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安全健康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见刊心理 教育防范
一 、学生心理问题会引发安全事故
资料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其导致的恶性事件越来越多,例如复旦大学杀人案等。此外,心理问题还导致了行为偏差问题,这些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且没有停止的趋势。这些悲剧的发生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其家人、同学造成伤害,还会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导致这种悲剧增加。悲剧发生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但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学生自己的心理问题、家庭的原因、学校教育的因素以及社会风气的影响。其中当事人不能合理的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是最主要的原因,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在遇到巨大困难后,他们发泄自身压力时往往会产生一些过激的言行,因此,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关心和重视。通常来说,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当事人的心理成熟度比较低,遇到问题时,不能够冷静思考,对事情的分析往往是主观的且带有一定情绪的,这种情况往往导致暴力或者杀人等过激行为;第二,当事人有性格缺陷,例如自卑或者自闭等,这种人往往心理承受力较低,经常压抑自己的情绪,极易导致离家出走、沉迷游戏以及自杀等问题行为;第三,当事人出现心理问题时,自我调节能力不强,不能够合理发泄情绪,导致更严重的身心问题出现,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安全水平,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一)专人进行心理疏导,健全心理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辅导工作还处在初始阶段,专门的心理疏导人员只存在于一部分大学,有必要提高心理辅导的广泛性;其次,提高心理疏导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正确区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们进行及时、科学的心理指导;最后,理论结合实际,建立起健全的心理教育体系,使心理安全教育更加专业、科学,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
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进行管理,具体做法为建立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中心,然后逐级丰富,向下延伸至各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以及宿舍成员,形成六级网络,进行全面管理。新生报到时,师兄师姐、班干、辅导员以及专业老师等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细致广泛地做好心理工作,因此,各级人员具有过硬的心理教育的知识和能力非常重要。
(二)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学校应该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最高目标,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其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积极努力,迎难而上,忽视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乐观的生活和学习,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第二,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现状进行普查,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邀请一些相应领域的专家针对具体问题举办讲座,通过讲座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信息,使正能量遍布学校,使学生们能勇敢的面对和接受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并努力客服问题,改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第三,开设心理知识理论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对自己要学习的课程具有充分的自由和主观能动性,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对不同的课程进行选择和学习,目的是解决困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大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
团体咨询:以前曾经有人对心理团体咨询进行了研究,旨在确定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能够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显示,团体咨询能够在短期内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它有广阔的前景。一些日常工作表明,比起参加讲座,学生更愿意选择团体培训,他们参与团体培训的程度更高,而且他们能够在培训师的引导下认识和接纳自己,提高自己。
第四,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让他们更了解生命的本质,对于生活中的困难要勇敢积极的面对。当今社会全球化迅速,各种思想百花齐放,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竞争和压力,因此,高校要适应时展,不能只是传授知识,还要教育学生重视生命,加强学生的本性教育,让学生对自己的生命价值有更深的了解,“为何而生”以及“何以为生”,帮助学生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以及自信心,能够以平静、豁达的良好心态对待周围的事物,从容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怀着健康向上的心态走好自己将来的每一步。
三、整合资源,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
学生的教育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第一,学校教育。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第二,家庭教育。它能够有力地支撑学校教育,是其坚强的后盾。第三,社会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缺乏,为了解决该问题,各学校可以联合专业的心理医院开设“学校-医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心理疾患方面进行长期的防控合作,开设“学校-医院”24小时心理咨询和辅导援助热线。医院医生和心理专家担任大学的心理教育顾问,接待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专题研究,并培训相关人员,以便于更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艾滋病; 健康教育
我国艾滋病(AIDS)已进入快速增长期,预防与控制AIDS的广泛蔓延已经到了关键时刻。由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及疫苗,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预防AIDS 手段。大学生是性活跃与思维活跃的人群, 积极开展预防AIDS 的健康教育, 对预防和控制AIDS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对北京市15所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于2006年11月~2007年12月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市15所大学中抽取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776份,其中男生占48.0%, 女生占52.0%;参与初始调查者461人,参与艾滋病健康教育后调查者为315名。
1.2调查方
法采用横断面现场问卷调查及干预的方法,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进行教育组和未进行教育组使用统一评价问卷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知晓率的评价。评价问卷参照国内同类研究资料,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知识来源及对艾滋病态度等。
1.3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讲座、展板、校园广播、咨询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远离,预防艾滋”、“生活技能培训―正确使用安全套”等专题教育。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EXCEL输入数据,用SPSS11.5 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
2结果
2.1 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状况
为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健康教育前、后对参加讲座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自编《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问卷》的调查。评价问卷一共包括56个项目,内容涉及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以及艾滋病的易感人群等。测试在学校老师的配合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将调查表发到被调查的班级,再由调查员收回审核,采取无记名自填表答卷方式。
2.1.1 掌握较好的内容结果显示,56个项目中,部分知识在干预之前大学生就有较好的掌握,知晓率达到80%以上。其内容涉及艾滋病简单传播途径、危险等,具体内容见表1。
2.1.2艾滋病知识来源对两组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来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相关知识大多来源于报刊杂志、广播、影视、父母,还有学生自己翻看医学专业书、与朋友交流,以及经由其他途径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而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较少来源于老师和学校,可见高校这一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加强的。见表2。
2.1.3 大学生安全调查
2.1.3.1 婚前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之一是。本次调查还针对大学生安全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1.2%的学生发生过婚前,且其中大多数知道使用安全套进行自我保护。
2.1.3.2对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艾滋病采取措施 有82.9%的学生表示愿意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其他学生还有选择私人诊所、校医院、自己买药等。
2.1.3.3遇到问题求助对象大学生多数没有和家人住在一起,当被问及如果遇到诸如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这样的问题会向谁求助时,结果显示排在较前的是同学、网络,其次才是父母,老师等。
2.1.3.4关于意外怀孕学生们大多(77.1%)选择如果怀孕会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相关的处理。选择向家长和老师求助的较少(12.4%)。
2.2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
本次研究采用现场干预的方法,在对部分大学生进行现场艾滋病行为态度相关调查之后,对左右参加活动的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教育后再随机抽取另外一部分学生进行干预后调查。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主要为:发放艾滋病健康教育手册,艾滋病健康教育展板展览,并请了知名的心理学、性医学专家进行现场讲座以及小组讨论。教育之后用同样的评价问卷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表现、艾滋病感染相关的危险行为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等方面知识均有提高。
2.2.1教育后知晓率提升的内容根据776名同学对《艾滋病健康教育评价问卷》的填写,对项目进行描述分析,结果发现,有关艾滋病基本患病知识、预防、危险人群、患病者态度等内容知晓率均有提升,对有所提升的项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经过教育有了较大的提升。对诸如某些日常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这样的内容的知晓率基本达到85%以上。大学生经过艾滋病健康教育之后,对于与艾滋病有关的一般常识的知晓率有所提升。如:感染HIV不能马上检出、HIV感染者未发病可传染等常识的知晓率均明显提高。
对患有艾滋病的患者的态度通过教育亦有所提升。例如,对于同意为感染HIV的同学提供直接帮助的同意率经过教育之后达到84%。
2.2.2教育后未有较大变化的内容教育之后,我们也发现对于某些内容的了解,并未发生较大的变化。内容如表4所示。这些内容在教育和未教育组之间知晓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但是分析之后发现,两组的知晓率亦达到70%以上。其中只有“HIV感染者是无辜”这一项教育和未教育组同意率均为达到50%,可能与前述大学生对婚前等与艾滋病患病相关联行为的态度有关。
3 讨论
本项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健康教育前后的认识有所不同。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艾滋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等均有了更多的了解。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孙江平, 马迎华, 陈虹, 等. 中国5省市中学生危险行为现状-艾滋病及的知识态度行为[J]. 中国学校卫生,2001,22(3) : 202-204.
2 张毅. 国内外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3,20(1):12-15.
3 胡云,史勇成,吴梅芳. 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J]. 中国校医,1997,11,(1):68-69.
4 常爱玲,李颖林,南海涛.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J]. 中国健康教育,2001,8(17):476-478.
5 陈钢,顾. 浙江省580名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信行调查 [J]. 中国健康教育,2001,17(2):107-108.
6 樊晓光,李介伯. 青岛大学新生艾滋病知识现状与需求调查分析 [J]. 中国学校卫生, 1996,17(1):31-32.
7 王书梅,黄敬亨,王礼康. 上海高校学生艾滋病相关问题调查 [J]. 中国学校卫生,2000, 21(3):172-173.
8 施榕,丘新尧,毛达娟,等.上海市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分析 [J]. 中国学校卫生,2000,21,(1):10-11.
9 花静,朱虹,古桂雄. 综合性大学预防艾滋病知信行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4):338-341.
10 陈永金. 临沂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2):100-101.
11 曹志友,曲保忠,王新成,等. 在校医学生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6,2:29-30.
12 裴泓波,李莹,等. 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讲座干预效果评价 [J].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40-841.
13 梁少明,江汀. 2562名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信行调查 [J].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7):493-495.
14 刘颖明. 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策略 [J]. 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49.
关键词:90后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4-0303-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和谐校园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师生心理和谐。“90后”已陆续进入到大学学习深造。如何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建设社会、和谐校园的高度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我们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一、构建和谐进程中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是:以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为主要内容,建设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高雅优美的文明校园、科学民主的学术校园、健康环保的生态校园、充满活力的开放校园。然而“90后”大学生是校园的主体组成部分,他们的身心和谐是校园和谐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大学生更好的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学校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同时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参与者,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在校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最基本的条件,因此,针对在校“90后”大学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能为个体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使其能更好地参与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来。
3.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校园突发事件,保持校园安全与稳定。通过在大学期间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与心理有关的科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排解求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困惑,还可以使大学生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势态,摆脱困境,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危机事件,有利于保持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二、“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亟待关注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无信仰、自卑、多疑、抑郁、嫉妒、骄傲等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概括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理智、稳定愉快的情绪,豁达的心胸;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总是乐于与他人交往。希望获得真正的友谊和朋友;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正确、稳定的人生观和信念,并以此为中心形成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将自己的需要、愿望、理想、目标与行动统一起来,形成完备统一的人格;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具有正确良好的自我观念;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社会既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深刻的认识力和理解力,因而能正确认识社会,了解并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为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善于调整自己对现时的期待和态度,是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大量的生活经验和鲜活事例告诉我们,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把握自己,适应环境,面向未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现实生命的价值。
2.“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2.1入学适应问题。从高中生变成大学生,是每一个入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90后”新生入学后,导致他们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生活环境的改变,表现在生活不能自理,不能马上适应集体生活,在入学前,他们只顾应试学习,生活上父母亲会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进入大学后住进集体宿舍,学习之余生活上的点点滴滴都必须自己办理,一旦出现自己没有解决过的问题,就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其次是自我观念不能随着环境的转变而及时转变。有的同学在高中阶段曾是被受关注的佼佼者,而在人才济济的大学里,身边的“高人”比比皆是,自己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只能是普普通通的一员,昔日被光环笼罩的优越性荡然无存,无形中产生失落感,导致心理失调;另外,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他们理想的不一样,高中生对大学充满了向往,认为大学生活悠闲、浪漫、充满诗情画意,而现实中大学管理制度严格,课程繁重,对实际动手能力要求高,考试考级就业压力大,并非想象中的“象牙塔”。大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就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2学业规划问题。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涯又该如何规划呢?高中阶段的学习都不需要自己去规划,老师已经把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安排得很清楚,并且明确的指明哪些地方要了解,哪些地方要重点学,跟着老师的思维去努力学就能拿高分。大学学习对自主性、自觉性的要求大大地增加了,课程的门数增加,难度加大,信息量增多。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要了解、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大量的课余时间,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习主业与社会活动在时间、精力方面如何分配与平衡,所学专业与个人喜好不符合,从单纯的死记硬背到推崇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等这些冲突,如何取舍抉择,导致心理上迷惘,行为上表现为不知所措或随波逐流。
2.3人际交往的问题。“90后”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享受着比较富足的物质生活,更加追逐个性、重视自我,安逸舒适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性格活泼、思维活跃。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然而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却并不乐观。“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意志品质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的特点。进入大学后,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经历不同,学习、生活习惯差异大,部分同学在与人相处,沟通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他们在结交新同学,融入新集体时存在困难,从而造成挫折感和孤独感;部分同学性格内向,又不具备文艺特长,大部分社团活动不能参加,感到自己无法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90后”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公主”或“小皇帝”,被父母亲人溺爱的像温室里的花朵,心高气傲,心灵却极其脆弱,进入到大学这个大集体生活,面对学习、工作、友情、爱情,受不了一点点挫折,心灵极容易感到创伤,严重者甚至还会导致自杀或伤人。同时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自我定位普遍较高,成才愿望强烈,但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长还不成熟,在面对社会竞争加剧、学习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严重与自身发展相关的问题时,容易产生失望、自卑、无助甚至强烈的挫折感和逆反心理等心理障碍。这些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极不协调的 。
2.4就业压力与困惑。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630万,再创历史新高。当前经济危机全球化,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合分、突发事件等。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现实与理想的反差、未来的不确定、社会环境的压力形成一股合力,左右着“90后”大学生的情绪状况,这种精神状态成为“90后”大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三、和谐校园建设中“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由个别教育轻型普及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90后”发挥其主力军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还需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以及健康的体魄,也就是需要把自己塑造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教育计划,由别教育转为普及教育,从教学、活动、实践、师资、经费等多方面逐项落实,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开展。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其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人们只有具备和谐心理才易于接受其他各种教育。从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出发,针对不同学生心理素质的状况,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心理教育方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和谐统一。
1.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是:以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为主要内容,建设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高雅优美的文明校园、科学民主的学术校园、健康环保的生态校园、充满活力的开放校园。然而“90后”大学生是校园的主体组成部分,他们的身心和谐是校园和谐的根本所在。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大学生更好的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学校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同时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参与者,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在校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最基本的条件,因此,针对在校“90后”大学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能为个体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使其能更好地参与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来。
3.加强“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减少校园突发事件,保持校园安全与稳定。通过在大学期间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与心理有关的科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排解求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困惑,还可以使大学生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势态,摆脱困境,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危机事件,有利于保持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二、“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亟待关注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无信仰、自卑、多疑、抑郁、嫉妒、骄傲等都是不健康的表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概括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理智、稳定愉快的情绪,豁达的心胸;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总是乐于与他人交往。希望获得真正的友谊和朋友;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正确、稳定的人生观和信念,并以此为中心形成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将自己的需要、愿望、理想、目标与行动统一起来,形成完备统一的人格;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具有正确良好的自我观念;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社会既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深刻的认识力和理解力,因而能正确认识社会,了解并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和行为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善于调整自己对现时的期待和态度,是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大量的生活经验和鲜活事例告诉我们,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把握自己,适应环境,面向未来,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现实生命的价值。
2.“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2.1入学适应问题。从高中生变成大学生,是每一个入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90后”新生入学后,导致他们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生活环境的改变,表现在生活不能自理,不能马上适应集体生活,在入学前,他们只顾应试学习,生活上父母亲会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进入大学后住进集体宿舍,学习之余生活上的点点滴滴都必须自己办理,一旦出现自己没有解决过的问题,就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其次是自我观念不能随着环境的转变而及时转变。有的同学在高中阶段曾是被受关注的佼佼者,而在人才济济的大学里,身边的“高人”比比皆是,自己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只能是普普通通的一员,昔日被光环笼罩的优越性荡然无存,无形中产生失落感,导致心理失调;另外,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他们理想的不一样,高中生对大学充满了向往,认为大学生活悠闲、浪漫、充满诗情画意,而现实中大学管理制度严格,课程繁重,对实际动手能力要求高,考试考级就业压力大,并非想象中的“象牙塔”。大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就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2学业规划问题。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涯又该如何规划呢?高中阶段的学习都不需要自己去规划,老师已经把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安排得很清楚,并且明确的指明哪些地方要了解,哪些地方要重点学,跟着老师的思维去努力学就能拿高分。大学学习对自主性、自觉性的要求大大地增加了,课程的门数增加,难度加大,信息量增多。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要了解、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大量的课余时间,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习主业与社会活动在时间、精力方面如何分配与平衡,所学专业与个人喜好不符合,从单纯的死记硬背到推崇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等这些冲突,如何取舍抉择,导致心理上迷惘,行为上表现为不知所措或随波逐流。
2.3人际交往的问题。“90后”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享受着比较富足的物质生活,更加追逐个性、重视自我,安逸舒适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性格活泼、思维活跃。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然而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却并不乐观。“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意志品质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的特点。进入大学后,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经历不同,学习、生活习惯差异大,部分同在与人相处,沟通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他们在结交新同学,融入新集体时存在困难,从而造成挫折感和孤独感;部分同学性格内向,又不具备文艺特长,大部分社团活动不能参加,感到自己无法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90后”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公主”或“小皇帝”,被父母亲人溺爱的像温室里的花朵,心高气傲,心灵却极其脆弱,进入到大学这个大集体生活,面对学习、工作、友情、爱情,受不了一点点挫折,心灵极容易感到创伤,严重者甚至还会导致自杀或伤人。同时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自我定位普遍较高,成才愿望强烈,但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长还不成熟,在面对社会竞争加剧、学习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严重与自身发展相关的问题时,容易产生失望、自卑、无助甚至强烈的挫折感和逆反心理等心理障碍。这些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极不协调的。
2.4就业压力与困惑。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630万,再创历史新高。当前经济危机全球化,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合分、突发事件等。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现实与理想的反差、未来的不确定、社会环境的压力形成一股合力,左右着“90后”大学生的情绪状况,这种精神状态成为“90后”大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三、和谐校园建设中“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由个别教育轻型普及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90后”发挥其主力军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还需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以及健康的体魄,也就是需要把自己塑造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高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教育计划,由别教育转为普及教育,从教学、活动、实践、师资、经费等多方面逐项落实,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开展。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其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人们只有具备和谐心理才易于接受其他各种教育。从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出发,针对不同学生心理素质的状况,设计具有个性化的心理教育方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和谐统一。
2.常规教育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靠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来实现。首先是需要强化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广泛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知识竞赛、心理沙龙、团体辅导、心理热线等。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和学生一起互动,让学生自己拟定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方案或活动等等,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90后”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与网络密不可分这一特点,学校还可以通过开通专门的心理微博、QQ、电子邮件、手机飞信等形式,充分发挥现代通信设备的优势,随时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三是注重校园“和谐单元”、“和谐细胞”的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要从建设和谐班级、和谐宿舍,和谐课堂等入手,通过深入有效地开展班风、学风、校风建设,引导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3.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体系
和谐校园建设中,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监控机制、心理辅导机制、心理疏导机制、心理治疗机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是有效开展“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建立心理监控机制,就是要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的预警网络系统。是要充分发挥辅导员、任课老师和学生中“心理气象员”作用,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便于对其及时进行辅导和干预。针对新生要入校后就进行心理测量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及早发现、跟踪,及时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就是针对有心理障碍或者心理不适的学生,运用心理咨询、团体辅导、拓展训练等各种有效形式及时辅导学生心中的困惑,调节心理矛盾,使学生心理平和自然,适应大学生活。建立心理治疗机制,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疾患或者心理突发事件,及时通过医学和心理干预的手段治疗。建立心理保障机制,需要学校和社会不断完善各种相关制度,规范体制,促进学生在校学习、工作、生活、择业等相关活动的公平竞争,促进学生走入社会以后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减少引发心理不平衡,心理困惑和心理矛盾的诱发因素,做好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90后”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优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569-02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院校;学生
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艾滋病的流行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国家经济损失不可估量[1]。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经过散发期、局部流行期,现已转入广泛流行期。在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15~24岁的青少年占大约三分之一。当今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正日趋开放,加上正处于性活跃期,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对不安全拒绝能力和预防意识、技能的缺乏,使大学生已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因此,针对高等院校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防治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以长春理工大学学生为对象,对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进行了尝试,通过讲座以及发放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在高等院校大学生中做好艾滋病的一级预防工作奠定了基础,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长春理工大学2005-2007届部分大学生2 335名,年龄为18~23岁。
1.2 方法
1.2.1 教育的模式和内容 (1)教育模式。针对长春理工大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采用如下模式,如图1所示。
在管理体系上,建立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委员会、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健全以学院为主体的艾滋病预防宣传小组。在教育模式上,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社会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将课堂与社会有机结合为一体。
(2)教育内容。结合目前高等院校艾滋病预防工作的重点,针对大学生生殖健康方面知识的相对缺乏,对性传播疾病的防范意识淡薄等特点,在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教育。内容包括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及特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预防及管理;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和抵御不安全的能力;禁毒知识;如何建立正确的婚姻恋爱观[2]。
1.2.2 调查及评价 以卫生部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艾滋病感染途径等内容为依据,自行设计《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前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进行调查。健康教育活动前共发放问卷2 335份,收回2 068份;健康教育活动后发放问卷2 335份,收回2 147份。将发放的有效问卷统一收回管理,由统计人员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问卷中回答问题的正确率。
2 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长春理工大学学生对艾滋病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对艾滋病的流行情况了解不够。通过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社会活动和丰富多采的公众艾滋病预防教育活动,对艾滋病的基础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2.1 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前学生对艾滋病问卷中基础知识回答的正确率平均为71.94%,教育后平均为99.15%;健康教育前学生对艾滋病问卷中传播途径回答的正确率平均为70.57%,教育后平均为99.66%;健康教育前学生对艾滋病问卷中预防知识回答的正确率平均为54.30%,教育后平均为98.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13.6,638.3,1 160.1,P值均
2.2 行为目标评价 通过书面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绝大多数学生已能杜绝危险行为,有些大学生能劝阻他人杜绝危险行为。99%的大学生能认识到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自身带来的危害。
3 讨论
在高等院校大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阻止艾滋病蔓延的最可行、有效的手段。学校是实施教育的最佳场所,是为学生、教职工、社区人员提供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流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成功地帮助青少年获得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和技能。可将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健康教育融入其他相关课程领域,也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如通过校有线电视、网络、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进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营造健康教育良好氛围;培养爱心,尊重他人等;建立有利于学生和教工的环境,达到强化预防艾滋病、性病教育的目的;通过预防艾滋病、性病教育等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在面对性和其他健康问题时能做出有益的选择。
学校是社区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行为会直接影响很多社区成员,学生可将在学校学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传播给家庭成员和其他社区成员,并积极响应国家和社区倡议,预防艾滋病和性病。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和亲友,共同参与,接受健康教育,普及“防艾”知识,增强“防艾”意识,是全民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开放参与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对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且集保健、教学于一体,对青少年道德意识的形成,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民族的未来与发展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
4 参考文献
[1] 于志凯.大学生健康教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