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企业迈进文化管理阶段的时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促使企业和员工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凝聚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不能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没有一个好的文化氛围的企业,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不强,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无法体现。重视文化建设是民营企业不可缺少的法宝,要让员工有一种归属感,充分享受企业发展带来荣耀。这样能够体现员工的社会价值,是企业发展建设的财富,员工才能被企业吸引,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后续发展的动力。

一、创新观念,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不是响亮的口号,不是展现民营企业家主人地位,是持之以恒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念。企业高管要树立“寻求长期生产和稳定发展而制定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即要有方向感和战略眼光。企业中层人员要重视培养并影响他们的管理风格和思维习惯,使之适应企业的文化发展要求。对员工文化要鼓励员工“自强自立”、“乐于成事”、“主动创新”、“积极主动”它不仅指导企业在优势条件下取得辉煌经营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劣势条件下能够帮助企业取得最终成功。企业文化需要是一种理念,让大家感到有一种动力和追求,建构一种大而持久的文化氛围,需要全体员工内化于心,落实到行动上。理念一旦确立,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其核心价值,并有能力在关键时刻为核心价值观赋予新的意义。过去的“要爱厂如家”,大家是企业的“主人翁”,随着产权改变,企业性质也在改边,人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已经有了改变,再拿这套东西已经不能说服员工和凝聚员工。企业文化也要有创新来指导企业的发展,维系众多优秀人才,服务企业,创新企业发展为目的,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优秀的文化理念指导企业中长期发展。

二、塑造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企业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企业精神、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行为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颇,在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必须突出重点,才能建设好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要“以人为本”,重点发挥人的能动性,姐姐“喜欢唱歌”,妹妹喜欢“跳舞”这是人的个体差异,发挥好个体作用,组织安排好员工岗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员工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和发展,要员工都知道自己能行,企业文化才能被渲染,核心就有动力。企业文化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核心理念,而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民营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企业之“魂”。企业要建立激励机制,多唱赞歌,多鼓励员工实现自我价值,一切企业发展为目标,重点奖励,尽量做到不打击和批评员工。重点要体现“能者上,庸者有下”,把能干事的人放在关键岗位。企业核心理念是每个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工作中应该着力抓住的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塑造企业文化。塑造企业核心理念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培育能表现本企业精神风貌、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并以此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职业道德。只要培养好员工的职业道德,才能让员工养成一种敬业爱岗,主动发挥自己才能,才能为企业建功立业,塑造好企业优势的企业文化气氛。

三、适合本企业建立个性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就强调要建立个性企业文化,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份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尤其要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能促进企业发展进步的优秀的企业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顾客至上",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他们都取得成功,说明建立个性文化的重要性。发挥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领导者文化,它必须要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共同探讨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就是切实做好企业员工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企业文化建设的外延就是要提高企业产品文化的附加值。企业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有赖于企业的发展。没有这种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快速高效发展,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实现。要管理就应先尊重对方,使与被管理者建立起信任情结,有了这个感情上的纽带,企业员工对管理人员就有了感情依附意识,管理就比较顺畅。团队精神是通过运用集体智慧将团队的人力、物力、财力予以整合,使整个团队拥有同一精神支柱和精神追求,各方的价值体系得以融合,从而迸发出创造力,主动将自己的行为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

四、全员参与共同倡导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在管理实践中视其为准则而共同遵守贯彻执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养成和实践的过程,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自觉行为上。企业领导者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推动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一方面企业领导者要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出思路、出理念,形成科学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构建企业文化体系需要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需要全体员工的创造,企业文化的深层次渗透没有员工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需要有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共同遵守和自觉贯彻,否则,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就无从谈起。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他们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集中地反映了企业价值观,而这些先进的思想和主体意识,正是提炼总结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的管理目标、信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他们的共识,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五、强化管理,建立配套的制度

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

1 构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与生俱有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与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就相当于人生哲学对于人。企业如人,也是有思想,有生命的,正如人类代代相传一样,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也会代代相承。我们不能够说一家企业有没有企业文化,我们只能说它的企业文化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从事的不单纯是经济活动,而且还创造一种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这个经济组织所创造的文化。施工企业要想占据优势,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被称作是一种软环境的企业文化,它在无形之中引导着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又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客户,在无形之中获得竞争的优势。企业文化同时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施工企业在加强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文化融入到管理之中,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氛围,让员工在了解施工企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的同时,激发他们对企业的热爱之情、归宿意识、使命感和创造力。有了先进的文化观念作指导,有了进步的文化氛围为条件,才能使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产生和形成先进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才能有先进的管理行为和改革措施以及自觉的创新行为。

2 构建施工企业新型企业文化的途径

2.1 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领导或几个人就能够完成的工程,它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需要全体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在建设施工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还必须有重点,分层次,结合实际,逐步推进。首先,省集团公司要成立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机构,具体策划全省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事宜,指导全省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适时开展。同时,省集团公司要督促所辖基层施工企业认真贯彻落实阶段任务,最终使整个企业的思想建设步调一致。其次,基层施工企业也要根据省集团公司的安排部署,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本单位的发展状况、近期及远期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年度考核、人员管理、内部管理、干部竞聘等因素有机联系起来,使企业文化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也要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服务明星、业务能手和先进工作者作为所有员工学习的榜样,以此培植员工价值观。第三,要重视打造企业服务品牌;推广运用现代化电子设备;大力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等各项创建活动;充分运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展现具有施工企业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

2.2 实施形象战略。注重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一是统一“形象标识”。首先,省集团公司要维护施工企业形象的严肃性,全面提升员工形象。各基层施工企业的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应当率先示范,做一名身体力行的企业文化典范。其次,要通过业务技术比武、综合知识竞赛、专题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活动有意识培养员工的协作意识、团队意识、争优创先意识,并对优秀员工进行适当奖励,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去教育、培养其他员工,使本单位的员工在竞争中成长,在“模范”环境中进步。再是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全市、乃至全省施工企业系统的各类活动,比如歌咏比赛、文艺汇演等,全面提升了团队的整体形象。三是创新举措扩大社会影响力。各基层施工企业每年都要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借助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做到电视有影、电台有声、报纸有文,拓宽各界人士了解施工企业、扩大施工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2.3 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发展目标。“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核心文化理念是施工企业的生存之“根”、发展之“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科学决策、制度至上、责权利衡、共享共担、团结合作、风险可控、效益优先”的原则,明确上级与下级、后台与前台是管理与被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切实做到后台为前台,上级为下级,二线为一线服务,就是施工企业文化建设具体体现。因此,广大干部员工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施工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不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从而推动施工企业文化建设向前迈进。施工企业要对自身优秀文化传统和先进经验进行提炼,明确企业文化的发展目标,要建立系统的文化发展规划,着力建立自己特有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服务文化、品牌文化、营销文化等企业文化体系。

2.4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各级施工企业要把以人为本思想贯穿于业务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把“人”的因素摆在施工企业管理的突出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善待人才、善用人才”的人力资源理念,实现职工的全面发展,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一是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坚持以效益为中心,适当增加施工企业人均业务量在绩效工资中的比重,改变以往的“大锅饭――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和“绩效挂钩”。二是建立合理的人才任用制度。在干部竞聘上,要全面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聘原则;在员工中推行竞争上岗,实施末位淘汰制;在招聘新员工方面推行择优录取的用人机制,全面打通“上下”、“进出”通道。三是建立科学的学习培训制度。各级施工企业要以联合办学、参加函授、外出学习、内部办班四种方式为保障,形成全员覆盖、全面发动、全过程激励、全方位推进的员工发展导航新格局。四是制定具有人文特色的管理制度,形成具有施工企业特色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各级施工企业要定期举办联欢会、运动会、演讲会、座谈会、研讨会等,把趣味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员工在展示风采的同时,受到启迪、教育、感染,陶冶思想情操、升华精神境界,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五是鼓励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在工作中,要注重强化危机感、责任感、荣誉感教育;创建“学习型团队”,使各岗位员工使用文明用语,拥有良好的仪容仪表;要彻底打破员工身份界限,由身份管理改为岗位管理,变员工“要”为“我要干”;形成“靠业绩信服人、用业绩评判人、凭业绩选用人、以业绩激励人”的良好氛围,充分展现员工的工作激情和业务技能。

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电网企业 文化建设 “统一” “特色”

企业文化是一种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形成要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经营理念武装员工头脑,统一员工思想,规范员工行为,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电网企业必须重视并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当前电网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点,就是处理好文化建设中的“统一”与“特色”问题。

一、企业外部:要“特色”不要“统一”

企业个性与特色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移植或复制的,企业的特色既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又是企业家率众积极追求事业的产物。在开放、竞争的世界里,资金、制度、人才、设施等要素都可以引进,唯独文化不可复制。海尔之所以是海尔,同仁堂之所以是同仁堂,并不只是企业名称上的区别,也不仅仅是行业和产品上的区别,最本质的区别是这些企业在文化层面上的区别。因此,任何企业文化的建设都极其重视将企业最根本的特色发掘出来,抓住关键点,突出闪亮点,加以提炼和升华,树立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

具体来讲,“特色”就是企业的使命和愿景具有个体发展倾向,所持有的价值观各有自身特色,基于价值观之上的发展战略、管理体系、体制机制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全方位差异。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文化管理就是要打造这样的差别化管理特色,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

优秀的电网企业文化应当体现时代特征,富有电网企业特性,代表电力行业特色,具有鲜活个性。电网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特性,构建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唯有如此,企业才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二、企业内部:“统一”之下“特色”实践

历史渊源与现实需求决定了电网企业内部必须自上而下建设统一的企业文化,必须以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企业文化基本价值理念体系、战略发展战略目标、电网品牌战略和管理标准体系的统一性和同一性。建设统一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规范和协调功能,有效化解文化冲突,达到文化的认同与一致;有利于员工更清醒地认识企业定位,提升集团化运作意识,保证目标一致、行动协调。

(一)电网企业如何建立统一的企业文化

1.塑造核心价值观,树立统一愿景目标。

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气、神”,那么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支配着企业的行为,这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多元化生活的影响下,要把企业全体员工凝聚起来,单纯地靠物质激励、金钱拉动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必须具备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构造一种公平透明的机制,让每个员工深切体会到企业的兴衰成败与自己息息相关,激发强烈归属感,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融合统一,最终形成企业的“共同愿景”。

2.创立统一的企业文化礼仪,使用统一企业标识。

企业文化礼仪是指企业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所形成的交往行为模式、交往规范性礼节和固定的仪式。它规定了特定场合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语言规范、着装规范,规定了不同主题文化活动的规格、场合、程序和气氛。不同的企业礼仪体现了不同企业文化的个性及传统,延伸着企业独特的文化底蕴。因此,建设统一的电网企业文化,必须创立与之实际相配套的统一的企业文化礼仪。

企业标识是企业品牌的外在表现,是企业树立树立形象的“名片”。在办公事务系统、公关广告宣传系统、办公环境识别系统、营业场所系统、生产系统、电力交易中心系统中,应使用电网公司标识系统,塑造统一的电网企业品牌形象。

3.塑造企业典型人物。

企业典型人物是指被企业广大员工一致效仿的对象,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企业典型人物的观点、体系、品格、气质与行为特征都是特定价值观的典型体现。企业应善于发现典型人物、注意培养典型人物、大力塑造典型人物。当典型人物基本定型后,企业应该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开展传播活动,提高其知名度和感染力,最终使企业绝大多数员工所认同,发挥其应有的模范作用。

4.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氛围渗透在企业整体环境中,体现企业文化所推崇的精神格调。企业文化氛围是无形的,以其潜在运动形态使企业全体人员受到感染,体验到企业的整体精神追求,因而产生思想升华和自觉意愿。因此,企业文化氛围对于企业成员的精神境界、气质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网企业要从思想上、事业上关心员工,使其感觉到企业的重视与尊重,事业上有发展前途;善于利用各种文化活动搭建成长和交流平台;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更好地发挥优势;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电网企业内部如何“特色”实践

尽管所有的电网企业都是自然垄断行业和公用性行业,但企业文化实践方式显然不能只有一个模式或一种形态,应当体现特色与区别。行业文化的共同性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电网企业都会是一种文化模式,而是在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共同的平台上呈现丰富多彩的个性与特长。同中求异、同中存异,这是电网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电网企业文化的灵魂。

1.根据各单位的环境现状不同。

首先,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诸多历史问题,不同地域的电网企业现状不同,各自面临不同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不同的硬件环境、管理模式和体制也会引发其经营状况的差异,从而引起其文化的先进性或滞后性,这就决定了电网企业各单位在文化落地与实践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挥各自优势,规避劣势,使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其次,我国的广袤国土和悠久历史孕育出各个地区与民族异彩纷呈的文化底蕴,电网企业各单位在进行文化建设与实践过程中,还可以与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凸显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色彩,使企业文化更易落地生根。

2.根据各单位的业务职能不同。

电网企业内部各单位分工各不相同,虽然各个单位的核心价值观、愿景、使命、宗旨和精神应高度统一,但是由于中心工作和职责任务的不同,决定了各个单位之间的文化实践方式也应有所区别、各有特色。电网企业应在贯彻落实基本价值理念体系、发展目标、品牌战略和管理体系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实际,继承和弘扬自身文化建设的闪光点,丰富和细化电网企业文化内涵,进一步突出体现本单位的特色与个性,使文化成为单位更好地履职尽责的助推器。比如作为电网企业人才培训基地的培训机构,它的企业文化实践途径应是突出一种反映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充满朝气的前沿文化,落脚点应是如何为电网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总之,电网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现时代特征、彰显企业特色、内容科学规范和易为员工接受的企业文化,逐步实现企业管理创新,达到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企业人文价值、提高员工素整体质、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燕.浅议电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发展[J].现代经济,2008,(4).

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会;文化;作用

事业成败关键在于人,企业发展壮大得益于人才的支撑。人才就像一粒粒种子,他的成长需要土壤、阳光和雨露,这个土壤就是企业的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出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展现浓厚的科研文化底蕴,推进创新激励机制,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都是人才健康成长,保持科研创新持续性和竞争性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工会是企业中员工的群众性组织,企业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员工的参与,工会组织要发挥与职工密切联系的优势,在开展多样化群众工作过程中,弘扬和倡导优秀的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促进企业良性的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下面就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被广大员工所接受的、统一的行为准则。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随着企业持续不断的推进现代化改革,企业文化逐渐成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精神力量。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科学,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高。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员工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是企业、企业职工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企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优势所在

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何更好履行职责在于工会能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找准定位、充分发挥作用。新时期工会工作面临问题和挑战,但是不要忘记与挑战并存的还有机遇,充分利用工会自身有利条件,抓住机遇,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开创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工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工会是职工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是员工的“娘家”,工会分会主席是职工推举的最基层员工,最清楚员工的喜怒哀乐,最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可以把员工凝聚起来。除此之外,工会还具有许多其他的优势。

第一,工会具有开展群体活动的优势。有人说工会的生命力在于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员工活动,是企业融洽人际关系、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宣扬企业精神、培养员工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各级工会在组织企业员工活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文体比赛、主题活动、岗位技能竞赛、以及各种创建活动等。通过开展各种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既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展现了企业充满活力和温馨的一面,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第二,工会具有宣传优势。各级工会都具有文化宣传阵地,企业开展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广泛的宣传;对于先进人物和事迹,工会可以通过宣传达到教育职工的目的,因为这些先进人物事迹所体现的正是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围绕企业发展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把各种好的东西发扬光大,充分促进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

第三,工会具有组织的优势。在我国,工会有十分健全的组织系统,只要有企业的地方,就有工会组织,从上到下,隶属关系明确,组织贯通。这样可以从组织上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实到班组、落实到个人,吸引员工的广泛参与。

三、充分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工会作为职工群众的组织,它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及法律法规所决定的,也是工会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努力争取得来的。近几年来,我院工会组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摸索了一些发挥本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作用的有效做法。

一是桥梁纽带作用。工会工作的群众性、服务性特点,决定了工会工作要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前列,发挥好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工会坚持以关心职工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维护职工权利为己任,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和企业民主管理,努力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近几年来,工会组织广大职工参与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主动协助企业行政搞好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涉及企业重大决策、经营方向以及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上,都能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制度,有效地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是凝聚激励作用。“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培养知识型职工队伍,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又是企业社会效益的体现。工会牢牢抓住职工群众这个根本,从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入手,院工会连续两年开展的科研报告PPT大赛,气象色谱分析大赛以及劳动竞赛、岗位技术练兵等活动,使一批技能人才崭露头角,促进了人才的学习积极性,也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人力支撑和保障。工会还发挥工会分会、工会小组等基层组织的优势,通过了解员工的感知、动机、期望等微妙的文化心理,与职工沟通思想和情感,使职工围绕企业的共同目标,凝聚成极大的群体合力,产生奋发向上的集体意识,焕发职工的能动精神,激励职工增强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同体意识从而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三是教育职能作用。教育是工会四项基本职能之一,工会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技术素质。首先,各级工会组织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以理想信念为核心,通过开展职工之家建设,学习型班组建设等多种形式,组织职工开展自我教育活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职工的头脑,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其次,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引导企业和职工大力培育、努力实践企业精神,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引导职工培育符合时代特征、体现行业和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统一职工思想,规范职工行为,提高队伍素质,加快企业发展;再次,开展形势任务、政策法规、政治思想、社会公德等教育,鼓舞和激励职工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企业改革和发展;最后,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工作需要,加强对职工的科学文化技术和业务知识教育。

总之,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负有重大责任,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工会融于科研生产中心工作良好的切入点。能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新时期工会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工会要在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内涵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从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与联系入手,简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协同构建的意义,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构建和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的思路,以帮助提高企业价值。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知行合一

2014年IMF的数据显示,按照购买力平价(PPP)的计算方式,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反映出企业作为经济单位地位的不断提高。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单纯追求增长的发展模式也使得许多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渐显现:血汗工厂、环境破坏、资源瓶颈、非法用工,企业的社会责任严重缺失。把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注入企业文化理念当中,并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履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和中国经济的转型。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概述

20世纪80年代,弗里曼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它的基本假设是: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越密切,企业越容易实现商业目标。基于此,有的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赢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的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还有学者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尽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企业除了对股东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义务外,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含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企业文化正式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产生于20世纪70、80十年代的日美管理比较研究。通常人们认为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特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者及员工产生巨大影响,因而企业文化也必将影响到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的内在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的内在关系可以用“知行合一”来表述。具体地说,“合”体现在认知的层面,使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成为企业价值观的一部分;在行为层面,通过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丰富企业的行为文化,从而避免把企业文化当作“花瓶”。“一”体现在“以人为本”。建立起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社会价值高于企业的短期利润价值的企业文化。实现从单一的组织(经济价值)到员工、顾客和社会(社会价值)协调发展。

1.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观构建

图一中,O (Organization)代表以组织为本的企业价值观,H (Human)代表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完全以组织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强调个人的目标让位于组织,当组织目标与人的目标不一致时,组织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使人的目标服从组织目标,企业追求的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完全以人为本的价值观H强调以社会人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满足社会人的目标来实现组织目标,企业追求的是社会价值最大化。这两种情形都是非常极端的,在O 和H 之间还存在多个层次价值观,文中所说的“以人为本”不仅是以个体人为本,而是以全体人为本;不是以暂时利益和局部发展为本,是以长远利益和社会全面发展为本。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观的内在关系分为三个层次,以员工为本、顾客导向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这些价值观表现为以人为本和以组织为本的组合。从O到H,以人为本的成分逐步增多,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观念更加强烈。企业是否遵循以人为本以及实现以人为本的程度取决于许多因素,但企业的动机和行为是由企业的理念和企业的需求决定的,即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如宏观经济环境、企业的生命周期、行业竞争格局等因素决定了企业实行以人为本程度,企业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实现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行为方式。

(1)以员工为本,是因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新的经济增长规律、新的经济制度,这一切使得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企业未来的关键是多样性、灵活性和以顾客为导向。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因此从物质转向人和智力资本。要赢得竞争优势必须赢得人力资源,唯此企业才能生存发展。以员工为本,企业首先要将员工视为管理的首要因素,一切管理工作都围绕着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展开;其次,通过给员工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不断地运用挑战来锻炼智力、体力乃至意志品质,并在此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摆脱束缚地自由发展,提高人的生命存在质量。

(2)顾客导向,就是要树立一切为了顾客,一切为服务顾客的思想,通过产品向外扩展,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内部扩展到外部,从员工扩展到顾客,形成“顾客至上”的观念。“顾客为本”作为“以人为本”的思想的扩展,首先,企业必须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认识到企业生产什么的决定权不是在于企业自己,而是在于顾客。没有顾客就没有企业,顾客永远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为此,企业必须以顾客的需要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企业的经营活动要符合顾客的需求和利益,以顾客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标准。其次,满足顾客的需求。一方而,由于社会发展要借助物质产品的消费来实现,因此,企业不仅要研究顾客己经表现出来的需求特点,还要重视那些未被顾客认识的产品的开发,以帮助顾客挖掘他们的潜在需要,更充分地实现人的深层次需求;另一方面,企业要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努力提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以使顾客能够利用有限购买能力,满足更高层次需要。

(3)承担社会责任,就是在企业价值观中,除了以员工和顾客为本的观念,还要有对社会的进步负责的社会责任观。企业在创造利润、为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面对多重利益主体的社会责任,包括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安个的产品和服务、遵守商业道德、支持慈善事业、捐助公益活动、保护自然环境等。早期企业立法上强烈的个人本位主义,使人们在对公司的认识上一直停留在把企业看成仅仅是股东们共同出资共同受益的组织体。因此,追求股东们利益最大化也就成了企业的惟一目的,谈到企业社会责任时,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负担。然而,如今企业在日益成为社会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和最重要的经济力量的同时,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企业已经把社会责任作为了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和目标。承担企业相应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更是企业现实发展中的迫切要求。

2.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行为构建

企业生产经营目的在于获取合理的利润。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指出:“企业仅具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在法律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利用它的资源从事旨在于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另一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斯则基于对企业产生与性质的分析得出了企业“是不可超越逐利边界”的结论。可见,对经济利益的重视在企业价值观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企业价值观只是重视经济利益,或者把经济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企业必须重视的经济利益,这是企业保持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相应地,一个把社会责任写于企业价值观的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会表现出超越追逐利润以外的行为。“ 高瞻远瞩公司(Visionary Companies)追求一组目标,赚钱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不见得是最重要的目标。不错,它们都追求利润,但是它们同样为一种核心理念指引,这种核心理念包括核心价值和超越只知赚钱的使命感。但有趣的是,高瞻远瞩公司要比纯粹以盈利为目标的对照公司赚更多钱。”它们是指企业为了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考虑很多超出经济利益本身的责任、义务、信誉、声望等等,并在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所以,企业的价值观中,就不能仅仅把企业当作获得经济利益的组织,还要充分体现企业发展对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意义。这种经营活动表现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的行为主要有:

(1)对公司治理和道德价值的遵守。包括遵守法律、现存规则以及国际标准,防范腐败贿赂,遵守道德行为准则问题和商业原则。

(2)对人的责任的尊重。包括员工安全计划,就业机会均等、反对歧视、薪酬公平等。

(3)对环境的责任的承担。包括维护环境质量,使用清洁能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

(4)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比如传播国际标准、向贫困社区提供要素产品和服务,如水、能源、医药、教育和信息技术等,这些贡献在某些行业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的一部分,成为企业社会投资、慈善或者社区服务行动的一部分。

当然,对于中国的国有企业来说,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同时,还要承担更多的国家使命和政治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必修课。今天,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进程中,企业面临诸般“两难”选择,究竟如何权衡?如上所述,企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企业必须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建立以超越短期利润为特征的企业文化。企业只有将自身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才是负责任的企业,才能使企业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支持创造良好的口碑,提升企业软实力。企业在长期摸索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的同时,应将企业社会责任有机的融入其中,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价值观和企业行为两个层面的“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周祖城.企业伦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樊耘,顾敏,汪应洛.论组织文化的结构[J].预测,2003(1).

[4]周勇.社会责任: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伦理基础[J].企业研究,2003(11).

[5]朱文敏,陈小愚.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战略性公关的基点[J].当代财经,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