需求、企业战略需求以及岗位技能需求重新规划并编制教学内容,使其真正满足酒店的发展实际,提升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衔接程度。而在第三学期与第四学期,高校要结合酒店管理学科的技能课程,安排学生到酒店进行实训,将酒店作为高校教学的第二课堂,使酒店经理成为高校学生的技能讲师,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岗位上运用课堂所学到的技能。而在第五学期,高校学生可在学校完成相应的项目学习目标,以此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而第六学期,高校应引导学生根据岗位实训经历,撰写相关的学术论文,使其深化对酒店管理的理解,进而考察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应用能力。最后,在顶岗实训阶段,酒店负责人应根据高校的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现状,制定相应的培养机制,使学生在学徒制的影响下,更好地了解企业,认识企业,并将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酒店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需求。

(三)构建有效的导师制度针对酒店职工流动性大的问题,高校可通过构建“3到1”的导师制度,确保现代学徒制的稳定性。首先构建学徒制研究小组,积极探究酒店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路径,探析校企合作模式下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路径;其次,构建“校外+校内”的企业导师制度。即由在校学生、往届毕业生、企业师傅“结成对子”,不定期地安排师傅进入学校开展相应的技能指导活动。结合高校现有的实训体系,酒店通过相应的激励制度,选拔符合高校教学需求的员工,建立人才培养队伍,并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具体实训要求,委派相应的任务。另外,高校还应通过讲师评定的方式,提高企业师傅的积极性,使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制定学校导师渗透制度,即根据酒店实训情况,制定分组教学模式,即企业师傅负责技能培训,导师负责理论解答与生活辅导,此过程需要高校与酒店预先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论,以此实现统一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教学目标。

四、考核评价

现代学徒制能否得到有效开展,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作为保障。在对学徒能力进行考核时,要以实际酒店的SOP、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为导向,以学徒能否获得国家、行业的职业资格为抓手,鼓励学徒学习酒店管理专业需要的实践操作技能,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持证上岗。在给学徒定岗时,要依据考核结果的全面性以及客观性,从学校、企业、师傅、同学等方面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评价定岗。通过互评手段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汇总与反馈,形成一个考核的有机整体,实现考核主体的多元化。首先构建校园教学考核制度,教师转变传统“总结考核”的模式,引入过程考核体系,即在学生学习或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成绩、专业表现进行评价。以三段式培养为例,高校应在学生实训后对学生进行统一考核,并结合学生理论成绩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其次,构建学徒培养机制,高校帮助企业构建学徒评价标准,根据企业师傅评价的情况,对学生实现情况进行把握,进而结合总结性考核,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

结语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结合社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然而现代学徒制是依附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机制,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应加强与酒店企业的教学合作,并通过制度建设、教学设计以及合作模式的改革,彰显现代学徒制在教学领域的先进性、时代性以及必然性。

参考文献:

[1]葛玲妹.现代学徒制“四维立体”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7(11):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