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课心得体会

体育课心得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课心得体会

体育课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1.引导学生了解安全保护的重要性

部分学生在开展体育运动时,因为调皮、好动,不愿意被束缚,所以不在乎安全保护的问题;部分学生比较任性、自我、叛逆,总是与教师对着干,不重视安全保护的问题。这些问题给体育教师的安全保护的普及教育带来很多困难。体育教师要意识到,虽然学生学到的知识较少,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傻;虽然学生很任性,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着手,帮助学生了解安全保护的重要性。例如有一名体育教师在开展篮球训练时给学生播放NBA的篮球赛。这名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在篮球比赛中有哪些犯规的动作,这些犯规的动作曾给篮球运动员带来哪些伤害。这名体育教师貌似在教学中没有特意提到安全保护的事情,但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会思考做好安全保护的意义,从而在开展篮球比赛时主动练习自我保护的动作,甚至有些学生主动向教师询问关于安全保护的方法。可见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全面渗透安全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教师要注重场地器材的合理布置与科学利用

教学片断:在教师带徒活动研讨交流课中,某位教师执教“排球正面下手发球”一课,在教学中遇到教学难点:学生在进行多次发球练习后,发球命中率依然很低,击球部位吃不准,球不是出界就是挂网。这个环节结束后,上课教师在球网上挂上各种颜色的小彩旗并在球场的四个角落摆放彩色标志桶,每位学生都从组长那里领取到彩色小贴纸贴在手臂的击球点上。彩旗和标志物的出现,使学生明确球要发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学习兴趣明显提升,大大提高发球的成功率和准确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的想法新颖,教师的主导起很大的作用。利用色彩对学生视觉的刺激,利用不同颜色的器材,一方面提示学生发球的击球点与准确落点,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3.开展竞赛,培养竞争意识

小学生比较爱动,他们都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这个特点恰当地组织竞赛,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会得到增强,使学生的责任心、荣誉感得到较好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竞技游戏,学习“绑腿跑”的时候,教师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两名学生,他们将腿绑在一起共同完成比赛,这项比赛需要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只有两名学生齐心协力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会得到培养。比赛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得到全面提高。

4.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情境教学

由于体育对于学生自身的兴趣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如果不培养学生相关的体育兴趣,很可能就会使学生失去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在进行自主活动时往往表现出比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更大的热情,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于单调的课堂教学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应适当地渗透情境教学因素,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情景模拟的活动一定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好的叙事情节,并在其中适当加入课堂所应讲授的内容,使学生自由的发挥,并在活动结束后提交自己的活动成果作为对学习效果的检验。

5.利用跳绳开展教学,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跳绳是小学生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不需要过大的场地,技术难度不大,适合在学校推广。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的平衡感、协调性、敏捷度、节奏感、耐力和爆发力,又可以有效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学校场地小,学生多,所以我就把跳绳作为一项校本课程开发,并把跳绳作为学生课间活动的一项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大量使用跳绳,除了上述原因外,还由于学生平时经常自己玩跳绳,在跳绳上都有一定的基本功,多数学生掌握多种花样跳绳。因此,在教学中使用跳绳会让学生对课堂有种非常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有助于体质弱、基础差的学生消除自卑感,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实现体育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目标。

6.创设多元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设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研讨,找到文本开发的入口,还要对学生生开展学情调查,了解学生普遍的心理诉求,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小学生兴趣广泛,学习热情很容易被激发起来,但其稳定性较差,教师要创设多种活动,确保学生学习热情的持续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还要注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器材、场地、多媒体等教学媒介,创设良好的运动环境,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不断上涨,其课堂教学效率便会得到提高,从而为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奠定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有一定的范畴,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有很大自由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多种训练活动。例如,教学“跳远”动作时,为丰富活动内容,教师不仅设计了垫上运动、短程速跑和体操等活动,还要求学生自荐活动项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具体的活动训练。因为不断轮换活动项目,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涨,操场上到处都是学生活动的身影。教师让学生自荐活动项目是尊重学生意愿的表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体育课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一)生活化趋势

生活质量越高的家庭和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就越强烈。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体育已逐渐呈现出它的多种功能和属性,生活化、时尚化的体育运动逐渐伴随人们走入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二)娱乐化趋势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单纯的高强度体育运动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忙碌的都市人。于是,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应运而生,它集运动性、娱乐性于一身,使人们在运动中摆脱重压,在娱乐中调节情绪,成为业余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终身化趋势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工作方式的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工种从业者严重缺乏运动。长此以往,因机体缺乏运动导致的各类职业病,如颈椎病、腰椎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人群日趋年轻化。随着问题的出现,人们的疾病预防意识普遍开始增强,终身化的体育锻炼,防治文明病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二、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不利于与社会体育接轨

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武术、太极拳、健美操、游泳、滑冰等新增课程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但从目前整体状况来看这些新增课程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传统的教学内容仍占主导地位,且新增课程主要以选修课形式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不利于体现体育课程的趣味性,更不利于社会体育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不够先进,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体育课程因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区别于文化类课程。故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有许多创新空间。但就我国目前教学改革进程来看,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仍未摆脱传统的灌输式,课堂讲授法和演示法仍然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性没有改变,授课过程缺少师生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社会体育终身化趋势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严重抑制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考核方式不够科学,无法体现教学效果

考核是课程效果评价的主要途径,科学的考核过程是检验教学成果最为重要的环节。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在考核评价体系上没有明显进步,以规定任务的完成作为检验学生成绩的标准仍然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提高幅度和专项能力,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真正体现教学效果。

三、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建议

通过对社会体育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高校体育课程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准确定位课程性质

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的意义不在于课程本身,而在于其在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因此,以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为基础来定位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才能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前所述,社会体育的本质是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定位也应以此为主要目标,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完善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储备。具体来说,高校体育课程的任务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课内外的活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为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应职应岗能力和今后生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二)合理规划课程体系

体育课程设置应遵循体育教育规律,立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学校优势,建立有特色、有个性、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模式。要丰富基础课程的内容,创新选修课的教学方式,增加保健类课程。体育课程是所有大、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在学生进入大学时大多已掌握了一定的传统体育项目知识,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基础内容的重复,从而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另外,应当通过充分的调研活动掌握学生对某类课程的兴趣度,从而不断调整基础课程。针对个别体能较弱或因患有疾病无法参与正常体育课程的学生要建立专门的保健课程班,整合教学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教育学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增强体质、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三)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社会体育更多的是以个人为主导的体育运动。由于目前家庭教育意识的提高,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如街舞、武术、健美操、国标舞等等。而高校体育教学忽略学生的特长,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灌输式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与社会体育的衔接均不适应。因此,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锻炼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内容上可增加学生充当教师的环节,使有某方面体育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临时充当一定课时的体育教师,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四)不断完善考核体系

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体育课程最终考核结合起来,促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体育锻炼,达到体育课程的真正目的。同时,要以鼓励学生专项特长的发展为目标,将专项特长作为加分项目,结合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等最终确定总成绩。

四、总结

体育课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曾几何时,我因自己是摆渡人而抱怨,送走一届届的小学毕业生,自己仍要回到原点,只有自己不断重复同样的路程,只有自己看着一成不变的风景,只有自己拥有没有前途的人生。今曰,我为自己是摆渡人而庆幸:陪伴一群群孩与之携力划向理想的彼岸,只有自己享受着他人托付的人生美好时光的信任,只有自己不断分享着孩子们成长的收获和喜悦,只有自己有幸一生与青春同行,与课改同行。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深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转变观念。在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由过去的“统治主宰者”“支配者”“直接知识传授者”“主讲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领者,与学生真诚面对,和学生共同营造一个温馨、静谧、安详的环境,真正让学生去自主参与,做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的转变,也导致了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评价的转变。以往一堂课“棒!棒!你真棒!”不绝于耳,但进行课改后,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虽然这种改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但是相对而言它的进步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对学生的个性化、全面性的评价更加受学生欢迎。不再是以前的“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的称号,而是凸显学生优点的更加具体、到位的评价与表扬,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体育课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招收学生截至,暑假班基本都满了。

为了暑假新一轮的备课,平时都会去南汇大学城,那边环境适合备课,剩下时间就会出去旅游,多走走,多看书,培养积极乐观心态。

自己独立门户伊始,从最初招生困难,到目前学员数量增加客观,最核心的还是家长的认可,和孩子的认可。

当然,学生多了,也会遇到很多种情况。有的学生非常认真,课堂上我频繁性的提出知识点,对方都会及时的反馈,2小时的效率极高。

也会遇到学生,可能是父母要求来补课,自身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但是由于是1对1,孩子也会被老师带着学,虽然是被动学习,效果也还是可以。

也有甚者,孩子课上一直讲话,遇到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的我,必然也会头疼。

我解决办法是:前几天和另一个机构的数学老师聊天,对方建议我不要批评孩子,因为一旦批评了,孩子可能就和家长说:"老师授课很不好,我不爱上课"于是学员就流失了,于是,几次下来,我一直顺着孩子来。但是内心总觉有"同理心"那是"家长的同理心"以及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于是在课堂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学生说:"老师在大学时候也有不上课情况,因为大学的老师授课水平不是我所能接受的,我也鼓励你们有自己的性格。当然,如果不想听课,那就能保证自己有能力解决是否挂科,是否拿到毕业学位证书的风险。自己有实力便可抗争,否则,也只能随波逐流,这个社会遍是这样。我若授课能力不是你们所喜欢的,亦可告诉家长这个实情。当然相信自己的英语授课实力,在南汇地区还未有其他可与我比拼。授课的条理清晰性,授课的语言逻辑,和孩子们的互动等方面都具有优势。这样下来,软硬兼施,孩子们课上纪律就好多了。当然,和谐,尊重,人格,公平,一直是我的行为原则。当然也是课堂的主旋律。"

从孩子的角度试想,为什么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有如下几点。

1对未来的未知,特别是对未来就业的未知。如今就业压力大,很少有学生有高瞻远瞩去看以后自己的职业规划,或者说是否能找到心属职业,更多只是投机行为。

2整个大环境,包括学校里老师,同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对学习的积极需求。正如有一次,小舅开玩笑说:"如果我孩子不在市重点,那我也就让她自己自学了,不会有太过希望了。"

3物质社会的高度发展,心理的""挫折。"在受伤中成长",也就是这个道理了。学历的重要性在未来得以体现,无论是人的职场,感情方面都会有很重要的影响。因为未知的职场、感情等方面不涉及孩子的现状。故,教育的重要性也还未显现,既然它对我目前不起作用,而我又为何要去关注?

解决方法:

1找重点大学的亲戚朋友,或者是名校老师和学生一对一进行心理辅导,针对"教育"这个事与孩子的未来进行挂钩,有条理的,有逻辑的,甚至是带有"鸡血"的性质,与孩子沟通,进行"良性洗脑".

2父母方面,积极引导孩子的日常作息。有规律的生物钟对孩子的初高中生涯是极为重要的,在特定时间做特定的事,同时预留部分时间作为扩展学习时间。

3情景代入式的通过自己的案例和身边朋友的案例,形成强烈的"画面感"让孩子从内心接受教育对一个人的未来产生重要的意义。(这点与第一点从定性上面相同,但是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

而我也始终相信,只有顶级大学名校毕业的老师,他们在能hold得住初高中的教学工作。针对学习,需要的是逻辑思维,而不是点对点的知识点的积累。只有这样孩子接受起来才轻松,对于学习才不会觉得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而最最核心的,那便是对于"教育"的赤子之心。

可能会有一种所谓不可违背的"真理" .商人和教育家身份不能合一。这也就是教育行业目前的水非常深的缘由。市面上教育机构层出不穷,各种高三毕业生也开始做起了家教。

体育课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一、推进新课改,首先要落实新课标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具体到高中体育,它既考虑了我国高中体育课程的历史与现状,又考虑了我国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既考虑了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形势对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考虑了高中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及其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础。因此,高中体育新课标既适应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又符合我国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情况。只有认真学习、落实和贯彻新课标的科学精神和先进理念,才能指导高中体育的一线教师更好地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让这门学科的教学能够在义务教育体育课程的基础上继续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是以过去七次课程改革作为基础的,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传统的体育课程只重视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而新课标更强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更强调学生情感态度、学习能力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积极变化;更强调学生体育爱好、运动专长的形成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新课标的这些变化为高中体育新课改指明了方向,所以推进新课改,首先要落实新课标。

二、推进新课改,必须要紧扣学科性质

高中体育,是指《高中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顾名思义,这个学科包括了体育和健康这两大内容。其中的体育主要是指体育知识、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健康主要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体育是途径,健康是目标,而健康又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前提和保障,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新课标规定了这门课程的五项具体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项目标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每一项都不能脱离其他项而独立实现。

高中体育虽然不属于高考学科,但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这门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学科。这门课程也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是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学科。这门课程还具有鲜明的综合性,既强调课程的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又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学科。在推进新课改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这门课程的基本特征和学科性质,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让学生在提高学科素养的同时,增强各方面的能力,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推进新课改,关键要关注学生发展

实验证明,传统的“填鸭教育”、“应试教育”、“接受教育”束缚了中国教育的发展,也束缚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新课改面临着转变教育类型的紧迫任务,实施课程改革,就是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铺开“素质教育”、“探究学习”、“创新教育”,就是要从过去的“接受继承”向“发展创新”转型,从“学科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型。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强调教育、课程、教学要适应每一位学生。

落实在高中体育的课改中,就是要在每一堂课上,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都能充分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40分钟内学有所获。另一方面,我们既要在教学中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又要全面了解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培养自己独特的运动爱好和专长,督促每一个学生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贡献我们的力量。

四、推进新课改,在于坚定信念,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