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

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购物安全; 支付安全意识

1调查目的、方法和对象

近年来,网络领域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人们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走入人们视野。其中,网络购物安全作为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具有相对明显的普遍性、高发性及代表性,而大学生作为网络购物的主要群体,面临着网络购物安全的侵袭,如何加强学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1]文章结合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网络购物安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11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络购物安全意识的现状,并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相关教育提出可行性建议。

12调查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网络购物的频率、网络支付安全意识、网络购物安全程度的认知、网络购物面临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展开调查。

13调查对象

于2016年10月,选取了沈阳医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见表1),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50份,得到有效问卷4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回收率889%,所抽查的学生均能够结合自身的认知完成调查问卷。

2调查结果

21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现状

在当今社会,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工作及学习息息相关,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力军参与的活跃度较高。在问卷调查中发现(见图1),多数大学生开始接触网络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初中,占比458%,其他依次是:小学占比343%;高中占比148%;大学占比53%。这意味着开始上网年龄偏向低龄化。另一调查结果统计显示,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大于4小时者,约占450%;时长为2~4小时者,约占395%;时长为1~2小时者,约占110%;而小于1小时者,只约占43%。

22大学生网络购物频率现状

近年来,网络购物以方便、快捷的特点为人们所热衷,而随着京东、天猫、淘宝等一系列网购App的兴起,更加促进了网络购物模式的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规模达413亿元,同比增加5183万元,增长率为143%,高于61%的网民数量增长率。[2]而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购物的重要群体,更倾向于选择网购,集中在服饰、食品等生活学习用品。调查显示(见图2),占比高达928%的大学生有过网购经历,而仅有72%的人从未有过任何网购经历。其中,每月网购频率在2~3次所占百分比最高,为481%,1次为193%,4次以上为179%,选择不到一次的为147%。可见网购已经或多或少地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

23大学生网络购物支付安全意识现状

调查显示,对于网络支付的看法,大部分大学生表示,会在支付时特别留意支付页面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占比644%。认为网络购物是非常安全的占03%;认为网络购物是比较安全的占32%;认为网络购物安全性是不确定的占646%;认为网络购物是比较不安全的占271%;认为网络购物非常不安全的占4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网络购物的态度是理性的,但仍有少部分人安全意识方面待加强。可见,从整体而言,大学生对于网络购物安全持比较肯定和乐观的态度,对于网络购物安全的警惕心明显不足。

24大学生网络购物面临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购物安全方面,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网站商品的产品质量及网站账号安全性的问题关注较多,分别为628%和602%。对网站和商家信誉的关注为457%,而对网络支付方式的种类的担心仅占243%,这说明相当大比例的大学生都有可能面临网购安全问题,在网络支付方式的种类逐渐走向多样化的时代,尤其是缺乏完善的技术保障和网络监管,导致一些网站和商家的信誉参差不齐,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

3对策建议

31大学生注重自身网购安全意识的培养

对于大学生,网络购物这种新生的消费方式也还有很多待完善的空间,在享受网上消费的便捷之余,我们要提高警惕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如银行卡交易密码、有效证件信息等;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网络购物的防范意识并学会甄别信息的真假,不随便点开真实性和安全性不确定的陌生链接;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法律意识,不做危害网络购物安全因素的推动者和妥协者。只有从自身出发,全面提高网络安全防御能力,才能行之有效地避免在网络购物过程中个人的安全利益受到侵害。

32高校需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知识的宣传以及课程建设

统计数据显示,83%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对网络安全教育非常重视,41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比较重视网络安全教育,还有401%的大学生则认为重视度一般,另有85%的大学生则认为,学校不太重视网络安全教育,还有13%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对网络安全教育很不重视。而对于学校是否有必要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显示,698%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于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呈现出较强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要强化网络安全意识的教育与宣传,通过开展各种网络安全为主题活动,网络安全教育选修课程建设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评估及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

33国家和社会要共同构建文明安全的网络氛围

在我国网络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需要发挥网络购物安全建设的主体力量,需要建立健全网络购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一些恶意造成危害网络安全事件的组织和个人加大处罚打击力度,提高犯罪成本,约束和规范不法行为。此外,网络购物平台对网络购物的安全监管力度也要继续加大,进一步完善对商家及运行平台的管理和审查,例如:加大对店家“刷信誉”的监管及对信誉度过低的商家实行暂停上架等措施,建立健全网络购物安全事件的处理机制,为大学生网络购物营造一个良好、安全、良性的购物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英霞,刘会芳网络评论对大学生网络购物信任度的影响[J].衡水学院学报,2016,18(1):53-57

[2]CNNIC《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dzswbg/201606/t20160622_54248htm.

[3]吴亚男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研究综述[J].知识经济,2016(9):69-70

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网上购物 行为研究 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我国进入了多元化价值观纵横交织的年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也极大地推动了电子商务这种新兴商务模式的蓬勃发展,消费者的消费方式随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90后大学生由于其自身文化层次水平较高,接收新生事物特别迅速,思维活跃的特点,成为网络购物消费的重要群体,而在在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下,该群体在网络消费行为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课题组在温州高教园区向90后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60份,回收510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1.1%。调查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网购行为现状以及网络购物的主要障碍,旨为高校指导大学生更好的理性消费、安全网上购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90后”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现状

1.网络购物方式和需求多样化

调查结果显示,当今90后大学生网络购物方式主要为是B2C和C2C。B2C是指直接由网站把商品和服务售卖给消费者的方式;C2C是指由网站提供交易平台,消费者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买卖交易的方式。C2C购物方式中大学生首选的是淘宝网,其次是易趣网。而B2C购物方式中的首选是当当网和卓越网,这也反映出网站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原因。另外,大学生选择淘宝网、当当网和卓越网的原因还包括是此类网上的商品种类比较齐全,价格更为低廉。

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在这两种平台上网络购买的东西集中在鞋子(92.11%),服装(86.84%),学习用品比如书籍(63.16%),美食特产(60.53%),日用百货(52.63%),数码产品(44.74%)。此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商品种类多样,其中主要以鞋类服装为主,而食品类曾经被视为未被大学生完全接受的网购商品也逐渐被大学生所接受.

2.网络购物潜力大

调查发现,97.27%的“90后”大学生有网上购物的经历,网购显然为90后大学生消费的主流之一。而“90后”大学生月生活费基本在1000~1500元之间(57.89%),一个月网上购物消费额在100~300元之间的达63.16%,网购的频率达一周一次的占10.53%。数据分析表明,“90后”大学生网上消费额所占月生活费的比例不可小觑。调查还表明,“90后”大学生之所以选择网上购物其主要原因在于方便省时(92.11%),其次是产品种类多样、易选(73.68%),再者是价格低廉(63.16%)。由此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选择网购的原因主要在于网上购物更加方便,更能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商品信息。数据表明,“90后”大学生虽然受经济条件的约束,在校期间无法开展更多的网上购物活动,但其未来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潜力巨大

二、“90后”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障碍

在网络交易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买卖双方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安全和商品质量成为“90后”大学生不上网购物或停止网上购物的主要障碍。

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种:一是担心网上交易不安全,其比例达90.2%;二是对商品质量不了解,占71.7%;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排在第三位,达69.8%。这表明安全与诚信是网上购物的两大基石。在网络购物中,由于交易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使得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信息交换、资金结算大多必须借助网络完成,商品配送要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实现。这一切使得消费者对整个交易过程的监控力度减弱,他无法判断所有敏感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得到很好的保护,也无法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判断商家诚信度与商品质量,上述疑虑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大学生上网购物的积极性。

三、结论及建议

1.吸引大学生尝试网上购物。“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优秀人才代表,将来是推动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要加强他们对网络购物的认识。分析表明,“90后”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中体现的价值不仅局限于他们的实际购买量,而在其购买潜力。因此,可以通过尝试多种手段如采取多样化的付款及配送方式,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推动网络商家的诚信建设,增强消费者信任度;加强消费者隐私保护,吸引“90后”大学生尝试网上购物,通过此经历将其培养成网络购物的忠诚用户。

2.在高校中应加强网购知识和法律法规的普及。随着“90后”大学生网上购物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媒体应提供正规途径,发挥其特有的能效,加强网上购物的安全性,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来正确的进行网上购物。

3.培养“90后”大学生正确的网络购物意识。“90后”大学生,面对发展空间大,发展迅速的网上购物,要深切地认识到,网上购物在提供方便多样,物美价廉商品的同时也同样给购物带来了盲目性和不安全性。因此“90后”大学生在购物前要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从而有效控制购买欲,而不只是享受购物过程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王博,刘红丽.大学生网上购物行为研究[J].商品现代化2008,4:83.

[2]朱正国,朱桃杏,张雪燕.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特征及行为指向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9(3):157-158.

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网上购物 信誉度

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迅速普及,网上购物已经融入到社会中,成为一种新式的,时尚的购物形式。网上购物具有操作便捷,品种繁多,而且价格上比一般的实体店更具竞争力等优点,因此特别受到网民们的亲睐。而大学生作为网民的重要成员,他们对于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对新兴事物充满好奇,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网购队伍里的主力军。

一、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现状

1、大学生对于购物网站的选择。大学生毕竟是受到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对于购物的网站都是有选择性的。一般都会选择商品品种齐全,交易量高,声誉好,比较熟悉的网站,如:淘宝网、京东商城、卓越网、当当网等等。大学生在网上购物时,往往会在不同的网站对同类商品的价格、质量进行对比,知名度高,信誉好的店家会更具吸引力。除此以外,大学生获取其他网上购物的信息也很多,如同学朋友的推荐,网站的推介,电视杂志等广告,也会成为大学生们选择网站的依据。

2、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种类。大学生网上购物多以衣服、鞋帽、装饰品、化妆品等日常用品为主,其中男生会更钟爱书籍、电子数码产品以及游戏类的产品,而女生则更青睐于衣服、装饰品、化妆品等。大学生毕竟是无固定收入的消费者群体,他们收入渠道单一,多数是依赖于家里的支持,因此进行在网上购物时往往比较多考虑的是商品的价格,而对于商品质量的考量比较欠缺。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网购的一个明显特征是购买能力低,且在网上购物的金额比较少。

3、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支付方式。网上购物选择的付款方式是大学生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淘宝网的支付宝,拍拍网的财付通,易趣的安付通等支付方式,这些通过第三方的付款方式之所以那么受信赖,主要是因为有第三方的介入,即买家收到商品确认后才通过第三方付款给卖家,这种支付方式,在保障了买卖双方权益的同时,也给网络购物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因此特别受网民们的青睐。

二、大学生网上购物存在的主要问题

1、商品质量及售后服务问题。网上购物毕竟是虚拟的,买家无法亲自鉴别或接触过商品,只能通过图片的展示,文字的说明等来判断商品的品质,因此网络购物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其次,网店对于商品的售后服务不完善和不及时,更是给大学生网上购物蒙上一层阴影。网上购物售后服务不完善主要表现在:(1)多数的网上购物都是异地交易,因此在对产品质量双方有异议的时候,卖家总表现得不太积极,而买家能协调并得到处理的渠道很少。(2)产品的售后服务不及时,类似一些电子数码产品,由于是异地购物,即使在保修期间出现问题,大部分产品也只能邮寄回店家进行修理,而修理过程却十分漫长。

2、大学生网上购物的盲目性。由于网上产品琳琅满目,价格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整个购物过程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快捷,这就容易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们在进行网上购物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学生在进行网上购物时往往容易受新奇事物的吸引,或者抵挡不住降价产品的诱惑,而购买了自己原来不需要的,或者用不上的产品;也有些是图一时之快,甚至只是虚荣心作祟,而购买了不少商品回来闲置。

3、交易安全的问题。网上交易与面对面交易不同,面对面交易即买卖双方钱货两讫,交易就成功了。而网上交易需要出示买家的信用卡,银联卡等相关比较保密性的私人资料,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这就增加了买家的个人信息有可能被窃取的风险。大学生们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到一些不法的网络商家通过利用网络上的一些漏洞来进行诈骗,从而在经济上受到了损失。

4、网站监管不力的问题。网站对于卖家的监管十分有限,导致经常有冒牌产品、伪劣产品流于网上,这使得不少大学生网购时上当受骗。而在发现自己受骗时,可以进行维权的渠道又十分有限。

5、物流管理问题。网络购物的兴起也悄然地带动了另一个产业的崛起,那就是物流快递公司。网络购物多数为异地购物,买方和卖方都不在同一个地方,他们之间的交易需要通过中间环节,即物流公司来完成,而物流公司在期间起到了一个纽带的作用。由此可见,物流在整个网络购物过程中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但是,物流公司对于自身管理不足的漏洞却不断地呈现出来:货物的丢失、损坏、送货不及时以及员工态度恶劣等等,这也是不少有网购经历的大学生们所经常抱怨的。

三、对策和建议

1、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家。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购物时,首先应该学会如何辨别商家的信誉等级。目前,许多网站都提供了对于商家的信用评价体系。大学生在进行购物时可以选择信誉级别比较高的,以往交易买家评价高的商家进行交易,以减少网购带来的风险。其次,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大学生在进行购物前,应多去几家信誉好的商家进行货比三家,选择价格更优,质量更好的商家进行交易。

2、保持网购健康心态。大学生在进行购物时应目标明确,不购买不需要的商品,不贪图小便宜。在购物的过程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确定购买商品时认真考虑产品是否为自己所需要。

3、健全网络支付监管体系。随着网络购物群体的不断壮大,建立健全的网络支付监管体系已经刻不容缓。网络支付体系必须得到法律的认可,对于其所提供的服务范围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明文规定,以此来保证更多的网络消费者的最大权益。

4、提高网站监管力度。网站应加大对商家的监管,对于出售伪劣产品的商家,一经投诉,应予以及时处理并对商家做出相应惩罚。 加大处罚的力度,净化网络购物环境。

5、统一物流标准。应该制定统一的物流标准,对该行业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规范网络物流制度。使得信誉好,口碑好的物流公司能在该行业中脱颖而出,同时也使其他一些规模小,信誉低的物流公司被淘汰,最终达到优胜劣汰来优化整个物流市场。

参考文献:

[1]刘保喜,阎耀军.大学生网上购物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18).

[2]贾云华,吴丹萍,谢皖.大学生网上购物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12,(7).

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的网购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网购较为普遍,虽然金额偏小,但种类繁多、以实用性消费为主,他们在网购时注重网站品牌、卖家信誉、商品质量、信息安全等,具有较强的维权意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根据大学生网购的这些特点展开相应的行动,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和价值观,正确引导其合理消费。

关键词:网络购物 大学生 电子商务

一、引言

在电商网络消费盛行的时期,作为中国市场消费的年轻力量,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正急剧飙升,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网络消费大军,研究和分析他们的网络消费行为,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未来整个社会的网络消费趋势,有助于高校了解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等。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消费心理,熟悉学生的消费结构,最终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同时对大学生正确网购做适当的指导,本文以浙江树人大学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展开调查分析。

二、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特征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365份,其中有效问卷35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8%。通过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列表分析,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行为进行如下分析:

1.大学生网购前景看好

数据显示约94%的人采用过网络购物实现消费需求,人数远远高于没有网购经历的人,其中经常进行网购的占比达到1/3强,这足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都接受了网购,网购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另据调查显示57%的大学生对网购的态度是支持的,39%的人对于网购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4%的人持反对态度。因此,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发展前景良好。

2.大学生网购的最主要原因是商品种类和价格

在网购的原因中,选择商品种类繁多齐全的有31%,选择价格便宜的占29%。因为无论是传统的消费方式还是网络购物,商品品种和价格始终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网上商店比传统商店的价格更为低廉,而且商品种类繁多,可选择性大,大大满足了大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

此外,选择付款方便的占20%,选择送货上门的占14%。主要是因为网购可以网上付款和送货上门,节省了不少时间,而大学生的学习、社团或社会活动需占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不可能在购物上花费太多的精力。

3.大学生网购消费金额较小

大学生虽然喜欢在网上购物,但是每月的网购花费基本在200元以下。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每月网购花费在200元以下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0%,只有少数被调查者每月网购花费在500元以上甚至突破1000元。这主要是大学生的生活费普遍在800-1500元之间,过大的网购花费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导致网购消费金额较小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大学生的生活费用来源。据调查显示,68%的大学生生活费用全部来源于父母,29%的人部分来源于父母,完全由自己赚取的只占3%。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大部分主要来源于父母,但也有小部分大学生靠自己赚取部分或全部生活费用。因此,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时会综合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只将每月生活费的少部分用于网络购物。

4.实用型消费占主导

数据显示,81%的大学生网购用于与生活、学习有关的实用型消费,其中完全用于生活支出的占71%,用于考证之类的费用占比5%,用于交通的费用占比4%,还有1%的学生具有投资意识。这说明大学生在网上购买自己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缴纳考证费、交通费等已成为新的时尚。还有约19%的数据说明娱乐型消费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另一网络消费类型,他们通过从网上下载音乐、视频、游戏、资讯等丰富业余生活。

5.购买的商品种类多样,主要为服装

调查结果显示,38%的被调查大学男生网购主要为了购买服装,13%选择了虚拟物品;同时数据显示40%的被调查大学女生倾向于购买服装服饰,而25%则选择了购买日化用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服装是男女生在网购时共同关注的物品。因为大学生作为青春焕发的人群,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表,每天的服装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网上的服装除去了店铺费、人工费等,价格比实体店便宜很多,而且款式比较新颖,选择余地很大,部分知名品牌还有网络旗舰店向网民直销自己的产品,这更加方便了大学生的购买;而实体店的价格较贵,往往超出大学生的预算。

6.谨慎选择卖家

当大学生消费者明确自己的需求后,他们会谨慎选择卖家。由于网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风险,消费者会通过各个渠道对商家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据统计显示约38%的大学生通过阅读商品描述、33%的大学生通过查看评价、17%通过亲自询问卖家、12%通过他人推荐等来了解产品,最后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家进行购买,以降低风险、保证安全。为使网购而来的商品与实际需求能尽量减小偏差、降低风险,大学生网购特别在意商家之前的一些销售信息,如已有客户对卖方商品的评价,卖方商品在一定时间内的销售量等,跟随效应明显;同时很多首次网购者也会选择朋友介绍的网店。

7.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从小就树立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对网购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视。网购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为产品的质量安全,一为网络安全。

据统计,大学生对网购的顾虑中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害怕实际货物与描述有差别(占33%),害怕商品有质量问题(占28%),害怕商品真假难辨(占19%)。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位列前三的都与商品品质有关,占80%左右,因此如实描述及提高网购商品的质量是卖家及购物网站要特别重视的地方。

另外58%的大学生对网购安全有所顾虑,因现在网购绝大多数采用网上银行支付方式进行货款支付,其支付安全和对个人信息的保密程度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网购行为。

8.维权意识较高

根据统计显示,66%的大学生在遇到网购物品不合心意或有质量问题时选择向商家要求退货,这部分学生利用网购媒介,尤其是支付宝制度来保护自己,这是他们维权意识高的良好表现。然而也有27%的人则认为吃点亏就算了,这样的心理不但使自己蒙受了损失,而且也会助长假冒伪劣商家的行为;当然也有7%的大学生在遇到网购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处理,说明这些大学生对相关的法律制度不了解,所以后两类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有待提高。

三、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与合理化建议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合理的引导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已成为高校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学校方面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由于学校在社会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与性质,决定了以学校为载体的教育具有极强的“可控性”,在整个德育中扮演主导性的地位。作为高校应充分发挥其思想教育的导向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消费价值理念。首先,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积极倡导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反对过度消费,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使学生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形成理性的行为方式。其次,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特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理财能力,让他们学会消费,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日常的收支,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2.家庭和个人方面

家庭作为大学生消费性支出的主要承担者,作为大学生消费资金的主要源头,应该对孩子的消费进行适当的控制,不能要多少给多少,不然会助长学生消费的盲目,要重点培养他们正确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从而遏制其乱消费。总之,在大学生消费教育方面,家庭教育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本人,对于经济来源基本靠父母的,购买必需品才是消费真正的出发点,而不是在网上购买多余的非必需品;对于完全或部分靠自己赚取生活费的,则应合理安排收支,而非胡乱消费。大学生可以参加学校开设的网络消费心理学、投资学等课程,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掌握理财方法。同时可以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消费知识讲座、理财讲座、省钱比赛等活动,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在消费行为上做到理性消费。

3.社会方面

社会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和新闻媒介等宣传手段,以正确、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青年大学生。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树立健康合理的消费价值理念,建立一个良好的法治和诚信体系,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和维权意识,使得网络购物秩序井然、有法可依。

四、总结

经过对树人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并经过数据分析后,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消费形式,在网上消费与传统消费并存的今天,大多数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是方便、快捷、价格便宜及商品齐全、种类繁多,因此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潜力巨大,网络购物的发展前景看好。他们的网购金额虽然小,但频率高,消费整体上呈稳健状态;在选择网络购物时比较注重网站的知名度、信誉和产品质量;在网购发生纠纷时,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

2.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购物特点,纷纷发挥各自的作用,通过课程的设置、理性的指导、法治的完善,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和价值观,正确引导其合理的消费观。

参考文献:

[1]郑桂玲,陈佳丽.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调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648(05)

[2]左芬.大学生网络与传统购物消费时的心理对比与行为分析[J].企业导报,2011(7)

[3]张玉荣.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集体经济,2009,7

[4]周颜玲,娄进举,东方.大学生网络消费调查及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6)

[5]蒋琦玮,马灿.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引导[J].消费经济,2010(26)

[6]杜林芝,邱淑英.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与消费观的引导[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

大学生网络购物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 消费结构 差异化营销

一、大学生网购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对网购这种消费方式有较高的认知和接受水平

大学生现阶段对网购这一新兴的消费形式已广泛地认同和接受,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还从未接触过网购。由卡方独立性检验可得出,大学生性别、年级、籍贯的差异会对网购频率产生影响,性别、年级籍贯、高校类型、专业都会对上月网购次数造成影响。

(二)大学生网购消费结构差异:性别、年级、籍贯、高校类型、专业对网购倾向都存在影响

男生与女生大多数人都最倾向于在网上购买服饰,性别的差别在购买服饰的倾向上并没有体现出差异。但有意思的是,男生的网购倾向除服饰排第一外,紧接着便是数码产品,而女生则更倾向于购买文化娱乐产品、美容护发产品以及鞋包,男生在美容护发产品的购买倾向是最低的。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大多数都首先倾向于在网上购买服饰,文化娱乐产品位于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网购的倾向势必会出现一些变化,但针对大学生而言,年级的差别对网购倾向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三)大学生对网购的依赖度逐步提高

网络购物凭借其便捷、优惠、产品多样化、易于比较选择等优点为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效率带来了巨大变化,其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前景依然广阔。

二、针对网店营销的合理化建议

(一)改变针对男性的营销策略,加强对男装的宣传投入

男性大学生网购的频率明显处于上升趋势,并且男性同样把购买服饰作为网络购物的首选,且男生在消费金额上比女生更具潜力。因此,大中小型网店需要适当改变过去服饰以女性为主要营销对象的策略,增加对男装的宣传投入,拓展男性大学生消费市场。

(二)建设“一站式”网络购物体系,开拓日用百货商品的网上市场

大学生已对网购消费模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依赖,但同时也逐步接受“一站式”网购服务,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日用百货商品不适于在网上购买的主要原因是邮费较贵、物流较慢,因此大学生们宁愿选择在附近的实体超市购买日用商品。但他们也希望出现更为健全的网购市场,成立“网上超市”,加快物流服务建设,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就可完成各类商品购买的消费模式,这也必将成为网络购物的趋势所向。

(三)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制定差异化营销战略

性别、年级、籍贯、专业、高校类型对大学生网购的频率、消费倾向都是存在影响的。大学生的性格、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都会造成消费观念的差异,大学生本来又是追求个性和多样化的群体,因此大中小型网店都应充分关注这份差异,利用不同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差异化营销策略。

(四)加强信用管理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上信息存在被非法截取和非法利用的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购买时消费者将个人身份信息传送给商家,可能被商家掌握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有时这些隐私被商家非法利用,因此网上交易还存在个人隐私被侵犯的风险。企业应通过适当的方法规范自己的行为,降低网络购物风险,确保大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网络购物中。

(五)加强品牌忠诚度培养

大学生是目前我国网购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未来网购市场的潜力消费群体,因此培养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品牌忠诚度对企业具有深远的意义。企业应重视对大学生的营销管理,采用价格策略和售后服务策略,并加强宣传,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三、大学生网购差异化营销战略的SWOT分析

SWOT分析表见表1。

表1 SWOT分析表

S(Strength)

1.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增大销量

2.有利于扩大市场占有率

3.经营风险大大降低 W(Weakness)

1.产品种类扩增将提高成本

2.生产批量减小,单位成本增加

3.加强品牌宣传,营销费用增加

O(Opportunity)

1.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

2.“品牌形象定位”更为扎实

3.突出企业特色

4.个性化服务,提高顾客忠诚度

T(Threat)

1.受企业资源制约

2.企业盲目模仿,市场恶性竞争

3.消费者品牌期望值提高,市场需要进一步细分

4.差异化容易演变为“怪异化”

四、应对威胁的措施

(一)中小企业合并重组,增大公司规模。

(二)建立“一站式”购物体系,进行全国供货点联网。

(三)结合企业自身优势,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差异化战略的市场发展趋势中增强竞争力度。

(四)确定品牌发展方向,加强品牌形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