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政策变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收益率;主成分
1.引言
政策性银行不同于商业银行,其成立并非以盈利为目的,而是通过发行金融债或向中央银行举债,配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充当政府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的发行和赎回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对我国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收益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用我国所有政策性金融债券,采用主成分分析从不同政策性金融债的收益率中提取出三个主成分,结果显示提取出的三个主成分能够解释我国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收益率近100%的变化,这表明我国政策性银行不同期限的金融债收益率变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研究方法
债券市场中的利率期限结构是从所有类型的债券中剥离出来的利率与期限之间的关系,由于本文所研究的债券仅仅局限于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相对于其他类型债券有其自身独特的属性和特定;所以本文只从所有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的收益率中分离出利率期限结构,而这一条利率期限曲线仅仅反映政策性银行金融债的收益率变化。
尽管零息利率的剥离十分繁琐,但因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不存在信用风险,因此,直接利用不同期限政策性银行金融债的收益率对期限进行拟合,便能够得到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利率期限曲线的近似替代物。通过拟合得到的利率期限曲线,求出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6年、7年、8年、9年、10年、15年和20年一共15种期限下的收益率。然后利用数据对15种期限下的收益率序列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经验表明,3个主成分分别代表水平移动成分、斜率变动成分以及曲率变动成分。分析宏观经济变量对这三个具有特殊含义的主成分的影响,便可以发现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对哪个主成分产生了影响,从而影响了整个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的收益率期限结构,最终又导致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的收益率变化。
我国的利率一直受到中央银行的控制,2004年开始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了保证数据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债券市场交易最为活跃的近5年数据,即2007年至2011年。因为宏观数据的调整速度过慢,而市场收益率却随时都在变化,所以本文采用月度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在使得宏观经济变量的数据能够和市场收益率匹配的前提下,又尽可能少的遗漏信息。那么,对于每一个变量从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一共有60个观测值,所有变量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于Wind数据库。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由SAS完成。
要提取收益率期限结构的3个主成分,需要得到不同期限下的利率时间序列。本文首先从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利用每月所有未偿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收益率对其相应的期限进行拟合。由于利率期限曲线本身具有水平、斜率和曲率的性质,那么收益率对期限的二阶导数显然不为零,而且利率期限曲线的曲率也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很明显收益率对期限的也不是常数;加上利率期限结构的拟合并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拟合的曲线只要能够说明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收益率期限结构的整体变动趋势,那么便不会对本文的研究结论造成影响,因而在拟合收益率期限曲线时本文选用已被普遍接受的三次线性拟合函数。在60个月中,选用每个月的15日的数据进行三次函数拟合,求出15个不同期限下的对应收益率,最终得到对应于15个不同期限的从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收益率时间序列。其中有极少几个月份的数据未能获得,本文利用插值法得到。
3.实证分析
要使不同期限金融债收益率的变动能够以较少的因子进行刻画,必须保证各种期限的金融债收益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下面利用市场数据,对我国政策性银行不同期限的收益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矩阵见表1。
由表1的相关系数矩阵可以发现,不同期限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收益率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显然,直接用各期限的收益率去分析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收益率的变化仅仅是在处理重复的信息。因此,对各期限的收益率进行主成分分析将会大大降低分析的复杂性,又不会影响结论。下面是对不同期限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收益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表2 主成分分析对应的前5个特征值
第1主成分 第2主成分 第3主成分 第4主成分 第5主成分
特征值 14.1458 0.6431 0.2101 0.0011 3.84E-09
方差占比 0.9431 0.0429 0.0140 0.0001 0.0001
累积贡献度 0.9431 0.9859 0.9999 1.0000 1.0000
最大的5个特征值表明,前3个主成分已经解释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收益率接近100%的变化,从而用3个主成分便可以完全代替政策性银行金融债的收益率的期限结构。那么3个最大的特征对应的特征向量见表3。
表3 三个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Vector 1 Vector 2 Vector 3
1m -0.2616 0.0082 0.3878
3m -0.2620 -0.0013 0.3699
6m -0.2625 -0.0152 0.3432
1y -0.2634 -0.0415 0.2901
2y -0.2643 -0.0876 0.1861
3y -0.2644 -0.1237 0.0869
4y -0.2640 -0.1486 -0.0058
5y -0.2634 -0.1612 -0.0904
6y -0.2629 -0.1605 -0.1661
7y -0.2625 -0.1456 -0.2317
8y -0.2624 -0.1152 -0.2861
9y -0.2624 -0.0686 -0.3281
10y -0.2623 -0.0053 -0.3560
15y -0.2428 0.4868 -0.2480
20y -0.2055 0.7906 0.0368
三个特征向量的分量反映了3个主成分对于各个期限收益率的权重。第一个特征向量的各个分量大小基本相等,显示了利率期限曲线的水平移动;第二个分量中期债券收益率的权重较大,对短期和长期的债券的收益率的权值较小;而第三个特征向量的分量对短期和长期债券的收益率的权重较大,对中期债券收益率的权值较小。利用公式(5.5)便可以求出3个主成分。分别代表着水平移动成分F1、斜率变动成分F2和曲率变动成分F3。
4.结论
本文利用我国所有政策性金融债券的市场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从不同政策性金融债的收益率中提取出三个主成分。实证结论表明提取出的三个主成分能够解释我国政策性银行不同期限金融债收益率变化的99.99%,我国政策性银行不同期限的金融债收益率变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Golub,B.W.,and L.M.Tilman.Measuring Yield Curve Risk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Value at Risk,and Key Rate Durations[J].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97,Vol.23(4):72-84.
[2]Johnson,R.A.,Wichern,D.W.陆璇,葛余博等译.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石柱鲜,孙皓,邓创.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利率期限结构的关系[J].世界经济,2008(3).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理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逐步推进,产业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县域作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成功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国民经济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金融政策作为县域企业融资的重要政策保证,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11月,重庆市提出了“一圈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同时也为重庆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布局中,以渝中区、渝北区、荣昌县和潼南县四个地方作为“一小时经济圈”的主要研究区县,以万州区、丰都县和开县三个地方为主要研究的“渝东北翼”和黔江区和彭水县为主要研究区县的“渝东南翼”,研究其各自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当下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关键阶段,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这一宏伟目标,是一个高水平、高标准和发展相对平衡的小康。这些要求需要我们县域层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高度发达。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和都市化以更好的协调整个重庆市经济的繁荣高速发展和各地区经济的总体增长。而这上面所提到的成功实现离不开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区县经济的支持和扶持。同时县域经济又具有十分典型的地方特色,因此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这些特色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时也更应当把发展本区县特色经济政策与财政金融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说
(一)文献回顾
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研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对之研究都相对较少。且在对这方面的所有研究领域中又大多是关于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关系研究,所以较之本文的一个研究内容上的创新点就是本文既研究了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又研究了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作用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卓国庆(2008)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当按照公共财政取向支持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他强调按照公共财政的取向支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但未对公共金融的价值取向做阐述,而且价值取向问题是一个客观问题,其影响是共同的,在研究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时不具有差别研究的作用。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政权建设中处于重要位置,其发展壮大有赖于高效便捷且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姬伐柯·2008),他主要是运用公共管理学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以及相关的县域经济、公共财政、货币政策等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指导,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制度基础。刘家凯、杨若召(2008)结合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的共同作用研究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研究如何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怎样有效的促进财政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首次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作为一个共同作用作为研究。
另外在他之后,其他省份也相继出现有关于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类文章。郭翔宇(2004),将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县域经济的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城乡统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一个很好地基础,本文将继续研究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来研究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以重庆市为例。杨花英(2010)是以海南为例对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主要是通过财政金融政策与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来发展县域经济,这一点与本文的研究十分相像。前者可以作为东部发达地区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极好的素材,后者可以作为西南地区等落后地区财政金融政策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典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在研究财政政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以重庆市为例,是结合西南地区的区域特点和重庆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的。
(二)研究假说
通过对重庆市“一圈两翼”中以渝中区、渝北区、荣昌县和潼南县四个地方作为“一小时经济圈”的主要研究区县,以万州区、丰都县和开县三个地方为主要研究的“渝东北翼”和以黔江区和彭水县为主要研究区县的“渝东南翼”九个区县进行实证研究。将这九个区县当地特色经济发展状况与财政金融政策相结合以及其他因素的总和对GDP的影响,并从这九个区县经济发展与财政金融政策中总结出财政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总结出并发现规律。
重庆作为西南片区的重点建设城市和直辖市之一,有着其十分突出的地方特色。在重庆市的38个区县的经济增长过程中,财政金融政策的共同作用对各区县经济的增长起最主要的推动作用。虽然在一些地区财政政策作用表现更明显,在另一些地区金融政策表现更明显,但总之财政金融的共同作用对经济的增长起最主要作用,且影响都是同向递增的。在探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九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的状况,并以这九个地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规律加以借鉴并运用于重庆市其他各区县,将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结合起来找出一条促进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自重庆市统计年鉴(2000~2011)。并从重庆市38个区县中选取了渝中区、渝北区、荣昌县、潼南县、万州区、丰都县、开县、黔江和彭水九个区县,选取年限是2000~2011(因2012年各地区统计数据还未统计结束)12年各自的GDP、FIN、SAV、AGR和INV 5个经济指标,其中部分地区的部分数据来自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本文一共选取了540(>30)个数据,因此属于大样本数据,符合选取数据的科学性原则。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计量经济模型的分析研究方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并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对象并总结规律。
(2)变量说明(单位均是亿元)。1)自变量:FIN、SAV、AGR、INV。2)因变量:GDP。
(3)变量的处理。由于重庆市统计年鉴和地方政府报告的数据所保留位数不统一,我们在选取数据时统一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且在选取后的数据进行检查时,都会保证数据的R-squared尽量无限接近于1,几乎所有的检验数据结果都会在介于0.8~0.9之间,与此同时保证所选取数据的Prob(F-statistic)小于0.01.
四、实证研究
(一)经济模型的建立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本文在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时主要是研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GDP的影响,同时横向选取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对比变量研究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对GDP增长的方向和程度。满足以下关系式:
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常数量、财政、金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
即:GDP=a+bFIN+cSAV+dAGR+eINV
两边同时取对数得:ln Y=b ln FIN+c ln SAV +d ln AGR +e ln INV
(其中Y:国民生产总值GDP,FIN:财政收入,SAV:金融存款余额,AGR:农业,收入INV:固定资产投资,a:影响GDP的所有常量的和,b:财政收入系数,c:金融存款余额系数,d:农业收入系数,f:固定资产投资系数)
另外,财政有收支两个方面、金融也有收支两个方面的内容。本论文主要从财政的收和金融的收层面进行研究分析。财政政策的作用大小在本论文中换算成经济指标即财政收入的多少,金融政策的作用大小也是通过量化金融收入的形式来研究的。所以本文的财政金融政策的研究就转化到财政金融等量化上的研究中去。
(二)数据的检验
(解释:这些都是对这九个地区2000~2012年所取各数据的variable值的检验,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其值都是有效且正确的。)
(三)结果分析
(1)图表分析
1)九个区县GDP纵向比较分析
图1
(图1通过对这九个区县GDP纵向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荣昌县、潼南县、丰都县、开县、黔江区和彭水县从2000~2011年GDP一直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很缓慢。而渝中区、渝北区和万州区这三个地方GDP的上升比较明显,且渝中区由于地方原因在2005年突然GDOP上升。但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都不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2)九个区县财政收入(FIN)纵向比较分析
图2
(图2通过对九个区县财政收入的纵向分析,可以看出从2000~2006各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但从2007~2011,由于2006年的统筹城乡计划实施后这些地方财政收入得到显著上升,其中渝北区变现更加显著。这说明结合区县当地的实际情况,财政政策的有力实施可以提高当地的经济总量,且财政政策对他们的影响是一致同向正相关关系。)
3)九个区县金融存款余额(SAV)纵向比较分析
图3
(从图3可以看出金融存款余额从2000~2007各区县都呈上升趋势,但到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出现转折有所下降,但2009年得到回升,且从2009~2011年一直呈上升趋势,且金融政策对渝中区和渝北区这两个地方影响更加明显。)
(2)线性分析(以万州区为例研究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收入对GDP的影响)
图4
(横轴表示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金融存款余额和农业收入。纵轴表示GDP,在相同的时间年段内,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稳定的推动作用,两者结合共同作用促进县域经济的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由于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故,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对县域经济的增长不起决定性影响。)
(3)数据的代入
通过数据的代入,观察规律可以看出:
1)当经济指标因为突然原因而发生下降变化时,软件EQUATION计算得出其前的系数就为负数。2)当经济指标逐渐变少,且不断趋近于0时,其前的系数也将变为0。3)财政政策系数a介于大于0,且介于0~1之间,前提是在环境不发生重大改变时。4)金融存款余额系数b大于0,且介于0~2之间,前提是在环境不发生重大改变时。5)农业收入系数d和固定资产投资系数e其变化是相当不稳定的。
由以上可以看出,财政收入系数和金融存款余额系数都在相对确定和稳定的范围内,故其影响与经济增长的方向是一致的,且其最主要的推动作用。而农业收入系数和固定资产投资系数都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农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是相对较小的。
五、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作为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公共财政和国家金融价值取向,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金融)政策工具,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是县级政府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及其制度安排中重要的内容。2006年以前,由于金融机构树立了“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动力和主动性的支持并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6年后,统筹城乡战略的提出,国家开始更加注重区域发展中的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金融机构开始发挥其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和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开始重视信贷制度的完善过程同时也间接地为财政政策提供支撑和帮助。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当充分借助财政政策支持来发展并壮大县域经济。此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直接决定着县级公共财政的建立和保障能力,雄厚的财政实力又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
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由于财政与金融(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阻碍县域经济的发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由如下机制和模式: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金融政策配合作用。各区县可以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与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从而刺激县域经济的增长和扩大。
(2)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金融政策的配合作用。各区县可以通过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通货膨胀来保持适度的经济的增长。
(3)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金融政策的配合作用。各区县可以通过刺激需求与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在尽可能地避免通过膨胀的同时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总之,运用稳健财政政策保证适度经济增长,运用稳健金融政策保证适度货币供应既利于遏制通货紧缩的趋势,又可以避免通货膨胀死灰复燃,来保持并促进县域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模式就是将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配合使用,这样既可以克服财政政策自身的不利因素,又可以完善金融政策自身的限制因素。虽然不同的区县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和模式以及区域特征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按照这样一种机制和模式进行的。一方面,财政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起推动且是主要推动作用的,而且在一定范围内,财政政策作用力度越大,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另一方面,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是起促进作用且是主要推动作用的,在一定范围内,金融政策实施越好,县域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越好。此外,在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两者的协调配合作用下,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会更加健康、平衡、快速地。
六、研究结论及其展望
(1)研究结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统筹城乡的区域计划,有利于更好地缩短发展不平衡的差距,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全面小康这一宏伟目标。在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下,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而且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不仅在各自独立的情况下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而且当两者配合作用时对县域经济的增长作用更加明显。由此可见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时起关键性作用的,且其影响是同向正比的关系。结合九个区县各自当地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在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力度上是不同的而且其对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偏向程度也是不同的。
比如相对比较发达的渝北区与相对比较落后的潼南县,它们同是一小时经济圈的区域规划城市,但两者经济的发展对财政金融政策的依赖程度却大不同。在促进渝北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政策起着最关键性地作用,但财政政策依然起着关键性作用。对潼南县而言,则是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共同配合促进当地县域经济的增长。但是,不同的区县财政金融政策对其经济的发展影响具体程度是不同的。这一规律也同样适用于重庆市其他28个区县。
(2)研究展望。以往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总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同时又滋生了更多的经济膨胀和持续混乱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或直接或间接地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所以金融政策可以帮助区县一定程度上扫清这些障碍并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平衡和快速发展。甚至在某些情境下,发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两者共同的作用会更好,更快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未来社会经济会更加高速的发展,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也会越来越多,而且也会随着社会化、信息化、市场化而更加的复杂多变。所以,了解并运用好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的配合使用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常重要。只有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不断实践和与不断适应时代要求的理论和思想相结合,县域经济才会更加的发展和发达。
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辟和发展具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来,使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更加具有特色和稳定性。
2008年以来,我国住宅金融政策出现了前紧后松的大幅度变动,前十个月对住宅金融紧缩的原因是担心房地产泡沫,11月份以后的宽松政策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住宅金融政策的大起大落,对我国住宅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以及住宅的市场化取向是不利的。
2008年初,在“双防”背景下,以及对住宅市场产生泡沫的忧虑,管理层对住宅市场采取了一系列的紧缩政策,其中包括市场交易政策、财政税收政策以及货币金融政策。我国住宅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其实很难简单地给出答案。有人以家庭年收入与房价之比来证明中国房价太高,并以此证明住宅市场存在泡沫。其实,这个比值并不科学。家庭年收入怎么算?平均值的不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房价怎么算?特大城市、大中小城市的房价本来就不一样,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不同地段,房价也是天壤之别,即使同一个地段,同样单价、不同面积,计算得出的家庭年收入与房价之比,显然是不一样的。无论按照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还是现代资产理论,住宅价格的巨大价差是符合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特大城市高企的房价客观上也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城市人口压力等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并不能简单地加以打压。
2008年11月前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国务院对住宅市场的财政金融政策出现了根本性的逆转,出台了一系列刺激住宅市场的政策措施。虽然出发点是良好的,但是,从长期看,刺激住宅市场的金融政策潜伏着巨大的危险性。
以低首付、低利率刺激住宅市场,在初期阶段一般很难达到目的,市场预期是政府还将出台更为有利的财政金融政策;在进一步的政策刺激下,即进入中期阶段,市场开始回暖,一些家庭开始买房,随之,房价稳定并开始小幅度上升;再次,市场进入第三阶段,市场预期发生变化,更多的家庭加入买房者行列,房价开始持续上升;第四阶段,管理层出于宏观经济调控目的,提升利率,最终导致还贷成本提高,部分家庭无法偿还房贷,房价开始下降,更多的贷款者不愿意偿还房贷;第五阶段,银行出现大面积因购房者“断供”而导致的坏账。
上述的描述,并不是缺乏依据的逻辑推论,而是发生在许多国家的事实。无论是1980年代末期日本的泡沫经济,还是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其源头,都是宏观经济管理者采取了低利率、低首付甚至零首付的刺激住宅市场的货币金融政策,最终酿成了金融危机。虽然,刺激住宅市场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能够换来数年的经济繁荣,但是,金融危机的产生是必然的,且代价更为昂贵。所以,刺激住宅金融市场的金融政策,无疑是饮鸩止渴。
与住宅市场相关的货币政策、金融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应该保持中性原则和稳定性原则。首先,不能把住宅市场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只有尊重住宅市场发展内在的规律性,才有可能使住宅市场健康发展;其次,稳定的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给予家庭稳定的预期,有利于家庭收入支出的合理安排;还有,稳定的政策环境,有利于房产商住宅开发的计划性和合理性;最后,在稳定政策环境下运行的房产市场,其价格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不利于住宅市场的投机。
关键词房地产贴现率信贷总量信贷结构权益融资
房地产业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各种金融机构,金融政策的调整对房地产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面向全社会金融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二是社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通过金融政策对房地产业进行引导,以利于房地产业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后者在国内常常称之为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在所有房地产业调控的方法中,金融政策是较容易以低成本的方式执行,并且调控迅速,效果较好的措施。日本在这方面就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很值得我们借鉴。
1日本催生房地产泡沫的三大金融因素
1.1贴现率与利率调整导致的货币供应量扩大为房地产泡沫提供资金源头
在金融市场上,中央银行贴现率是市场利率的核心,后者一般追随前者变动,进而影响银行贷款规模及广义货币供应量(M2+CD)的变化。在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的过程中,贴现率的调整有着重大的作用。日本1985年9月之后的货币供应量呈不断扩张的趋势,1987年2月日本银行下调贴现率后,货币供应增长量超过10%,特别是1987年1月达到12.4%,创下了高增长率的纪录。在货币供应量大大增加的同时日本的货币流通速度却很低。1987年的货币流通速度是1.059,1988年是1.043,1989年是1.034<……
1990年是1.01。流通速度变化慢说明了货币供应量相对增加。没有转向流量的过剩流动性自然就会被用来购买存量,具体地说就是进行土地投机。
1.2信贷总量膨胀为房地产投机资金大开方便之门
1984年末,日本全国银行业对不动产的贷款余额为16.7万亿日元,1989年末上升到超过40万亿日元,1991年年底时,借款余额上升至45.5万亿日元(含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部分),其中的一半为城市银行贷款。除了银行界加大对不动产的融资以外,以长期投资著称的寿险公司对土地和建筑物的投资也有明显增加。寿险业1988年度对土地和建筑物投资总额达到5.5万亿日元,1989年进一步扩大至6.5万亿日元。寿险公司历来将其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于对企业的融资,泡沫经济期间企业融资需求大量减少后,寿险业对不动产贷款激增。据统计,1989年9月,日本生命、住友生命和第一生命三家寿险公司分别居日本拥有出租楼宇面积排名之第2、第3和第5名。
1.3信贷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房地产业投机
1984年末,日本全国银行业对不动产的贷款只及制造业贷款的27%,而1989年则上升到约相当于制造业贷款的74%,房地产业信贷迅猛增加,整体信贷结构失衡。表1列出了银行业向房地产业贷款的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银行对房地产的贷款在泡沫时期以年增2位数的速度增加,而对制造业的贷款1984年以来增势趋缓,1987~1989年3年间,竟出现了负增长。
2日本政府针对房地产过热采取的不动产融资的总量控制措施
1986~1990年间,针对与土地有关的融资上升过程过猛的现象,日本大藏省曾采取了行政上的干预措施。
1986年7月和1987年4月、12月,大藏省曾先后三次要求各家金融机构自行控制不动产融资,以免诱发投机性土地交易。大藏省要求银行界的行业团体———全国银行协会的成员对投机性土地交易采取慎重的态度,同时还加强了与土地有关的交易的专项报告制度。
对不动产融资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大藏省自1990年4月1日所采取的不动产融资的总量控制措施。所谓总量控制措施,就是对不动产融资增长速度的一种直接管制,以此达到将不动产融资余额控制在一定水平以下的目标,该直接管制措施曾在1973年付诸实施过。此次实施,前后时间将近两年,实施对象除银行外,还包括信用金库、寿险公司和外资金融机构在内,它具体要求有关的金融机构将每季度不动产融资余额,控制在总贷款余额的增长率以下。日本银行利用窗口指导,积极配合大藏省的行动。1989年7~9月后,连续四个季度要求金融机构减少对不动产投资的增加额。1990年9月开始,要求城市银行第四季度的新增融资额较上年同期减少30%。
大藏省和日本银行的干预很快奏效,1990年第二季度城市银行贷款额减少了16.7%,这是10年以来的首次减少。
由于针对泡沫经济的上述政策干预性极强,因此其执行期间都不是很长,随着资产价格下跌以及实体经济方面的向下调整,金融政策从1991年7月开始转为缓和,当年连续三次对官方贴现利率作出向下调整,同年底还取消了对不动产融资的总量控制。
3总量控制失效的原因分析
3.1政策漏洞,资金仍通过间接融资方式流入房地产业
日本大藏省1990年4月1日所采取的不动产融资总量的控制措施不包括农林系列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因此,在泡沫期间,有大量的资金通过住宅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迂回融资”方式贷出,以此回避大藏省要求减少与不动产相关的融资的措施。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当时并没有独立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生存。1984年末,全国银行业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5.1万亿日元,1985~1991年间,累计增加了25万亿日元,长期信用银行和信托银行占了总增加额的六成。据大藏省对占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总额70%的前200位公司的调查,1989年3月~1990年3月的1年间,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额增加了47%,而同时银行贷款只增加12%。大藏省推算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将融资的60%投入了不动产。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的迂回融资,成为土地价格在股价崩溃后得以继续维持的重要原因。
3.2企业融资方式变化是总量控制措施失效的又一原因
在企业自有资金比率提高的同时,日本银行多次降低贴现率,致使有价证券的价格上升,股票、债券的筹资成本低于银行贷款,促使企业积极寻求低成本的筹资渠道来筹集资金。1986年以后,企业改变了以往向银行借款的方式,转而利用权益融资。所谓权益融资就是伴随可调换公司债券、附认股权证公司债券的发行来发行新股票从而筹措资金的方法。然而通过权益融资形式以极低的利率筹集到的巨额资金并没有完全用于企业的设备投资上。从1986~1987年间,企业设备总投资额在5兆日元水平上,而且由于此时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够,实业投资利润不大,而房地产市场趋升。因此,通过权益融资而筹集到的大量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市场,以期获得投机利润。
4对中国的启示
4.1制定金融政策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全盘考虑货币供应对不同行业的影响
尤其是在整个社会利润率低下,新的高利润行业有待开发,社会游资增加的情况下,更应该考虑金融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是投机资金较好的选择,很容易因为投机资金的作用而畸形发展。一个明显的循环如下:社会中其他行业利润率低———长期投资减少,游资增加———因为房地产具备资产特性,理论上可以在任何价格达到市场出清,游资进入房地产———房地产价格上升,房地产投资利润上升———更多游资进入房地产———房地产价格进一步上升———……进入恶性循环。日本进入20世纪70~80年代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相当平稳的时期,再加上日本政治文化体制总的来说依然缺乏创新活力,社会各行业利润率逐渐下降。而此时政府已采取了金融缓和措施,调低了银行利率,替房地产投机资金来源拓宽了渠道。
4.2控制金融系统对房地产业贷款的过快增长,密切关注信贷结构状况,采取措施避免信贷结构畸形全科论文中心t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系统的支持,但金融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业不仅不利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往往对整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危害。尽管日本政府在1985年、1986年房地产业增长率达到22.1%和31.6%时成功地意识到信贷结构的畸形,房地产业应该加以干预,并且采取了窗口指导的措施,但仍未有效制止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如果日本政府更早采取有效的手段,日本经济所受危害将大大减轻。
4.3制定金融政策时,要有清晰的政策目标,防止出现政策漏洞,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不断修正
日本在执行总量控制措施时,本来的目标是控制金融系统风险和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升,但在执行过程中又怕打击房地产业,整个过程中摇摆不定,政策执行者决心不坚定,目标不明确,导致政策效果不明显、出现系统漏洞,并且没有及时弥补,造成了更大的损失。目前我国政府面临与日本当时相似的处境,在其他可以进入发展的行业已经成熟,社会利润率降低,国内社会经济相对而言缺乏创新,新的高利润行业极少出现的情况下,大量游资正进入房地产业,试图利用其资产特性获得投机利润。
4.4金融政策的制定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对于不断出现的新的变化,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目标得以实现。日本政府在面对企业融资方式改变,权益融资及自有资金比率提高的情况下并未采取任何措施,使得整个金融体系风险依然进一步扩大,为经济崩溃的后果又加上重重的一笔。结合中国目前现状,自从央行121文件颁布实施后,房地产资金来源明显紧张;但与此同时,也催生出不少新的融资方式,特别是最近以房地产信托为代表的融资方式迅猛发展。对于这一新生事物,我们既不能简单的加以抹杀,也不能放任其自由发展,最终造成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增加;而应该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按照降低金融系统风险和减少房地产投机的目标对其进行规范、指导。
参考文献
关键词:开放经济;财政金融政策;米德冲突;挑战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6)-0010-07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财政金融政策面对多方的挑战,当前尤其要关注IS-LM-BP分析框架的前提条件在中国是否从完全不具备到逐步具备的问题,毕竟微观经济主体对政策变量的灵敏反应和传导机制的通畅是财政金融政策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
本文的主要观点或研究结论为:在多重宏观政策目标下,米德冲突不可避免,内外平衡目标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中国财政金融政策面对的首要挑战;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具有不同的效能和作用区域;时至今日,中国仍不完全具备采用IS-LM-BP分析框架的前提条件,利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一、米德冲突:多重宏观政策目标下
的国际政治经济学
在国际社会对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尚未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决定将更加复杂化。宏观经济政策的决定不仅要考虑内部平衡目标,而且要考虑外部平衡目标,但是这两个目标常常会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使得针对本国国内的政策常常引起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从而削弱政策效应的发挥。我们认为,内外平衡目标之间的冲突将成为中国财政金融政策面对的最大挑战。
(一)在多重宏观政策目标下,米德冲突不可避免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1951)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以凯恩斯和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一国要同时实现内部均衡(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和外部均衡(国际收支平衡),需要什么样的政策组合的问题。米德认为,一国如果只立足于本国的经济利益,其经济政策目标有两个: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内部平衡是指通过控制总需求水平而使本国经济处于充分就业、通货稳定的状态。外部平衡是指通过控制总需求水平而使本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既没有逆差也没有盈余。米德将所有的政策组合分为三种:(1)金融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前者是指银行体系通过提供额外的货币供给量以放松资本资金借款条件,或通过限制货币供给量以严格资本资金借款条件,而促成资本资金借贷条件的变化(米德将此变化称为利率的变化),后者是指财政部门为了影响国内总支出,而促成税率或政府支出额的变化;(2)价格调整政策,这里的价格调整是指货币工资率和汇率的调整;(3)直接控制,米德将直接控制分为金融控制、商业控制,对资本流动的控制,对进出口的控制等等。
米德认为,一国可以通过以上三种政策去调节国际收支平衡。金融政策的目的是影响总需求水平,从而影响进口商品需求和出口产品的供给。价格调整政策是通过国内货币成本的膨胀或紧缩或者通过汇率调整来影响一国相对于另一国的价格与成本。金融政策和价格调整政策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改变两国间的一般经济关系以实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不直接触及具体的国际收支项目。
为了便于讨论,米德将直接控制划分为金融控制和商业控制。金融控制包括货币控制和财政控制。货币控制是指外汇管制和多重汇率;财政控制包括国际收支定项目的税收和补贴。商业控制主要包括数量控制、关税限额和国家对贸易的垄断。
假定一国(D国)出现赤字,另一国(s国)出现盈余。米德认为,D国和S国之间的资本流动所产生的影响,取决于两国的特定经济政策。资本控制是否有必要,需要考虑不同的政策组合。
在金本位制度下,如果D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赤字,在汇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D国的国内总支出将会下降,S国的国内总支出将会增加。当两国需求弹性的总和大于1时,D国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而s国对劳动力的需求过度将使D国的货币工资率、成本和价格的总水平下降,而s国的货币工资率、成本和价格总水平将会上升,此时,D国的贸易差额得到了改善。因此在金本位制和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流动通过国内总支出变化引起价格的变化,再引致贸易进出口的变化,从而促使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平衡。
如果D国和s国都采取谋求内部平衡的金融政策,那么它们以本国通货表示的总需求将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D国和S国之间的国际收支平衡只能通过汇率的调整来消除。在D国和s国的进口需求弹性大于1的条件下,D国的货币贬值会改善它的贸易差额。贸易差额的变化将使D国恢复外部平衡。
米德认为,上述两种制度,通过价格和收入的调整能够同时保持两国的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因而是“完全的制度”。在“不完全的制度”下,如果没有某些直接的干预,要同时实现两国的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则是不可能的。
米德还特别讨论了短期资本突然和大规模地从一种通货转变为另一种通货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热钱”(hot money)问题。在金本位制下,资本如果从D国流向S国,将引起D国的黄金储备流失到S国。米德认为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政策,第一种是D国采取紧缩的政策,使D国的货币工资成本向下调整;第二种方法是建立外汇管制制度,以阻止资本从D国向S国流动;第三种方法是D国政府或者D国和S国合作将S国通货售出,将D国通货买进。使汇率保持在黄金输出和输入点之间。
这三种政策各有利弊。第一种政策需要D国经济的紧缩,如果价格是刚性的,这种调整不一定有效。紧缩的政策会造成大量的失业。重要的是,D国价格的下降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政策的可能结果是既没有影响到D国向S国的资本流动,又会导致D国的经济衰退。第二种政策可以避免第一种政策的弊端,但是这种办法的有效实施需要有庞大的官僚机构。第三种政策可以避免上述两种政策的弊端,但它需要s国当局的充分合作。因为这涉及到S国能否提供给D国足够的S国通货。尽管这在技术上是可能的。因此,按照米德的解释,如果遇到短期的,突发性的资本流动,最好的政策是资本流出国和流入国之间进行合作来消除它们之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其次是应用外汇管制的方法。万不得已,才采取牺牲国内经济的方法,采取紧缩性的政策。
如果资本流出和流人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D国和S国都采取稳定内部平衡的金融政策,并在两国货币之间实行可变汇率,此时有什么办法应付D国向S国的资本外流呢?米德认为有三种政策可以采用:(1)让两国之间的汇率自由浮动,即D国的
货币贬值,S国的货币升值;(2)D国实行外汇控制的方法阻止资本外流;(3)D国政府或者D国和s国合作将s国通货售出,将B国通货买进,以保持汇率在黄金输出和输入点之间。
米德认为,如果D国实行外汇管制来阻止D国到S国的资本流动,可以在贸易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保持它的外部平衡。如果D国不对资本转移加以限制,而是使用价格调整的方法来保持它的外部平衡,贸易条件发生不利于D国的变动是必然的。
米德指出,除了S国的名义收益高于D国的名义收益会导致资本从D国流向S国外,如果D国对资本或资本收益征收特别重的税,而S国没有这样做,那么D国的居民可能会将他们的财产转移到S国以避免D国的税收。即使D国所产生的实际收益高于在S国得到的实际收益时,这种流动仍然也会发生。当存在上述情况时,如果使用外汇管制的方法去限制资本的交易或流动,而又不影响经常性的支付,那么外汇管制的范围就要扩大到所有的对外支付,否则要想严格限制资本流动是不可能的。因此,外汇管制当局将面临区分资本支付和经常支付的困难。
以上是对米德冲突的理论分析。对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来说,宏观经济政策同样会面临“米德冲突”这样的两难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中国加入WTO组织时的承诺,资本项目下将会逐渐实现可自由兑换,届时中央银行要维持外汇市场上汇率的稳定,就难以根据国内市场的要求实施调控政策。研究表明,1994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出现了三次明显冲突:1994年至1996年,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和较高的通货膨胀之间的冲突;1998年外汇储备增幅快速下降和物价持续下降之间的冲突;1998年至1999年,汇率稳定和本外币利差倒挂之间的冲突。例如当外汇储备增幅较快时,货币供给量本该相应增加,但由于国内经济又出现了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不可能继续扩大货币供给助长通货膨胀的压力,必须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结果造成内外市场上需要实行两种相反的货币政策,使中央银行陷入两难的境地。
(二)内外均衡冲突的形成机制
内外均衡冲突主要有三种形成机制。
1.外部经济冲击。包括实物冲击和金融冲击两大类
(1)实物冲击。由于某些因素造成商品市场的异常变化,导致国际商品贸易、贸易差额和贸易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对宏观经济运行形成冲击。传导的途径有:首先,与国际市场有着直接联系的对外经济部门因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化;其次,与国际市场没有直接联系的国内经济部门,因贸易部门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化;最后,对外经济部门和国内经济部门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均衡。在走向新的平衡的调整过程中,内外均衡之间可能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实物冲击的主要类型包括:国际贸易条件变化带来的贸易条件冲击;国外收入水平波动带来的收入冲击;国际商品市场价格剧烈变化带来的供给冲击。
(2)金融冲击。金融市场的变化导致资产价格和资本流动发生变化,从而对有关国家的国际收支和国内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常常把经济波动从一国传递到另一国,其传递速度很快,影响范围更广。对内外均衡影响巨大的金融冲击主要有利率冲击、投机性资本流动冲击以及自我实现的金融危机预期冲击等。
2.经济体内部的自我调整力量
包括:
(1)技术进步。技术进步能够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本国生产能力及竞争能力的增强。技术进步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是经济增长率提高和产出水平增加,但同时会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技术进步对国外经济部门的影响则是,通过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出口,从而产生本国国际收支顺差。于是就会形成米德式的内外均衡冲突。
(2)转轨过程中的结构性变动。市场取向的改革释放了过去被压制的物价上涨压力,这种因体制改革而产生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换来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与此同时,外资因看好国内的市场机会和经济增长的前景而大量流入,从而形成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和本国汇率升值并存的局面,造成内外均衡的矛盾。
(3)自发性消费或投资的变动。如果经济处于内部均衡而经常项目存在逆差的状态,此时若自发性消费或投资减少,会造成总需求的减少,经济可能会走向衰退,这就要求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金融政策刺激经济恢复,而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会进一步造成经常项目收支的恶化,形成内外均衡的冲突。
(4)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如果经济处于内部均衡而经常项目处于顺差的状态,这说明消费者的偏好从国外产品转向了国内产品,于是国内产品的需求增加,进而引起总需求的膨胀,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此时要求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财政金融政策进行调整。其结果只会进一步增加经常项目的顺差,这显然不是外部均衡目标所希望达到的目的,经济又将产生内外均衡的矛盾。
3.国际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一国的经济政策会对他国产生“溢出效应”和连锁的“反馈效应”。各国的经济政策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对不同的经济政策目标存在着不同的效应。一些政策工具主要在国内经济部门发挥作用,一些则主要在外部经济部门发挥作用,更有不少工具对两个部门同时发生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作用。因此,保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非常重要。如果政策之间出现不一致、不协调,就会产生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除了“米德冲突”之外,“费尔德斯坦定理”也对政策协调失败有较好描述。费尔德斯坦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内外均衡影响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国内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需求,财政赤字通过国债发行来弥补,造成国内利率水平上升;高利率吸引国外资本流入,造成本国货币汇率升值;汇率升值抑制了本国产品出口,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国际收支逆差压制了国内需求,使得财政政策的努力失败。因此,“费尔德斯坦定理”强调只有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相互协调,才能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
二、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金融政策
的效能与作用区域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两部分,因而政府不能仍像封闭经济条件下单纯运用对社会总需求进行调控的政策。为避免内外平衡之间的冲突,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在运用政策搭配以实现内外均衡的方案中,蒙代尔提出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和斯旺提出的支出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配合最有影响。蒙代尔认为由于财政政策在协调国内均衡上具有比较优势,而货币政策在协调外部均衡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政府应当以财政政策调节内部均衡问题,以货币政策来调控外部均衡问题。斯旺以支出转换型政策与支出增减型政策搭配来讨论政府对内外均衡的政策协调。斯旺认为政府的支出增减政策可以明显影响国内支出水平,本国货币实际汇率的变化可以明显
地影响国际收支状况。因此政府应采用支出增减型政策来解决国内均衡问题,而外部均衡的任务则交给支出转换型的汇率政策。
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情况相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作用机制、政策效果等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迄今,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力的主要工具仍然是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该理论认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利用货币政策增加国民收入较为有效,而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工具。从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了部分国家试行短期的浮动汇率外,许多国家还是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我国是实行有管制的浮动汇率,一般而言,追求充分就业的国家最好还是重视利用财政政策。
但是,一个国家除了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外,在稳定经济政策上,还要取得国际收支平衡。这就涉及到为了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时财政一货币政策如何进一步配合的问题。
所谓内部平衡是指国内的总有效需求正好等于充分就业下的总供给,所谓外部平衡是指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净流出等于贸易出超时的均衡状态。
假定国民收入水平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决定,也就是说,国民收入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函数。用g代表财政盈余的数量,用i代表利率,则:
y=y(g,i) (1)
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是财政盈余的减函数(aY/ag
如果用B代表国际收支余额;用E代表出口净额;用F代表资本外流,则
B=E-F=E(y)-F(i) (2)
一般来说,出口净额是国民收入的减函数(aE/aY
在图1中,E点是YY'曲线和BB'曲线的交点.表示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同时达到平衡。YY'曲线和BB’曲线把该图划分为四个区域,表明四种经济状况。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如果实现了内部平衡而存在外部不平衡时,表示实际经济情况在YY'曲线上。比如,日点就表示,在内部平衡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存在盈余。这时,政府首先应当采取能够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旨在引起资本外流以平衡国际收支,使H点向左移至H'点。在H'点上,外部平衡虽然达到了,但又有国内经济出现膨胀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采用提高财政盈余的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平衡。从上述简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财政政策是解决内部失衡的有效工具,而货币政策则是对付外部失衡的有力武器。
在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与调整的大背景下,过去只侧重于解决内部平衡问题的中国宏观调控模式必然会受到外来的各种冲击,如经济条件的变化,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国际游资的投机性冲击等,从而产生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矛盾。中国财政金融政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一,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人民币汇率的市场调节逐步完善,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必然造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而升值对于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的出口部门的发展极其不利,同时出口波动还会影响到国内有效需求,可能进一步加剧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不利状况。虽然顺差增加了国际储备的数量,并通过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放大而导致国内信贷量的扩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内需求的增长,但在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顺差必然恶化国内的经济状况,所以政府必须在顺差和汇率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政策调节。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传输的数量、质量和速度都大大提高。在此背景下,居民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较过去大为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行为趋于理性,必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因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反应而变得完全无效。为改变微观经济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动态不一致”状况,关键在于政府应建立和维护执行宏观经济政策的信誉。政府承诺在政策制定方面遵循一定的规则,从而以其信誉的存在来改善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由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动态不一致的非合作博弈转向动态一致的合作博弈。因此,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信誉方面受到了微观经济主体预期模式改变的冲击,政府必须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模式加以选择。
第三,中国加入WTO组织以后,其的多边规则对中国实现内外均衡的方式和政策均有一定的约束。一方面,WTO组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存在着约束,一般不允许采取紧急限制进口等直接管制办法。随意提高关税以限制进口的措施受到约束,直接补贴原则上被禁止,在运用汇率和外汇管制等措施调节国际收支时,也必须要符合WTO组织的规则。另一方面,WTO组织规则对国内财政,税收、金融、科技、环保以及产业政策的实施方式也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因此在加入了WTO组织以后,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将受到WTO组织规则的直接或间接的约束,中国必须对宏观经济调整的模式加以改变,以适应这些规则与约束的要求。
第四,在全球经济调整过程中,提高国际竞争力始终是各国努力的方向。发展中国家知识与技术的积累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方式来实现的。遵循这种技术轨迹的国家的共同特征是,知识与技术的积累是渐进和缓慢的,国际竞争力也是在一次次的技术创新中经过漫长的积累而形成的。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知识存量迅速膨胀的今天,国际竞争已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的竞争,而中国要构造以知识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不能通过漫长的诱致性变迁机制来实现,而必须通过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实现,从要素投入型的增长方式转向重视科技和教育的要素效率增长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以知识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力的竞争对全球经济调整中的宏观调控模式提出了挑战,中国的财政金融政策应该具有促进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四、中国尚不完全具备采用IS-LM-BP分析框架的前提条件 --微观基础与传导机制的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存在着如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问题或争论,这种争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尽管每次大的争论都能够把人们对宏
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认识引向深入,但是每次争论的焦点问题并没有解决。这个焦点就是,如何将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的宏观调控实践结合起来。
经济学是求真与致用之学。然而,西方现代主流经济理论除了在少数概念(如稀缺、供给、需求等)和分析工具(如边际分析、弹性分析、定量分析)上具有实用性外,在整体上是一种既不求真(即不能告诉我们经济中的现实情况是什么),也不求用(即不能告诉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怎么去做),而只是求形式之美(即在以经济人为核心的一系列假定下证明市场经济可以达到完全竞争和一般均衡状态)的学问。为了保证其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形式上的对称性,同时为了坚持市场经济理念的完美性和教育上的方便性,西方现代主流经济学试图将复杂而生动的社会经济现实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假定,建立起在市场交换行为基础上的简单总量均衡关系。问题的关键是,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试图以这种简单总量均衡关系来替代其他各种经济关系对现实宏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和解释,并且试图给出政策处方。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主要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关宏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观点,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倍受质疑和常常碰壁,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市场经济关系更加复杂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运用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时必须更加谨慎。尽管从学术入门来看,了解这种高度抽象的简单总量均衡关系及其模型十分必要,但是用基于这种关系的认识来直接指导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实践,则有可能使人误入歧途。
很长时间以来,在对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人们一般都会采用IS-LM模型及其扩展形式IS-LM-BP分析框架。然而,IS-LM-BP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假定基础之上的:需要有发达而完善的市场体系;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市场化;利率能充分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经济变量对利率反映较为灵敏,等等。如果前提假设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并不存在或不完全具备,那么简单地利用该框架来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就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虽然中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制度基础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依然不完善。中国以增量促存量的渐进式改革方式形成了微观经济基础的二元格局:一方面,改革后形成的增量部分--非国有企业--基本上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它们具有产权明晰的特征,能对市场价格信号作出较为灵敏的反应,其行为由市场机制调节,是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主体;另一方面,改革后仍然保存的存量部分一国有企业--虽然历经不断深入的改革也日益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但其积重已久的深层问题并非短期内能得到彻底解决,无论在产权结构还是在治理结构中,国有企业都存在着明显的政企难分的特征,因而其行为具有对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依赖性,是不完全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微观经济主体。国内经济学界对这种二元格局的另一种流行划分法是所谓的体制内的国有企业与体制外的非国有企业。实际上,这是相对计划经济体制而言的,如果相对市场经济体制而言,则体制内的就应该主要是非国有企业,而体制外的是传统的国有企业。
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除了要有能对政策信号作出理性反应的微观基础外,还有赖于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解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最重要变量,它通过多种途径传导并影响到实体经济。但利率的有效传导须以利率市场化为前提、并以相对完善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为基础。严格地说,中国的利率基本上是由政府确定,并不能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利率传导机制的市场化前提不存在,IS-LM-BP分析框架就失去了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意义。
即使政府确定的利率反映了市场供求,被认为是一种准市场化的利率,在资本市场受到严格的管制以及金融市场被分割的情况下,金融市场制度基础的局限也极大地制约着利率机制的有效传导。谢平和廖强(2000)明确地指出了利率传导机制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与财富变动效应之所以不佳,原因正在于中国的非货币金融资产与货币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与实际资产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反馈不灵敏,金融体系与实际经济体系各经济主体和运行环节之间远未衔接成一个联动体。非市场化的利率使中国的货币政策在总体上成为一种外生于市场经济的政府安排,实体经济难以对其作出灵敏反应。
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信贷机制来进行的。斯蒂格利茨认为,信贷的可得性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力的关键因素,“影响经济活动水平的是私人部门获得信贷的条件以及信贷数量,而不是货币数量本身。”就中国的现实情况来说,体制内外不同的微观主体的信用可得性是完全不同的。市场体制内的微观主体(非国有企业)因金融市场的制度歧视被隔绝在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之外,货币政策相对于它们是一种外生的安排,效应当然无从谈起。市场体制外的微观主体(国有企业)的反应则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对于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良好的主体,它们并非惟一地依赖银行借贷渠道融资,即使这类主体不受市场的制度歧视,而且金融机构也愿意与它们发生借贷行为,但货币政策对它们的效力相当微弱;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效益和资信状况均不良的主体,由于它们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过大的监督成本,金融机构出于自身稳健经营的要求,又往往不愿与其发生借贷行为,所以形成银行普遍的“惜贷”现象,货币政策对这类主体的投资引诱也不明显(只是较大地减轻了它们的利息负担)。由此可见,中国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并不是货币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微观基础和制度条件问题。
与货币政策一样,中国财政政策也缺乏一定的微观基础和传导机制。1998年以后,面对国内通货紧缩的状况,中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尽管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进而从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作为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一种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功能并不仅仅体现在扩大支出的直接效应方面,而在于通过政府支出的扩大去拉动民间投资的间接效应方面,否则,财政政策就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投资没有什么两样。