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平面设计概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生事物总是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但传统的东西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图案设计在平面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是现代设计中重要的表现方式,其以平面为主的表现更涉及图案自身的表现手法,其以独特的风格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融合不同的审美观,给人们带来新视野的冲击,开创设计创作的新纪元,因此笔者对图案种类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植物图案
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美化、净化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千姿百态的自然植物为装饰图案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设计者在立意构思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择态势、分析特征。各种植物都有特定的生长姿态,其自然而优美的态势是需要我们艺术化地去表现和再现的。如何突出植物鲜明的特征,是设计者在植物图案的构思阶段必须明确的。第二,确定骨架、构形布色。健康、优美的自然植物本身蕴藏着独特的形式美感,设计者应注意并发现不同植物的形式美感因素,并以抽象化的形式和结构将其体现在具体的植物图案中,明确骨架关系,均衡画面布局。同时,设计师还可以以抽象或隐形骨架为先导,构造出具体的装饰造型,并确定与整体构图相应的、和谐的色彩组合关系。
二、动物图案
动物图案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艺术形式。设计者在立意构思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区分个性、强化性格。不同动物的个性特征是设计者构思动物图案时必须明确区分并紧紧抓住的,这是具有自然摹写功能的动物图案体现形态交流和信息传递实质的关键。第二,纯化形体、突出动态。形体也是区别不同动物典型特征的重要方面,所以设计者要规整其外形、净化其结构。第三,发挥想象、丰富联想。设计者应依托特定动物的自然特征,大胆突破其原有自然形态的束缚,将各种符合形式美规律的视觉元素和美好意愿相结合,使典型化、装饰化的动物形象更加生动有趣、韵味无穷。
三、人物图案
第一,强调个体、捕捉美感。不同地域、民族的人有着鲜明的群体区别,而同一种族的不同个体又有着显著的个性差异。所以,正确区别和理解特定人群的总体特征、特定人物的个体特征,是准确表现人物图案的前提。第二,定格动态、确定比例。对动态特征的准确把握,是使人物图案生动优美的关键。不同的运动状态呈现出不同的体态特征,不同体态的稳定或失衡,体现着诸多力量的分配关系。第三,抓住瞬间、刻画神情。人的表情变化非常丰富,不同的表情体现着不同的心理情绪。抓住转瞬即逝的典型表情变化,揭示特定人物的心理特征,这是人物图案与其他题材图案的根本区别。设计者要对特定表情进行艺术化的强调、夸张处理,使自然表情艺术化。
四、景物图案
景物图案是合乎人的审美需求,并与人的审美理想相统一、相和谐的装饰形态,它突出了装饰图案的理想性和趣味性。设计者在立意构思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区别场景、表现典型。自然景物随着气候的不同、季节的更替而千变万化,设计者应注意使不同场景的装饰图案特点强烈、个性鲜明。第二,分清主次、明确层次。景物图案表现的内容一般是繁杂多样的,因而设计者在构思阶段就要有清晰的主次观念。由此,构建明晰的宾主关系,是使景物图案呈现既丰富多变又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的关键。
作者简介:(1975―),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摘要:激发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于平面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这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优劣。本文针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提出了课程改革方案,阐述了“乐学”的理念以及将其应用到“三段式”教学过程中的方法。
关键词:平面设计;“乐学”;“三段式”教学
本文针对平面设计的教学实践,基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提出“三段式”教学方法,探索课程改革的模式[1]、内容和实施方法,并将“乐学”理念应用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
一、市场营销专业平面设计教学特点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学科。营销和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好的设计对销售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条件下,不可能也不应该让营销专业学生像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那样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认为,应在专业定位的背景下,合理地选择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这样更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课程一般性知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将设计技能应用到本专业实践中去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教学改革(一)构建“乐学”技能教学
“乐学”的核心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并且伴随着成功而产生愉悦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进而“乐之”,才能充满热情地以学为乐,求知欲高涨。
平面设计是一个基于某种思想和文化的创造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思维可视化的过程。其中必须有持续的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挥洒自如的联想,茅塞顿开的快乐和成就感。它使设计本身变得更像一个不停的充满新鲜感的思维和视觉游戏,促进了相关设计领域的不断发展进步。
(二)“三段式”教学方案
1讲授演示阶段
这一阶段是课程的启蒙阶段。因为在课程的初始,学生头脑中对平面设计的基本操作和学科特点一无所知,教师应以相关理论讲授为主并采用案例教学法完成教学,本阶段安排12个课时。其中的作品及案例呈渐进递进式难度,可促进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初步体会到课程的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借此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的愿望[2]。
2半自主学习阶段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接下来的18个课时里,由讲授演示式课堂教学逐步向学生半自主式学习阶段过渡。本阶段是“乐学”理念实施的强化阶段。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模仿制作相对简单的平面设计作品,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作兴趣。在半自主学习阶段,学生要根据具体实验任务,依据实验教材自行完成设计,教师在实验前简洁扼要地讲解实验主要思路和重点、难点,起到导向和画龙点睛的作用。譬如,在进行人脸“移花接木”设计制作时,主要步骤如表所示:
人脸“移花接木”实验简要步骤表
步骤功能要求步骤1准备好两个图片素材图片甲是原始“被植入”图片,图片乙是“植入”图片;图片乙的选择要求考虑其中人脸部的角度。步骤2选择图片乙脸部将图片乙的脸部用选区工具选定,移动到图片甲的相应位置;要求注意选区的缩放、透明度和位置。步骤3色彩调整将“植入”的脸部进行色彩的调整,直至和图片甲色彩吻合;注意使用选区的羽化。3基于项目的自主创作阶段
培养创新能力是本阶段基本目标,而且此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来实现。本阶段也是“乐学”理念的完成阶段,共26个课时。
具体实施如下:首先教师为学生确立探究任务。然后将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个组长,为本小组所有组员进行任务分工,并对进度负责。教师提供资料,让各组就作品写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并按此进行本组的作品设计。
在“三段式”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第一阶段定位为以单向为主,第二阶段以双向关系为主,第三阶段则演变成多向关系,分
别如图(a)、(b)、(c)所示。
(a)
(b)
(c)
“三段式”教学示意图
“三段式”教学法以学习兴趣为基础,充分融入了“乐学”的教学元素。其中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讲授演示方式学习阶段,以简单、直观的案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半自主学习阶段通过任务驱动法教学,将完整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自由发挥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自主创新阶段,让学生综合使用前阶段所掌握的知识,自由发挥、自主创作,完成课程要求。
三、考核方式一个公正、合理的考核机制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实践中,在讲授演习阶段和半自主学习阶段,采用试卷进行理论的考核;自主创作阶段,采用“组内评分+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
1组内评分
组长为每个组成员(包括自己)打分,以满分30分计。由于组长对本组成员的情况掌握更加直接,组内评分易于做到客观公正。
2组间互评
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在全班汇报项目的完成情况,要说明本组项目的设计思路和过程,遇到过什么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并展示最终的效果。随后进行互评,满分30分。
3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的对象是各个小组,以满分40分计。①教师根据本小组汇报以及回答问题的情况,对该小组进行打分。此项满分10分。②书面材料评分。每个小组都要以小组为单位提交精简扼要的书面项目总结以及最终设计作品,教师据此进行评分。此项满分25分。
平面设计课程在2011年春季学期开始采用本文所述基于“乐学”理念下的“三段式”教学改革方案以来,已经在我校营销2009级、2010级和2011级等多次施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改革有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建立一个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一、立体主义的形式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立体主义是现代艺术中最重要的运动。这个运动起源于法国印象派大师保罗·塞尚。他在1900年前后,开始探索绘画的“真理”。他创作了大量的风景绘画,采用小方格的笔触来描绘山脉、森林,他认为用这种方法,才可真正捕捉到山林的本质,而不至于仅仅浮在事物的表面。追求找到描绘对象的实质表达对象的精神,达到神似,而不是简单的表面写实主义再现的形似,这成为塞尚创作的核心。他的作品,也深深影响了青年一代的艺术家特别是来自西班牙的青年巴布罗·毕加索和法国青年艺术家乔治·布拉克。他们在1907到1908年之间开始以小方格的笔触描绘人物和风景,他们不断交流,互相影响,而他们的创作,遭到当时法国主流艺术界的抵制,但是他们依然坚持不懈,创作丰富。而在具体的创作上,他们的风格日益抽象,并且开始把印刷文字、废报纸剪贴等加入画面,把以前依稀可辨的对象发展成为基本抽象的几何图形构成,色彩上也越来越单纯,笔者认为这在一定的基础上具备了平面设计的意味,把当时的平面设计从具体的文字、绘画表现手段中逐渐解放了出来。因为这个运动的中心形式是由对对象的理性解析和综合构成。因此,它的发展具有某种程度的理性化特点。对于当时正处在探索20世纪新形式的平面设计来说,立体主义提供了借鉴的基础。立体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为影响各个欧美国家的国际运动。它包含了对于具体对象的分析、重新构造和综合处理的特征,这个特征在某些国家得到更加理性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造成对平面设计结构的分析和组合,并且把这种组合规律化、体系化,强调纵横的结合规律和理性规律在表现“真实”中的关键作用。这种探索,特别是在德国的世界最早和现代的设计教育中心——包豪斯设计学院中得到发扬光大,并体现在平面设计中。因此,笔者可以说,立体主义提供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形式基础。
二、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未来主义的版面编排
未来主义运动是意大利在20世纪初期出现于绘画、雕塑和建筑设计的一场影响深刻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对于平面设计来说,笔者认为未来主义体现在它的众多的未来主义诗歌和宣传品的设计上。费里波·马里利蒂为了进行未来主义宣传和树立未来主义精神,在运动一开始就撰写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的创作和文学作品根本无法通读。在这种前提下,版面的无政府主义式、反常规的编排就成为提倡这个运动精神的方式。他们认为目前的语言,包括文法、句法等等,都是陈旧的象征,没有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新时代的语言应该是不受这些规律限制的自由组合。在版面编排上,未来主义主张所有的传统编排方法,以完全自由的方式取代:编排自由,纵横交错,杂乱无章,字体各种各样,大小不一,在版面上形成一个完全混乱的、无政府主义的形式。因此从这里开始,意大利未来主义形成了自己的平面设计风格,称为“自由文字”——版面和版面的内容应该是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这种主张,在未来主义艺术家设计的海报、书籍和杂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文字不再是表达内容的工具,文字在未来主义艺术家手中,成为视觉的因素,成为类似绘画图形一样的结构材料,可以自由安排、自由布局,不受任何固有的原则限制。笔者在这里想表达的是未来主义在平面设计上提供了高度自由的编排借鉴,当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形成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西方确立,成为了国际平面设计风格,这种趋向反理性和规律性的风格就基本被主流设计界接受了。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未来主义风格在西方的平面设计界中取得了重视,电脑在设计上的广泛应用,使类似未来主义风格的设计变得非常容易,因此成为时髦和风尚。对现代平面设计的版面编排形成了独到、经典的应用效果。
三、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超现实主义思想观念
超现实主义是欧洲出现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在文学、戏剧和艺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顾名
思义,“超现实”是指凌驾于“现实主义”之上的一种反美学的流派。
超现实主义在艺术上取得非常丰硕的成功。这个运动应该说是从1917年阿波里奈尔提出“超现实主义”这个名词的时候就开始了的。契里科的作品最具有典型意义,他的绘画反映了他对意大利都灵的印象,反映的不是真实的都灵,而是梦中的这个文艺复兴加上工业化的都市——冷漠、严峻、人的失落、荒凉和非人情的隔膜,是知识分子在这个时候的惶恐心理状态的描绘。他的作品揭示了一个人类存在的,但是从来秘而不宣的精神世界,震动了艺术界和文化界。这些神秘而不为人知的精神世界正是超现实主义对于现代平面设计在意识形态和精神方面的影响。它揭示了人类的潜在意识方面,并且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这种思想,对于日后现代平面设计在观念上、创造性等方面的启迪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促使现代平面设计走向意识形态化的创作,使现代平面设计的表现更具备意念性和理性化。
当现代艺术走上人类艺术舞台时,受其影响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些流派在不断地形成与发展,它们有的是世界性的,也有的只限于某些特定的地区,而这些在现在,我们很难评估它们在设计史上的价值和地位,也难推断其将来发展的可能性。但是笔者仍试图从几个方面概述受现代艺术影响的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些发展趋向。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种概述肯定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才能逐步地正确认识现在正在发生的这部分“历史”。当然,在最后,艺术也罢,设计也罢,它们虽然在分离中各有所求,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便是通过视觉的魅力与精神显现,共同满足了人类的多样需求和与之相对应的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期望。
参考文献:
[1]世界平面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2]现代招贴艺术史朱国勤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广泛。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是令很多国家羡慕的宝贵财富,中国的艺术设计带有着一种历史的底蕴。中国的平面设计业表现出特有的风格特点,设计师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合到作品中去,使作品显示出独特的东方神韵,充斥着一种神秘的历史厚重感,丰富了世界平面设计的内容。中国设计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许多著名的中国设计大师运用巧妙的方式、方法使文化传统中独有的灵性与韵味在作品中淋漓极致地表现出来,营造了独特的东方审美意境,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色彩、造型、构图等艺术技法,在此基础上兼容并蓄,融合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具有本土化又有国际视野的设计形式。
二、两种美学范式对中国平面设计的双重冲击
(一)两种美学范式对中国平面设计行业影响的现状对比中国当代美学范式遵循着工艺美术的底蕴,可以说是一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由于这种底蕴需要很深的艺术造诣,不是人人都能积极参与进去的,可以说是一种脱离大众生活的设计方式。而西方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大众化与通俗化,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在进入中国的同时就使很多人开始涉足原本那么高深的设计行业,而且有种泛滥的趋势,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真正本土的艺术设计师,他们不想让中国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付之东流,从内心深处不愿意接受西方的思想,尤其是那么肤浅的、庸俗的甚至是污秽的表现手法,他们认为那些设计是对有着五千年文化的中国设计的耻辱;另一方面是全盘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设计人,他们认为艺术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应当回到社会大众中去,不应该那么不近人情,束之高阁,所以他们充分结合科技的手段可以轻松、简单地产生设计的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二)西方美学范式和中国当代美学范式在中国平面设计方面的融合当全球化这一概念形成的时候,融合就是一个大的态势,在现今这个时代一切都在不断的融合、发展、变革的过程中,不变就会被时代唾弃,固守陈规将会失去发展的好时机。中国的平面设计业也是如此,西方美学范式不可阻挡的进入,认清它的利弊,分析它的特点,将它和中国当代美学范式充分融合,扬长避短,使其为我所用,利我所用。
三、后现代主义理念融合到中国平面设计中的可能性分析
取其精华、去其槽粕。中国平面设计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中国的设计师应当开始探索将两种美学范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两者中权衡利弊,从西方美学范式中学习反中心、反模式化,主张文化发展的多元性,设计者不再唯单一的主流设计风格马首是瞻,不再局限于任何固定的设计模式、表现手法,更加积极地寻求艺术设计其它的可能性,探索平面设计的未知领域,为艺术设计开拓了更为广阔的道路。多媒体技术使设计工序越来越便捷、简单,使平面艺术设计风格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并且还扩大了平面设计的应用范围。当代设计师认为平面设计不单单是对良好的技术和功能的追求,而且还要表现丰富的个性和形式的多样。在探讨西方美学范式的同时,审视中国传统美学范式,寻求两者结合的黄金点,使两种美学范式有机结合。
四、结语
关键词:传统书法 篆刻艺术 平面设计
一、传统书法与篆刻艺术概述
我国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是具备绝对中国特色的艺术文化形式,历史悠久,特点明显,一般不仅具备显著的艺术技艺表达特点,同时,还能够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等。
篆刻艺术,简单理解是大多数利用书法而撰写成的雕刻印章,其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工艺较复杂。具体来讲,篆刻工艺是我国传统书法工艺以及雕刻、镌刻的结合体,一般篆刻艺术应用于印章等的制作,最初起源于先秦,后经不断发展才到如今。篆刻一般需要使用的工具有印刀、笔、墨、砚、砂布或砂纸、印刷、印床、棕帚、拓包、印规、印筋、玻璃小镜等;而篆刻艺术需要使用的材料大概有印石、印泥、印纸等,篆刻艺术是一门较复杂的混合型艺术,同时其在制作过程中要求技艺水平以及用心程度。
二、传统书法与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应用的作用
对于传统书法来讲,一般通过点、线、面的组合,通过相互间的交叉以及书写过程中线条本身的疏密、浓淡、虚实等方式,来让整体书法作品更富于传统的对称美以及更富有灵活性和韵律感;而对于篆刻艺术来讲,作为印章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同时也是具体标记、标志的艺术表达,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各种商标、标志泛滥的情况下,篆刻艺术可以说具有十分明显的识别能力。
简单来讲,传统书法大多利用点、线来表达,艺术表达方式简洁、大方、直接,而篆刻艺术一般都是简单地用红色进行雕刻,虽然红颜色较单一,但是,很多时候,单一的颜色反而能够在视觉效果上产生更显著、更强烈的印象和效果。可以说,汉字和图形是传统书法与篆刻艺术的两个重要组成内容,或者说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汉字和图形艺术表达形式的丰富。
三、传统书法与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最直接简单的书法字体的直接应用,第二是书法艺术中水墨元素的应用。
第一,最直接的书法字体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简单来讲,一般情况下都是将企业LOGO字样或者企业名称进行书法字体的转变,通过简单、大气的书法字体,在融合现代科技气息基础上兼具传统书法艺术,使其具备独特的中国文化艺术风格。
第二,书法艺术中水墨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虽然就书法本身来讲,其色彩是比较单一的,但是具体分析,书法的水墨元素是十分丰富的,尤其是墨色的选择。传统法通过墨色的浓、淡、湿、枯、焦五种方式进行整体效果的处理,从而使书法作品呈现更加灵活、生动、虚实相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效果。而充分将书法艺术中水墨元素应用在平面元素中,就是充分利用这五种墨色的处理,来构造一系列意境不同、内容不同的平面设计理念和内容。
(二)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篆刻艺术来讲,篆刻艺术一般包括了传统书法文字的篆刻和图形的篆刻,而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大致上也是从篆刻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篆刻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两个方面。
首先,篆刻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对于篆刻文字来讲,其文字本身就并非当前使用的汉字,多数均为象形文字,或者说,篆刻本身就是将字体形象化、图形化,从而增加文字本身的灵活性和生动性。篆刻艺术与传统书法艺术不同,篆刻文字讲求的是造型、章法和格局。将篆刻文字应用在平面设计中,就是充分利用篆刻文字更加生动、更加容易辨识以及更具艺术感的优点。
其次,篆刻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篆刻文字所代表的也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图案,它是通过刀刻和轮廓来勾勒出具体的图像,一般篆刻艺术的图像都是通过线条来展现的,篆刻图案通常比较困难,但是,当将其应用于平面设计中,将现代化设计理念融入到篆刻图案中,就不仅容易吸引人的视线,而且也是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
同时,除了单独地将篆刻文字或者篆刻图案应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之外,还有篆刻文字与图案同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其是充分利用篆刻艺术丰富、灵动且使人耳目一新的特点,在增加平面设计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增加传统艺术内涵。
参考文献:
[1]吴晓慧.传统书法与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评论,2015(10).
[2]黄丽丽.传统书法、篆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书法赏评,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