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力环保工程

电力环保工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力环保工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力环保工程

电力环保工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在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人类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辉煌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了,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保护环境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实行“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我国的水力资源及其丰富,为了更好的合理开发利用水力资源,必然需要建设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但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

水利水电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协作部门多,受自然资源、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很大,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贯彻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水利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法规,并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及其他资源市场条件的影响,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总要求,在经批准(审查)的江河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或专业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开发目标和任务,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工作,并在对资金筹措进行分析后,择优选定建设项目和项目的建设规模、地点和建设时间,论证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初步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主要任务是防水害、兴水利,并以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为前提条件,努力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经常是在河流上进行,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施工导流、围堰填筑和基坑排水是施工进度的控制因素。

2)水利水电工程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谷地区,远离后方基地,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机械设备的进出场,成本费用高,价格波动大。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工程量大,技术工种多,施工强度高,环境干扰严重,需要反复比较论证和优选施工方案,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环境的种种不利影响,针对这些本文提出以下保护环境的措施:

a.粉尘污染控制措施:

1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粉尘污染,在选用或购置施工设备时,都选配或安装有效的除尘装置,且除尘装置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行。2工程开工前,制定除尘实施细则3配备洒水车,定时对施工道路洒水抑尘,在汽车扬尘易发路段减速行驶。4出渣采取湿法作业,降低作业点的粉尘。5水泥、粉煤灰运输采用密闭状态良好的容器封闭运输,混凝土拌和站采用除尘设施和设备。6在取得许可前,不得任意安装和使用任何对空气可能产生污染的锅炉、炉具等,以及产生烟尘或其它空气污染物的燃料,也不得在工地焚烧残物或其它废料。

b.交通废气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期间,各施工作业点空气污染物排放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在施工场界及敏感受体附近的 NOx、SO2、铅化物的浓度能达到国家的控制标准,尾气排放尽量达到欧Ⅱ以上排放标准,对排污量大的车辆及燃油机械设备需配置尾气净化装置,执行《在用汽车报废标准》,推行强制更新报废制度;

c.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1使用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车辆。2加强道路的养护和车辆的维护保养,降低噪声源。3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低噪声设备和工艺,降低源强。开挖钻机、混凝土拌和系统等高噪声机械安装降噪设备,从根本上降低源强。4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达到减少运行噪声的目的;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振机座降低噪声。5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少高噪声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禁止产生任何断续的高强噪音的操作。6注意施工人员的合理作息,增强身体对环境污染的抵抗力。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操作培训,减少突发事故和突发噪声的发生。对高噪声区作业人员可采取配带耳塞或耳罩、耳棉等可靠的个人降噪防护措施;

d.固体废弃物料控制措施:

在工程生活区范围内设置必要的生活垃圾收集点,及时清扫生活垃圾,并将其定期统一运至指定地点;

e.水污染控制措施:

水污染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1生活污水经排水沟集中后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可用于道路除尘降温、浇灌花草树木等。2为保护生态环境,在水利水电工程主体施工区、砂石加工系统、混凝土生产系统和各制浆站、混凝土预制构件厂等附近均设废水处理池,分别汇集各部位的施工废水。施工废水通过污水泵抽排至废水处理池进行处理,达标后通过水泵抽排至道路养护车用于道路除尘降温。

f.做好施工场地、施工使用道路及所使用的渣场的水土保持工,工程结束后需按规定进行场地清理。

5结论和建议

根据以上对水利水电工程的介绍和水利水电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认识到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有些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我们是可以控制的,但需要我们认真落实好国家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各地环保部门的规章制度,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协调好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件

[1] 齐锐昌.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关键技术[J].中国水运,2011年09期.

[2] 杨国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环境影响及对策探讨[J].建筑与工程,2009:25.

电力环保工程范文第2篇

本工程为我市府河堤防涵闸及险段护坡工程,该工程承担我市东部及相邻云梦县农田灌溉和防汛抗旱及供水养殖的重大任务。该水闸工程按照1级标准进行设计,建筑物级别为1级。在工程施工场地内存在软土地基问题。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为了能够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经过分析,本工程决定采取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以下将结合钢板桩围堰施工过程,阐述环境保护措施。

2.钢板桩下沉和围堰合拢施工

2.1施工工艺

在钢板桩下沉施工过程中,应先将钢板模板运输到施工平台处进行拼装。一圈模板拼装完成之后进行下放,并做好固定措施,接着进行第二圈的拼装和下放,直至完成全部圈的拼装和下放施工,最后让其在自重的作用下下沉进入到水中。钢板桩下沉完成之后,需要在其周围设置一层土工布,同时在其设置装有粘土的编织袋。而在围堰的内部则需要放置石块。接着开启泥浆泵进行抽水以此进行围堰渗漏情况的检查。在钢板桩围堰的施工过程中,围堰的合拢是一个关键工序。合拢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围堰的渗漏企管科。因此在进行钢板桩围堰的拼装之前,应先对每块钢板桩的尺寸进行测量,同时经过合理的计算和选择,从而确保合适的钢板桩拼装方式。

2.2环境保护措施

(1)在本工程围堰的施工中,应考虑采取措施确保河道内水系贯通、渔船通航以及洪水期排洪,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河道的具体情况,将施工项目化分成7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分三段进行围堰的修建施工。围堰的施工按照先两端后中间的顺序进行。当围堰两段施工完成之后再进行围堰中间段的施工。施工中应在合适的位置处架设临时拱桥,保留通道,这样可以确保围堰施工不对水系的畅通和来往船只造成影响。

(2)在围堰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施工对河床造成扰动而引起泥沙浑水渗透到围堰,同时还应防止施工机械的油污对河水造成污染,本工程采取了以下的保护措施:

①确保施工材料无污染。本工程中进行围堰施工,需要采用的各种材料包括木桩、槽钢、钢板桩、钢管以及土工布等。为了确保各种施工材料的干净清洁,在施工中,应将这些材料安放在河道区外指定的堆放场地,在堆放场地内对这些材料进行清理,将材料表面的油污以及杂物等清除干净,确保清洁之后方可在施工中进行使用。

②设置围挡、控制浊水扩散。在围堰施工之前,为了避免河床扰动会引起浊水的向外扩散,在围堰外侧设置彩条布作为围挡,其位置安排在围堰外侧60m的位置处。这样可以将施工中所引起的泥浆污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其向外侧进行扩散,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机械设备出现漏油的污染。围挡修建完成确保合格之后,方可进行围堰的修筑,

③加强作业机械检修,防止跑冒滴漏。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从而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施工机械设备应严格避免柴油、机油的泄露而造成河水的大面积污染。5t以上的施工作业和运输的船舶,应设置油水分离器;各作业船只应配置两卷吸油棉,在施工中一旦出现漏油的问题,可以及时采取吸油棉对漏油进行清理,以避免漏油的扩散。

④施工泥浆静置、限定排向。本围压的南侧离岸边较近,该区域内无人进行水产的养殖,因此将围堰南侧作为泥浆的排入区域。在泥浆排入之前应先对泥浆进行静置和澄清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泥浆对围堰北侧养殖区的污染。围堰内的淤泥清理处理之后,也同样将其放置在围堰南侧的近岸位置,通过泥浆车将淤泥运输到指定位置进行堆弃,而不将淤泥堆放在围堰内。

⑤当进行围堰内施工便道的施工时,其所使用的材料应尽量选用污染小,易清理的材料进行铺筑。而进行便道施工时,其底层材料应选用承载力好的砖渣或者较大粒径的碎石,面层材料则应选用二灰碎进行硬化,其处理后的为30cm。在施工中还应按照做好洒水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扬尘的问题。

3.钢板桩拆除

3.1施工工艺

在进行钢板桩围堰拆除施工过程中,应先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将围堰内的支撑一一拆除,同时进行围堰内的灌水。水位应控制在高出围堰外水位1~1.5m的高度,这样可以在水压的作用下,使钢板桩与混凝土之间部分脱离。接着则进行钢板桩的拔除。钢板桩的拔除应从下游开始,选择一块较易拔除的钢板桩进行。拔除施工应按照从下游沿着两侧向上游的顺序依次进行。当钢板桩拔除之后,在其搬运过程中应确保轻拿轻放,避免出现碰撞而导致钢板桩出现破损。

3.2环境保护措施

①围堰的拆除施工与围堰的修建过程工序相反,措施基本相同。当进行围堰拆除的时候,应将所取走的土体进行还原,尽量确保河底恢复到施工之前的样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土体还原之前,应先对土质进行检查,确保无污染之后方可还原。在围堰拆除之前,应将施工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清理干净,同时清除所有的施工痕迹,并上报环保部分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合格之后方可正式开始进行围堰的拆除施工。

②对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机具、配筋以及固态浸油废物等,应放置在指定的位置集中进行收集、封装,并且将其运输到垃圾场进行处理。在雨季,应避免雨水对废弃物造成冲刷而引起有毒液体的渗出,这些有毒液体一旦渗出会造成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河水的污染。

4.结语

电力环保工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生态环境的质量与人类息息相关。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新时期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上和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做到双赢。

一、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水利工程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调水、渔业、旅游、航运、生态与环境等综合作用,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对于缓解世界的能源危机,提高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河航运发达,非常有利于水电资源的开发。目前我国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率约为26%,那就意味着还有70%以上的水电资源待开发,[1]所以我国水电的建设任务还十分繁重。

二、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修建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主要有对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和生物物种的影响等,所以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局部气候受局部上部气流控制,修建水利设施,会使工程上部空气湿度增加,因而会对局部气候产生一定影响。第一、对降水量的影响。降水量肯定会相比原来有所增加,由于水利设施的修建,会聚积大量的水,在光合作用下,水增发的量远远高于原来的量,形成大量的降水。同时还会改变降水地区分布。积水区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相关资料表明,“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区降雨则有所增加,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而降雨增加,而背风而降雨则减少。”[2]第二、对水文的影响。水利设施的修建对下游河水流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对下游的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水利设施蓄积了汛期和非汛期的河水,从而导致下游水流量大幅减少,水位下降,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生态问题。例如,下游的湖泊会因此而导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位也会下降;下游水量减少,对下游的航运,养殖业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河水自净能力的下降,也会导致水质恶化。第三、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水利设施建成后,局部水域会出现相对静止的流动状态,为浮游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在泥沙大量沉积后,水质的光合作用明显增强,水量上涨后会淹没一些地方,导致盐类和植物分解物溶于水,使得浮游植物得以大量生长。水库蓄水后,也就切断了泅游性鱼类的泅游通道,这势必会导致该种鱼类的死亡,从而引起生物多样性退化。第四、对土壤的影响。在浸没的地方,空气流通差,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繁殖能力差,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动植物生长。水位上升后,地下水位也随之上升,因此,土壤出现沼泽化,过于涝的土壤使动植物难以存活。第五、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首先,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疾病直径或间接来源于水体污染。其次,水位上涨后,可能会对某些景观古迹带来一定影响。最后,水利工程的修建肯定要产生人口迁移,对迁移人民产生了一定影响,对土地的使用造成了巨大压力。

三、环境保护的措施

水利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原来的状态,使原本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只要遵循“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设计,我想大部分不利影响都可以得到控制。水利设施能否带来高质量的环境效益,能否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是一个水利设施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增强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把环境问题放在第一位。深刻考虑到工程对环境的的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对工程的要求,不仅要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要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加强对水利工作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程度。其次,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标准评价体系。修改评价体水利水电工程的指标体系,在施工前要全方位、科学合理的对工程地点的地质、环境进行考察、评估;进一步完善审批前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手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引导,力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小,我们收获的效益最大。最后,建立局部区域环境监测体系。由于我国生态与环境监测方面技术薄弱,加上资金的缺乏,导致我国无法建立庞大的环境监测系统,但是,建设局部区域环境监测系统还是可行的。建议在已有的水文和水质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选择重点水利工程区域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水文情势、局部气候、河道泥沙、鱼类渔业、水质、水生物、岸边植被、鸟类、水力发电、当地文化等开展全面的分析”。[3]必须对工程附近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作全面地了解,对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危害采取措施能提前预警,使各方面的损失达到最小。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我们国家在水利水电工程上必须迈出的一步。综上所述,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我们要努力寻求减轻不良影响的措施,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电建设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建设体系,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作者:赵欢 单位:扬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钟华,何家华.浅谈水利工程刘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J].民营科技,2010.

电力环保工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环境保护;保证机制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关键的组成,应该从工程的各个阶段来进行综合的考虑,并且必须要将环保和其他的专业进行联系,并且由传统的水利工程正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这样能够使得工程的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努力做好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

1.水利水电工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但许多工程的环境保护投资在评估中被较大幅度核减,致使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无法完全落实。

1.1、土地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一般情况下会对很大一部分的土地进行淹没,以及为了进一步扩大水利水电工程的范围而进行的毁林开荒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在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中出现水库岸堤崩塌的情况是比较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地层的震动,诱发比较严重的土地地层构造问题,同时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成以后,进行蓄水作业的过程中,随着地势的增高,会引起水库周边土体的盐碱化问题,这对于土地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

1.2、陆生生态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会影响当地土壤环境,在水库拦蓄的作用下,下游洪泛平原的淤泥肥源将会不断减少,土壤肥力不断下降,以至于土壤长期处于地下水位过高的过饱和水分状态下,最终会引发土壤次生沼泽化、盐渍化、潜育化等不良现前,即土壤环境的改变,严重影响陆生植物的正常生长。比如:库区蓄水会淹没土地资源,清除植被会损失生物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施工建设会破坏植被,污染居住环境,引入异源性疾病等等。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一旦引入外来物种,则会出现竞争捕食、改变生境、传播疾病等现象,直接威胁本地生物,不利于原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破坏区域生物多样性。比如:在水利水电施工的干扰下,会恶化施工区鸟类和兽类的生活取食环境,迫使这些生物远离栖息地;水库蓄水淹没森林,工程建设破坏地表植被;新建城镇、新道路系统分割并侵占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这一切都会改原始生态系统,威胁生物生存,加剧物种灭绝。

1.3、区域虫害问题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其周围的空气的湿度往往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往往会诱发一些潮湿性昆虫的滋生,随着这些昆虫的不断增多,给周围的植物以及相关的农业作物带来的影响往往是比较巨大的。同时随着昆虫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引起相关传染病的发生,这对于人和动物的影响是比较巨大的。

1.4、周边生态平衡

工程实施产生的有形污染对于水文结构,水体土壤环境,地理结构的影响在上文已经分析,工程产生的无形污染,例如噪音和过于频繁的人类活动,将影响到周边生态平衡。噪音污染会影响到周边动物的栖息环境,可能改变周边生态环境食物链和生物组成,从而打破生态平衡。类似的,生活活动也将影响到生物的栖息环境。另外,工程实施过程的废料,化学污染等也将影响周边环境中植被的生存环境,生态结构在生产者,消费者等多个层面受到破坏,严重可导致工程周边生态平衡的彻底崩溃。

2.加强对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措施

2.1、从根源上进行预防

首先,在工程设计环节,仔细研究每一个执行步骤,全方位考察是否会产生影响,产生何种影响,如果产生了影响是否可以通过相应手段消除。从整体分析,从根源上避免问题的发生,对于工程进度,工程预算和工程善后来说是最优解。在工程设计环节应当做好各个环节的考察工作,设立专门的生态环境监督小组,负责实地环境考察,结合工程设计,找出工程与生态环境不相协调的部分,及时作出修改;对于工程技术达不到,无法避免的问题,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执行办法,未雨绸缪,提前设计好消除影响的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从工程的设计环节就尽量避免问题的发生,对于工程来说是高效的。

2.2、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环境保护

建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坚持%谁开发、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重要原则。通常情况下,水电企业可以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基础上,设置一些过鱼设施,或者设置基本的增殖放流和生境补偿措施,这样有利于协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水生生物保护之间的关系。比如:由于开发河流会对水生生物造成负面影响,这时就要积极采取过鱼设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渔政等相关措施,同时还需要人工增殖放流等补偿措施,主要用来防止生物资源的衰退。在水电工程施工中,需要加强环境管理,主要从大气、噪音、水体等方面来展开监测工作,并且要实时掌握施工期间的当地环境状态。与此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工作人员应当立即处理,决不允许任何潜在的污染源蔓延滋生;对于施工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一定要处理干净,而且要在完工后做好景观恢复和绿化工作。不管怎么说,杜绝破坏生态环境.需要加强施工环境保护工作。

2.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是非常低的,甚至有些水利水电工程单位,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完全忽视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引起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的水利水电建设单位在进行水利水电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使生态环境保护全面的贯彻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中,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嵌入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这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水利水电工程是非常有帮助的。

3.环保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

水利部于2007年2月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估算编制规程》(SL359),2011年1月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L49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经修订后也即将。但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概算定额,尽快完善概估算编制体系,将SL359规程纳入概预算范畴,首先让各部门都认同该规定。三阶段编制规程是规范各阶段设计深度的标准,建议尽快实施。同时要加强环保投资编制人员的培训,使得专业人员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和规范。通过培训让工程设计人员提高环保意识,了解项目建议书阶段环境影响篇章的重要性,说明环境保护目标和开展环境现状调查的必要性。对于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和环保设计人员,还应宣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程规范主要内容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估算编制,重点培训环保投资项目划分、费用组成、基础单价和工程单价及独立费用编制方法等。

结束语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以得出:(1)在提倡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对水资源进行分层的环保措施,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坝等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2)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水利相关管理部门除了必须要执行本部门的职责之外,还必须要建立沟通的机制,共同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春华,蒋成杰.浅谈巴中水利工程环境影响与控制措施[J].陕西水利,2014,02:45-46.

[2]闫俊平.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4,01:71-75.

电力环保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水利水电;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了进一步满足我国社会建设发展需要,近几年水利水电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在各个主要流域上都建立了水利水电工程,使得我国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一些水利工程甚至建设在人员稀少,但是水能资源丰富的偏远地区。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占地面积一般比较广,要开设运输通道、料场、弃碴场、办公区、建筑工地等多个区域,而且这些区域一般都在野外,这就很容易破坏周围的环境。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必须要重视环境管理工作,要全面保护周围的生态系统。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施工单位的管理,也需要政府加强自身监督力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一、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建立完善的保护系统

要想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更好地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首先必须在施工之前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力度。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单位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法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将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相关单位需要结合周围施工状况建立环境保护体系,这一体系中项目经理负责领导,生产经理负责管理,各部门都要参与其中。其中在进行工程管理时,相关部门要改针对工程项目提前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方案以及环境保护措施,要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环境污染处理问题,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此外,工程管理部门还需要针对项目本身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其他部门在施工过程对环境的破坏,真正做到环境保护。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和破坏现象,质量安全部门应该及时提醒,并且要纠正错误的施工方式,尽可能减少由于水利水电施工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在施工过程中除了工程管理部门和质量安全部门其它各部门也要对环境保护工作起到足够的重视,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力度,对于自身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定期举办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培训和考核,尽可能降低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几率。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毒、尘、噪音等问题,处理好工程废水和生活废水,保护环境,实现绿色施工。

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新建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比如火力发电厂,与传统的工程相比较而言,可以有效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属于清洁型能源产业。从长远的发展视角来看,对环境保护非常有利。同时,还可以有效调节水径流量,控制和减少洪涝灾害,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新建水利水电工程会对局部区域的环境和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2、不利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对策,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修筑一些临时性的基础设施,所以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土地浪费,并对植被造成严重损害。由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大型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森林、湖泊和水土等自然环境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从长远的发展视角来看,会对施工现场的土地利用、交通路网、就业、技术进步、生产力布局和区域文化等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农田、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其次,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工业、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会影响地表水质。再次,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很多废弃的固体建材,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土地造成严重的污染。最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会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产生的大量尾气、尘埃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影响周边住户的生活,对动植物也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此外,水库水位抬高、水情变化等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变化。比如,水库周边滑坡或坍塌时,易发生地震;泥沙冲淤对航运、水质的影响非常大;地下水位抬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或者沼泽化;水道径流会影响下游的环境。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噪声污染的控制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一般所使用的设备都为大型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就会产生极大的噪音,形成噪音污染,这不仅会影响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也会对施工周围居民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噪声污染产生足够的重视,要使用相关的降噪方法,防止噪声污染。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所使用的机器和设备要满足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尽可能选择使用低分贝的施工设备;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打桩机、混凝土振捣棒以及运输车辆等施工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对噪声超过我国规定的设备及时的进行维修或更换;合理安排石料等建筑材料的运输时间,限制车速,禁止在运输过程中鸣高音喇叭,减少材料运输噪声对施工地的环境污染;对施工地的混凝土和砂浆搅拌机等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的位置,尽可能的远离居民区,防治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生产;空压机等高噪声的机械尽量安排在洞内作业,如果要露天作业应建立隔音间,降低施工噪声。

2、空气质量的保护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大气污染问题。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对表面土层和砂卵石进行作业时通常可以直接采用挖掘机械进行挖桩,但是在挖掘岩石层时应该选择凿裂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中的粉尘,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其次在运输水泥、灰煤粉时要选择密闭式的运输方法,也就是在装卸过程中使用除尘方法,运输过程中采用密闭方式。这样才能防止大气污染;三是在制作混凝土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大气污染,要在拌合过程中安装除尘器,并且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防止粉尘对大气的污染;四是在施工过程中严禁焚烧生活垃圾和施工垃圾,特别是一些有毒的垃圾,这样才能进一步保护施工人员健康,防止大气污染。

3、体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环境保护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必须要对这一问题起到足够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力度,采取适当的措施,全面保护工程周围环境,防止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实现绿色施工,更好地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实现人类生存与自然法展的和谐共处。

4、水土保持措施及环保防腐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渣场,应当严格按照“先挡后弃”的原则有序堆渣。明挖作业面一定要布设截排水沟,并不断完善排水系统。将施工期临时支护、永久支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对开挖边坡进行及时的支护。施工区和生活区各道路的高陡边坡要严格按照要求挡护,以防边坡失稳、坍塌和滑坡,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在沿江河两岸布设钢筋石笼挡护网,杜绝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料倒入江河,堵塞河道。沿江河两侧建设混凝土护岸工程,以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

结束语

环境保护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必须要对这一问题起到足够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力度,采取适当的措施,全面保护工程周围环境,防止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实现绿色施工,更好地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实现人类生存与自然法展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王树峰,李志彬,张会竞.如何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